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重工的专利布局态势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一重工的专利布局态势分析

三一重工是国内首屈一指的工程机械制造企业。三一重工2000年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第一件专利申请,近15年在国内申请了共计5720件专利,由此可见其在工程机械领域的专利布局态势。三一重工在研发方面及对相关专利的布局态势为国内同行企业的生存、发展、壮大提供了可借鉴的榜样。

标签:三一重工;专利态势;专利布局

doi:10.19311/ki.16723198.2017.02.064

本文的主要检索依据为2000-2012年三一重工及其成员公司作为申请人的专利,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外专利数据平台CNIPR对其总体分布、年度分布、IPC类别分布进行分析以得到启示与借鉴。

1 总体分布

三一重工在2000-2012年共申请专利4399件,发明专利1730件,占40%;实用新型专利占52%,为2265件;其余344件为外观设计,占8%。可以看出,三一重工的专利主要以“小发明”——实用新型为主,这不仅说明工程机械领域技术门槛较高,要实现发明专利的较高程度创新很困难;也反映了工程机械产品对实用性的高要求。

外观与实用新型由于不需要经过实质审查,形式审查通过即可得到授权,周期比较短,能够迅速为企业创造价值,带来利益;而且由于发明专利审查周期过长,在公布之前,该专利很难得到有效保护。所以许多公司就一个技术往往同时申请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以求先取得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在发明专利得到授权之后,再终止实用新型专利以防止专利重复授权。但是,发明专利保护力度相对较大,而且因为经过较长时间的实质审查,权利稳定性更好,故对申请人的科研创新实力有更好的体现,在开拓、占领市场上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2 年度分布

通过对年度专利申请量的分析可知,三一重工专利活动始于2000年,2005年之后进入快速發展时期,2008年以后专利申请增长幅度加大,2012年申请数量1485件,达到专利申请数峰值,技术创新和专利活动处于高速成长期。

我国的专利制度始于1985年,而三一重工最早的专利出现在2000年,这与2000年公司名称的变化不无关系,也可以表明其开始独立技术创新时间较迟,专利活动起步较晚。作为一家民营企业,相对其他资本雄厚起步较早的工程机械企业,三一重工在技术起点和人力支持方面,并不具优势。在国内基础设施建设高速发展的前景下,2003年之后国内工程机械相关产品需求的大幅攀升导致该领域专利的年度申请量呈现飞跃式的增长,特别是2008-2009年专利申请数量达

到了7250件,增长率为38.7%。三一重工正是以这个时间段为分水岭,2008年之后专利申请量大幅提升,开启了其发明创新的新纪元。

三一重工实用新型专利的申请数量无论总量还是年增长量,均大于发明专利,这表明在具有较长发展历程的工程机械制造行业中,现有发明大多是在基础技术之上对产品的改进。而在2012年,发明专利的申请量首次超过了实用新型,且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数量的年增长率也有了小幅下滑。究其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就外部原因来说,首先,国务院于2008年6月5日颁布实施的《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中,对知识产权工作的统筹部署和整体推进全面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进行,专利作为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得到了企业前所未有的重视,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在这股热潮中进入了一个积极创新、快速发展的阶段。三一重工作为工程机械行业龙头企业,对技术创新格外重视,每年将销售收入的5%-7%用于研发;其次,国内基础设施建设高速发展,对机械产品需求的激增引发了创新及专利申请的热潮;最后,中国自2001年加入WTO后,工程机械制造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只有加强自身实力,提高研发创新水平,才能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就内部原因而言,三一重工自始至终对知识产权都非常重视,企业自身有一套较为完备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为提高知识产权管理方面行动的效率,更是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及奖惩措施,加强员工的创新意识及创造积极性;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并积极参与国内行业标准的制定,确立起在行业的技术领导性地位。

3 发明专利的法律状态分析

从三一重工2000-2012年发明专利法律状态分布可以看出,发明专利授权与视撤加驳回数量差不多,几乎各占半壁江山,终止与放弃数量很少。

三一重工发明专利授权与视撤和驳回数量相差无几,说明其发明专利总体质量不过硬。低质量发明专利对企业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阻碍创新,导致创新成本的增加。第二,企业发展受到跨国公司专利技术垄断的限制,不能适应国内外市场的激烈竞争。第三,专利技术不成熟,不利于进一步开发,无法将专利技术产业化。第四,专利权不够稳定,在专利实施中会引起较多的纷争。第五,大量低质量专利申请导致资源浪费,增加了企业和国家负担。这样使得专利权的可靠性和确定性降低,增加了对资源的争夺,使得投入到创新中的资源减少。近几年,三一重工视撤与驳回的专利比例有所减少,说明其研发水平有所提高,也越来越意识到提高专利质量是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企业现有专利技术含金量低,使得其既不适宜作为技术储备,也无法进行有效的商业化应用,导致企业最终放弃已授权专利。三一重工极少终止与放弃专利,这与其对知识产权的精密部署和对市场份额风险的准确把握有重大关系。三一重工始终做到知己知彼,在对竞争对手的策略作出尽职调查分析的同时,加快自身的研发步调,努力开展对于重大技术的突破,以谋求在未来市场上的引领者地位。

4 IPC类别分布

三一重工历年专利申请总量稳居首位且占据绝对优势的为B66C(起重机;用于起重机、绞盘、绞车或滑车的载荷吊挂元件或装置)领域,专利申请数量达到349项,无论从工艺、方法还是用途上都有大量的技术创新点,众多三一的核心技术亦出于此。从B66C领域大量的专利申请量及获得的奖项中,可以推测出三一重工将研发资源的相当一部分用于此,不仅在专利数量上保持稳步增长,专利质量也在不断提升。所以,在B66C领域,三一必定有策略型的专利布局模式,拥有一个或几个具有较大阻绝功能的专利设计来保护自身的竞争优势,避免竞争对手的回避设计。

就B66C领域较多的专利申请数量而言,三一重工对重点技术形成了一个较为庞大的专利网。针对自己的核心专利,三一采取了一种糖衣式和城墙式组合的专利布局模式,将针对核心技术主题的技术解决方案申请专利,编织一个由核心专利和外围专利构成的专利网;与此同时,将所有规避设计方案全部申请专利,大大降低因竞争者的规避设计而导致的专利风险。这种布局模式在申请专利的时间节点上有两种方案:第一种是同时申请核心专利和外围专利,避免给竞争者留下外围技术开发和申请专利的机会。第二种是先申请外围专利,后申请核心专利,这样可以有效拖延竞争者获取核心技术相关信息的时间,推迟核心专利保护期限的起算点。针对竞争对手在B66C领域的一些基本专利或核心专利,三一采取了围栏式布局,在核心专利的周围形成一个牢固的包围圈,设置若干小专利,以阻止竞争者重要专利的有效商业使用。通过这种方法,企业在与基础专利或核心专利拥有者进行交叉许可的谈判中不致陷入被动。

三亿中国作为国内工程机械制造领域内的标杆企业,专利申请总量大,重点技术领域发展突出,技术发展更为全面,各专利类型占比差距较为一致。但与卡特彼勒等国际领先机械制造企业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预计在未来几年内,三一的专利申请数量还会进一步增加,技术创新性有望得到更大的提升,三一在以技术创新带动企业发展的目标上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参考文献

[1]谢顺星,高荣英,瞿卫军.专利布局浅析[J].中国发明与专利,2012,(8).

[2]冯晓青.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视野下我国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4(1).

[3]刘璇.三一重工的专利竞争情报研究[D].湖南: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3.

[4]程良友.我国专利质量分析与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2006.

[5]朱雪忠.企业知识产权管理[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