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目: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出现的环境问题
院系:地球科学系
班级:理科0901(资环0901)
姓名:范甬杰
学号:3090103494
老师:程晓敢
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出现的环境问题
前言:人们总以为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但是随着无序的开采和不合理利用,水资源得到了严重的污染和破坏,人们越来越感到水资源的危机,一系列与水资源有关的环境、生态和地质问题接踵而来,伴随着一次次的缺水危机,伴随着一次次的水价上涨,人们也渐渐明白水资源的宝贵和有限,为了生存相信人们总会不断地加深对水资源的认识,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当然也不单单是水资源,地球上的一切资源都改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和保护。
关键字:水资源污染破坏环境保护
摘要:目前,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最突出的问题是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地质环境不良、水污染严重和管理不善等。在三峡大坝建设的时候,就有很多的学者质疑,三峡大坝的建成必定会改变附近的地质结构,地下水的结构,及引发一系列破坏原有生态和环境的灾害。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事物都有两面性,人们在感受到三峡大坝及自然水资源恩惠的同时,也难免否认近几年地质灾害的频发,事物总是在好处中伴随着一定的危机,希望人们能够在利用资源的同时,做好一切保护和预防措施,迎接危机的到来。
一、综合概述水资源开发利用出现的环境问题
1.1 水资源过度开发,导致生态严重破坏
水是生命的源泉,历史上的文明古国都是依赖河流发展农业和生存,而古代一个兴旺的地方的衰败往往与水资源的破坏有关,中国古代楼兰曾是丝绸之路上亮丽的绿洲,这里商人络绎不绝、歌舞升平,但是随着水资源的不断枯竭,最后华丽的楼兰只是变成了沙漠中的沙城。而在现代,对水资源的过度开发更是体现在各种水利工程上,各种大坝和引水工程破坏了地层的结构,地下水的结构,还有当地原有的生态结构。由于水资源引起的生物的变化又伴随着食物链和生态链产生不断的连锁反应和破坏扩大。
1.2 城市用水供需矛盾日益尖锐
由于城市人口相对集中,而且城市人口也在不断的增长,还有各种工业的发展,对水的需要越来越高,但是供水的范围和总量有限,城市水资源的供求矛盾日趋尖锐。某些城市更是连居民的生活用水供给都有困难,水价不断上涨,各种珍惜节约水资源的广告深入人们的生活。
1.3 过度开发地下水引起的水环境问题
在许多城市和工矿区,地面来水不够用,就打井抽取地下水。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生产的发展,采取地下水的量越来越大,而地下水的自然补充和恢复又跟不上,如此入不敷出,天长地久就形成一个地下水面以城市和工矿区为中心,中间深,四周浅的大漏斗。以地下水为主要供水水源的城市,不断地过度开发地下水资源,必定导致地下水的增缺平衡,使得地下水一直处于超采状态,引起一系列的地质问题。
1.3.1 区域地下水位下降
不断地超采地下水势必会引起区域地下水位的下降,在农田灌溉开采集中地华北平原,深层水位以3m/a左右的速度下降。而城市地区更是集中开采地下水,
必定导致中心水位大幅度下降,更是可能进一步导致地面沉降的问题。
1.3.2 地面下沉
城市的地下水位大幅下降,导致深部含水层的压力减小,从而使深层含水层释水压密,也能想象本来由水层和地层支撑的城市,但是水越来越少,水层趋于空心状态,而城市又处于不断发展的状态,而且房屋越造越高,整个城市就仿佛伫立在空心夹层上,地面不断的下沉,若是再发生点地震,整个城市必定遭到毁灭性的破坏。
1.3.3 海水入侵
由于地下水层的缺失,造成地下水压的变小,使得那些处于沿海的城市的地下水层海水倒灌,更是破坏当地的淡水资源。
1.4 水质污染加剧
工业革命以来,随着机械化的不断发展,水污染越来越严重,各种化工企业在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更是严重污染了当地的河道和湖泊,人们以前赖以生活洗漱的河流都变成了一条条臭得发黑的无生命的河流。农药的滥用更是引发了全球性的危机,人类和动物体内的农药毒素不断地增加和累积,连南极企鹅的身上都检测出了ddt的累积,人类在生存的同时也在不断地筛选自己,适者生存,看来未来存活下来的人类都是抗毒性极强的。而不合理施肥和含磷氮洗衣服的使用,造成了河流水生物的疯长,水华赤潮现象严重污染了水资源,也更破坏了当地的生物结构。
1.5 水资源开发管理不力,浪费严重
在许多城市,地区工业、居民生活地布局不合理,城市与农村、工业与农业、地表水与地下水,上游与中、下游之间缺乏统一的综合利用规划,对水资源的利用率不高。农业灌溉技术不完善、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不高。
二、三峡工程对生态的影响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是举世瞩目的特大型水利工程,工程的兴建将产生巨大的防洪、发电、航运和供水等方面的效益,但是也将对库区和全流域的生态与环境产生长期而深远的影响。
三峡工程在建设的初期就引起很大的争议,也有不少的学者和科学家反对三峡的建造,凡事都是两面的,在带来效益的同时必定也携带着一定的危机。伴随着时间的验证,引起的环境和生态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2.1 对鱼类资源的破坏
长江的鱼类资源丰富且易受破坏。由于河流的动态,河水的温度和化学组成的变化,以及符合这些鱼类生活特性的自然生活环境和食物来源的改变,都有可能对鱼的种类、数量产生影响,某些鱼种有可能因无法适应新的环境而数目骤减。三峡蓄水成库,将影响到白鳍豚、白鲟、中华鲟、长江鲟、江豚和胭脂鱼等六种国家珍稀濒危水生生物。自2003年三峡大坝下闸蓄水以来,长江泥沙逐渐减少。由于“变江为湖”,许多适合急流生长的鱼逐渐向上游迁移,进而改变了鱼类种群的结构。
2.2 水库的泥沙淤积
所谓的排浑蓄清措施无法解决水库的淤积问题。虽然中央政府为了防止砾卵石淤积问题的出现,在嘉陵江和金沙江上建造了和正在建造多座大坝,阻挡砾卵石和泥沙进入三峡水库,但这根本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最多只是把问题在时间轴上作个推移,把更严重的问题留给子孙。三峡水库蓄水之后,有约百分之八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