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亚当·斯密的经济理论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工理论的重大意义和百度文库陷错误
重大意义: 斯密的分工理论较为系统地研究了分工问题,较为客观地说明了分工 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社会财富的作用以及分工对工人的不利影响 等事实,揭示了工场手工业的发展为向机器大工业过渡创造了必要条 件的事实。 根据斯密的观点,财富的源泉不仅在于劳动,还在于已形成分工之下 的劳动,从而否定了重商主义关于财富来源于流通领域或商业活动的 错误观念,也否定了重农学派只把农业劳动看做财富惟一来源的错误 思想。
3.货币理论
斯密在讨论分工之后,说明了货币的起源及其各项职能。 他论述了作为交换工具的货币在历史上是怎样产生的,以及它在交换 中的作用。他认为货币是在克服物物交换的困难中自发地、客观地产 生的。 他认为,金属货币本身也是商品,也是劳动的产物,也包含一定的劳 动量。货币之所以最终固定在金属上,因为它具有合适的物理属性。 斯密探讨了货币的各种职能。在货币各种职能中,斯密认为流通手段 是货币的主要职能;也探讨了货币的价值尺度,指出:“货币是交易的 媒介,又是价值的尺度”。此外,也谈到价值尺度、支付手段、世界 货币等职能。但他认为货币的其他职能都是从流通手段中派生出来的。 斯密还创造性地探讨了货币流通的规律和纸币流通的规律,赞扬纸币 代替金属货币方便了流通,减少了费用。
斯密的三种收入决定价值论的观点是错误的,他混淆了价值生产和价值 分配、价值决定和价值增殖、普通商品和作为资本同劳动相交换的商品、 商品价值和劳动新创造的价值、收入和生产费用。他从三种收入决定价 值论发展到生产费用决定价值论,为以后庸俗经济学的生产费用论敞开 了方便之门。
4.价值规律
斯密第一次详细考察了价值规律及其作用问题。自然价格和市场价格的关系,探 讨了价值规律。
斯密把劳动生产率看做财富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并认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最终是由分工引起的。 在经济学说史上,斯密最早全面地考察和叙述了分工对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作 用,认为分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原因是: ①分工使劳动专业化,提高工人熟练程度; ②分工节省变换工种的时间; ③分工使使操作简单化从而易于改良和发明机械。 斯密还考察了工场手工业内部分工和社会分工。认为两种分工具有同样作用, 都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她们之间的区别只是观察者主观认识上的区别。 斯密还分析了分工对工人的不利影响。认为分工唯一不利的结果是使工人终 生从事一种简单操作,没有机会发挥才智,是他们边的愚钝无知,所以分工 是社会不平等的根源。
在阐明工资的性质时,斯密实际上存在着两种矛盾的提法:
值的基础和决定因素。
指出一个商品可能使用价值很大,而交换价值很小,或者使用价值很小甚至没有 使用价值,而有很大交换价值
不科学之处:
①没有从商品的二重性出发而是从价值的角度出发来区别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 ②错误的认为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也会有交换价值,并导致他完全抛开使用价值 而只从交换价值来考虑商品; ③混淆了价值和价值的表现形式,斯密所说的交换价值,有时是指交换价值,有 时是指价值。
不足之处: (1)没有从商品的内在矛盾探求货币的起源,未能从价值形态的发展 过程来探寻货币产生的原因。 (2)认为流通手段是货币的主要职能,把价值尺度看成是从流通手段 中派生的,是错误的,这表明他不了解货币的真正起源和本质。
(二)价值理论
斯密的价值理论是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中关于价值理论的最早的系统论述, 是其全部经济学说的基础。其价值理论的任务是要解决商品交换所遵循的原则, 其基本内容包括价值含义、价值尺度、价值构成和价值规律四个方面。
1.工资理论
(1)工资的性质 斯密认为,在土地私有和资本积累之前,劳动生产物构成劳动的自然报酬或自然 工资;在私有制产生以后,工资只是劳动产品中的一部分了。 错误:认为前资本主义社会也存在工资,把独立劳动者的产品也看作是工资,混 淆了一般劳动收入和工资的区别。说明他不真正理解工资的本质,工资的社会性 和历史性。 斯密认为工资是劳动创造的商品价值中的第一扣除,然后才是利润和地租。
斯密的价值理论功绩:
(1)第一次区分了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初步探讨了二者之间的 关系,正确指出了交换价值的源泉不是使用价值。 (2)斯密的价值理论的最大贡献在于他关于价值的见解。①劳动 是一切商品交换价值的真正尺度,决定商品价值的是一般社会劳动; ②正确地指出了生产商品所还费的劳动决定商品的价值,商品价值 量是商品内部凝结的劳动时间,它同生产中耗费的劳动成正比;③ 在一定程度上区分了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认为复杂劳动是倍加的 简单劳动。 (3)第一次详细考察了价值规律及其作用。不仅看到了价值围绕 价值波动是一种规律性现象,而且看到价值规律对资本主义生产的 调节作用;发现了价值规律同资本与雇佣劳动交换关系的矛盾。
缺陷错误 (1)斯密的分工理论较为重视分工对技术进步和发展生产的作用,而忽 视了分工所引起的社会关系的变革; (2)斯密把机器的发明仅仅归结为分工,在理论上具有历史局限性; (3)斯密混同了工场手工业内部分工和社会分工,忽视了分工的历史性 和社会性,把资本主义社会的分工当作一般分工,忽视了它赖以形成 的条件; (4)将分工不利影响归因于分工的本身,而不是工场手工业分工的资本 主义性质。
(三) 分配理论
分配理论是斯密全部经济学说的核心。在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说史上,斯密第一 个正确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分析了三种收入,论述了剩余价值的各 种具体形式。 他从人们的经济地位和取得收入的形式,把国民划分为三大基本阶级: 工人阶级: 只有劳动自身,以劳动换取工资 资本家阶级:用以购买劳动而取得利润 地主阶级: 占有土地,用以出租而取得地租 斯密认为,三个阶级的收入是社会上的基本收入,其他收入如利息等是派生的收 入,利润和地租都是对劳动创造的价值的扣除。
亚当•斯密的经济学说
亚当·斯密的经济增长理论 斯密(1776)认为经济增长表现为国民财 富的增长,促进经济增长有两种途径:一是
增加劳动的数量,二是提高劳动的效率。
在这两种增长途径中,斯密更强调劳动效率对 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他认为分工协作和资本 积累可以促进劳动效率的提高,是经济增长的 基本动因;同时人口数量的增加会引起劳动数 量的增长,从而引起经济增长。同时斯密论证 了国际分工通过自由贸易能促进各国劳动生产 力的发展;国外贸易增进消费者的利益。
绕自然价格上下波动,但市场价格受自然价格的调节而趋向于同自然价格 一致。
市场价格和自然价格的背离通过资本和劳动的增减可以对生产起到自发的调节作 用,使供求相符,并最终是市场价格同自然价格趋向一致。 科学意义: 斯密已把市场价格围绕自然价格波动看成是规律性的现象,并论述了它同生产者、 购买者之间的竞争和供求关系的变化对生产的调节作用。 不足之处: 不了解价值与价格的内在联系,未能科学说明价值规律的形成。因而没能说明价 格背离价值是价值规律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经常的、必然的表现形式。
2.价值尺度
斯密着重研究的是交换价值。 商品的交换价值是由什么决定? 斯密指出,①劳动是衡量一切商品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并认为决定商品价值的是 一般社会劳动;②商品价值量是同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成正比;③在一定程度 上区分了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认为复杂劳动是倍加的简单劳动。 这些为劳动决定价值的理论奠定了基础。 不足之处: 斯密对作为价值尺度的劳动进行说明时,其解释是二重性的。 他认为作为价值尺度的劳动,既是生产商品时所耗费的劳动,也是该商品在交换 中所能购买或支配的劳动。两种劳动价值论,从而他的价值理论既有科学因素,又 有庸俗成分。 耗费劳动决定价值是生产领域中价值本身的形成和决定问题,而购买劳动决定价 值是流通领域中价值实现和表现问题(交换价值问题)。斯密混淆了耗费劳动和 购买劳动、物化劳动和活劳动、价值生产和价值实现、价值和交换价值、价值的 内在尺度和外在尺度等一系列概念。 根本原因: 不能区分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的劳动和劳动力,不了解劳动力商品的使用所创造 的价值大于它本身的价值。 斯密在分析中发现了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和雇佣劳动相交换同等价交换相违背的 矛盾,但没有解决这一问题,而是转向有购买劳动决定商品的价值,从而陷入价 值决定价值的循环论证。
因为这两个任务是各自独立进行的,所以在他的书中出现了相互 矛盾的两种表述方法,这是造成他对各种经济范畴双重解释的原因 之一,也是造成他的的经济理论既有科学因素又有庸俗成分的原因 之一。
斯密经济学说的主要内容
(一)分工、交换和货币理论
1.分工理论
斯密的经济学说是从分析分工开始的,分工理论不是从斯密开始的(如古希 腊色诺芬),但他结合所处时期生产特点,更系统地说明了分工。
他认为每个社会和地区的工资、利润和地租都有一种普通率或平均率,即自然率。 他把产品价格分为自然价格和市场价格。 自然价格:与按自然率支付的工资、利润、地租所构成的价格。自然价格随着各 个组成部分的自然率的变动而变动; 市场价格:商品在市场上实际出售的价格,它受供求影响。
他认为,自然价格是中心价格,由于供求关系和竞争的作用,市场价格围
3.价值构成
斯密在研究中发现耗费劳动决定价值和购买劳动决定价值之间存在矛盾,二者 量不相等,但由于不能区分劳动和劳动力,不能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说明资 本和劳动相交换,因此,认为劳动决定价值论只适用简单商品生产,不适用资 本主义社会,故放弃了劳动价值论,转变为收入构成价值论。 在简单商品社会,商品交换是等价交换,耗费劳动同购买劳动相等,商品交换 比例是有劳动决定。 在资本主义社会,由于资本积累和土地私有,劳动生产物不再全部归劳动者所 有,除工资以外还要给资本家以利润,给地主以地租,这时商品交换的比例不 再由劳动决定,而是有工资、利润、地主三种收入构成。 斯密还认为,利润、地租同工资一样,都是商品的生产费用,商品价值就是由 生产费用决定,这样他又从三种收入决定价值论发展到生产费用决定价值论。
2.交换理论
斯密从分工产生的角度分析了交换。 交换是产身分工的原因,分工是交换的结果。 根据斯密的观点,分工的产生是由人类本性决定的,人类生来就有利己 心和交换倾向,在交换过程中,人们发现,如果一个人专门从事某一种 工作所取得的好处,要比自己包揽一切工作取得的好处多,于是就专门 从事某一种工作,从而形成了分工。 分工程度也受交换能力大小的限制。 斯密强调交换的发展、市场范围的扩大、交通的发展对分工有促进作用, 这在当时是一种创见,具有进步意义。 缺陷: (1)颠倒了分工与交换的因果关系。实际上,分工产生交换,交换又反 过来促进分工。 原因:重视了交换对分工的促进作用;用超历史和超社会的人性论看问 题。 (2)从“人的本性”来考察交换,抛开了交换的历史性和社会性,不能 区分简单商品生产者的交换和资本主义商品交换,混同了物物交换和商 品交换。
1.价值含义
斯密从价值一词出发,最先明确地区分了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并提出其概念。 他认为价值一词有二个不同的意义,有时表示特定物品的效用,有时又表示由于 占有某物而取得的对他种货物的购买力。前者可叫做使用价值,后者可叫做交换 价值。。 斯密初步探讨了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二者之间的关系,正确指出使用价值不能成为交换价
斯密经济学说的主要内容
分工、交换和货币理论,价值理论,社会资本再 生产理论,国家、财政和税收理论,经济自由与国 际贸易理论
亚当·斯密方法论的特点
在斯密的著作中,存在着许多相互矛盾的概念和理论,在价值、 利润、地租和工资等分析上常出现双重的或多重的观点和论述, 被称为斯密理论的二重性。斯密理论的这种二重性是斯密著作中 反映出来的他的方法的二重性的结果。 斯密的二重方法是同他的二重研究任务相联系的。 一方面,他使用内在的分析方法,试图深入研究资产阶级资产阶 级制度的内在联系,可以说是资本主义制度的生理学。 另一方面,他又使用外在分析方法,只把资本主义经济生活的过 程中外部表现出来的东西,按照它表现出来的样子加以描写分类、 叙述并归入简单概括的概念规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