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记录片现状及前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文记录片以精致、简洁的镜头语言表达出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是传播者对历史解读后通过电视元素表达出来的影响作品,这就要求创作者本身具有极高的文化素养,先进文化的重任,能充分彰显人物景象和体现人文关怀精神,把人类自身的发展和与自然的抗争以影像的形式再现或表现于世,它对于生活的逼真的批判性与尖锐性更给人类在高速发展的历程中以反思空间。使传播的内容直接诉诸观感,使传播者全身心、以人的整体进行介入,在更大程度上,能够使得观众有很大的思考和参与空间。
一、现状
我国的人文纪录片基本都只是采用一些中规中矩的传统拍摄制作模式,与国外的同行相比较,我们在多样化制作方面还有很多东西需要学习。而且,制作形式的单一也使得国内的人文纪录片很难有很大的突破,所以,创造性地使用多元化的元素,是中国人文纪录片急待加强的工作。回头看看我国的纪录片,的确有一批上乘之作,可是在国际节目评奖、交流会上,往往由于图像清晰度低、音频信号不稳定等问题,失去了机会。因此中国纪录片要想在国际上获得成功,必须把节目的技术质量视为生命。
二、前景
首先,在纪录片创作的经费上,我国与西方差距太大。其次,适应国际电视节目市场销售的需求,是人文纪录片品牌生存的基本策略。在中国现行的体制下,国家仍然是纪录片的投资主体,这种依靠政府投资、领导支持,投资模式存在很大的弊病。纪录片产业化发展,在中国现行体制下,似乎困难重重,但纪录片产业化道路,是纪录片国际化生存与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在全球化视野下坚持本民族的特色,才能让纪录片真正走向世界。当然,本土化不是封闭不变的,而是跟随社会发展不断变化的。产业化生存除纪录片本身要加强建设外,也要借助电台、网络、报刊等多种媒体对纪录片及其栏目进行介绍、宣传,培养、吸引更多层面的观众。走国际化道路,面对本土文化要有扬弃,形成自我的产业风格。对于还处在低位发展的中国纪录片来说,这是一条艰辛的道路。只有真正地为市场而制作才是中国纪录片发展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