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阻滞麻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神经阻滞麻醉
将局部麻醉药注入神经丛、神经干周围,暂时阻断其向中枢和外周传导冲动的功能,从而产生局部区域感觉、运动功能的消失,称为神经阻滞麻醉。
第一节颈丛神经阻滞麻醉
一适应证与禁忌证
1 适应证
颈部手术如甲状腺腺瘤、囊腺瘤切除术;气管切开术、颈内动脉内膜剥脱术;甲状舌骨屡等皮肤及皮下浅表手术;颈部椎板减压。
2 禁忌证
呼吸道不能保持通畅的颈部手术;小儿及不合作者均不能选择颈丛阻滞麻醉。
二解剖
颈神经丛分浅丛和深丛,由颈(C)脊神经前支组成。脊神经出椎间孔后,经过椎l-41-4动脉后面到达横突尖端,过横突后,这些分支与上下相邻的脊神经分支连接,形成一系列的环。浅丛沿胸锁乳突肌后缘从筋膜下穿出至表面,其分支主要支配皮肤和浅表结构;深丛在斜角肌间隙与臂丛神经处于同一水平,并同为椎前筋膜覆盖,主要支配颈部肌肉和其他深部组织。麻醉时浅丛、深丛神经均应给予阻滞,才能产生良好的麻醉效果。颈神经丛阻滞范围包括整个颈部、头的后部、肩及胸上部,犹如披肩样范围。
三操作步骤
(一)穿刺点定位
1 深丛 C穿刺点在乳突下约1.5 cm、向后约 1cm处;C穿刺点在胸锁乳突肌后缘与颈42外静脉交会点;C3穿刺点在C连线的中点。2-4
2 浅丛在C穿刺点。4(二)操作程序根据手术部位选择不同的颈丛阻滞点和局麻药剂量。
.
1 三点法颈前阻滞法:传统的颈深丛阻滞法。患者去枕平卧,头偏向对侧,两上肢自然下垂、紧贴躯干;在肩背部垫一薄枕便于暴露颈部穿刺部位。用记号笔标记C、C、C;消423毒铺巾,左手示指尖固定穿刺点皮肤,右手持7#注射针头依次穿刺;C4横突比较浅、进针2一3 Cm即可触及颈椎横突,患者述有异感更可确认,针尖稍稍退离骨质避免损伤骨膜,左手拇、示、中指固定针头,右手持含局麻药注射器注药,注药前、中、后注意轻轻回抽,观察有无血液或其他回流液;然后再行C、C阻滞。浅丛阻滞可在C深丛阻滞完成后将穿432刺针退至皮下组织,突破胸锁乳突肌腹(将胸锁乳突肌提起便于操作)分别向头端及尾端各注人局麻药4一5ml,单侧总量不超过10ml。
2 改良一点法颈丛阻滞法:选C4一点深丛加浅丛阻滞。
局麻药(三)
0.25%布比卡因、0.375%罗哌卡因系长效局麻药,常用于颈深丛阻滞。1%利多卡因维持麻醉作用时间短,较少单独使用,可与0.25%布比卡因或0.375%罗呱卡因配置成混合液用于深丛和浅丛阻滞。
四、意外与并发症
(一)全脊麻
是最严重的并发症,系局麻药误注人蛛网膜下腔,引起脑室内扩散,导致颈脊神经广泛阻滞。
1 症状
注药后立即出现意识消失、呼吸停止、血压下降等症状,甚至心跳骤停。
2 处理
立即面罩加压供氧或紧急气管插管,人工通气;循环支持,补液、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
.
3 预防
进针切勿太深,注药前、中、后应回抽注射器,注意有无脑脊液回流;注药时应密切观察意识变化和监测生命体征。
(二)局麻药中毒
最主要的原因为局麻药误注入颈动脉或椎动脉未及时发现,血液中局麻药浓度骤然升高所致;其次为注药速度太快或局麻药的剂量和浓度超过临床使用范围,导致吸收后出现症状。
1 症状
立即出现以抽搐或惊厥、意识消失、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等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的主要急性症状,严重者可发生心脏骤停。
2 处理
⑴立即停止局麻药物的应用;
⑵面罩加压供氧;
⑶抗惊厥:硫喷妥钠、安定等静脉给药直至惊厥停止;若惊厥仍然不能控制,可使用快速短效肌松剂如唬拍酞胆碱60~80 mg静脉注射,然后完成气管插管;
⑷循环支持:补液、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
3 预防
注药时应回抽注射器,注意有无血液回流;严格掌握局麻药的浓度和剂量;控制注药速度。(三)霍纳(Horther)综合征
系颈交感神经节被阻滞所致,出现同侧头、面、颈部血管扩张。
1 症状
.
同侧眼睑下垂、瞳孔缩小,眼球结膜充血、鼻塞、面部潮红、无汗。
2 预防处理
一般无须特殊处理,局麻药物作用消失后上述症状即消失;准确的定位可以减少此并发症的发生。
(四)喉返神经阻滞
主要表现为声音嘶哑或失音,其主要原因是穿刺进针过深、导致喉返神经阻滞。
(五)膈神经阻滞
膈神经主要由颈脊神经前支组成及部分颈、颈脊神经小分支组成。深丛阻滞易被543累及。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及胸闷,一般通过面罩给氧既可缓解。主要是因为腹式呼吸受限,但因胸式呼吸代偿性增强,基本可以维持每分通气量;若施行双侧阻滞,则会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临床强调一般避免双侧颈深丛阻滞。
(六)心动过速、血压升高
局麻药注至椎动脉旁,使其血管弹性降低,反射性引起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兴奋,导致血压升高。心动过速是由于迷走神经被阻滞、交感神经相对兴奋所致。所以颈神经丛阻滞局麻药中一般不加肾上腺素。
五注意事项
(1)麻醉前准备好麻醉机、急救药品,以备及时使用;开放静脉通道;实施各项无创监测如血压、心电、呼吸、脉搏氧饱和度等。
(2)对于巨大甲状腺肿瘤、气管移位和/或气管狭窄或上呼吸道不能保证通畅者,绝对禁止选择颈丛阻滞。对甲亢尚未控制者,禁选择颈丛阻滞麻醉。
第二节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一适应证与禁忌证
.
上肢及肩关节手术。对精神高度紧张,不合作或不愿使用该麻醉者不宜选用,小儿可在基础麻醉下进行,年龄过大者,应慎用臂丛神经阻滞肌间沟法。
二解剖
臂丛神经是由C及T脊神经前支组成,偶有C、T脊神经分支加入其中。这些分支245-8l组合成上、中、下3个神经干,穿过前斜角肌、中斜角肌肌间沟间隙,向下通过第一肋骨中点,再经过腋窝顶部进入腋窝;在腋窝部这些分支又重新组合为3个神经束,分别支配肩关节、上臂的外侧、前臂和手部的感觉与运动。因颈部前中斜角肌间隙(肌间沟部)、第一肋骨中点(锁骨上部)和腋窝部臂丛神经密集、定位标志清楚,操作方便、比较容易掌握,故临床常选择这些部位作为臂丛神经阻滞的穿刺部位。
三操作常规
1 麻醉前用药:苯巴比妥钠0.1g或安定10mg肌注。
2 准备麻醉机、氧气、气管插管用具及急救药品。
3 开放静脉通道,监测 BP、HR、SpO2。
四常用的臂丛神经阻滞方法
(一)前、中斜角肌间隙径路(肌间沟法)臂丛阻滞术
肌间沟法臂丛神经阻滞术为临床最常用的方法,尤其适合于肘部以上部位的手术和肩关节脱位手法复位等。
1 穿刺点定位
患者平卧、头偏向对侧略后仰,充分显示颈部。从环状软骨向外侧画一横线至胸锁乳突肌的锁骨头肌腹,在其后方就是前斜角肌肌腹,在其外方为中斜角肌腹。两斜角肌之间有一个三角形的间隙,其位置基本上与颈外静脉并列,故穿刺点紧靠近颈外静脉的外侧缘。
2 穿刺操作
.
左手示指固定穿刺点皮肤,右手持7#穿刺针头垂直于皮肤进针,取略向脚侧针尖方向继续进针。当有筋膜脱空感,患者主诉上臂、手指有异感,说明穿刺针头已进人前、中斜角肌间隙。回吸注射器内无血液、脑脊液回流,即可注人局麻药20-25 ml。
3 并发症
(1)误入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腔:主要原因是进针过深所致,一般进针不应超过3cm,否则应重新定位。注药前应常规回抽注射器,观察有无液体回流。注药时、后要加强对患者意识、呼吸、循环的观察与监测。
(2)气胸:针尖方向过深过下,刺破胸膜顶部所致。患者诉胸闷,严重者可出现呼吸困难,X 线检查可确诊。一般情况下肺压缩<20%,不需特殊处理,进一步观察,吸氧,可自然恢复。若肺压缩>20%并有明显症状,应行胸腔闭式引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