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花山生态新城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汉花山生态新城
武汉花山生态新
城位于武汉市洪山区
东郊“一江三湖”(长
江、北湖、严西湖、严
东湖)交汇处,东至左
岭镇,南接武汉科技新
城,西临东湖风景区,
北抵武汉北湖新城,是
武汉城市圈东向主轴
“武鄂黄”城市带的
城镇密集区、武汉市东
部的都市发展区。

根据武汉城市圈
“两型”社会的宏观
战略和实施部署,湖北
省政府明确提出将花山生态新城建设成为“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试验的先导区、示范区、引爆点”、“中国中部第一生态城”的战略建设目标。

根据规划,花山生态新城南以武九铁
路线为界,北至青化路,西以严西湖中心
线为界,东至左岭葛化西路,总用地面积
约66.4平方公里,建设用地18平方公里,
人口规模将达20万人。

规划功能定位为:
大东湖地区的生态建设区、武汉东部地区
的产业支撑服务中心、武汉城市圈武鄂黄
城市带的中心城市,融居住、游憩、研发、
商业为一体的生态新城。

花山生态新城重
点发展生态研发与交易、生态酒店与会展、
生态商业与文娱、生态居住与养生。

争取建设成中部第一、国际知名的综合生态城。

花山生态新城的规划结构为“群落分散+指状集中的三心多组团带形城市”,城镇形态形成“水绕城、水穿城、水伴城”的空间格局。

群落分散:规划城镇建设区犹如水墨画一样,呈群落均质、有机地分布在山水环抱的生态功能链内。

指状集中:预留南北六条呈指状,由绿化和水系组成的绿化隔离带,主要城镇建设用地分布在指状廊道的两侧。

三心多组团带形城市:以带形城镇发展格局为基础,形成严西湖、花山港和严东湖三大区片,分别形成三大城镇中心;结合城镇产业布局、道路交通网络及农民还建等要素综合布局五大功能组团。

花山生态新城的建设实施将以
“十大两型示范项目、千万平米绿色
社区”为核心探索建设符合武汉城
市圈“两型”社会建设标准、以国内
规模最大的绿色社区为特色的、一流
的生态新城。

花山新城规划
花山新城3年内将现雏形,已于2004
年开始计划
花山新城加速“变脸”
武汉市召开花山生态新城规划
现场办公会,市领导杨松、阮成发出
席会议。

据介绍,今后花山新城将围
绕国际一流生态城、生态文化区的目
标,把新城打造成武汉东部地区产业
支撑服务区、武汉新港江南核心港区、
大东湖生态建设区。

按照最新的规划结构,新城分为新港、新城和生态保育三大功能区,重点发展港口和保税加工、生态研发和教育、养生与居住等产业。

据建设方花山生态新城投资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洪山区政府将新城建设作为发展战略重点来抓,每月召开现场办公会,协调项目建设。

今后3年,花山新城将正式进入全面实施阶段,计划投资262.29亿元,基本建成首批五大类十大工程,初步形成生态新城的框架和雏形。

“绿色”新城惹人注目
未来的花山生态新城绝对一座“绿色样板城”,在这个66.4平方公里的小城里,将有147公里的自行车路网系统,200公里以上的步行系统,交通体系将完全低碳化;此外,城内用的电可能是自己利用风能发出来的,路灯用的是太阳能,冲厕所用的水可循环使用,城内的产业都要过绿色环保关……
规划中的花山生态新城,东至左岭镇,南接武汉科技新城,西临东湖风景区,北抵武汉北湖新城,是湖北两型社会首个生态城市。

新城未来将投资20亿元建设大东湖水网和水生态修复工程,兴建5万吨污水处理厂。

此外,花山新城投资12亿元,将规划区域内的农民全部迁出,退耕还林、退渔还湖,建设“花山”、“花果山”两座生态绿化带。

生态新城需符合生态指标
现场办公会上,《花山生态新城指标体系(讨论稿)》首次被披露。

据介绍,该指标体系参照了天津生态城的指标体系,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提出了29项生态城市建设指标。

这29项指标与天津生态城指标相比,更具“武汉特色”:花山新城自然生态覆盖率需达到60%,显得更“绿色”;绿色建筑节能措施要细化,居住建筑能耗能不能高于35千瓦时/年;非传统水源利用率要达到30%以上,加强循环水利用;辖区内的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利用要达到15%。

据介绍,武汉未来还要在花山新城设立“生态研究院”,拟邀请国务院参事、中科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组长、首席科学家牛文元担任顾问。

"十大两型示范项目、千万平米绿色社区"。

生态新城项目主要包含:
1. 结合启动项目建设,建设绿色建筑示范工程。

从启动项目中选择一定规模的功能建筑,按照绿色建筑的有关指标要求组织建设。

重点尝试地下水循环空调系统的技术和应用措施,并从建筑选址、节水、节能、材料使用、室内环境质量等五个方面,探索夏热冬冷地区的绿色建筑体系和建设模式。

2. 以严东湖保护工程为核心建设水生态示范项目。

按照“大东湖水网”项目总体要求,尽快建设严东湖水质保护工程,建设具有景观生态功能的人工强化湿地系统和近岸自然湿地相结合的水生态示范区,探索滨水生态敏感地区水环境保护措施,为世界水资源危机下河湖密布地区城市化发展模式提供经验和示范。

3. 中水利用与生态用地的耦合改造示范项目。

通过建设分散收集、处理、回用再处理系统,对污水及初期雨水进行相应处理,提供城市维护绿化及清卫使用;并将
再处理过程与其周边非开发建设用地的生态化改造同时进行,在削减城市建设和运营过程中的排放污染物的同时,实现水资源的节约利用和生态用地的功能提升。

4. 建设集中式太阳能农民社区示范项目。

结合首期农民还建房建设“集中式太阳能应用示范社区”,和有关科研机构和厂家合作,从整体上、过程上、管理上落实太阳能的应用推广。

5. 建设慢行优先的低碳化绿色交通示范项目。

建构“以人为本、慢行优先”的新城内部公共电动车网络系统、自行车路网系统、步行系统,打造低碳化绿色交通体系。

6. 建设分区布点与移动式相结合的“大气质量实时监控中心”。

对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数据进行24小时立体化实时监测,并且通过有线、无线两套数据传输系统实时发送至检测中心并公布,以确保花山新城良好的大气环境。

该项技术对创造“环境友好”的城市环境具有重要示范意义。

7. 建设“花山、花果山”,组建生态农业公司。

修复山体、改造提升林地林相景观,广泛种植杜鹃、蔷薇、红果、冬青等木本藤本开花结果植物,打造真正意义的“花山”、“花果山”。

长春东湖生态经济开发区
长春东湖生态经济开发区是2003年7月15日经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省级开发区。

位于九台市的西部,地处长春与吉林两市之间的交通走廊地带,西与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接壤,南与长春二道区毗邻,是吉长一体化经济区的"支撑点"和"接力站",称为吉林省的“浦东”。

开发区所辖卡伦、东湖、龙家堡三镇,规划面积442.37平方公里,按照现代化、科学的规划理念划分的卡伦工业园区、卡伦湖教育产业园区、龙家堡高新农业生
态示范园区、空港新城、东湖都市村落与休闲娱乐园区、CBD国际商务中心六个功能起步区相对独立又浑然一体,产业类别齐全,区划布局合理,是中外巨贾投资兴业的最佳选择。

该标识是向全社会有奖征集而采纳了马继辉的作品。

长春东湖生态经济
开区将以优越的地理位置、完善的基础设施、优惠的投资政策、高效优质的服务,为您提供宽松和便利的生产经营环境。

长春东湖生态经济开发区地处吉林省东部山地向西部松嫩平原的过渡地带,南部为低山丘陵区,中北部为河谷平原和漫岗台地区,饮马河、雾开河、放牛沟河等河流
从南向北穿越本区;本区属中温带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降水量为655毫米,年平均气温 4.7℃。

受气候和地形影响,本区的自然生态环境的空间格局呈现自东向西、自南向北的规律性变化。

南部低山丘陵区为灰棕壤,西部漫岗台地区为森林草原黑土,河流两岸的低地平原为冲积土。

产业定位
面对未来,长春九台经济开发区正躇踌满志,高标准规划了4个组团式功能分区:卡伦湖工业园区,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起步区3.3平方公里,产业定位为机械加工、生物制药、农副产品深加工、新型建材等产业;龙嘉高新农业示范园区,规划面积2.12平方公里,位于龙嘉镇内,产业以绿色农副产品加工、特色花卉种植、观光农业为主;空港服务区,规划面积8平方公里,主要依托长春龙嘉国际机场建设大型商贸、空港物流、仓储加工、餐饮娱乐等空港配套产业;环湖经济区,围绕卡伦湖规划设计一个环湖经济区,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规划内容为滨湖生态公园,高档商住区,办公区等,并努力打造成长春的东花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