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糖业考察报告_廖维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050704

作者简介:廖维政(1968),男,广西宾阳县人,硕士,农艺师,主要从事甘蔗高产栽培与生理研究。

巴西糖业考察报告

廖维政

(广西华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南宁 530023)

摘要:巴西是世界上最大的糖和酒精生产国,其甘蔗生产集约化和机械化程度高,管理科学、环保,成本低;制糖企业规模大,自动化程度高,完全市场化经营管理,效益好。通过对巴西糖业的实地考察,结合广西的实际情况,建议广西的糖业在集约化生产、机械化应用、市场化经营管理、推广无公害生产以及燃料酒精生产等方面借鉴巴西的经验,以促进广西糖业的稳步发展。

关键词:巴西;糖业;考察;建议中图分类号:F31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161(2006)02-0135-04

Report on visiting sugar industry in Brazil

LIAO W ei-zheng

(G uang xi Huasheng Co .L td .,N anning 530023)

Abstract :Brazil is the lar gest suga r a nd alco hol pro ducer in the w o rld.In Brazil,suga rcane pro ductio n is in intensiv e mana gement a nd high mecha niza tio n,scientific and env ironmental manag ement with low co st.Suga r pro ductio n is reg ula ted by ma rket .Th e suga r enterprises g et g oo d benefits thro ug h producing in a lar ge sca le with high a utomation lev el.It is sugg ested that intensiv e productio n,applicatio n of mechani zatio n,ma nag ement by mar ket,ex tending the safe standa rd pr oduc tion and fuel a lcoho l pr oduction etc.should be ado pted to promo te the steady dev elopment of suga r indust ry in Guangx i .

Key words

:Brazil ;suga r indust ry ;inv estiga tion ;sugg estio n 应巴西UN ESP 大学热带作物研究中心马内女士的邀请,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厅外经处和自治区

外专局组织区农业厅糖料处、广西华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广西部分甘蔗主产区的市(县)糖办主任等一行16人组成广西赴巴西糖业产业化培训考察团,于2004年7月29日至8月18日对巴西进行了培训考察。培训考察期间,考察团在巴西圣保罗州分别参观了COS AN 和EILLO LO REN FET TI 两大糖业集团的两家糖厂的制糖技术和酒精生产技术以及甘蔗机械化收割和运输全过程,考察了圣保罗州立大学农学院和巴西国家大豆研究所,访问了巴西国家农业部有关糖业、酒精生产的管理部门。通过实地参观、听取介绍、与对方交流座谈等形式,对巴西的甘蔗种植技术、甘蔗机械化生产、制糖生产和技术、蔗区管理、蔗价制定、蔗糖生产成本、食糖销售以及利用甘蔗生产汽车燃料等情况有了较全面的了解,

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思路。现将考察培训情况及体会介绍如下:

1 巴西糖业的基本情况

巴西位于南美洲东部,国土面积851万km 2

,国土资源、森林资源都很丰富,亚马逊地区雨水充沛,农业资源利用率低,人口密度不足18人/km 2。人均可耕地面积达 1.75hm 2,全国实有耕地面积5000万hm 2左右,占国土面积的6%,还有近15%的国土用于牧业,土地利用系数低,开发前景好。近20年来,巴西耕地面积年递增 1.84%,还处在“拓展农业边疆”的发展阶段,潜力巨大。优越的地理位置,良好的气候条件,充裕的土地资源,为巴西蔗糖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巴西是世界上最大的蔗糖和酒精生产国,2003~2004年度甘蔗产量338,316,619t,糖产量

·

135·广西农业科学 2006年第37卷第2期

23,404,703t ,2003年的出口量为12,914,468t ,出口值2,140,002,217美元;酒精产量14,107,878L ,其中无水酒精8,577,410L,含水酒精5,530,468L 。根据圣保罗甘蔗加工联盟(U nica)的预测,三个因素将为巴西的甘蔗生产提供广阔的前景:一、世贸组织裁定欧盟对糖的生产补贴政策违反世贸规则,为巴西向欧盟以及其他市场提供大约500万t 糖的出口机会,增加出口值约7亿美元;二、巴西自1975年制定酒精生产计划以来,至今已有30年的生产历史,特别是2003推出双燃料汽车后,酒精的需求量不断扩大。据巴西机动车生产协会统计,2004年1~7月巴西生产的双燃料汽车已占市场份额的28.7%,预计到2006年和2007年会提高至67%。仅巴西国内市场,2004年酒精的需求量就为6亿L ;三、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大会通过的京都议定书规定,在2008年至2012年期间,发达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要在1990年的基础上平均削减 5.2%,日本已开始同巴西探讨每年进口18亿L 酒精的可行性。

目前巴西的甘蔗种植面积为550万hm 2,计划到2010年投资60亿美元将种植面积再扩大200万hm 2,提高甘蔗产量1.6亿t 以上,使总产达到5.19亿t 。

2 巴西原料蔗生产的基本特点

巴西甘蔗生产是从16世纪开始,主要有两个甘蔗生产区域,一个是东北部,占全国产量的15%,另一个是中南部主产区,占全国产量的85%。巴西的甘蔗主产区圣保罗州位于南纬25°左右,大部分地区年降雨量为1500~2000mm ,而且降水均衡,旱涝灾害少,适于甘蔗的生长。广阔而平坦的土地,适宜的气候,为巴西甘蔗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近年来,随着巴西政府推行燃料酒精计划的实施,巴西甘蔗生产更是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其原料蔗生产的基本特点有:2.1 种植集约化巴西土地广阔平坦,人少地多,是形成集约化生产的基础。巴西的糖厂原料蔗生产主要来源于两部分,一是各家糖厂自有的甘蔗种植场(约占进场原料蔗的60%~70%),初步保证企业本身的原料供应;二是农民拥有的农场。不论是糖厂自有的甘蔗种植场还是农民的农场,甘蔗种植规模都较大,甘蔗种植场规模一般达1000hm 2以上,有的甚至达到几十万公顷。我们参观EILLO LO REN FET TI 集团的一家

糖厂甘蔗种植场规模达 4.5万hm 2,参观所到之处,甘蔗都是连片种植,一望无际,甘蔗种植达到高度集约化。2.2 生产机械化大规模集约化种植为实现甘蔗生产管理机械化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巴西,除新植甘蔗的下种和清除宿根蔗园的漏砍蔗是利用人工外,其他生产管理环节如整地、施肥、培土、病虫害防治、宿根蔗松蔸、收获等全部实现了机械化。如EILLO LO REN FE TTI 集团下属一家糖厂的一个甘蔗种植管理区,面积

2000hm 2

,收获甘蔗期间全部工作人员只有148人(包括烧蔗叶7人、砍蔗100人、机械收蔗18人、运输23人),这一部分工作人员在完成本区的管理任务后,还能经常到其他甘蔗种植管理区帮忙。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降低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增加种植收益。

由于巴西国内两极分化相当严重,土地占有极不合理。一方面,仅占农户数0.86%的大庄园主占

地1000hm 2

以上,占有全国48%的土地;另一方面,

85%的农户占地50hm 2

以下,仅占有13%的土地,有1000多万农民没有自己的耕地。为此,巴西政府规定,各甘蔗种植场只能有70%实行机械化收割,必须留有30%为人工砍伐,以解决无地农民的工作和收入问题,然后再用机械进行捆绑装车。2.3 市场化运作巴西原料蔗的买卖完全实行市场化运作,政府不干预,蔗农可以把甘蔗卖给任何一家糖厂。考察期间,巴西的原料蔗收购价格为9~10美元/t ,糖厂根据当天的食糖市场价格及时报价,敞开大门收购原料蔗。巴西甘蔗主要通过汽车和货船运输,运输及费用完全由蔗农自已负责,糖厂不设堆蔗场,做到即到即卸即榨,砍运榨非常高速、高效运行。据介绍,巴西的原料蔗从种到收直至送到糖厂的生产成本约8美元/t,吨蔗利润只有1~2美元。2.4 品种管理规范化巴西对甘蔗品种的选育工作主要由国家甘蔗育种中心负责,部分企业集团或学校也有相应的研究机构,研发的新品种统一由国家育种中心召集各糖业集团进行推介,未经推介的品种不能种植。一般一个种植场只有3~5个品种,5年左右更换一个新品种,品种从繁育到推广到更新的各个环节管理都非常有序和规范。2.5 注重环境保护巴西虽然是发展中国家,但企业非常重视环保工作,各企业均设有专职环保部门,同时还有国家环保部门对糖厂的各生产环节进行全程监控。甘蔗种

·

136·广西农业科学 2006年第37卷第2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