浅析莎士比亚悲喜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莎士比亚悲喜剧
摘要:悲喜剧是文艺发展史上一种特定的戏剧范畴。
莎士比亚悲喜剧是英国社会发展的产物,是文学发展史上的一种独特的戏剧形式,具有理论和作品上的双重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莎士比亚;根源;作品分析;意义和价值
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是欧洲文艺复兴作家最光辉的代表,是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之一。
在莎士比亚戏剧创作的第二个时期(1602—1604)中,他创作了《特洛伊罗斯与克瑞西达》、《终成眷属》和《一报还一报》三部既不是悲剧,也不是喜剧的戏剧作品。
这三部戏剧的主题虽然仍是爱情,但往往与阴谋欺诈交织在一起,对社会罪恶和伪善习气作了揭露,因而内容与气氛比较严肃,解决矛盾的方式多是宽恕与调和,早期喜剧中的乐观主义和浪漫主义已不复存在。
所以,长期以来人们根据其气氛的阴暗和结尾的喜剧性,称之为“阴暗喜剧”。
目前学术界倾向于将其单独分类,称之为“悲喜剧”。
一、莎士比亚悲喜剧的根源
1.莎士比亚悲喜剧是英国社会发展的产物
我们知道,莎士比亚的悲喜剧创作是在17世纪初的头几年中,与他的悲剧创作几乎同步。
这一时期,伊丽莎白统治进入晚期,社会矛盾日趋激化。
女王滥用职权,赏赐特权,无形中损害了资产阶级和新兴贵族之间的利益。
王室与资产阶级、新贵族之间的暂时妥协开始瓦解。
1603年,詹姆斯一世继位,王权政策更趋反动,不仅宣扬“君权神授”,维护封建特权,而且迫害清教徒,打击社会进步力量。
宫廷挥
霍无度,官吏贪污成风。
与此同时,资本原始积累进一步扩大,农民无地流浪,平民备受压迫,腐朽、贪婪、自私的本性暴露了混乱、残酷的社会生活,这些促使莎士比亚面对现实,他感受到了人文主义理想与黑暗现实之间的巨大反差。
于是在如此黑暗、复杂的社会历史背景下,他的人文主义理想更加活跃,他坚定地认为要追求人文主义以“人”为本的观念,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精神和情感,关注现实。
这一主张使他决然放弃了早期历史剧和喜剧的创作,转向了悲喜混合剧的创作。
因此,莎士比亚采用新的戏剧形式,揭露现实的罪恶,提出社会存在的问题,以此来增强作品的批判力度。
剧作的风格也发生了根本变化,基调是沉郁、悲怆、愤激的。
从莎士比亚的悲喜剧作品来看,主要反映了当时社会中引人关注的现实问题,关于爱情与战争英雄的问题;关于爱情与封建门第的问题;关于爱情与强权苛政的问题等等。
2.莎士比亚悲喜剧是文学发展史上的一种独特的戏剧形式
莎士比亚的悲喜混合剧,是他对戏剧创作形式的又一次挑战和创新。
他认为戏剧的目的在于反映一个时代人的现实生活,显示人生的真善美、假恶丑,从而体现出人的变化发展。
所以,时代、生活的变化发展就决定了戏剧种类的演变发展。
现实的社会生活就是一个人生大舞台。
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国家、每一个社会,这其中的每一种关系都在上演着各种各样的戏剧,我们都在其中扮演一个角色。
在这个舞台中,人世间的成功失败、幸运倒霉、悲欢离合、新生死亡都尽显其中,这就是人生的真实状态,世事的常规范例。
莎士比亚在
17世纪初随着时代历史的变化,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深化,他认识到历史剧、喜剧、悲剧难以反映生活的真实状态,于是对戏剧的种类进行大胆尝试。
此外,莎士比亚悲喜剧的创作与文艺观念的发展有联系。
在伊丽莎白统治晚期和詹姆斯一世统治初期,农民、平民、手工业者在双重剥削和压迫下,奋起反抗,表现出他们也是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份。
因此,社会矛盾和生活变化,扩大了人们的视野,更新了人们的观念,莎士比亚的审美观念也发生了变化。
他将这些平民、市民形象也搬上了戏剧舞台,于是这些人物形象逐渐成为他悲喜剧的主角。
综上所述,莎士比亚的悲喜剧是时代、社会和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
二、对莎士比亚悲喜剧作品的分析
莎士比亚的悲喜剧融合了悲剧和喜剧两种情感因素,它既不是带有一些喜剧色彩的悲剧,也不是包含一些悲剧色彩的喜剧,它是一种具有独特性的戏剧范畴,它的戏剧冲突不只是悲剧的凄凉,也不只是喜剧的欢快,而是这两种成分顺着故事情节各自发展。
其中,理想的因素减少了,而现实的成分却增加了许多。
这样的悲喜剧是一种复杂的感情,包含对美好事物的赞扬,也包含对丑陋事物的厌弃。
因为它使观众在黑与白、美与丑、善与恶的对比中进行一次次的选择和判断。
下面将对《终成眷属》等三部作品进行分析,从戏剧冲突、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等几个方面来阐明它们属于悲喜剧。
《特洛伊罗斯与克瑞西达》(1602)以特洛伊战争为背景,一方面描写战争的“毫无意义”,战争双方仅为争夺一个女人(海伦)而无休
止地互相杀戮,战争既野蛮残酷,又祸国殃民;另一方面,还描写了特洛伊罗斯与克瑞西达之间的“变质爱情”(腐败爱情),即“奸淫”。
因此,作品所提出的是“战争与奸淫”的问题。
在这部悲喜剧中传统的英雄故事和爱情故事的悲剧成分减少,增加了对战争及参战英雄的嘲笑、讽刺和批判,使戏剧冲突的悲剧色彩带上了喜剧性。
戏剧中的主要人物特洛伊罗斯、克瑞西达、海伦、阿喀琉斯等都在战争中显示出了自己的真实面目:圆滑、奸诈、愚昧、虚荣、水性杨花等。
所以,这部戏剧表现了莎士比亚对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的现实生活的表述,认为人的外表和本质是不一致的,他认为应重新认识和思考社会人生。
剧中的克瑞西达是个负心与轻薄的女子,而特洛伊罗斯则是个理想主义者,他追求真正的爱情、完美的道德,可是在私欲横流的现实生活中,这些只能是徒劳枉然,结局也只能是他爱情理想的落空和道德理想的破灭。
特洛伊罗斯的理想幻灭反映出了莎士比亚的矛盾心态。
这时的莎士比亚对生活中存在的道德危机感到忧虑,在作品中就自然透露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终成眷属》(1602—1603)是写出身卑微的平民少女海丽娜对年轻伯爵勃特拉姆的钟情与追求。
由于社会地位的不同,思想观念的对立,后者一再拒绝前者的爱情。
作品所提出的,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门第与爱情”的问题。
这部悲喜剧的冲突是海丽娜与勃特拉姆之间的爱情。
在冲突中,男女主人公各自走着自己所追求的理想道路。
女主角海丽娜大胆执著、勇敢理智的追求自己的爱情,为了心上人经历了种种磨难,忍受了各种痛苦。
而男主角勃特拉姆却看不上海丽娜,一个并不
富裕,卑贱的寡妇的女儿,对她没有任何感情。
两个人物在情节的发展中都显示了他们的本来面目,善良的海丽娜执著于爱情,她的悲惨命运却没有真正改变,不过是用计策骗来的婚姻。
丑恶的男主人公的偏见也没有改变。
双方的矛盾冲突没有得到解决,只是展示给人看。
这部戏剧的多半内容是展示生活中的矛盾和坎坷,只是到了结尾处两个人才最终团圆。
但这样的结局带给人的不但有欣慰,更多的是使人心情沉重。
因为戏剧中的正面人物海丽娜把自己的一切都贡献给了勃特拉姆,却还是没有得到真正的爱情。
所以,这部戏剧说明了爱情是不可能冲破等级制度和门第观念的。
它的基调是悲观、凄凉的,这是她的悲剧命运。
但这部戏剧又有喜剧的色彩,赞美爱情,赞美人的品德和才能。
所以,《终成眷属》中表现出来的思想正是喜剧的爱情主题与悲剧的爱情主题的中间状态。
《一报还一报》(1604)具有强烈的揭露性,通过伪君子安哲鲁独揽大权的为非作歹、恃强凌弱的描绘,把批判的矛头指向当权的封建统治者。
女主角伊莎贝拉为了营救无辜入狱的弟弟,四处奔走,备受安哲鲁的要挟与欺凌。
戏剧所提出的,是一个备受关注的“强权与苛政”的问题。
剧中的安哲鲁就是这个社会法律与统治的代言人。
在人们的眼中,他是一个持身严谨、正直无私的君子,可是,在严肃地外表、清正的名声、高高的官场的重重掩饰下,他却是一个罪大恶极的魔鬼。
而剧中的女主人公伊莎贝拉,却是一个心地纯洁、道德高尚的人,为了营救弟弟,想方设法地扭转这个结局,在安哲鲁这样的大人物的威逼利诱下,毫不动摇,坚守自己的道德原则,宁肯死也不肯出卖自己
的灵魂与贞洁。
莎士比亚的思想在伊莎贝拉身上体现得尤为清晰,因为“美貌”只有和“德行”、“灵魂”结合起来,才能体现出真正的“美”。
《一报还一报》,一方面调和矛盾,宣扬宽恕精神,一方面又对社会的阴暗面进行深刻的揭露和批判,反映了封建制度与新兴的资本主义制度交替时期有重要的社会矛盾:社会风气改变,道德败坏,维护法制的公正很难。
剧本虽然暴露了莎士比亚思想的某种局限性,但从总的方面来看,它的意义却很大。
因为他使我们看到了一幅当时社会生活的缩影,也使我们看到了莎士比亚对现实关系的真实揭露和大胆批判。
三、莎士比亚悲喜剧的意义和价值
从作品中,可看出莎士比亚的悲喜剧带有“问题剧”的特色,他的创作主旨和描述重心,在于宣传人文主义的观念,重点描写现实生活,关注人生,揭露社会存在的基本问题。
对人生进行思考和评判,而不是刻意指明戏剧的“悲”、“喜”结局。
因此,他在艺术构思上,努力尝试去打破悲剧与喜剧之间的严格界限,用讽刺的语音,在喜剧性的背景中来表现具有悲剧性的矛盾冲突;在紧张、沉闷的气氛中揭示社会现实问题。
虽然他为戏剧作品都设计了一个愉快的喜剧性的结尾,但暴露出的问题却没有真正解决,主要是因为悲剧的根源依然存在着,随时都有可能使矛盾与冲突再次发生。
这种悲剧与喜剧相糅合的戏剧形式,虽然没有完全定型,但却表现出了莎士比亚的创作和革新精神,因为他为以后的“正剧”和“社会问题剧”的创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所以,莎士比亚的悲喜剧创作具有理论和作品上的双重价值和意义。
莎士比亚的三部悲喜剧在他的戏剧创作生涯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18世纪“正剧”的理论和创作渊源,也是近代美学关于悲喜剧理论的范例。
由此可知,无论是莎士比亚的戏剧创作,还是欧洲戏剧的发展,都是时代、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
它开创了戏剧艺术的新天地,还预示出了现代戏剧的广阔前景。
因此,17世纪初莎士比亚的悲喜剧取得了伟大的成就。
学习研究莎士比亚的悲喜剧能够更加准确地认识他的思想,认识他对人文主义的追求,认识他个人艰辛的奋斗历程。
参考文献:
[1]郑克鲁.外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杨明,等.莎士比亚传[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1.
[3][英]莎士比亚.莎士比亚全集[M].朱生豪,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98.
[4]赵澧.莎士比亚传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5]施咸荣.莎士比亚和他的戏剧[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