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传统民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藏省传统民居
摘要:民居作为社会历史的活化石,表现的不仅是一个民族的生活空间,更
主要的是表现了一种生活方式和与这种生活方式相关的经济基础和意识形态。
西藏的传统民居,与西藏的其他文化形态一样,也具有其独特的个性。
藏族民居丰富多彩,藏南谷地的碉房、藏北牧区的帐房、雅鲁藏布江流域林区的木构建筑各有特色,就连窑洞也能在阿里高原上寻见。
西藏民居的历史十分久远,四千年前的卡若新石器时代遗址已有了丰富的建筑遗存。
关键词:传统民居;民居环境;生态建筑;西藏
一、藏族居住文化的历史十分久远
考古资料提供的确凿证据表明,远在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藏族的民居建筑便有了相当的发展和较高的水平。
昌都卡若遗址发掘出房屋基址28座,有圆底房屋、半地穴式房屋和地面房屋三种类型。
在房屋遗址晚期,其建筑材料普遍采用砾石为主的天然石块,房屋面积一般为30平方米左右,其居住面内的柱洞经过细致的修整,还可能出现了楼屋。
卡若遗址房屋建筑是藏族民居建筑的滥觞。
在其后几千年的演进中,藏族的民居不断得以发展、丰富和完善,并带着厚重的时代印迹。
公元前2世纪藏族建筑史上出现了第一座宫堡式建筑雍布拉康,依山而建,巍然耸峙,反映了当时碉房建筑的技艺水平。
赤松德赞赞普时,在贤良之臣赤桑雅拉倡导下,将山上居民迁往河谷平地。
人们从过去居住于山上的石头城堡到田间地头建屋而居,组成村落,居住习俗发生了重大变化,出现了《唐书》记载的吐蕃“屋皆平头”的居住形式和格局。
到11世纪时,西藏的民居有的已建造得十分高大豪华。
从史料可知,当时玛尔巴(1012—1097)、米拉日巴(1040—1123)的家庭富有,家居曾十分豪华,米拉日巴还曾修建名为“桑嘎古托”的九层碉房,至今该碉房仍巍然耸立。
卡若遗址
千百年来,藏族民居的基本建筑和农区城镇“屋皆平顶”的居住形式一直延续
至今。
当然,社会形态、宗教观念、地理条件等社会和自然因素在民居中有着深深的烙印。
今天,时代前进的脚步更为古老的藏族民居打上了鲜明的时代印迹。
道孚民居
二、西藏民居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气候条件
西藏地处祖国西南边疆,总面积120多万平方公里,占国土的八分之一。
地处北纬26度50分至36度53分,东经78度25分至90度06分之间。
北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青海省毗邻,东与四川省相望,东南与云南省相连,是西南、西北的天然屏障;与尼泊尔、锡金、不丹、印度、缅甸五国和克什米尔地区接壤,陆地国界线长4000多公里,是通往南亚的门户。
西藏为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和唐古拉山脉所环抱,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被称为“世界屋脊”。
是世界上最大、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的主体,地形复杂多样,主要分为四个地带:一是藏北高原,位于昆仑山脉、唐古拉山脉和岗底斯--念青唐古拉山脉之间;
二是藏南谷地,在雅鲁藏布江及其支流流经的地区,其中包括世界上最大的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
三是藏东高山峡谷,即藏东南横断山脉、三江流域地区;
四是喜马拉雅山地区,其中包括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
由于地理条件的不同,藏南谷地和藏北高原气候差异很大,藏南温和多雨,年均气温8摄氏度,最低零下16摄氏度,最高的7月为16摄氏度以上,5-9月为雨季。
藏北为大陆性气候,年均气温零摄氏度以下,冰冻期半年,最高的7月不超过10摄氏度,6-8月较温暖。
降雨量较少,昼夜温差大,5至10月最长。
总体上是西北严寒,东南暖湿,由东南而西北带状更替。
此外有多种多样的区域气候及明显的垂直气候带。
总的气候特点是空气稀薄,气压低,氧气含量少;日照多,辐射强烈;气温较低,温差大。
西藏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水汽、尘埃含量少,纬度又低,是我国太阳辐射总量最多的地方,日照时数也是全国的高值中心,并呈现出由藏东南向藏西北逐渐增多的特点。
太阳辐射的年变程,以1月最小,6月或7月最大。
全区年均
日照时数达1,620至3,400小时之间,西部地区则多达3,000至3,400小时。
西藏地区平均气温由东南向西北逐渐递减,全区年均温度在零下2.8℃到11.9℃之间,温差较大。
最温暖的东南地区年均温度约10℃左右,雅鲁藏布江河谷地带年均温度在5℃至9℃之间,东部横断山脉地带,月均温度在10℃以上的时间有5个月左右,藏北高原年均温度在0℃以下。
牛毛帐篷羊毛帐篷
三、西藏的民居类别与特点
藏族民居的形式和结构因不同地域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和生产方式的不同而表现出较大的差异。
从总体上看,牧区传统的民居是以帐房为主,农区和城镇的住宅则是石木或土木结构的楼房。
帐房以帐篷为屋,这是藏族牧民千百年来的居住形式。
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产方式,决定了牧民的频繁迁徙和居无定所,帐篷这种易搭易拆、方便实用的居住形式便成为人们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的惟一选择。
藏北牧区的帐篷主要有“黑帐”(牛毛帐篷)、“白帐”(羊毛帐篷)、“花帐”(厚布帐篷)和“布帐篷”等类别,其中“黑帐”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关系最为密切。
牛毛帐篷,系用牦牛的长毛织成的帐篷料即称为“日雅”的粗氆氇缝制的。
粗氆氇每幅宽约30厘米,长短由帐篷的大小而定。
将若干幅“日雅”拼接缝合成两大片,两片相接的缝隙有约60厘米宽,放在顶部当作天窗。
连接的两边镶白色帐篷料,因为以白对白,黑对黑相接是人们所忌讳的。
帐篷的大小是根据经济条件和家庭人口缝制的,一般缝制一顶帐篷需“日雅”二三十幅,也有的需要四五十幅。
帐篷越大,需要的“日雅”数量越多。
过去,三十九族的霍尔王府邸也设在一个巨大的帐篷中,称“赤堆冬雄”(意为“聚万容千”),后来帐名成为宗的名称,叫“巴青”(意为“大帐”)即今天的巴青县。
由于牛毛帐篷呈黑色,故称“黑帐”。
也有的人家为了美观,用羊毛“日雅”从帐篷门到篷顶,直延伸到后壁,形成一条白色的宽带。
帐篷由篷顶、四壁、横杆、撑杆、橛子等部分构成。
篷顶正中是天窗。
天窗起通风、采光的作用。
天窗上有一块盖布,白天打开,夜晚盖上,可防雨和冷风直吹帐篷内。
篷顶与四壁交接处的四角和四边的中部各缝有一根长绳,通常为八根称为“江塔”的绳,绳长七八米、十几米不等,一般是结实的牛毛绳或牛皮绳。
帐篷四壁的底部还有若干小绳扣,用来牵钉橛子,一般隔三四十厘米一个。
帐篷
的“门”大多是左右帐“壁”重叠合拢充当(其中一端晚上用镢子固定,白天可撩起;另一端则始终固定);有时是一道可掀开的帘子,平时合上,进出掀开。
搭建帐篷的选址很重要,一般要选水草充盈、易于放牧和生活的地方。
牧民对选址的标准有形象的说明,要选“东如开放、南象堆积、西如屏障、北象垂帘”的地方,或者要选“靠山高低适中,正前或左右有一股清泉流淌”的地方。
地址选好后,帐门朝东,这是遵循祖先传下来的习俗惯制。
有谚云:“人合伦理,帐门朝东”。
搭建时,将帐篷顶部四角的“江塔”绳拉向远处,系于钉好的木橛(也有用铁桩或较直的羊角作橛)上,然后在帐篷中架一根木杆作横梁顶住篷顶,用两根立柱支撑横梁两端,接着调整四周拉绳的松紧即可将帐篷固定。
最后用橛子钉住帐篷四壁底部的小绳扣,使帐篷四壁绷紧固定。
帐篷搭建好后,为挡寒风,有的人家在帐篷内用草皮砌一圈高约一尺的矮墙,有的在帐篷外用草皮或牛粪围一圈一米多高的矮墙挡风。
牛毛帐篷防雨防雪,经久耐用,一顶好的帐篷可用几十年。
牛毛帐篷还可自如地加大和变小。
如家庭人口增多,可将“江塔”绳下移,在帐篷底边接上一截,帐篷内的使用面积便增加,反之将“江塔”绳往上移,帐篷又可变小。
“黑帐”是藏北牧民移动的家,温馨的家。
牧民长期住帐房的习俗现在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
随着牧业生产的发展,群众收入有了很大的提高。
特别是实行承包制后,草场基本划块经营,人们有了相对独立的草场,不像过去那样需要大的迁徙,这样为建造定居住房提供了条件和可能。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藏北牧区出现了一股建房热,世世代代以游牧为生的牧民终于走向定居而结束了居无定所的时代。
藏北牧民修建的住房多为土木或石木结构的平房,虽然许多房屋的结构还比较简单,但居住条件已明显改善。
过去住帐篷时席地而眠,如今人们已普遍用床,有木床、铁床(折叠床尤其受人喜欢)。
过去住帐篷没有多少家具,现在定居后都有藏柜、饭桌等较大的家具。
许多人家还购买了自行车、拖拉机甚至大卡车,人们正一天天富裕起来。
碉房
四、碉房、楼房与平房
西藏农区(含半农半牧区)和城镇的民居,大都是二三层的楼房或一层的平
房,也有高达四五层的建筑物。
“屋皆平顶”是其共同特征。
“屋皆平顶”的藏式民居建筑式样和风格从有关史料可知至少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旧唐书·吐蕃传》称:“其国都城号为逻些城,屋皆平头,高至数十尺。
”《新唐书·吐蕃传》云:“屋皆平上,高至数丈”,由此可知吐蕃时期民居的建筑面貌。
时过一千年后成书的《西藏志》,记述其时的西藏房舍:“自炉至前后藏各处,房皆平顶,砌石为之,上覆以土石,名曰碉房,有二三层至六七层者。
凡稍大房屋,中堂必雕刻彩画,装饰堂外,壁上必绘一寿星图像。
凡乡居之民,多傍山坡而住。
”这些记述与西藏腹心地区的民居情况基本相合。
碉房,藏语称为“卡尔”(tnkhar)或“宗卡尔”(rdzong—mkhar),原意为堡寨,多建于险峻的山石上,巍峨高耸,易守难攻。
山南的雍布拉康,后藏的娘若香波,洛扎的桑嘎古托,便是此类建筑的代表。
碉房是有着特定含义的建筑,它对西藏民居的形成和发展影响很大,如土石结构、如平顶风格;但碉房并不能完全代表西藏民居。
西藏腹心地区的农村和城镇居民居住的房屋称为“慷巴”(khang—pa),有楼房亦有只建一层的平房。
楼房多为二三层,个别富裕人家的楼房有四五层,而建一层房屋的在西藏各地随处可见。
笔者多次在西藏各地考察,无论在后藏的定日、山南的措美、拉萨附近的墨竹工卡,都见到大量的一层民居。
而在藏东昌都和藏东南的林芝、波密、察隅等地则较少一层房屋,多是二三层的楼房,主要原因在于当地多雨潮湿的气候使然。
一层房屋显然不能称之为“碉房”,即使三四层的楼房也似与“碉房”无关,两者的名称、功能和作用都不同。
因而,“碉房”并不是藏族民居的典型形式。
藏东贡觉县三岩地区,人们所居住的是真正意义上的称为“康尔”(即“卡尔”,为藏语mkhar的不同译音)的碉房。
刘伟先生在三岩地区考察时记述了“康尔”的情况:“三岩房子‘康尔’都是土夯的,低层畜养牛羊,二三层住人,顶端晾晒农作物或其他东西。
房屋高达十几米,大都修建在地势险要的山坡上。
这种碉堡式的建筑是中级野蛮社会的典型居房,上面没有窗,只有枪眼。
一来是帕族之间打冤家防卫用,二来作为气窗,给屋内通气,漏入些光,上楼下楼全凭一根砍出锯齿样脚蹬的圆木。
”三岩地区过去乃蛮荒之地,地形险要,人剽悍骁勇,常抢掠商旅。
历史上曾抢劫运送皇帝赠送给达赖喇嘛物品的商队,引来汉藏军队的围剿,但因山高地险,“康尔”堡寨甚为坚固,令官军十分头疼。
《清实录》和《多仁班智达传》等藏汉文史料对此都有记述。
三岩社会带有浓厚的父系宗族制特征,人们分属于众多的称为“帕措”的以父系血统关系为纽带的集团,各“帕措”之间互不统属,喋血械斗频繁,因而人们的住房为易守难攻的碉房。
三岩人从房屋名称到建筑形式都全面继承了藏族古代的“碉房”,这在西藏腹心地区是绝无仅有的。
在山南地区,从措美通往洛扎的路途中,可以见到一座座高耸的称为“索孔”(意为“哨所”——碉房)的高大建筑物,大多已经坍塌或残缺不全,高的达15米以上,碉楼四周留有许多射击孔,显然这是用于战争或防备攻击时的建筑物。
这是真正的碉楼而非民居。
西藏农区的楼房多为二层,一般为石木结构。
墙体多为石砌,一层方石叠压一层碎薄石,以泥合缝。
有的地方,墙体下部为石块垒砌,上部墙体为板夯土墙。
还有的地方,作墙体的材料为土坏砖,往往以石、土、砖混合使用作墙体:墙体下部为石砌,中部为土夯,上部是土坏砖。
墙体逐渐向上收缩,但内壁保持垂直。
在内部建筑构造上,梁和柱不直接相连,柱头上平搁短斗,短斗上搁长斗,长斗上搁大梁,两大梁的一端在长斗上自然相接。
梁上铺设檩条,檩条上再铺木棍,然后捶筑“阿嘎”土做成楼面或屋面。
有的地方没有“阿嘎”土,则用一般的粘土夯实作顶。
屋顶均为平顶,一般在屋顶四周的墙上还要加砌女儿墙,女儿墙上
先铺一排短木,短上横铺长条木,上面再铺一层藏语称为“檐巴”的薄石片,最后捶打一层阿嘎土以保护墙体。
在屋顶四角搭建约半人高的墙垛以插挂经幡。
住宅楼大多呈正方形或纵长形,底层为圈养牲畜,堆放杂物用,一般不开窗。
二层为活动的主要场所,包括主室、贮藏室、经堂、楼梯间等。
一般将前面较大的房屋作为主室,左右的小房间作贮藏室,楼梯间多位于主室右边的靠墙处,从这里可以通到各室及上下楼层。
顶层,一般民居的顶层就是第三层,也有少数盖有四五层的。
顶层多分作两部分,前为晒台,后为平顶屋,此屋既可作生产或生活性用房,又可装饰用作经堂或接待喇嘛、贵宾用。
晒台则是人们晾晒作物、平日劳作和休息的地方。
楼房
农家的住宅多为一家一院。
院墙有用柴薪堆积而成的,有夯墙的,也有土坯砖垒建的。
宅院的门一般都南向而开。
昌都一带为高山峡谷地带,大面积的平地较少,民居大都依山而建。
一座座楼房毗邻相接,高低错落有致,加之窗户门楣多着彩绘,画栋雕梁,气势非凡,甚为壮观。
林芝、波密一带的民居住宅楼不用土石作墙体,整个建筑材料几乎全是木材:以木柱作桩、木梁作架,木板作墙和地板。
屋顶也用木板,且结构为斜坡形。
“屋皆平顶”在这些多林木多雨水的森林地区不相适应。
阿里民居也以二层楼的房屋为主,人们一般夏天居住于上层,冬天以下层为居室。
有的地方还有窑洞和房窑结合的居住形式。
窑洞民居仅存于阿里部分地区,在古格王朝时期曾相当盛行,现在已不多见。
城镇民居布局和结构为:四面楼房相围,中间为庭园,内院为回廊形式,独门独院。
墙体用石块或土坯砌墙,墙厚窗小,门低矮。
楼以二层和三层为多,屋顶为平顶。
土石结构的外墙涂白粉,窗框和窗台涂黑色。
院内有水井,宅院东西两侧各有公厕。
一座宅院内可住近10户人家,每户有2—4间房屋。
院门大都朝向大昭寺。
八廓街民居楼群,是围绕着大昭寺逐步发展起来的,是西藏城镇传统民居的典型代表。
除楼房外,西藏各地还有大量单层建筑的平房。
平房的建筑材料和建筑样式与楼房建筑无异。
平房的宅院一般较大,多砌高大的围墙,宅院内圈养牲畜、堆放杂物,还是人们劳作的地方。
现在,仍有许多人修建单层的“退休房”,只是占地更宽、设施更完备,装饰更豪华。
五、结语
西藏民居建筑早在石器时代出现,距今有5000年的历史,徐宗威.西藏建筑导则.承载着西藏社会的历史文化,但由于长期以来建设的停滞,使得许多传统建筑处于超负荷状态,由于这些建筑组合而成的村落、街区、聚落呈现出年久失修、残损破败、设施陈旧环境杂乱等现象,因此无论作为物质资源还是文化资源我们应进行修复性保护,使传统的民居建筑文化加固并且使其延年益寿。
20世纪80年代起全球化的浪潮波及西藏,虽然给这里带来了生活和交流的便利,但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却越来越脱离地域文化,技术和生产方式的全球化带来了人与传统地域空间的分离,地域文化的多样性和特色逐渐衰微、消失,造成了令人堪忧的“文化趋同”现象。
许多跨国家、跨地区、跨文化,具有很强的普适性的现代建筑传入藏区,尽管其形式适应了大部分的现代使用功能,却使西藏强烈的高原特色和魅力遭受了很大的打击。
以藏族人奉为“圣城”的拉萨为例,如今,城市和建筑物的标准化和商品化致使建筑特色逐渐隐退,和内地一般无二的现代建筑已随处可见,即使在布达拉宫的附近也不例外西藏传统建筑文化和城市文化出现了特色危机。
我们应对民居建筑文化进行开发性保护使传统的民居建筑在现代的社会中“更具生命力”,也可以把传统的民居建筑元素巧妙的应用在现代建筑设计当中,让传统的建筑文化在现代生活中发光发彩,同时还能展现西藏民居建筑的特色。
西藏近几十年来飞速的发展使得关于保护民居建筑文化的法律法规并不健全,保护西藏民居建筑文化的理论体系还未形成。
西藏古老建筑数量多在保护过程中遇到资金匮乏的问题,所以应重点分级保护、重视规划科学规划。
传统的西藏民居建筑低矮狭小,采光不好,室内空间分布混乱即使是几千年来自然选择形成的有他自己的好处但在今天人在现代人看来有很多不方便,所以我们在未来改进民居市应注意合理分布民居室内空间,室内家用设备现代化,让老百姓拥有宽敞明亮的家。
参考文献:
[1] 贾倍思, 可持续发展观念对当代建筑思潮的批判,历史建筑与文化名城价值的重估[J] , 建筑师, NO. 88, 2001.10.
[2] 刘启红.中国传统民居建筑保护问题的探讨基建管理优化[J]2011年第4期
[3] 沈福煦.人与建筑[M].北京:学术出版社,1989.
[4]何峰,柳肃,杨燕,易韦建.传承与发展——历史文化名村住宅更新设计实践研究[J].建筑学报,2011.
[5] 徐宗威.西藏建筑导则
[6] 陈立明.西藏民居文化研究田.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8-1
[7] 和泉.西藏民居建筑文化的研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博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