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信息教学文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信息】

案例名称:《让我们选择坚强》

讲课教师:耿莉娜(北京第八中学,教师)

评析教师:田华新(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中学政治教研室教研员)

【教学设计】

本节课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把教学内容与汶川地震中普通人的故事有机结合,在教学设计中体现了以下主线:一是教学内容的教学主线,即“感受坚强(坚强的意义)——理解坚强(坚强的表现)——需要坚强(坚强的行动)”;二是教学资源的故事主线,即“生命中的灯——废墟中的歌声——襁褓中的孩子——坚强的父亲——灾难中民族”;三是隐含于故事其中的道德教育主线,即“我要活下去——我要让他人活下去——我要让更多的人活下去”;四是教与学活动的主线,即“在情境中理解(一组数据)——在感受中思考(一组故事)——在感悟中升华(一组选择)”。四条主线相互交织,清晰而有层次地展开教学,对学生分析问题、理解观点、接受教育具有突出的作用。

具体的教学设计思路如下:

(一)教学导入

今天上课之前,我给大家带来了一组些数字。

提问:

大家看到了这些数字想到了什么?

你们为什么会想到汶川?

以一组数据冲击学生的视觉,以学生熟悉的热点话题入手,通过视频师生一起回顾汶川地震时的感人画面,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通过思考分析一些意义深刻的数字,来分享让学生感动的故事,从情感上把学生带入到所设置的情境中来。通过这样一组数据把学生带到汶川地震的情境中来,激发他们感受坚强的内心情感。

(二)新课讲授

环节一:感受坚强

地震的发生让我们每一个人感到无比的悲痛和惋惜,也被一个个生命的奇迹所震撼,你们也肯定从媒体上了解到了许多发生在灾区的感人故事,能把你知道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吗?

环节二:理解坚强

【我要活下去】

一个个故事感动着我们,一个个瞬间震撼着我们,记得主持人白岩松曾经说过这样的话,在灾区最令人感动的就是这些孩子,他们与你们同龄,他们经受着我们无法想象的灾难,可是,面对这些他们又是怎样做的呢?有几个故事看完后,让我感动得流下了眼泪,今天,我特别想把这些故事讲给我们的同学。

1.生命中的灯——有一位中学生叫邓清清,她遭遇地震后被埋在废墟中,为战胜黑暗和恐惧,她打着手电筒读课本为自己壮胆,用她的坚强战胜了死神,终于被成功营救出来。

2.废墟中的歌声——黑暗中呆了大约有10个小时,一些苏醒过来的、活着的同学就一起喊话。“我们要出去,要挺住。”“我们出去了一定要好好学习。”活着的学生就开始唱歌,他们一起唱了好多歌。

提问:看到在这次灾难中有许多的同龄人做出的令人感动的事,大家能不能说一说我们从他们的身上学到了什么?(坚强、果断、乐观、勇敢、不放弃、坚持不懈)

当邓清清手拿电筒的时候,当孩子们在歌唱的时候,他们心中都有一个信念,那是什么?

【我要别人活下去】

3.襁褓中的孩子——刚才同学们还说到了一位母亲,她用顽强的精神创造了一个生命的奇迹,让我们一起再来看一看这个报道。

母亲死时的姿势,——多么伟大的母爱呀!留下的16字的短信寄托着母亲对孩子无尽的爱!它深深地印在了我们每个人的心里,你能把短信的内容在给我们复述一下吗?从妈妈的短信中你读到了什么?

“孩子你要好好活下去”怎样活才是好好的活呢?

【我要更多的人活下去】

4.坚强的父亲——在这次地震灾难中还有许许多多的救援人员。他们无私的奉献着、忘我的救援着。可能大家还记得有这样一位父亲。

提问:

●大喊“爸爸,救救我”——你觉得父亲会去怎样做?

●看到儿子窒息而死——他又会怎样做?

●母爱如水,父爱如山,他把一切痛苦都淹埋在了内心深处,多么坚强的父亲呀!那么他的坚强从何而来?

大爱和责任,正因为身上肩负着一种对事业责任和对更多人的爱,让他必须选择坚强去为更多的人创造生的机会!

一个个故事再次为我们诠释着“坚强”深刻内涵,最终是坚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他们的精神我们永远铭记,2008年的5月19日—21日被定为全国的哀悼日,每一个中国人,都在用不同的方式表达着对遇难同胞的悼念。

汶川坚强、四川坚强、中国坚强口号的呼出让我们每一个人再一次感受到百折不挠、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在大灾大难面前我们的人民选择坚强,我们的民族选择了坚强。

环节三:需要坚强

刚才那一个个鲜活的故事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充分表现了灾难中的中国人的坚强,刚才的那段视频告诉我们,在灾难中我们的人民选择了坚强,我们的民族选择了坚强。

我们听到了这样一句话:逝者安息,生者坚强,作为生者我们又该如何选择坚强?地震之后给了我们更深的思考,面对灾难我们必须选择坚强,那么远离灾难的我们,现在正坐在教室里,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我们又该如何做到坚强呢?

我是这样面对坚强:

在__________________时,我是这样做的:

在__________________时,我是这样做的:

总结:听到同学们的发言我很欣慰,我也读到了你们的坚强。我想困难和挫折会与我们常伴。我也相信坚强也会伴随我们一生,最后希望同学们走好生活中的每一天,把坚强用行动来诠释。

【课堂实录】

【案例评析】

耿老师《让我们选择坚强》一课的教学设计,充分利用了现实的教育资源,贴近社会、激发情感,教学环节设计清晰而逐层递进,教学效果重在指导学生体验和引导改善行为并付诸实践。

一.老师选用的教学资源经典而具有教育性。

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老师选用并充分利用了5.12汶川地震中的许多故事引导学生感受、理解坚强。这个典型教学资源是老师们在教学中普遍利用的,但如何利用得巧而有效、如何利用得激发情感而引发深思,这是老师们教学中的难题。

耿老师在本课利用汶川地震这一教学资源时体现了以下三个特点:一是资源利用有整体感,整节课老师只利用了这一个典型资源,而不是一一对应式的选用不同的资源说明不同的观点,使学生能够围绕典型资源进行深入分析和理解,有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二是资源呈现的独特性,对于老师和同学们都熟知的典型资源,如何做到“吸引眼球、抓人心”这是资源利用中的一个难点问题。老师在本节课导入时采用了一个独特的视角呈现了这一典型资源,在隐约的猜测、生活的回顾和同班的交流中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三是资源内容的有效性,汶川地震的典型资源在不同的教学内容,如珍爱生命、生命健康权、民族精神的教学中都能充分利用,因此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准资源中恰当的教育点是关键,老师依据教学内容,以“生命中的灯——废墟中的歌声——襁褓中的孩子——坚强的父亲——灾难中民族”为主线对资源进行了充分的整合,有益补充和拓展了教学内容。

二.老师设计的教学思路清晰而逐层递进。

本节课老师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把教学内容与汶川地震中普通人的故事有机结合,在教学设计中体现了以下主线:一是教学内容的教学主线,即“感受坚强(坚强的意义)——理解坚强(坚强的表现)——需要坚强(坚强的行动)”;二是教学资源的故事主线,即“生命中的灯——废墟中的歌声——襁褓中的孩子——坚强的父亲——灾难中民族”;三是隐含于故事其中的道德教育主线,即“我要活下去——我要让他人活下去——我要让更多的人活下去”;四是教与学活动的主线,即“在情境中理解(一组数据)——在感受中思考(一组故事)——在感悟中升华(一组选择)”。四条主线相互交织,清晰而有层次地展开教学,对学生分析问题、理解观点、接受教育具有突出的作用。

三.老师关注的教育效果重行为的落实与引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