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产品技术创新》论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探究机械产品的技术创新

屈裕民

摘要:机械产品的技术创新在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当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文章论述了机械产品技术创新方法、创新设计、创新模式,并提出打造技术创新的实现机制,以便机械产品技术创新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机械工程;产品技术创新;自主创新

机械产品技术创新以相关自然科学为理论基础,结合生产实践中的技术经验,研究和解决在开发、设计、制造、安装、运用和修理各种机械中遇到的问题,创造出新的适合生产的各类产品。产品技术创新是机械工程的技术创新的一种实践方式。机械工程学科分为以下几类: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车辆工程、仿生技术等。机械工业是将机械工程领域的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实践的行业。作为社会经济生活中重要的基础产业,机械工业是各个工程领域发展的前提保障。

1 我国机械工业发展现状

经过60多年的持续发展,我国机械工业面貌从弱小落后转变为比较完备的工业生产体系,成为国民经济中技术装备的重要保障,支柱产业地位突出。机械企业集中度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强,产品结构向高层次发展,国际竞争力得到了明显提升。目前,机械工业正处于产业升级的关键阶段,该行业的结构调整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重头戏。

2 技术创新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石

从全球工业化国家的发展经验看,各国都拥有强大的机械工业,并且强调该行业的优先发展地位。机械工业具有较强的后向连锁能力,对其他产业产生着极其深远的影响,因此,机械工业的发展不仅仅影响自身,而且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方向。机械212业高度化水平是工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标志。

机械工业是科学技术物化的基础,该产业的结构优化升级必须靠高新技术的突破来实现,而机械工程学科领域正是技术创新的基地。长久以来,机械工程就以增加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生产的经济性为目标来研制和发展新的机械技术。随着环保压力不断增加,新技术的研制也将降低资源消耗,发展洁净能源,治理、减轻以至消除环境污染作为课题。通过机械工程的技术创新与进步,可以极大地改善劳动条件,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机械工业乃至社会经济结构的优化。

3 技术创新的方法——TRIZ

1946 年,俄国学者阿利赫舒列尔(G.S.AIt—shuller)和他的同事最先提出TRIZ(发明问题解决理论)理论及基本方法,可以普遍适用于新出现的发明问题,协助人们获得这些发明问题的最有效解。现在,国际上已经对超过250万项出色的专利进行过研究。大大充实了TRIZ 的理论和方法体系。TRIZ理论有效地揭示了创造发明的内在规律和原理,目标是完全解决矛盾。获得最终的理想解。它是基于技术的发展演化规律研究整个设计与开发过程。而非是盲目的创新。实践证明,TRIZ 理论可明显加快人们创造发明的进程,并最终得到高质量的创新成果。

试错法、发散思维法、联想法等传统的创新方法,是TRIZ理论出现之前人们进行发明创造采用的主要方法。与这些传统方法相比,TRIZ创新法有不少优点,如该体系中总结创

新的规律性,使创新过程的方向感增强,提高了创新效率,有助于预测产品的技术发展趋势。同时.TRIZ方法具有良好的可推广性和普适性。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TRIZ方法形成了自身比较完善的体系,并在多个行业得到应用。

技术系统进化理论是TRIZ 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该理论主要有8大进化法则,这些法则可以用来预测技术系统,产生并加强创新工具。这8大法则是:①技术系统的S曲线进化法则;②提高理想度法则;③子系统的不均衡进化法则;④动态性和可控性进化法则;

⑤增加集成度再进行简化的法则;⑥子系统协调性进化法则;⑦向微观级和增加场应用的法则;⑧减少人工介入的进化法则。

TRIZ法通常用于机械技术概念设计阶段,针对研发过程提供先进的创新理论、方法及多学科的知识背景,运用软件平台引导设计者系统化地分析问题、分解矛盾。自创立以来,TRIZ增加了一系列212具,如,冲突矩阵、ARIZ、AFD、物质——场分析、ISQ、DE、8种演化类型、40个创新原理,39个工程技术特性,物理学、化学、几何学等工程学原理知识库等。这些工具为创新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基础,从而使TRIZ的实际应用具有可行性。但是TRIZ方法并没有提供如何与实际情况相结合的现成思路,因此在实践中还有大量工作需要完成。

4 机械产品技术创新模式

技术创新模式指借助新理论、新技术和新工艺,开发生产新的机械设备,提供新的服务。技术创新的模式可以根据技术创新的动力源、创新的内容、创新的重要性和幅度、技术创新的方法等划分为以下几类:

4.1 合作创新模式

机械产品技术的合作创新模式是指企业、科研机构与高等院校之间联合开展的创新活动。合作创新多出现于新兴技术和高新技术领域,以共享资源或效益为前提,有明确的合作目标和合作期限,合作各方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协商投入,共同参与,分担风险。企业、科研机构与高等院校的合作创新是国内外机械工程技术创新的重要模式。

4.2 自主创新模式

机械产品技术的自主创新是来源于组织内部的技术突破,通过独立的研究开发活动,获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其成果通常是前所未有的重大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原理性主导技术等,意味着在研究开发方面独一无二的贡献。自主创新可以摆脱技术引进和模仿造成的依赖性,其根本是占据技术领域的主动权。

4.3 模仿创新模式

机械产品技术的模仿创新即通过模仿并改进已有技术而进行的创新活动.是对率先进入市场的机械产品进行改造再创新.即首先掌握被模仿产品的技术诀窍,在此基础上产生新的创意,超过原来的技术水平,使新技术更具市场竞争力。模仿创新的优势是能够大量节约研发和市场费用。降低投资风险,但是这一模式具有较强的技术跟随性。随着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不断增强,专利制度也在继续完善,通过这种模式获得效益显著的新技术越来越困难。

5 构造有利于实现技术创新的机制

围绕一项技术创新项目所要的开展活动非常多。例如,设计项目方案,协调多方力量共同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对技术创新项目进行风险控制,对创新人员进行有效激励以保证项目成功实施.以及对技术创新效果进行绩效考核等。技术创新机制是一系列动力、规则和程序组成的复杂系统,核心为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该机制包括投融资机制,运行机制,激励机制,考核机制等基本机制及众多子机制,它们之间也存在着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

5.1 投融资机制

科技是促进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但科技的发展绝不是孤立的,财政、金融、税收、贸易等相关政策共同作用才能促进技术创新蓬勃发展。因此,在制定机械产品技术创新计划时,一定要有财政、金融、税收、贸易等方面政策意见的参与和协调,使所制定的技术创新方案具有可操作性。

5.2 运行机制

运行机制是指技术创新逐步展开的规范化过程.它通常包含3个运行循环:①生产的物质流循环;②科技的信息流循环;③资金流循环。技术创新就是在这3个循环同时进行、互相配合申完成的。

5.3 激励机制

机械产品技术创新激励机制是管理者与研发人员(激励主客体)之间进行信息交流,达成协调的过程。就利益隶属而言.技术创新项目的管理者和研发人员是相互独立的.因此激励要依据实现双方利益目标这一原则进行。

5.4 考核机制

在考核机制中。要建立考核原则,设计考核的流程和具体考核指标,明确负责人及其责任。考核的数据并不代表一切,它可能只是某些潜在管理问题的表象,关键在于技术创新项目管理部门如何综合分析考核的数据结果。并以此作为技术创新机制管理的切入点,才能体现考核机制最有价值的意义。

有效的技术创新机制是解放和发展现代生产力的根本途径,开展技术创新的关键内容之一就在于建立有效的技术创新机制。目前.技术创新机制的建设正成为我国技术创新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技术创新理论与实践活动深入进行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 严桂英.对我国机械工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的思考[J].改革与战略,2008,(12).

[2] 李跃红.机械工程的发展与展望[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15).

[3] 李伊力,何筠.TRIZ:科技创新新方法——兼论TRIZ 与传统创新方法的比较[J].企业经济,2009,(8).

[4] 关士续.技术创新的运行机制和动力机制[J].未来与发展,199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