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创建实践与探索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介绍了南京市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创建的推进措施、成效及亮点,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措施;亮点;创新

南京市地处丘陵地区,常年水稻种植面积8万hm2,小麦种植面积4.87万hm2。2016年开展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创建以来,全市共实施农机购置补贴资金5800余万元,机具总投入2亿余元。新增各类补贴机具2897台(套),其中水稻插秧机1027台、联合收割机269台、大中型拖拉机472台、烘干机械349台、喷杆喷雾机155台。目前,全市粮食产地烘干能力在51%以上,农业机械化水平达86.5%,计划2019年基本实现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

1主要措施

1.1强化组织领导,明确创建目标,形成区、镇、村(社)三级联动创建机制

南京市出台了市级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指导意见,明确目标任务、时序进度、技术模式及保障措施。各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均成立了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工作领导小组和技术专家指导小组,负责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区创建的组织领导、综合协调、督导检查、资金监管、技术推

南京市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创建实践与探索

于而立朱明张文华

机“三率”水平分别达到98.1%、96.2%,新注册登记及参检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投保率达100%。

(2)基层农机安全属地监管责任、村级协管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农机经营主体责任得以明确。实施网格化监管使农机安全监管的属地责任延伸落实到村级组织,实现了基层农机安全生产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抓得严、管得住”,形成了农机安全生产齐抓共管的良好态势。

5推广“柳堡模式”的思考

目前,我国乡镇基层农机安全监管制度还不够完善,对照农机化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农机安全生产还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推广“柳堡模式”离不开政府的行政推动、政策扶持。

(1)要加强农机监理队伍建设。目前,基层

农机监理人员普遍不足,很多乡镇只有一个农机工作人员,无法开展监理执法工作,急需充实人员,引进人才,提高监理能力。

(2)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健全监理网络,需要硬件装备投入、软件宣传、执法检查等费用支出。建议通过项目建设,落实经费投入,全面构建监管系统。

(3)要加强部门联动。农机安全监管需要应急、交通、教育等部门的通力协作,只有齐抓共管,才能达到良好的监管效果。

(作者单位:

1.宝应县柳堡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2.江苏省农业机械试验鉴定站)

(收稿日期:2019-07-22)

30

江苏农机化2019.4

广应用及技术培训工作。浦口区先行创建,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实施意见》,确定了工作重点,明确了建设目标。各街道也相应成立了工作机构,将建设目标进一步细化到各村(社),采取以“示范村社”创建为工作抓手的推进模式,整体推进全程机械化创建工作,形成区、街道、村(社)三级联动创建机制,为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整体推进示范区创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其他各区先后出台了区级创建工作实施意见,并组织交流学习,召开创建大会,全面推进创建工作。

1.2找准薄弱环节,加大配套资金投入力度,实现重点突破

市农机部门立足创建区稻麦生产机械化实际,按照《关于加快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的意见》(苏政办发〔2016〕24号)、《关于进一步加强2017年度全省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整体推进工作的通知》(苏农机科〔2017〕12号)、《关于做好省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整体推进示范县(市、区)考核评价工作的通知》(苏农机科〔2018〕7号)要求,多次组织专家召开座谈会、分析会,确定各区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短板、重点环节及重点区域,及时调整扶持对象,力求重点突破。制约南京市实现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目标的主要瓶颈是水稻机插、粮食烘干、小麦机播等薄弱环节。为此,市、区在省级项目资金支持的基础上,加大配套资金投入力度,逐个重点突破。主要措施包括:加强育秧中心建设,加快发展高速插秧机;提高联合收割机自主拥有量;加快粮食烘干中心建设;增加粮食库房建设补贴;与粮食部门协调,提高农机合作社、种植大户粮食仓储能力,降低粮食经营风险;发挥农机合作社主体作用,发展公共植保专业服务组织,大力培养农机手和新型职业农民。2016年实施市级农机化项目35个,包括33个粮食烘干中心、2个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建设项目。项目补助资金达1911.2万元。2017年,市级财政安排2000万元项目资金用于扶持建设粮食烘干中心和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全市投入农业规模经营补助资金1590万元,扶持建设10个高标准水稻机插集中育供秧中心,建设面积共11.7万m2。2018年,市级财政安排农业机械化资金近2000

万元,用于45个农机化项目建设(其中粮食生产

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项目22个、粮食烘干中心

建设项目7个、粮食烘干中心燃煤热风炉环保升

级转型项目8个),有力地推动了粮食生产全程

机械化的进程。

1.3突出主体培育,发挥服务组织优势,全方位

提升农业经营主体服务能力

加大对现有农业经营主体的扶持力度,不断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其规范化、规模化

发展。浦口区优先扶持农机专业合作社、粮食种

植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

展,促进其农机装备水平、规范化建设水平及管

理服务水平大幅提升。两年来,浦口区共新建集

中育秧中心2个,建设面积达15000m2;新建粮食

烘干中心10个,总吨位750t;安装北斗智能管理

监测设备125台(套)。江宁区各街道根据实际

情况,对承担创建任务的农机合作社、家庭农场

建设机库和粮食烘干中心用地给予优先备案批

准,涉及到基本农田保护用地的,区委、区政府主

要领导亲自协调,帮助解决建设用地困难。

通过示范创建,南京市农机合作社、家庭农

场快速发展,装备水平和作业服务能力不断提

升,粮食生产经营水平不断提高。目前,全市已

有农机合作社和家庭农场365个,其中,全国示

范合作社6个、省级示范合作社32个。

1.4完善技术路线,促进农机农艺融合

农机农艺相互适应、相互促进是现代农业发

展的内在要求,是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内在动力,

也是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区创建的技术保

障。在创建过程中,南京市农机技术推广站围绕

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关键环节,确定适宜本地区

农艺要求的的粮食全程机械化生产的技术路线

和作业规范,大力开展技术培训指导工作,根据

生产时节,适时组织召开新机具推广、水稻机械

化育秧、小麦秸秆还田集成水稻机插秧、高效植

保、水稻秸秆还田集成小麦机条播等技术培训和

现场观摩会,向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植户

发放《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高效机械化植保技

31

江苏农机化2019.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