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考试题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技术、哲学间的关系?

1.科学与技术:20世纪以来技术科学化,科学技术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特别是二十世纪七

十年代以来的高新技术革命,更是使科学、技术之间的关系呈现出新的特点。新技术不仅揭示了物质世界不同层次的运动规律和相互联系,而且产生了一系列边缘学科、交叉学科、横向学科和综合学科。科学、技术二者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了。有些领域既是科学的同时又是技术的,有些学科很难严格地说清楚是属于科学的还是技术的。换句话说,科学技术化、技术科学化的趋势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一体化的态势已经明显呈现。

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一方面,生产实践的规模不断加大加深,因而迫切需要科学技术有效、迅速地用于生产;另一方面,科学、技术自身的发展也离不开对方:科学的发展越来越以技术的发展为自己提供手段保障;而技术的发展越来越以科学的发展为自己提供理论的指导和论证。

2.科学与哲学:科学的基础是哲学。从科学史看,大凡对科学做出重大贡献的一流科学家大

多同时是哲学家,或至少具有很高的哲学造诣。首先,哲学是科学诞生的土壤,科学来源于哲学。古代人无论是对自然界进行总体性的探究,还是进行分门别类的探究,所采用的方法都是直观、猜测和思辨,所以,古代的自然哲学和自然科学是相互渗透、相互交织在一起的,我们很难在它们之间划一条泾渭分明的界线。当伽利略创立用实验方法(通过实验方法,人类可以获得定向的、系统的、纯粹的、精确的经验)对自然界进行研究时,科学就彻底地从自然哲学中独立出来。所以说,自然哲学和科学之间的本质区别或划分标准仅在于,前者属于在人类经验范围内无法得到证实或证伪的“形而上学”,而后者属于可用人类经验来检验其正误的“实证知识”。其次,哲学为科学研究活动设定方向和开辟道路。

科学研究是一种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活动,为了保证这种探索活动能沿着正确的方向进行,尽可能地获得预期的成功,科学家在一开始就必须用某种信念或猜测为他的研究活动定向,为他的研究活动提供理论指导。再次,哲学为科学提供形而上学基础。因为哲学是对世界的一种总体看法,是一种世界观,而科学作为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或解释,当然要受到世界观的指导和影响。换句话说,各人由于世界观不同,就会提出不同的科学假说。此外,哲学还为科学方法论提供理论基础。科学方法的主要理论基础则是哲学,正如马克思主义所说,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事实上,许多重要的科学方法都有其相应的哲学基础。

结合自己的专业谈谈科学社会化及其对科学研究的

影响?

科学的社会化主要表现在这样二个方面:

第一,科学研究活动的社会化。无论是自然科学研究还是社会科学研究,都已从较分散的个人活动转向社会化的集体活动。这一点对自然科学来讲更为重要。研究工作的复杂性、研究课题的综合性,使很多科研工作不能由科学家个人有效地进行,它需要大型科学集体协同工作。2018年10月,江苏大学流体中心袁建平研究员作为课题负责人,领衔由江苏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清华大学、兰州理工大学和北京航天动力研究所组成的课题组开展“叶片泵多目标水力设计方法及气液两相增压输送关键技术”的研究工作,课题总经费367万元。2018年3月,流体中心联合法国国家科学研究院、德国凯泽斯劳滕工业大学、英国曼切斯特大学等国际知名科研机构合作共建江苏大学流体工程装备节能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通过国际合作整合全球科技资源,增强我国流体工程装备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我国流体装备国际科技合作的质量和水平,增强行业国际科技合作将发挥引领和示范的作用,进一步提升江苏大学流体机械及工程学科的国际辐射和影响力。由此可见,大规模的科学研究活动,没有高度的社会化协作是不可能完成的。

第二,科学研究条件的社会化。现代科学研究、实验的技术装备规模也是过去无法想象的。那种一只量杯、一个酒精灯的实验设备是无法进行现代科学研究的。现代许多科学研究需要复杂的专门设备和仪器,需要只有在工业化条件下才能生产的特殊材料。有时还要建立新的生

产部门来进行专门生产。如江苏大学流体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验室的总面积达8200m2,

近年来对实验室仪器、设备(不含基本建设)的总投入达1000多万元,。中心拥有进行工程技

术研究的口径1000mm的多功能开式泵试验台、口径500mm的多功能水泵模型泵段及模型装

置试验台(立式、卧式各一套)、口径500mm的闭式泵试验台、潜水电泵试验台、自吸泵试验

台等大型试验设备,还有亚洲最大的室内喷灌试验厅等。这样巨大、复杂的设备,没有高度的社

会化的工业生产是无法提供的。由此可见,科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要求社会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物力和人力,并要协调科研与社会生产之间的关系。同时,还要有一套不断适应科学技术发展要求的培训人才的教育制度。

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与人之间不仅应当建立平等的伦理关系,人与自然之间也应当建立一种合理的伦理关系;人对人负有道德义务,人对人之外的自然物也应当负有道德义务。将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怀扩展到自然界,被认为是伦理学史上的一场革命。

自然为人而存在,人也为自然而存在,人与自然互为存在才是人与自然的合理辩证关系。人类是依赖于自然的存在而存在的,自然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离开了自然人类便不能生存。正如恩格斯所说:“我们连同我们的血、肉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6]现代生态学研究表明,人类越是处于生物进化的顶端和食物链金字塔的顶点,人类对自然界的依赖性就越大。“这些关系的秩序用这句话来概括:`从根本上说,低级的是强大的,最高级的则是孱弱的。’任何一个高级的存在形式与低级的存在形式相比,都相对地软弱无力,而且它不是依靠自己的力量,而是依靠低级形式的力量来实现自己。”[7]这表明,自然的存在高于人类的存在,没有自然的存在也就无所谓人类的存在。从这一意义上讲,维持自然的存在应当是人类的最高目的。但是,人类维护自然的存在并不是为了义务而义务,而是要实现人类自己的存在目的。也就是说,实现自然的存在目的要包含实现人的存在目的,人为自然而存在的目的是使自然能够为人而存在,否则,人为自然而存在就无任何价值与意义。自然为人而存在与人为自然而存在是辩证统一的。人既是自然的目的,也是自然的工具;自然既是人类的目的,又是人类的工具,人与自然互为目的又互为工具。进而言之,人类的存在目的不能仅仅包含自己这一物种的存在与发展,还必须包括所有生命的存在与发展,以及整个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人类既要使自然为自己而存在,也要使自己为自然而存在,人为自己而存在的目的和人为自然而存在的目的应该是同一的。单纯地使自然为人而存在,或者单纯地使人为自然而存在,都不能实现人与自然道德与文明2005年第2期57的协同发展。人与自然互为存在,并不是人们的一种主观愿望,而是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的必然要求。因为人与自然是相互作用的:人类把自然视为目的,自然也将人类视为目的;人类怎样对待自然,自然也就怎样对待人类。人为自然而存在,自然也就为人而存在,自然为人的存在寓于人为自然的存在之中。如果人类片面追求自然为人而存在,却不为自然而存在,结果只能是自然也不为人而存在。人类破坏自然的存在,自然就以生态危机的形式威胁人类的存在,事实已证明,饱受恶劣自然环境折磨和威胁的正是人类自己。在人与自然的这种辩证关系中,人是主要的方面。人类对自然的善与恶直接影响着自然对人类的善与恶,即自然对人类的善恶完全依赖于人类对自然的善恶。人类善待自然,努力维护生物多样性,维持自然环境的平衡与和谐,促使自然环境能够可持续发展,自然也就善待人类,为人类呈现出一个美好的、和谐的环境状况,使人类能够舒适存在和长期存在。人类对自然恶,污染自然环境,破坏自然环境的再生能力,自然也就对人类恶。人类对待自然界的任何行为都会被自然界以同样的方式转嫁到人类自身。马克思说过,“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8]。因此,人类对自然的关系也是人类对自身的关系,人类对待自然的任何善恶态度与行为,都将转变成为对自己的善恶态度与行为。人类与自然的这种同一性,意味着人类对自然的善就是对自己的善,人类对自然的恶也就是对自己的恶,人类与自然为敌实际是人与自己为敌。

人与自然不仅存在着相互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与自然之间还存在着相互依赖性。人依赖于自然而存在,说明大自然具有最高存在的性质,拥有最高目的性。人类为此必须担当义不容辞的使命,为实现自然的存在尽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自然依赖于人而存在和发展,这并不是说自然离开了人类就不能存在,而是说自然依靠人类的理性与智慧而获得无限的丰富性。因为有了人类的存在,自然物的存在才获得了价值与意义,自然的本质及其蕴涵的规律和奥秘才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