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关节材料

人工关节材料
人工关节材料

人体关节材料

目录

人体关节材料 (1)

前言 (1)

1陶瓷关节材料 (1)

1.1陶瓷材料的性能 (1)

1.2陶瓷材料的优点 (2)

1.3 陶瓷材料的改性 (2)

2金属及合金关节材料 (3)

2.1不锈钢(316L型)人工关节 (3)

2.2钴基合金人工关节 (3)

2.3 Ti-Ti合金人工关节 (4)

3有机高分子关节材料 (4)

3.1硅橡胶 (4)

3.2聚乙烯(PE) (4)

3.3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5)

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人体关节材料

摘要:人工关节是人们为挽救已失去功能的关节而设计的一种人工器官,它在人工器官中属于疗效最好的一种。其中人工关节的材料主要包括陶瓷关节材料,金属及合金关节材料和有机高分子关节材料。

关键字:关节材料,陶瓷,金属及合金,有机高分子。

前言

随着人的年龄变大,许多的器官也在慢慢的老化。都感叹道:人老腿先老。人工关节治疗关节畸形和各种破坏性骨关节等疾病都有显著的效果,许多人工关节手术后的病人都有一种返老还童的感觉。目前全世界每年大约80万人做了人工关节手术,而且随年逐增,这也刺激了骨和关节外科的研究发展。1998年4月,瑞典隆德大学骨科主任、欧洲骨科研究会主席Lars Lidgren教授首先发起并倡议将2000年~2010年确定为国际“骨与关节十年”(Bone an d JointDecades)。我国对这一倡议也给予了高度重视,并由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代表中国于2002年lO月加入了“骨与关节十年”这一国际性活动.同时正式签署了宣言。在此基础上还成立了中欧骨科学术交流学会(SEOAEC),进一步加强了我国骨与关节外科工作者与国际同行的学术交流。本文主要介绍人工关节的材料[1]。

1陶瓷关节材料

人工关节常用的陶瓷材料均为生物惰性陶瓷主要为氧化铝陶瓷和氧化锆陶瓷。陶瓷人工关节经历了四代工艺技术的改进,现已日趋完善。20世纪70年代生产的第一代氧化铝陶瓷纯度较差,晶体颗粒直径大,密度低,导致陶瓷材料的脆性大,破碎的发生率较高。第二代氧化铝陶瓷降低了晶体颗粒的直径改善了,颗粒的排列了,增加了材料的密度,使陶瓷的性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90年代后生产的第三代氧化铝陶瓷,晶体颗粒直径更小,陶瓷的硬度,机械强度都较前两代产品显著提高。第四代人工陶瓷关节已于2003年开始应用于临床。

1.1陶瓷材料的性能

强离子键和共价键赋予陶瓷材料较高的耐磨、耐压强度和硬度及良好的化学

惰性。而且,陶瓷材料的亲水能力保证了其参与构成的关节有较大的润滑性。此外,陶瓷材料不会析出金属离子,在体内可保持生物惰性,这都是陶瓷较为突出的优点。此外,陶瓷材料不会析出金属离子,在体内可保持生物惰性,这都是陶瓷较为突出的优点。而随着工艺的改进,陶瓷关节假体的物化性能将得到进一步提升[2]。

1.2陶瓷材料的优点

(1) 耐磨损( 抗压强度:2000~4000Mpa),能较好地抵抗研磨性磨损和第三体磨损。

(2) 硬度高,无蠕变现象(1000~2000 维氏硬度单位)。

(3) 微晶结构表面可进行高剖光加工( 表面粗糙度可达Ra 6.3~1.6μm)。

(4) 亲水性(hydrophilic) 好,润滑性能出色( 图1),可期待理想的液膜润滑模式,降低粘附磨损。

(5) 极好的耐腐蚀性,绝缘性,无离子释放。

(6) 生物学惰性,不易引起细胞反应,诱导骨融解。

(7) 表面不易附着细菌。

(8) 理想的抗疲劳性,表面退化缓慢[3]。

1.3 陶瓷材料的改性

陶瓷的断裂韧度和抗疲劳性等物理特性取决于它的显微结构:颗粒大小、密度和均匀性。所以对陶瓷材料的改性主要从降低其原料的晶粒大小、提高密度等方面着手。现代生产中利用无尘化处理、热均衡加压、激光蚀刻等新技术可以使氧化铝的晶粒尺寸减小到21xm以下。由氧化铝、氧化锆、微量的氧化铬和氧化锶组成的陶瓷材料的晶体结构可以降低到1-2tzm,使得材料既保持了硬度又降低了脆性。近年来,国内外在A120,陶瓷增韧方面作了大量的下作,诸如改变材料的显微结构;利用Zm:相变增韧或微裂纹增韧,以及在瓷体中人为造成裂纹扩散的障碍等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另外,现代陶瓷人工髋关节假体设计时,在髋臼上有一个半球形金属壳,外表面有多孔的涂层,内面呈morse斜坡,可以嵌入陶瓷内衬,这样就成功地解决了同定和耐磨的难题[4]。

2金属及合金关节材料

金属及合金人工关节材料主要分为三类:不锈钢(316L型)人工关节,钴基合金人工关节和Ti-Ti合金人工关节。三种关节材料有着各自的优缺点及植入人体后的反应。

2.1不锈钢(316L型)人工关节

不锈钢是最早的人体金属植入材料。较有代表性的金属人工关节—316L不锈钢是制作医用人工关节比较常用的廉价金属材料,主要用于制作关节柄和关节头。其具有优良的加工性能及适当的抗压强度,其表面形成钝态的氧化铬氧化膜,降低了均匀腐蚀的速度[5]。但临床表明316L不锈钢植入人体后.在生理环境中。有时会产生缝隙腐蚀或摩擦腐蚀以及疲劳腐蚀破裂等问题。并且会因摩擦磨损等原因释放出NP、CP和C一,从而引起假体松动,最终导致植入体失效。因此,对316L不锈钢而言,提高耐腐蚀性是关键[6]。

2.2钴基合金人工关节

钴基合金通常指Co—Cr合金,在人工关节制作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首先生物相容性比3136L不锈钢优良,抗蚀能力比较好,且原子按面心立方结构排列,断层表面能低,耐磨性好,但其不适于机械加工。美国材料实验协会推荐了4种可在外科植入中使用的钴基合金,它们是:锻造Co-Cr-Mo合金(F76),锻造Co-Cr-W-M合金(F90),锻造Co-Nj-Cr-Mo合金(r562),锻造Co-Ni-Cr-Mo-W-Fe合金(F563)。其中锻造Co-Cr-Mo合金和锻造Co-Ni-Cr-Mo合金已广泛用于植入体的制造131[7]。ISO允许用于制作人工关节部件的钴基合金已达到6种,这充分说明钴基合金在人工关节制作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临床实践证实钴基合金具有很高的强度和优异的抗腐蚀性。无明显毒副作用[4]。

2.3 Ti-Ti合金人工关节

Ti-Ti合金因其生物相容性好以及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在人体植入材料当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20世纪50年代美国和英国首先将纯钛用于生物体。我国首先由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与天津市骨科医疗器械厂生产的钛人工股骨和髋关节1973年用于临床[8]。后来发现Ti一6Al-4V合金的性能优于纯钛[9]。因此,Ti一6Al-4V合金作为人体植入材料得到了广泛应用。Ti_6Al-4V合金的生物相容性比不锈钢和Co-Cr-Mo合金都要强,耐蚀性好,其弹性模量与骨骼接近,且密度小(4.5ig/cm3),可用于人工关节及骨科内固定器的制造[10]。由于钒能引起慢性炎症铝离子与无机磷结合,使体内缺磷,将诱发老年痴呆症等。且其弹性模量为骨弹性模量的4一l0倍,种植体与骨弹性模量之间的不匹配.使得载荷不能由种植体很好地传递到相邻骨组织。出现“应力屏蔽”现象,从而导致种植体周围出现骨吸收.最终引起种植体松动或断裂。因此,开发研究生物相容性更好、弹性模量更低的新型医用B钛合金,成为生物医学金属材料研究的重点。

3有机高分子关节材料

用于人工关节的高分子材料主要有硅橡胶、聚乙烯及超高分予量聚乙烯等。

3.1硅橡胶

近十几年来,国外采用硅橡胶人工指关节进行了小关节置换术,已有大量临床报道。国内在天津、北京、西安等地都先后用于临床。四川省医用高分子材料协作组予1974年就开始研制硅橡胶人工指关节:1975年7月用于临床,但经长期随访,发现疗效并不理想[11]。分析其原因,主要与硅橡胶材料的质量问题有关,其工艺流程与纯度没有得到严格控制,硅橡胶指关节的表面光洁度和硬度等指标也达不到医用要求。对于硅橡胶是否为一种非常理想的生物材料,虽然国外有较多成功的报告,但远期疗效分析已存在大量由硅橡胶引起异物反应的报导[12]。

3.2聚乙烯(PE)

聚乙烯(PE)是最早被用于人工关节的高分子材料,以后又采用性能更好的超

高分子聚乙烯(UHMWPE)[13]。它已成功用于人工腕关节、膝关节与髋臼等,较好地解决了人工关节的摩擦磨损问题。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使用曾是现代人工关节成熟的标志。其主要用于关节凹等摩擦面,如人工髋臼等。聚乙烯用于解决人工关节的摩擦问题,收到了较好的效果[14]。

3.3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是各种组合式全髋假体中的最脆弱的环节,它与相邻的金属表面或陶瓷表面发生正常或非正常的活动时,其较柔软性决定了该假体成份也最容易被磨损。

人工关节治疗技术应用于创伤骨科中的临床分析

人工关节治疗技术应用于创伤骨科中的临床分析 目的對于骨科临床实践中针对创伤患者的人工关节治疗相关技术和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将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2年内收治的56例老年创伤性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等分两组,分别采取全髋关节置换术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客观的记录其临床治疗效果,并且根据临床疗效和针对髋关节的Harris评分进行统计,以期最终对于疗效进行准确评定。结果在28例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术和28例实施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患者中,仅有2例患者出现轻微的伤口感染,1例患者由于导尿管留置时间过长而导致轻度尿路感染,无患者出现其他并发症和假体松动。Harris评分80分以上患者39例,其余分值患者17例。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等人工关节治疗技术对于创伤骨科而言有着较为明显的疗效,并且并发症较少,且安全可靠,值得医学研究者和临床工作者的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标签:创伤骨科;人工关节治疗技术;临床疗效;分析研究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创伤性骨科疾病日益增多,对于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和我国的医疗卫生体系带来了极大地负担,其中最为常见的创伤性骨科疾病则为股骨颈骨折[1]。股骨颈骨折在临床实践中常见于老年人,其主要原因包括骨质疏松、以及髓周肌肉群退变、反应迟钝等由年龄而造成的原因。在临床中,股骨颈骨折极为常见,不仅占到全身骨折原因的6%,而且其中80%的患者都是60岁以上老年人[2]。 近些年来,由于我国日趋严重的人口老龄化,股骨颈骨折在临床中的发病率在近年来逐渐上升,而且对于患者家庭也造成了极大地负担,对于我国临床医疗事业的健康发展也形成了极大地阻碍[3]。 在以往的临床工作中,多采取外固定和切开复位及内固定的疗法进行治疗,极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并且有导致严重后遗症的危险。如今,随着人类社会的医疗技术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工关节置换手术应用于临床实践一线,并且其取得的效果得到了普遍认可,保证了众多出现创伤性骨病患者的生命健康。因此,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2年内收治的56例老年创伤性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等分两组,分别采取全髋关节置换术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于手术的效果进行了研究。现对于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2年内收治的56例老年创伤性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等分两组,分别采取全髋关节置换术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31例,年龄63~82岁,平均73岁,导致患者出现股骨颈骨折的原有:跌伤33例、车祸12例、其他原因11例。在所有56例患者中,合并出现高血压者22例,糖尿病19例,脑栓塞14例,9例脑萎缩,患者存在患有上述2种或2种以上的合并症。患者从

(完整版)人工膝关节置换技术规范

人工膝关节置换技术规范 1 手术适应证和禁忌证 1.1 适应证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主要适用于因严重膝关节炎而引起疼痛的患者,此类患者可能伴有膝关节的畸形、不稳以及日常生活活动的严重障碍等,经保守治疗无效或效果不显著。临床上适应证主要包括: a) 膝关节各种炎性关节炎,如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膝关节病变、血友病性关节炎等; b) 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 c) 静息状态的感染性关节炎; d) 部分老年患者的髌股关节炎; e) 原发性或继发性骨软骨坏死性疾患等。 临床医师应全面考虑可能会引起下肢及膝关节疼痛的其他原因,并逐一加以排除。其中包括源于脊椎疾病的神经根性疼痛、同侧髋关节疾病的牵涉痛、外周血管疾病、半月板病变及膝关节软组织炎症等。采取人工膝关节置换术之前,宜积极采取保守治疗,如减轻体重、改变活动方式、使用助行工具、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物、氨基葡萄糖类药物、关节内注射药物等。临床医师应同时熟悉胫骨高位截骨术、关节镜手术、膝关节融合术等其他术式,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加以选择,不能将人工膝关节置换术视为解决所有痛性膝关节疾患的唯一选择。 1.2 禁忌证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绝对禁忌证包括: a) 全身或局部存在任何活动性感染;

b) 伸膝装置不连续或严重功能丧失等。 此外,对于年轻、手术耐受力差、精神异常、无痛的膝关节融合、Charcot关节炎等以及术前存在其他可能对手术预后有不良影响因素的患者,可被视为相对禁忌证,应慎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 2 术前评估 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之前,应对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以及辅助检查等诸方面进行全面、完善的评估。 2.1 病史及体格检查 手术前应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并进行详尽地包括关节局部和全身的体格检查。膝关节局部的体格检查包括步态、局部皮肤情况、既往手术切口、膝关节主动和被动活动度、下肢或膝关节有无畸形、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和侧副韧带情况以及肌力情况等。 2.2 辅助检查 2.2.1 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除了血常规、尿常规、生化指标、C反应蛋白、血沉、凝血状况、乙肝五项及HIV、梅毒抗体等常规化验外,还应根据患者本身的特殊情况采取相应的检查。对于血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以及D-二聚体等的检查应加以重视,其不仅是完善术前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亦对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防治和随访有重要意义。 2.2.2 影像学检查 不同时间段影像学资料动态观察,可提供更多信息,进一步了解病变性质和进展程度。

人工关节材料的研究进展

人口平均寿命的增加和老龄化的加剧,各种骨与关节疾病,特别是退行性疾病的发病率不断升高以及患者对医疗服务需求的增加极大地刺激了骨与关节外科的发展。近半个世纪以来,随着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的进步,骨与关节外科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1998年4月,瑞典隆德大学骨科主任、欧洲骨科研究会主席Lars Lidgren教授首先发起并倡议将2000年~ 2010年确定为国际“骨与关节十年”(Bone and Joint Decades)。我国政府对这一倡议也给予了高度重视,并由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代表中国于2002年10月加入了“骨与关节十年”这一国际性活动,同时正式签署了宣言。在此基础上还成立了中欧骨科学术交流学会(SEOAEC),进一步加强了我国骨与关节外科工作者与国际同行的学术交流。近几年来人工关节置换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包括材料学、生物力学、假体设计及手术技术等各个方面。本文主要介绍人工关节材料的研究进展。 1人工关节材料的种类 1.1金属材料不锈钢是最早的人体金属植入材料。316L不锈钢是制作医用人工关节比较常用的廉价金属材料,主要用于制作关节柄和关节头[1]。但临床表明316L不锈钢植入人体后,在生理环境中,有时会产生缝隙腐蚀或摩擦腐蚀以及疲劳腐蚀破裂等问题,并且会因摩擦磨损等原因释放出Ni2+、Cr3+和Cr5+,从而引起假体松动,最终导致植入体失效[2]。因此,对316L不锈钢而言,提高耐腐蚀性是关键。 钴基合金通常指Co-Cr合金,在人工关节制作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美国材料实验协会推荐了4种可在外科植入中使用的钴基合金,它们是:锻造Co-Cr-Mo合金(F76),锻造Co-Cr-W-Ni合金(F90),锻造Co-Ni-Cr-Mo合金(F562),锻造Co-Ni-Cr-Mo-W-Fe合金(F563)。其中锻造Co-Cr-Mo合金和锻造Co-Ni-Cr-Mo合金已广泛用于植入体的制造[3]。ISO 允许用于制作人工关节部件的钴基合金已达到6种,这充分说明钴基合金在人工关节制作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临床实践证实钴基合金具有很高的强度和优异的抗腐蚀性,无明显毒副作用。 Ti-Ti合金因其生物相容性好以及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在人体植入材料当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20世纪50年代美国和英国首先将纯钛用于生物体。我国首先由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与天津市骨科医疗器械厂生产的钛人工股骨和髋关节于1973年用于临床。后来发现Ti-6Al-4V合金的性能优于纯钛,因此,Ti-6Al-4V合金作为人体植入材料得到了广泛应用。Ti-6Al-4V合金的生物相容性比不锈钢和Co-Cr-Mo 合金都要强,耐蚀性好,其弹性模量与骨骼接近,且密度小(4.51g/cm3),可用于人工关节及骨科内固定器的制造[4]。由于钒能引起慢性炎症、铝离子与无机磷结合,使体内缺磷,将诱发老年痴呆症等。且其弹性模量为骨弹性模量的4~10倍,种植体与骨弹性模量之间的不匹配,使得载荷不能由种植体很好地传递到相邻骨组织,出现“应力屏蔽”现象,从而导致种植体周围出现骨吸收,最终引起种植体松动或断裂。因此,开发研究生物相容性更好、弹性模量更低的新型医用β钛合金,成为生物医学金属材料研究的重点。 1.2有机高分子材料用于人工关节制备的典型高分子材料有硅橡胶、聚乙烯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等。聚乙烯首先用于人工关节,随后采用了性能更好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较好地改善了人工关节的摩擦磨损问题,延长了使用寿命。但经长期随访病例显示:聚乙烯晚期的磨损问题相当严重。Charnley 等采用放射法测定Charnley型髋臼假体内面的磨损率为0.1~0.19mm/年,这相当于每年每个关节产生2×107~4×1010个小于10μm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碎屑,这些碎屑可引起人工关节周围的骨溶解等现象。McCoy等提出,髋臼磨损是磨损诱导骨溶解的强力指示,他在测量了35个Charnley型全髋臼杯厚度后发现其中27个发生了磨损,这些出现磨损的病例股骨距平均吸收了512mm。Agins报道了68例有股骨距吸收的人工髋关节术后病例髋臼磨损情况,发现其中40例X线检查显示聚乙烯磨损[5],表明聚乙烯磨损与假体松动密切相关。1.3陶瓷材料整体或重要部分使用了生物陶瓷材料的人工关节统称陶瓷人工关节。以氧化铝和氧化锆为主的陶瓷配伍假体大量应用于临床。高纯Al2O3生物陶瓷主要用于关节头和关节臼的制备,羟基磷灰石(HA)主要用于人工关节柄部的涂层。1972年Boutin首先报道了用Al2O3陶瓷制作的人体髋关节在生理和摩擦学方面的优越性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高纯Al2O3陶瓷化学性能稳定,生物相容性好,呈生物惰性;其硬度高,耐磨性能好,磨损率比其它材料小。一项500000例现代陶瓷股骨头关节的随访表明,其碎裂发生率为0.004%,即使发生率再升高,其断裂率仍然远远低于股骨金属柄0.27%的断裂率。但Al2O3陶瓷属脆性材料,其抗折强度和抗冲击韧性较低;其弹性模量远高于人体骨,与骨匹配性差,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脆性破坏和骨损伤。 人工关节材料的研究进展 陈铁柱李晓声 作者单位:421001湖南衡阳,南华大学在读硕士生(陈铁柱,工作单位为湖南省人民医院);湖南省人民医院(李晓声)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要点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手术步骤 一、手术切口 膝关节皮肤切口周围的血液循环比较差,容易出现皮缘坏死等并发症,因此要特别小心。 1、初次置换术可以选择膝关节正中纵切口。 2、有既往手术切口瘢痕时应该选择相同切口。 3、有多条既往手术切口瘢痕时要选择最外侧的切口。 二、伸膝位应完成的步骤 1、外侧皮下软组织潜行剥离至髌骨外缘。 2、髌骨内缘切开进入膝关节。 3、部分切除髌下脂肪垫。 4、部分切除髌上滑囊。 5、胫骨髁内侧骨膜和侧副韧带的骨膜下剥离。一般来说,如果手术前内翻畸形小于10°,剥离骨膜的长度不应超过3cm。 6、如果髌骨周围骨赘增生严重,翻转髌骨困难,此时应使用电刀做髌骨周围松解,并将骨赘切除。 7、切断髌股韧带,翻转或滑移髌骨,屈曲膝关节。 三、屈膝位完成的步骤 1、极度屈曲膝关节,并极度外旋胫骨髁。 2、切除内、外侧半月板。 3、骨刀切除股骨内髁、胫骨内髁和股骨髁间窝周围的骨赘,切除后交叉韧带。 4、对于膝内翻的病人来说,切除内侧骨赘和胫骨内髁骨膜下剥离基本上可以达到内侧软组织平衡的目的 5、在胫骨髓外定位杆的帮助下根据X线片所设计的切骨平面以及假体所需要的后倾角度进行胫骨平台的切骨。胫骨平台切下后的关节面其冠状面和形态应该与术前X线片所设计的形同。 6、股骨髁间窝开髓。开髓点多位于股骨髁间窝最高点与股骨髌骨滑车最低点之间,少许偏内侧。需要按照术前X线片股骨纵轴与髁间窝交点的位置调整。之后将股骨髓内定位杆插入股骨髓腔内。如果髓内定位杆顺利完全插入,说明入髓点正确。建议采用5°外翻切除股骨远端关节面。

7、在做股骨髁前方切骨时要注意防止其切骨面进入股骨干前方骨皮质而引起骨折。股骨假体旋转轴应该与膝关节股骨内、外上髁连线一致。 8、清理关节后方软组织并取出关节后方增生的骨赘和游离体。 9、使用关节间隙测块在屈膝90°位和伸膝位时测量屈伸间隙是否平衡。在内、外翻应力下屈曲90°位或伸直位的内、外侧张口程度不应超过2mm. 10、股骨和胫骨假体试模复位。观察: a)下肢伸直位轴线是否满意; b)胫骨平台试模的中心点是否与胫骨平台中点一致; c)膝关节是否能够完全伸直; d)髌骨轨道是否满意; e)屈曲度位和伸直位手指触摸内侧副韧带是否过紧。 11、按照厂商提供的器械完成胫骨平台的操作,在打桩前要标记胫骨平台中点(胫骨结节中内1/3处)。 四、髌骨内侧支持带的松解 如果试模复位后髌骨轨道不满意,应该在边松解边测试的条件下做髌骨内侧支持带的松解,尽量保持滑膜层的完整。 五、清理髌骨下方和上方的软组织,防止手术后的挤压和弹响。 1.双下肢全长X线片 2.应尽量通过股骨,胫骨的X线片测出股骨远端外翻角,确定胫骨轴线相对平台中心是否存在偏移,平台后倾角三个关键参数。 另外,纠正大部分骨科医生在股骨远端髁部截骨第一刀时常常忽视的一个问题:在导向杆插入股骨髓腔后,调整外翻角时,同时应该对截骨板进行旋转矫正,以使截骨板与髁上线(insall线)平行,或者与whiteside线垂直,或者与胫骨轴线垂直(该方法仅在软组织相对平衡,无明显后髁骨缺损时使用),这样才可使远端截骨平面的轴线与股骨力线完全重合。可能比较难理解,这其实是一个空间轴线的对应问题,就是怎么样才能使远端截骨平面的轴线(平面的垂线)与股骨机械轴完全重合需要立体感才能想明白,也可以称之为远端截骨第一刀的旋转对线。关于这个要点的强调,纵观多个厂家的膝关节置换操作手册,目前只看到Depuy的操作手册中提到远端截骨第一刀的截骨板旋转对线,其余包括zimmer,Link等均未提及。

人工髋关节置换技术的国内外临床应用报告

人工髋关节置换技术的国内外临床应用报告 世界上第一个人工髋关节置换是1891年德国医生Gluck用象牙做的股骨头完成的,而真正意义上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可能是英国医生Phillip Wiles进行的,他用的是不锈钢假体并且先后完成了6例手术。这些先驱者们为现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现代人工全髋关节假体的出现应当是1962年,英国医生Charnley应用金属股骨头和高分子聚乙烯配伍创建了低摩擦的人工髋关节假体,并且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的应用使得假体固定更加牢固。Charnley医生也因其上述贡献而被誉为现代人工关节之父。现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技术的适用对象广泛,包括各种严重髋关节疾患如股骨头坏死、股骨颈骨折、髋臼发育不良、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病等。并医学界已有完善的人工髋关节诊疗现世界上每年有近百万人在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重新恢复了行走能力,大大降低了病残率。人工全髋关节置换15年以上的临床优良率已在90%以上。 1、假体固定方式的应用:不同的假体固定方式的效果是不同的,相同的假体固定方式对不同的病人效果也不尽相同。目前分为骨水泥固定及非骨水泥固定假体,非骨水泥固定的假体有表面微孔(骨长入)、粗糙面(骨长上)、羟基磷灰石涂层(共价键结合)以及解剖髓内嵌锁型等。有资料表明,表面微孔的髋臼要明显优于骨水泥固定的髋臼,而其它类型的髋臼暂时还不能得出相同结论。而非骨水泥固定的股骨假体与骨水泥固定的股骨假体效果大致相同。目前多数医生认

为,有严重骨质疏松的患者宜用骨水泥固定的假体;对年龄在70岁以上,预期寿命15年左右者,可以使用骨水泥固定的假体;对于年龄在60岁以下,预期寿命25年以上的患者适合应用非骨水泥固定或杂交固定(骨水泥固定的髋臼和非骨水泥固定的股骨假体)。而对于50岁以下的年轻病人,多数主张首选非骨水泥固定假体。 2、髋臼-股骨头的材料配伍:目前大量的人工髋关节是由坚硬的金属或陶瓷的股骨头与超高分子聚乙烯的髋臼杯组合成,许多证据表明这种组合产生的聚乙烯微粒是导致晚期假体无菌性松动的主要原因。为了解决聚乙烯磨损的问题,人们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有人从增强聚乙烯的抗磨损性能角度考虑,改变了聚乙烯的结构,研制出了高交联高分子聚乙烯材料;而另一方面,人们又改变了思考角度,干脆摒弃了聚乙烯,设计出了金属对金属和陶瓷对陶瓷假体,陶瓷与金属假体也在实验之中。不同材料配伍后磨损率差别很大。近年来陶瓷加工工艺和材料工艺有了巨大的进步,陶瓷对陶瓷的假体再次受到青睐,其线性磨损率只有0.005mm/年。进一步的临床研究发现,陶瓷磨损碎屑对机体造成的炎性反应比金属还要低,特别适合于年轻患者。 3、小切口的应用:在假体不断改进的同时,手术技术也在不断改进。小切口髋关节置换(Mini Incision Surgery,MIS)就是其中一个,其手术切口长度仅为6~10cm。它的优点是:瘢痕小、疼痛小、住院时间短、恢复快。随着手术技术和仪器、器械的发展,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手术现在已经不是单指将切口缩小到10cm 左右(Mini Incision

人工关节(全髋关节全膝关节)植入技术管理制度

人工关节(全髋关节全膝关节)植入技术管理制度 本制度所称人工(全髋、全膝)关节植入技术是指对已完全或大部分丧失功能的关节,采用人工(全髋、全膝)关节植入手术以恢复其关节功能的外科技术。 开展人工(全髋、全膝)关节植入技术必须使用经国家批准的人工(全髋、全膝)关节植入假体。 1、人员基本要求 (1)具有人工(全髋、全膝)关节植入技术资质的医师应当具备下列条件:①取得《医师执业证书》,执业范围为外科。②有10年以上骨科临床工作经验,参与人工(全髋、全膝)关节植入临床工作5年以上,并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③能独立完成其它疑难骨关节外科手术己3年。 (2)麻醉医师:需具有麻醉专业主治医师3年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2、技术管理基本要求 (1)认真遵守有关诊疗指南和技术操作规范,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治疗方案等因素综合判断,因病施治,合理治疗,科学、严格掌握人工(全髋、全膝)关节植入手术适应证。

(2)必须使用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人工(全髋、全膝)关节植入器材,不得通过人工关节植入器材谋取不正当利益。建立人工(全髋、全膝)关节植入假体来源的登记制度,并建立档案,保证假体来源可追溯。档案的保存期限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的规定执行。应将用于手术病人的人工(全髋、全膝)关节假体合格条形码(或者其它证明合格文件)置于住院病历的手术记录中。 (3)人工(全髋、全膝)关节植入手术必须经2名以上相关专业、具有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决定,有明确的适应症,无禁忌症。 (4)术者应当由本院具有人工(全髋、全膝)关节植入技术资质的副主任医师以上人员担任,术后应当制定合理的治疗与功能康复方案。 (5)实施人工(全髋、全膝)关节植入术前,应当由手术者或者第一助手用能理解的方式向患者或其法定监护人、代理人充分告知手术目的、手术风险、术后注意事项、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等,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6)建立健全人工(全髋、全膝)关节植入手术后随访制度,并按规定进行随访、记录。 (7)严格执行国家物价政策,按规定收费。收取的所有费用应当纳入医院财务部门统一管理,并向患者出具发票。主动接受患者及其家属关于医疗费用的查询和监督。

人工关节的选择

我在为患者手术前,患者本人和家属经常问的问题就是:“人工膝关节假体,哪个国家、哪个品牌的好?”。 面对这个问题,我都要做10分钟的解释工作。选择人工关节,类似在商场里“选鞋子”,适合你的就最好。国家、价格不是主要因素。而患者的体质、骨质、年龄可能更重要。 性价比,个体化,是选择假体的根本出发点。人工关节的种类有这些(我按通俗方法解释): 1、表面结构:有陶瓷、金属、表面。 陶瓷界面的摩擦系数最低,耐磨;目前还是临床观察阶段,有待认证它的性能。 黑晶Oxinium(“黑金”)价格很高(6-7万),我做的是S+N的Smith Nephew 的 VERILAST.(美国)。 金属(钴、鉻、钼合金)表面最常用,主要是股骨、胫骨,界面高抛光。象Wegao(中国威高)、中国春立、Plus(瑞士、中国瑞士合资,已经被Smith Nephew 兼并)、ZIMMER (美国捷迈)、S+N(美国施乐辉)、LINK(德国林克)、Depuy(美国强生)、Colin(英国)、Exactech(美国精技)等。 2、股骨胫骨的垫片:两种:普通聚乙烯和高交联聚乙烯。后者经过多年研究,耐磨性能更强。象ZIMMER、S+N、Exactech(美国精技)等都有,但是每家生产的标准并不相同,与髋关节的也有区别。 3、骨界面:就是假体与骨头连结界面,用2种方法“粘合”一起的。一是用“生物骨水泥”将假体与骨头粘在一起。二是假体表面有很多金属“刺手”,与骨头“钩接”在一起,3个月后,“长在一起”。这种生物型假体临床使用的时间不长,经验还在总结。 4、假体大小:就像穿鞋子,大小适宜最好。有的厂家能够提供更多型号的假体,供医生在术中选择。还有的公司提供了适合亚洲人群骨骼结构特点的假体,这样更好。如吕厚山教授研制的国产人工关节就非常好,适合中国人使用。体型很亚洲化、瘦小的,最好选折国产的或ZIMMER提供的“女性假体”(Gender Solutions NexGen),S+N(美国施乐辉)、Exactech (美国精技)设计就是偏瘦小的,比较适合亚洲人士。 5、骨质特点:骨质好的,可以使用生物型的;普通骨质,使用骨水泥型的。有骨质疏松的,一定同时治疗,否则,假体容易松动,影响使用寿命(我们有康复俱乐部活动和讲座)。 6、活动度。分为普通活动度:125度和高屈曲度145度,对于活动度要求高(如有宗教信仰、特殊活动等)、年轻病人较适合。较高年龄的,或对活动度要求不高的,可以用125度的即可。垫片还有固定与旋转垫片的区别。长期观察,区别不是很大。 所以,就上述结构特点,年轻患者、运动量大的患者,可以选折耐磨性好的、活动度大的。如陶瓷表面、超耐磨垫片的、高抛光界面的假体。如施乐辉的“黑金”假体(VERILAST.),Exactech(美国精技)或捷迈的“PROLONG”超耐磨垫片等。年级偏大(75岁以上)、体质差、运动量小的,使用普通的就可以了。 在我做的人工关节中,普通的,没有大的区别。但是,我会根据年龄、活动程度、体重、骨质等,综合决定。术中定位、截骨、安装最重要。就像盖房子,好的材料还要好的建筑工人。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指南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指南 一.人工关节置换 人工膝关节置换是在近代人工髋关节成功应用于病人后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治疗膝关节疾病的新技术,它能非常有效地根除晚期膝关节病痛,极大地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1. 什么是人工膝关节 人工膝关节完全参照了正常人膝关节的解剖形状,是一种仿生设计制品。 模仿人体膝关节的结构及活动方式,人工膝关节由四个部件组成:股骨部分、胫骨部分、髌骨部分以及聚乙烯衬垫。 表面人工膝关节 股骨和胫骨部分主要是用坚强耐磨的钴铬钼合金铸造后经复杂的工艺进一步加工而成,胫骨和髌骨衬垫是由超高分子聚乙烯用高精密度的数控机床加工而成。 股骨部分和衬垫的关节接触面非常光滑,均可达到镜面效果,这样是为了模仿正常人关节内光滑的软骨面,使关节在活动时灵活自如。 表面人工膝关节安装在关节表面模拟正常人的关节 四个部分安装好后就组成了一副完成的人工膝关节,有时髌骨部分可以不用置换而利用病人自身破坏较轻的髌骨。

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的人工膝关节,如单髁和铰链膝等,都是针对不同的病情需要而加以选择。 2. 适用病人是谁 人工膝关节置换主要适用于因为各种疾病造成膝关节严重破坏的病人。这种病人都伴有明显的膝关节疼痛,包括坐位站起时、行走时、上下楼梯时或夜间休息时不易忍受的疼痛,需要长期服用消炎止痛药物才能缓解一部分疼痛以维持一定的日常生活,长期用止痛药物治疗不仅对控制膝关节病变的帮助不大,反而常造成胃肠道的并发症,如胃痛,甚至胃溃疡、胃出血等。 有些病人除了疼痛,膝关节还常有被卡住的现象,甚至有些病变严重的病人出现膝关节的变形乃至严重畸形,有些疾病如风湿类风湿、强直性脊柱炎、关节内感染晚期等均可使膝关节完全畸形僵直。 膝关节病变晚期变性致严重畸形伴疼痛和行走困难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手册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手册(强生公司) 全膝关节置换 第一节膝关节解剖概要与生物力学特点 一、膝关节的构成 (一)骨性结构 膝关节由股骨远端、胫骨近端和髌骨共同组成,其中髌骨与股骨滑车组成髌股关节,股骨内、外髁与胫骨内,外髁分别组成内、外侧胫股关节。在关节分类上,膝关节是滑膜关节(synovial joint)。 髌骨是人体内最大的籽骨,它与股四头肌、髌腱共同组成伸肌装置(extensor apparatus)。蘸骨厚度约2~3cm,其中关节软骨最厚处可达5mm。髂骨后表面的上3/4为关节面,由纵向的中央嵴、内侧峭分为外侧关节面、内侧关节面和奇面或称第3面(theoddfacet.thirdfacet);内、外侧关节面又被两条横嵴划分为上、中、下三部分,故共计有七个关节面。髌骨后表面的下1/4位于关节外,是髌腱的附着点。 股骨远端的前部称为滑车(trochlea),其正中有一前后方向的切迹将之分为内、外两部分,滑车切迹向后延伸为髁间切迹(intercondylar notch.ICN),向前上延伸止于滑车上隐窝。股骨远端的后部为股骨髁(femoral condylars),由ICN分为股骨内髁和股骨外髁,分别与内、外滑车相延续,构成凸起的股骨关节面。从侧面观,股骨外髁弧度大于内髁且较内髁更突前,而内髁比外髁更加向后延伸。

参与构成膝关节的胫骨平台并非绝对水平,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呈由前向后逐渐下降的趋势,即所谓胫骨平台后倾角。胫骨平台中央有一前一后两个髁间棘,其周围为半月板和交叉韧带的附着处。外侧胫骨关节面的前l/3为一逐渐上升的凹面,而后2/3则呈逐渐下降的凹面。内侧胫骨关节面则呈一种碗形的凹陷。如此,凸起的股骨关节面和凹陷的胫骨关节面彼此吻合,使膝关节得以在矢状面上作伸屈活动;然而外侧胫骨关节面的特征性凹陷结构又使得外侧胫股关节面并非完全吻合,从而允许膝关节在水平面上有一定的旋转活动。并且膝关节的伸屈活动也不是同轴运动而是具有多个瞬时活动中心的运动。因此,在结构上膝关节是一个不完全的绞链式关节(incongruent or modified hinge joint):正常的膝关节具有约135°的屈曲和5-10°的过伸活动范围,在水平轴面上向内、外有约3°的旋转活动范围,此外,尚存在前后和侧向的小范围活动。 (二)半月板解剖 半月板是关节内唯一没有滑膜覆盖的组织,其冠状断面呈三角形结构,可概括为“三面一缘”:与股骨髁相关的上表面,与胫骨平台相关的下表面,借冠状韧带与关节囊、胫骨平台相连的周围面(又称半月板壁或半月板边缘)及关节腔内凹形的游离缘。除冠状韧带外,半月板的前后角借纤维组织连接固定于髁间棘周围。不仅如此,在前部半月板借半月板髌韧带与髌骨相连,故伸肌装置可惜此调节半月板在关节前部的活动:在后部半月板分别借纤维组织与半膜肌、腘肌相连,使二者得以调节内、外侧半月板在关节后部的活动。

人工关节置换术市场分析报告

人工关节置换术行业分析报告 一、关节疾病与关节置换手术 我国是关节疾病高发国家,相应地人工关节置换手术的年开展量与对人工关节的消费需求也呈明显地爆发增长态势。在我国大型医院开展的人工关节置换术台数,每年以20-30%的速度增长,以往在三甲医院才能开展的关节置换术,现已在全国大小基层医院广泛展开。2013年,我国的人工关节市场需求规模约为20亿美元,2014年增长为27亿美元,预计2015年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人工关节市场。决定人工关节市场需求规模的重要因素包括: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人口结构和老龄化程度、医疗支付的能力和水平以及可开展此项手术的医院和医生数量。美国骨科协会把2000年~2010年定为美国的骨科黄金10年,中国的人工关节市场比美国大约落后10年左右,所以未来的10年将是中国骨科的黄金10年。 人工关节置换术的治疗效果,经过三十多年的临床实践,已得到充分的肯定并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可靠的治疗手段。人工关节置换术的主要目的是缓解关节疼痛、矫正畸形、恢复和改善关节的运动功能,从而提高相应患者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人工关节置换术的主要适应症有:①骨性关节炎②股骨头坏死③髋部骨折④类风湿性关节炎,创伤性关节炎等⑤良性或恶性骨肿瘤⑥强直性脊柱炎等。 人工关节置换术最常见的就是髋关节置换术和膝关节置换术,这两类手术占了人工关节置换术的95%。这据统计,我国有骨性关节炎的患者占总人口的3%,类风湿患者占0.3%,强直患者约占0.3%。这几千万患者不一定都要做手术和进行人工关节置换,是需要做手术的人数至少是目前已实施手术人数的10倍以上,即需要做人工关节置换术的人数在200万以上,按每例人工关节材料费4-6万计算,市场需求规模在800亿以上,但目前需要做手术且已实施手术的比例约为10-20%,也就是说目前的市场规模在80-160亿。 (1)骨性关节炎 关节炎被WHO称为“不死癌症”,全世界约有3.6亿骨性关节炎患者。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关节外科主任沈彬在北京指出,我国约1.2亿人正在经受着骨关节炎的折磨,其发病率远超心脑血管疾病,致残率高,严重损害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劳动能力。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中,超过一半(55%)是骨性关节炎患者,其中女性高于男性。此外,骨性关节炎年轻化趋势在我国也越来越典型。 (2)股骨头坏死 股骨头坏死,全称股骨头无菌性死亡,或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股骨头局部血运不良,从而引起的骨细胞进一步缺血、坏死、骨小梁断裂、股骨头塌陷的一种病变。股骨头坏死已由少见病转变为多发病、常见病,任何年龄均有患者。发生股骨头坏死的主要原因有三方面:①使用激素药物史②外伤性股骨头坏死③大量酗酒 过去认为,60-75岁是全髋及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最合适的年龄范围。近十年来,其适应征已扩大到高龄和年轻的患者。但由于年轻患者活动量大,术后生活时间较长,而人工关节的寿

人工关节表面改性

人工关节材料介绍及其改进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目前主要的人工关节材料(金属材料、陶瓷材料、高分子材料)及它们的改进方法和方向。 【关键词】人工关节材料 【正文】 0.前言 人工关节置换术是二十世纪最成功的骨科手术之一,它让无数患有终末期骨关节疾病的病人重新恢复正常的生活。人工关节是模拟人体关节制成的植入性假体,以代替病变或损伤的关节并恢复其功能。人工关节包括髋、膝、肩、肘、腕、踝等关节,其中以髋关节、膝关节置换为主。但关节置换术后容易出现假体松动、下沉等并发症,严重影响其手术的效果。人工关节使用寿命一般为10-20年。研究表明,由于人工关节材料表面相互摩擦形成的磨屑及随后介导炎症反应引起的骨溶解是人工关节无菌松动的主要原因。因此,降低人工关节面之间的摩擦,减少磨屑的产生可以显著延长人工关节的使用寿命。 1.人工关节介绍 人工关节的材料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良好的机械性能,并有很好的耐腐蚀及抗疲劳性等,负重面应耐磨损,同时磨损颗粒不引起严重机体反应。目前尚无任何单一材料能满足上述要求。 1.1金属材料 和其它材料相比,金属材料具有高强度、高韧性、易加工等特点,常用来制作结构复杂和必须承受很大力量的人工关节。 早期的金属材料以不锈钢为主,它具有优良的加工性能和适当的抗压强度,但由于不锈钢在人体内长期放置会导致恶性肿瘤的发生。目前常用的金属材料有316L不锈钢、钛合金(Ti-6A1-4V)、钴铬钼合金(Co-Cr-Mo)及钴镍合金(MP35N)等。钴铬钼合金(Co- Cr-Mo) 与不锈钢相比,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耐磨性、耐腐蚀性和综合机械性能都比较好,但其不适于机械加工。钛及钛合金相对密度小、弹性模量较低、机械强度高,且耐蚀性和抗疲劳性均优于不锈钢与钴基合金,是人工关节更适宜的金属材料,最常用的钛合金是Ti - 6Al - 4V。 金属材料作为人工关节材料的主要缺点是金属材料人工关节的关节面容易磨损,磨损后的产物导致机体出现不良的生理反应,引起关节周围的一系列组织发炎和关节松动。同时Ti-6Al-4V、钴-铬-钼合金中含有铬、钴等,如果形成离子状态就会对人体产生毒害作用,这些有害金属离子不断积累,当到达一定量时就会产生致癌作用,对机体健康十分不利。 1.2陶瓷材料 陶瓷被应用于人工关节,目前最常用的是Al2O3 和ZrO2 陶瓷。陶瓷材料强度高,耐磨性好,化学稳定性和耐蚀性强;并且陶瓷材料的离子结构可以吸引带极性的液体, 使之均匀地覆盖在陶瓷的表面, 有利于形成流体薄膜润滑效果,这有助于降低在人体中的磨损。陶瓷材料可以在体内保持生物惰性,不会有金属离子析出,特点突出。但陶瓷材料韧性低、脆性大,且弹性模量远大于人体自然骨,故生物力学匹配性差,在使用过程中常出现脆性断裂和骨损伤等。 1.3高分子材料 有机高分子材料(臼)多与陶瓷、不锈钢等高强度材料(人工关节头)结合应用于人工关节的工艺当中。用于人工关节的高分子材料主要有硅橡胶、聚乙烯及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等。 高分子材料使用早期效果较好,但长期随访病例发现由于其晚期磨损严重,造成人工关节出现晚期松动现象。磨损产生的碎屑迁移到骨水泥/骨界面,因巨噬细胞反应引起骨吸收,导致支撑关节的骨恶化、固定消失、无菌松动产生并最终置换失败。

创伤骨科中的人工关节治疗技术与效果分析 董宏祎

创伤骨科中的人工关节治疗技术与效果分析董宏祎 发表时间:2017-08-23T14:54:26.647Z 来源:《航空军医》2017年第11期作者:董宏祎1 王建华2 [导读] 人工关节治疗技术在创伤骨科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发挥出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1.宁夏石嘴山市平罗县人民医院创伤骨科宁夏石嘴山市 753400;2.宁夏固原市原州区人民医院骨科宁夏固原市 756000)摘要:目的分析人工关节治疗技术在创伤骨科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研究选取了院内创伤骨科于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44例行人工关节治疗技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并比较手术治疗前后患者的VAS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患者手术后的治疗优良率为97.73%,平均手术时间为(82.45±22.81)min,平均术中出血量为(371.45±58.49)ml。患者治疗后的VA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人工关节治疗技术在创伤骨科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发挥出了较好的治疗效果,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VAS评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宜广泛应用和推广。关键词:创伤骨科;人工关节治疗技术;疗效 工业化时代的到来,使创伤骨科内的患者人数也日益增多。人工关节治疗技术作为一种现代化骨折治疗方式,其在临床治疗中发挥出了较好的治疗效果,并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产生了积极的影响[1]。基于此,本研究选取了院内创伤骨科收治的44例行人工关节治疗技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人工关节治疗技术的治疗方法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选取了院内创伤骨科于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44例行人工关节治疗技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知情同意下进行临床研究。所有患者中,共包括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21例,年龄为28岁~71岁,平均年龄(49.24±11.38)岁。患者的受伤原因包括15例车祸伤、10例跌倒伤、8例冲撞伤、7例重物砸伤和4例其他伤。患者的受伤部位包括股骨颈骨折和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 1.2方法 术前对患者行常规的身体检查,同时做好针对患者及患者家属的健康教育,向其讲解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突发状况等。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同时选取患者的侧卧位进行治疗:(1)股骨颈骨折:由髋关节后侧进入,沿着外旋肌群止点处切断后,将关节囊切开,取出股骨头,于股骨上段安置人工假体柄,同时安装金属球头,并将引流管放置于切口内,缝合切口。(2)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对患者的患肢行皮牵引,麻醉后打开关节囊,将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的股骨颈以及骨折部位暴露出来,于股骨颈中部将其切断后,将股骨头取出,同时对取出的股骨头大小进行精确的测量,待扩髓处理后使用脉冲式冲洗枪对髓腔进行冲洗,若存在小粗隆游离,则应先给予固定后再进行扩髓,将粗隆的骨折块保留,同时做好对大粗隆骨折块与股骨上端之间筋膜的保护工作,利用钢丝捆绑固定后,将骨水泥注入,同时将人工假体植入,并将假体的前倾角度保持在12~15°,假体安装完毕后,进行关节复位。 1.3观察指标 (1)治疗6个月后,针对患者的手术效果进行记录,根据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制定疗效判定标准如下:①优: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患肢对患者生活工作无影响;②良:患者术后恢复较好,患肢对患者生活工作影响较小;③可:患者术后恢复一般,患肢对患者生活工作影响较大;④差:患者无法正常生活或参与工作。其中,优良率=(①+②)/(①+②+③+④)×100%。(2)分别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3)对患者治疗前后的VAS和生活质量评分进行比较,生活质量评分利用院内自制的评分量表,量表内容包括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和健康状况4部分,每部分的总分均为25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生活质量越高。 1.4统计学处理 对本次研究中的测量和统计数据使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计算处理,对其统计的计数资料采用率(±s)表示,使用(t)对其进行数据校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患者的手术效果 44例患者的手术均成功,根据手术疗效判定标准对其进行评价,分别包括31例优(70.45%)、12例良(27.28%)、1例可(2.27%)和0例差,优良率为97.73%。其中,患者的手术时间为63~115min,平均手术时间为(82.45±22.81)min,术中出血量为288~591ml,平均术中出血量为(371.45±58.49)ml。 2.2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VAS及生活质量评分 调查结果显示,患者治疗前的VAS评分为(7.83±1.15)分,治疗后为(3.24±1.36)分,治疗后的VA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同时,患者治疗后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见表1。 3 讨论 创伤骨科作为临床治疗中的常见科室,其属于骨科内的一种类型,主要负责治疗各种骨折关节脱位或脊柱病变等各种关节损伤等[2]。随着近年来以来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人工关节治疗技术日益成为了创伤骨科中最常见的手术类型,其不仅可以快速减轻患者的疼痛,同时也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恢复患者的关节功能,使患者的关节功能得以有效的恢复,为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产生了巨大的影响[3]。人工关节治疗技术主要是利用不锈钢和钴合金材料所制成的人工关节,以此来替换已经失去功能的关节,其作为人工器官当中疗效做好的一种,为临床治疗工作的有效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4]。

人工关节置换术风险评估及应急预案

人工关节置换术风险评 估及应急预案 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

人工关节置换术风险评估及应急预案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风险评估及应急与案人工关节置换手术的一个最主要并发症是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栓塞(PE)。从事关节置换的骨科医师不能忽视这些的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 发生率及危险因素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如果没有相应药物或物理手段的预防措施,DVT的总体发生率将达到40%~88%,无症状PE的发生危险高达10%~20%,有症状PE的发生危险为%~3%,致死率达到2%;腘静脉水平以上的近端静脉血栓发生率为3%~20%,而小腿血栓发生率为40%~60%,前者比后者发生PE的危险性明显增高。而在没有相应预防手段的情况下,人工髋关节置换(THA)术后DVT的发生率为40%~70%,致命性肺栓塞发生率为2%髋部手术血栓形成的发生危险是腹部和胸部手术5倍以上。 与DVT形成相关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大于40岁,女性,肥胖,既往有静脉手术史或静脉曲张,既往有骨科手术史,吸烟,高血压,糖尿病以及冠状动脉疾病,充血性心力衰竭和慢性下肢肿胀,术后制动,使用口服避孕药和血液丢失过多或输血过多,恶性肿瘤患者。 血管栓塞可能发生在盆腔、大腿或者小腿静脉,大多数DVT发生在小腿,以后向大腿延伸,但是在盆腔静脉和股深静脉中也可单独形成血栓。

80%~90%血栓形成是在手术侧,单纯小腿DVT并不致于形成PE,但是30%小腿静脉血栓可以向近端延伸。 DVT与PE的发生和手术时间的关系尚存在不一致报道。但多项研究表明,对于DVT和PE的预防性治疗应该坚持到出院以后。术后早期马上使用肝素抗凝,并发症发生率为45%。6%~23%的患者小腿血栓可能向近端延伸,常规进行下肢静脉多普勒超声检查可以发现无症状血栓形成,包括向近端延伸的小腿血栓,只有对存在近端下肢静脉血栓的患者才全程使用抗凝剂进行治疗。 诊断 DVT的临床表现包括大腿和小腿处疼痛和压痛,Homans征阳性,单侧下肢肿胀或者红斑形成,低热和脉速。关节置换术后需要每天对患者进行以上症状和体征检查,PE的临床诊断基于不明原因胸痛,可以进行心电图和胸片检查、动脉血气及凝血分析(D-二聚体)来评估。大多数PE没有相关临床症状,因此无论对于DVT还是PE,都需要辅助性影像学检查来进行明确诊断。 下肢静脉造影仍然是检测DVT形成的“金标准”,TKA术后采用多普勒进行下肢静脉血栓筛查具有很高的敏感性,但是对于小腿静脉和盆腔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帮助不大。同静脉造影相比较,下肢静脉超声的敏感性为79%,特异性为98%,准确性为97%。但是Muedock等发现,多普勒敏感性仅为40%,所以并非所有中心都能达到优良的检测率。因此,多普勒超声检

人工关节材料

人体关节材料

目录 人体关节材料 (1) 前言 (1) 1陶瓷关节材料 (1) 1.1陶瓷材料的性能 (1) 1.2陶瓷材料的优点 (2) 1.3 陶瓷材料的改性 (2) 2金属及合金关节材料 (3) 2.1不锈钢(316L型)人工关节 (3) 2.2钴基合金人工关节 (3) 2.3 Ti-Ti合金人工关节 (4) 3有机高分子关节材料 (4) 3.1硅橡胶 (4) 3.2聚乙烯(PE) (4) 3.3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5) 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人体关节材料 摘要:人工关节是人们为挽救已失去功能的关节而设计的一种人工器官,它在人工器官中属于疗效最好的一种。其中人工关节的材料主要包括陶瓷关节材料,金属及合金关节材料和有机高分子关节材料。 关键字:关节材料,陶瓷,金属及合金,有机高分子。 前言 随着人的年龄变大,许多的器官也在慢慢的老化。都感叹道:人老腿先老。人工关节治疗关节畸形和各种破坏性骨关节等疾病都有显著的效果,许多人工关节手术后的病人都有一种返老还童的感觉。目前全世界每年大约80万人做了人工关节手术,而且随年逐增,这也刺激了骨和关节外科的研究发展。1998年4月,瑞典隆德大学骨科主任、欧洲骨科研究会主席Lars Lidgren教授首先发起并倡议将2000年~2010年确定为国际“骨与关节十年”(Bone an d JointDecades)。我国对这一倡议也给予了高度重视,并由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代表中国于2002年lO月加入了“骨与关节十年”这一国际性活动.同时正式签署了宣言。在此基础上还成立了中欧骨科学术交流学会(SEOAEC),进一步加强了我国骨与关节外科工作者与国际同行的学术交流。本文主要介绍人工关节的材料[1]。 1陶瓷关节材料 人工关节常用的陶瓷材料均为生物惰性陶瓷主要为氧化铝陶瓷和氧化锆陶瓷。陶瓷人工关节经历了四代工艺技术的改进,现已日趋完善。20世纪70年代生产的第一代氧化铝陶瓷纯度较差,晶体颗粒直径大,密度低,导致陶瓷材料的脆性大,破碎的发生率较高。第二代氧化铝陶瓷降低了晶体颗粒的直径改善了,颗粒的排列了,增加了材料的密度,使陶瓷的性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90年代后生产的第三代氧化铝陶瓷,晶体颗粒直径更小,陶瓷的硬度,机械强度都较前两代产品显著提高。第四代人工陶瓷关节已于2003年开始应用于临床。 1.1陶瓷材料的性能 强离子键和共价键赋予陶瓷材料较高的耐磨、耐压强度和硬度及良好的化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