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互联网+体育行业城市赛事活动分析报告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消费者
图二:中国体育产业链关系
服务流
相关行业 体育培训 体育经济 体育保险
衍生行业 体育用品 体育彩票 体育旅游
体育赛事
分类
竞技体育
商业价值高 影响力大
群众体育
群众参与度高; 运动会、系列赛等
周期性综合 赛事
联赛
单独运作的 商业赛事
图三:中国体育资源生产由国家行政部门主导,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并行
2 / 11
30 25 20 15 10
5 0
羽毛球
篮球
足球
重庆 长沙 西安 武汉 苏州 沈阳 深圳 上海 厦门 青岛 宁波 南京 南昌 济南 合肥 杭州 广州 福州 成都 北京
9 / 11
20 个城市在体育赛事组织上类型较为丰富,周期性综合赛事、周期性单项赛事、联赛、 临时性赛事以及主体参与型体育赛事在不同时间举办。赛事举办基本都是“xx 杯”形式,以 赞助为主。
图九:2014民众体育赛事电视、现场观赏分布
40.00% 35.00%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00%
篮球
系列1
足球
乒乓球
体操
羽毛球
除了在电视机前和比赛现场观看体育项目外,2015 年,很多民众通过网络参与体育赛 事观看。篮球、足球、小球类项目同样是用户首选观看赛事。
城市赛事活动分析报告
国务院明确提出未来体育产业将引入市场化手段、简政放权,扩大体育产业市场规模。 现阶段已经形成互联网化布局的体育在线服务市场中,赛事运营业中的在线传播与推广、在 线票务发展最为超前,已经达到应用成熟期;体育用品业中的 B2C/C2C 服务市场和数字化 商品生产制造市场分别处于高速发展期和探索期;大众健身业以 O2O 模式展开,目前处于 探索期。
不想去现场, 21.5%
是, 49.5%
没有时间, 36.0%
否, 50.5%
花费太高, 44.6%
体育人群关注点:“时间、地点、人物”是运动参与者最关心的三大因素:
时间
•我什么时候有空? • 我的朋友有空吗? •我的教练有档期吗? •预定的时间会下雨吗? •双休日运动会满场吗?
地点
• 哪里有运动馆? • 运动馆离我家近吗? • 运动馆还有空位吗? • 场馆的设备如何? • 场馆的服务如何?
体育 用品
相关产业(衍生产业) 主体产业(体育服务业)
竞技
体育
体育
体育
器械
培训
大众
健身
体育 建筑
体育 中介
体育产 业分类
场馆 运营
体育 彩票
体育
食品
体育 营销
体育 地产
图一:体育市场产业分类
பைடு நூலகம்
《2014 年中国体育用品产业发展白皮书》相关数据显示,中国体育产业中,处于相关
层的体育用品占比约 80%,是产业主要支撑。而作为主体产业的体育服务业占比不到 20%,
人物
• 我找谁一起运动? • 运动伙伴近吗? • 运动伙伴水平如何? • 运动伙伴素质如何? • 能有人带我练练吗?
7 / 11
50.0% 45.0% 40.0% 35.0% 30.0% 25.0% 20.0% 15.0% 10.0%
5.0% 0.0%
图十二:2015民众参与体育项目分布
由于参与门槛高,篮球、足球的用户参与率(10%~20%)远低于用户观看率(50%以上)。 跑步成为第一全民运动,篮球、足球参与度不足两成。
图五:2013-2014民众健身项目分布
45.00% 40.00% 35.00%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00%
2013 2014
数据显示,城乡居民在参加体育健身过程中最经常采用的健身项目依然是“健步走”, 达到 42.5%,这一比例较 2013 年上升了 2.7 个百分点;参加“跑步”的人群也上升了 2.7 个 百分点,达到 16.6%。此外,排在前 5 位的还有乒乓球、羽毛球 10.7%、广场舞 6.6%和足篮 球 6.4%。
按照“参与队伍+参与人数”相对值统计来看,20 城市羽毛球、篮球、足球赛事举办分 布如下:
18000 16000 14000 12000 10000
8000 6000 4000 2000
0
20城市羽毛球、篮球、足球相对值求和情况
重庆 长沙 西安 武汉 苏州 沈阳 深圳 上海 厦门 青岛 宁波 南京 南昌 济南 合肥 杭州 广州 福州 成都 北京
与以往调查结果相比,人均消费水平有所提高,由 2013 全年人均消费水平 593 元提高 到 2014 年的 645 元。从消费项目来看,购买运动服装鞋帽、体育器材的人数比例有所下降; 从各项目的消费金额来看,支付体育锻炼场馆费用的人均消费最高,为 612 元。相比以往, 购买运动服装鞋帽、体育器械的人数比例虽然减少,但人均消费金额有较大幅度提高,购买 运动服装鞋帽由原有的 381 元提高到 556 元,购买体育器械由原有的 247 元提高到 410 元。 随着智能产品、互联网的发展,民众在体育产品上的消费呈增长趋势。
数据显示,在参加体育锻炼的人群中,有 68.1%的人有过体育消费,其中,58.5%的人 全年消费总额在 500 元之内。
图七:2013-2014体育锻炼消费
700
600
593
500
400
381
300 247
200
100
0 1
664152 556 410
2
人均消费(元) 运动服装鞋帽(元)
场馆费(元) 体育器械(元)
3 / 11
根据国家统计局 2015 年发布的针对 20-69 岁人群的调研发现,在中国体育市场,用户 的需求类型多样,包括基本的设备需求、健身的功能需求、竞技赛事观赏的娱乐需求。而随 着互联网化进程加速,体育产品智能化,出现智能服饰、智能器械、智能场馆以及可穿戴设 备等新的需求,而在线票务、网络赛事直播、体育社交、运动记录等体育在线服务市场也逐 渐打开。
未来互联网将为为赛事组织、观看、体育参与等提供支持。娱乐需求、功能需求、基础 需求将通过互联网转化为:在线票务、网络直播、网络媒体、体育社交、运动记录、只能场 馆、可穿戴设备、智能器械等。主要表现形式有:
1. 虚拟现实:低成本解决观看和训练实景 2. 视频回放:第一视角的观赛体验 3. 竞技大数据:让观赛更加心中有数 4. 网络聚合:通过大众力量实现互联网赛事组织 5. 智能球场:让普通人体验明星的感觉,获得丰富的数据 6. 在线预订:体育场馆信息聚合、定价和预订 7. 智能硬件:为体育运动插上数据的翅膀 8. 体感技术:为在线教学提供互动支持 9. 私人订制:根据数据定制并在线生成与跟踪的训练/饮食计划 10. 运动护理:通过互联网随叫随到
由于健步走、跑步、广场舞相较于球类运动门槛相对较低,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还将在大 众体育运动中占相对较高的比重,羽毛球、乒乓球、足球、篮球相对来说群众基础也比较好, 也将呈现增长趋势。
4 / 11
图六:2014民众体育锻炼消费比例
消费比例 消费金额500内
消费比例 54%
其他 46%
消费金额 500内 46%
5 / 11
图八:2015民众体育消费支出比例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0% 运动穿戴品
运动用具
1 场馆/器材租赁 社团费
教练费
其他
很少有消费
在电视机前和比赛现场观看体育项目是大众参与体育的一种形式,某种程度上能够促进 群众体育健身活动的参与度。数据显示,球类项目受关注的程度较高,大众观赏率排在前五 位的依次是篮球(34.9%)、足球(10.4%)、乒乓球(7.1%)、体操(6.8%)、羽毛球(5.9%)。 数据还显示,观赏游泳、台球、武术、拳击、摔跤和举重等项目赛事的观众也占有一定的比 例,体现了体育项目观赏的多元化。
羽毛球
篮球
足球
10 / 11
由于部分城市的部分赛事参与度数值无法获取,因此城市赛事分析需参考未统计到的
赛事,按照标题及举办次数进行分析。
11 / 11
6 / 11
图十:2015用户互联网观看体育赛事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0% 篮球
足球
小球
水上运动
赛车
通过调研机构抽样调查显示,有 50.5%的民众没有在现场观看过体育赛事,主要原因体 现在交通、时间、经济方面。
交通不便, 32.9%
图十一:用户是否现场观赛
通过对 20 个重点开发城市的羽毛球、篮球、足球赛事统计,在这三类赛事的参与度都 比较高。原因是每类赛事都形成了“大区带小区”的形式,全国性赛事的举办带动省市级赛 事举办,省市级联赛、系列赛带动区县、学校、企业、机关等参与。
网络上搜集到的城市赛事举办次数情况:
8 / 11
20城市羽毛球、篮球、足球媒体发布情况
主要原因在于前期体育产业市场化程度低、政策监管严,中国职业体育发展不成熟,产值较
小。对比成熟的美国市场,体育服务业是起支撑作用的主体产业,其中健身娱乐和竞技体育
业分别占到了 32%和 25%。
1 / 11
场馆运营
资金流
广告主 赞助
体育营销 媒体
赛事运营 赛事开发 赛事推广 赛事管理
提 供 产 品 服 务
• 赛事运营 赢利方式
特许 经营
赛事 门票
商业 赞助
媒体 版权
图四:赛事盈利方式
当前中国体育赛事的收入主要来源是商业赞助,占比一般在 70%以上。体育赛事的价值 挖掘不够充分原因在于发展受限于以国家体育总局为代表的政府严管制,处于体育产业链上 游的体育资源和内容(包括赛事、运动明星、转播权)的市场化程度较低。同时用户为体育 赛事付费的习惯尚未养成,市场有待培育。
国内大型体育赛事主要由体育主管部门、体育协会领头提供,其他部分资源通过引进或 者由赛事运营公司等第三方组织生产。赛事分类方面,中国体育赛事包括竞技体育和群众体 育,竞技体育的商业价值高,影响力大,其中职业联赛又是重要的一环,由于其连续性的品 牌资源积累优势,商业开发价值较大。
群众体育赛事运营面临多重问题,主要有: 1.缺少核心竞争力的品牌赛事产品:多数成功赛事依赖海外引进渠道,开发能力有限, 自有品牌赛事的竞争力不够 2.群众体育赛事种类多,运营工作繁杂:个性化需求难满足 3.预算有限,赛事品质难保证 4.行业参与者能力不够 5.行业规范尚未形成 6.赛事审批困难
图二:中国体育产业链关系
服务流
相关行业 体育培训 体育经济 体育保险
衍生行业 体育用品 体育彩票 体育旅游
体育赛事
分类
竞技体育
商业价值高 影响力大
群众体育
群众参与度高; 运动会、系列赛等
周期性综合 赛事
联赛
单独运作的 商业赛事
图三:中国体育资源生产由国家行政部门主导,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并行
2 / 11
30 25 20 15 10
5 0
羽毛球
篮球
足球
重庆 长沙 西安 武汉 苏州 沈阳 深圳 上海 厦门 青岛 宁波 南京 南昌 济南 合肥 杭州 广州 福州 成都 北京
9 / 11
20 个城市在体育赛事组织上类型较为丰富,周期性综合赛事、周期性单项赛事、联赛、 临时性赛事以及主体参与型体育赛事在不同时间举办。赛事举办基本都是“xx 杯”形式,以 赞助为主。
图九:2014民众体育赛事电视、现场观赏分布
40.00% 35.00%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00%
篮球
系列1
足球
乒乓球
体操
羽毛球
除了在电视机前和比赛现场观看体育项目外,2015 年,很多民众通过网络参与体育赛 事观看。篮球、足球、小球类项目同样是用户首选观看赛事。
城市赛事活动分析报告
国务院明确提出未来体育产业将引入市场化手段、简政放权,扩大体育产业市场规模。 现阶段已经形成互联网化布局的体育在线服务市场中,赛事运营业中的在线传播与推广、在 线票务发展最为超前,已经达到应用成熟期;体育用品业中的 B2C/C2C 服务市场和数字化 商品生产制造市场分别处于高速发展期和探索期;大众健身业以 O2O 模式展开,目前处于 探索期。
不想去现场, 21.5%
是, 49.5%
没有时间, 36.0%
否, 50.5%
花费太高, 44.6%
体育人群关注点:“时间、地点、人物”是运动参与者最关心的三大因素:
时间
•我什么时候有空? • 我的朋友有空吗? •我的教练有档期吗? •预定的时间会下雨吗? •双休日运动会满场吗?
地点
• 哪里有运动馆? • 运动馆离我家近吗? • 运动馆还有空位吗? • 场馆的设备如何? • 场馆的服务如何?
体育 用品
相关产业(衍生产业) 主体产业(体育服务业)
竞技
体育
体育
体育
器械
培训
大众
健身
体育 建筑
体育 中介
体育产 业分类
场馆 运营
体育 彩票
体育
食品
体育 营销
体育 地产
图一:体育市场产业分类
பைடு நூலகம்
《2014 年中国体育用品产业发展白皮书》相关数据显示,中国体育产业中,处于相关
层的体育用品占比约 80%,是产业主要支撑。而作为主体产业的体育服务业占比不到 20%,
人物
• 我找谁一起运动? • 运动伙伴近吗? • 运动伙伴水平如何? • 运动伙伴素质如何? • 能有人带我练练吗?
7 / 11
50.0% 45.0% 40.0% 35.0% 30.0% 25.0% 20.0% 15.0% 10.0%
5.0% 0.0%
图十二:2015民众参与体育项目分布
由于参与门槛高,篮球、足球的用户参与率(10%~20%)远低于用户观看率(50%以上)。 跑步成为第一全民运动,篮球、足球参与度不足两成。
图五:2013-2014民众健身项目分布
45.00% 40.00% 35.00%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00%
2013 2014
数据显示,城乡居民在参加体育健身过程中最经常采用的健身项目依然是“健步走”, 达到 42.5%,这一比例较 2013 年上升了 2.7 个百分点;参加“跑步”的人群也上升了 2.7 个 百分点,达到 16.6%。此外,排在前 5 位的还有乒乓球、羽毛球 10.7%、广场舞 6.6%和足篮 球 6.4%。
按照“参与队伍+参与人数”相对值统计来看,20 城市羽毛球、篮球、足球赛事举办分 布如下:
18000 16000 14000 12000 10000
8000 6000 4000 2000
0
20城市羽毛球、篮球、足球相对值求和情况
重庆 长沙 西安 武汉 苏州 沈阳 深圳 上海 厦门 青岛 宁波 南京 南昌 济南 合肥 杭州 广州 福州 成都 北京
与以往调查结果相比,人均消费水平有所提高,由 2013 全年人均消费水平 593 元提高 到 2014 年的 645 元。从消费项目来看,购买运动服装鞋帽、体育器材的人数比例有所下降; 从各项目的消费金额来看,支付体育锻炼场馆费用的人均消费最高,为 612 元。相比以往, 购买运动服装鞋帽、体育器械的人数比例虽然减少,但人均消费金额有较大幅度提高,购买 运动服装鞋帽由原有的 381 元提高到 556 元,购买体育器械由原有的 247 元提高到 410 元。 随着智能产品、互联网的发展,民众在体育产品上的消费呈增长趋势。
数据显示,在参加体育锻炼的人群中,有 68.1%的人有过体育消费,其中,58.5%的人 全年消费总额在 500 元之内。
图七:2013-2014体育锻炼消费
700
600
593
500
400
381
300 247
200
100
0 1
664152 556 410
2
人均消费(元) 运动服装鞋帽(元)
场馆费(元) 体育器械(元)
3 / 11
根据国家统计局 2015 年发布的针对 20-69 岁人群的调研发现,在中国体育市场,用户 的需求类型多样,包括基本的设备需求、健身的功能需求、竞技赛事观赏的娱乐需求。而随 着互联网化进程加速,体育产品智能化,出现智能服饰、智能器械、智能场馆以及可穿戴设 备等新的需求,而在线票务、网络赛事直播、体育社交、运动记录等体育在线服务市场也逐 渐打开。
未来互联网将为为赛事组织、观看、体育参与等提供支持。娱乐需求、功能需求、基础 需求将通过互联网转化为:在线票务、网络直播、网络媒体、体育社交、运动记录、只能场 馆、可穿戴设备、智能器械等。主要表现形式有:
1. 虚拟现实:低成本解决观看和训练实景 2. 视频回放:第一视角的观赛体验 3. 竞技大数据:让观赛更加心中有数 4. 网络聚合:通过大众力量实现互联网赛事组织 5. 智能球场:让普通人体验明星的感觉,获得丰富的数据 6. 在线预订:体育场馆信息聚合、定价和预订 7. 智能硬件:为体育运动插上数据的翅膀 8. 体感技术:为在线教学提供互动支持 9. 私人订制:根据数据定制并在线生成与跟踪的训练/饮食计划 10. 运动护理:通过互联网随叫随到
由于健步走、跑步、广场舞相较于球类运动门槛相对较低,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还将在大 众体育运动中占相对较高的比重,羽毛球、乒乓球、足球、篮球相对来说群众基础也比较好, 也将呈现增长趋势。
4 / 11
图六:2014民众体育锻炼消费比例
消费比例 消费金额500内
消费比例 54%
其他 46%
消费金额 500内 46%
5 / 11
图八:2015民众体育消费支出比例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0% 运动穿戴品
运动用具
1 场馆/器材租赁 社团费
教练费
其他
很少有消费
在电视机前和比赛现场观看体育项目是大众参与体育的一种形式,某种程度上能够促进 群众体育健身活动的参与度。数据显示,球类项目受关注的程度较高,大众观赏率排在前五 位的依次是篮球(34.9%)、足球(10.4%)、乒乓球(7.1%)、体操(6.8%)、羽毛球(5.9%)。 数据还显示,观赏游泳、台球、武术、拳击、摔跤和举重等项目赛事的观众也占有一定的比 例,体现了体育项目观赏的多元化。
羽毛球
篮球
足球
10 / 11
由于部分城市的部分赛事参与度数值无法获取,因此城市赛事分析需参考未统计到的
赛事,按照标题及举办次数进行分析。
11 / 11
6 / 11
图十:2015用户互联网观看体育赛事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0% 篮球
足球
小球
水上运动
赛车
通过调研机构抽样调查显示,有 50.5%的民众没有在现场观看过体育赛事,主要原因体 现在交通、时间、经济方面。
交通不便, 32.9%
图十一:用户是否现场观赛
通过对 20 个重点开发城市的羽毛球、篮球、足球赛事统计,在这三类赛事的参与度都 比较高。原因是每类赛事都形成了“大区带小区”的形式,全国性赛事的举办带动省市级赛 事举办,省市级联赛、系列赛带动区县、学校、企业、机关等参与。
网络上搜集到的城市赛事举办次数情况:
8 / 11
20城市羽毛球、篮球、足球媒体发布情况
主要原因在于前期体育产业市场化程度低、政策监管严,中国职业体育发展不成熟,产值较
小。对比成熟的美国市场,体育服务业是起支撑作用的主体产业,其中健身娱乐和竞技体育
业分别占到了 32%和 25%。
1 / 11
场馆运营
资金流
广告主 赞助
体育营销 媒体
赛事运营 赛事开发 赛事推广 赛事管理
提 供 产 品 服 务
• 赛事运营 赢利方式
特许 经营
赛事 门票
商业 赞助
媒体 版权
图四:赛事盈利方式
当前中国体育赛事的收入主要来源是商业赞助,占比一般在 70%以上。体育赛事的价值 挖掘不够充分原因在于发展受限于以国家体育总局为代表的政府严管制,处于体育产业链上 游的体育资源和内容(包括赛事、运动明星、转播权)的市场化程度较低。同时用户为体育 赛事付费的习惯尚未养成,市场有待培育。
国内大型体育赛事主要由体育主管部门、体育协会领头提供,其他部分资源通过引进或 者由赛事运营公司等第三方组织生产。赛事分类方面,中国体育赛事包括竞技体育和群众体 育,竞技体育的商业价值高,影响力大,其中职业联赛又是重要的一环,由于其连续性的品 牌资源积累优势,商业开发价值较大。
群众体育赛事运营面临多重问题,主要有: 1.缺少核心竞争力的品牌赛事产品:多数成功赛事依赖海外引进渠道,开发能力有限, 自有品牌赛事的竞争力不够 2.群众体育赛事种类多,运营工作繁杂:个性化需求难满足 3.预算有限,赛事品质难保证 4.行业参与者能力不够 5.行业规范尚未形成 6.赛事审批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