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社会学教学大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社会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3113009105课程名称:农村社会学
总学分:3总学时:48
课程英文名称:Rural Sociology
先修课程:社会学概论A、社会调查研究方法A
适用专业:社会学、社会工作等
一、课程性质、地位和任务
农村社会学A是社会学、社会工作专业必修的专业核心课,是学生深入了解农村社会现象及背后运行逻辑的基础。
主要学习任务是认识中国农村发展中面临的的主要问题,了解农民行为方式与观念特征及其所处的社会结构,理解中国农村重要的制度安排及其实际运作方式,把握中国农村社会变化趋势。
二、教学目标及要求
1.了解农民、农村的基本特征。
2.理解中国农村社会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
3.掌握农村社会运行机制。
4.运用社会学基本理论、方法认识与理解农村社会。
三、教学内容及安排
第一章绪论(2课时)
知识点:本章包括农村社会学研究对象、农村社会学研究方法、学习农村社会学的意义。
重点讲授农村社会学研究对象。
难点:农村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对农村社会学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第一节农村社会学研究对象
第二节农村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第三节学习农村社会学的意义
第二章农村社会学的简要历史(3课时)
知识点:本章包括国内外农村社会学产生和发展的历史。
本章重难点:重点是历史知识的识记,难点是从《农村社会学》的历史发展中找出规律。
第一节国外农村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新中国成立前的中国农村社会学
第三节社会学恢复重建以来的中国农村社会学
第三章农村社会的主体——农民(4课时)
知识点:本章包括农民的产生和历史地位、农民的社会属性与特征、中国农民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
重点是农民的界定和农民的地位与社会属性。
难点是正确认识中国“农民”。
第一节农民的内涵与特征
第二节农民的社会化
第三节农民的历史地位与中国农民问题
第四章农村土地(4课时)
知识点:本章包括传统的农村经济与土地占有、土地革命纲领与土地改革实践、新中国农村土地政策演变。
重点是土地革命纲领与土地改革实践。
难点是新中国农村土地政策演变。
第一节传统的农村经济与土地占有
第二节土地革命纲领与土地改革实践
第三节新中国农村土地政策演变
第五章农村社会关系(2课时)
知识点:本章包括农村社会关系概述、农村社会网络、农村社会资本。
重点是农村社会关系、社会网络和社会资本的涵义。
难点是农村社会网络的特点与农村社会资本对农村社会结构变迁的影响。
第一节农村社会关系概述
第二节农村社会网络
第三节农村社会资本
第六章农村的婚姻、家庭与家族(4课时)
知识点:本章主要包括农村的婚姻形式、家庭的特点以及家族的特点。
本章重难点:重点是掌握农村的婚姻与家庭的特征、功能,并能与城市进行对比;难点是正确认识农
村宗族。
第一节农村婚姻
第二节农村家庭
第三节农村家族
第七章农村社会组织(4课时)
知识点:本章包括中国农村基层社会组织的历史变迁、当前中国农村基层社会组织的类型及其功能、中国农村基层社会组织体系的建设及其演变趋势。
重点是农村基层社会组织的类型及特点。
难点是农村社会组织发展的趋势。
第一节农村社会组织概述
第二节村民自治组织
第三节农民合作经济组织
第八章农村社区(2课时)
知识点:本章包括农村社区的起源及其特点、村落、农村社区权力结构。
重点是农村社区的特点与功能。
难点是把握社区的类型及社区建设。
第一节农村社区上篇
第二节农村社区下篇
第九章农村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4课时)
知识点:本章包括农村社会分层的标准、当代中国农村的社会分层以及流动状况。
本章重难点:重点是理解农村社会流动与社会分层的关系,农村社会分层和农村社会流动的原因;难点是把握社会分层的标准。
第一节农村社会分层概述
第二节当代中国的农村社会分层
第三节农村社会流动概述
第四节当代中国的农村社会流动
第十章农村社会问题(4课时)
知识点:本章包括农村人口问题、农村贫困问题、失地农民问题。
重点是农村贫困问题与失地农民问题的成因。
难点是失地农民问题。
第一节农村社会问题概述
第二节农村人口问题
第三节失地农民问题
第十一章农村社会控制(4课时)
知识点:本章包括农村社会控制的特点、中国农村社会控制的历史演变、完善农村社会控制机制。
重点是社会控制的涵义以及怎样完善农村社会控制的机制。
难点是中国农村社会控制的历史演变。
第一节社会控制概述
第二节中国农村社会控制的历史演变
第三节加速转型期农村社会控制体系的完善
第十二章农村社会保障(4课时)
知识点:本章包括农村社会保障的起源及历史演进、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状况、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模式选择及对策。
重点是农村社会保障的起源及历史演进。
难点是农村社会保障的模式选择。
第一节农村社会保障概述
第二节中国农村社会保障的历史演进
第三节中国农村社会保障的现状
第四节中国农村社会保障的趋势与对策
第十三章农村社会现代化(3课时)
知识点:本章包括农村社会变迁与国家社会转型的关系、农村城市化与社会现代化的关系、中国农村城市化的途径与模式、中国农村社会现代化。
重点是影响农村社会变迁的因素、中国农村城市化的途径与模式及中国农村社会现代化。
难点是农村社会改革与社会转型、中国农村城市化问题。
第一节农村社会变迁
第二节农村城市化与农村社会现代化
第三节中国农村城市化的途径与模式
第四节中国农村社会现代化
第十四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4课时)
知识点:本章包括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践。
重点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容。
难点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践。
第一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性
第二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容
第三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践
四、课外学习任务
课外实践在课程教学后期进行的,要求学生在课程组教师的指导下选题,到教学实习基地,围绕“三农问题”,结合党和国家对农村的政策,运用农村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在社会调查的基础上,撰写调研报告和实践小结。
以小组为单位组织交流会,对课外实践中遇到的困惑进行交流,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并提出解决对策。
五、教学方式及考核
农村社会学课程的考核分为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两项。
平时成绩主要包括课堂提问、讨论等平时成绩以及课程论文(以课外实践为基础撰写论文)成绩,占总成绩的40%。
期末成绩即期末考试的成绩,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及对综合问题的分析能力,即终结性评价,占总成绩的60%。
期末考核方式:考试(闭卷)。
考核内容覆盖所授课程及大纲要求的范围,考核深度以适中为准等。
六、主要参考文献
1.参考书目
[1]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2]赵树凯:《农民的新命》,商务印书馆,2012年。
[3]陆学艺:《“三农论”:当代中国农业、农村、农民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4]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5]曹锦清:《黄河边的中国》,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
[6]张静:《社会冲突的结构性来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
[7]贺雪峰:《新乡土中国:转型期乡村社会调查笔记》,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8]杜润生:《中国农村制度变迁》,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
[9]苗艳梅: 《中国五保供养制度的创新与拓展:基于供养对象需求视角的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
[10]田先红:《治理基层中国:桥镇信访博弈的叙事,1995-2009》,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
[11]周黎安:《转型中的地方政府》,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12]马戎、刘世定、邱泽奇主编:《中国乡镇组织变迁研究》,华夏出版社2000 年。
[13]黄宗智:《中国的隐性农业革命》,法律出版社,2010年。
[14]折晓叶:《村庄的再造:一个“超级村庄”的社会变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15]程漱兰:《中国农村发展:理论和实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年。
[16]林耀华:《义序的宗族研究》,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
[17]林耀华:《金翼》,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
[18]李亦园:《人类的视野》,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年。
[19]王沪宁:《中国村落家族文化——对中国社会现代化的一项探索》,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
[20]陈支平:《近500年以来福建家族社会研究》,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
[21]郑振满:《明清福建家族组织与社会变迁》,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
[22]王铭铭:《村落视野中的文化与权力——闽台三村五论》,三联出版社,1997年。
[23]钱杭、谢维扬:《传统与转型江西泰和农村宗族形态一项社会人类学的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5年。
[24]肖唐镖等:《村治中的宗族对九个村的调查与研究》,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
[25]刘晓春:《仪式与象征的秩序一个客家村落的历史、权力与记忆》商务印书馆,2003年。
[26]麻国庆:《家与中国社会结构》,文物出版社,1999年。
[27]贺雪峰:《乡村治理的社会基础:转型期乡村社会性质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28]徐勇、项继权:《村民自治进程中的乡村关系》,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29]吴毅:《村治变迁中的权威与秩序──20 世纪川东双村的表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30]项继权:《集体经济背景下的乡村治理:南街、向高和方家泉村村治实证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31]胡荣:《理性选择与制度实施中国农村村民委员会选举的个案研究》,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年。
[32]王汉生、杨善华:《农村基层政权运行与村民自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33]李连江:《村委会选举观察》,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
[34]张厚安等:《中国农村村级治理:22 个村的调查与比较》,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35]张静:《基层政权——乡村制度诸问题》,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 年。
[36]徐勇:《中国农村村民自治》,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年。
[37]温铁军:《中国农村基本经济制度研究:“三农”问题的世纪反思》,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
[38]林鹰:《中国农村人口变动对土地制度改革的影响》,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
[39]周其仁:《与制度变迁中国改革的经验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40]秦晖:《农民中国:历史反思与现实选择》,河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
[41]张鸣:《乡村社会权力和文化结构的变迁》,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
[42]于建嵘,《岳村政治:转型期中国乡村政治结构的变迁》,商务印书馆,2001年。
[43]应星:《大河移民上访的故事》,三联书店,2001年。
[44]许欣欣:《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与流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年。
[45]项飚:《跨越边界的社区:北京“浙江村”的生活史》,三联书店,2000年。
[46]毛丹:《一个村落共同体的变迁:关于尖山下村的单位化的观察与阐释》,学林出版社,2000年。
[47]庄孔韶:《银翅:中国的地方社会与文化变迁》,三联书店,1999 年。
[48]周荣德:《中国社会的阶层与流动——个社区士绅身份的研究》,学林出版社2000 年。
[49]黄树民:《林村的故事:一九四九年后的中国农村变革》,三联书店,2002 年。
[50]王铭铭:《村落视野中的文化与权力》,三联书店,1997年。
[51]秦晖、苏文:《田园诗与狂想曲——关中模式与前近代社会的再认识》,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
[52]徐勇:《非均衡的中国政治:城市与乡村比较》,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 年。
[53]李银河:《生育与村落文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
[54]李强:《农民工与中国社会分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李沛林等:《农民工——中国进城农民工的经济社会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55]蔡昉主编:《中国人口流动方式与途径(1990—1999 年)》社科文献出版社,2001年。
[56]辜胜阻,刘传江:《人口流动与农村城镇化战略管理》,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年。
[57]黄平:《寻求生存——当代中国农村外出人口的社会学研究》,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
[58]张佩国:《近代江南乡村地权的历史人类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59]郑大华:《民国乡村建设运动》,社科文献出版社,2000年。
[60]张佩国:《地权分配·农家经济·村落社区1900-1945 年的山东农村》,齐鲁书社,2000年。
[61]张乐天:《告别理想:人民公社制度研究》,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
[62]周晓虹:《传统与变迁:江浙农民的社会心理及其近代以来的嬗变》,三联书店,1998年。
[63]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收在《梁漱溟全集》第三卷,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 年。
[64]王铭铭、王斯福:《乡村社会的秩序、公正与权威》,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
[65]林毅夫著:《再论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66]陈吉元、陈家骥、杨勋:《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变迁(1949-1989)》,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1993年。
[67]张五常:《佃农理论:应用于亚洲的农业和台湾的土地改革》,商务印书馆,2000年。
[68]詹姆斯·C.斯科特:《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译林出版社,2001年。
[69]佛里曼、毕克伟、塞尔登:《中国乡村,社会主义国家》,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
[70]马克·塞尔登:《革命中的中国:延安道路》,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
[71]莫里斯·弗里德曼:《中国东南的宗族组织》,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72]马若孟:《中国农民经济》,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 年。
[73]孔飞力:《叫魂:1768 年中国妖术大恐慌》,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
[74]孔飞力:《中华帝国晚期的叛乱及其敌人——1796~1864 年的军事化与社会结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
[75]施坚雅:《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76]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年。
[77]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2000年。
[78]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2000年。
[79]黄宗智:《中国农村的过密化与现代化:规范认识的危机及出路》,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
[80]珀金斯:《中国农业的发展,1368-1968》,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
[81]三石善吉:《传统中国的内发性发展》,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 年。
[82]韩丁:《翻身——中国一个村庄的革命纪实》,北京出版社,1980年。
[83]张仲礼:《中国绅士:关于其在19 世纪中国社会中作用的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
[84]伊莎贝尔.柯鲁克:《十里店:中国一个村庄的群众运动》,北京出版社,1982年。
2.参考期刊
[1]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主办:《中国社会科学》
[2]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办:《国外社会科学》
[3]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主办:《社会学研究》
[4]上海大学社会学院:《社会》
[5]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主办:《青年研究》
[6]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中国人口科学》
[7] 中国妇女研究会,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妇女研究论丛》
[8] 首都经易大学:《人口与经济》
[9]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人口研究所:《市场与人口分析》
[10] 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山东师范大学等:《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管理世界》
[12]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中国农村经济》
[13] 中国农业经济学会,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研究所:《农业经济问题》
[14] 兰州大学:《西北人口》
[15]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中国农村观察》
[16]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研究》
[17]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中国人口科学》
[18] 吉林大学人口研究所吉林省计划生育委员会吉林省人口学会:《人口学刊》
3.参考网站
[1] 中国农村社会学网华中农业大学农村社会学所、华中农业大学农村社会管理研究中心主办,包括农村研究理论、农村研究方法以及农村社会管理等内容。
[2] 中国农村研究网/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举办,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包括三农要闻、三农学人、三农专题、三农数据、学者新论、学者文库等。
[3] 中国农村村民自治网/
[4] 三农中国网华中科技大学乡村治理研究中心举办,含理论探讨、政策评论、调查研究等项目。
[5] 中国村民自治信息网/
[6] 人民网农村频道/nc/GB/
[7] 中国三农问题研究中心网/
[8] 中国城乡发展研究中心网/cxfz/cxfz.asp
[9]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
[10] 中国社会学网/shxw/含社会学家、学者文库、论文典藏等项目
[11] 社会学人类学中国网/
[12] 中国村官网/
[13] 三农在线/
[14] 新华网“新农村建设专题”:/politics/jsshzyxnc/
[15] 中国农业建设信息网:/ac/
[16] 中国农业信息网:/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