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 参观实习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
参观实习报告
指导教师:
姓名:
班级:
学号:
北方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工程地质
年月
这次参观实习主要参观了地球科学展厅、恐龙厅、地球与生命历史厅和地球物质厅,其中地球科学展厅和恐龙厅在参观同时还听讲了博士生讲解员的详细讲解,对地球以及恐龙的相关知识有了简单的系统了解,从中获益匪浅。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博物馆的历史
悠久、馆藏标本系统齐全。现馆藏标本总
量55000余件,其中公开展出4000余件。
博物馆的前身为北京地质学院陈列馆,主
要陈列展矿物、岩石、古生物化石等地质
标本,始建于1952年。建馆初期,标本
主要继承了北京大学地质系、清华大学地
质系、天津大学(北洋大学)地质系、唐
山铁道学院地质科的收藏,追溯藏品在北
京大学、清华大学、北洋大学、唐山铁道
学院的收藏历史,则己逾百年。其藏品乃
是由几代地质学者上个世纪在各种艰苦的野外环境下采集、积累起来的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建馆后,大多数新增标本为本校师生在科研、教学实习等野外工作中采集的标本,以及校友、国际友人等馈赠学校的标本。
2008年起,博物馆进行了改造,目前博物馆在新落成的逸夫楼,位于十层、十一层和十二层共三层,包括地球科学厅、恐龙厅、地球与生命历史厅和地球物质厅等四个大的展厅。此次改造后的新馆,在扩充展厅面积、重新设计展示内容、增添了包括恐龙等珍贵古生物化石和大型精美的矿物标本等重要标本的同时,还采用了声、光、电技术等高新科技手段,提高了布展的科技含量,烘托了展示的气氛;在展厅中精心设计和制作典型的地质景观模型,用直观、形象的手段展示了深奥的地学内容。
参观实习的安排及主要内容:
1.地球科学展厅
①太阳系是我们现在所在的恒星系统。它是以太阳为中心,和所有受到太阳引力约束的天体的集合体:8颗行星、至少165颗已知的卫星,和数以亿计的太阳系
小天体。这些小天体包括小行星、柯伊伯带的天体、彗星和星际尘埃。广义上,太阳系的领域包括太阳、4颗像地球的内行星、由许多小岩石组成的小行星带、4颗充满气体的巨大外行星、充满冰冻小岩石、被称为柯伊伯带的第二个小天体区。在柯伊伯带之外还有黄道离散盘面、太阳圈和依然属于假设的奥尔特云。
②太阳系八大星系位置:依照至太阳的距离,行星序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③地球内部结构:由内到外:地核-地幔-地壳。地壳与地幔之间由莫霍面界开,地幔于地核之间由古登堡面界开。
④六大板块:全球岩石圈可分成六大板块,即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其中只有太平洋板块几乎完全在海洋,其余板块均包括大陆和海洋,板块与板块之间的分界线是海岭、海沟、大的褶皱山脉和大断裂带。
⑤全球火山分布版图:1)西太平洋火山活动区,主要与太平洋板块向北西西方向的俯冲活动有关。环太平洋火山链集中了全球大部分火山,中国东部就被这条火山链包围着(2)东太平洋火山活动区,主要与太平洋东面的小板块(胡安德富卡板
块、科科斯、纳斯卡板块)向美洲板块的俯冲有关(3)大西洋火山活动区,与大西洋和非洲的裂开,以及地中海带的活动有关,
⑥冰川地貌:由冰川作用塑造的地
貌。属于气候地貌范畴。地球陆地表
面有11%的面积为现代冰川覆盖,主
要分布在极地、中低纬的高山和高原
地区。第四纪冰期,欧、亚、北美的
大陆冰盖连绵分布,曾波及比今日更
为宽广的地域,给地表留下了大量冰
川遗迹。
2.恐龙展厅
①生命起源与进化:第一个过程是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发生在地球形成后的十多亿年之间),即由非生命物质经一系列复杂的变化,逐步变成原始生命的过程。第二个过程是生物进化过程(发生在三十亿年以前原始生命产生到现在),即由原始生命继续演化,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经过漫长的过程直到发展为现今丰富多彩的生物界,并且继续发展变化的过程。
无机小分子物质→有机小分子物质→有机高分子物质→多分子体系→原始生命
低等→高等
水生→陆生
②恐龙分类:在给恐龙分类时,科学家们把
恐龙分为两个目:蜥臀目和鸟臀目。1872年, 著名动物学家西利先生根据恐龙“腰带结构” 的差异,对恐龙作出了这个划分。前者有类
似蜥蜴的三角形腰带,后者有与鸟差不多的
四射状腰带。蜥臀目的原始类型为后足行走, 后来演化成四足行走的恐龙。蜥臀目又分为
两个亚目:兽脚亚目和蜥脚形亚目。兽脚亚
目又分为三个次目:虚骨龙次目、肉食龙次
目和恐爪龙次目。蜥脚形亚目又分成古脚龙
(原蜥脚类)类、蜥脚龙类。
鸟臀目的腰带为四射型结构,与鸟类相
似。植物食性或少量杂食性,除鸟脚亚目外,其余都是四足行走的动物。鸟臀目共有五个亚目:鸟脚亚目、剑龙亚目、甲龙亚目、角龙亚目和肿头龙亚目。
③化石:由于自然作用在地层中保存下来的地史时期生物的遗体、遗迹,以及生物体分解后的有机物残余等统称为化石。分为实体化石、遗迹化石、模铸化石、化学化石、分子化石等不同的保存类型。
④马门溪龙化石:中国发现的最大的蜥脚类恐龙,因模式种发现于中国四川宜宾马门溪而
得名。此属动物全长22米,体躯高将近4米。
它的颈特别长,相当于体长的一半,不仅构成
颈的每一颈椎长,且颈椎数亦多达19个,是
蜥脚类中最多的一种。另外,颈肋也是所有
恐龙中最长的(最长颈肋可达2.1米)。与颈
椎相比,背椎(12个)、荐椎(4个)及尾椎(35
个)相对较少。
⑤海百合化石:海百合化石因其外形似“百合花”而得名,是棘皮动物大家庭中的一员。化石产自贵州关岭,距今2.3亿年,特征清晰,保存完整,面积达15平方米,为世界之最。而且整个造型如花似画,令人叹为观止。
⑥人类的主要演变过程:从已发现的人类化石来看,人类的演化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1) 南方古猿阶段。已发现的南方古猿生存于440万年前到100万年前。根据对化石解剖特征的研究,区别于猿类,南方古
猿最为重要的特征是能够两足直立行
走。(2)能人阶段。前200万-前175
万年。能人化石是1960年起在东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