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化学课件(第四章 土壤环境化学).
合集下载
环境化学课件——土壤环境化学
一、土壤组成
4. 土壤中的空气
土壤空气组成与大气基本相似,主要成分都是 N2、O2和CO2。 差异:①土壤空气存在于相互隔离的土壤孔隙中, 是一个不连续的体系;
②在O2和CO2含量上有很大的差异。土壤空气 中CO2含量比大气中高得多。氧的含量低于大气。
土壤空气中还含有少量还原性气体,如CH4、 H2S、H2、NH3等。如果是被污染的土壤,其空 气中还可能存在污染物。
角闪石等,其中以石英为主,粒径为1-0.05mm。在冲
积平原土壤中常见。土壤含砂粒多时,孔隙大,通气 和透水性强,毛管水上升高度很低(小于33cm),保 水保肥能力弱,营养元素含量少。
(3)粘粒:主要是次生矿物,粒径小于0.001mm。含粘粒 多的土壤,营养元素含量丰富,团聚能力较强,有良好的 保水保肥能力,但土壤的通气和透水性较差。
第四章 土壤环境化学
第一节 土壤的组成与性质
第二节 污染物在土壤—植物体系中
的迁移及其机制
第三节 土壤中农药的迁移转化
第一节 土壤的组成与性质
一、土壤组成 二、土壤的粒级分组与质地分组 三、土壤吸附性 四、土壤酸碱性 五、土壤的氧化还原性
一、土壤组成
土壤是由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相共同 组成的多相体系,它们的相对含量因时因 地而异。
(2)土壤胶体的电性
土壤胶体微粒具有双电层; 微粒的内部称微粒核,一般带负电荷,形成一个负离子层(即决定 电位离子层),其外部由于电性吸引,而形成一个正离子层(又称反
离子层,包括非活动性离子层和扩散层),即合称为双电层。
1.土壤胶体的性质
(3)土壤胶体的凝聚性和分散性 胶体的凝聚性: 由于胶体的比表面和表面能都很大,为减
下水和空气中水蒸气遇冷凝成为土壤水分。 ❖ 土壤颗粒表面的吸附力和微细孔隙的毛细管力,可将—部分水保
第四篇土壤环境化学课件
土壤污染修复技术的选择应根据污染物的种类、污染程度、土壤性质和修复目标等因素来确 定。
农业面源污染控制
农业面源污染是指农业生产过 程中由于不合理的管理措施而 导致的污染物排放,如化肥、 农药、畜禽粪便等。
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的措施包括 优化施肥方式、推广环保型农 业技术、建设生态拦截工程等 。
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对于保护农 村生态环境、保障农产品安全 和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土壤的性质
01
02
03
04
土壤质地
指土壤中矿物质颗粒的大小和 比例,影响土壤的透气性、保
水能力和肥力。
土壤结构
指土壤颗粒的排列和连接方式 ,良好的土壤结构有助于保持
水分和空气。
土壤酸碱度
指土壤的酸碱反应,影响土壤 中养分的有效性以及植物的生
长。
土壤肥力
指土壤提供养分的能力,与土 壤有机质、矿物质和微生物活
06 未来展望与挑战
未来研究重点与方向
土壤环境化学过程与机制
深入研究土壤中化学物质的迁移、转化、归 趋等过程,揭示其内在机制。
土壤质量与农产品安全
研究土壤质量与农产品安全的关系,保障食 品安全和人类健康。
土壤污染修复与治理
发展高效、环保的土壤污染修复技术,实现 土壤污染的源头控制和生态恢复。
土壤环境与全球变化
利用和改良提供依据。
03 土壤污染与自净
土壤污染的定义与来源
土壤污染的定义
土壤污染是指人类活动产生的有害物质进入土壤,导致土壤质量下降,影响生 物生长和人体健康的现象。
土壤污染的来源
土壤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生产、农业生产、城市垃圾和污水等。工业排放的废 气、废水和废渣,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化肥、农药,城市垃圾和污水的不合理排 放等,都会导致土壤污染。
农业面源污染控制
农业面源污染是指农业生产过 程中由于不合理的管理措施而 导致的污染物排放,如化肥、 农药、畜禽粪便等。
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的措施包括 优化施肥方式、推广环保型农 业技术、建设生态拦截工程等 。
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对于保护农 村生态环境、保障农产品安全 和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土壤的性质
01
02
03
04
土壤质地
指土壤中矿物质颗粒的大小和 比例,影响土壤的透气性、保
水能力和肥力。
土壤结构
指土壤颗粒的排列和连接方式 ,良好的土壤结构有助于保持
水分和空气。
土壤酸碱度
指土壤的酸碱反应,影响土壤 中养分的有效性以及植物的生
长。
土壤肥力
指土壤提供养分的能力,与土 壤有机质、矿物质和微生物活
06 未来展望与挑战
未来研究重点与方向
土壤环境化学过程与机制
深入研究土壤中化学物质的迁移、转化、归 趋等过程,揭示其内在机制。
土壤质量与农产品安全
研究土壤质量与农产品安全的关系,保障食 品安全和人类健康。
土壤污染修复与治理
发展高效、环保的土壤污染修复技术,实现 土壤污染的源头控制和生态恢复。
土壤环境与全球变化
利用和改良提供依据。
03 土壤污染与自净
土壤污染的定义与来源
土壤污染的定义
土壤污染是指人类活动产生的有害物质进入土壤,导致土壤质量下降,影响生 物生长和人体健康的现象。
土壤污染的来源
土壤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生产、农业生产、城市垃圾和污水等。工业排放的废 气、废水和废渣,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化肥、农药,城市垃圾和污水的不合理排 放等,都会导致土壤污染。
环境化学全部ppt课件
20世纪70年代:出版一系列专著,建立一系列 研究计划。《增长的极限》
25
20世纪80年代:生命元素的生物地球化 学循环、化学品安全评价、全球变化及全球 性环境问题研究。
26
2.环境化学的定义 环境化学:环境化学是一门研究有害化学物质在
环境介质中的存在、化学特性、行为和效应及其控 制的化学原理和方法的科学。
13
第一章 绪 论
1
环境化学
2
环境污染物
14
1. 环境问题(Environmental Problems)
1.1环境污染(Environmental pollution)
环境污染: 由于人为因素使环境的构成或状态发
生变化,环境素质下降,从而扰乱了生态系统和人 们的正常生活条件和生产条件,就叫做环境污染。
为是怎样的? 3.SO2及潜在有害物质在环境中经过迁移转化将会
产生哪些危害,其危害机制如何? 4.如何预防酸雨的产生或减缓酸雨产生的危害?
29
4. 环境化学的研究特点 ●从微观的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宏观的环境现
象与变化的化学机制及其防治途径; ● 其核心是研究化学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化学转化和
效应。 ● 污染物种类众多,形态多变;浓度低;分布广泛,
第三阶段:90年代以来 巩固和发展“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 ——把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23
二、环境化学
1. 环境化学的发展 环境化学的发展:
孕育阶段:二次大战-1970年; 形成阶段:70-80年代; 发展阶段:80年代。
24
二次大战-20世纪60年代:研究环境中农药 (有机氯)残留行为。《寂静的春天》-卡逊
27
3. 环境化学的研究内容
有害物质在环境中存在的浓度水平和形态;
25
20世纪80年代:生命元素的生物地球化 学循环、化学品安全评价、全球变化及全球 性环境问题研究。
26
2.环境化学的定义 环境化学:环境化学是一门研究有害化学物质在
环境介质中的存在、化学特性、行为和效应及其控 制的化学原理和方法的科学。
13
第一章 绪 论
1
环境化学
2
环境污染物
14
1. 环境问题(Environmental Problems)
1.1环境污染(Environmental pollution)
环境污染: 由于人为因素使环境的构成或状态发
生变化,环境素质下降,从而扰乱了生态系统和人 们的正常生活条件和生产条件,就叫做环境污染。
为是怎样的? 3.SO2及潜在有害物质在环境中经过迁移转化将会
产生哪些危害,其危害机制如何? 4.如何预防酸雨的产生或减缓酸雨产生的危害?
29
4. 环境化学的研究特点 ●从微观的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宏观的环境现
象与变化的化学机制及其防治途径; ● 其核心是研究化学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化学转化和
效应。 ● 污染物种类众多,形态多变;浓度低;分布广泛,
第三阶段:90年代以来 巩固和发展“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 ——把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23
二、环境化学
1. 环境化学的发展 环境化学的发展:
孕育阶段:二次大战-1970年; 形成阶段:70-80年代; 发展阶段:80年代。
24
二次大战-20世纪60年代:研究环境中农药 (有机氯)残留行为。《寂静的春天》-卡逊
27
3. 环境化学的研究内容
有害物质在环境中存在的浓度水平和形态;
第四章土壤环境化学第三节土壤中农药的迁移和转化
①溶解性:
多数有机磷农药难溶于水(敌百虫、乐果除外),可溶于脂 肪及各种有机溶剂; 常用疏水性有机溶剂:丙酮、石油醚、正己烷、氯仿、二 氯甲烷及苯等;亲水性有机溶剂;乙醇、二甲基亚砜等。
②水解性: 有机磷农药属酯类(磷酸酯或硫代磷酸酯),在一定条件 下能水解,特别就是在碱性介质、高温、水分含量高等环 境中,更易水解。 例如:敌百虫在碱性溶液中易水解为毒性较大得敌敌畏。
2、质体流动
土壤中农药既可以溶于水,也能悬浮在水中,还能以气 态存在,或者吸附在土壤固相上或存在于土壤有机质 中,从而使它们与水一起发生质体流动。
在稳定得土壤-水流状态下,有机物通过多孔介质移动 得一般方程为:
c t
D
2c x 2
V0
c x
S t
D—扩散系数;
V0—平均孔隙水速度;
C—土壤溶液中农药得浓度; β—土壤容水量;
④磷酰胺与硫代磷酰胺: 磷酸分子中羟基被氨基取代得化合 物,为磷酰胺。 磷酰胺分子中得氧原子被硫原子所 取代,即成为硫代磷酰胺;如甲胺磷。
敌百虫 甲胺磷
有机磷农药得理化性质
除敌百虫、乐果少数品种为白色晶体外,其余有机磷 农药得工业品均为棕色油状; 有机磷农药有特殊得蒜臭味,挥发性大,对光、热不稳 定,并具有如下性质:
扩散迁移 指土壤中气-液、气-固界面上发生得扩散作用。土壤系统 复杂,土壤表面得吸附与解吸平衡,土壤得性质,有机物得性 质,都会影响农药得扩散作用。
Shearer等提出得农药得扩散方程式:
主要影响
(1)土壤水分得含量: A 、 Shearer 等对林丹在粉砂壤土中得扩散研究表明:干燥土
R2CCHCl2
R2CHCHCl2 R2C=CCl2
OH R2CCCl3
多数有机磷农药难溶于水(敌百虫、乐果除外),可溶于脂 肪及各种有机溶剂; 常用疏水性有机溶剂:丙酮、石油醚、正己烷、氯仿、二 氯甲烷及苯等;亲水性有机溶剂;乙醇、二甲基亚砜等。
②水解性: 有机磷农药属酯类(磷酸酯或硫代磷酸酯),在一定条件 下能水解,特别就是在碱性介质、高温、水分含量高等环 境中,更易水解。 例如:敌百虫在碱性溶液中易水解为毒性较大得敌敌畏。
2、质体流动
土壤中农药既可以溶于水,也能悬浮在水中,还能以气 态存在,或者吸附在土壤固相上或存在于土壤有机质 中,从而使它们与水一起发生质体流动。
在稳定得土壤-水流状态下,有机物通过多孔介质移动 得一般方程为:
c t
D
2c x 2
V0
c x
S t
D—扩散系数;
V0—平均孔隙水速度;
C—土壤溶液中农药得浓度; β—土壤容水量;
④磷酰胺与硫代磷酰胺: 磷酸分子中羟基被氨基取代得化合 物,为磷酰胺。 磷酰胺分子中得氧原子被硫原子所 取代,即成为硫代磷酰胺;如甲胺磷。
敌百虫 甲胺磷
有机磷农药得理化性质
除敌百虫、乐果少数品种为白色晶体外,其余有机磷 农药得工业品均为棕色油状; 有机磷农药有特殊得蒜臭味,挥发性大,对光、热不稳 定,并具有如下性质:
扩散迁移 指土壤中气-液、气-固界面上发生得扩散作用。土壤系统 复杂,土壤表面得吸附与解吸平衡,土壤得性质,有机物得性 质,都会影响农药得扩散作用。
Shearer等提出得农药得扩散方程式:
主要影响
(1)土壤水分得含量: A 、 Shearer 等对林丹在粉砂壤土中得扩散研究表明:干燥土
R2CCHCl2
R2CHCHCl2 R2C=CCl2
OH R2CCCl3
土壤环境化学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课件
23/100
c. 断键: 硅酸盐黏土矿物在破碎时,引发晶层断 裂,使硅氧片和水铝片断裂边角上出现电性未中和键。 腐殖质胶体也常发生碳键断裂,从而产生剩下负电荷;
d. 胶体表面从介质中吸附离子: 使得土壤胶体带 电。
3)土壤胶体分散性和凝聚性 因为土壤胶体微粒带负电荷,胶体粒子相互排斥, 含有分散性。负电荷越多,负电动电位越高,
土壤还含有同化和代谢外界进入土壤 物质能力——净化能力。所以, 土壤又是保 护环围土壤环境问题 (Environmental Problem in Soil)
土壤酸化、盐碱化、土壤污染 土壤沙漠化(石漠化) 陆地植被破坏 水土流失
4/100
一、研究简史 1850s’ 英国学者Way和Lawes发觉土壤
特征:
(1)不连续性,存在于土粒间隙之间;
(2)湿度高; 大气
土壤
(3)OO22少,C20O.925%多,有机0-质20.腐90%烂分解;
CO2
0.03%
0.03%-20%
(4)有还原性气体(H2S、NH3.H2、CH4)存 在。
18/100
5. 土壤生物(Organisms in Soil)
土壤中存在大量生物群落,包含微生物和 土壤动物两大类。
16/100
3. 土壤水分(Water in Soil) (1)土壤水分存在形式 土壤颗粒吸附水分称吸着水, 几乎不移动, 不被植物吸收。 外层膜状水称内聚水或毛细管水, 为植物 生长主要水源。 (2)土壤水分意义 土壤水分既是植物营养物起源, 也是污染 物向其它圈层迁移媒介。
17/100
4. 土壤空气(Atmosphere in Soil)
b. 土壤质地越细,阳离子交换量越高;
29/100
c. 断键: 硅酸盐黏土矿物在破碎时,引发晶层断 裂,使硅氧片和水铝片断裂边角上出现电性未中和键。 腐殖质胶体也常发生碳键断裂,从而产生剩下负电荷;
d. 胶体表面从介质中吸附离子: 使得土壤胶体带 电。
3)土壤胶体分散性和凝聚性 因为土壤胶体微粒带负电荷,胶体粒子相互排斥, 含有分散性。负电荷越多,负电动电位越高,
土壤还含有同化和代谢外界进入土壤 物质能力——净化能力。所以, 土壤又是保 护环围土壤环境问题 (Environmental Problem in Soil)
土壤酸化、盐碱化、土壤污染 土壤沙漠化(石漠化) 陆地植被破坏 水土流失
4/100
一、研究简史 1850s’ 英国学者Way和Lawes发觉土壤
特征:
(1)不连续性,存在于土粒间隙之间;
(2)湿度高; 大气
土壤
(3)OO22少,C20O.925%多,有机0-质20.腐90%烂分解;
CO2
0.03%
0.03%-20%
(4)有还原性气体(H2S、NH3.H2、CH4)存 在。
18/100
5. 土壤生物(Organisms in Soil)
土壤中存在大量生物群落,包含微生物和 土壤动物两大类。
16/100
3. 土壤水分(Water in Soil) (1)土壤水分存在形式 土壤颗粒吸附水分称吸着水, 几乎不移动, 不被植物吸收。 外层膜状水称内聚水或毛细管水, 为植物 生长主要水源。 (2)土壤水分意义 土壤水分既是植物营养物起源, 也是污染 物向其它圈层迁移媒介。
17/100
4. 土壤空气(Atmosphere in Soil)
b. 土壤质地越细,阳离子交换量越高;
29/100
4 土壤环境化学 环境化学课件
活性酸度(或有效酸度)(Activity Acidity) 土壤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的直接反映出来的酸度,通 常用pH表示(通常描述土壤性质时表示作土壤pH值)
交换性酸度 潜性酸度(Potential Acidity) 水解性酸度 是由土壤胶体吸附的可代换性H+、Al3+离子造成的。
39
交换性酸度
用过量中性盐(KCl、NaCl等) 溶液 淋洗土壤,溶液中金属离子与土壤中H+、 Al3+发生离子交换作用:
由不同的粒级混合在一起所表现出来的土壤 粗细状况,称为土壤质地(或土壤机械组成)。
24
1.土壤的吸附性(Soil Adsorption) 1)土壤胶体的性质(直径1-100nm)
(1)大的比表面积和表面能
比表面积:单位重量(或体积)物质的表面积。
一定体积的物质被分割时,随着颗粒 数的增多,比表面也显著地增大。
阳离子 (电荷数,离子半径,水化程度)
土壤(胶体,颗粒, SiO2/R2O3、pH等)
33
可交换性 阳离子
致酸离子 (Al3+、H+)
盐基离子
(Ca2+、Mg2+、K+、Na+、NH4+等)
34
盐基饱和土壤:
土壤胶体吸附的阳离子全部是盐基阳离 子时,这种土壤称为盐基饱和土壤。
可交换性盐基总量 盐基饱和度(%) 100% 阳离子交换量
F- > C2O42- > 柠檬酸根 > PO43- > HCO3-> H2BO3> Ac- > SCN- > SO42- > Cl- > NO3-
38
2.土壤的酸碱性(Acidity-Alkalinity of Soil)
土壤环境化学
和土壤有机质,两者约占土壤总量的90-95%。
液体:土壤水分以及其中的溶解物构成土壤
溶液
气体:土壤中有无数空隙充满空气,典型的土
壤约有35%的体积是充满空气的孔隙.
细菌、微生物:一般作为土壤有机物而被视
为土壤固体物质。
矿物质~45%:包括矿物岩石碎屑及无 机固体
有机物~5%
空气20~30%:存在于土壤的孔隙里
c+ 4H+ + 2e- = Mn2+ + 2H2O
d、硫体系
有机态硫--般不参予Redox反应
SO42- / SO32- / H2S
e、氢体系
H2极少,产生条件特殊
RCOOH CO2, CH4, H2
f、氮体系
NO3- / NO2-
g、有机体系
(Eh < 100 mV时,有机体系起作用)
c、脂肪、蜡质及树脂
可溶于有机溶剂的类脂类化合物、酸、醇 型的萜烯聚合含氧衍生物。疏水,可防止土壤 结构破坏,对植物有毒。
d、有机氮化合物
腐殖质中N、氨基酸等,提供微生物养分 和土壤氮肥。
e、有机磷化合物
磷酸脂、磷脂等植物磷酸盐的来源。
f、灰分残留物
有机化合物中除C、H、O、N、P外的 Ca、Mg、 K、 Na、 Si、 S、 Fe、 Al、 Mn、 Cl为植物生活要素的来源。
第四章 土壤环境化学
Lithosphere
土壤圈不仅与大气圈、水圈、生物 圈之间进行着物质和能量交换,而 且对环境的自净能力和容量有着重 大贡献。
4-1 土壤的组成与性质
4-1-1 土壤的组成
土壤是以固相为主的不均质多相体,由 固体、液体、气体物质共同组成,它们的相对 含量因时因地而异。
液体:土壤水分以及其中的溶解物构成土壤
溶液
气体:土壤中有无数空隙充满空气,典型的土
壤约有35%的体积是充满空气的孔隙.
细菌、微生物:一般作为土壤有机物而被视
为土壤固体物质。
矿物质~45%:包括矿物岩石碎屑及无 机固体
有机物~5%
空气20~30%:存在于土壤的孔隙里
c+ 4H+ + 2e- = Mn2+ + 2H2O
d、硫体系
有机态硫--般不参予Redox反应
SO42- / SO32- / H2S
e、氢体系
H2极少,产生条件特殊
RCOOH CO2, CH4, H2
f、氮体系
NO3- / NO2-
g、有机体系
(Eh < 100 mV时,有机体系起作用)
c、脂肪、蜡质及树脂
可溶于有机溶剂的类脂类化合物、酸、醇 型的萜烯聚合含氧衍生物。疏水,可防止土壤 结构破坏,对植物有毒。
d、有机氮化合物
腐殖质中N、氨基酸等,提供微生物养分 和土壤氮肥。
e、有机磷化合物
磷酸脂、磷脂等植物磷酸盐的来源。
f、灰分残留物
有机化合物中除C、H、O、N、P外的 Ca、Mg、 K、 Na、 Si、 S、 Fe、 Al、 Mn、 Cl为植物生活要素的来源。
第四章 土壤环境化学
Lithosphere
土壤圈不仅与大气圈、水圈、生物 圈之间进行着物质和能量交换,而 且对环境的自净能力和容量有着重 大贡献。
4-1 土壤的组成与性质
4-1-1 土壤的组成
土壤是以固相为主的不均质多相体,由 固体、液体、气体物质共同组成,它们的相对 含量因时因地而异。
环境化学第四章土壤
价交换和受质量作用定律支配外,各种阳离子交换能力的强
弱,主要依赖于以下因素: 电荷数,离子电荷数越高,阳离子交换能力越强;
离子半径及水化程度,同价离子中,离于半径越大,水
化离子半径就越小,因而具有较强的交换能力。
第二节 土壤的性质
土壤中一些常见阳离子的交换能力顺序如下: Fe3+>Al3+>H+>Ba2+>Sr2+>Ca2+>Mg2+>Cs+>Ru+>
第二节 土壤的性质
b.潜性酸:
其来源是土壤胶体吸附的可代换性H+和Al3+。当这些离
子处于吸附状态时,是不显酸性的,但当它们通过离子交 换作用进入土壤溶液之后,即可增加土壤溶液的 H+ 浓度, 使土壤 pH 值降低。只有盐基不饱和土壤才有潜性酸度,其 大小与土壤代换量和盐基饱和度有关。据测定土壤潜性酸
②水解性酸度: 用弱酸强碱盐 (如醋酸钠)淋洗土壤,溶液中金属离子可
以将土壤胶体吸附的 H+ 、 A13+ 代换出来,同时生成某弱酸
(醋酸)。此时,所测定出的该弱酸的酸度称为水解性酸度。
第二节 土壤的性质
③活性酸与潜性酸的关系:
土壤的活性酸与潜性酸是同一个平衡体系的两种强度,
二者可以互相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处于暂时平衡状态。土 壤活性酸度是土壤酸度的根本起点和现实表现。土壤胶体
第二节 土壤的性质
一般土壤缓冲能力的大小顺序是: 腐殖质土>枯土>砂土。 土壤的可变电荷越多,缓冲能力越强。土壤缓冲能力 越大,对酸碱污染物的容量就越大。但是,土壤的缓冲能 力的大小是有一定限度的,超出这个限度,土壤的酸碱度 会发生强烈的变化。
1 2 3 4 5 6
4 土壤环境化学
土壤环境化学
土壤的形成
土壤是由固、液、气三相共同组 成的多相体系。
土体构型
土壤中的无机矿物质
原生矿物
– – – – 硅酸盐类:长石、云母、辉石、角闪石、橄榄石 氧化物类:石英、赤铁矿、金红石 硫化物类:白铁矿、黄铁矿 磷酸盐类:磷灰石
次生矿物
– 简单盐类:方解石、白云石、石膏、泻盐、芒硝 – 三氧化物:褐铁矿、三水铝石、针铁矿 – 次生硅酸盐:伊利石、蒙脱石、高岭石
Mn(IV) Mn(II) SO42NO3H2S NO2N2 NH4+ CH4
主要还原剂:
– 有机质、 – 低价金属离子
有机碳体系 CO2
土壤的基本环境机能
培育植物 推动物质循环 保存水资源 防止灾害 自净能力 土壤的退化包括: 水土流失;沙漠化; 酸化、碱化;营养物流失;土壤污染
土壤污染
土壤污染的类型
土壤中的有机质
土壤中的生物
土壤中的粒级划分
颗粒名称 石块 石砾 砂粒 粉粒 粘粒 粒径(mm) 粒径(mm) >10 10-3-1 10- 1-0.25-0.05 0.25- 0.05-0.01- 0.05-0.01-0.005 0.005- 0.005-0.001<
由不同的粒级混合在一起所表现出来的 土壤的粗细状况,称为土壤质地。
水体污染型 大气污染型 农业污染型 固体废物污染型
土壤中的主要污染物
无机污染物
– (重金属、非金属、放射元 素、酸碱盐)
有机污染物
– (农药、塑料、酚、氰化物、 石油、苯并芘、有机洗涤剂、 脂肪蛋白质)
我国土壤污染状况 土壤的自净作用
有害微生物
土壤污染迁移及其机制
土壤中农药
土壤中农药的迁移和转化
土壤的形成
土壤是由固、液、气三相共同组 成的多相体系。
土体构型
土壤中的无机矿物质
原生矿物
– – – – 硅酸盐类:长石、云母、辉石、角闪石、橄榄石 氧化物类:石英、赤铁矿、金红石 硫化物类:白铁矿、黄铁矿 磷酸盐类:磷灰石
次生矿物
– 简单盐类:方解石、白云石、石膏、泻盐、芒硝 – 三氧化物:褐铁矿、三水铝石、针铁矿 – 次生硅酸盐:伊利石、蒙脱石、高岭石
Mn(IV) Mn(II) SO42NO3H2S NO2N2 NH4+ CH4
主要还原剂:
– 有机质、 – 低价金属离子
有机碳体系 CO2
土壤的基本环境机能
培育植物 推动物质循环 保存水资源 防止灾害 自净能力 土壤的退化包括: 水土流失;沙漠化; 酸化、碱化;营养物流失;土壤污染
土壤污染
土壤污染的类型
土壤中的有机质
土壤中的生物
土壤中的粒级划分
颗粒名称 石块 石砾 砂粒 粉粒 粘粒 粒径(mm) 粒径(mm) >10 10-3-1 10- 1-0.25-0.05 0.25- 0.05-0.01- 0.05-0.01-0.005 0.005- 0.005-0.001<
由不同的粒级混合在一起所表现出来的 土壤的粗细状况,称为土壤质地。
水体污染型 大气污染型 农业污染型 固体废物污染型
土壤中的主要污染物
无机污染物
– (重金属、非金属、放射元 素、酸碱盐)
有机污染物
– (农药、塑料、酚、氰化物、 石油、苯并芘、有机洗涤剂、 脂肪蛋白质)
我国土壤污染状况 土壤的自净作用
有害微生物
土壤污染迁移及其机制
土壤中农药
土壤中农药的迁移和转化
环境化学第四章土壤环境化学PPT课件
(1)原生矿物 : 原生矿物主要有石英、长石类、云母类、辉石、角闪石、 橄榄石、赤铁矿、磁铁矿、磷灰石、黄铁矿等。其中前五种最常见。 石英最难风化 , 长石次之 , 辉石、角闪石、黑云母易风化。 岩石化学风化主要分为三个历程 , 即氧化、水解和酸性水解。
氧化 : 以橄榄石为例 , 其化学组成为 (Mg Fe)Si04, 其中 Fe(Ⅱ) 可以 氧化为 Fe(Ⅲ) 。
-
22
可交换性阳离子有两类 : 一类是致酸离子 , 包括 H+ 和 Al3+;另一类是 盐基离子 , 包括 Ca2+ 、 Mg2+ 、 K+、 Na+ 、 NH4+ 等。
盐基饱和土壤:当土壤胶体上吸附的阳离子均为盐基离子 , 且已达到吸
附饱和时的土壤 , 称为盐基饱和土壤。当土壤胶体上吸附的阳离子有一
-
24
1.4土壤酸碱性
根据土壤的酸度可以将其划分为9 个等级 (如表4-8)。我国土壤的 pH 大多 在 4.5-8.5 范围内 , 并有由南向北 pH 值递增的规律性 , 长江( 北纬 33 。 )以 南的土壤多为酸性和强酸性 ; 长江以北的土壤多为中性或碱性 , 如华北、 西北的土壤大多含CaC03,pH 值一般在7.5-8.5 之间 , 少数强碱性土壤的 pH 值高达 10.5。
很少
冲积平原土壤 中
少
丰富
黄土中含量较 多
较丰富
-
16
1.2.3. 土壤质地分类及其特性
土壤质地:由不同的粒级混合在一起所表现出来的土壤粗细状况 , 称为 土壤质地 ( 或土壤机械组成 ) 。
土壤质地分类标准:是以土壤中各粒级含量的相对百分比作标准的。主 要有国际制 ( 如表 4-5) 、美国制和前苏联制。国际制和美国制均采用三 级分类法 , 即按砂粒、粉砂粒、粘粒三种粒级的百分数 , 划分为砂土、壤 土、粘壤土和粘土四类十二级。
氧化 : 以橄榄石为例 , 其化学组成为 (Mg Fe)Si04, 其中 Fe(Ⅱ) 可以 氧化为 Fe(Ⅲ) 。
-
22
可交换性阳离子有两类 : 一类是致酸离子 , 包括 H+ 和 Al3+;另一类是 盐基离子 , 包括 Ca2+ 、 Mg2+ 、 K+、 Na+ 、 NH4+ 等。
盐基饱和土壤:当土壤胶体上吸附的阳离子均为盐基离子 , 且已达到吸
附饱和时的土壤 , 称为盐基饱和土壤。当土壤胶体上吸附的阳离子有一
-
24
1.4土壤酸碱性
根据土壤的酸度可以将其划分为9 个等级 (如表4-8)。我国土壤的 pH 大多 在 4.5-8.5 范围内 , 并有由南向北 pH 值递增的规律性 , 长江( 北纬 33 。 )以 南的土壤多为酸性和强酸性 ; 长江以北的土壤多为中性或碱性 , 如华北、 西北的土壤大多含CaC03,pH 值一般在7.5-8.5 之间 , 少数强碱性土壤的 pH 值高达 10.5。
很少
冲积平原土壤 中
少
丰富
黄土中含量较 多
较丰富
-
16
1.2.3. 土壤质地分类及其特性
土壤质地:由不同的粒级混合在一起所表现出来的土壤粗细状况 , 称为 土壤质地 ( 或土壤机械组成 ) 。
土壤质地分类标准:是以土壤中各粒级含量的相对百分比作标准的。主 要有国际制 ( 如表 4-5) 、美国制和前苏联制。国际制和美国制均采用三 级分类法 , 即按砂粒、粉砂粒、粘粒三种粒级的百分数 , 划分为砂土、壤 土、粘壤土和粘土四类十二级。
环境化学课件(第四章土壤环境化学)
2. 次生矿物 次生矿物是岩石经历化学风化(氧化、水解和酸
性水解)形成的新矿物,其化学组成和晶体结构都发 生了改变。次生矿物粒径较小,大部分以黏粒和胶体 (粒径小于0.002 mm)分散状态存在。
分类:根据次生矿物的性质与结构划分为简单盐类、 氧化物类和次生铝硅酸盐类。
氧化物类和次生铝硅酸盐类是土粒中最细小的部分, 比表面积大,在物理性质上表现为强烈的吸水膨胀、 失水收缩的特点, 称为黏土矿物。有明显的胶体特征, 所以土壤学中习惯把黏土矿物视为土壤矿物胶体。次 生矿物是构成土壤的最主要组成部分,对土壤中无机 污染物的行为和归宿影响很大。
极细砂
0.2~0.06
100
粉砂 粘粒
砂质粉砂 中粉砂 细粉砂 粘粒 胶体
0.06~0.02 0.02~0.006 0.006~0.002
<0.002 <0.0002
10000
100000 1000000
(二)土壤质地分类和主要特性 土壤质地:土壤粒级组合体所表现的粗细程度称为质地 .
土壤质地分类是以土壤中各粒级含量的相对百分比作 标准的。主要有国际制、美国制和前苏联制。
四、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
(一)土壤的吸附性 土壤具有吸附性能是因为土壤中存在具有巨大表面能,并带有电荷的矿物胶 体和有机胶体,能吸附气体或液体、分子或离子。 1. 土壤胶体的性质 (1)土壤胶体具有巨大的比表面和表面能:比表面是单位体积或重量物质的总 表面积。土粒愈细,总表面积愈大,比表面也愈大,表面能也越大。
➢气候是直接的水、热、空气条件,它使相同的母质在不同的 气候条件下产生不同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变化。
➢地形使气候因素发生局部的重新分配,是间接的水、热、空 气条件。
➢生物通过生长繁育、新陈代谢进行着有机物质的合成与分解, 一方面充实与丰富了土壤的基质,另一方面以有机物形式为土 壤累积化学能。
土壤环境化学 ppt课件
在沙漠化的过程中人为破坏的因素是 最大的危害,由于不适当的开荒造成了内 蒙、黑龙江、吉林、宁夏等地区沙漠化面 积达26400km2。同样由于天然植被的破 坏,新疆、内蒙、甘肃等土地沙漠化的面 积达22600 km2。原来著名的科尔沁草原 和额尔多斯草原不得不更名为科尔沁沙地 和毛乌素沙地。
在沙漠化过程中水土流失也很严 重,目前我国水土流失的面积已达 150万km2,每年土壤流失量达50亿吨, 养分流失量相当于四、五千吨化肥。
土壤盐碱化面积扩大,我国盐碱化土壤 面积达100万平方公里左右;
土壤污染物质来源广泛,包括城市废水 和固体废弃物;农药和化肥;生物残体 和排泄物;大气沉降物等。
摘自《环境污染与控制》化学工业出版社
第一节 土壤的组成和性质
一、土壤的组成 土壤固体相(土壤矿物质、 土壤有机质) 孔隙液相 (水分-溶液) 气相(空气) (图4-1)
伊利石
[ ( OH)4 K9(AI4 Fe4 Mg4 Mg6)(Si8-y Al9)O20]
特点:粒径小于2μm,风化程度较 低,膨胀性较小,富含钾(K2O),具有较 高的阳离子代换量,晶格中的硅、铝原子可 发生同晶取代,但不显著。
蒙脱石
[Al4 Si8 O20(OH)4] 为伊利石的风化产物 特点:粒径小于1μm,阳离子代换量
土壤胶体的阳离子交换吸附(可逆过程)
土壤 2 N 胶 a C 2 a 体 土壤 - C 2 胶 a 2 N
土壤胶体微粒带负电荷,表面可吸附 阳离子,可与土壤溶液中另一些阳离子 发生交换。
影响阳离子交换吸附的因素
阳离子 (电荷数,离子半径,水化程度) 土壤(胶体,颗粒, SiO2/R2O3、pH等) 不同土壤的阳离子交换量不同: ❖ 不同种类的胶体的阳离子交换量顺序
第四篇土壤环境化学教学课件
40
土壤吸附性--土壤胶体的离子交换吸附
(土壤胶体双电层的扩散层)
补偿离子溶液中相同电荷的离子
(以离子价为依据作等价交换)
(离子交换或代换)
阳离子交换吸附作用、阴离子交换吸附作用。
41
土壤吸附性—阳离子交换吸附
土壤胶体阳离子交换吸附过程: 等价交换、质量作用定律、阳离子交换能力(电荷数、
离子半径及水化程度)
次生矿物
由原生矿物经风化,形成的新矿物。 在土壤形成过程中,原生矿物以不同的数量与土壤中的次生矿物 混合存在,成为土壤矿物质。
25
土壤组成与性质--土壤原生矿物
(1)硅酸盐类矿物
长石类、云母类、辉石类和闪角石类等矿物,风化释放K、Na、 Ca、Fe、Mg和Al等元素可供植物吸收,可形成新的次生矿物。
43
土壤酸碱性
44
土壤酸碱性--土壤酸度
(根据土壤H+存在方式 )土壤酸度--活性酸度、潜性酸度
活性酸度
有效酸度(pH表示) H+来源:碳酸(无机酸)、有机酸、大气酸沉降
潜性酸度
土壤潜性酸度来源:土壤胶体吸附的可代换性H+和A13+。
潜性酸度
代换性酸度 水解性酸度
45
土壤酸碱性--土壤碱度
土壤溶液OH-来源
8
中国土壤类型--暗棕壤
分布地区
东北地区大兴安岭东坡、小兴安岭、张广才岭和长白山等地。
形成条件
中温带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5℃,降水量600 1100毫米。 植被:温带针阔叶混交林。
特征
土壤呈酸性反应,具有丰富有机质,腐殖质积累量多。
9
中国土壤类型--寒棕壤(漂灰土)
分布地区
大兴安岭北段山地。
土壤吸附性--土壤胶体的离子交换吸附
(土壤胶体双电层的扩散层)
补偿离子溶液中相同电荷的离子
(以离子价为依据作等价交换)
(离子交换或代换)
阳离子交换吸附作用、阴离子交换吸附作用。
41
土壤吸附性—阳离子交换吸附
土壤胶体阳离子交换吸附过程: 等价交换、质量作用定律、阳离子交换能力(电荷数、
离子半径及水化程度)
次生矿物
由原生矿物经风化,形成的新矿物。 在土壤形成过程中,原生矿物以不同的数量与土壤中的次生矿物 混合存在,成为土壤矿物质。
25
土壤组成与性质--土壤原生矿物
(1)硅酸盐类矿物
长石类、云母类、辉石类和闪角石类等矿物,风化释放K、Na、 Ca、Fe、Mg和Al等元素可供植物吸收,可形成新的次生矿物。
43
土壤酸碱性
44
土壤酸碱性--土壤酸度
(根据土壤H+存在方式 )土壤酸度--活性酸度、潜性酸度
活性酸度
有效酸度(pH表示) H+来源:碳酸(无机酸)、有机酸、大气酸沉降
潜性酸度
土壤潜性酸度来源:土壤胶体吸附的可代换性H+和A13+。
潜性酸度
代换性酸度 水解性酸度
45
土壤酸碱性--土壤碱度
土壤溶液OH-来源
8
中国土壤类型--暗棕壤
分布地区
东北地区大兴安岭东坡、小兴安岭、张广才岭和长白山等地。
形成条件
中温带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5℃,降水量600 1100毫米。 植被:温带针阔叶混交林。
特征
土壤呈酸性反应,具有丰富有机质,腐殖质积累量多。
9
中国土壤类型--寒棕壤(漂灰土)
分布地区
大兴安岭北段山地。
第四章土壤环境化学
3、植物的种类、生长发育期
4、复合污染
种类不同,对重金属的富集规律不同;生长
二、5、重施金肥属在土壤-植物体系发毒字中育不花期知科的不”的迁同的天移,大蓝对麦遏转重能蓝化金在菜规属铜能的污超律富染量集的积量地累也区Cd不生,同长其;;地十“上矿 1、植物对土壤中重金属的富部集分规该重律金属含量可达1800 mg/kg。
(ii)浓度
还原条件下,五价砷被还原成三价砷,亚砷
(iii)存在形态
酸的溶解度大于砷酸的溶解度。
交换态、碳酸态、铁锰氧化物态、有机态和残渣态。
A.Tessier, P.G.C.Campbell, M.Bisson, Sequential extraction procedure for the speciation of particulate trace metals, Analytical Chemistry, 1979, 51(7): 844851.
二、非离子型农药与土壤有机质的作用
1、非离子型有机物在土壤-水体系的分配作用
I 吸附等温线可以是线性
II 不存在竞争吸附 III 分配作用与溶解度的关系是随其水中溶解度减少而增大
2、土壤湿度对分配过程的影响 在干土壤(即土壤含水量低)时,由于土壤矿物质表面强烈的 吸附作用,使农药大量地吸附在土壤中;相反,在土壤潮湿时, 由于水分子的竞争作用,土壤中农药的吸附量减少,蒸气浓度 增加。
土壤具有缓冲能力的原因: 土壤溶液中含有碳酸、硅酸、
{ 土壤溶液的缓冲作用
磷酸、腐殖酸和其他有机酸 等弱酸及其盐类
土壤胶体的缓冲作用
土壤的可交换离子不但含有致 酸离子,也含有盐基离子
五、土壤的氧化还原性
土壤的氧化还原电位(Eh)衡量土壤的氧化还原能力 水田 -200~+300 mV 旱田 +400~+700 mV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K 0.96n m 1.0nm
0.72n m
K
硅
铝
氧
氢氧离子
图 高岭石的晶层构造
图 蒙脱石的晶层构造
图 水云母的晶层构造
高岭石的特点
四面体片与八面体片通过共用氧原子结合成一个晶 片,晶片间以氢键相连,水化时基本不膨胀。
蒙脱石的特点
两个四面体片夹一八面体片组成 一个晶片,八面体片中,部分Mg 取代Al而使层片带负电,多余电 荷由层间阳离子中和。水化时膨 胀严重。
硅
氧 铝 氧和氢 氧离子
晶层的基本单元 ⑴硅氧片:硅四面体结构单元中,硅原子以共价键方 式将四个氧原子联结成为一个原子团(SiO4)4–,电性未 中和,通过与其相邻的另一个硅四面体共用一个氧原 子,如此相联,成为由六个硅四面体构成的六角形网 孔,然后再与另外的六角形网孔通过共用氧原子来联 结,如此继续联结,在水平方向上构成一层硅氧片, 成为晶层的基本单元。
(一)土壤的吸附性 土壤具有吸附性能是因为土壤中存在具有巨大表面能,并带有电荷的矿物胶 体和有机胶体,能吸附气体或液体、分子或离子。 1. 土壤胶体的性质 (1)土壤胶体具有巨大的比表面和表面能:比表面是单位体积或重量物质的 总表面积。土粒愈细,总表面积愈大,比表面也愈大,表面能也越大。
(2) 土壤胶体具有带电性:所有土壤胶体都带有电荷,一般讲,土壤胶体带负电 荷,在某些情况下也会带正电荷。
第四章 土壤环境化学
土壤是地球陆地表面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是由岩石经风化发育而成的历史自然体。
土壤的两个重要功能: (1)肥力作用:土壤具有供应与调控植物根系所 需水、气、热和养料的能力; (2)净化作用:土壤具有同化和代谢外界进入土 壤中的物质的能力,所以土壤又是保护环境的重要 净化剂。 土壤环境化学主要介绍土壤的形成、组成和性质, 污染物在土壤-植物系统中的迁移、转化、降解与归 趋。其重点是研究和掌握污染物在土壤中的分布、 迁移、转化和归趋的规律,为防治土壤污染奠定理 论基础。
第一节 土壤的形成、组成和性质
一、土壤的形成 五大成土因素——母质、气候、地形、生物和时间 在土壤所依赖的自然环境条件中,岩石及其风化产物––––母 质是形成土壤的基质。 气候是直接的水、热、空气条件,它使相同的母质在不同的 气候条件下产生不同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变化。 地形使气候因素发生局部的重新分配,是间接的水、热、空 气条件。 生物通过生长繁育、新陈代谢进行着有机物质的合成与分解, 一方面充实与丰富了土壤的基质,另一方面以有机物形式为土 壤累积化学能。 时间是一切作用过程的累积因素,没有时间则任何作用皆不 可能进行,它是所有作用及其由量变到质变的基本保证。
Hubble等(1983年)从成土过程的共性出发,把主要 的成土过程归纳为: 1. 消耗过程:包括淋溶、分解、溶解等,其中也 包括盐基及其它可溶物质在土壤中的重新分配以及新 矿物的形成; 2. 有机物质的循环:包括生物对养分的选择吸收 和积累,有机物质的分解对消耗过程的补偿,可溶性 有机物在矿物风化、元素的活化和迁移中的作用; 3. 无机物质的循环:包括矿物由物理力引起的加 成、混合和分离。 总之,成土过程是在物理风化、化学风化和生物风 化作用下进行的。
土壤胶体电荷产生的原因
①同晶置换 :产生永久电荷
同晶置换是指硅酸盐矿物中的硅氧片或水铝片中的配位中心离子,被大小相近的离子 所取代,它使其化学组成发生改变,但其晶层结构未变。例如,硅氧片中的Si4+被Al3+所取 代,水铝片中的Al3+为Mg2+所取代,使晶层产生剩余负电荷。 同晶置换产生的电荷不受介质pH的影响,而且它是在粘土矿物形成时产生的,为该矿 物永久所有,除非该矿物变为另一矿物时,电荷才发生变化。因此,把这种因同晶置换所 产生的电荷称为永久电荷,因其电荷均为负电,也称为永久性负电荷。
(一)土壤矿物质 土壤矿物质按其成因可分为原生矿物和次生矿物。 1. 原生矿物 原生矿物是指那些在风化过程中未改变化学组成的原始 成岩矿物。它构成了土壤的骨架,土壤矿质元素主要来源于 土壤矿物质。 特征:具有坚实而稳定的晶格,不透水,不具有物理化 学吸收性能,不膨胀,粒径较大,如砂粒的粒径为0.02~2 mm,粉砂粒为0.002~0.02 mm。 。
(二)土壤有机质 土壤有机质包括土壤中各种动、植物残体,微生物体及其分解和合成的 有机物质。土壤有机质是土壤的重要物质组成,尽管它在土壤中的含量一 般在5%以下,但它对土壤功能的影响是很深刻的。 土壤有机质的种类繁多,性质各异,主要包括碳水化合物、含氮化合物 和腐殖质三大类,此外还有数量极少的其他类别化合物,如脂蜡类等。 腐殖质是一般的有机化合物经微生物作用后,在土壤中新形成的一类性 质稳定、结构极其复杂的特殊的高分子化合物。腐殖质的主要组成元素有 碳、氢、氧、氮、硫、磷等,还有少量的钙、镁、铁、硅等。整个分子含 有多种功能团,重要的有羧基、酚羟基、醇羟基、羰基、甲氧基、氨基等 功能团。它们表现多种活性。腐殖质对于土壤结构形成、提供植物养分等 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同时,由于其强烈的吸附性能,对于有机、无机污染 物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和生物活性具有重要影响。
三、土壤的机械组成和质地分类 (一)土壤的机械组成和粒级划分
土壤的机械组成(土壤质地):
土壤学上将由不同粒级混合在一起所表现出来的土壤 粗细状况称为土壤的机械组成,也称为土壤质地.
表 土粒分级
粒 砾 石 级 大砾石 小砾石 粗 砂 粒 细 砂 砂 颗粒直径(mm) 20~6 6~2 2~0.6 0.6~0.2 0.2~0.06 0.06~0.02 0.02~0.006 0.006~0.002 <0.002 100000 10000 100 1 10 土粒比表面增长(倍)
极细砂 砂质粉砂 粉 砂 粘 粒 中粉砂 细粉砂 粘 粒
胶体ຫໍສະໝຸດ <0.00021000000
(二)土壤质地分类和主要特性 土壤质地:土壤粒级组合体所表现的粗细程度称为质地 .
土壤质地分类是以土壤中各粒级含量的相对百分 比作标准的。主要有国际制、美国制和前苏联制。
(二)土壤质地分类
表 土壤质地的国际制分类
原生矿物种类:
(1)硅酸盐类矿物; (2)氧化物类矿物; (3)硫化物类矿物; (4)磷酸盐类矿物。
2. 次生矿物 次生矿物是岩石经历化学风化(氧化、水解和酸 性水解)形成的新矿物,其化学组成和晶体结构都发 生了改变。次生矿物粒径较小,大部分以黏粒和胶体 (粒径小于0.002 mm)分散状态存在。 分类:根据次生矿物的性质与结构划分为简单盐 类、氧化物类和次生铝硅酸盐类。 氧化物类和次生铝硅酸盐类是土粒中最细小的部 分,比表面积大,在物理性质上表现为强烈的吸水膨 胀、失水收缩的特点, 称为黏土矿物。有明显的胶 体特征,所以土壤学中习惯把黏土矿物视为土壤矿物 胶体。次生矿物是构成土壤的最主要组成部分,对土 壤中无机污染物的行为和归宿影响很大。
0~15
15~25 15~25 15~25 25~45 25~45 25~45
45~100
0~30 20~45 45~75 0~20 45~75 0~45
0~55
55~85 30~55 0~40 55~75 0~30 10~55
粘壤土
粘土
重粘土
45~65
65~100
0~55
0~35
0~55
0~35
四、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
⑵水铝片:铝八面体(或称铝氧八面体)是由一个 铝原子和六个氧原子或氢氧原子团构成的。铝原子 在中央,上下各为三个氧原子或氢氧原子团交错排 列,构成一个八面体。在同一平面上,由许多相邻 的铝八面体通过共用氧原子相联结,形成铝八面体 层,称水铝片,水铝片也是晶层的基本单元。
层状硅酸盐矿物种类: 1:1型矿物:由一片硅氧片和一片水铝片叠合而成,主要为高岭 石类矿物; 2:1型矿物:由两片硅氧片中间夹一片水铝片叠合而成。这类矿 物又分为膨胀型(蒙脱石类和蛭石)和非膨胀型矿物(主要有 水云母类)。 (1)高岭石:风化程度极高的矿物,主要见于湿热的热带地 区的土壤中,在花岗岩残积母质上发育的土壤中含量也较高。 颗粒粗大,厚0.1~5.0 m;比表面小,膨胀性小,阳离子代换 量低;富含高岭石的土壤,透水性良好,植物可获得的有效水 分多,但供肥、保肥能力低,植物易感养分不足; (2)蒙脱石:基性岩在碱性环境条件下形成的,在湿带干旱 地区的土壤中含量较高。其颗粒直径小于1 m,阳离子代换量 极高。植物难以利用它所吸收的水分,因此富含蒙脱石的土壤, 植物易感水分缺乏,同时干裂现象严重而不利于植物生长。 (3)水云母:一种风化程度较低的矿物,一般土壤中均有分 布,但以湿带干旱地区的土壤中含量最多。其颗粒直径小于2 m,膨胀性较小,具有较高的阳离子代换量,并富含钾 (K2O 4~7%)。
(三)土壤水与土壤空气 土壤矿物质和有机体构成土壤的固体骨架,而土壤空隙部分 充满了土壤空气和土壤水。 土壤水主要来源: ① 降水与灌溉; ② 地下水:在地下水位较高时,地下水也是上层土壤水分 的重要来源。 水分进入土壤后,土壤中的各种可溶成分会被溶解。所 以,所谓的土壤水分,实际上是浓度不等的土壤溶液。土壤 水分是影响土壤功能重要物质基础,它不但影响土壤的物理 性质,对土壤中生物及化学性质的影响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 用。 土壤空气存在于无水的土壤空隙中,所以,土壤空气含量决 定于土壤空隙度和含水量。土壤空气组成与大气基本一致, 主要成分也为氮气、氧气和二氧化碳等。但与大气相比,土 壤空气中的氧要少一些,二氧化碳要多一些。(why?)
质 地 分 类 类别 砂土 壤土 质地名称 砂土和壤砂土 砂壤土 壤土 颗 粒 组 成 (W/W %) 粉砂粒 粘粒 <0.002mm 砂粒 2~0.02mm 0.02~0.002mm 0~15 0~15 85~100 0~15 0~15 0~45 30~45 55~85 40~55
粉砂壤土
砂粘壤土 粘壤土 粉砂粘壤土 砂粘土 粘土 粉砂粘土 壤粘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