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动力学常见参数及计算方法
和药代动力学参数计算

和药代动力学参数计算
药代动力学参数是用来描述药物在人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
等过程的数值指标。
药代动力学参数的计算可以根据药物的浓度-时间数
据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
常见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包括血浆药物浓度的最大峰值(Cmax)、达到
最大峰值的时间(Tmax)、药物的消除半衰期(T1/2)等。
以下是一些常
见的计算方法:
1. 最大峰值(Cmax):最大峰值是指血浆中药物浓度达到的最大值。
计算方法为浓度-时间曲线上的最高点浓度。
2.时间-浓度曲线下面积(AUC):时间-浓度曲线下面积表示药物在
一定时间段内的总体曲线面积,是评价药物在体内的总体暴露程度的指标。
计算方法可以使用梯形法、线性法或者非线性法。
3.消除半衰期(T1/2):消除半衰期是指药物浓度下降到初始浓度的
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可以通过斜率法、直线法或者回归分析法进行估算。
4.药物清除速率(CL):药物清除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药物被清除出
体内的速度。
可以通过AUC和剂量来计算。
5.分布容积(Vd):分布容积表示药物在体内分布的范围,是评价药
物分布时所需的体积。
可以通过药物剂量和血浆药物浓度的比值计算。
此外,还有一些参数如生物利用度(F)、绝对生物利用度(Fabs)、相对生物利用度(Frel)、表观分布容积(Vdss)等也常常被用来评价药
物的药代动力学性质。
总的来说,药代动力学参数的计算要根据药物特性和实验数据的收集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方法。
同时,药代动力学参数计算的结果需结合临床和药物效应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以进一步指导药物的合理使用。
药代动力学参数回顾

药代动力学参数回顾引言药代动力学是研究药物在人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旨在了解药物在体内的动力学特性。
药代动力学参数是对药物在体内行为进行量化和描述的指标,可以用来预测给药方案、评估药物疗效以及调整药物剂量等。
常见药代动力学参数1. 生物利用度(Bioavailability)生物利用度是指口服给药后经胃肠道吸收到达整个体系的药物比例。
通常以F表示,计算公式为:F = (AUC口服 / AUC静脉注射)× 100%。
生物利用度越高,药物在体内的有效浓度越大,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越好。
2. 血浆蛋白结合率(Plasma Protein Binding)血浆蛋白结合率是指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形成复合物的比例。
蛋白结合率越高,药物与蛋白结合的数量越多,有效游离于血浆中的药物浓度越低,可能影响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
3. 分布容积(Volume of Distribution)分布容积是描述药物分布范围大小的参数,表示药物在体内分布的广度。
计算公式为:Vd = 药物总量 / C0,其中C0为给药后血浆药物浓度。
分布容积越大,说明药物在组织中的浓度较高,对组织起作用的可能性也较大。
4. 消除半衰期(Elimination Half-life)消除半衰期是指体内药物浓度下降到原来半数所需的时间。
消除速率常用半衰期来表示,可根据消除速率计算出来。
消除半衰期越长,说明药物在体内的代谢和排泄速度较慢,剂量间隔较长,患者需要较少次数的给药。
5. 清除率(Clearance)清除率是描述从体内完全清除药物所需的速度。
清除率可以通过总药物量除以AUC(面积下曲线)得到。
清除率越大,说明药物在体内的代谢和排泄速度越快,患者可能需要更频繁的给药。
结论药代动力学参数对于药物的合理使用和治疗效果的评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了解和评估这些参数可以帮助医生和药师更好地选择和调整药物方案,从而确保药物的安全有效使用。
以上是对常见药代动力学参数的回顾,希望能够对读者有所帮助。
药物动力学常见参数及计算方法PK

药物动力学常见参数及计算方法PK药物动力学是研究药物在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的学科。
常见的药物动力学参数有药物在体内的最大浓度(Cmax)、时间达到最大浓度的时间(Tmax)、药物的终止半衰期(t1/2)、药物曲线下面积(AUC)等。
Cmax是药物在体内达到的最大浓度,通常用于评估药物的吸收程度。
Cmax的计算方法是在时间轴上,找到药物浓度时间曲线上的最高点即可。
Tmax是药物达到最大浓度的时间,通常用于评估药物的吸收速度。
Tmax的计算方法是在药物浓度时间曲线上,找到最高点所对应的时间点。
t1/2是药物的终止半衰期,表示药物浓度下降到初始浓度的一半所需的时间。
t1/2的计算方法是根据药物浓度时间曲线的下降速率进行计算的。
AUC是药物曲线下面积,表示药物在体内的总体暴露程度。
AUC的计算方法有多种,例如药物面积法、梯形法等。
其中,药物面积法是将药物浓度与时间的数据进行积分,得到曲线下的面积,即为AUC。
计算Cmax、Tmax、t1/2和AUC的方法是通过药物浓度测定数据和相应的数学模型进行计算的。
常见的计算方法包括非线性回归分析、模型无需的方法、工程模型等。
此外,还有其他的药物动力学参数,例如清除率(CL)、分布容积(Vd)等。
清除率表示单位时间内清除药物的能力,计算方法为CL = Dose/AUC;分布容积表示药物在体内分布的广泛程度,计算方法为Vd = Dose/(C0*0.693),其中C0为给药后初始药物浓度。
总之,药物动力学参数的计算方法多种多样,需要根据具体药物的特点和实验数据进行选择。
这些参数可用于评估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从而指导药物的合理使用和剂量调整。
药物动力学常见参数及计算方法

药物动力学常见参数及计算方法药物动力学是研究药物在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过程。
常见的药物动力学参数有生物利用度(bioavailability)、药物半衰期(half-life)、分布容积(volume of distribution)、清除率(clearance)等。
1. 生物利用度(bioavailability):生物利用度指的是药物经过各种途径给予后,进入体内的药物与给予相同剂量的静脉注射后进入体内的药物之间的比例。
一般使用以下公式计算生物利用度(F):F = (AUCoral / Doseoral) / (AUCiv / Doseiv) x 100%其中AUCoral是经口给药后药物浓度-时间曲线下的面积,Doseoral 是经口给药的剂量,AUCiv是静脉注射后药物浓度-时间曲线下的面积,Doseiv是静脉注射的剂量。
2. 药物半衰期(half-life):药物半衰期是指体内半数药物被清除的时间。
通常使用以下公式计算药物半衰期:t1/2 = 0.693 / Kel其中Kel是药物的消除速率常数,可以通过药物浓度-时间曲线的斜率计算。
3. 分布容积(volume of distribution):分布容积是指在达到平衡浓度状态下,体内的药物分布范围或分布成分。
一般使用以下公式计算分布容积:Vd = Dose / Cp0其中Dose是给药的剂量,Cp0是给药后的初始浓度。
4. 清除率(clearance):清除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清除体内药物的能力。
一般使用以下公式计算清除率:Cl = Dose / AUC其中Dose是给药的剂量,AUC是药物浓度-时间曲线下的面积。
除了以上常见的参数和计算方法,还有其他的药物动力学参数,如血浆蛋白结合率、药物间互作用等。
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参数和计算方法进行分析。
同时,药物动力学参数的计算还可能受到个体差异、药物代谢机制等因素的影响,因此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来进行分析和解释。
药物动力学常见参数及计算方法PK

根据药物动力学原理,制定合理的联合用药方案,提高药物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和药物浪费。
联合用药方案
药物作用机制研究
药物疗效评估
药物经济学评价
新药开发和药物评价
通过药物动力学研究,深入了解新药的作用机制和靶点,为新药的进一步研发提供科学依据。
根据药物动力学参数和模型,评估新药的疗效和安全性,为新药的上市审批提供科学依据。
预测药物在体内的药效和安全性
01
通过药物动力学研究,可以了解药物在体内的药效和毒性,为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优化给药方案
02
通过药物动力学研究,可以制定更为合理的给药方案,如给药剂量、给药频率和给药途径等,以提高药物的疗效并降低不良反应。
指导新药研发
03
在新药研发过程中,药物动力学研究可以帮助评估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特性,为新药的进一步开发和优化提供依据。
房室模型概述
房室模型是一种将机体划分为一系列假设的隔室或房室的模型,用于描述药物在体内的分布、吸收、代谢和排泄过程。
一室模型
一室模型是最简单的房室模型,假设药物在体内均匀分布,并具有相同的消除速率。
多室模型
多室模型将机体划分为多个隔室,每个隔室具有不同的药物分布和消除速率,更准确地描述药物在体内的动态变化。
药物动力学的研究目的
01
通过药物动力学研究,医生可以了解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为患者制定更为合理的用药方案。
药物动力学是临床合理用药的基础
02
通过优化给药方案,可以确保药物在体内达到最佳浓度,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药物动力学有助于提高药物治疗效果
03
通过了解药物的代谢和排泄特性,可以降低因过量或不足引起的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药代动力学主要参数意义及计算

应用:UC常用 于药物的剂量调 整、药物相互作 用研究以及新药 开发过程中的药 代动力学评价。
04
药代动力学参数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
药物吸收阶段的预测
预测药物在体内的吸收速率 评估药物在特定组织中的分布情况 预测药物在不同生理条件下的吸收程度 指导药物制剂的改进和优化
药物分布阶段的预测
预测药物在组织中的浓度 分布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开发新型药物代谢动力学模型满 足个性化治疗需求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药 物代谢动力学领域的发展
感谢观看
汇报人:
参数计算方法:药代动力学参数的计算方法有多种包括非房室模型和房室 模型等需要据具体研究情况和数据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
药代动力学参数的分类
吸收参数:描述 药物从给药部位 进入血液循环的 速度和程度
分布参数:描述 药物在体内的分 布情况包括组织 分布和细胞内分 布
代谢参数:描述 药物在体内代谢 的情况包括代谢 速率和代谢产物 的性质
表观分布容积(Vd)
定义:指药物 在体内分布达 到平衡后按测 得的浓度计算 药物应占有的
体液容积
计算方法: Vd=给药量/血
药浓度
意义:反映药 物在体内分布 的 广 泛 程 度 Vd 越大药物在体
内分布越广
影响因素:药 物的脂溶性、 组织亲和力、 血浆蛋白结合
率等
清除率(Cl)
定义:清除率是指 单位时间内从体内 清除的药物量与血 浆药物浓度之间的 比值
利用药代动力学 参数制定个性化 的给药方案
通过药代动力学 研究优化给药方 案以提高疗效和 降低不良反应
根据患者的生理 和病理情况调整 给药方案以确保 药物的有效性和 安全性
药物动力学常见参数跟计算方法PK资料文档

曲线 直线 多数药物
与剂量呈曲线关系 与剂量呈超比例增加
大剂量时,T1/2延长 与剂量呈超比例增加
米氏方程模型 非线性动力学 先零级,后一级 先直线后曲线 先曲线后直线 少数药物
14
药代动力学参数及其意义
吸收 AUC 反映吸收程度、Ka反映吸收速度 分布 Vd 是表观分布容积.
Vd接近0.1 L/kg说明药物主要在血中 Vd>>1 L/kg则说明该药有脏器浓集现象 消除 包括排泄及代谢, ke,β是消除速率常数 t1/2,t1/2β,CL反映药物的消除速度. 尿排率 过大者,肾功能不佳时应注意减量或延时 过小者,提示代谢为主,肝功不佳时慎用 该药易出现药物相互干扰,联用时应注意 个体差异 AUC,Vd及t1/2的变异系数大于50%者,
常见参数-生物半衰期
生物半衰期(biological half-life, t1/2):这个 参数只是由测定血浆或血清浓度(表观血浆 或血清)的衰变来求出。
t1/2=0.693/Ke
16:18:10
22
C-T 曲线
lnC-T 曲线
一室(少见) 二室(多数药物) 三室(与内源物相近者)
决定用药间隔的半衰期: 一室t1/2,二室t1/2β,三室t1/2γ
dC/dt=-kCn
• 一级消Leabharlann 动力学 • 零级消除动力学16:18:10
9
消除动力学模型
表达式 积分转化 最主要特点
一级消除动力学 零级消除动力学
dc/dt=-kC Ct=C0e-kt 恒比消除
dc/dt=-k Ct=C0-kt 恒量消除
16:18:10
10
l1n100C0000
限速消除(20mg/L)/h
药物动力学常见参数及计算方法PK

*
*
*
*
吸收 AUC 反映吸收程度、Ka反映吸收速度 分布 Vd 是表观分布容积. Vd接近0.1 L/kg说明药物主要在血中 Vd>>1 L/kg则说明该药有脏器浓集现象 消除 包括排泄及代谢, ke,β是消除速率常数 t1/2,t1/2β,CL反映药物的消除速度. 尿排率 过大者,肾功能不佳时应注意减量或延时 过小者,提示代谢为主,肝功不佳时慎用 该药易出现药物相互干扰,联用时应注意 个体差异 AUC,Vd及t1/2的变异系数大于50%者, 临床用药时应注意剂量调控.
药动学模型 为了定量研究药物体内过程的速度规律而建立的模拟数学模型。常用的有房室模型和消除动力学模型。
*
*
房室模型
房室(compartment)
房室的划分是相对的 房室模型的客观性 房室模型的时间性 房室模型的抽象性 开放式和封闭式模型
房室划分
单室模型 多室模型
中央室 周边室
*
*
一室模型 二室模型 ka---吸收速率常数 ke,k10--消除速率常数 k12--1室到2室的k k21-----2室到1室的k Vd---表观分布容积 V1----1室的分布容积
非线性消除动力学模型
*
*
ln C-T曲线
C-T曲线
线性 C-T图上恒为曲线
线性 lnC-T图上恒为直线
非线性 lnC-T图上 曲线为主,低段趋直线
非线性 C-T图上 直线为主,低段趋曲线
*
*
线性或非线性动力学的比较
线性 非线性 AUC 与剂量呈直线关系 与剂量呈曲线关系 与剂量呈正比 与剂量呈超比例增加 T1/2 基本不变 大剂量时,T1/2延长 Cmax 与剂量基本呈正比 与剂量呈超比例增加 模型 房室模型 米氏方程模型 动力学 一级动力学 非线性动力学 先零级,后一级 C-T图 曲线 先直线后曲线 lnC-T图 直线 先曲线后直线 药物 多数药物 少数药物
常用药物动力学参数

常用药物动力学参数药物动力学是研究药物在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的学科,对了解药物的药效学和药动学特征至关重要。
常用的药物动力学参数包括药物的生物利用度、终止半衰期、最大浓度、最小有效浓度和清除率等。
1. 生物利用度(Bioavailability)生物利用度是指给药途径后药物在体内吸收的程度和速度。
常用的生物利用度计算方法包括直接测量法和间接比较法。
直接测量法是通过测量药物在体内血浆或尿液中的浓度来计算生物利用度。
间接比较法则是将给药途径的药物吸收和生物利用度与一种参比给药途径相比较。
2. 终止半衰期(Elimination Half-life)终止半衰期是指药物在体内被排除掉一半所需的时间。
药物的终止半衰期对药物的给药时间间隔和剂量调整有很重要的意义。
一般情况下,药物的终止半衰期越长,药物的给药时间间隔也应相应延长。
3. 最大浓度(Cmax)最大浓度是指药物在给药后血浆或组织中的最高浓度。
最大浓度与给药速率、吸收速率和药物的分布有关。
最大浓度可以用来评估药物的快速性和有效性。
4. 最小有效浓度(Minimum Effective Concentration)最小有效浓度是指药物在治疗效果上所需达到的最低浓度。
最小有效浓度通常与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有关。
药物的血浆浓度低于最小有效浓度时,可能无法达到治疗效果。
5. 清除率(Clearance)清除率是指单位时间内药物从体内被消除的速率。
清除率可以通过测量药物在尿液或血浆中的浓度来计算。
清除率对药物在体内的消除和剂量调整有很重要的意义。
总结起来,药物动力学参数对评估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有着重要的作用。
常见的药物动力学参数包括生物利用度、终止半衰期、最大浓度、最小有效浓度和清除率等。
了解这些参数有助于合理使用药物、调整剂量和评估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临床药代动力学

例 题
68kg患者使用某药,已知该药的F值为100%, Cp为15 mg/L, CL为0.65 ml/min/kg,Vd为 0.5 L/kg,该药的治疗窗为10-20mg/L,
问
题
DL 为多少? 给药速度为多少? 每隔多少小时给药一次合适?
DL
DL=Cp Vd/F W
Part II 给药方案的制定
一、给药方案的制定
确定靶浓度(Cp) 找出CL和Vd的正常值 校正CL和Vd(根据体重、肝肾功能等) 确定负荷量(DL)和维持量(DM) (DL =Cp.Vd/F; DM = DL(1-e-),R=CpCL) 观察患者的血药浓度和效应 根据血药浓度修正CL和Vd 调整维持量(DM),完善治疗方案
AUC (Css,av之上)
浓度
Css,max
AUC (Css,av之下)
Css,min
给药间隔时间(h)
AUC (1,t) AUC (单剂量) AUCss
小时
多剂量给药的有关参数
Css,max=FD/Vd(1-e-τ)
Css,min=FD e-τ/Vd(1-e-τ) Css,avg(Cp)=AUCss/τ= (FD/CL)/τ DF(%)=(Css,max - Css,min)/ Css,avg=τ
临床药代动力学
体内药物浓度随时 间变化的规律
药物在人体内吸
收、分布、代谢、
排泄,应用药代
动力学的原理设
计和完善给药方
案。
基本假设
100%
效应 药物浓度
Part I 药代动力学参数的含义和计算
药-时曲线下面积 (AUC)
AUC0 指药物从零时间至所有原
药物动力学常见参数及计算方法PK解析

00:37:10 3
房室模型
房室(compartment)
房室的划分是相对的
房室模型的客观性
房室模型的时间性
房室划分
单室模型
多室模型
房室模型的抽象性
开放式和封闭式模型
中央室 周边室
00:37:10
00:37:10
27
谢谢大家!
00:37:10
28
00:37:10 15
药代动力学参数
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 (area under concentration-time curve, AUC) 它可由积分求得,最简便的计算方法是梯形法, 也可用样条函数法求得。 AUC0→t AUC0→∞ = AUC0→t+Ct/λZ AUC0→∞ 它是计算药物绝对生物利用度和相对生物利用 度的基础数值。
A= Vd· C Vd=Aiv/C0 Vd=A/(AUC· Ke)
VZ
或者
VZ/F VSS/F
VSS
00:37:10
20
Vd 表观分布容积
C = D / Vd
Vd = D / C
Vd = 体内药量/血中浓度
动物体重10kg A药10mg iv,血浓 1mg/L, Vd=10L(1 L/kg) 药物全身分布 B药10mg iv,血浓10mg/L , Vd=1L(0.1 L/kg) 药物只在血中 C药10mg iv,血浓 0.1mg/L,Vd=100L(10 L/kg) 药物浓集到某脏器
00:37:10 7
模型的选择和拟合度问题
最小AIC (Akaike’s information criterion) 准则; F检验法
药代动力学参数汇编

药代动力学参数汇编药代动力学参数是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的关键指标。
本文档旨在汇编常见药代动力学参数的定义和计算方法,以便方便研究人员和临床医生的参考。
1. 药代动力学参数的定义1.1 最大浓度(Cmax)最大浓度是药物在体内达到的最高浓度,通常表示为Cmax。
它反映了药物的吸收速度和吸收程度。
1.2 时间最大浓度(Tmax)时间最大浓度是药物在体内达到最大浓度的时间点。
它反映了药物吸收的速度。
1.3 血药浓度-时间曲线(AUC)血药浓度-时间曲线是衡量药物在体内累积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它通常用AUC来表示,包括AUC0-t和AUC0-inf。
1.4 生物利用度(F)生物利用度是指药物经口给药后进入循环系统并发生系统生物利用的程度。
常用的计算方法有相对生物利用度和绝对生物利用度。
2. 药代动力学参数的计算方法2.1 Cmax和Tmax的计算Cmax和Tmax可以通过药物在体内的测量数据进行计算,如血药浓度测定值。
Cmax是浓度的最高值,Tmax是对应的时间点。
2.2 AUC的计算AUC可以通过血药浓度-时间数据使用下列公式计算:AUC0-t = ∑(Ct * Dt), t=0 to t=tAUC0-inf = AUC0-t + (Ct * (t-inf)), t=t to inf其中Ct为任意时间点的血药浓度,Dt为采样间隔。
2.3 F的计算相对生物利用度可以通过口服给药和静脉给药后的AUC计算,公式如下:相对生物利用度(F)= (AUC口服 / AUC静脉) * 100%绝对生物利用度可以通过口服给药后的AUC计算,公式如下:绝对生物利用度(F)= (AUC口服 / AUC口服灌胃) * (灌胃给药量 / 给药量) * 100%结论本文档提供了药代动力学参数的定义和计算方法的汇编,希望对研究人员和临床医生在药物研究和临床实践中有所帮助。
请注意,在使用这些参数时,应考虑到特定的药物和个体差异。
药动学的参数

药动学的参数药物动力学是研究药物在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的科学。
正确认识和掌握药物动力学的参数对于合理用药、临床治疗以及新药开发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四个方面分别介绍药物动力学的主要参数。
一、吸收参数1. 生物利用度(bioavailability):药物经口给药后进入体内的总吸收量与直接注射的总吸收量的比值。
一般通过体内外药物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来计算。
2. 最大血浓度(Cmax):药物在给药之后血浆中达到的最高浓度。
该参数反映了药物吸收的速度和程度。
3. 时间到达峰浓度(Tmax):最大血浓度出现所需要的时间。
4. 血药浓度-时间曲线(AUC):药物在体内的总曝露量,通过血浆药物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下的面积来计算。
AUC值越大,表示总体内曝露量越大。
二、分布参数1. 分布容积(Vd):反映药物在体内分布的广泛程度。
Vd值越大,说明药物在体内的分布范围越广。
2. 血浆蛋白结合率(protein binding):部分药物在体内主要以结合蛋白的形式存在,该参数反映了药物与蛋白质结合的程度。
3. 大脑-血浆分布系数(BBB):反映了药物能否越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对于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很重要。
三、代谢参数1. 代谢速率(metabolic clearance):单位时间内从血浆中清除药物的速率。
代谢速率越大,药物代谢越快。
2. 代谢半衰期(t1/2):药物浓度下降到初始浓度的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代谢半衰期可间接反映药物在体内停留的时间。
四、排泄参数1. 肾脏清除率(renal clearance):药物在单位时间内通过肾脏清除的速率。
2. 肝脏清除率(hepatic clearance):药物在单位时间内通过肝脏清除的速率。
药物动力学参数反映了药物在体内的代谢、分布、排泄等过程。
了解这些参数有助于合理用药,指导临床用药,也有助于评价新药的临床前药代动力学特性。
对于药物研究、开发和用药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
药代动力学

1、药代动力学参数计算 受试者在不同时间周期给一定剂量的受试制 剂(T)和标准参比制剂(R)后,测定血药浓度时间数据,求算相应的AUC。假定药物在体 内的清除率不变,则有: 相对生物利用度 Frel = AUCT./AUCR× 100%
1、药代动力学参数计算
当试验制剂(Dt)和参比制剂剂量(Dr)不同时,按
剂量给予校正:
Frel =[﹙AUCt×Dr﹚/﹙AUCr×Dt﹚]×100%
1、药代动力学参数计算 对于多次给药的BA和BE研究,应当提供供
试验药品和参比药品的三次谷浓度数据
(Cmin),稳态下的AUCSS Cmax Tmax T0.5 和Frel Frel = AUCSS.T/AUCSS,R ×100 % 其中AUCSS.T和AUCSS,R 分别为T和R稳态条件 下一个给药间隔的AUC
Tmax T0.5 F等参数及其平均值和标准差。
Cmax和Tmax均为实测值
AUC0~t 以梯度法计算
AUC0~∞ =AUC0~t +Ct /λz
1、药代动力学参数计算 其中 t为最后一次可实测血药浓度的采样时间;
Ct 为末次可测定样本药物浓度;
λ z 为根据对数血药浓度-药时曲线末端直
线部分的斜率求得的消除速率常数;
2、统计分析 无效假设H0:
备选假设H1:
其中 和 分别为试验制剂和参比制 剂AUC或Cmax 对数平均数,r1 和 r2为参数的 上、下限
2、统计分析 检验统计学剂量计算:
2、统计分析 S为样本误差均方的平均根
N为样品数
t1和t2符合自由度v = n-2的t分布 临界值为t1-a
2、统计分析
2、统计分析 分析方法:方差分析
药代动力学主要参数意义及计算-图文

稳态血药浓度与平均稳态血药浓度
平均稳态血药浓度
达稳态时,在一个剂量间隔时间内,血药浓度曲线下 面积与给药间隔的比值。
Concentration Concentration
Unchanged dose interval, changed dose
Vd求解法
面积法:
此法不受房室模型限制。
消除过程相关参数
半衰期 清除率 消除动力学
一级消除动力学 零级消除动力学
半衰期(half-life,t1/2)
通常指血浆消除半衰期。 药物在体内分布达到平衡后,血浆药物浓度消除一
半所需的时间。 是表达药物在体内消除快慢的重要参数
一级消除
Cin=Cout Cout=0
EH=0 EH=1
CLH=0 CLH= QH
EH>0.5 高肝摄取药物
EH :肝摄取比
EH<0.3 低肝摄取药物
FH : 肝生物利用度
二、肾清除率(Renal clearance,CLR )
概念:在单位时间内肾脏清除药物的总量与当时血浆药 物浓度的比值。
CLR = Cu×Vu CP
是肝、肾以及其他消除途径清除率的总和
一、肝清除率(Hepatic clearance,CLH )
概念:在单位时间内肝脏清除药物的总量与当
时血浆药物浓度的比值。
Cout
CLH = QH (Cin-Cout) Cin
EH =
Cin-Cout Cin
EH
CLH = QH × EH FH=1-EH
Cin
QH:肝血流量 Cin :肝入口处血药浓度 Cout :肝出口处血药浓度
药物动力学常见参数及计算方法PKPPT优秀课件

1.药物动力学及其常见参数 2.常用软件及其使用方法
JILIN UNIVERSITY RESEARCH CENTER FOR DRUG METABOLISM
2005年5月15日
1
药物动力学
药物动力学,也称药代动力学或药物代谢动 力学,英文名为:pharmacokinetics,PK
I期: 决定给药方案,用法,用量,间隔时间 证实速释,缓释,控释特征.
II期: 肝功差,肾功差,老人,进食影响 III期: 种族,代谢物,对药酶的干扰
药动学模型 为了定量研究药物体内过程的速度规律 而建立的模拟数学模型。常用的有房室 模型和消除动力学模型。
2020/10/18
3
房室模型
房室(compartment)
2020/10/18
非线性 lnC-T图上 曲线为主,低段趋直线
13
线性或非线性动力学的比较
线性
非线性
AUC 与剂量呈直线关系 与剂量呈曲线关系
与剂量呈正比 与剂量呈超比例增加
T1/2
基本不变
大剂量时,T1/2延长
Cmax 与剂量基本呈正比 与剂量呈超比例增加
模型 房室模型
米氏方程模型
动力学 一级动力学
dC/dt=-kCn
• 一级消除动力学 • 零级消除动力学
2020/10/18
9
消除动力学模型
表达式 积分转化 最主要特点
一级消除动力学 零级消除动力学
dc/dt=-kC Ct=C0e-kt 恒比消除
dc/dt=-k Ct=C0-kt 恒量消除
2020/10/18
10
l1n1000C000
限速消除(20mg/L)/h
常用的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包括那些

常用的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包括那些药物代谢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PK)是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的科学。
常用的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通常包括生物利用度(Bioavailability)、血药浓度峰值(Cmax)、时间-浓度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oncentration-Time Curve,AUC)、药物半衰期(Half-life)、总体清除率(Clearance)、体积分布(Volume of Distribution)等。
1. 生物利用度(Bioavailability):指药物在体内经过吸收后进入体循环的程度,以百分比表示。
常用的计算方法包括静脉给药和口服给药后药物浓度的比较。
2. 血药浓度峰值(Cmax):指药物在给药后血浆或血清中达到的最高浓度。
Cmax的高低可以反映药物的吸收速度和经历的代谢和排泄过程。
3.时间-浓度曲线下面积(AUC):是反映药物在体内总体曝露程度的参数,表示血药浓度与时间的关系。
AUC值越大,说明药物在体内停留时间越长。
4. 药物半衰期(Half-life):指药物浓度降至初始浓度的一半所需的时间。
半衰期可以用来估计药物的消除速度。
5. 总体清除率(Clearance):指药物从体内完全清除的速度。
体内清除药物的总速率等于药物的剂量除以血浆中的平均浓度。
所以清除率可以用来估计药物在体内的排泄速度。
6. 体积分布(Volume of Distribution):描述药物在体内分布的广泛程度,计算方法是将药物剂量除以血浆中的初始浓度。
体积分布越大,说明药物在体内的分布范围越广。
此外,药物代谢动力学还可以进一步计算出其他参数,如药物清除率(Drug Clearance)、血浆蛋白结合率(Plasma Protein Binding),以及药物在肝脏的代谢率等。
这些参数可以帮助评估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并在药物治疗中确定剂量、调整给药方案等方面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药物动力学常见参数及计算方法PK

其药代学特征是:静注的 其药代学特征是 静注的lnC-T曲线 静注的 曲线 开始血药浓度呈曲线下降,后来逐渐转成直线 开始血药浓度呈曲线下降 后来逐渐转成直线 其药代参数是: 其药代参数是 Vm 最大消除速率 反映限速时的消除速率 最大消除速率,反映限速时的消除速率 Km 米氏常数 反映曲线转变中点的血药浓度 米氏常数,反映曲线转变中点的血药浓度
常见参数-体内总清除率
体内总清除率 (total body clearance, TBCL, Cl):等于代 谢清除率加肾清除率。
TBCL=A/AUC
15:19:21
24
常见参数-生物利用度
生物利用度(bioavailability, F):
F=(Div × AUCoral / Doral × AUCiv) × 100% Fr=(Dstandard × AUCtest / Dtest × AUCstandard) × 100% A=Ke × Vd × AUC
15:19:21 15
药代动力学参数
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 (area under concentration-time curve, AUC) 它可由积分求得,最简便的计算方法是梯形法, 也可用样条函数法求得。 AUC0→t AUC0→∞ = AUC0→t+Ct/λZ AUC0→∞ 它是计算药物绝对生物利用度和相对生物利用 度的基础数值。
VZ
或者
VZ/F VSS/F
VSS
15:19:21
20
Vd 表观分布容积
C = D / Vd
Vd = D / C
体内药量/ Vd = 体内药量/血中浓度 药物全身分布 药物只在血中 药物浓集到某脏器
动物体重10kg 动物体重10kg 10 10mg iv,血浓 A药10mg iv,血浓 1mg/L, Vd=10L(1 L/kg) 10mg iv,血浓10mg/L 血浓10 B药10mg iv,血浓10mg/L , Vd=1L(0.1 L/kg) C药10mg iv,血浓 0.1mg/L,Vd=100L(10 L/kg) 10mg iv,血浓 0.1mg/L,Vd=100L(10
药物动力学参数

药物动力学参数引言药物动力学参数是研究药物在人体内经过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后的表现的一种方法。
它包括各种动力学参数的测定与计算,有助于评估药物的药效学和药代动力学特征。
本文将对药物动力学参数进行全面、详细地探讨。
学科背景药物动力学参数主要涉及药物在体内的各个环节,包括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
以下是这些环节的详细介绍。
吸收药物吸收是指药物从给药部位移动到血液中的过程。
吸收速度和程度对于药物的药效学和药代动力学特征有重要影响。
以下是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给药途径:不同给药途径吸收速度和程度不同,例如口服、静脉注射、皮肤贴剂等。
•药物性质:药物的溶解度、脂溶性、分子大小等特性会影响其吸收速度和程度。
•给药条件:如饮食、药物与食物的相互作用等。
分布药物分布是指药物在体内不同组织和器官中的分布情况。
药物分布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组织血流:不同组织和器官的血流情况决定了药物在体内的分布。
•脂溶性:脂溶性高的药物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组织和器官。
•蛋白结合: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率高的话,会影响其在组织和器官中的分布。
代谢药物代谢是指药物在体内被代谢为代谢产物的过程。
药物代谢一般发生在肝脏中,也可发生在其他器官。
以下是药物代谢的一些特点:•酶系统:药物代谢主要通过药物代谢酶系统完成,其中最重要的是肝脏中的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
•代谢产物:药物代谢后一般形成活性代谢产物或无活性代谢产物,对药物的药效和药代动力学特征有重要影响。
•个体差异:药物代谢受到个体差异的影响,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等。
排泄药物排泄是指药物从体内排出的过程。
以下是药物排泄的一些特点:•肾脏排泄:大部分药物通过肾脏进行排泄,其中包括肾小球滤过、肾小管分泌和肾小管重吸收等过程。
•肝脏排泄:部分药物通过胆汁经肠道排出,称为肝道排泄。
•其他途径:还有少部分药物通过其他途径排出,如肺排泄、乳汁排泄等。
药物动力学参数的测定与计算为了评估药物的药效学和药代动力学特征,需要测定和计算各种药物动力学参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央室周边室
08:58:25×τ)
ss,av AUC (C ss,av 之下)
给药间隔时间(AUC ss
AUC (单剂量)AUC (1,t)
小时浓度Css,max Css,min
给药量与消除量相等时药时曲线在同一级水平上作周期性的重复变化,此时的平均药浓称为C
ss。
谷值(C
min )应高于有
才能产生安全可靠的持续药效。
设计多剂量给药方案中具有重要意义,因其决
定长期用药时药效的高低及毒副作用的大小。
29
坪浓度(Css)的高低与日用药总量成正比波动幅度与每日用药量成正比
用药量恒定时,坪浓度的高低限之间的波增加给药剂量不能缩短达到稳态时间,也不能按比例延长药物的消除时间
趋坪时间需要4-5个半衰期,达稳态后给
30
31202530
重复维持量Therapeutic
level
间隔给药,首剂加倍可使血药浓度立刻达到C ss T (h)
♦给药间隔♦
给药间隔Css,max
23.1
20.3
18.9
17.4
谢谢大家!
08:58:2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