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覆代赭汤方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旋覆代赭汤
旋覆代赭汤
要点:降逆消痰、补虚缓中法
汉·张仲景《伤寒论》
旋覆花三两 人参二两 生姜五两 代赭石一两 炙甘草三两 半夏半升,洗 大枣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服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主治】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嗳气不除者。
【方论选萃】
金·成无已:大邪虽解,以曾发汗吐下,胃气弱而未和,虚气上逆,故心下痞硬,噫气不除,与旋覆代赭石汤降虚气而和胃。硬则气坚,咸味可以软之,旋覆之咸,以软痞硬。虚则气浮,重剂可以镇之,代赭石之重,以镇虚逆。辛者散也,生姜、半夏之辛,以散虚痞。甘者缓也,人参、甘草、大枣之甘,以补胃弱(《注解伤寒论》)。
明·吴昆: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此方主之。汗、吐、下而解,则中气必虚,虚则浊气不降而上逆,故作痞硬;逆气上于心,心不受邪,故噫气不除,《内经·宣明五气篇》曰:五气所病,心为噫是也。旋覆之咸,能软痞硬而下气;代赭之重,能镇心君而止噫;姜、夏之辛,所以散逆;参、草、大枣之甘,所以补虚。或曰:汗、吐中虚,肺金失令,肝气乘脾而作上逆,逆气干心,心病为噫,此方用代赭石固所以镇心,而亦所以平肝也。亦是究理之论(《医方考》)。
清·罗美:仲景此方,治正虚不归元,而承领上下之圣方也。盖发汗吐下解后,邪虽去,而胃气之亏损亦多;胃气既亏,三焦因之失职,阳无所归而不升,阴无所纳而不降,是以浊邪留滞,伏饮为逆,故心下痞硬,噫气不除。方中以人参、甘草养正补虚,明·李时珍:病解后,痞硬嗳气,不下利者用此汤,下利者生姜泻心汤。姜、枣和脾养胃,所以安定中州者至矣。更以代赭石得土气之甘而沉者,使之敛浮镇逆,领人参以归气于下;旋覆之辛而润者,用之开肺涤饮,佐半夏以蠲痰饮于上。苟非二物承领上下,则何能使噫气不除者消,心下硬自除乎?观仲景治下焦水气上凌,振振欲擗地者,用真武汤镇之;利在下焦者,下元不守,用赤石脂禹余粮固之。此胃虚在中,气不得下,复用此法领之,而胸中转否为泰。其为归元固下之法,各极其妙如此(《古今名医方论》)。
清·周扬俊:旋覆花能消痰结软痞,治噫气;代赭石治反胃,除五脏血脉中热,健脾,乃痞而噫气者用之,谁曰不宜?于是佐以生姜之辛,可以开结也,半夏逐饮也,人参补正也,桂枝散邪也,甘草、大枣益胃也。余每借之以治反胃、
噎食气逆不降者,靡不神效(《伤寒论
三注》)。
清·尤在泾:伤寒发汗,或吐或下,邪气则解,而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胃气弱而未和,痰气动而上逆也。旋覆花咸温,行水下气;代赭石味苦质重,能坠痰降气;半夏、生姜辛温,人参、大枣、甘草甘温,合而用之,所以和胃气而止虚逆也(《伤寒贯珠集》)。
明·许宏:汗吐下后,大邪虽解,胃气已弱而未和,虚气上逆,故心下痞硬,而噫气不除者。与旋覆花下气除痰为君,以代赭为臣,而镇其虚气,以生姜、半夏之辛,而散逆气,除痞散硬以为佐,人参、大枣、甘草之甘,而调缓其中,以补胃气而除噫也(《金镜内台方议》)。
清·王旭高:《灵枢·口问者》曰:“寒气客于胃,厥逆从下上散,复出于胃,故为噫。”《素问·宣明五气篇》曰:“心为噫”。噫者,上焦病声也。脾失升度,肺失降度,阴盛走于胃,属于心而为声,俗名“咦气”。故用旋覆咸寒降肺,代赭重镇包络之气,半夏以通胃气,生姜、大枣以宣肺气,而以人参、甘草奠安阳明,俾阴阳生降,合其常度,则痞硬嗳气悉除矣(《王旭高医书六种》)。
清·唐容川:此方治哕呃,人皆知之,而不知呃有数端:胃绝而呃不与焉;一火呃,宜用承气汤;一寒呃,宜理中汤加丁香、柿蒂;一瘀血致呃,宜大柴胡加桃仁、丹皮;此方乃治痰饮作呃之剂,与诸呃有异,不得见呃即用此汤也。方取参、草、大枣以补中,而用生姜、旋覆以去痰饮,用半夏、赭石以镇逆气,中气旺则痰饮自消,痰饮清则气顺,气顺则呃止。治病者,贵求其本,斯方有效,不为古人所瞒,兼火者可加麦冬、枯芩,兼寒者可加丁香、柿蒂,痰多者,加茯苓,盖既得其真面,然后可议加减(《血证论》)。
清·吕震:按心下痞硬,中虚而有留邪也,嗳气不除,胃逆而兼蓄饮也。主旋覆导引下行,代赭镇心降逆,而邪之留滞者,复生姜、半夏以开之,气之逆乱者,用人参、甘草、大枣以和之,虚而邪散,则痞可解而咦亦止矣。
清·柯韵伯:此生姜泻心去苓、连、干姜,加旋覆、代赭方也。以心虚不可复泻心,故制此剂耳。心主夏,旋覆花生于夏末,咸能补心,能软硬,能消结气,半夏生于夏初,辛能散邪,能消痞,能行结气,代赭禀南方之火色,入通于心,散痞硬而镇虚热,参、甘、大枣之甘,佐旋覆以泻虚火,生姜之辛,佐半夏以散水结。斯痞硬消,嗳气自除矣。若用苓、连以泻心,能保微阳之不乐哉(《伤寒来苏集》)。
清·王晋三:旋覆代赭汤,镇阴宣阳方
也,以之治噫。噫者,上焦病声也。脾失升度,肺失降度,阴盛走于胃,属于心
而为声。故用旋覆咸降肺气,代赭重镇心包络之气,半夏以通胃气,生姜、大枣以宣脾气,而以人参、甘草奠安阳明,不容阴邪复遏,则阴宁于里,阳发于表,上中二焦皆致和矣(《绛雪园古方选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