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第五讲
005中国新闻传播史-第五讲PPT课件
• “臣查西国律例中,皆有报律一门,可否由臣将其书译出,凡报单中所 载,如何为合例,如何为不合例,酌采外国通行之法,参以中国情形, 定为中国报律。缮写进呈御览,审定后,即遵依办理。”
第11页/共49页
四、维新运动的失败与维新 派报刊的历史贡献
2,维新派报刊的历史贡献
1,思想政治贡献
启超夙不喜桐城派古文,幼 年为文,学晚汉、魏、晋,颇尚 矜炼,至是自解放,务为平易畅 达,时杂以俚语韵语及外国语法, 纵笔所至不检束,学者竞效之, 号新文体。老辈则痛恨,诋为野 狐。然其文条理明晰,笔锋常带 感情,对于读者别有一种魔力焉。
第五讲 国人办报高潮的兴起及其时代背 景
第二节 清末新闻法制的建 设与第二次国人办报高 潮
二、民族报业的复苏与第二次 国人办报高潮的出现
1,民族报业的复苏 (2)革命派报刊的出现 1902 年 12 月 9 日 , 资 产 阶 级
革命派在国内创办的第一份 报刊《大陆》在上海创刊。 《 苏 报 》 ( 1896 年 创 刊 ) 在 1902 年 后 也 开 始 转 向 革 命 立 场 , 并 逐 步 发 展 成 为 资第产17页/共49页
第五讲 国人办报高潮的兴起及其时代背 景
第一节 维新变法 运动与第一次 国人办报高潮
四、维新运动的失 败与维新派报刊 的历史贡献
1,维新运动的失败
1898年9月,慈禧太
后再出“训政”,
维新变法运动失败,
第一次国人办报高
潮嘎然中止。
第12页/共49页
第五讲 国人办报高潮的兴起及其时代背 景
第一节 维新变法运动与 第一次国人办报高潮
中国新闻传播事业发展史五六章
第四章民国初期的新闻事业第一节新闻事业的短暂繁荣一、自由新闻体制的建立1911年武昌起义胜利后,武汉革命党人立即在其控制区,按言论出版自由理念,创建自由新闻体制。
11月9日,中华民国湖北军政府颁布《鄂州约法》规定:“人民自由言论著作刊行并集会结社”,只有在“有认为增进公益,维持公安之必要,或非常紧急必要时得以法律限制之。
”1912年3月2日,南京临时政府内务部鉴于《大清报律》废除后报刊出版无章可循,由此制定《中华民国暂行报律》。
基本内容是:①出版报刊必须履行登记手续;②“流言煽惑,关于共和国体有破坏弊害者”应受惩处;③“调查失实,污毁个人名誉者”应受处罚。
1912年3月11日颁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则将“人民有言论、著作、刊行及集会、结社之自由”写入国家根本大法。
二、新闻事业的短暂繁荣与政党报刊的蜂起自由新闻体制的确立,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
武昌起义后半年,全国报纸由100多家猛增至500多家。
1912年2月至10月的8个月期间,在北京注册的新报纸就有89家之多。
1912年至1918年间,中国新创立的通讯社甚至还超过了二十家!而这些新创立的报刊中,其绝大部分为党报性质。
政权机构机关报:四川都督府《都督府政报》、云南都督府《云南政治公报》政党机关报:国民党《湖南民报》、共和党《群报》民国新贵资产阶级政客为自己鼓吹:尹昌衡成都《西方报》、谭延闿武汉《国民日报》知识分子:章士钊上海《独立周报》黄晦闻广州《天民日报》争取妇女参政商业报纸武昌起义后的半年内,我国新闻界出现短暂的繁荣,有人称它为“报界的黄金时代”。
同盟会——国民党系统报刊:北京的《亚东新报》《中央新闻》;上海有《民立报》、《天铎报》、《大陆报》、《太平洋报》《民国西报》、《中华民报》《国民新闻》等;天津《民意报》、《国风报》等。
共和党——进步党系统报刊:上海《时事新报》、《大共和日报》北京《国民公报》天津《庸言》小政党、政治团体报刊自由党上海《民权报》戴季陶、何海铭主编“以暴易暴,惨无人道,欲真共和,重在改造”“报馆不封门,不是好报馆;主笔不入狱,不是好主笔”“横三民”民国成立后,“政党政治”风起云涌,短时间内全国出现大小政党达惊人的300多个!为宣扬各自政治主张,他们纷纷创立新报刊。
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
新闻法制建设(初步) 1、 维新中,中国近代新闻法制建设,以皇帝发布具有法律效力的上 谕(1898)为主要方式;迈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第一步,承认近 代报刊的合法地位,官绅士民得到了办报自由权利。 2、 1898年,夏秋,维新运动失败,再次言禁、报禁 3、 1901年,新政,新闻法制建设重新起步,有限度地开放言禁、报 禁,给于人民以创办报刊的自由权利 4、 特别是《大清报律》等一批专门适用于新闻事业的法律、法令的 出台,标志着中国近代新闻法律制度的初步建成。
红中社 即红色中华通讯社,1931年11月7日诞生于江西瑞金。该社第一个向
外发布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政府成立的新闻以及有关文告、宣言 等。红中社编辑出版过《红色中华》报。1934年红军开始长征后,红中 社随军转移,停止新闻广播及对外发稿,仅抄收国内外新闻电讯以供中 央领导同志参考。1935年11,随红一方面军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红 中社”的新闻电讯广播业务也重新恢复
民报 1、1905年11月26日,中国同盟会机关报,大型时事型政论月刊 2、以“三民主义”作为办报宗旨,以“清除保皇派的思想影响,扫除革命 发展障碍”为历史使命 3、与《新民丛报》展开论战 4、标志中国同盟会成立后资产阶级报刊进入大发展的新阶段
《民报》与《新民丛报》的论战 1、 要不要进行民族革命,推翻清统治 2、 要不要地国有,平均地权 4、 革命会不会引起帝国主义干涉,使中国招致瓜分之祸
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 1、1901年“报禁”、“言禁”开放后,中国民族报业复苏并蓬勃发展; 2、政治性报刊的大量出版,是当时民族报业发展的主流; 3、清末出现的官报,也是政治性报刊的一个组成部分,清政府正式设 立官报局、官报的发展进入制度化阶段; 4、商业性报刊、文教性报刊等其他类型的报刊也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国人自办的商业性报刊开始进入发展的“快车道”
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历程PPT课件
广播电 视事业
1967年1月中共中央决定对地方人民广播电 台实行军事管制,一律停止编辑和播送地 方自办节目,全天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的节目。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先后成立革 命委员会以后,地方电台陆续恢复了少量 的自办节目,但是基本没有地方特色,同 中央台的节目从内容到形式基绝对保持一 致。
“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长期以来 形成的庄重,朴实,亲切自然的播音风格被破坏。 这一时期,广播事业第一次停步不前,跌入谷底, 但广播事业也取得了一些意想不到的发展。中国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进一步扩大。农村有线广播的 得到较大发展。
报刊数与报刊发行量逐年增加,全国邮发报纸总数1957 年为1325种、1958年为1776种。报刊品种开始增多,报 业结构也出现了新的变化。党报系统增添了《红旗》杂志 等党中央及各级党委的理论机关刊物、党的县委机关报等 新品种,晚报、体育报、企业报、农民报、摄影报等各类 报刊大批问世。广播事业的发展,表现在一大批中等城市 的人民广播电台的创建。
据统计,从1966年5月到1976年10月,出版 的新闻学著作只有43种。重要的新闻专业刊 物《新闻业务》在“文化大革命”初期就被迫 停刊,一些新闻团体如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 协会也被迫精停止活动。
18
小报的发展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随着各种“红卫兵” 组织和“造反”组织的出现,社会上涌现出 一大批“文革小报”与“红卫兵”小报
此外,《新民报》老报人赵超构总结其在社会主义时期 办晚报的经验,提出了包括“短、广、软”方针在内的有 关怎样办好社会主义市民报的观点。复旦大学新闻学系 系主任王中在其撰写的《新闻学原理大纲》中提出了党 报的两重性、社会需要、读者需要、按经济区域办报等 新观点。
10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第五章、清末的新闻事业 中国新闻史 教学课件(共29张PPT)
第十三页,共29页。
五、 ?民报? 与?新民丛报?的论战 ?民报?创刊后,为了从思想上扫除障碍,扩大革命阵营,遂有组织有方
案地主动出击,箭头直指保皇派报刊的“大本营〞——?新民丛报?,在 国内外的两派报刊之间掀起了一场规模空前(kōngqián)的大论战,论 战的中心问题是: (一)要不要推翻清朝政府—— (二)要不要建立共和政体—— (三)要不要改变土地所有制—— (四)要不要进行革命—— 论战从1905年到1907年进行了两年之久,最后?新民丛报?于1907年 11月宣布停刊,以彻底失败而告终。
第五章、清末的新闻事业 中国(zhōnɡ ɡuó)新闻史 教学课件
第一页,共29页。
一、保皇会成立 1899年7月成立于加拿大。在海外办30多家报纸。 保皇会是1899年7月康
有为在加拿大千岛地方组织的政治团体。以后他又在美洲、南洋、日本、港 澳等地相继建立起同样的组织。保皇会与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敌, 坚持君主立宪制,反对革命。其主要成员梁启超以“名为保皇,实那么革命 〞为词,诱骗檀香山等地的一批兴中会会员参加保皇会,使兴中会革命组织 遭受很大损失,1906年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后,远在海外的康有为于 1907年2月13日改保皇会为“国民宪政会〞。
第十四页,共29页。
第二节、晚清新政与报纸(bàozhǐ)开 展
一、慈禧新政 1、外交上:成立外务部 2、政治上:改革政治。 3、军事上:改革军制 4、经济上:设商部 5、文化上:废除科举、兴办血堂 二、新政与市民(shìmín)报纸的开展
第十五页,共29页。
1、?京话日报? 〔1〕创办:第一份白话报起名?京话日报?,于1904年8月16日正式发行,
第九页,共29页。
中国新闻事业史 第五章清末民初新闻事业的发展
(二)王郅隆接办,接近皖系军阀并有亲日 倾向
创刊号 英华(1866-1926) 字敛之,任社长。
(三)新记公司接办,发展成为有全国影响的 大报。(吴鼎昌、胡政之、张季鸾) (四)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报纸。
目前,《大公报》的香港版仍在出版,已 成为我国出版时间最长的中文日报。
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的形成
《神州日报》
辛亥革命时期革命派在国内创办的第一份 现代化大型日报。 1907年由于右任等人创办于上海。 注意宣传策略,抨击清廷旁敲侧击。 借口“有闻必录”,大量报道革命党人 武装起义,抨击帝国主义的侵略。
四、《民报》创刊与革命报刊 大发展
1905.11创刊于东京, 1910.2停刊。 大型时事性政论月刊
孙中山为《民报》撰写的 发刊词中,第一次将同盟 会主张概括为“三民主 义”。
《民报》宣传的主要内容:
以排满为中心的民族主义 以建立共和政体为中心的民权主义 以土地国有、平均地权为中心的民生主义
五、改良派在境外的办报活动
5.批判资产阶级保皇派。
郑贯公(1880-1906)
名道,字贯一、笔名自立、仍旧,广东中山人。
早年赴日留学,曾任《清议报》助理编辑。 后组织开智社,在日本主编《开智录》。 因谈及革命,被《清议报》解职,后任《中国日 报》记者。 在香港先后创办《世界公益报》、《广东日报》、 《有所谓报》等革命报刊。 以报纸为“笔枪”,鞑伐列强和清廷。
“漫云女子不英雄, 万里乘风独向东!”
秋瑾(1875-1907), 近代民主革命志士 原名秋闺瑾,字璇卿,号旦吾,东渡后 改名瑾,别号竞雄 自称“鉴湖女侠”,笔名秋千、汉侠女 儿,祖籍浙江山阴(今绍兴)。
“危局如斯敢惜身? 愿将生命作牺牲。”
(加入“同盟会”时的诺 言)
005中国新闻传播史(课堂PPT)
《知新报》,1897 年2月22日创刊 于澳门,康广仁 是创办人之一。
8
第五讲 国人办报高潮的兴起及其时代背景
第一节 维新变法 运动与第一次 国人办报高潮
二、第一次国人 办报高潮的出 现
《国闻报》 1897年10月 26日在天津创 刊,严复是创 办人之一。
9
第五讲 国人办报高潮的兴起及其时代背景
高潮 第三节 国人在境外的办报活动
4
第五讲 国人办报高潮的兴起及其时代背景
第一节 维新变法运动 与第一次国人办报 高潮
康有为
一、《中外纪闻》、《时 务报》等维新派报刊创 办
• 1895年,康有为在光绪 皇帝的支持下,发起维新 变法运动,开会、办报是 主要的运动手段。
5
第五讲 国人办报高潮的兴起及其时代背景
2,维新派报刊的历史贡献
1,思想政治贡献 民主思想启蒙、救亡图存教育
2,新闻业务贡献 冲破言禁、提高报业地位、 开创报章文体
启超夙不喜桐城派古文,幼 年为文,学晚汉、魏、晋,颇尚 矜炼,至是自解放,务为平易畅 达,时杂以俚语韵语及外国语法, 纵笔所至不检束,学者竞效之, 号新文体。老辈则痛恨,诋为野 狐。然其文条理明晰,笔锋常带 感情,对于读者别有一种魔力焉。
——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
14
第五讲 国人办报高潮的兴起及其时代背景
第二节 清末新闻法制的建设与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 一、从“报禁”开放到近代新闻法制的初步建成
(1)概说
1901年1月,清廷宣布实行“新政”。1906年9月清廷宣布实行预备立宪 后,新闻立法工作也正式起步。
自1906年至1911年的五年时间内,清政府有关部门先后制定了一大批专 门适用于新闻事业的、或与新闻事业有关的、或含有调整与规范新闻事 业条款的法律与法令。
中国事业新闻发展史
一、名词解释1、《时务报》:是维新运动时期著名的维新派报纸,是当时维新派最重要的、影响最大的机关报。
1896年8月9日在上海创刊。
黄遵宪、汪康年、梁启超创办。
2、“苏报案”:清政府为镇压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潮而罗织的文字狱,是辛亥革命前的著名反清政治案件。
1903年,邹容、章太炎分别写出轰动全国的《革命军》和《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3、《新青年》:是在20世纪20年代中国一份具有影响力的革命杂志,原名《青年杂志》,第二卷起改称《新青年》。
在五四运动期间起到重要作用。
自1915年9月15 日创刊号至1926年7月终刊共出9卷54号。
由陈独秀在上海创立,群益书社发行。
4、萍踪寄语:是著名新闻记者、政论家、出版家邹韬奋所著的散文选集。
5、时务文体:甲午战后新的报章文体,以梁启超在《时务报》上运用得最好,故称时务文体。
其特点是半文半白,平易畅达,笔锋常带感情,为后来的五四白话文运动开了先河。
6、《国闻报》:是维新派在华北的舆论阵地,也是维新派创办的第一份日报,1897年10月26日创刊于天津。
7、《循环日报》1874年2月4日创刊于香港,是我国历史上第一家宣扬资产阶级政治改良主义思想的报纸,也是中国人自办成功的最早的中文日报,宗旨是:“变法自强”,它的创办人和第一主编是我国近代著名报刊政论家王韬。
8、《每周评论》:是这个新的报刊宣传阵线中最有影响的报纸之一,积极配合《新青年》,将新文化运动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每周评论》于1918年12月22日在北京创刊,是陈独秀、李大钊等《新青年》同仁为适应新的形势而创办的一份小型政治时事评论报纸。
9、《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是外国人在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创办地点广州,1834年发表《新闻之略论》一文,是在中国国内发表的第一篇新闻学专文。
10、大清报律:1908年1月16日,清朝商部、民政部、法部等参考日本的新闻纸法拟定了《大清报律》草案报清廷审批。
11、“洋旗报”:是以外商名义出版的中文报纸,可以不接受日伪军的新闻检查,因而在1938年之后出现了大办“洋旗报”的热潮。
华中科技大学《中国新闻事业史》课件
3.4 对第一批国人办报的评价(讨论)
20
第4章
维新运动与国人办报 第一次高潮
21
4.1 概述
4.2 康有为、梁启超的办报活动与办报思想
国人办报第一次高潮是维新运动的需要—“办报达聪” 国人办报第一次高潮与维新运动同生共荣:1896、8分界为 两阶段 (一)《中外纪闻》(1895、8,北京) 《强学报》(1896、1,上海)的创办:性质、作用
4、现代新闻事业发展的黄金时期( 1915年至1927年)
5、两极格局的新闻事业的形成与演变期( 1927年至 1949年) 6、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建立、发展与改革时期( 1949 年10月至今)
7
二、中国新闻事业历史的一些特点
第一,从事业性质上看,中国新闻传播事业具有强 烈的政治性。首先,各种新闻媒介应政治斗争的需要而 产生,在政治斗争的漩涡中发展。其次,政治家办报是 中国新闻媒体运作的主流。 第二,从新闻业务上看,中国的报纸重视言论,尤 其是重视政论。近代国人办报以政论本位开始。 第三,从管理体制上看,机关报成为了中国的新闻 传播媒介的主体。
26
第6章
民国建立与中国报刊由政论 向新闻时代演变
27
6.1 概述
演变的原因:
1、资产阶级政党报纸的堕落
2、袁世凯对新闻事业的摧残
演变的标志:
1、重视新闻采访、新闻报道和通讯写作 2、一批名记者的涌现
28
6.2 新闻时代的开拓者黄远生
(一)远生其人(1885—1915)(1912—1915)进士、
[1]郭实立来华与《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的出版
[2]郭实立的办报思想与技巧 [二]外国商人和政客的办报活动
16
2.3 鸦片战争后在华外报网的形成
新闻学理论 第五讲 新闻自由
“观点的自由市场”
“ 人 民 主 权”
• “人民主权”是“天赋人 权”在理论上的延伸,也 是现代西方民主社会的理 论基石。 • 理论要点:政府合法性的 基础来自广大人民的同意, 任何一种形式的政府如果 变成损害人民利益以保障 自己权利的政府,人民就 有权改变或废除它,建立 新的政府。
“民意是我政府存在的基础,所以我们先 于一切的目标就是保持这一权利;若由 我来决定我们是要一个没有报纸的政府 还是没有政府的报纸,我会毫不迟疑立 即回答:我宁愿要后者”。
■新闻 自由的 基本内 容:
2、新闻自由的发展历史
新闻自由是现代民主国家的产物;
新闻自由诞生于资产阶级革命 新闻自由目前得到世界大多数国家的法律 承认。
新闻自由 出版自由 言论自由
• 1644年英国诗人弥尔顿首次提出出版自由” (Freedom of Press); • 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规定了新闻自 由是天赋人权; • 1791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宪法修正案,即著 名的《权利法案》(Bill of Rights),第 一条规定宪法不可剥夺人民的言论和出版 自由; • 1948年12月《世界人权宣言》规定人人应 有思想之自由和发表之自由。
——美国总统托马斯· 杰弗逊
国会不得制定关于下列 事项的法律:确立国教或 禁止宗教的自由;剥夺言 论自由和出版自由;剥夺 人民和平集会和政府请愿 申冤的权利。 ——美国《权利法案》 第一条
亚太地区新闻自由度排行榜(视频)
排名 1 国家/地区 香港(7.5) 排名 8 国家/地区 印尼
2
3 4 5 6 7
自由主义理论
核心是确立、维护、发展新闻自由 成形于西方18世纪末,19世纪初 是西方主导新闻理论,完成了制度性安排
新闻事业的产生和发展课件
以提供更快速、更准确、更个性化的新闻服务。
社交媒体崛起
02
社交媒体将在新闻传播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成为人们获取和
分享新闻的主要渠道之一。
视频化趋势
03
视频内容将成为新闻传播的重要形式,新闻媒体将加大对视频
内容的制作和发布力度。
新闻事业发展的策略
创新驱动发展
新闻媒体应注重技术创新 和业务模式创新,不断提 升自身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机遇
新媒体时代,新闻事业也面临着巨大的机遇。随着数字化转型和社交化媒体的普 及,新闻媒体的传播渠道和受众范围得到了极大的拓展。同时,随着视频化和移 动化趋势的发展,新闻媒体的生产和传播方式也得到了创新和发展。
05
CATALOGUE
新闻事业的未来发展
新闻事业发展的趋势
数字化发展
01
新闻媒体将更多地依赖数字化技术,如大数据、人工智能等,
加强内容质量
新闻媒体应注重提高内容 质量,提供更具有深度、 广度和影响力的新闻报道 和服务。
建立品牌影响力
新闻媒体应积极打造自身 品牌,提高品牌知名度和 影响力,以吸引更多的读 者和观众。
新闻事业发展的前景展望
行业融合加深
新闻媒体将与其他行业进行更多的融合,如科技、娱乐、教育等, 以提供更全面、更丰富、更具有互动性的新闻服务。
近代新闻事业的发展
近代报纸的兴起
18世纪末,随着欧洲工业革命的深入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发展, 近代报纸在欧洲各国迅速兴起。
近代报纸的传播方式
近代报纸采用印刷方式,成本低、速度快、覆盖面广,能够满足大 量读者的需求。
近代报纸的影响
近代报纸的出现,改变了过去那种手抄传播新闻的方式,加速了新 闻传播的速度和广度,也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中国新闻事业史》课程教案
《中国新闻事业史》课程教案第一章:中国新闻事业的起源与发展1.1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新闻事业的起源和发展历程掌握中国新闻事业的主要特点和影响因素理解新闻自由的概念及其在中国的发展1.2 教学内容中国新闻事业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中国新闻事业的主要特点和影响因素新闻自由在中国的发展和挑战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中国新闻事业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分析其主要特点和影响因素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新闻自由在中国的发展和挑战1.4 教学资源教材:《中国新闻事业史》参考资料:相关论文和研究报告1.5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对中国新闻事业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第二章:中国古代新闻传播方式2.1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方式掌握中国古代新闻传播的主要特点和形式理解中国古代新闻传播对社会的影响2.2 教学内容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方式和形式中国古代新闻传播的主要特点和影响中国古代新闻传播对社会的作用和影响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方式和形式,分析其主要特点和影响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引导学生理解中国古代新闻传播对社会的作用和影响2.4 教学资源教材:《中国新闻事业史》参考资料:相关论文和研究报告2.5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对中国古代新闻传播方式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第三章:近代中国新闻事业的兴起3.1 教学目标了解近代中国新闻事业的兴起背景掌握近代中国新闻事业的主要形式和发展特点理解近代中国新闻事业对社会的影响3.2 教学内容近代中国新闻事业的兴起背景和原因近代中国新闻事业的主要形式和发展特点近代中国新闻事业对社会的作用和影响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近代中国新闻事业的兴起背景和发展特点,分析其对社会的影响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引导学生理解近代中国新闻事业的作用和影响3.4 教学资源教材:《中国新闻事业史》参考资料:相关论文和研究报告3.5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对近代中国新闻事业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第四章:新文化运动与新闻事业的变革4.1 教学目标了解新文化运动对新闻事业的变革作用掌握新文化运动期间新闻事业的主要特点和发展趋势理解新文化运动对新闻事业的影响和意义4.2 教学内容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和影响新文化运动期间新闻事业的主要特点和发展趋势新文化运动对新闻事业的变革意义和影响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新文化运动期间新闻事业的变革过程和特点,分析其对新闻事业的影响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新文化运动对新闻事业的变革意义和影响4.4 教学资源教材:《中国新闻事业史》参考资料:相关论文和研究报告4.5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对新文化运动期间新闻事业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第五章:抗日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5.1 教学目标了解抗日战争时期新闻事业的背景和挑战掌握抗日战争时期新闻事业的主要特点和形式理解抗日战争时期新闻事业对社会的影响和意义5.2 教学内容抗日战争时期新闻事业的背景和挑战抗日战争时期新闻事业的主要特点和形式抗日战争时期新闻事业对社会的作用和影响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抗日战争时期新闻事业的背景和挑战,分析其主要特点和形式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引导学生理解抗日战争时期新闻事业对社会的作用和影响教材:《中国新闻事业史》参考资料:相关论文和研究报告5.5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对抗日战争时期新闻事业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第六章:解放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6.1 教学目标了解解放战争时期新闻事业的背景和挑战掌握解放战争时期新闻事业的主要特点和形式理解解放战争时期新闻事业对社会的影响和意义6.2 教学内容解放战争时期新闻事业的背景和挑战解放战争时期新闻事业的主要特点和形式解放战争时期新闻事业对社会的作用和影响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解放战争时期新闻事业的背景和挑战,分析其主要特点和形式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引导学生理解解放战争时期新闻事业对社会的作用和影响6.4 教学资源教材:《中国新闻事业史》参考资料:相关论文和研究报告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对解放战争时期新闻事业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第七章:新中国成立后的新闻事业7.1 教学目标了解新中国成立后新闻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掌握新中国成立后新闻事业的主要特点和形式理解新闻事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和意义7.2 教学内容新中国成立后新闻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新中国成立后新闻事业的主要特点和形式新闻事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7.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新中国成立后新闻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分析其主要特点和形式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引导学生理解新闻事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7.4 教学资源教材:《中国新闻事业史》参考资料:相关论文和研究报告7.5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对新新中国成立后新闻事业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第八章:改革开放以来的新闻事业8.1 教学目标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新闻事业的发展和变革掌握改革开放以来新闻事业的主要特点和形式理解新闻事业在改革开放中的作用和意义8.2 教学内容改革开放以来新闻事业的发展和变革改革开放以来新闻事业的主要特点和形式新闻事业在改革开放中的作用和影响8.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改革开放以来新闻事业的发展和变革,分析其主要特点和形式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引导学生理解新闻事业在改革开放中的作用和影响8.4 教学资源教材:《中国新闻事业史》参考资料:相关论文和研究报告8.5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对改革开放以来新闻事业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第九章:21世纪初的新闻事业9.1 教学目标了解21世纪初新闻事业的发展和变革掌握21世纪初新闻事业的主要特点和形式理解新闻事业在21世纪初的作用和意义9.2 教学内容21世纪初新闻事业的发展和变革21世纪初新闻事业的主要特点和形式新闻事业在21世纪初的作用和影响9.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21世纪初新闻事业的发展和变革,分析其主要特点和形式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引导学生理解新闻事业在21世纪初的作用和影响9.4 教学资源教材:《中国新闻事业史》参考资料:相关论文和研究报告9.5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对21世纪初新闻事业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第十章:新媒体时代的新闻事业10.1 教学目标了解新媒体时代新闻事业的发展和变革掌握新媒体时代新闻事业的主要特点和形式理解新闻事业在新媒体时代的作用和意义10.2 教学内容新媒体时代新闻事业的发展和变革新媒体时代新闻事业的主要特点和形式新闻事业在新媒体时代的作用和影响10.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新媒体时代新闻事业的发展和变革,分析其主要特点和形式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引导学生理解新闻事业在新媒体时代的作用和影响10.4 教学资源教材:《中国新闻事业史》参考资料:相关论文和研究报告10.5第十一章:新闻事业与舆论监督11.1 教学目标了解舆论监督的概念和意义掌握新闻事业在舆论监督中的角色和作用理解新闻事业在维护社会公正和民主中的重要性11.2 教学内容舆论监督的概念和意义新闻事业在舆论监督中的角色和作用新闻事业在维护社会公正和民主中的重要性1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舆论监督的概念和意义,分析新闻事业在舆论监督中的角色和作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引导学生理解新闻事业在维护社会公正和民主中的重要性11.4 教学资源教材:《中国新闻事业史》参考资料:相关论文和研究报告11.5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对新闻事业在舆论监督中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第十二章:新闻事业与国家战略12.1 教学目标了解新闻事业与国家战略的关系掌握新闻事业在国家发展中的角色和作用理解新闻事业在塑造国家形象和推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性12.2 教学内容新闻事业与国家战略的关系新闻事业在国家发展中的角色和作用新闻事业在塑造国家形象和推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性1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新闻事业与国家战略的关系,分析新闻事业在国家发展中的角色和作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引导学生理解新闻事业在塑造国家形象和推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性12.4 教学资源教材:《中国新闻事业史》参考资料:相关论文和研究报告12.5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对新闻事业与国家战略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第十三章:新闻事业与全球化13.1 教学目标了解新闻事业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发展掌握新闻事业在全球化中的角色和作用理解新闻事业在全球化中对文化传播和价值观念交流的影响13.2 教学内容新闻事业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发展新闻事业在全球化中的角色和作用新闻事业在全球化中对文化传播和价值观念交流的影响1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新闻事业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发展,分析其在角色和作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引导学生理解新闻事业在全球化中对文化传播和价值观念交流的影响13.4 教学资源教材:《中国新闻事业史》参考资料:相关论文和研究报告13.5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对新闻事业与全球化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第十四章:新闻事业与技术发展14.1 教学目标了解新闻事业与技术发展的关系掌握新闻事业在技术进步中的角色和作用理解新闻事业在应对技术挑战和把握发展机遇中的重要性14.2 教学内容新闻事业与技术发展的关系新闻事业在技术进步中的角色和作用新闻事业在应对技术挑战和把握发展机遇中的重要性1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新闻事业与技术发展的关系,分析其在角色和作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引导学生理解新闻事业在应对技术挑战和把握发展机遇中的重要性14.4 教学资源教材:《中国新闻事业史》参考资料:相关论文和研究报告14.5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对新闻事业与技术发展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第十五章:新闻事业的未来展望15.1 教学目标了解新闻事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掌握新闻事业未来发展的趋势和方向理解新闻事业在全球化和技术进步背景下的社会责任和发展使命15.2 教学内容新闻事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新闻事业未来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新闻事业在全球化和技术进步背景下的社会责任和发展使命1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新闻事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分析其未来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引导学生理解新闻事业在全球化和技术进步背景下的社会责任和发展使命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教案《中国新闻事业史》涵盖了新闻事业的起源与发展、中国古代新闻传播方式、近代中国新闻事业的兴起、新文化运动与新闻事业的变革、抗日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解放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新中国成立后的新闻事业、改革开放以来的新闻事业、21世纪初的新闻事业、新媒体时代的新闻事业、新闻事业与舆论监督、新闻事业与国家战略、新闻事业与全球化、新闻事业与技术发展以及新闻事业的未来展望等十五个章节。
《中国新闻事业史》课程教案
《中国新闻事业史》课程教案第一章:中国新闻事业的起源与发展1.1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新闻事业的起源和发展历程理解新闻事业的定义和特点掌握中国古代新闻传播方式1.2 教学内容中国新闻事业的起源和发展历程新闻事业的定义和特点中国古代新闻传播方式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中国新闻事业的起源和发展历程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新闻事业的定义和特点展示法:展示中国古代新闻传播方式的图片或实物1.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中国新闻事业起源和发展历程的理解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对于新闻事业定义和特点的理解第二章:报纸的兴起与发展2.1 教学目标了解报纸的起源和发展历程理解报纸的特点和作用掌握中国近代报纸的发展概况2.2 教学内容报纸的起源和发展历程报纸的特点和作用中国近代报纸的发展概况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报纸的起源和发展历程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报纸的特点和作用案例分析法:分析中国近代报纸的发展案例2.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报纸起源和发展历程的理解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对报纸特点和作用的理解第三章:无线电广播的诞生与发展3.1 教学目标了解无线电广播的诞生和发展历程理解无线电广播的特点和作用掌握中国无线电广播的发展概况3.2 教学内容无线电广播的诞生和发展历程无线电广播的特点和作用中国无线电广播的发展概况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无线电广播的诞生和发展历程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无线电广播的特点和作用案例分析法:分析中国无线电广播的发展案例3.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无线电广播诞生和发展历程的理解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对无线电广播特点和作用的理解第四章:电视的诞生与发展4.1 教学目标了解电视的诞生和发展历程理解电视的特点和作用掌握中国电视的发展概况4.2 教学内容电视的诞生和发展历程电视的特点和作用中国电视的发展概况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电视的诞生和发展历程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电视的特点和作用案例分析法:分析中国电视的发展案例4.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电视诞生和发展历程的理解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对电视特点和作用的理解第五章:新闻事业与社会的互动5.1 教学目标了解新闻事业与社会的关系理解新闻事业对社会的作用和影响掌握新闻事业的社会责任5.2 教学内容新闻事业与社会的关系新闻事业对社会的作用和影响新闻事业的社会责任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新闻事业与社会的关系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新闻事业对社会的作用和影响案例分析法:分析新闻事业的社会责任案例5.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新闻事业与社会关系的理解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对新闻事业对社会作用和影响的理解第六章:新闻伦理与职业道德6.1 教学目标理解新闻伦理和职业道德的概念掌握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规范探讨新闻事业在数字化时代的道德挑战6.2 教学内容新闻伦理和职业道德的定义与重要性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规范与责任数字化时代新闻道德挑战的案例分析6.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新闻伦理和职业道德的基础知识案例分析法:讨论具体的新闻道德挑战案例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职业规范在实践中的应用6.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评估学生对新闻伦理和职业道德的理解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表现及对职业规范的应用第七章:新闻采访与报道技巧7.1 教学目标掌握新闻采访的基本技巧学习新闻报道的写作与编辑方法理解新闻现场的处理与报道伦理7.2 教学内容采访准备与技巧报道结构与写作风格现场报道的伦理与实践7.3 教学方法讲授法:教授采访技巧和报道写作知识实操演练法:模拟新闻采访和报道过程反馈法:学生互评和教师指导改进模拟采访:评估学生的采访技巧和问题设计报道写作:评估学生的报道结构和写作能力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对新闻报道伦理的理解和应用第八章:新闻编辑与出版流程8.1 教学目标理解新闻编辑的基本职责掌握新闻出版的流程与规范学习新闻排版与设计的原则8.2 教学内容新闻编辑的角色与任务出版流程与时间管理排版设计的原则与技巧8.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新闻编辑的职责和出版流程实操演练法:学生参与模拟新闻编辑过程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完成排版设计任务8.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新闻编辑职责的理解排版设计展示:评估学生的排版设计能力和创意编辑任务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参与编辑过程的表现第九章:新闻媒体与公众关系理解新闻媒体在公众关系中的作用掌握新闻发布和媒体沟通的技巧探讨新闻媒体与公众互动的新趋势9.2 教学内容新闻媒体与公众关系的概述新闻发布与媒体沟通的策略新媒体时代公众互动的发展9.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新闻媒体与公众关系的基本概念角色扮演法:模拟新闻发布和媒体沟通场景小组讨论法:分析新媒体时代公众互动的案例9.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评估学生对新闻媒体与公众关系的理解角色扮演表现:评估学生在模拟沟通中的表现第十章:新闻事业的未来展望10.1 教学目标分析新闻事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探讨新闻业的发展趋势和未来方向理解新闻教育在行业发展中的作用10.2 教学内容新闻事业的挑战与机遇新闻业的发展趋势和未来方向新闻教育的意义与未来角色10.3 教学方法讲授法:分析新闻事业的现状和未来趋势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新闻业的发展方向小组分享法:学生分享对新闻教育未来角色的看法10.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新闻事业挑战与机遇的理解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对新闻业发展趋势的分析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新闻事业与社会的关系新闻事业在社会的角色和影响是课程的核心内容,需要重点关注。
中国新闻事业史知识点梳理(第五章)
中国新闻事业史知识点梳理(第五章)第五章五四前后的新闻事业一、《新青年》:1915年9月15日创刊于上海,原名《青年杂志》,由陈独秀主编。
它的创刊是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其发展历程可分为三个阶段:1、第一阶段(1915年9月—1918年11月):《新青年》高举科学和民主大旗,发起批孔运动和文学革命运动,是激进民主主义者倡导新文化运动的主要舆论阵地。
总体来说,它没有超出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范畴,但它猛烈的打击了封建主义,促进了民众思想的觉悟,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作了思想舆论准备,开辟了道路。
(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了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2、第二阶段(1918年12月—1920年8月):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中国最早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文献,标志着《新青年》从民主主义刊物向社会主义刊物过渡。
李大钊歌颂十月革命,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第一次比较完整地向中国民众介绍了马克思主义。
陈独秀编发“劳动节纪念专号”,发表了陈独秀《劳动者的觉悟》和李大钊的《May Day运动史》,是宣传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重要起点,为后期成为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机关刊物奠定了基础。
3、第三阶段(1920年9月—1922年7月):中共上海发起组将《新青年》改组为自己的机关刊物,从此进入无产阶级报刊时期,为建立中国共产党做出了重大贡献,并且成为党成立后的理论刊物。
二、五四运动中的报刊:1、《新青年》第二阶段2、《每周评论》,1918年12月22日创办于北京的一份政治性周报,李大钊主编,作为《新青年》月刊的补充,传播马克思主义,介绍苏俄和全国工人状况。
李大钊与胡适展开“问题与主义”的论战。
3、《湘江评论》1919年7月14日创刊于长沙,毛泽东主编,为湖南学生联合会机关报,是一份全部采用白话文的周报,毛泽东发表了《民众的大联合》。
三、五四运动后的报刊(无产阶级报刊):1、《新青年》第三阶段:1920年9月1日改组。
中国新闻事业史-第五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所有制发生了 新的变化,这就是国家资本所有制形成并发挥重 要作用;法人资本所有制崛起并成为居主导地位 的资本所有制形式。
法人资本所有制 法人资本所有制是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发展的 新形式。法人资本所有制是法人股东化的产物。 法人资本所有制主要存在于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生 活中居支配地位的巨型公司中。 法人资本所有制在性质上是一种基于资本雇佣 劳动的垄断资本集体所有制,它体现了资本剥削雇 佣劳动的关系。资本主义所有制经过这些形式的演 变,资本占有的社会化程度大大提高。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有各种不同的具体形式,其实质 都是私人垄断资本利用国家机器来为其发展服务的手段, 是私人垄断资本为了维护垄断统治和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而和国家政权相结合的一种垄断资本主义形式,是资产 阶级国家在直接参与社会资本的再生产过程中,代表资 产阶级总利益并凌驾于个别垄断资本之上,对社会经济 进行调节的一种形式。
跨国公司
跨国公司是国际垄断同盟的重要形式之一。跨国公司也叫 多国公司、国际公司,最初它是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建 立的大型企业。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 国际联盟,是国际垄断同 盟的高级形式。它主要是 由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的政 府出面缔结协定所组成的 国际经济集团。
国际经济协调的具 体形式包括各种国际经 济组织、国际经济协议 以及地区性的经济组织 和集团等。
经济全球化 所谓经济全球化是指在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 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社 会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 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 而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一体化过程。
为了获取高额垄断利 润,垄断资本对内通过 “参与制”和“个人联合” 谋求从经济到政治对整个 国家的统治。
《中国新闻事业史》课程教案
《中国新闻事业史》课程教案第一章:中国新闻事业的起源与发展1.1 古代的新闻传播方式1.2 近代报纸的出现与发展1.3 新文化运动与新闻事业的崛起1.4 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第二章:新中国的新闻事业(1949-1978)2.1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新闻事业2.2 社会主义改造与新闻事业的变革2.3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新闻事业2.4 新闻事业在探索中前进第三章: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新闻事业(1978-至今)3.1 改革开放初期新闻事业的恢复与发展3.2 媒体多样化的趋势3.3 互联网与新媒体对传统新闻事业的影响3.4 我国新闻事业的现状与挑战第四章:我国新闻事业的制度与政策4.1 新闻事业的领导与管理体制4.2 我国新闻事业的法律法规4.3 新闻事业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4.4 新闻事业的发展战略与规划第五章:新闻伦理与职业道德5.1 新闻伦理的含义与作用5.2 我国新闻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与规范5.3 新闻工作者应具备的素质与能力5.4 新闻事业的社会责任与义务第六章:重要历史事件与新闻报道6.1 重要历史事件的新闻报道6.2 典型报道案例分析6.3 新闻报道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与影响6.4 培养学生对新闻报道的敏感性和分析能力第七章:新闻采访与写作技巧7.1 新闻采访的基本原则与方法7.2 新闻写作的格式与要求7.3 提高新闻采访与写作能力的实践途径7.4 分析优秀新闻作品,提升审美鉴赏能力第八章:新闻编辑与出版8.1 新闻编辑的基本任务与工作流程8.2 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媒体的编辑特点8.3 新媒体时代的新闻编辑与出版8.4 培养学生新闻编辑的实际操作能力第九章:新闻传播与受众9.1 新闻传播的过程与模式9.2 受众心理与新闻传播效果9.3 新闻传播的党性原则与导向作用9.4 提高新闻传播的针对性与实效性第十章:新闻事业未来的发展趋势10.1 数字化与网络化对新闻事业的影响10.2 媒体融合与新闻生产的创新10.3 在新闻领域的应用10.4 我国新闻事业未来发展的机遇与挑战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古代的新闻传播方式补充和说明:在这一环节中,需要详细讲解古代新闻传播的方式,包括口碑、驿站、邸报等,以及这些方式在当时社会中的作用和影响。
中国新闻事业史(超详细!!!)
中国新闻事业史(超详细)中国新闻事业史中新史总结(1-3章)第一章古代露布 3露布起始于汉魏,是一种帛制在旗子上,书写文字,通报四方的传播媒体。
内容:虽然大谈国威帝德,但更主要的是用来传递军事捷报。
特点:公开性和时效性都很强,传播面也较广,是报纸诞生以前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一种新闻传播媒体。
唐代进奏院状 4唐代进奏院状是经由进奏官传发给各藩镇用来介绍朝廷政事动态和各项消息的书面报告,是官报的雏形。
机构:随着藩镇势力的发展,各节度使纷纷在京都设立办事机构,称为邸或进奏院。
进奏院的负责人称为邸吏或进奏官。
内容:①皇帝的活动。
②诏旨。
③官吏任免。
④臣僚章奏。
⑤其他军事政治方面的重要信息。
特点:①不定期,无报头,由进奏官从首都直接发给各地的主官。
②带有某种上行公文的色彩,但不同于一般的公文,它所提供的官方信息往往比正式的公文要早。
③它所提供的信息有些与收阅者并无直接关系。
有不少是进奏官自行采集或筛选的,他们所着重传报的,往往是他们的主官所关心的那一部分内容。
“开元杂报”8见于唐代人孙樵的《读开元杂报》一文,其中提到的“开元杂报”可能是流传下来的开元年间“留邸报状”的原件残件,也可能是抄件。
属于进奏院状一类的古代报纸。
特点:无正式名称(“开元杂报”只是孙樵自己随意加的称呼)、刊期和报头,不是印刷品。
意义:为唐代中期以后逐步发展起来的“留邸报状”即后来的“进奏院状”提供了重要的旁证。
“敦煌进奏院状”9是两份现存的进奏院状的原件,都是唐僖宗时期,由驻地在沙州的归义军节度使派驻朝廷的进奏官发回沙州的。
因为沙州在今敦煌地区,这两份进奏院状又曾长期被封存在敦煌莫高窟,故称“敦煌进奏院状”。
这两份进奏院状现分别存于伦敦和巴黎的图书馆。
①存于伦敦的那一份,是进奏官从皇帝的临时驻地陕西凤翔发回归义军的。
只残存了开头60行,没有结尾。
内容主要是归义军节度使派遣的专使们在兴元、凤翔两地的活动情况。
②存于巴黎的那一份,是进奏官从长安发回归义军的。
《中国新闻事业史》复习纲要
第一章: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1 露布:又称露报,原意指不加封检的,公开发布的文书。
在战国时期就有“露布”,是进行宣传鼓动或传播新闻的一种方式。
这是一种有效的的新闻传播方式。
2 开元杂报:指的是唐代开元年间一些朝廷消息的的汇集,而不是一家报纸的名称,它是手抄的,不是印刷的。
3 A 唐代是我国最早有报纸的朝代。
B进奏院:是唐代各地方当局(节度史、观察史)的驻京办事处,主要职责招待各地来京办事的官员、转递公文、收集情报等。
4 A邸报这个称呼,是从宋代开始的。
B 北宋真宗咸平二年(公元999年)起,实行定本制度。
C 宋代邸报的内容日益丰富,并趋于规范化,其基本内容是:皇帝谕旨及起居动态、臣僚章程、官吏任免升降奖惩、战报等。
5 提塘官:简称提塘,是各省巡抚、总兵委派在京师处理文书的官员,这个职位从明代开始设置,其职责四唐宋时代的进奏官。
6 A明代邸报没有报头。
B 现有的较为完整的明代邸报抄件有《万历邸报》和《天变邸报》。
7 A 旗报:是将文字写在旗帜上,大旗招展,引人注目。
B 牌报:将文字写在木牌上,也是一种可流动传观,或固定围观的新闻宣传方式。
C揭帖:是一种传单,可张贴,可传阅,内容多为檄文、政策性的声明与公告等。
8 清代官方新闻传播的主要渠道仍然是邸报,它的内容为宫门抄、谕旨、章奏。
第二章:中国近代报刊的产生1 1815年8月5日,《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在马六甲创刊,它是第一家中文近代报刊。
2《东洋西考》于1833年8月1日在广州创刊,是在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
3 第一家在华出版的外文报刊,是葡萄牙文的澳门《蜜蜂华报》。
4 《广州记录报》是在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家英文报刊。
5 上海出现了影响很大的中文报刊《万国公报》和《申报》。
6 《申报》〈1〉《申报》在竞争中取胜的原因:A 它满足了中国读者的需求,力求适合中国人阅读。
B《申报》是一张较为完备的日报,既有新闻,评论,也有文艺作品,广告,上下阶层人等都可阅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 - 第二版
第二编 第五讲 民族报业的勃兴与国人在境外的办报活动
第二节 清末新闻法制的建设与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 一、从“报禁”开放到近代新闻法制的初步建成
(1)概说 1901年1月,清廷宣布实行“新政”。1906年9月清廷宣布实行预 备立宪后,新闻立法工作也正式起步。 自1906年至1911年的五年时间内,清政府有关部门先后制定了一 大批专门适用于新闻事业的、或与新闻事业有关的、或含有调整与 规范新闻事业条款的法律与法令。
第二编 第五讲 民族报业的勃兴与国人在境外的办报活动
第一节 维新变法运动与第一次国人办报高潮
三、近代新闻立法的有益尝试
在维新变法运动中,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新闻立法活动也作了 有益的尝试。
– 1898年8月9日,康有为在上光绪帝《恭谢天恩条陈办报事宜 折》时附带上了《请定中国报律折》,提出制定报律问题: “臣查西国律例中,皆有报律一门,可否由臣将其书译出, 凡报单中所载,如何为合例,如何为不合例,酌采外国 通行之法,参以中国情形,定为中国报律。缮写进呈御 览,审定后,即遵依办理。” – 康有为的提议,当即得到光绪皇帝的批准,但不久变法失败, 新闻立法活动也被迫中止。
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 - 第二版
第二编 第五讲 民族报业的勃兴与国人在境外的办报活动 第二节 清末新闻法制的建设 与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
二、民族报业的复苏与第二次国人办 报高潮的出现
(5)于右任与“竖三民”报
于右任,陕西人, 1906 年东渡日 本并加入中国同盟会,翌年4月回上海 从事办报活动, 以创办“竖三民”报 而闻名: 1909 年 5 月 15 日创办《民呼日报》, 9月8日被查封。 1909 年 10 月 3 日创办《民吁日报》, 11月19日被查封。 1910年10月11日创办《民立报》。
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 - 第二版
第二编 第五讲 民族报业的勃兴与国人在境外的办报活动 第二节 清末新闻法制的建设与 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
一、从“报禁”开放到近代新闻法制 的初步建成
(2)重要新闻法规
《大清印刷物件专律》、《报 章应守规则》、《报馆暂行条 规》、《大清报律》(后修订为 《钦定报律》)等。 《钦定宪法大纲》、《违警 律》、《清新刑律》、《电报总 局传递新闻电报减收半价章程十 条》、《重订收发电报办法及减 价章程》、《著作权章程》等。
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 - 第二版
第二编 第五讲 民族报业的勃兴与国人在境外的办报活动
第一节 维新变法运动 与第一次国人办报 高潮
二、第一次国人办报高潮 的出现 (4)《湘学报》、 《湘报》
《湘学报》于1897年 4月22日在长沙创刊。 《湘报》于1898年3月 7日在长沙创刊。 创办人有唐才常、谭 嗣同等。
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 - 第二版
第二编 第五讲 民族报业的勃兴与国人在境外的办报活动
第一节 维新变法运动与 第一次国人办报高潮
二、第一次国人办报高潮的 出现 (5)其他各类报刊
第一次国人办报高潮 中出版的其他报刊有 《时务日报》(后改名 为《中外日报》)、 《游戏报》、《苏报》 等。
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 - 第二版
(2)《知新报》
1897年2月22日 创刊于澳门。 康广仁是创办 人之一。
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 - 第二版
第二编 第五讲 民族报业的勃兴与国人在境外的办报活动
第一节 维新变法运 动与第一次国人 办报高潮
二、第一次国人办报高 潮的出现
(3)《国闻报》
1897年10月26日 在天津创刊。 严复是创办人之 一。
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 - 第二版
第二编 第五讲 民族报业的勃兴与国人在境外的办报活动
第二节 清末新闻法制的建设与第 二次国人办报高潮
二、民族报业的复苏与第二次国人办报 高潮的出现
(11)清政府官报的出现
自1901年实行“新政”后,清王朝地方 政府开始创办官报。 1902年,直隶总督兼署理北洋大臣袁世 凯率先在天津创办《北洋官报》(双日 刊),附带发行《北洋学报》及《北洋政 学旬报》。 1907年11月5日,宪政编查馆主办的《政 治官报》在北京创刊,1911年8月24日由内 阁印铸局接办,改名《内阁官报》。
一、《中外纪闻》、《时务报》 等维新派报刊的创办
( 《时务报》的出版
1896年8月9日在上海创刊。 黄遵等宪创办,梁启超任总 主笔,汪康年任经理。
维新变法运动初期资产阶 级改良派的思想旗帜。
梁启超与“时务体”
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 - 第二版
第二编 第五讲 民族报业的勃兴与国人在境外的办报活动 第一节 维新变法运动与 第一次国人办报高潮
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 - 第二版
第二编 第五讲 民族报业的勃兴与国人在境外的办报活动
第二节 清末新闻法制的建设 与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
二、民族报业的复苏与第二次国人 办报高潮的出现
(9)上海《时报》与《东方杂志》
《时报》是戊戌政变后改良派在国 内创办的第一份报纸,1904年6月12 日创刊于上海,狄葆贤创办与主持社 务。 《东方杂志》1904年3月11日创刊 于上海。
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 - 第二版
第二编 第五讲 民族报业的勃兴与国人在境外的办报活动 第二节 清末新闻法制的建 设与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
二、民族报业的复苏与第二次国 人办报高潮的出现
(8) 《大公报》的创刊
1902年6月17日在天津法租界 创刊,报头刊有法文报名 “L‘Impartial”(意为“无 私”)。 创办并主持报务的是满族人英 华(敛之)。 《大公报》宣称其办报宗旨 “在开风气,牖民智” 。在政治 上主张变法维新、保皇立宪。
二、第一次国人办报高潮的出 现
(1)概说
1897年后,第一次国人办 报高潮开始兴起,主流是维 新派报刊,主要有: 《国闻报》 《知新报》 《湘学报》 《湘报》
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 - 第二版
第二编 第五讲 民族报业的勃兴与国人在境外的办报活动
第一节 维新变法运 动与第一次国人 办报高潮
二、第一次国人办报高 潮的出现
《大清报律》内文
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 - 第二版
第二编 第五讲 民族报业的勃兴与国人在境外的办报活动
第二节 清末新闻法制的建设与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
二、民族报业的复苏与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的出现
(1)概说 1901年“报禁”、“言禁”开放后,中国民族新闻事业进入了一个蓬勃发 展时期。官绅士民自办的报刊纷纷创刊,其数量年年递增。据不完整的统计, 这一时期新创办的报刊, 1901 年为 34 种, 1902 年为 46 种, 1903 年为 53 种, 1904年为71种,1905年为85种。 1906 年 9 月清廷宣布预备立宪后,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出现。据不完全 统计,新创办的报刊, 1906 年为113 种,1907 年为 110 种,1908 年为 118 种, 1909 年为 116 种, 1910 年为 136种, 1911 年为 209 种。报刊出版地点几乎遍布 全国。
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 - 第二版
第二编 第五讲 民族报业的勃兴与国人在境外的办报活
动
第二节 清末新闻法制的建设与第二 次国人办报高潮
二、民族报业的复苏与第二次国人办报 高潮的出现
(6) “大江报事件” 《大江报》于 1911 年 7 月 17 日发表 时评《亡中国者和平也》(何海鸣撰 写)和7月26日发表评论《大乱者救中 国之妙药也》(黄侃撰写,署名“奇 谈”)。 清政府于 8 月 1 日查封《大江报》 馆,逮捕詹有悲,何海鸣闻讯后自动 投案。但慑于民愤,不得不从轻判处 詹、何二人18月徒刑。
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 - 第二版
黄 瑚
博士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 - 第二版 第二编 从民族报业的的勃兴到新闻事业的 全面发展-概述
第二编:从民族报业的勃兴到新闻事业的全面发展 (1895-1927)
第五讲 民族报业的勃兴与国人在境外的办报活动
第六讲 自由新闻体制从确立到扭曲与民族报业的职业化走向
狄葆贤
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 - 第二版
第二编 第五讲 民族报业的勃兴与国人在境外的办报活动
第二节 清末新闻法制的建设与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
二、民族报业的复苏与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的出现
(10)立宪派报刊的出现
立宪派报刊的兴起与发展,是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中出现的一个新 现象。 参与立宪宣传活动的报刊有两类:一是立宪派分子个人创办的报刊, 如《政论》月刊、《国风报》、《国民公报》等。 二是立宪团体创办 的机关报刊,主要有上海的《预备立宪公会报》、四川宪政会主办的 《蜀报》和《蜀风杂志》、贵州宪政预备会主办的《黔报》和《贵州公 报》、广东地方自治研究社主办的《广东自治研究录》等。
袁世凯
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 - 第二版
第二编 第五讲 民族报业的勃兴与国人在境外的办报活动
第二节 清末新闻法制的建设与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
三、清末新闻业务的发展
在内容上,报纸一般已具备新闻、评论、副刊和广告四大要素。 新闻报道成为报纸的主角。为了提高新闻的时效性,一些报纸对重大 的突发事件开始发行“号外”。 评论工作进一步改进, 评论形式多样。 在形式上,大多数报纸已由近代形态的报纸发展成为现代形态的报纸, 结束了“报”、“刊”不分的时代。新闻标题出现了大字题和主题、眉题、 副题等多行题。 新闻摄影图片开始被广泛运用。
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 - 第二版
第二编 第五讲 民族报业的勃兴与国人在境外的办报活动 第二节 清末新闻法制的建设与第 二次国人办报高潮
二、民族报业的复苏与第二次国人办报 高潮的出现
(3) “苏报案” 的前前后后 1903年5月,章士钊担任《苏报》主笔。 6月9 日,《苏报》刊文大力介绍和鼓吹邹 容的《革命军》。 6 月 29 日,《苏报》摘 登章太炎《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部分内容。 6 月 30 日,“苏报案”发生,章太炎等被 捕,邹容于翌日自动投案。 1904年5月21日,章太炎被判监禁3年、 邹容2年,《苏报》永远停刊。 章太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