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器毕业设计论文

合集下载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机械设计【精品毕业设计(论文)】[管理资料]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机械设计【精品毕业设计(论文)】[管理资料]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机械设计摘要固定管板式换热器是管壳式换热器的一种典型结构,也是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换热器。

这类换热器具有结构简单、紧凑、可靠性高、适应性广的特点,并且生产成本低、选用的材料范围广、换热表面的清洗比较方便。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能承受较高的操作压力和温度,在高温高压和大型换热器中,其占有绝对优势。

本次设计的题目是乙二醇塔底进料换热器的设计,课题预期达到的目标为:换热器面积的计算),管程壳程压力降的计算(),工艺结构尺寸的计算:管程数(6管程),换热管的确定(内径:25mm 数量450根),壳体内径(800mm),壳程数(1壳程)的计算,折流板的选型(形式:弓形折流板,数量:13)等。

换热器的强度计算:对筒体、管箱厚度的计算和校核,对壳体及管箱各处开孔补强,对延长部分兼做法兰的计算及强度核算。

经水压试验、压力校核后显示结果全部合格。

换热器的结构设计:折流板、法兰(乙型平焊法兰)、换热管、支座(鞍式支座)、垫片(石棉橡胶板垫片)的规格及选型。

完善设计图纸及设计说明书。

关键词:换热器;工艺;结构;强度Mechanical design of fixed tube-sheet heat exchangerAbstractFixed tube plate heat exchanger is a typical structure of the shell and tube heat exchanger and a wide range of heat exchanger. This type of heat exchanger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 simple structure, compact, high reliability and wide adaptability , and low cost of the production, wide choice of used materials, more convenient of cleaning heat exchanger the surface . Fixed tube plate heat exchanger can withstands the higher operating pressure and temperature, so it has the absolute advantage in the possession of high temperature and high pressure heat exchangers and large,.This design topic is naphtha condenser design, the goal which the topic anticipated achieved:The craft design of heat exchanger:the heat transfer area computation;tube side pressure drop computation(≤);the craft structure size computation:number of tube passes(2 tube passes),the number of heat exchange tube(insidediameter:25mm,number:450),the inside diameter of shell, number of shell passes(1 shell passes),the lectotype of baffle board(form:segmental baffle,number:13)etcThe strength calculation of heat exchanger:the computation and check of cylinder thinckness and channel thinckness,the shell and the reinforcement for opening supplements the intensity,the extension part concurrently makes the flange the computation and the intensity calculation. Examinatation part carried on the hydraulic pressure test, the pressure examination and so on, in which all results has been all qualified The structural design of the heat exchanger:The specification and lectotype of baffle plate、flange(type A manhole weded flange)、heat exchange tube、suppot(saddle support)、gasket(paronite gasket)Consummates the design paper and the design instruction booklet Key words: heat exchanger; crafts; structure; strength目录1 引言 (1)换热器的用途 (1) (1)换热器的发展趋势 (2)2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的结构设计 (4)设计参数的确定 (4)设计压力 (4)计算压力 (5)设计温度 (5)厚度及厚度附加量 (5)焊接接头系数 (6)许用应力 (6)材料的选取 (7)力学性能 (8)化学成分 (8)管程结构 (9)换热管 (9)管板 (9)管箱 (10)管束分程 (10)换热管与管板连接 (11)壳程结构 (13)壳体 (13)折流杆 (13)折流板 (14)防短路结构 (15) (16)开孔和开孔补强设计 (16)补强结构 (16)开孔补强设计准则 (17)允许不另行补强的最大开孔直径 (18)密封装置设计 (19)焊接接头结构 (19)焊接接头形式 (20)坡口形式 (21)压力容器焊接接头分类 (21)3 换热器结构计算 (23)壳程圆筒计算 (23)厚度计算 (23)液压试验校核 (24)压力及应力计算 (24)前端管箱筒体计算 (25)厚度计算 (25)液压试验校核 (26)压力及应力计算 (27)后端管箱筒体计算 (27)厚度计算 (27)液压试验校核 (28)压力及应力计算 (29)封头计算 (30)前端封头计算 (30) (30) (31)垫片 (31)螺栓 (31) (33)管箱开孔补强计算 (33) (36)内构件的选取 (38) (38)管束分程 (39) (39)管板的计算与校核 (39)壳层圆筒 (39)管箱圆筒 (40)换热管 (40)管板 (41)管箱法兰 (42)壳体法兰 (42)系数计算 (43)管板参数计算 (43)系数计算 (43) (44)P (44)sP (46)t4 结论 (50)参考文献 (51)谢辞 (52)1引言换热器的用途换热器是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又称热交换器。

毕业设计(论文)-卧式半容积式换热器设计(全套图纸)

毕业设计(论文)-卧式半容积式换热器设计(全套图纸)

毕业设计(论文)-卧式半容积式换热器设计(全套图纸)沈阳化工大学科亚学院本科毕业设计全套图纸,加153893706题目:卧式半容积式换热器设计专业: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班级:1201学生姓名:指导教师:论文提交日期:2016 年 5 月25 日论文答辩日期:2016 年 6 月 6 日毕业设计任务书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1201班学生:摘要物料之间传递热量需要换热器,因此,换热器的设计是一个关键的步骤。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在化工,化肥,炼油,制药,冶金,电力等行业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上述行业中,换热器的投资所占比重很大,约占到企业投资的35-40%,数量上也远远多于其他设备。

换热器作为上述行业的通用设备,在企业生产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锁着国家科学技术的发展,对能源利用,开发和节约的要求不断提高,因而对换热器的要求也日渐加强。

一台换热器产品的设计,应符合企业实际生产需要。

对着国际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换热器的研究水品也有了显著的提高。

换热器的设计,制造,结构改进和以及传热机理的研究也十分活跃。

列管式换热器的应用有着悠久的历史,即使现代,列管式换热器作为一款传统的标准换热设备在很多工业部门中有着广泛的使用和深远的影响。

尤其在化工,化肥,炼油,等传统工业领域所实用的设备中,列管式换热器仍占据着主导地位。

欧美发达国家于20世纪80年代起开始竞相开发、研制各种型式的换热器。

我国对各种新型换热器的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经过对国外换热器的借鉴、消化、吸收,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我国科技工作者也加快了自主研发新型节能换热器的步伐,我国很多大型石化公司和设计院的新型换热器产品如板壳式换热器、蒸发式空冷器、波节管换热器等不断获得国际大奖并出口应用于国外大型设备和厂家。

随着近年对设备环保、节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如果有效利用工业余热废热成为研究的热门问题,同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对热水供暖的需求加大,快速传热,稳定供热的环保设备得到更多的认可。

列管式换热器结构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列管式换热器结构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列管式换热器结构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第一章换热器概述过程设备在生产技术领域中的应用十分广泛,是在化工、炼油、轻工、交通、食品、制药、冶金、纺织、城建、海洋工程等传统部门所必需的关键设备,而换热设备则是广泛使用的一种通用的过程设备。

在化工厂中,换热设备的投资约占总投资的10%~20%;在炼油厂,约占总投资的35%~40%。

1.1 换热器的应用在工业生产中,换热器的主要作用是将能量由温度较高的流体传递给温度较低的流体,是流体温度达到工艺流程规定的指标,以满足工艺流程上的需要。

此外,换热器也是回收余热、废热特别是低位热能的有效装置。

例如,高炉炉气(约1500℃)的余热,通过余热锅炉可生产压力蒸汽,作为供汽、供热等的辅助能源,从而提高热能的总利用率,降低燃料消耗,提高工业生产经济效益。

随着我国工业的不断发展,对能源利用、开发和节约的要求不断提高,因而对换热器的要求也日益加强。

换热器的设计、制造、结构改进及传热极力的研究十分活跃,一些新型高效换热器相继面世。

1.2 换热器的主要分类在工业生产中,由于用途、工作条件和物料特性的不同,出现了不同形式和结构的换热器。

1.2.1 换热器的分类及特点按照传热方式的不同,换热器可分为三类:1.直接接触式换热器又称混合式换热器,它是利用冷、热流体直接接触与混合的作用进行热量的交换。

这类换热器的结构简单、价格便宜,常做成塔状,但仅适用于工艺上允许两种流体混合的场合。

2.蓄热式换热器在这类换热器中,热量传递是通过格子砖或填料等蓄热体来完成的。

首先让热流体通过,把热量积蓄在蓄热体中,然后再让冷流体通过,把热量带走。

由于两种流体交变转换输入,因此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小部分流体相互掺和的现象,造成流体的“污染”。

蓄热式换热器结构紧凑、价格便宜,单位体积传热面比较大,故较适合用于气--气热交换的场合。

3.间壁式换热器这是工业中最为广泛使用的一类换热器。

冷、热流体被一固体壁面隔开,通过壁面进行传热。

毕业设计(论文)流量为200th双管程固定管板式换热器设计(全套图纸)

毕业设计(论文)流量为200th双管程固定管板式换热器设计(全套图纸)
The floating the advantage that a type changes a hot machine can draw out for controling and clean a tube, hull distance by convenience;Lie a quality difference in temperature to be free from restriction;Can under the heat, high pressure work, the general temperature is smaller than to equal 450 degrees, the pressure is smaller than to equal 6,400,000,000,000 Pas;Can used for knotting the dirt more serious situation;Can used for
Compute in the traditional craft in include to transmit heat an area calculation, spread a calories calculation and transmit heat coefficient to really settle and change hot path inside the tube and change hot tube model number of choice, and transmit heat coefficient, press to decline and checking of wall calculate etc. problem.
Key word: Change a hot machine; Float to take care of plank; Transmitheat a calculation; The strength school checks

年产10万吨甲醇转化工段中换热器的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年产10万吨甲醇转化工段中换热器的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毕 业 设 计(论文)(说 明 书)题 目:年产10万吨甲醇转化工段中换热器的设计姓 名: 陈佳星编 号: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年月日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姓名陈佳星专业应用化工技术任务下达日期年月日设计(论文)开始日期年月日设计(论文)完成日期年月日设计(论文)题目:年产10万吨甲醇转化工段中换热器的设计A·编制设计B·设计专题(毕业论文)指导教师信熙卿系(部)主任吴济民年月日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记录化工系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学生于年月日进行了毕业设计(论文)答辩。

设计题目:年产10万吨甲醇转化工段中换热器的设计专题(论文)题目:年产10万吨甲醇转化工段中换热器的设计指导老师:信熙卿答辩委员会根据学生提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材料,根据学生答辩情况,经答辩委员会讨论评定,给予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成绩为。

答辩委员会人,出席人答辩委员会主任(签字):答辩委员会副主任(签字):答辩委员会委员:,,,,,,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评语第页毕业设计(论文)及答辩评语:摘要本设计是关于浮头式换热器的设计,主要是进行了换热器的工艺计算、换热器的结构和强度设计。

换热器是化工、炼油、动力、食品、轻工、原子能、制药、机械及其它许多工业部门广泛使用的一种通用设备。

近二三十年来,化工、石油、轻工等过程工业得到了迅猛发展。

因此,要求提供尺寸小,重量轻、换热能力大的换热设备。

在设计过程中,我尽量采用较新的国家标准,做到既满足设计要求,又使结构优化,降低成本,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主,力争使产品符合生产实际需要,适合市场激烈的竞争。

关键词:换热器;设计;甲醇;校核;AbstractThis design manual is about the floating head heat exchanger design, mainly for the heat exchanger process calculation, heat exchanger design of the structure and strength. Heat exchanger is the chemical, oil refining, power, food, light industry, atomic energy, pharmaceutical, machinery, and other widely used in many industrial sectors as a general-purpose device. The past 23 years, chemical, petroleum, light industry and other process industries have been developing rapidly. Therefore, the required small size, light weight, large capacity heat exchanger heat transfer equipment. In the design process, I try to use a relatively new national standard, so not only meet the design requirements, but also to structural optimization, cost reduction, mainly to improve economic efficiency, and strive to make the products meet the actual needs of production for the market competition.Key words: Exchanger; Design; Methanol; Check;目录前言 (1)第1章概述 (2)1.1产品的性质 (2)1.1.1甲醇物性 (2)1.1.2产品的用途 (2)1.1.3 甲醇的发展前景 (3)1.2甲醇生产的基本原理 (3)1.2.1甲醇合成 (3)1.2.2甲醇生产工艺流程 (4)1.2.3反应原理 (4)1.3甲醇转化工段生产工艺流程 (5)1.3.1 转化流程图 (5)1.3.2转化工艺流程 (6)第2章换热器的种类和选用 (7)2.1 换热器的应用及其发展 (7)2.2换热器的种类 (8)2.2.1间壁式换热器的类型 (8)2.2.2套管式换热器: (8)2.2.3管壳式换热器: (8)2.3换热器设计方案的确定 (8)第3章换热器设计方案的确定和工艺参数的计算 (10)3.1.换热器的工艺计算 (10)3.1.1 确定物性数据 (10)3.1.2 计算冷却剂用量 (11)3.1.3 计算传热面积 (11)3.1.4管程,壳程的平均温差 (12)3.2换热器工艺尺寸的计算 (13)3.2.1 管径选用 (13)3.2.2管子数 (13)3.2.3管子排列方式和管间距确定 (13)3.2.4 壳体内径 (14)3.2.5换热器壳体壁厚 (14)3.2.6 折流板选择 (14)3.2.7其他附件 (15)3.3换热器核算换热器核算 (15)3.3.1 壳程表面给热系数 (15)3.3.2管内表面给热系数 (16)3.3.3 传热面积裕度 (17)3.3.4换热器内流体的流动阻力 (18)3.3.5管子拉脱力计算 (18)第4章换热器主要结构尺寸和计算结果列表 (20)第5章结论 (20)参考文献 (21)致谢 (22)前言我国是一个少油多煤的国家,煤炭贮量非常丰富,煤种齐全。

浮头式换热器毕业设计

浮头式换热器毕业设计

浮头式换热器毕业设计浮头式换热器毕业设计近年来,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和能源的日益紧缺,节能减排成为了各行各业的共同追求。

在众多的节能技术中,换热器作为一种重要的设备,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而浮头式换热器作为一种常用的换热设备,其设计和优化也成为了研究的热点之一。

浮头式换热器是一种常用于化工、石油、制药等领域的换热设备。

它由固定在壳体内的管束和可以上下浮动的浮头组成。

在换热过程中,热媒在管束内流动,而被换热介质则在壳体内流动,通过管壳两侧的传热界面进行热量的传递。

浮头式换热器的设计和优化旨在提高换热效率、降低能耗和减少设备的占地面积。

在浮头式换热器的设计中,流体力学和传热学是两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流体力学研究主要关注流体在管束和壳体内的流动规律,以及流体的压降和速度分布等参数。

传热学研究则关注热媒和被换热介质之间的热量传递过程,包括传热系数、传热面积和传热效率等指标。

通过对流体力学和传热学的研究,可以优化换热器的结构和参数,提高其性能和效率。

在浮头式换热器的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多个因素。

首先是换热器的尺寸和形状。

尺寸和形状的选择直接影响到换热器的传热和流体力学性能。

一般来说,较大的尺寸和复杂的形状可以增加传热面积,提高传热效率,但也会增加设备的成本和能耗。

因此,在设计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找到最佳的尺寸和形状。

其次是换热器的材料选择。

换热器的材料需要具有良好的传热性能和耐腐蚀性能。

常用的材料包括不锈钢、铜、铝等。

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需要根据具体的工艺要求和工作环境选择合适的材料。

此外,还需要考虑材料的成本和可持续性,以及对环境的影响。

最后是换热器的操作和维护。

换热器的操作和维护对于其性能和寿命都有重要影响。

在操作过程中,需要合理控制流体的流量和温度,以及维持换热器的清洁和正常运行。

在维护过程中,需要定期清洗和检查换热器的管束和壳体,以防止堵塞和腐蚀等问题。

总之,浮头式换热器作为一种重要的换热设备,在工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毕业设计论文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毕业设计论文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毕业设计论文固定管板式换热器是一种由管束和固定在壳体内的板组成的设备。

其主要原理是通过壳程流体和管程流体之间的热交换来实现能量的传递。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具有结构紧凑、传热效率高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化工、电力、制药等工业领域。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通常由壳体、管束、传热板和密封件组成。

壳体是换热器的外壳,具有承压功能,同时也可用于导热油或蒸汽等传热介质的进出口。

管束是固定在壳体内的管道,管子间的间距和相互连接方式不同会影响到传热效果。

传热板用于增加管束的传热面积,提高传热效率。

密封件则用于确保换热器的密封性能,防止流体泄漏。

在设计固定管板式换热器时,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传热面积、流体流量、传热效率和压降等。

传热面积的大小直接影响到传热效果,表面积越大,传热效果越好。

流体流量的大小决定了流体在换热器中停留的时间,也会影响到传热效率。

为了提高传热效率,可以采取增加传热面积、增加流体流量或改变换热介质的方式。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还可以进行优化设计,以改善其传热性能。

常见的优化手段包括增加换热器的传热面积、改变流体流动方式、优化传热介质的选择等。

此外,还可以通过改变管束的布置方式、调整流体入口和出口的位置等,来改善换热器的流体分布和速度分布,从而提高传热效率。

综上所述,固定管板式换热器是一种常用的换热设备,具有结构紧凑、传热效率高等优点。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优化,可以改善其传热性能,满足工业领域对换热设备的需求。

设计固定管板式换热器时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传热面积、流体流量、传热效率和压降等。

未来,可以进一步研究换热器的优化设计,以提高其性能,并探索新的应用领域。

换热器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过程控制系统与装置课程设计(论文)--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换热器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过程控制系统与装置课程设计(论文)--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过程控制系统与装置课程设计(论文)题目:换热器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课程设计(论文)任务及评语院(系):电气工程学院教研室:测控技术与仪器学号学生姓名专业班级课程设计(论文)题目换热器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课程设计(论文)任务在某生产过程中,冷物料通过热交换器用热水(工业废水)和蒸汽对进行加热,工艺要求出口温度为140±2℃。

当用热水加热不能满足出口温要求时,则在同时使用蒸气加热,试设计换热器温度控制系统。

1.技术要求:测量范围:0-180℃控制温度:140±2℃最大偏差:5℃;2.说明书要求:确定控制方案并绘制原理结构图、方框图;选择传感器、变送器、控制器、执行器,给出具体型号;确定控制器的控制规律以及控制器正反作用方式;若设计由计算机实现的数字控制系统应给出系统硬件电气连接图及序流程图;编写设计说明书。

指导教师评语及成绩成绩: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目录第1章换热器温度控制系统设计概述 .......................................................................第2章换热器温度控制系统设计方案论证 .................................................................第3章系统内容设计.....................................................................................................3.1 温度传感器的选择 ...............................................3.2 流量变送器的选择 ...............................................3.3 调节器的选择 ...................................................3.4 执行器的选择 ...................................................3.5 变送器的选择 ...................................................3.6 调节阀的选择 ...................................................第4章系统性能分析. (X)4.1参数整定........................................................4.2.控制算法的确定 (X)第5章课程设计总结 (XX)参考文献 (XX)第1章换热器温度控制系统设计概述换热器的应用广泛,比如中央空调系统,机械润滑油冷却系统,制药消毒系统,饮料行业消毒系统,船用冷却,化工行业特殊介质冷却系统日常生活中取暖用的暖气散热片、汽轮机装置中的凝汽器和航天火箭上的油冷却器等,都是换热器。

蜡油换热器设计_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毕业论文设计

蜡油换热器设计_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毕业论文设计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1 前言1.1 课题意义换热器是化工、石油、能源等各工业中应用相当广泛的单元设备之一。

据统计,在现代化学工业中换热器的投资大约占设备总投资的30%,在炼油厂中占全部工艺设备的40%左右,海水淡化工艺装置则几乎全部是由换热器组成的。

对国外换热器市场的调查表明,虽然各种板式换热器的竞争力在上升,但管壳式换热器仍占主导地位约64%[1]。

1.2 管壳式换热器基本类型:固定管板式、浮头式、U形管式和填料函式。

U形管式换热器图1-2 U形管换热器U形管式换热器的典型结构如图。

这种换热器的结构特点是,只有一块管板,管束由多根U形管组成,管的两端固定在同一块管板上,管子可以自由伸缩。

当壳体与U形换热管有温差时,不会产生热应力。

由于受弯管曲率半径的限制,其换热管排布较少,管束最内层管间距较大,管板的利用率较低,壳程流体易形成短路,对传热不利。

当管子泄露损坏时,只有管束外围处的U形管才便于更换,内层换热管坏了不能更换,只能堵死,而坏一根U形管相当于坏两根管,报废率较高。

U形管式换热器结构比较简单、价格便宜,承压能力强,适用于管、壳壁温差较大或壳程介质易结垢需要清洗,又不适宜采用浮头式和固定管板式的场合。

特别适用于管内走清洁而不易结垢的高温、高压、腐蚀性大的物料[2]。

2 蜡油换热器设计2.1 蜡油换热器设计条件表一设备设计主要技术指标表二管口表N5PN6.3 DN50 WN MFM 放空口150N6PN6.3 DN65 WN MFM 排污口1502.2 布管按要求换热管的直径为25mm,间距为32mm,管长为6m,换热面积为260m2,换热管排列方式为转角正方形。

如图2-1、图2-2 。

图2-1 换热管排列方式图2-2 布管图换热管的数目为600根,计算得换热面积为282.6 m2,符合要求。

同时均匀的布置了8根拉杆。

2.3 管箱选择由设计任务书选择封头管箱,Ⅳ管程,如图2-3。

换热器毕业设计(免费版)

换热器毕业设计(免费版)

前言这次设计中的主要内容为浮头式换热器的结构与强度设计,主要包括:管板厚度计算、换热管的分布、折流板的选型、浮头盖及浮头法兰的计算、开孔补强计算以及各种零部件的材料选择等。

在设计过程中,尽量采用较新的国家标准,做到既满足设计要求,又使结构优化,降低成本,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主,力争使产品符合生产实际需要,适合市场激烈的竞争。

第1章概述第1·1节设备的简介换热器是化工、炼油、动力、食品、轻工、原子能、制药、机械及其它许多工业部门广泛使用的一种通用设备。

在化工厂中,换热设备的投资约占总投资的10%~20%;在炼油厂中,约占总投资的35%~40%。

换热器是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又称热交换器。

其中管壳式换热器具有可靠性高、适应性广等优点,在各工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第1·2节设备的基本结构浮头式换热器有BES和AES两种型式,主要有壳体、浮动管箱、管束等部件组成,管箱由封头、管箱法兰、接管、接管法兰等组成,管束由换热管、折流板、拉杆、定距管、管板等组成。

浮头换热器的浮头部分结构,按不同的要求可设计成各种形式,除必须考虑管束能在设备内自由移动外,还必须考虑到浮头部分的检修、安装和清洗的方便。

第1·3节设备的分类和设计管壳式换热器具有可靠性高、适应性广等优点,在各工业领域中得到最广泛的应用。

近年来。

尽管受到了其他新型换热器的挑战,但反过来也促成了其自身的发展。

在换热器向高参数、大型化发展的今天,管壳式换热器仍占有主导地位。

浮头式换热器有以下优缺点:优点:(1)管束可以抽出,以方便清洗管、壳程;(2)介质间温差不受限制;(3)可在高温、高压下工作,一般温度小于等于450度,压力小于等于6.4兆帕;(4)可用于结垢比较严重的场合;(5)可用于管程易腐蚀场合。

缺点:(1)小浮头易发生内漏;(2)金属材料耗量大,成本高20%;(3)结构复杂。

第2章结构设计第2·1节材料的选择2.1.1 换热管规格及材质的选定选用φ25mm×2.0mm无缝钢管,在管程中为有机溶剂,材质为不锈钢(根据GB151—1999 表10)。

可拆式热管换热器结构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可拆式热管换热器结构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可拆式热管换热器结构设计毕业设计论文1. 绪论1.1热管及热管换热器的概述热管是一种具有极高导热性能的新型传热元件,它通过在全封闭真空管内的液体的蒸发与凝结来传递热量,它利用毛吸作用等流体原理,起到良好的制冷效果。

具有极高的导热性、良好的等温性、冷热两侧的传热面积可任意改变、可远距离传热、温度可控制等特点。

将热管散热器的基板与晶闸管等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的管芯紧密接触,可直接将管芯的热量快速导出。

热管是一种具有极高导热性能的新型传热元件,它通过在全封闭真空管内的液体的蒸发与凝结来传递热量,它利用毛吸作用等流体原理,起到良好的制冷效果。

具有极高的导热性、良好的等温性、冷热两侧的传热面积可任意改变、可远距离传热、温度可控制等特点。

将热管散热器的基板与晶闸管等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的管芯紧密接触,可直接将管芯的热量快速导出。

我国的能源短缺问题日趋严重,节能已被提到了重要的议事日程。

大量的工业锅炉和各种窑炉、加热炉所排放的高温烟气,用热管气-气换热器进行余热回收,所得到的高温空气可用于助燃或干燥,因此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据有关报道称,我国三分之二的能源被锅炉吞噬,而我国工业锅炉的实际运行效率只有65%左右,工业发达国家的燃煤工业锅炉运行热效率达85%,因此,提高工业锅炉的热效率,节能潜力十分巨大。

如果我国锅炉的热效率能够提高10%,节约的能耗则相当于三峡水库一年的发电量,做好工业锅炉及窑炉的节能工作对节约能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利用热管气-气换热器代替传统的管壳式气-气换热器,一方面,能够大大提高预热空气进入炉内的温度,降低烟气温度,从而大大提高锅炉的热效率;另一方面,热管气-气换热器运行压降非常小,有时甚至不需要增加引风机等设备,从而使得运行费用大大降低。

1.2热管及其应用热管是一种具有极高导热性能的传热元件,它通过在全封闭真空管内工质的蒸发与凝结来传递热量,具有极高的导热性、良好的等温性、冷热两侧的传热面积可任意改变、可远距离传热、可控制温度等一系列优点。

某小区供热外网及换热站设计毕业论文

某小区供热外网及换热站设计毕业论文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建设事业的发展,以及国家对于能源与环境保护的要求,供暖系统的规模从单幢采暖系统发展成为中大型区域集中供暖系统,出现了大量住宅、公共建筑的集中供暖系统。

集中供暖在节能和环境保护方面有很大的优势,发展速度很快。

本设计题目为北京市某小区供热外网及换热站设计,本次设计的主要任务是按照此建筑物的特征,以及北京市的气象资料特征,经济条件等资料,计算小区的采暖热负荷,合理的选择供暖系统,进行水力计算,并针对系统的不平衡率进行调节。

设计的主要成果有绘制该建筑物的热力管网平面图、局部剖面图,热力站平面图、系统图和热力站工艺图。

换热站的设计主要包括设备的布置,定位尺寸确定,换热器的选型,循环水泵、补给水泵的选型及辅助设备的选择计算。

本次设计以节能建筑的热指标为基础,以热网的精确调节为最终目标,尽量降低热网的各项指标,尽量应用精确调节的阀门和设备,为计量供热打好基础。

关键词:集中供暖系统;热负荷;水力计算;换热站;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construction, and national requirements for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he size of the heating system from a single block heating system developed into a medium and large district heating system, there has been a large number of residential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public buildings. Central heating in energy saving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have great advantages, the development of fast.This design titled a Beijing district heating and heat transfer stations outside the network design, the main task of this design i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is building, as well as meteorological data characteristic of Beijing, economic conditions and other information to calculate the district heating hot load, a reasonable choice of heating system for hydraulic calculation, and adjusted for the unbalanced rate of the system. The main outcomes are designed to draw heat pipe network of the building plan, partial cross-sectional view, a plan view of thermal stations, thermal station system diagram and artwork.Design of heat stations including layout, the positioning device determines the size, select a heat exchanger selection, circulating pumps, supply pumps and auxiliary equipment selection calculations.The indicators are designed to heat energy-efficient buildings based, precisely regulate heating network for the ultimate goal, to minimize the heating network indicators, try to apply precise adjustment of valves and equipment for measuring heating to lay the foundation.Keywords: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heat load; hydraulic calculation; heat transfer station;1 绪论1.1设计题目北京市的某小区供热外网及换热站设计1.1.1设计工程概况本工程中共有8栋住宅楼,7个沿街商铺,商铺总建筑面积为15178.86m2,小区内还设置了社区公共用房为216.32m2、物业管理用房为47.60m2、社区警务室33.60m2、消防控制室51.86m2、公厕31.50m2、换热站364.46m2等公用建筑。

u型管式换热器毕业设计

u型管式换热器毕业设计

u型管式换热器毕业设计U型管式换热器毕业设计导言换热器是工业领域中常见的设备,用于将热能从一个介质传递到另一个介质。

U型管式换热器是一种常见的换热器类型,它具有结构简单、传热效率高等优点,因此在许多工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探讨U型管式换热器的毕业设计,包括设计原理、结构优化和性能评估等方面。

设计原理U型管式换热器的设计原理基于热传导和对流传热的基本原理。

换热器内部由一系列U型弯管组成,热源介质通过管道的一侧流过,而冷却介质则通过管道的另一侧流过。

热源介质在管道内释放热量,而冷却介质则吸收这些热量,实现热能的传递。

结构优化在U型管式换热器的毕业设计中,结构优化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优化设计可以提高换热器的传热效率、降低能耗和减小设备体积。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结构优化方法:1. 材料选择:选择具有良好导热性能和耐腐蚀性的材料,以确保换热器的长期稳定运行。

2. 管道布局:通过合理的管道布局,最大限度地增加管道的接触面积,提高传热效率。

3. 流体流动优化:通过优化流体的流动路径和速度分布,减小流体的阻力,提高传热效率。

4. 热交换面积增加:通过增加管道的长度或增加管道的数量,增加热交换面积,提高传热效率。

性能评估在U型管式换热器的毕业设计中,性能评估是必不可少的一步。

通过性能评估,可以验证设计的合理性,并对换热器的传热效率和能耗进行评估。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性能评估指标:1. 传热效率:传热效率是衡量换热器传热性能的重要指标。

传热效率越高,表示换热器能够更有效地传递热能。

2. 温度差:温度差是指热源介质和冷却介质之间的温度差异。

温度差越大,表示换热器能够更快速地传递热量。

3. 能耗:能耗是指在换热过程中消耗的能量。

通过降低能耗,可以提高换热器的能源利用效率。

结论U型管式换热器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换热器类型,在工业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在毕业设计中,结构优化和性能评估是关键的考虑因素。

通过合理的结构优化和科学的性能评估,可以设计出高效、节能的U型管式换热器,满足工业生产中的换热需求。

换热器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换热器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过程控制系统与装置课程设计(论文)题目:换热器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课程设计(论文)任务及评语院(系):电气工程学院教研室:测控技术与仪器学号学生姓名专业班级课程设计(论文)题目换热器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课程设计(论文)任务在某生产过程中,冷物料通过热交换器用热水(工业废水)和蒸汽对其进行加热,工艺要求出口温度为140±2℃。

当用热水加热不能满足出口温度要求时,则在同时使用蒸气加热,试设计换热器温度控制系统。

1.技术要求:测量范围:0-180℃控制温度:140±2℃最大偏差:5℃;2.说明书要求:确定控制方案并绘制原理结构图、方框图;选择传感器、变送器、控制器、执行器,给出具体型号;确定控制器的控制规律以及控制器正反作用方式;若设计由计算机实现的数字控制系统应给出系统硬件电气连接图及程序流程图;编写设计说明书。

指导教师评语及成绩成绩: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目录第1章换热器温度控制系统设计概述 (4)第2章换热器温度控制系统设计方案论证 (4)第3章系统内容设计 (7)3.1 温度传感器的选择 (7)3.2 流量变送器的选择 (8)3.3 调节器的选择 (8)3.4 执行器的选择 (9)3.5 变送器的选择 (11)3.6 调节阀的选择 (12)第4章系统性能分析 (13)4.1参数整定 (13)4.2.控制算法的确定 (14)第5章课程设计总结 (16)参考文献 (17)第1章换热器温度控制系统设计概述换热器的应用广泛,比如中央空调系统,机械润滑油冷却系统,制药消毒系统,饮料行业消毒系统,船用冷却,化工行业特殊介质冷却系统日常生活中取暖用的暖气散热片、汽轮机装置中的凝汽器和航天火箭上的油冷却器等,都是换热器。

它还广泛应用于化工、石油、动力和原子能等工业部门。

它的主要功能是保证工艺过程对介质所要求的特定温度,同时也是提高能源利用率的主要设备之一。

近几年来,我国在节能方面虽然已取得很大的成绩,但能源的供应矛盾依然十分尖锐。

浮头式换热器设计(论文)

浮头式换热器设计(论文)

毕业设计 (论文)题目名称题目类型系部 专业班级学生姓名指导教师辅导教师J155 浮头式换热器设计毕业论文(设计)原创性声明本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我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据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设计)不包含其他个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对本论文(设计)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说明并表示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毕业论文(设计)授权使用说明本论文(设计)作者完全了解** 学院有关保留、使用毕业论文(设计)的规定,学校有权保留论文(设计)并向相关部门送交论文(设计)的电子版和纸质版。

有权将论文(设计)用于非赢利目的的少量复制并允许论文(设计)进入学校图书馆被查阅。

学校可以公布论文(设计)的全部或部分内容。

保密的论文(设计)在解密后适用本规定。

作者签名:指导教师签名:日期:日期:注意事项1.设计(论文)的内容包括:1)封面(按教务处制定的标准封面格式制作)2)原创性声明3)中文摘要(300 字左右)、关键词4)外文摘要、关键词5)目次页(附件不统一编入)6)论文主体部分:引言(或绪论)、正文、结论7)参考文献8)致谢9)附录(对论文支持必要时)2.论文字数要求:理工类设计(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 万字(不包括图纸、程序清单,文科等)类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2 万字。

3.附件包括:任务书、开题报告、外文译文、译文原文(复印件)。

4.文字、图表要求:1)文字通顺,语言流畅,书写字迹工整,打印字体及大小符合要求,无错别字,不准请他人代写2)工程设计类题目的图纸,要求部分用尺规绘制,部分用计算机绘制,所有图纸应符合国家技术标准规范。

图表整洁,布局合理,文字注释必须使用工程字书写,不准用徒手画3)毕业论文须用A4单面打印,论文50 页以上的双面打印4)图表应绘制于无格子的页面上5)软件工程类课题应有程序清单,并提供电子文档5.装订顺序1)设计(论文)2)附件:按照任务书、开题报告、外文译文、译文原文(复印件)次序装订3)其它目录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Ⅰ... 开题报告 . (Ⅱ)指导教师审查意见 .................................................. Ⅲ... 评阅教师评语 (Ⅳ)答辩会议记录 (Ⅴ)中文摘要 (Ⅵ)英文摘要 (Ⅶ)前言 (1)1热力计算 (2)1.1原始数据 (2)1.2定性温度和物性参数计算 (2)1.3初选结构 (3)1.4管程换热计算及流量计算 (3)1.5壳程换热计算 (5)1.6传热系数 (6)1.7管程压降 (7)1.8壳程压降 (8)1.9压强校核 (9)2结构设计 ..........................................................102.1换热流程设计 .................................................102.2管子和传热面积 ...............................................102.3管子排列方式 .................................................102.4壳体 .........................................................112.5管箱 .........................................................122.6固定管板 .....................................................132.7分程隔板 .....................................................132.8折流板 .......................................................142.9拉杆 (15)2.10进出口管 (15)2.11浮头箱 (16)2.12浮头 (16)2.13补强圈 (17)2.14法兰 (17)2.15支座 (19)3强度校核 (20)3.1管箱的强度校核及优化 (20)3.2壳体的强度校核及优化 (22)4制造工艺及安装 (23)4.1制造工艺 (23)4.2安装与拆卸 (24)5Solidworks 绘出的实体模型 (26)小结 (27)参考文献 (28)致谢 (29)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系部:机械系专业:过程装备班级:装备0601 学生姓名:丁红林指导教师/ 职称:周志宏/ 教授1.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浮头式换热器设计2.毕业论文(设计)起止时间:2009年11 月1 日~2010年6 月1 日3.毕业设计(论文)所需资料及原始数据(指导教师选定部分)换热器设计原始数据壳体规格Φ 70;0 管箱规格Φ750;换热管规格19×3L=80004.毕业设计(论文)应完成的主要内容1)换热器的发展概况2)总体参数设计计算3)传热学计算4)有限元分析5)结构的三维设计6)换热器的工程图设计5.毕业设计(论文)的目标及具体要求换热器的三维图工程图:总装配图,部件装配图各一张,零件图3 张6、完成毕业设计(论文)所需的条件及上机时数要求熟悉Solidworks 上机100 小时任务书批准日期任务书下达日期完成任务日期系主任/ 责任教授学生签名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名称浮头式换热器设计系部机械系专业班级装备601学生姓名丁红林指导教师周志宏辅导教师周志宏开题告时间2009 年11 月-2009 年12 月报浮头式换热器设计学生:丁红林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指导教师:周正宏长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一、题目来源及其类型题目来源:生产实际题目类别:毕业设计二、研究目的和意义换热器是国民经济和工业生产领域中应用十分广泛的热量交换设备,随着现代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的不断开发和能源问题的日趋严重,世界各国已普遍把石油化工深度加工和能源综合利用摆到十分重要的位置。

年产30万吨合成氨厂变换工段列管式换热器E04102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年产30万吨合成氨厂变换工段列管式换热器E04102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贵州大学毕业论文(设计)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年产30万吨合成氨厂变换工段列管式换热器E04102设计学院: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专业: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目录目录 (Ⅰ)中文摘要 (Ⅲ)英文摘要 (Ⅳ)前言 (1)第一章工艺计算 (5)1.1物料衡算 (5)1.2热量衡算 (5)1.2.1冷流体的物性参数 (5)1.2.2热流体的物性参数 (9)1.2.3冷热流体的物性表 (13)1.3冷热流体的流程安排 (13)1.4管壳程数及流体流型的确定 (14)1.5传热平均温差的计算 (14)1.6估算传热面积 (14)1.7结构设计 (14)1.7.1管程设计--确定换热器规格、管数和布管 (14)1.7.2确定管程流速 (15)1.7.3壳程设计 (16)1.7.4核算换热面积A (16)第二章强度计算 (22)2.1壳体设计 (22)2.1.1壳体筒体壁厚计算与校核 (22)2.1.2壳体筒体封头计算与校核 (24)2.2管箱设计 (26)2.2.1管箱壁厚计算与校核 (27)2.2.2管箱封头计算与校核 (29)2.3法兰设计 (31)2.3.1垫片设计 (32)2.3.2螺栓设计 (33)2.3.3法兰设计 (35)2.4管板设计 (39)2.5温差应力的计算 (46)2.6筒体内部设计 (48)2.6.1换热管与管板的连接 (48)2.6.2支撑板的设计 (48)2.6.3管箱隔板的设计 (49)2.6.4防冲板的设计 (49)2.6.5起吊附件 (49)2.7开孔和开孔补强设计 (49)2.7.1管箱开孔补强设计 (50)2.7.1壳体开孔补强设计 (51)2.8耳座的设计 (54)第三章U型管式式换热器的制造工艺 (58)3.1U型管式换热器的制造 (58)3.1.1筒体 (58)3.1.2封头和管箱 (58)3.1.3换热管 (58)3.1.4设备组装 (58)3.2换热管管板的连接 (58)3.3管板的加工 (59)第四章换热器的检验、安装与维修 (60)4.1安装 (60)4.2维修 (60)4.3 清洗 (60)结论 (61)参考文献 (62)致谢 (63)摘要本设计着重就E04102U型管换热器的设计,并简要论述了其加工制造过程,就以所给的物性参数和生产量为基础,利用传热原理和传热计算所得换热器面积确定U型管换热器的基本形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换热器毕业设计论文 第1章 浮头式换热器就是管壳式换热器系列中的一种,它的特点就是两端管板只有一端与外壳固定死,另一端可相对壳体滑移,称为浮头。浮头式换热器由于管束的膨胀不受壳体的约束,因此不会因管束之间的差胀而产生温差热应力,另外浮头式换热器的优点还在于拆卸方便,易清洗,在化工工业中应用非常广泛。本文对浮头式换热器进行了整体的设计,按照设计要求,在结构的选取上,即壳侧两程,管侧四程。首先,通过换热计算确定换热面积与管子的根数初步选定结构,然后按照设计的要求以及一系列国际标准进行结构设计,设计的前半部分就是工艺计算部分,主要设根据设计传热系数、压强校核、壳程压降、管程压降的计算;设计的后半部分则就是关于结构与强度的设计。主要就是根据已经选定的换热器型式进行设备内各零部件(如壳体、折流板、管箱固定管板、分程隔板、拉杆、进出口管、浮头箱、浮头、支座、法兰、补强圈)的设计。 换热器就是国民经济与工业生产领域中应用十分广泛的热量交换设备。随着现代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的不断开发与能源问题的日趋严重,世界各国已普遍把石油化工深度加工与能源综合利用摆到十分重要的位置。换热器因而面临着新的挑战。换热器的性能对产品质量、能量利用率以及系统运行的经济性与可靠性起着重要的作用,有时甚至就是决定性的作用。目前在发达的工业国家热回收率已达96%。换热设备在现代装置中约占设备总重30%左右,其中管壳式换热器仍然占绝对的优势,约70%。其余30%为各类高效紧凑式换热器、新型热管热泵与蓄热器等设备。其中板式、螺旋板式、板翅式以及各类高效传热元件的发展十分迅速。在继续提高设备热效率的同时,促进换热设备的结构紧凑性,产品系列化、标准化与专业化,并朝大型化的方向发展。浮头式换热器就是管壳式换热器系列中的一种。换热管束包括换热管、管板、折流板、支持板、拉杆、定距管等。换热管可为普通光管,也可为带翅片的翅片管,翅片管有单金属整体轧制翅片管、双金属轧制翅片管、绕片式翅片管、叠片式翅片管等,材料有碳钢、低合金钢、不锈钢、铜材、铝材、钛材等。壳体一般为圆筒形,也可为方形。管箱有椭圆封头管箱、球形封头管箱与平盖管箱等。随着我国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全球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增长,国内市场与出口市场对换热器的需求量将会保持增长,客观上为我国换热器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从市场需求来瞧,在国家大力投资的刺激下,我国国民经济仍将保持较快发展。石油化工、能源电力、环境保护等行业仍然保持稳定增长,大型乙烯项目、大规模的核电站建设、大型换热器毕业设计论文 风力发电场的建设、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中多晶硅产量的迅速增长、大型环境保护工程的开工建设、海水淡化工程的日益成熟,都将对换热器产业产生巨大的拉动。 未来散热器将会朝着更加节能环保与美观实用的角度不断创新与发展,短时期钢制柱式散热器与铜铝复合散热器任将会就是市场主流产品与选择。 换热器在工业生产与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且其功作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整个装置与系统综合性能的好坏,因此换热器的合理设计极其重要,所以一个合理的换热器应满足一下的几点要求: (1)在给定的工作条件(流体流量、进口温度等)下,达到要求的传热量与流体出口温度; (2)流体压降要小,以减小运行的能量消耗; (3)满足外形尺寸与重量要求; (4)安全可靠,满足最高工作压力,工作温度以及防腐、防漏、工作寿命等方面要求; (5)制造工艺切实可行,选材合理且来源有保证,以减少初投资; (6)安装、运输以及维修方便等。按照设计要求,在结构的选取上,为了增大压差校正系数,采用了壳侧两程管侧四程。 通过换热计算确定换热面积与管子的根数初步选定结构,然后按照设计的要求以及一系列国际标准进行结构设计。在结构设计时,要考虑许多因素,例如传热条件、材料、介质压力、温度、流体性质以及拆卸等等。之后对有些部件进行强度校核并进行对其优化设计。 换热设备就是化工、炼油、动力、食品、轻工、原子能、制药、机械及其她许多工业部门广泛使用的一种通用设备。在化工厂中,换热设备的投资约占总投资的10%-20%,在炼油厂中,约占总投资的35%-40%。

1、1换热设备的应用 浮头式换热器由于管束的膨胀不受壳体的约束,因此不会因管束之间的差胀而产生温差热应力,另外浮头式换热器的优点还在于拆卸方便,易清洗,在化工工业中应用非常广泛。在工业生产中,换热设备的主要作用就是使热量又温度较高的流体传递给温度较低的流体,使流体温度达到工艺过程规定的指标,以满足工艺过程上的需要。此外,换热设备也就是回收余热与废热,特别就是低位热能的有效装置。 换热器毕业设计论文

图1-1浮头式换热器实物图

1、2换热器设备的分类

1.2.1按作用原理分类 (1)直接接触式换热器 直接接触式换热器又称混合式换热器,就是利用冷,热流体直接接触,彼此混合进行换热的换热器。为增加两流体的接触面积,以达到充分换热,在设备中常放置填料与栅板,通常采用塔状结构。如冷却塔,冷却冷凝器等。 (2)蓄热式换热器 蓄热式换热器又称回热式换热器,就是借助于固体构成的蓄热体与热流体与冷流体交替接触,把热量从热流体传递给冷流体的换热器。在换热器内首先由热流体通过,把热量积蓄在蓄热体中,然后由流体通过,由蓄热体把热量释放给冷流体。由于两种流体交替与蓄热体接触,因此不可避免地会使两种流体少量混合。若两种流体不允许有混合,则不采用蓄热式换热器。 (3)间壁式换热器 它又称表面式换热器,就是利用间壁将进行热交换的冷热两种流体隔开,互不接触,热量由热流体通过间壁传递给冷流体的换热器。间壁式换热器就是工业生产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换热器,其形式多样,如管壳式换热器与板式换热器都属于间壁式换热器。 (4)中间载流体式换热器 它就是把两个间壁式换热器由在其中循环的载流体连接起来的换热器。载流体在高温流体换热器与低温流体换热器之间循环,在高温流体换热器中吸收热量,在低温换热器毕业设计论文 流体换热器中把热量释放给低温流体,如热管式换热器等。 1.2.2按作用方式分类 (1)管式换热器 管式换热器都就是通过管子壁面传热的换热器。按传热管的结构形式不同大致可分为蛇管式换热器、套管式换热器、缠绕管式换热器与管壳式换热器等。蛇管式换热器一般由金属或非金属管子,按需要弯曲成所需的形状,如圆盘形、螺旋形与长的蛇行等。它就是最早出现的一种换热设备,具有结构简单与操作方便等优点。按使用状态不同,蛇管式换热器又可分为沉浸式蛇管与喷淋式蛇管两种。套管式换热器就是由两种不同大小直径的管子组装成同心管,两端用U形弯管将她们连接成排,并根据实际需要,排列组合成传热单元,换热时,一种流体走内管,另一种流体走内外管间的环隙,内管的壁面为传热面,一般按逆流方式进行换热。两种流体都可以在较高的温度、压力、流速下进行换热。套管式换热器的优点就是结构简单,工作适应范围大,传热面积增减方便,两侧流体均可提高流速,使传热面的两侧都可有较高的传热系数;缺点就是单位传热面的金属消耗量大,检修、清洗与拆卸都较麻烦,在可拆连接处容易造成泄漏。管壳式换热器就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换热设备。在圆筒形壳体中放置了许多管子组成的管束,管子的两端固定在管板上,管子的轴线与壳体的轴线平行。为了增加流体在管外空间的流速并支撑管子,改善传热性能,在筒体内间隔安装多块折流板,用拉杆与顶距管将其与管子组装在一起。换热器的壳体上与两侧的端盖上装有流体的进出口,有时还在其上装设检查孔,为了安置测试仪表用的接口管,排液孔与排气孔等。缠绕管式换热器就是芯筒与外筒之间的空间内将传热管按螺旋闲形状交替缠绕而成,相邻两成螺旋状传热管的螺旋方向相反,采用一定形状的定距管使之保持一定的距离。缠绕状传热管可以采用单根绕制,也可采用两根或多跟组焊后一起绕制。管内可以通过一种介质,称通道型缠绕管式换热器;也可分别通过几种不同的介质,而每种介质所通过的传热管均汇集在各自的管板上,构成多通道型缠绕管式换热器。缠绕管式换热器适用于同时处理多种介质等场合。 (2)板面式换热器 板面式换热器就是通过板面进行传热的换热器。板面式换热器按传热板面的结构形式可分为以下五种:螺旋板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板翅式换热器、板壳就是换热器与伞式换热器。板面式换热器的传热性能要比管式换热器优越,由于结构上的特点,使流体能在较低的速度下就达到湍流状态,从而强化了传热。板面就是换热器采用板换热器毕业设计论文 材制作,在大规模组织生产时,可降低设备成本,但其耐压性能比管式换热器差。 第2章 浮头式换热器热力计算 浮头式换热器热力计算一般包括:定性温度与物性参数,初选结构,管程热力计算及流量计算,壳程换热计算,传热系数,管程压降,壳程压降压强校核。 2、1原始数据 油进口温度: '1t=175℃ 油出口温度: "1t=155℃ 油工作压力: P1=1、6MPa 水进口温度: '2t=144℃ 水出口温度: "2t=163℃ 水工作压力: P2=2MPa 壳体内径: DS=700mm 管箱内径: DN=750mm 换热管规格:Φ19×3 L=8m

2、2定性温度与物性参数计算

水的定性温度: Cttt5.15321631442222 水的密度: ρ2=913kg/m3 水的比热: Cp2=4、32kJ/kg℃ 水的导热系数:k2=0、686W/m℃ 水的粘度: μ2=168、8×10-6 水的柏朗特数:Pr2=1、08 油(柴油)的定性温度:

Cttt16521551752111 油的密度: ρ1=715 kg/m3 油的比热: Cp1=2、48 kJ/kg℃ 油的导热系数:k1=0、133 W/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