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执行的偏差及其矫正

公共政策执行的偏差及其矫正
公共政策执行的偏差及其矫正

公共政策执行的偏差及其矫正

第六节公共政策执行偏差及其矫正

一、什么是政策执行偏差

(一)政策执行偏差的含义

所谓政策执行偏差是指执行者在实施政策的过程中,由于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其行为效果偏离政策目标并产生了不良后果的政策现象。

政策目标的偏离和不良后果的出现是统一不可分的。政策是否偏离了政策目标,是根据政策执行当中出现的不良后果来确定的。也就是说,政策目标的偏离是执行偏差的本质属性,不良后果是执行偏差的表象特征。

(二)政策执行偏差的表现形式

主要有下列几种:

1 .象征式政策执行。主要指在实施政策过程中,执行主体仅做表面文章,或只做政策宣传而不务实际,或“阳奉阴违”,或前紧后松,或敷衍塞责。其总的特点是政策最终成了一纸空文,根本谈不上解决什么具体的政策问题。

2 .附加式政策执行。主要是指政策在执行过程中被附加了不恰当的内容,使政策的调整对象、范围、力度、目标超越了政策原定的要求,特别是执行者在现行政策的目标的基础上再自行增添了若干个新目标。“土政策”往往是附加式政策执行的一种典型表现形式。“土政策”是指打着贯彻上级政策要结合实际的旗号而自行附加额外目标的政策,它另搞一套,使政策执行复杂化,影响政策目标的实现。

3 .残缺式政策执行。主要是指一项完整的政策在执行中只有部分被贯彻落实,其余则被弃置不顾,使政策内容残损不全,不能有效地、完全地实现既定的政策目标。其典型表现就是“断章取义,为我所用”。

4 .替代式政策执行。主要是指在政策执行过程中被换上与现行政策表面上一致而事实上背离的内容。这是一种极为严重的执行偏差,其政策内容、目标、性质已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它的特点是执行者在政策实施过程中“挂羊头,卖狗肉”。这种情况往往发生在政策与执行主体之间出现极为激烈的利益差异和冲突的时候。“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就是一种典型的替代式政策执行。“有利的就执行,不利的就变形”。这就严重地损害了政策的严肃性、权威性和公共利益。

5 .观望式政策执行。主要是指在政策实施过程中,执行主体总是被动观望:观上面的招数,等新政策出台,观上面的态度,看是否来硬的;观左右行动,看是否动真的。它的特点是执行者采取一种“软拖”的手法,能拖的就拖,实在不能拖的只得勉强执行。

6 .照搬式政策执行。主要是指在政策实施过程中,执行主体机械地照搬照抄,“原原本本传达,不折不扣落实”。这样呆板地执行政策往往不能

真正地解决问题、实现政策目标。它的特点是执行者把政策的原则性和灵活性严重地分离。

二、政策执行偏差产生的原因

1 、政策问题本身的复杂性。政策实施的成功与失败,与政策所要解决的问题的复杂程度密切相关。就一般的情况来看,敏感的政治性政策、直接涉及人们利益分配和调整的经济政策、竞争性和敌对性的外交政策及军事政策、涉及领域众多的综合性政策(如环境保护政策),创新性较强的政策等,大部分都属于比较复杂的政策。如果执行者对相关政策问题的复杂性没有充分认识,对相关政策的执行难度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有可能产生各种形式的政策偏差。

2 、政策质量低劣。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①政策目标错误或者模糊不清。政策目标的正确与否是衡量政策实施好坏的标准,进而成为政策实施效率的标准。政策目标错误,实施效率越高则失误越大。政策目标模糊不清是指:目标不切实际、难以达到;目标难以比较和衡量;目标没有所期望的明确结果;目标的完成超出政策执行者的职权范围;目标没有规定完成的期限。在这种情况下,执行者在实施政策的过程中往往会显得无所适从。②政策内容混乱。无论是对于同一项政策的目标还是多项政策的目标,如目标之间不一致,相互之间发生冲突,那就意味着政策的内容也是相互矛盾的。在执行这样的政策时,执行者要么犹豫不定、裹足不前,要么自相冲突、产生内耗,影响政策效果,发生执行偏差。③政策标准不合理。决策者在制定政策时,须注意政策标准要切合实际,要指出政策标准的未来可能变化,以便为实施活动的发展提供遵循的方向。否则,政策执行就可能发生偏差。多、政策环境的变化。政策环境具有复杂性、多样性、变异性等特点,这些特点给政策执行增加复杂性和困难;在执行政策时,政策环境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新情况、新变化、新问题,从而对政策的顺利执行形成挑战。如果执行者对这种挑战应对措施不当,政策执行偏差就有发生的可能。

4 、利益集团的压力。任何政策,势必涉及利益的调整,因而各利益集团必然千方百计地影响公共政策,这不但表现在公共政策制定的时候,同时也表现在公共政策执行的时候。利益集团对公共政策的影响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表现得尤为突出。现阶段我国也存在着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三者之间的矛盾,也还存在着各地区、各行业、各部门之间进行利益分配的问题,因此也存在着“利益集团”对公共政策的影响。许多政策执行偏差往往是由于执行者受到利益集闭的压力而扭曲

或擅自改变政策内容造成的。

5 、政策资源的不足。缺乏必要的政策资源,那么执行的过程肯定是不会顺利的,执行的结果也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甚至会出现偏离政策目标的情况。

6 、缺乏健全的监督机制。监督体制和方法的不当,监督机构的权力过小或过大,监督制度的不健全,都会对政策执行机构和人员的行为产生重要影响,有可能导致或助长执行偏差的产生与扩大。

( 三) 我国政策执行偏差的原因分析

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政策执行偏差的形成原因又有着不同的重点。这可以从以下几点来认识:

1 、转型时期的政策环境

目前,我国正处于体制转型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在形成的过程中,各个领域都在进行着制度变革和制度创新,新旧观念,新旧制度相互激荡,社会中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这对于政策执行者来讲,就增加了正确地把握和分析环境诸因素的难度。

2 、领导体制方面的原因

在领导体制方面,党政之间的权限在许多方面并没有完全理清,导致了党对政府的原则指导和实际干预之间度的把握上的困难,造成政府不能真正地表现出自主性、灵活性。

3 、民主、法制意识淡薄

在我国,无论是政策的执行者还是普通的人民群众,他们的民主、法制意识都还是比较薄弱的。不少执行者难以做到集思广益,凡事往往个人说了算;人民群众参与政策讨论的主动性、自觉性不够,对执行者违反政策的行为往往缺乏'有效监督,从而为政策执行偏差的造成提供了条件。

三、政策执行偏差的矫正

政策执行偏差的矫正是指政策主体采取一定的纠正措施,使政策执行回到正确的方向并且消除不良后果的过程。

( 一) 矫正的对象

1 、政策本身。包括政策的内容、目标、范围、执行方式、程序等的调整。

2 、政策执行组织。包括执行组织的结构、领导者、领导方式、思想与工作作风、规模及管理方式等的调整。

3 、政策目标群体。包括政策目标群体的范围、具体对象、强度的调整。

(二)矫正的途径

以既定的政策为参考对象,执行偏差矫正的途径主要有:

1 、政策修正。指对既定政策的具体内容、适用范围、有关限定等具体规定做某些改正、整治,使之趋向正确、完善、符合实际。

2 、政策增删。指在政策对象不变的情况下,对现行政策的具体条文做某些必要的补充和删减,或者扩大其内容、适用范围和延长其适用期限;或者缩小其内容、适用范围和缩短其适用期限等。

3 、政策更新。指在现行政策基础上做出的革新、除旧布

新。它是政策在不改变控制对象的基础上,对现行规范的整体性进行调整。

(三)矫正的方法

对政策执行偏差的矫正,应采取综合治理的系统方法。

1 、完善管理体制。

2 、提高执行人员素质。

3 、科学诊断问题。

4 、及时跟踪评估。

5 、强化监督控制。

6 、加强舆论宣传。

7 、采取相应强制措施。

8 、采取防范和矫正相结合的方法

3、真真的心,想你;美美的意,恋你;暖暖的怀,抱你;甜甜的笑,给你;痴痴的眼,看你;深深的夜,梦你;满满的情,宠你;久久的我,爱你!

4、不管从什么时候开始,重要的是开始以后不要停止;不管在什么时候结束,重要的是结束以后不要后悔。爱情来了,你还在犹豫么?

5、美女,我注意你好久啦,就是不知道怎么表白。我翻来覆去,思来想去,最终想到一个大胆的办法,我要俘虏你的心,让你爱上我。爱上了吗?

6、对你的爱意,早已飞过万水千山,飞到你眼前,请你睁开眼,仔细看认真听,我的眼睛为你明亮,我的嗓音为你歌唱,来吧,让我们一起舞动爱情之歌!

7、爱你没商量,你的眼睛眨一下,我就死去,你的眼睛再眨一下,我就活过来,你的眼睛不停地眨来眨去,于是我便死去活来!

8、因为深爱,找不到词汇诠释,因为深爱,找不到言语概括,因为深爱,只能发条短信,轻声说一声“我爱你”,这不是三个字,而是一辈子!

9、我对你的心是鲜啤酒,清澈甘冽;我对你的情是葡萄酒,味美甘甜;我对你的爱是刀烧酒,热情浓烈;醉倒在怀,无限爱恋。

10、人生短短几十年,不要给自己留下了什么遗憾,想笑就笑,想哭就哭,该爱的时候就去爱,无谓压抑自己。人生的苦闷有二,一是欲望没有被满足,二是它得到了满足。

11、一片琼花天庭落,万里江山披银河,冰凌也有相思苦,写意窗花含泪说,昙花一现夜梦短,早有晨光盼春歌。想你,我的心会和你一起启程,祈祷每一个黎明。

12、戒指好比爱情,戴在手上,也是戴在心上;伤在心上,便也伤在手上。不敢碰的,是那心里的伤;不愿摘的,是那难舍的爱。

13、在追求爱情的列车上,透过车窗,可以欣赏到许多优美的景色,但是,请不要留恋,因为终点站才是真正的目的地。但愿我能够成为你永远的终点站!

14、爱一个人真的好难,让我欢喜让我忧!如果不让我去爱你的话,我会更难受,更彷徨。所以为了我自己,我还是爱着你吧!

15、诚挚的微笑,每一次心跳,或许寂然无声,却胜过虚幻的海誓山盟;真情的碰撞,灵魂的契合,或许不够浪漫,却胜过无数的真情告白。

16、此时此刻我又想起了你,想你的感觉是一种酸酸的痛!不能打电话告诉你,只想用文字亲亲你!记住爱你的人始终是我!

17、爱你一万年,夸张!爱你五千年,无望!爱你一千年,荒唐!爱你一百年,太长!接连爱你七十年,只要我身体健康,就是我的强项!

18、如果不爱你,不会为你守着誓言,如果不爱你,不会承受一切的罪恶感,如果不爱你,不会因你而绽放幸福的光彩。

19、一个犀利并朦胧眼神,传递心中纠结情感,我们的距离愈近或愈远。发条简朴并低调的信息,尽享真情互动,指尖点点,送你的却是心中真情满满。

20、上帝给了我这份缘,所以我每天都在天堂。生活里因为有了爱,所以我身边幸福弥漫。日子里面有了你,所以天天我都很美。

钢材检验标准新版

钢材检验标准Q/RY.10.1403-2017 钢材检验标准 2017-6-8发布2017-6-8实施 编制:技术部批准: 钢材检验标准Q/RY.10.1403-2017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冷轧钢板和钢带、热轧钢板和钢带的外观尺寸、外形重量要求的检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所采购进厂的冷轧钢板和钢带、热轧钢板和钢带的检验。 2、引用标准 GB708-88 冷轧钢板和钢带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GB709-88 冷轧钢板和钢带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3、检验量具设备: 采用目测,钢卷尺、游标卡尺、超声波测厚仪、平台。 4、检验内容 4.1、所采购的各种钢材,应是本公司的合格供方提供,具有国家认可授权检测机构检验的有效检验报告、生产厂家质量检验部门的产品合格证明书,应注有产品规格型号、产品等级,使用性能技术要求等。 4.2、外观要求:钢板表面不得有锈斑、裂纹、结疤、折叠、起泡、夹杂和分层。 4.2.1.锈斑主要是指钢板氧化后产生的生锈现象,底色为黄褐色斑状。 4.2.2.钢板表面允许有深度或高度不超过钢板厚度公差一半的麻点、凹凸、划痕。 4.2.3.麻点主要指板材在制作是落入杂质产生,其底色为板材色状。 4.2.4.钢板板边要求平整、光滑,无锯齿状,四棱见线。 钢材检验标准Q/RY.10.1403-2017 4.4、钢板和钢带的宽度允许偏差:(表二) mm

5.1、车身钣金件使用钢质材料的性能应有生产厂商提供的合格材质检验报告; 5.2、钢质材料的厚度采用游标卡尺、千分尺、超声波测厚仪等检验设备检测,在距离边缘不小于40mm处钢(板)材的任意测定三点,计算平均值,结果应与(表一、表四)相符。 5.3、钢质材料的宽度采用卷尺,在距离边缘不小于40mm处钢(板)材的任意测定三点,计算平均值,结果应与(表二)相符。 5.4、钢板的不平度检测是将钢板自由地放在平台上,除钢板的本身重量外,不施加任何压力,用米尺进行测量,测量钢板与米尺之间的最大距离。所测的结果应与(表三)相符。 说明:本标准公司提出技术部负责起草 2010年9月8日

公共政策知识点知识讲解

公共政策知识点

1.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力机关经由政治过程所选择和制定的为解决公共问题、 达成公共目标。以实现公共利益的方案。 2.公共政策的内涵:1)是决定、决策、对策、政策的一种特殊形态 2)是经由政治过程而进行方案的初拟、优化和择定的结果 3)是公共权力机关的基本的活动方式或活动过程,是公共权力机关 的权力意志的表现 4)三大要素:公共问题、公共目标、公共利益 5)是一种权威性的价值分配方案 6)有消极和积极之分 3.公共政策产生的条件:公共问题的形成、公共决策机关的产生、公共强制机 构的出现 4.现代的公共政策的表现:1)在公共问题的形成过程中,公民参与所起的作用 越来越大 2)现代国家和政府制度的基本理念是主权在民 3)现代国家和政府越来越注重执行社会管理职能,其目的不仅在 维护和巩固政治统治,而且是推动经济和社会自身的 发展 4)传统的公共政策的质量取决于统治者个人,而现代的公共政策的 质量取决于政策过程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5.政策类型:从内容特征上分:1)元政策(总政策、总方针)、基本政策(基本 国策、方针性政策、纲领性政策、根本政 策)、部门政策(具体政策、方面政策)

2)战略(宏观决策、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一言 兴邦,一言丧邦)、策略(中观决策)、 战术(微观决策) 6.公共政策的基本功能:管制,引导,调控,引导 7.现代公共政策的规定性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力机关为着 一定的目标而进行的社会资源的 配置和社会价值的分配 8.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1)政治性、权威性、强制性 2)公共性与偏好性的对立统一 3)应然与实然的统一 4)回应性与普遍性的统一 9.政策工具的类型:1)一至八至更多 2)三分法:政策工具光谱依强制的有无、强弱划分为:自 愿性(非强制性)、混合性、强 制性 10.公共政策主体:1)直接主体:国家的代议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某 些政治体制内的政党和军队领导人 2)间接主体:①次国家政策行为者(地方政府、政党、利益集团、 非政府组织、公民、社会会政治运动、公共舆 论) ②跨国政策行为者(跨国公司、联盟)

从公共政策执行主体的角度分析公共政策执行偏差原因_叶蕾2008

□经济管理 从公共政策执行主体的角度分析公共政策执行偏差原因 叶蕾呼军艳 一、公共政策执行偏差 公共政策执行是在复杂的政策系统中进行的社会活动,受到来自执行子系统内部和环境的许多因素的影响与制约。所谓公共政策执行主体,是指负责组织落实公共政策的人员或组织,主要包括国家和地方政策行政机关、司法机关、被赋予执行权的其他公共权力机关以及供职于这些机关的公职人员,即属于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范畴。执行主体掌握着实施政策的资源、手段和方法,是将政策贯彻于政策对象中去的施行者、组织者、管理者和责任者。执行主体的组合状况以及执行人员的素质、政策水平、管理水平、道德素养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政策执行的成败和政策目标的实现。 政策执行偏差,是指执行者在实施政策过程中,由于主客观因素的作用,其行为效果偏离政策目标并产生了不良后果的政策现象。学者宁骚将政策执行偏差的表现形式归结为以下几种:(1)象征性政策执行(2)附加式政策执行(3)或缺式政策执行(4)替代式政策执行(5)观望式政策执行(6)照搬式政策执行(7)规避式政策执行。可以看出,公共政策执行偏差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其产生的原因也就是复杂的,以下就从执行主体这一角度来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 二、公共政策主体对造成公共政策执行偏差的原因分析 1.执行人员的趋利行为 执行人员的趋利行为不可避免地有着自身利益追求和行为倾向,要在执行政策的过程中始终保持绝对的“价值中立”,实际上是难以做到的。首先,行政人员的成本—— —收益预期促使了趋利行为。其次,政策本身的弹性助长了趋利行为。 2.执行人员的角色错位 从“道德人”的角度来看,作为政策执行者,执行人员应扮演着“公仆”的角色,因为执掌公共权力的他们理应将这种来源于民众的公共权力用于为人民服务。然而,在现实中,他们往往会陷入政府行政机构代理人和普通公民的角色冲突之中。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当政策追求的整体利益或全局利益与执行者的个人利益或局部利益发生冲突时,政策执行者往往会因公私角色的错位而致使政策执行出现偏差。 3.社会监督的严重缺失 社会监督是防止公共权力滥用、腐败、维护公正性的有力武器,是对政策执行人员“经济人”属性的一种有效约制。但是,在我国政府的政策执行过程中,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常常会因来自方方面面的行政干预而难以正常发挥作用。监督者处于无权状态,监督往往也只是纸上谈兵而已。虽然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由行政系统内部监督和社会监 -- 137

影响公共政策有效执行的主要因素

第五节影响公共政策有效执行的主要因素 一、政策问题、政策质量与政策执行 一项公共政策能否得到有效执行,除本章已经述及的那些因素之外,还取决于如下因素: ①政策问题的性质;②政策的质量;③执行机关的效能;④政策对象的情况;⑤政策执行的外部环境,等等。这里着重分析一下前面两个因素对政策有效执行的影响。 公共政策执行的成功与否,与政策要解决的社会问题本身密不可分,这是由社会问题本身的基本特性决定的。政策问题的性质影响有效执行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①问题本身所涉及的范围。从现实情况来看,有的政策问题性质比较单一,所涉及的范围较小,那么针对此类问题所制定的政策,执行起来就比较容易,反之难度就会增加;②问题本身的复杂程度。一般而论,政策问题的复杂程度取决于问题的成因、问题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与其他社会问题的关联性这三个方面。由于政策问题本身的纷繁复杂,即使拿出了较好的政策方案,在执行之中仍然会遇到相当大的阻力和困难。③随着问题的产生需要调节的行为量的大小。不同的社会问题涉及的人口会有相当大的差别。随着人员的增多,相互之间的沟通、协调的难度也就加大,所需政府调节的行为量显然也会增大,这就增加了政策执行的难度,必将消耗更多的政策资源。 政策本身的质量优劣是影响政策有效执行的又一个重要因素。可以说,质量好的政策是政策有效执行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政策质量的高低主要由以下三个要素来衡量: (1)政策的可行性程度。政策的可行性,是指既定的政策具备了执行所需要的客观条件,经过政策执行者的主观努力,可以实现客观与主观的统一,最大限度地发挥政策的效力,圆满地实现政策目标。因此,政策目标的明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政策执行的效果。

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偏差及对策

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偏差及对策 摘要:在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时期,政策执行的研究具有很大的社会意义。政策的执行成败直接决定政策的效益和价值实现。然而,政策执行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社会实践活动,在政策实施的实际过程中,常常会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而导致执行偏差。这使公共政策目标落空,政策问题得不到有效地解决,政府的形象严重受到破坏,甚至会影响一个国家的正常运行。因此,我们要针对我国现实的国情,采取正确的对策,防止执行偏差的出现,维持社会秩序。 关键:公共政策、政策执行、执行偏差、对策 一、公共政策执行的含义 公共政策执行是公共政策方案被采纳之后,把公共政策内容转变现实的过程,也就是政策目标得以实现的过程。公共政策执行本质上是遵循指令所进行的变革,是为了实现政策目标而重新调整行为模式的过程,是将一种政策付诸实施的各项活动。也可以说,公共政策执行既是实现政策目标的唯一途径,也是检验政策质量的重要标准,然而,许多的政策在执行的过程中存在着偏差现象。公共政策执行偏差,是指执行者在实施政策的过程中,由于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其行为效果偏离政策的目标并产生了不良后果的政策现象。下面分析产生这些偏差的原因,并给出纠正偏差的建设性对策。二、公共政策执行偏差的原因 根据我国的特殊国情,政策执行偏差的形成原因有以下几点: 1、公共政策本身不合理 政策实施的成功与失败,首先取决于政策本身是否科学合理。就一般情

况来看,敏感的政治性政策、直接涉及人们利益分配和调整的经济政策、竞争性和敌对性的外交政策及军事政策、涉及领域众多的综合性政策,创新性较强的政策等,大部分都属于比较复杂的政策。所以政策本身内容是否科学合理相当的重要。首先,政策内容不合理主要体现在政策目标缺乏可行性、目标僵化和目标缺乏前瞻性。其次,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影响政策的执行成本和公正公平。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紧密相连,若政策执行犹豫不定,不但是使政策执行成本增加,而且会影响政策的公正公平,使政策失去公信力。最后,政策的配套影响政策执行的整体性。政策执行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方方面面的利益,因此,它需要多方面的政策措施与之相配套,形成完整的政策执行体系。 2、转型时期的政策环境 我们作为发展中国家,其经济运行处于“转型经济”阶段,即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转换过程之中,虽然党的十四大就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但是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以及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都需要一个过程,因此仍是存在着市场机制作用不够充分,市场配置功能很不健全;企业的非理性行为较为突出;强大国际竞争力压力下,本国的幼弱产业难以发展;以及经济、社会对基础设施、基础产业的超前发展要求较高等等。在这种情况下,对于政策执行者来讲,就增添了正确地把握和分析环境诸因素的难度。致使在公共政策执行时出现偏差,政策目的无法实现。 3、公共机构的管理缺陷 任何一项政策的实施必须依赖于一定的机构和执行人员,因此,公共机构的管理缺陷是导致政策执行偏差的重要原因。

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地问题

我国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及其成因的分析 HHY 政策执行是政策方案被采纳之后,把政策所规定的内容转变为现实的过程。在整个公共政策的生命周期之中,政策执行是一个关键的环节,它决定了公共政策产生的直接而又实际的效果。纵观我国目前公共政策执行状况,发现在政策执行过程中仍然存在“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不良现象,从而使得政策在执行中产生偏差和变形。其主要表现如下: 一是“你有政策,我有对策”替换性执行。即当需要执行的政策与负责执行的机关、部门存在利益冲突时,执行机关就有可能制定与上级机关公共政策表面相一致,实际上相违背的执行措施,妨碍公共政策的全面实施。“有利的就执行,不利的就变形”,严重影响了党和国家的形象,极大损害了我国社会主义政策的权威性、严肃性以及国家和人民利益。 二是“断章取义,为我所用”选择性执行。一些地方政府、单位对上级政策指令或命令进行过滤,选择对自身“有利”的规定执行。合自己“利”的就执行,不合自己“利”的就不执行,在执行中“见了黄灯赶快走,见了红灯绕道走”。一些单位置国家的利益于不顾,站在小团体利益的立场上钻政策的空子,“断章取义,为我所用”,极大程度妨碍了上级部门目标的实施。

三是搞“土政策”附加性执行。在公共政策的执行中,执行部门为了本地利益往往采取一些土政策,或附加一些原目标所没有的内容,致使政策不能准确执行到位而出现政策失真。特别是一些地方,打着贯彻上级政策要结合本地实际的旗号,另立一套规定,自行其是,谋取私利,严重阻碍了政策执行的力度和效果。 四是“阳奉阴违”象征性执行。有些单位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只做表面文章,没有具体措施,对国家的公共政策阳奉阴违,拒不执行或象征性的执行,直接使政策被搁置,使政策成了一纸空文。 五是“虎头蛇尾”敷衍性执行。实施政策要坚决贯彻、善始善终,但在现实中,有些部门、有些地区对上级政策虎头蛇尾、前松后紧,敷衍塞责、延宕推拖,消极执行,致使一些政策在执行中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甚至有时会出现负面效应,给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造成重大损失。 六是“相互争权”矛盾性执行。在现实工作中,由于部门之间职责划分不清晰,有时有一些政策在执行过程中会因部门之间的权与利的争夺,部门间的红头文件或执行文书相互打架,政出多门,而使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出现自相矛盾的现象,“婆说婆有理,公说公有理”。一项公共政策由几个部门共同执行时,有时还会出现两样结果,使政策对象难以适从,不知听从那一个部门的执行意见或决定。

各种钢材允许误差

定点测量,位置为1/2半腿高处 弯曲度不大于3mm,总弯曲度不大于总长度的0.3%。 槽钢不得有明显的扭转。 重量及允许偏差每米不得超过+3%、-5% 槽钢计算理论重量时,钢的密度为7.85g/cm3 槽钢截面面积的计算公式:hd+2t(b-d)+0.349(r2-r21) 钢材基础知识学习(一) 圆钢直径和方钢边长的允许偏差(GB702-86) 圆钢直径d方钢边长a (mm) 精度组别 注:精度组别应在相应产品标准或合同中注明,未注明者按第3组精度执行 注:方钢脱方度:方钢在同一截面内任何两边长之差不得大于公称边长公差的50%,两对角线长度之差不得大于公称边长公差的70%

注:1、方钢不得有显著扭转 2、圆钢和方钢两端的斜切度不得大于该圆钢公称直径或方钢公称边长的30%。用剪切机剪切的圆钢和方钢端头允许有局部变形 1、扁钢不得有明显的扭转 2、扁钢的端头应剪切正直,切斜度不得大于以下规定:宽度≤100的扁钢,不得大于6mm宽度>100的扁钢,不得大于8mm. 外形:1、弯曲度。等边角钢每米弯曲度不大于4mm.5号以上型号的总弯曲度不大于总长度的0.4%,经双方协商可供应总弯曲度不大于总长度0.2%的等边角钢 2、扭转。等边角钢不得有明显的扭转

外形:1、弯曲度。不等边角钢每米弯曲度不大于4mm.6.3/4号以上型号的总弯曲度不大于总长度的0.4%,经双方协商可供应总弯曲度不大于总长度0.2%的不等边角钢 2、扭转。等边角钢不得有明显的扭转 1、槽钢平均腿厚度的允许偏差±0.06t 2、槽钢的弯腰挠度不应超过0.15d 3、槽钢腿的外缘斜度,单腿不大于1.5%b,双腿不大于2.5% 4、槽钢腿端、肩钝化不得使直径等于0.18t的圆棒通过 外形:1、弯曲度。槽钢每米弯曲度不大于3mm.总弯曲度不大于总长度的0.3% 2、扭转。槽钢不得有明显的扭转 1、工字钢平均腿厚度的允许偏差±0.06t 2、工字钢的弯腰挠度不应超过0.15d 3、工字钢腿的外缘斜度,单腿不大于1.5%b,双腿不大于2.5% 4、工字钢腿端、肩钝化不得使直径等于0.18t的圆棒通过 外形:1、弯曲度。工字钢每米弯曲度不大于2mm.总弯曲度不大于总长度的0.2% 2、扭转。工字钢不得有明显的扭转 钢带尺寸及其允许偏差 厚度(MM) 宽度(MM) 尺寸允许偏差切边钢带不切边钢带 普通精度(P) 较高精度(H) 高精度(J) 尺寸允许偏差尺寸允许偏差 普通精度(P) 较高精度(K) 0.1~0.15 -0.020 -0.015 -0.01 4~120 -0.3 -0.2 ≤50 +2 -1 >0.15~0.25 -0.030 -0.02 -0.015 >0.25~0.40 -0.040 -0.03 -0.02 6~160 >0.40~0.50 -0.050 -0.04 -0.03

钢材(铁)检验标准

. 钢 材 ( 铁 件 ) 验 收 标 准 编制: 校对: 审核: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钢技术要求、检验方法、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家具类所需钢材料。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GB/T 223.71-1997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管式炉内燃烧后重量测定碳含量 GB/T 223.69-1997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管式炉内燃烧后气体容量法测定碳含量 GB/T 223.68-1997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管式炉内燃烧后碘酸钾滴定法测定硫含量 GB/T 223.63-88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高碘酸钠(钾)光度法测定锰量 GB/T 223.60-87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高氯酸脱水重量法测定硅含量 GB/T 223.59-87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锑磷钼蓝光度法测定磷量 GB/T 247-1997 钢板和钢带验收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的一般规定 GB/T 700-2006 碳素结构钢 GB/T 709-88 热轧钢板和钢带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GB/T 2975-82 钢材力学及工艺性能试验取样规定 GB/T 3094-2000 冷拔异型钢管 GB/T 3274-88 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热轧厚钢板和钢带 GB/T 6728-2002 结构用冷弯空心型钢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GB/T 17395-2008 无缝钢管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ASTM 370-02 钢制品力学性能试验的标准试验方法和定义 3术语和定语 3.1钢的牌号 钢的牌号由代表屈服强度的字母、屈服强度数值、质量等级符号、脱氧方法符号等4个部分按顺序组成。 例如:Q235AF

公共政策执行偏差及其矫正

第六节公共政策执行偏差及其矫正 一、什么是政策执行偏差 (一)政策执行偏差的含义 所谓政策执行偏差是指执行者在实施政策的过程中,由于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其行为效果偏离政策目标并产生了不良后果的政策现象。 政策目标的偏离和不良后果的出现是统一不可分的。政策是否偏离了政策目标,是根据政策执行当中出现的不良后果来确定的。也就是说,政策目标的偏离是执行偏差的本质属性,不良后果是执行偏差的表象特征。 (二)政策执行偏差的表现形式 主要有下列几种: 1 .象征式政策执行。主要指在实施政策过程中,执行主体仅做表面文章,或只做政策宣传而不务实际,或“阳奉阴违”,或前紧后松,或敷衍塞责。其总的特点是政策最终成了一纸空文,根本谈不上解决什么具体的政策问题。 2 .附加式政策执行。主要是指政策在执行过程中被附加了不恰当的内容,使政策的调整对象、范围、力度、目标超越了政策原定的要求,特别是执行者在现行政策的目标的基础上再自行增添了若干个新目标。“土政策”往往是附加式政策执行的一种典型表现形式。“土政策”是指打着贯彻上级政策要结合实际的旗号而自行附加额外目标的政策,它另搞一套,使政策执行复杂化,影响政策目标的实现。 3 .残缺式政策执行。主要是指一项完整的政策在执行中只有部分被贯彻落实,其余则被弃置不顾,使政策内容残损不全,不能有效地、完全地实现既定的政策目标。其典型表现就是“断章取义,为我所用”。 4 .替代式政策执行。主要是指在政策执行过程中被换上与现行政策表面上一致而事实上背离的内容。这是一种极为严重的执行偏差,其政策内容、目标、性质已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它的特点是执行者在政策实施过程中“挂羊头,卖狗肉”。这种情况往往发生在政策与执行主体之间出现极为激烈的利益差异和冲突的时候。“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就是一种典型的替代式政策执行。“有利的就执行,不利的就变形”。这就严重地损害了政策的严肃性、权威性和公共利益。 5 .观望式政策执行。主要是指在政策实施过程中,执行主体总是被动观望:观上面的招数,等新政策出台,观上面的态度,看是否来硬的;观左右行动,看是否动真的。它的特点是执行者采取一种“软拖”的手法,能拖的就拖,实在不能拖的只得勉强执行。 6 .照搬式政策执行。主要是指在政策实施过程中,执行主体机械地照搬照抄,“原原本本传达,不折不扣落实”。这样呆板地执行政策往往不能真正地解决问题、实现政策目标。它的特点是执行者把政策的原则性和灵活性严重地分离。

试论政策执行偏差

试论政策执行偏差 杨丽蓉 摘要:在政策运行过程中,政策执行是将政策目标转化为政策现实的唯一途径,而政策执行者的行为偏差往往会导致政策执行的失败。针对此,本文分析了政策执行偏差出现的原因,并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公共政策执行是将政策内容付诸实施的过程,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社会实践活动。政策通过优化制定后,可能会被政策的执行者引向不同的方向,造成政策目标的偏差。就像美国政策学者艾利森曾指出的:“在实现政策目标的过程中,方案确定的功能只占10%,而其余的90%取决于有效的执行。” 政策执行偏差,是指政策执行者在实施政策的过程中,由于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其效果偏离政策目标并产生了不良后果的政策失真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干扰和阻碍了国家政策的有效实施,甚至与政策目标背道而驰。因此,为了防止这些现象的发生,从理论上就必须认真探讨其产生的原因,并针对原因提出解决这些现象的对策。 一、政策执行偏差的典型形式 (一)附加式政策执行 附加式政策执行又称扩大范围执行政策或政策扩大化,即政策在执行过程中附加了不恰当的内容,使政策的调整对象、范围、力度和

目标超出了原政策的要求。其主要特点是执行者在原政策的基础上自行设置“土政策”,打着结合地方实际的旗号另搞一套,自行其是,谋取私利,从而导致政策变形。 (二)照搬式政策执行 照搬式政策执行又称机械执行或政策复制,主要是指执行主体对上级政策的照搬照抄,简单地照章办事。表现有三:一是不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照搬照抄上级的政策内容,不加分析和解释地进行政策执行;二是无视新情况、新问题,照搬过时的、陈旧的公共政策,或无所作为,坐等上级新政策的颁布;三是缺乏政策立案能力,不主动发现问题、提供信息。 (三)象征式政策执行 象征式政策执行又称政策虚化、政策敷衍或政策表面化,主要是指在政策实施过程之中,执行主体只做表面文章,只搞政策宣传而不务实际,不采取可操作性的政策执行措施,不落实执行政策的组织、人员、资金,或只制定象征性的执行措施,或执行起来虎头蛇尾、前紧后松、敷衍塞责,使严肃的政令在形形色色的花架子下变成一纸空文。 (四)选择式政策执行 选择式政策执行又称政策缺失或政策截留,主要是指一个完整的政策在执行时只有部分被贯彻落实,其余则被遗弃,使政策内容残损不全,不能有效地、完全地实现原定的政策目标。这是因为当政策所涉及的全局利益与有关执行部门的局部利益相冲突时,导致执行部门

常用钢材的标准及标准示例.doc

常用钢材的标准及标准示例 编制: 审核: 批准: 执行日期:

(一)采用标准 优质碳素结构钢………………………………………标准号:GB/T699-1999 碳素桔构钢……………………………………………标准号:GB/T700-1988 热轧圆钢和方钢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标准号:GB/T702-1986 热轧扁钢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标准号:GB/T704-1988 冷轧钢板和钢带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标准号:GB/T 708-1988 热轧钢板和钢带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标准号:GB/T 709-1988 优质碳素结构钢热轧薄钢板和钢带…………………标准号:GB/T710-1991 优质碳素结构钢热轧厚钢板和钢带…………………标准号:GB/T711-1988 优质碳素结构钢冷轧薄钢板和钢带…………………标准号:GB/T13237-1991冷拉圆钢、方钢、六角钢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标准号:GB/T 905-1994 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热轧薄钢板和钢带……标准号:GB/T 912-1989 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热轧厚钢板和钢带б>4 标准号:GB/T 3274-1988 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冷轧薄钢板和钢带б≤4 标准号:GB/T11253-1989 合金结构钢……………………………………………标准号:GB/T3077-1999 优质结构钢冷拉钢材技术条件………………………标准号:GB/T3078-1994 汽车大梁用热轧钢板………………………………标准号:GB/T3273-1989 汽车制造用优质碳素结构钢热轧钢板和钢带………标准号:GB/T3275-1991 花纹钢板……………………………………………标准号:GB/3277-1991 热镀铅合金冷轧碳素薄钢板…………………………标准号:YB/T5130-1993 深冲压用冷轧薄钢板和钢带…………………………标准号:GB/T5213-2001 客运汽车用冷弯型钢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标准号:GB/T6727-1986 热轧等边角钢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标准号:GB/T9787-1988 1表1:部分碳素结构钢(GB/T700-1988) 2表2:部分优质碳素结构钢(GB/T699-1999)

浅议当代中国公共政策执行偏差及其矫正

浅议当代中国公共政策执行偏差及其矫正 作者:张永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8年第09期 [摘要]公共政策执行在整个政策系统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然而,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公共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往往容易出现偏差,严重影响了政策目标的有效实现。因而,应提高政策执行人员的素质,建立政策监督体系,健全信息反馈系统,加强公共政策执行的制度创新。 [关键词]公共政策;执行偏差;原因;防治对策 [作者简介]张永,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政府行为与公共政策分析,广西南宁,530004 [中图分类号] D6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08)09-0064-0002 江泽民同志说:“政策的制定与执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过程,制定政策只是事情的一半,更重要的一半在于执行政策,执行得不好,再好的政策也会落空,而且会损害党的声誉。”我国在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不断完善的情况下,必须加强公共政策的执行,并对其实行有效的监督,防止执行偏差。 一、公共政策执行偏差概括 (一)公共政策执行偏差的内涵 所谓政策执行偏差,是指执行者在实施过程中,由于主客观因素的作用,其行为效果偏离政策目标并产生了不良后果的政策现象。政策执行偏差是政策执行与政策目标的背离,由于行政执行人员的知识素质、执行能力和理解水平以及执行体系的不健全,造成政策执行与政策目标之间出现差距,使原定目标没有实现,或者说导致政策目标的偏离。 (二)公共政策执行偏差的表现形式 作为一种妨碍政策目标有效实现的不良情形,公共政策执行偏差的表现形式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种: 1.政策替换 即政策在实施过程中的实质内容与政策原意相背离,但表面相似。尤其在所执行的政策对执行者的既得利益构成威胁时,他们往往会偷梁换柱,制定表面相似但实质相背的政策,替代原有政策加以执行,使上级政策难以得到贯彻落实。也就是“挂羊头,买狗肉”、“上有政策,

论我国公共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我国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分析 政策执行是政策方案被采纳之后,把政策所规定的内容转变为现实的过程。在整个公共政策的生命周期之中,政策执行是一个关键的环节,它决定了公共政策产生的直接而又实际的效果。改革开放以来,政府制定的许多公共政策都比较符合现实情况,在得到较好执行的地方,政策的效果比较明显。然而,在我国现实的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在相当程度上还存在着诸如“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现象,从而使得政策在执行中产生偏差和变形,导致政策目标不能有效实现乃至与完全落空的情形,不利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其主要表现如下:一是政策敷衍执行。主要是指在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执行主体故意只做表面文章,只搞宣传而不研究实际情况,不采取可操作性的执行措施,不落实执行政策的组织、人员、资金。政策执行主体或者被动等待上级的新政策,或观察上级是否要严肃执行,或旁观其他部门是否认真执行。在阳奉阴违敷衍塞责之后,政策执行容易错失最佳时机,从而直接影响政策问题的解决和政策目标的实现,是严肃的公共政策最终成为一纸空文。例如现实生活中某些地方政府口头上支持中央政策,或以书面形式表态,但没有按照中央政府的期望做任何事情;有些部门、有些地区对上级政策虎头蛇尾、前松后紧,敷衍塞责、延宕推拖,消极执行,致使一些政策在执行中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甚至有时会出现负面效应,给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造成重大损失。 二是政策选择性执行。一项公共政策往往是由相互依存、有着共同目标的若干本分组成的,一些地方政府、单位根据自己的利益需求对上级政策指令或命令进行过滤,选择对自身“有利”的规定执行,不利的内容则有意弃之不用;更有甚者,当需要执行的政策与负责执行的机关、部门存在利益冲突时,执行机关就有可能制定与上级机关公共政策表面相一致,实际上相违背的执行措施,妨碍公共政策的全面实施。“有利的就执行,不利的就变形”,严重影响了党和国家的形象,极大损害了我国社会主义政策的权威性、严肃性以及国家和人民利益。 三是政策附加性执行。政策执行者在政策执行过程中附加了一些不恰当的内容,盲目扩大政策外延,使政策的调整对象、范围、力度、目标超越政策原定要求。执行部门为了本地利益往往采取一些土政策,或附加一些原目标所没有的内容,致使政策不能准确执行到位而出现政策失真。特别是一些地方,打着贯彻上

钢筋误差范围

目前关于钢筋原材的标准规范,已经有了新标准分别为《GB 1499.1-2008 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和《GB1499.2-2007)钢筋混凝土用钢第二部分热轧带肋钢筋》,希望楼主可以去看看。规范里介绍得很详细。 建筑工程质量平行检验操作培训资料--钢筋直径允许偏差 GB 1499.1-2008中热轧光圆钢筋允许偏差 公称直径(mm)允许偏差(mm) 6(6.5) 8 10 12 ±0.3 14 16 18 20 22 ±0.4 GB 1499.2-2008中热轧带肋钢筋允许偏差 公称直径d 内径d1横肋高h 公称尺寸允许偏差公称尺寸允许偏差 6 5.8±0.30.6±0.3 87.7±0.40.8+0.4,-0.3 109.6 1.0±0.4 1211.5 1.2+0.4 -0.5 1413.4 1.4 1615.4 1.5 1817.3 1.6±0.5 2019.3±0.5 1.7 2221.3 1.9±0.6 2524.2 2.1 2827.2±0.6 2.2 3231.0 2.4+0.8,-0.7 3635.0 2.6+1.0,-0.8 4038.7±0.7 2.9±1.1 5048.5±0.8 3.2±1.2

螺纹钢公称直径、公称尺寸、允许误差标准如何理解? 公称直径:与钢筋的横截面积相等对应的圆钢直径,简单的说就是钢筋的横截面积换算出圆形面积对应的直径)。 公称尺寸就是指产品的具体标准尺寸(就是具体的能够测量的尺寸,带肋钢筋的内径、肋高、肋距等)。 允许误差正规叫做:允许偏差,是指在公称尺寸的基础上的尺寸波动范围(标准中有规定)。举例:公称直径的为φ10mm的钢筋。内径公称尺寸就是9.6mm,允许偏差为正负0.4mm;横肋高公称尺寸1.0mm,允许偏差正负0.4mm;间距公称尺寸7.0mm,允许偏差为正负0.5mm。 GB 1449.2-2007(16)(钢筋混凝土用带肋钢筋)中有明确的规定。

公共政策执行中的偏差原因分析

谓政策执行,就是指“政策执行者通过建立组织机构,运用各种政策资源,采取解释、宣传、实验、实施、协调与监控等各种行为,将政策观念形态转化为实际效果,从而使既定的政策目标得以实现的动态过程。”从定义中不难看出,政策执行是将政策方案付诸实施,从而实现公共政策目标最直接、最重要、最经常的行动,从根本上决定了公共政策问题能否解决、方案能否实现以及解决和实现的程度和范围。因此,政策执行在政策过程中处于十分关键的地位。 政策执行是个极其复杂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实际的政策实施过程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使得政策执行出现偏差,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表现 一、公共政策执行中的偏差现象:1、政策敷衍。公共政策执行者在执行中只做表面应付,并未采取可操作性的具体措施,在组织、人员、资金等方面没有真正到位。只制订象征性的执行措施,或执行起来虎头蛇尾、前紧后松、敷衍塞责,使严肃的政令在形形色色的花架子下变成一纸空文。2、政策附加。公共政策在执行过程中被加进原来政策所没有的内容,使政策的调控对象、范围、目标、力度超出了原来的要求,从而使原政策不能到位,导致政策扩大化。3、政策损缺。“断章取义”。公共政策执行部门对上级或中央的政策选择性执行,断章取义,各取所需,使一个完整的政策在执行中没有完全贯彻落实,使政策内容残缺不全,从而政策的整体功能得不到发挥。4、政策歪曲。公共政策执行者在传达和执行中对政策精神实质或部分内容有意曲解,利用政策的某些抽象性,借口本地区或部门的特殊性做出不同的解释。5、政策抵制。“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实际上是钻政策的空子。公共政策执行者有意不执行或变相不执行上级或中央政策,这是执行者主观上、行动上反对政策的一种表现,损害公共政策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二、公共政策执行中的偏差分析 公共政策执行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实践,因而政策实施中的失控原因也较复杂。在假定政策规定正确的条件下,公共政策执行失控的主要原因在于:在利益关系上政策调控对象对利益分配的不满和抵制,在体制上主要是政策运行机制的不健全,在客观情势上主要是执行者素质缺。当前公共政策执行活动中之所以出现上述误区,是有着深刻的体制和认识等多方面的主客观因素的。 (一)公共政策执行的主观阻碍因素 1.公共政策执行者的因素 1.1公共政策执行者的认知缺陷 改革开放以来,一些公共政策执行者逐步接受了地方(单位)本位主义的政绩得失观念,即以是否符合地方利益、部门利益和小团体利益。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各地曾出现各顾各、相互拆台的情况,极少数地方和部门不择手段歪曲中央政策,使全局利益受到极大损害,这就是屡受中央批评的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保护主义。 1.2.公共政策执行者的利益趋使 政策执行者的自身利益、需求和行为也影响着其对公共政策的有效执行。各项公共政策的最终执行者都是人,而人是不可避免地有着自身利益追求和行为倾向的。要使政策执行者在执行政策的过程中始终保持绝对的“价值中立”实际上

简论我国公共政策执行偏差与对策

简论我国公共政策执行偏差与对策 简论我国公共政策执行偏差与对策 【摘要】公共政策执行是政策系统中的关键环节,由于公共政策内容本身、执行人员、执行环境等多方因素的影响,使得目前政策偏差现象仍然较为普遍。本文在分析政策偏差及其原因的基础上,从政策内容、执行主体、监督机制等方面提出了纠正政策偏差的可操作性对策。 【关键词】公共政策;执行偏差;对策 一、公共政策执行概述 公共政策执行,是指公共政策主体为达到预定目标而制定计划,并将政策内容转变为现实,从而实现政策目标的过程,公共政策执行是实现政策目标的核心环节。在当前我国行政管理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公共政策在执行中往往易产生偏差致使公共政策执行效果不容乐观,这不仅损害了公共政策的权威性和严肃性,更阻碍了政府执行力的提升。因此,正确认识和分析影响公共政策执行的因素是提高执行效果的关键。 二、公共政策执行偏差及其表现 公共政策一旦制定便进入执行阶段,事实上,目前我国公共政策在实际操作中困难重重,“执行梗阻”、“执行走样”等现象仍较为普遍,具体来讲,有以下几个方面:(1)象征性执行。象征性政策执行也称政策敷衍,指政策执行主体将执行活动停留在表面上,只注重政策宣传而未采取实际执行措施,部分政策执行者还未充分认识到政策执行的重要性,仍热衷于政策形象工程,将政策内容中的实质性部分如组织安排、资金分配等相关规定束之高阁,“摆花架子”的现象比比皆是,这种取悦领导,欺骗群众的形式主义不仅浪费有限的政策资源,更严重影响政策的最终实施效果。(2)机械性执行。机械性执行也称政策照搬,指执行者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对政策内容缺乏足够的理解,未考虑公共管理的客观环境对政策内容简单的复制。在执行公共政策时,不仅缺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态度,更不能将公共政策的

论影响政策执行及执行效果的因素

论影响政策执行及执行效果的因素 管理2班李敬维 房价上涨过快、泡沫严重、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等问题,近几年来表现日趋严重,对人民日常生活造成巨大影响。国家对此现象也非常关注,先后出台一系列调控政策。如“国十条”、“新国十条”等限购令。然而,自国务院发布“新国十条”楼市新政以来,经过近半年的调控,房价似乎并没有真正降下来。针对日渐“反复”的房地产市场,国家多部委联手出台了被媒体称为“比史上最严”更严的新一轮调控政策措施。“新五条”国庆长假前发布使黄金周成退房周,二次调控等政策相继施行。国家相继颁布的这些调控措施,充分表明了对调控房价的决心。 一、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现状 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势头良好,但是至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来,房地产市场受到影响,在保持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一)国家对房地产市场关注增加,但效果不显 近年来,受房地产市场影响,国家开始越来越多的参与到调控房地产的市场中去,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总的来说,还没有抑制住房价上涨的整体趋势,个别地方还呈现出不降反增现象。2010年4月以来,国家相继出台了“国十条”、“新国十条”等控房政策,但通过几个月的施行发现,楼市成交量有所下降,但房价总体依然呈现强劲上升势头。 (二)供应结构不合理 随着商品住房供应量增加,地方政府执行住房供应保障政策不力,部分开发商热衷于大户型、高档房建设,使得经济适用房的竣工面积所占比重下降。1998-2006年,商品住房中经济适用房竣工面积的所占比重总体下降非常明显,别墅、高档公寓空置面积比重逐年增加,影响了商品房的供应结构。 (三)严重的房地产泡沫 土地资源稀缺性和市场对土地需求的矛盾,再加上一些房地产商的大肆炒作,使得房价急剧增加,尤其是商品房价格更是步步高升。伴随着房价提升,商品房的供应已经大于市场需求,出现大量空置商品房。由于房地产市场总体呈不断上升趋势,加上银行贷款缓解,房地产商根本不用担心房子会卖不出去,于是产生了房地产泡沫严重的现状。 二、房地产市场现状的原因分析 (一)全球金融危机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自美国次贷金融危机开始,虽然表面上国家受到的波及比较小。事实上,经济危机波及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政府为解决或者说缓解这一现象,对房地产市场发展的政策比较宽松,

论我国公共政策执行偏差的纠正机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c216930032.html, 论我国公共政策执行偏差的纠正机制 作者:陈立强 来源:《理论观察》2013年第12期 [摘要]目前我国公共政策在落实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偏差和扭曲,这不仅严重降低了政策的实际效果,而且对国家发展的整体战略布局造成重大影响。本文论述了公共政策的基本概念和政策执行偏差的各种表现;分析了我国公共政策执行偏差的原因;提出了完善政策执行偏差的纠正机制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公共政策;政策执行偏差;纠正机制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12 — 0024 — 02 美国公共政策的学者艾利森曾说过,“在实现政策目标的过程中,方案确定的功能只占10%,而其余的90%则取决于有效的执行。”政策执行的彻底程度、准确程度对政策的实际效果是非常关键的因素。在公共政策执行的过程中,往往是无法保证政策的彻底执行和准确执行,从而导致政策执行出现偏差。 一、我国公共政策执行中存在的具体问题 (一)政策执行过程中权力配置问题 一方面,地方政府获得自主权后,逐渐发展壮大,以至于开始影响中央宏观调控的执行。“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政策执行出现偏差。敷衍执行、部分执行甚至替代执行等在政策上做小动作的现象屡屡出现。另一方面,中央政府为了树立中央权威,强化宏观调控,又开始收回之前下放的权力,地方政府失去了部分自主权,不得不服从中央的命令,然而,地方失去之前的行政权力后,也失去了很大的行政积极性,从而降低了政策执行的效率,甚至对于政策采取机械执行的方式,无法达到政策预定效果。这就出现了在权力配置上“一放就乱,一收就紧”的恶性循环。 (二)政策执行需要经过的行政层级过多 政策执行的过程是从高层政府向基层政府传达的过程,也是政策从抽象化到具体化的过程。目前,中国的政府层级分为中央、省、市、县四级,层层下发的政策,难免不会出现偏差。比如,在2001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关闭国有煤矿矿办小井和乡镇煤矿停产整顿的紧急通知》,某省接到通知后,下发给各地方政府并督促制定了具体要求和任务。到下半年,关闭全部矿办小井22处,关闭乡镇煤矿619处。但是,对照国务院办公厅原政策文件的要求,有些地方政府对上级政策精神的贯彻还存在不少差距。如果真的要严格执行中央政策,则本省煤矿业将大大受损,在省级政策下发的过程中就留了空隙,政策执行在省级执行过程中就开始出现偏差,到了市级政府对政策进行传递的过程中,则又会考虑本区域的经济发展和财

论政策执行偏差的原因

论政策执行偏差的原因 摘要本文结合中国政策执行实践,分析了政策执行偏差的含义、表现及其危害。同时,以利益博弈为视角,以“经济人”为假设前提,探讨了导致政策执行偏差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利益整合的方案,旨在努力减少我国政策执行偏差,提高政策执行效率。 关键词政策执行偏差利益博弈 所谓公共政策执行偏差,是指政策执行者在实施政策过程中,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其行为效果偏离政策目标并产生不良后果的政策现象。有的学者也把这种现象称为“执行不力”、“执行梗阻”、“执行走样”、“执行失灵”等等。 一、我国公共政策执行偏差概述 大量的研究和事实表明,几乎每个国家在实际的政策执行过程当中都不可避免地遇到许多的障碍,出现政策执行偏差。改革开放30年来,党和政府先后制定并出台了一系列正确的方针政策,使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我们也应看到,在我国现实的政策执行过程当中,还存在着诸如“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政策走样”等政策执行偏差现象,导致政策目标不能有效实现甚至完全落空。 政策执行偏差行为,严重影响了公共政策预期目标的实现,妨碍了政府公共管理职能的正常发挥;损害了公共政策的严肃性和权威性,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损害了政策对象的利益,降低了政策对象对社会公共权威的信任度,而执行偏差过多更会损害政府的形象,降低政府的权威性,甚至危及政府统治的合法性基础,引起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无序和混乱,阻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二、分析模型和结构 1.分析政策执行偏差原因的理论前提:“经济人”假设。公共选择理论以“经济人”假设为前提,把经济学中的个人选择行为与政治学中的公共选择行为纳入同一个分析模式。这里的“经济人”具有两重涵义:在行为动机上他是自利的,总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以满足自己的偏好;在行为方式上他是理性的,具有认识、推理和反思的能力,总是力图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回报。在良好法律和制度的保证下,会主动适应并接受制度约束,促进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