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对教育史研究的指导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认识论的维度划分: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认识的本质;认识运动的规律;真理及其检验标准;真理与价值。
推荐有关教育史研究方法的书籍:
①周洪宇主编的《教育史学通论》该书既是一部研究教育史学基本理论和实践问题的学术专著,又是一部教育史学通识性、研究性教材,主要是关于教育史学方法论的论述。
②严耕望主编的《治史三书》该书讲述了严耕望先生在做学问时的经验,体现了先生对于历史研究的态度,给初入历史研究的学生以启迪。书中事例较多,读起来不会感到晦涩,同时给人的心灵以震撼。
1.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实践和认识活动中的主体、客体与中介
教育史学认识主体的认识结构试构
所谓结构,“指一个系统中诸要素间联系与关系的总和,任何一个相对独立存在的系统,都是结构与功能的统一体。……所谓认识结构就是这种以结构概念指谓着的主体中的认识系统,而并非仅指系统中不涉及功能的结构特性。”依据认识结构的这种概念界定,根据认识活动中对知、情、意的心理学区分和教育史学认识主体本身及其活动对象的特点,我们尝试构建一个“复杂的、多属性、多层次和多结构的系统。”具体而言,这一系统包括生理、心理、价值等多个层次结构。与“一般意义上常说的由结构决定着机能的系统”相比,这一系统“是以
‘确定的机能目标统摄和支配着结构’的一类特殊系统。”在这个认识结构系统中,各结构及诸因素相互协同,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进而揭示了主体的具体认识机制。
以上摘抄自周洪宇《教育史学通论》(上卷)
2.认识的本质:认识过程的能动性
如何理解:“教育史学认识活动实际上是由活着的人和为了活着的人而重建的死者的生活”——周洪宇《教育史学通论》上卷
(详见第五部分:真理与价值: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史德的问题)
3.认识运动的规律: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
“现实是历史的影子,历史是现实的镜子”——周洪宇《教育史学通论》上卷首先,影子在一天中的不同时段长短不尽相同,在正午的时候影子长度最短。“现实是历史的影子”,也就是说在“正午”的时候,我们看到的历史才最小程度的受到各种现实因素的阻碍,才是最真实的历史。也就是说,我们在研究关于教育的历史的时候,也要找准自己的站位,拨开现实的迷雾,才能看清历史的原貌。
那么如何才能正确的找准研究的站位,应当遵循教育研究的价值性原则和发展性原则,一项研究是否有价值?是否超出自己的能力范畴?是否存在浪费人财物的现象?以及厘清教育事物发展的前因后果,是我们在教育研究中应当思考的问题。(高亮部分具体详见MOOC课程)
其次,镜子是事物等比例的反映,擦亮镜子,洞悉历史,才能更好地做到使对于教育史的研究服务现实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如何才能擦亮历史这面镜子?这就涉及到了真理及其检验的标准。
4.真理及其检验标准:真理具有客观性、一元性、绝对性和相对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在教育史研究中,什么是我们应该是我们信以为真的东西?一手史料是否完全可信?如何判断史料的真实性?
史料不会凭空产生,一项史料存在的真实性一定有相关的其他史料可以加以佐证。这些史料既包括教育领域的其他史料,也包括与教育相关的临近学科领域的史料,甚至是与教育关联性极低的学科内的史料,也有可能成为教育史料的佐证材料。
严耕望先生在《治史三书》中曾经举了一个例子,他在写唐朝社会经济史的时候,运用唐诗作为史料的佐证材料。严先生说“唐诗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象,但是也只能够作为次要史料来使用,从侧面来论证某个问题”
文献来源:佟颖.读严耕望《治史三书》有感[J].西部皮革,2017,39(06):280.
那么如何才能找到这些佐证的材料呢?一方面作为教育史的研究者,我们需要通过阅读来充实自己的头脑,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另一方面,根据辩证唯物主义的联系观,我们在日常阅读文献的过程中应当注意积累,同时在有关自己研究的内容的文献中按图索骥,追根溯源。找到不同文献中对于同一史实的论述是否一致,从而避免在引用过程中出现的纰漏。同时可以查阅与研究领域相关的史书,如若要研究社会经济的发展变迁,便可以选用社会治安、民族迁徙等史料作为辅助材料,从某个侧面来验证所掌握的一手资料是否准确。
5.真理与价值: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史德的问题
唐代史家刘知几在《史通》中提出来了史学三长论:史才、史学、史识。清代章学诚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了“史德”这一史家应该具有的素养。
梁启超在章学诚基础上对“史德”进行了阐发,他说“史家第一道德,莫过于忠实”……史家道德,应如鉴空衡平,是甚么,照出来就是甚么;有多重,称出来就有多重。把自己主观意见铲除净尽,把自己性格养成镜子和天平一样。
严耕望先生曾说“一个研究工作者,要内心能把持住,不怕坐冷板凳,不为外物所牵,不为权位名利所役”,严先生所追求的,是做一名“坚强纯净的学术人”,这是作为一名教育史研究者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的前提。
以上摘抄自李东辉.“史德”的践履——以《治史三书》为中心的考察[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7,33(04):72-76+147.
总结:
历史是厚重的,是经过时间的沉淀的。作为历史的研究者,我们本身应当沉下心来,去发现自己喜欢的领域,去挖掘有价值的历史痕迹。我相信历史也具有这种让人沉静的力量。最后分享一句严先生在《治史三书》中的观点作为结尾:工作随时努力,生活随遇而安。“上下求索,碧落黄泉”的社会责任感与家国情怀,希望我们都有。以上,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