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汉语谚语常用的修辞手法汇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汉语谚语常用的修辞手法
摘要:汉语谚语是汉语熟语中的一种,以朴实无华的形式尽显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汉谚语博大精深,内容丰富包罗万象,形式优美,广泛地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把抽象的意思形象化,深奥的事理浅显化,生活知识情趣化。

汉语谚语是汉民族智慧的结晶,表现了中华人民创造语言财富的艺术才华。

关键词:谚语、特点、修辞
汉谚语是汉语熟语中的一种,是民间流传的口头上常用的简炼通俗的语句,例如“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谚语是在汉语中使用数量较多,使用频率很高的一种词汇。

谚语历史悠久,在古代典籍中也常使用,在古代典籍中谚语常被单称为“谚”或者“语”。

汉语谚语,以朴实无华的形式尽显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

学习谚语能丰富我们的知识,研究谚语,能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

汉谚语博大精深,丰富多彩,内容包罗万象,是汉民族智慧的结晶,是珍贵的文化遗产,现拟分析谚语常用的修辞手法,进一步认识博大精深的汉文化。

一、谚语该说
(一)谚语定义
谚语历史悠久,我国古代典籍,如《左传》《史记》《汉书》等都引用了很多谚语,谚语在古代典籍中,常常被单称为“谚”或“语”。

究竟什么是谚语呢?王勤在《谚语歇后语概说》中这样说:谚语是人民群众生活斗争的经验总结,是具有传授经验和劝诫功能,流传于人民群众口头上的现成语。

[1]马占坤在《词汇》中这样定义:谚语是通俗浅易、生动活泼的韵语或短句,主要以口语形式,在广大群众中间流传习用,是表现群众生活经验或感受的一种“现成话”[2]《新华字典》在“谚”后面是这样解释的“谚语,社会上流传的固定语句,用简单通俗的话反映出某种经验和道理。

”[3]《现代汉语辞海》是这样解释的:“在群众中流传的固定的语句。

用简单通俗的话反映出深刻的道理。

”[4]从各家的定义中,我们可以知道谚语是汉语熟语的一种,是流传于民间的通俗易懂的生动活泼优美的语言,多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在人民群众中广泛流传的,并且多数是口头流传的短句或韵语。

(二)谚语特点
谚语是汉语熟语中的一种,是流传于民间的通俗易懂的生动活泼优美的语言,多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在人民群众中广泛流传的,并且多数是口头流传的短句或韵语。

谚语像微雕艺术一样,在粒米大空间上,反映大千世界的形形色色,因此谚语有自己的特点。

1、思想内容的广泛丰富性
谚语的思想内容涉及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传授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哲学知识。

从内容上划分种类,可以分生产谚、讽刺谚、气象谚、风土谚、常识谚等。

例如“水土不出田,粮食吃不完”,“生土变熟土,一亩变两亩”,这些是反映生产的生产谚。

汉语谚语中关于生产的谚语占有很大的比重,包括农、林、牧、副、渔业,其中以农谚的数量最大。

又如:“早霞不出门,晚霞出千里”,“早看东南,晚看西北”这些是反映气象规律的气象谚。

再如“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桂林山水甲天下”,“送行的饺子,迎风的面”这些是反映风土人情的风土谚。

2、语言的通俗易懂性
谚语多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并且是在人民群众中广泛流的一种熟语,谚语中选用了很多生活化的词语,因此谚语在语言上有通俗易懂的特点。

例如“秤砣虽小压千斤”,小小的秤砣可以称起大大的分量。

用人们熟知的常见的秤砣比喻“人小胜重任”这个意思。

用来自生活的寻常语,显示了谚语通俗易懂的语言特点。

3、形式的优美精致性
优美形式主要是指精美的语言和巧妙的修辞,谚语语言是凝练简洁的,又是生动形象的,也是口语化的。

同时,谚语又巧妙地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使得谚语在形式展现出优美的形态。

谚语是丰富内容和优美形式的和谐统一。

二、汉谚语中常用的修辞手法探析
谚语的内容包罗万象,为了准确、鲜明、生动地把内容表达出来,巧妙地调动了各种修辞手法,例如比喻、对偶、夸张、对比、拟人以及借代、反问等等。

(一)比喻
比喻就是把比方,是本质不同又有相似点的事物描绘事物或说明道理的辞格,也叫“譬喻”。

[5]我们知道,比喻中有本体,喻体及比喻词。

本体是比喻里被比方的事物,喻体就是用来打比方的事物,比喻词是联系本体和喻体的词语。

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性质不同的两种事物,利用他们之间的某一方面的相似点来打比方,就构成了比喻。

[5]比喻又可以分明喻、暗喻、借喻三类。

比喻是谚语中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

在谚语中,使用比喻这种修辞手法的谚语比比皆是,例如:
①真理象太阳。

②收麦如救火。

③隔行如隔山。

④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甜如蜜。

⑤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

从比喻手法上看,这些例子都是明喻。

例①②③中,“真理”、“收麦”、“隔行”是本体,“太阳”、“救火”、“隔山”是喻体,本体和喻体之间用比喻词“象”、“如”连接。

同时,从形式上看,它们是由单一部分构成的谚语。

例④⑤从形式上看是由前后两部分构成,前后部分分别由自己的本体、喻体以及比喻词。

换句话说就是,一句谚语中有两个比喻句。

这些是通过比喻词将本体和喻体连接起来的比喻句,也就是我们说的明喻。

也有谚语是运用暗喻的手法,也就是本体喻体都出现,不是用“如、似、象”等比喻词连接,而是用“是、变成、成为”等词语连接本体和喻体。

例如:
①人是铁,饭是钢。

②勤是摇钱树,俭是聚宝盆。

例①中用铁炼成钢才坚韧比喻人有饭吃才强壮。

例②中把勤和俭比作财富。

这些例子没有用比喻词,而是用判断动词“是”连接,这就是谚语的暗喻手法。

有的谚语也使用借喻的手法,不仅省去了比喻词,还省略了本体,直接把喻体当作本体来说。

例如:
①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下无水不行船。

②一根草绳搓不成绳,一片篾编不成箩。

③日中则昃,月满则亏。

例①用有云才能成雨,有水才能行船这样的条件关系比喻没有一定条件是产生不了后果的普遍规律。

例②则用编绳编箩比喻一人成不了大事,说明人多力量大的道理。

例③用日斜月亏的自然现象来说明物极必反的哲学道理。

从上面的例子看,不管是使用明喻,暗喻还是借喻手法的谚语,都有自己的特色。

它们往往是用人们非常熟悉的事物,如飞禽走兽,花草树木,农田作物等
来说明抽象的,陌生的事物,这样更便于表现出事物的特征,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使得抽象的概念变得形象具体,从而增强了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和鲜明性。

[6]使用比喻这种修辞手法,不仅能使谚语有具体可感的形象,而且表达含蓄,产生一种言在此而意在彼,“言近旨远,辞浅意深”的语言效果,我们可以说,没有比喻就没有谚语,比喻是谚语的生命。

(二)对偶
除比喻外,对偶也在谚语中被大量采用。

对偶是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字数相等、意义上密切相连的两个短语或句子,对称地排列的一种修辞手法。

对偶从形式上看,音节整齐匀称,节律感强;从内容上看,凝练集中,概括力强,因此富于匀称美和音乐美,是谚语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

例如:
①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下无水不行船。

②无风树不响,无病不死人。

③不见黄河心不歇,不到长江步不停。

④见火不扑火烧身,见蛇不打蛇咬人。

这些谚语,前后两个分句字面的说法虽然不同,但是彼此的语义总是相关、相类似的,往往是互相合作,说明一个共同道理的,这类谚语是对偶中的正对格式。

例①是通过事实来说明没有一定条件是产生不了后果的普遍规律。

例②是说明有因才有果。

上面的例子,前后两个分句虽然字面上的意思不同,但是最后表达的是同一个道理。

除了正对格式外还有反对格式,也就是有对比性的谚语,它们在内容上矛盾对立,形式上对称对偶,例如:
①金钱如粪土,人品值千金。

②肯问人者聪明,假装者愚蠢。

③一时强弱在于力,千古胜负在于理。

例①金钱如粪土般无价值与人品值价千金之间的矛盾,例②聪明与愚蠢的矛盾。

这些例子都是在内容上矛盾,在形式上对称,形成语义上的对照,对比鲜明。

对偶还有一种串对格式,串对又称“流水对”,就是上下句意思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式。

例如:
①只因上岸身安稳,忘却从前落水时。

②吃过黄连苦,更知蜜糖甜。

③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例①是因果关系,例②是递进关系,例③则是条件关系。

这类谚语,语义凝炼,节奏鲜明。

运用对偶,能使谚语看起来句式整齐,赏心悦目,读起来琅琅上口,听起来音调和谐,便于记忆传诵。

(三)夸张
夸张是故意言过其实,对客观的人或事物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的一种辞格。

[5]换句话说说夸张就是我们平时说的“言过其实”。

许多谚语就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例如:
①谷子栽得稀,不够喂小鸡。

②烂麻搓成绳,力量大千斤。

③理字不多重,万人抬不动。

④三人都一心,黄土变成金;三人不一心,黄土变成灰。

例①是强调谷子栽得稀要减产的道理,说产量不够喂小鸡,则是言过其实。

例④强调团结的作用,说同心则黄土变黄金。

这些例子明显地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

但由于它们抓住了事物本身的特征,虽然言过其实,但不给人虚伪的感觉。

⑧所以说夸张不是虚伪,而是从真实感受出发,以现实生活为基础的意境描写。

运用夸张这种修辞,抓住事物本身的特征,故意言过其实,反而更能够突出集中地表现谚语的思想感情,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深刻的印象。

(四)对比
对比是把两种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一种辞格,也叫对照。

谚语中也大量采用了对比的手法。

例如:
①宁愿站着死,不愿跪着生。

②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

③直率坦白真君子,笑里藏刀是歹人。

④东家万石仓,佃户无口粮。

例①通过前后对照,“站着死”与“跪着生”的两种选择,赞扬了“站着死”
也就是坚持真理的高尚品格。

例④通过鲜明的对比,“万石仓”与“无口粮”
的对照,揭示了旧社会剥削压迫带来的贫富差距,使人痛恨压迫剥削的旧社会。

谚语使用对比的手法,让好的显得更好,坏的显得更坏,对的显得更对,错的显得更错。

通过对比,把道理摆得更全面、更透彻,把观点说得更强调、更充分,现象摆得更鲜明。

在鲜明强烈的对比中,歌颂真善美,抨击假丑恶,让人们明白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一正一反,一扬一抑,对比强烈,令人深思。

谚语通过对比加强了它的表现力。

(五)拟人
根据想象把物当作人或把人当作物写,或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这种辞格叫比拟。

拟人就是把物当作人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

[5]拟人也是谚语常用的表现手法。

例如:
①谷子生得乖,无水不怀胎。

②肥料对你笑,看你找不找。

③雷雨先唱歌,有雨都不多。

④谷雨麦打包,立夏麦呲牙。

这些例子中,“怀胎”、“对你笑”、“唱歌”、“呲牙”都是说明人的动作行为的寻常词语。

用在谚语中,使非人的事物有了人的情态,寻常的词语有了不寻常的用法,赋予物以人的形象,人的言行,人的感情,人的本事,使物人格化。

使用拟人手法的谚语,使得谚语生动形象,更具有趣味性,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和亲切的感觉,大大加强了谚语的感染力。

(六)借代
不直说某人或某物的名称,借同它密切相关的名称去代替,这种辞格叫做借代,也叫“换名”。

[5]谚语中,也广泛地用了这一手法。

例如:
①众人的舌头,能把高山说倒。

②东奔西跑,不如拾粪弄草。

③舌头上打滚,脚底下抹油。

④三个臭皮匠,合成诸葛亮。

⑤不怕红脸关公,就怕白脸曹操。

这些例子中,例①的“舌头”指代嘴,这一类是以部分代整体的类型。

例②的“东奔西跑”指代游手好闲,“拾粪弄草”指代参加农业劳动,这类以具体代抽象的
类型。

例④中的“诸葛亮”是历史人物的名字,是智慧者的代称,这一类以专有名词代泛指,这类以个别代一般的类型。

例⑤的“红脸”指代性格直爽的人,“白脸”指代性格狡诈的人,这是一种引申式的以具体代抽象。


运用借代,移花接木,借甲代乙,这样一来,化抽象为具体,变明显为含蓄,突出语言的形象性。

运用借代这种修辞手法可以突出谚语的精炼性、生动性和形象性,提高了谚语的表现力,增强了谚语的表达效果。

(七)反问
反问也是无疑而问,明知故问,又叫“激问”。

[5]反问只问不答,把要表达的确定意思饱含在问句里。

否定句用反问语气说出来,就表达肯定的内容,反之,肯定句用反问语句说出来就表达否定内容。

这种表现手法也用于谚语中。

例如:
①爱火不爱柴,火从哪里来?
②出门不问风浪事,怎能打得大鱼回?
③世上哪有不散的筵席?
这些例子都是反问句式,这些答案是毋庸置疑的,用反问的语气,着重强调,使得观点更加明确,表达的感情更加强烈。

(八)修辞手段的综合运用
另外,有的谚语使用的修辞手法不止一种,而是同时使用几种修辞手法。

如“好戏能把人唱醉,坏戏能把人唱睡”,既用了夸张手法,又用了对偶手法。

“田是崽,水是娘。

”既用了比喻手法,也用了对偶手法。

三、汉语谚语的语用效果
谚语是一种生动,活泼的群众语言,它活跃在人们的口头上,出现在各种文体的文章中。

谚语是词汇中语的一部分,作为词汇,必然有语法功能,它又是一种语言,作为语言它又有社会功能和修辞功能。

(一)语法功能
从语法作用上看,作为比较固定的语言形式,谚语可以独立成句,也可以充当句子的各种成分。

单独成句的谚语具备主语和谓语,表达的是一个完整的意思。

例如:“打墙也是动土!已经惊动了人,今儿乐得还去逛逛。

”“打墙也是动土!”具有主语和谓语,在句子中是作为一个句子出现的。

单独做句子的谚语,有时在前面加上“俗话说”、“常言道”之类的话。

在句子中谚语可以充当句子各种成分。

谚语充当句子成分时可以作主语、谓语、宾语和定语。

(二)社会功能
作为总结各方面经验为主要特征的谚语,对提高人们的思想认识,对人们进行现实实践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提高认识
谚语中蕴藏着朴素的唯物辩证思想,这些谚语具有极强的说服力,个人以启
示和教育。

谚语中的辩证主义思想,对培养人们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能比较正确地认识自然和社会的现象,提高分析事理的能力是有一定意义的。

人们学习谚语,能从中得到收益。

例如,人们读到“好钢用在刀刃上”、“打蛇先打头,擒贼先擒王”这些谚语,对处事要抓要点的道理会有一定的认识。

人们学习“人多主意好,众人拾柴火焰高”对于团结的重要性也将有一定的认识。

人们学习谚语,都会从谚语中受到启发和教益。

丰富的谚语从各方面给人们的思想以丰富的营养,让人们加强对生活的感激,提高思想认识水平。

[1]
2指导实践
谚语来源于群众的实践,反过来又给人们的实践以启发和指导。

人们在生产、生活、工作、学习等方面,可以从谚语中得到启发和借鉴。

[1]能起到这种作用的谚语主要是农副谚、气象谚、各种生活知识谚。

“开水不响,响水不开”、“水滚不响,油滚不动”这些谚语在我们的日常中起到指导作用。

(三)修辞功能
由于谚语能给人知识,有的还有指导人们实践的作用,许多作家把谚语吸收在自己的作品里,使谚语发挥它修辞上的作用。

1加强语言的说服力
写文章,发议论,为了说明所提出的论点是正确的,必须依靠论据加以证明。

有了站得住脚的论据,文章和议论才有不可辩驳的的逻辑力量和说服力量。

[1]
谚语源远流长,在群众中的影响很大,许多谚语已经成为人们自觉地用来指导自己的行动的信条。

作者在说理时有针对地引用谚语,可以使论据更加充足,使语言更具有说服力。

使用谚语作为道理论据,加强了语言的说服力。

2使语言更生动活泼
由于许多谚语产生于民间,大量口语词的采用,使谚语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说起来亲切、自然,非常生动。

文章中引用谚语,不管是叙述道理还是描写事物,都会产生生动活泼的效果。

谚语中最常见的修辞手法是比喻,比喻是谚语的生命,而比喻的语用效果是增添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

引用谚语,使得语言更生动活泼。

三、总结
汉谚语内容丰富,形式优美,广泛地运用了各种修辞手法,把抽象的意思形象化,深奥的事理浅显化,生活知识情趣化。

汉语谚语表现了中华人民创造语言财富的艺术才华。

汉语谚语使用的修辞手法有很多,远不止以上分析的几种。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如“反复”、“双关”、“顶针”等修辞手法在谚语中也有运用。

“穷人知道穷人苦,穷人见了穷人亲。

”这是反复,反复了“穷人”强调了“穷人”阶级之间的深厚感情。

“熟能生巧,巧能生精。

”这是顶针,通过顶针手法表现的事物之间的关系,事理清晰,逻辑严密,含义揭示得更深刻。

①另外,有的谚语使用的修辞手法不止一种,而是同时使用几种修辞手法。

如“好戏能把人唱
醉,坏戏能把人唱睡”,既用了夸张手法,又用了对偶手法。

谚语使用的多种修辞手法,使得谚语更加形象,生动。

汉语谚语,以朴实无华的形式尽显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汉语谚语尽显中华民族文化的无限魅力。

我们要从多角度去品味中华民族博大精深文化的魅力!
参考文献;
【1】王勤.谚语歇后语概说[M].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
【2】马占坤.词汇[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3
【3】新华字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4】现代汉语辞海[].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5】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6】徐宗才.俗语[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7】温端政.谚语[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8】武占坤.中华谚谣研究[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