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营养(上)讲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界中还有150多种不参与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它们大多是基本 氨基酸的衍生物。这些氨基酸中有些是重要的代谢物前体或中间产物,如 瓜氨酸和鸟氨酸是合成精氨酸的中间产物,β-丙氨酸是遍多酸(泛酸,辅 酶A前体)的前体,γ-氨基丁酸是传递神经冲动的化学介质。
④生长发育(婴儿、儿童、青少年、孕妇)每增加1g新组织需要4.78kcal
⑤其它:精神状态、外界环境
12
能量
能量平衡:能量的摄入和消耗相等,成人能量的摄入与消耗大体相当,过 多或者过少都会导致疾病。
能量需要量的确定:生活观察法、体重观察法。 能量的食物来源——含有丰富三大产能营养素的食物。
水果、蔬菜的能量较少。 儿童、青少年需要量不断增大 老年(>50)需要量不断减少 孕妇+200kcal、乳母+500kcal
❖ 含义:
1.观感性状(色、香、味、形)符合人长期形成概念。 2.成分必须含有人体需要营养素。 3.性质适合消化生理功能系统。 4.安全。
❖ 现代观点认为食品应具有三性:营养性、享受性、 促进健康性。
❖绿色食品(green food):无污染、无公害、安全 的营养优质的食品。
二能 量
6
能量
1、能量:营养学中的能量是指食物中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营
养素在人体氧化代谢过程中释放出的能量。
2、新陈代谢: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是物质和能量的代谢。
同化作用(营养物质→自身的成分) 异化作用(自身成分→分解→外界) 呼吸是最典型的表达方式
氧气→肺→动脉→人体→静脉→肺→外界
3、能量单位:焦耳(J)、千焦(KJ)、卡(cal)、千卡(kcal)
❖ 1J:1牛顿力把1kg物体移动1m所需要的能量 ❖ 1kcal:指1000g纯水的温度由15℃上升到16℃所需要的能量 ❖ 1kcal=4.184kJ 1kJ=0.239kcal
3
前言
营养素与能量
❖ 营养(nutrition):人体摄入、消化、吸收和利用食物中的 营养成分过程。
❖ 营养素(nutrients):食物中具有营养功能的物质,即通过 食物获取并能在人体内利用,具有构成组织、调节生理功能, 供给能量的物质。
4
前言
❖ 食品(food):经口摄入,可以维持生命、发育, 即提供能量和形成或替代组织的物质。
营 养学基础
一 前言
2
前言
食物是重要的环境因素,与人类健康有密切的关系。
❖ 有益方面: 1.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构成人体的物质基础。 2.维持人类生长发育。 3.保证人的正常生理功能和活动。 4.提高免疫力,延缓衰老,促进人类健康。
❖ 有害方面: 1.营养素比例失调、营养不足/缺乏病 2.过剩:肥胖、高血压、糖尿病、肿瘤等 3.食物污染:生物性、化学性、物理性等 4.假冒、伪劣、过期食品。
❖ 脂肪:短期饥饿的情况下脂肪供应能量、储存能量的重要形式。 ❖ 蛋白质:长期不进食或者能量消耗过多时才提供能量,不是主要功能。
提供能量的顺序: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
9
能量
❖ 食物的卡价:1克食物体内氧化分解所释放出来的能量。
“能量卡价”、“能量系数”、“热价”
三大产能营养素在体内氧化实际产生能量为:
13
能量
❖ 身体活动水平(Physical Activity Level,PAL) ▪ PAL的定义是人体24小时总能量消耗(Total Energy Expenditure, TEE)除以人体24小时的基础能量消耗(Basal Energy Expenditure, BEE)

PAL=TEE/BEE
能量
②体力活动:机体耗氧量增加与肌肉活动的强度呈正比。
影响体力活动消耗能量的因素: ①肌肉越发达者,活动能量消耗越多 ②体重越重者,能量消耗越多 ③劳动强度越大、持续时间越长,能量消耗越多
③食物热效应:由于进食而引起能量消耗额外增加的现象,过去称食物 特殊动力作用(SDA)
进食碳水化合物使能量消耗增加4%-6% 进食蛋白质增加30%-40% 进食脂肪增加4%-5% 一般混合膳食增加基础代谢10%
1、蛋白质的组成
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20种) 二十种氨基酸是指甘氨酸、丙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苯
丙氨酸、脯氨酸、色氨酸、丝氨酸、酪氨酸、半胱氨酸、蛋氨酸、天冬酰 胺、谷氨酰胺、苏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赖氨酸、精氨酸和组氨酸这 二十种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
非蛋白质氨基酸:它们并不存在于天然蛋白质中所以称为“非蛋白质氨基 酸”.
7
能量
4、能量的来源:
“万物生长靠太阳”,生物体所需的能量都来自太阳辐射,通过植物的 光合作用合成碳水化合物、脂类、蛋白质。
பைடு நூலகம்
阳光 土壤(水分、养分)
光合作用→草→牛、羊→人
8
能量
5、产能营养素(三大产能营养素)
❖ 碳水化合物(主要来源):脑组织所需能量的唯一来源 提供50-60%的能量,一部分以糖元的形式储存于肝脏和肌肉。 肝糖原(维持血糖) 肌糖原(满足骨骼肌)
不同活动强度PAL值(体力活动水平) 活动强度
轻 (文员、售货员、教师、化学实验操作等) 中 (机械操作、驾驶、电工、学生日常活动等) 重 (非机械化农业劳动、炼钢、非机械化装卸、采
矿、伐木、舞蹈、体育等)
14
PAL值 1.0-2.5 2.6-3.9
>4.0
二 蛋白质
15
蛋白质(正常人体内占16%-19%)
1g碳水化合物:4kcal 1g蛋白质:4kcal 1g脂肪:9kcal
5.6kcal(体外)
碳水化合物占55%-65% 成人能量来源分配 蛋白质占10%-15%
脂肪占20%-30%
年龄越小,蛋白质和脂肪所占比重越大
10
能量
6、能量消耗
包括热和能两种。在体内,热量维持体温的恒定并不断地向环境散发, 能量可维持各种生理机能和体力活动的正常进行。
基础代谢、体力活动、食物热效应、生长发育及其他因素
①基础代谢:人体维持生命的所有器官所需要的最低能量需要,测定方法是 在清晨而又安静状态下,不受精神紧张、肌肉活动、食物 和环境温度等因素影响时的能量代谢。空腹、距前一 餐12小 时,最后一餐不要吃得太饱,静卧半小时,室温18-25℃。
基础代谢率(BMR):每小时,每平方米体表面积的能量消耗。 影响基础代谢的因素 : 体表面积(成正比) 年龄(婴儿最活跃,其次是青春期) 性别(男性高于女性) 环境温度与气候(低温和高温都会升高) 其它(感染、创伤、甲亢明显升高)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