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军校课程体系的几点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化军校课程体系的几点思考
一、课程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1.课程结构陈旧
培养指挥人才是军队院校当前更加突出的任务。
因此军队院校的首要任务就是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
军队院校培养的是适应某一岗位需要的初级指挥人才,要求其熟悉专业领域,了解相关领域知识,有良好的思想道德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以及拓展知识、适应部队的能力。
目前课程设置结构模式更多关注的是专业知识的纵向关系,忽略了各类课程构成的横向关系,使学员专业面过窄。
2.课程类型固定
学科方向固定,设置的课程根据岗位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而定。
学科方向的固定使得与部队的对话机制没有特别密切。
依托军事实践可以提高人才综合素质,并在军事实践中培养学员完成任务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在课程类型的设置上应增多课程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强化对所学课程的实际应用。
3.课程内容不新颖
(1)基础理论固化。
在日常的教学中虽然加强了基础训练,但基础课理论基本原封不动。
片面强调理论,且基础课的教学内容一成不变,导致课程目标衔接不紧密。
(2)實践教学不佳。
实践教学主要包括实验、实践、毕业设计等。
目的在于通过实践教学活动,理论联系实际,结合部队实际,结合学员以后从事的工作,结合学员的具体情况。
但实际实践教学质量不佳,实践教学效果不理想。
二、优化课程体系
1.优化课程结构
(1)深入理论教学系列模块。
理论教学系列从纵向上分为:由国家教育政策与人才培养要求的通识教育课程模块;由学科专业针对学科基础知识的共同需求而开设的教育课程模块;为学生提供强调专业优势与特色的专业领域内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的专业主干课程模块;专业知识的延伸和拓展的专业选修课程模块。
(2)深化实践教学系列模块。
实践教学在纵向上进一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是以课程教学为基础的课程实验和课程设计等,培养学员的实验能力与设计能力;第二层是在完成相关学科专业基础课程之后的课程实习、认知实习和生产实习等,以培养学员理论联系实际与实践操作能力;第三层是毕业论文,以培养
学员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调整课程类型
紧密关注部队作战训练、管理、新装备配备等,及时调整学科方向,使得主干课程得到强化、薄弱课程得到扶持、新兴课程得到培育。
多组织作战演练,学员亲身体验战场环境对所学课程的实践化,对判断力和决策能力的提高大有帮助,同时开阔视野,提高了学员的实践素质和组织指挥能力,培养了学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改革课程内容
(1)革新理论基础。
一是在基础理论中增加最新科技成果,适当用新的科技内容充实旧的教学内容,并处理好新、旧知识的继承和发展的关系,使之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二是将应用性内容适当增加到基础课中;三是根据课程目标精简教学内容。
基础课应当从课程目标去考虑教学内容的取舍,避免片面强调知识的全面性与内容的系统性。
(2)加强实践教学。
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课程内容的交融性,及时介绍给学员新形势、新知识、新方法。
随着理论的深化和军兵种武器装备的发展,及时调整教学专题内容,做到理论与实际的紧密结合;在文化课实践方面,改进实验教学方式,保证实验课时数,主要实验独立设课,以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替换验证性实验,建设各种模拟实验室,加强实践环节的监管力度,提高学生实验质量。
军校课程体系的优化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对教学效果影响较大,进一步有重点地优化课程体系,解决其中的关键问题,能建立多方位、多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满足部队需求。
参考文献:
[1]刘洋.“双创”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现状与对策探析[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58-61.
[2]汪霞,卞清,孙俊华.论学术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5(10):3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