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大武术名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十大武术名师”是在1995年的“中华武林百杰”评选活动中,评选出来的。

这个活动历时两年多,在1995年年底正式揭晓,评选出了中华武林百杰和十大武术名师、十大武术教授、十大武术教练、十大武星。

其中十大武术名师分别是区汉泉、孙剑云、李文彬、李天骥、张继修、陈正雷、赵子虬、郭瑞祥、梁以全、蔡鸿祥。

区汉泉:广东省武术协会副主席,中国十大武术名师,今天传播蔡李佛拳卓有成就的人物。

广东省云浮县人,从1936年在云浮县开办“健民国术社”起,他踏上了传授武术的道路。

此后,在广州先后创办了“城西全义堂武术社”、“西山武术社”。

几十年来,他培养出众多武术人材。

其中佼佼者有国家级裁判、广东省武术协会副主席、广东省武术队教练陈昌绵,1979年全国武术观摩会一等奖获得者彭正庭,广东省武协秘书长董德强。

第六届全国南拳冠军丘建国,曾在早期受过区汉泉的指导。

此外,在历届省市赛名次获得者中,区汉泉的学生还有:何驹、梁华添、洪永兴、麦浩然、彭志辉、黄湛荣、蔡锦棠、梁锦炫、区伟昌、何三妹、洪少珍等。

孙剑云,1914年生,女,北京人,祖籍河北省望都县东任家瞳村,是孙氏太极拳创
始人孙禄堂之女。

现任北京武协副主席、北京武协孙氏太极拳研究会会长、首届“全国武林百杰当代武林十大名师之一”、中国武术院特邀研究员、北京市西城区政协委员、中国武术段位制八段。

孙剑云7岁始父亲传授她武功,至1931年家学已有所成,随父赴镇江国术馆任女子武术班教习。

1959年全国第一届武术比赛中被国家体委聘为名誉国家裁判。

1962年和1963年在北京市举办的两届武术表演赛中被聘为副总裁兼裁判长。

1982年作为特邀代表出席全国武术工作会议,并做了关于《武术与道德》的专题发言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为使孙氏太极拳加速普及,先后编写出版了《孙氏太极拳》、《孙氏太极拳简化套路》、《行意剑》等专著。

孙剑云幼承庭训,承父之绝迹,得拳中真谛,同时也继承了其父的高贵品质和尚武精神。

无论是身在顺境,还是身在逆境,总是把自己的全部身心都投入到武术发展和传艺之中。

1983年她一手成立了北京武协孙氏太极拳研究会,并以此为基础,与海内外孙氏太极拳传人广泛取得联系。

多次到上海、广州、南京等地传艺授徒。

并担任四民武术研究社名誉副社长。

1986年孙剑云虽已73岁高龄,又应邀东渡日本讲学。

在她的帮助和指导下国内、国外相继建立了孙氏太极拳组织或研究会。

美国加州中华武术学院长赞许孙剑云“灿如繁星集万人视线,明如皎日放一代光辉”。

李文彬,1918年生于辽宁海城,大学毕业,会计师。

8岁开始练长拳,太极拳等。

13岁师从形意大师尚云祥学练形意拳械,磨砺一生,尚德精武,精心育徒,桃李遍播海内外。

通过言行及形意专著,文章的发表,确立并发展了‘尚派(氏)形意拳”,为形意拳的发展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多次担任全国武术赛会裁判长,仲裁工作。

被聘为武当拳法研究会顾问,国家级武术荣誉裁判,1996年被中国武术协会评为中国当代“十大武术名师”之一。

曾被聘为中国书协会员,中国美协黑龙江分会会员,齐齐哈尔人大三届代表,市政协三届常委,于1997年逝世,终年80岁。

李天骥,武术家。

直隶(今河北)安新人。

1931年毕业于山东省国术馆。

曾任山
东省国术馆教员、陵县国术馆馆长。

后与父一起在哈尔滨、沈阳等地创办武术社馆。

建国后,历任哈尔滨市国术联谊会主任、哈尔滨工业大学讲师、黑龙江省武术队教练、国家体委竞技指导科武术班教练、中国武术协会副秘书长、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理事。

国家级武术裁判员。

擅长太极、形意、八卦、少林等拳,并将太极拳整理简化,使之易于普及。

曾赴日本传授太极拳及太极剑。

主编有《简化太极拳》,著有《武当剑法》、《形意拳术》。

张继修(1922~)太极拳家。

山东掖县人。

16岁开始习武。

曾拜李玉琳为师,学练太极拳、形意拳及刀、剑等拳械套路。

自1953年起参加各种全国性武术比赛并多次获奖,其中主要有1956年全国武术表演太极推手第一名。

1957年全国武术观摩大会一等奖。

1959年第一届全运会武术比赛太极拳第二名。

1960年全国武术比赛太极拳第二名。

1959年以来,长期在哈尔滨市担任武术教学工作,多次任全国太极拳比赛裁判工作。

近年来参加了国家体委新编太极拳竞赛套路的编写、教学工作,为目前中国著名的太极拳活动专家,尤精于孙式太极拳。

现为中国武术协会委员、中国武术国家级裁判。

著有《太极拳》等书。

陈正雷,1949年5月生于太极拳发祥地——中国河南温县陈家沟,陈氏十九世,太极拳第十一代嫡宗传人,温县陈氏太极拳研究会会长,中国陈家沟太极拳推广中心总教练,河南太极体育健身有限公司太极拳总教练。

现任河南省武术管理中心副主任,省武协副主席,国家武术高级教练,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中国武术协会委员,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委员,中国当代“十大武术名师”陈正雷自八岁起,跟随著名太极拳大师(原南京中央国术馆名誉教授、国术国考评委、64年被选为全国武协委员),伯父陈照丕练习家传太极拳术、刀、枪、剑、棍等器械及推手,并孜孜不倦地体验和钻研太极运动的原理及系统理论,直至1972年伯父病故。

之后,又随太极拳大师,堂叔父陈照奎继续深造,专习叔祖陈发科传授下来的太极拳术、推手技巧以及拳论。

陈正雷跟随两位宗师言传身教二十余载,并把继承家传技艺发扬光大太极文化做为自己终生追求的奋斗目标。

所以,能屡屡战胜各种艰难与困苦,矢志不移地勤学苦练,持之以恒,使自己的功夫深厚纯正,理论发掘达到了一个新高度。

有“太极金刚”之美称,享誉国内外。

七十七岁的四川老武术家赵子虬,是全国武术协会委员,四川省和重庆市武术协会副主席,擅长峨眉派武术。

这位精神矍铄、壮心犹存的武术家,从六、七岁起就跟民间武术能手学习武艺,身灵步捷,功底扎实。

三十年代,赵老在华中大学出任体育教师时,三次摔倒挑战的洋拳师,大震国威和民气。

解放后,在全国武术比赛中,赵老的峨眉派拳术和断门枪、青萍剑等先后获得过一等奖。

近年来,赵老利用退休后的时间,挖掘和整理祖国宝贵的武术遗产,发表了《气功探源》等文章,主持整理了四川南拳的套路。

郭瑞祥为当代优秀的武术家,河北沧州武林的杰出人物,其父郭长生人称“郭燕子”,为20世纪传奇武术家。

郭瑞祥全面继承了其父所传武术精华,其苗刀、劈挂拳、风魔棍等独步武林,享誉海内外。

从事武术教学多年,培养了大批国际优秀武术人才,在全国及国际大赛中获得突出成绩。

由于其精湛的武功和高尚武德,被评为当代十大武术名师,获得武术最高段位九段称号。

梁以全 1931年生,中国武术七段,国家高级武术教练,曾担任嵩山少林寺武术学校教练,武校全国当代“十大武术名师”,幼年随父习武,深得真传,常年不辍,曾获国家武术贡献奖、全国武术比赛一等奖,撰写有《少林拳法》、《少林武术教材》等武术名著。

蔡鸿祥,男,1931年生于上海。

中国武术八段、高级教练、国家级裁判,自幼师承华拳一代宗师蔡桂勤习武,得师真传。

擅长华拳、少林拳、刀、剑、杨式太极拳、散打、格斗、擒拿及各种兵器,并练就脱手飞镖、双鞭。

自1953年—1960年曾连获三次全国武术比赛冠军,五次获金质奖章。

1983年赴日本讲授武术。

著有《十二路连环拳》。

文章来源:嵩山少林寺教育集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