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城市空间环境

论城市空间环境
论城市空间环境

论城市空间环境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城市空间环境的需求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本文分析了现代空间环境设计的适应要求,并简单的从地域环境结构、基础设施环境、空间景观环境研究这三个方面探讨了现代城市空间环境的设计思路。

关键词:城市空间环境;地域环境;空间景观;基础设施环境

引言

城市空间环境是承载人类活动的共享物质空间。人的活动是空间环境所产生的源泉,空间环境品质对人产生影响。城市空间环境是城市的精髓所在,一个城市最主要的特质就是通过城市空间环境来表现的。城市空间环境发展的动力来自于人类自身的发展,人的设计因素构成了城市空间环境形成演化的动力。总体上来说,城市空间环境是一个在不断变化过程中,日益组织化、系统化、综合化的过程,是一个把个体联系到一个更大的城市空间环境系统中的过程,是城市各部分一体化的过程。

1 空间环境设计的适应要求

我们在设计中不但要尊重社会情感还要懂得揣摩、熟悉和准确的把握社会情感。关于如何正确的把握普遍情感,北欧的室内与家具设计为我们提供了成功的见解。北欧现代化的家具设计理念曾对德国的功能主义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1900年巴黎博览会开幕之前,人们一直对德国的功能主义广泛认知,但是它毕竟外观冰冷、纯集合线条过于

机械、过分讲究尺寸准确但缺少变化。北欧的室内设计和家具设计对进行了恰当的修正,它们把绿色设计同产品设计、室内空间环境设计相融合,并把传统的木材、皮草等天然材质引入室内空间,将优雅的个性化、人情化因素与机械化生产融合起来,设计不再追求彰显自己地位的豪华装饰,也一改那种纯而又纯、与自然形态完全对立的设计形式,追求自然的、温馨的、返璞归真的境界。我们在研究现象的普遍性时并不排斥现象特殊性的存在,往往特殊性被人认知为普遍现象的丰富与认知空间的完善,同样普遍情感也不排斥个人情感的积极意义,顺应普遍情感也应包含个人情感对社会潮流的引领作用。对于不同类别、不同层次人群的不同要求,既不能“强人所难""也不能放弃对其现象产生的思考。

2 城市空间环境研究

2.1地域结构环境研究

城市空间地域结构反映了城市发展的历史过程和基本规律。社会经济方面受到家庭结构、社会分层、种族差异的影响,表现为同心圆、放射扇形、多核心三大经典模式;发展政策方面受到政府宏观目标的影响,表现为圈层划分、新城建设、交通走廊延伸等;布局结构方面受规划思想和理论的影响,表现为古典形式主义的轴线放射、“雅典宪章”的功能分区、“马丘比丘宪章”的社区更新和文脉保护、“全球21世纪议程”的可持续发展等;技术创新上受到知识经济的影响,如虚拟建筑、电子边疆、网络空间和家庭办公的出现。因此,城市地域结构环境的构成与演变,影响和决定了城市空间活动的区位分布。

2.2基础设施环境研究

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的动脉和连接的纽带,由城市公共财政投资建设,作为重要的成本要素参加生产建设活动,获得附加价值。同时基础设施又有很强的系统性,强调系统的均衡和协调,局部的故障很容易导致整个系统的瘫痪。因此,基础设施既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基本可能,又对开发强度提出了容量限制。

(1)市政设施环境容量影响评价:通过对给水、排水、供电、供气等市政设施的压力等值线、径流网络、负荷极值进行综合研究,确定开发强度和市政设施环境容量的关系,制订相应的城市公共经济政策。通过对大型、重点开发建设项目进行市政设施环境容量影响评价,对超负荷开发项目增收额外的市政改造和增容费用,使其外部不经济性内部化,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良性循环。

(2)交通影响评价:通过对道路交通现状调查和发展分布预测,确定机动车规模,道路流量及停车容量的关系,综台考虑居民消费水平提高和小汽车普及等因素的影响,预测城市交通的容量极限和临界点。通过进行用地结构、开发强度对交通工程的影响评价,预测新建项目交通流量的产生(吸引)及对节点、路段和区域的影响,判定项目选址、使用性质、开发强度的合理性,确定因此需要承担的道路改建、拓宽、立交天桥和停车场库建设的规模和费用,保证城市交通的畅通和设施建设的良性循环。

2.3空间景观环境研究

城市空间景观是城市发展的外在表现,是客观世界在主观反映中的

感应空间,以路径、界线、区域、枢纽、标志等组成城市的意象图景。总体上表现为城市格局、建筑特色、空间特色、运动体系,具体上表现为建筑形态、环境艺术等。因此,城市空间景观环境既是历史积累的结果,又影响和决定了空间活动的形式特征。

(1)点、线、面的系统化研究:“点”是景观节点,包括主要标志性建筑、城市广场、桥梁等重要构筑物和火车站、汽车站、客运港、飞机场等重要城市窗口以及自然风景点、制高点等,构成城市空间景观的标志和亮点,产生和加强空间导向性和心理归属感。“线”是景观视线,包括重要商业街、步行街、滨水路、交通干道等组成的城市街景和由对称轴线、保护视线范围组成的景观走廊,将孤立的“点”连接成线,形成城市的运动景观。“面”是景观区片,包括旧城租界区、历史文物保护区、商业中心区、园林景区等,是“点”的放大和“线”的强化。点、线、面的系统化研究,将促进空间活动的连续性和整体性。

(2)一维、二维、三维的全方位研究:“一维”是平面方式的研究,反映城市广场、街道、小品、游线的平面组台关系。“二维”是街景立面研究,反映街景特色、建筑风格和空间组合关系(序列、主从、对比等)。“三维”是城市空间景观的模拟研究,划定景观视线走廊,确定城市的天际轮廓线,使建筑物协调性研究从单点扩大到街区范围。

(3)文物环境景观:从历史文化名城到历史风貌区、文物古迹三个层次研究古城风貌保护,划定保护禁区、严格控制区和环境协调区三个层次的保护范围,进行文物古迹、重要景观节点的视线走廊分析研究。

(4)其它影响困素:综合考虑机场净空控制范围、微波通道、高压走廊以及高架、立交、天桥等对城市空间景观的影响。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城市空间环境是社会、经济、文化、建设活动的物质承载和空间形态表现,是城市历史底蕴和外在特征的综合表现,是自然风貌、形态结构、建筑风格、景观形象等的系统工程。因此随着这些原因和条件的变化,现代城市空间环境也需要相应的不断发展来适应新的城市问题和城市需求。

参考文献 [2]彭智谋,王小凡. 城市公共空间尺度人性化研究. 南方建筑,2006(5).

[3]谢凌姝. 城市公共空间的聚合——以成都市城市公共空间的发展与变革为例.四川建筑,2006(9).

[4] 陈蔚镇. 公共空间规划中的空间效应与社会影响.建筑学报,2004(9).

[5]迪特·哈森普鲁格主编.走向开放的中国城市空间.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环境行为心里学-广场分析

【论文摘要】在现代经济技术高速发展的社会当中,城市广场已经是现代城市当中城市居民不可缺少的重要的交流、娱乐场所,而且是城市外部公共空间体系的一种重要组成部分。广场不仅展现这个城市的经济实力,同时也展现了这个城市的文化内涵。广场设计应以城市居民为中心,要以人为本,达到广场的人性化。从环境心理学的角度以人的行为空间和行为轨迹为主题探讨环境心理学在城市广场设计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环境心理学城市广场人性化行为轨迹行为空间 【正文】 广场是将人群吸引到一起,进行休闲活动的城市公共空间形式,是一个主要为硬质铺装的,汽车不得进入的户外公共空间,其主要功能是娱乐、漫步、用餐、或观察周围环境的场所。 随着经济的发展有些城市为了追求广场的规模和数量,开始盲目的建设广场,而不注意城市自身的环境状况出现了:广场过大,而无人观赏,而且没有人可待的地方。让人感到空空旷旷的,或者说不像广场。诸多的现象是因为设计者没有以广场的作用及人的需求去设计一个广场。建设一个广场的目的就是为本城市本地区的市民服务的,广场吸引不了市民,得不到市民的赞扬,广场就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一、环境心理学与广场的发展 史书记载城市广场起源于古代祭祀活动所使用的场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进人了具有高度文明的现代城市时期,而现代城市广场则是为了满足多种城市社会生活需要而建设的,由此产生了不同类型的广场,有纪念广场、商业广场、休闲及娱乐广场、交通广场等等。 不同功能类型的广场最终目的都是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的生活、娱乐场所。一个广场是否体现了以人为本,会直接影响到这个广场的使用性,在现代的广场使用的现象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广场让人感到过于空旷,甚至在广场当中有机动车辆行驶,人在广场中活动没有一定的安全性。根据人的环境心理学,广场和人之间存在着相互的关系:一方面人在广场中起主导作用,成功的广场设计都是为人——使用者服务;而另一方面,广场环境又会限定人,它是人获取信息刺激的来源,人们正是在使用和感受广场空间环境的同时,综合各种环境信息并结合以往的经验对环境做出判断和心理评价,进而以自己的行为对其做出反应。因此环境心理学是人与环境相互关系的基础,也是一个好的城市广场设计的重要参考依据。 环境心理学研究的是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在这个相互作用中,个体改变了环境,反过来他们的行为和经验也被环境所改变。环境心理学使广场设计不断地将人们的心理需求体现

城市公共设施空间布局规划分析

城市公共设施空间布局规划分析 摘要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公共设施规划是十分重要的核心内容,通过多城市公共设施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布局,能够实现城市土地资源动态平衡。本文首先对城市公共设施规划布局内容进行介绍,然后对城市公共设施规划布局的理念进行分析,并对具体的规划布局要点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公共设施;住宅;交通 前言 近年来,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建设规模也在逐渐扩大,城市公共设施日渐增多,在提升城市居民生活水平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城市公共设施包括体育馆、医院、社会福利配套设施等等,只有对城市公共设施进行合理的空间布局规划,才能够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1 城市公共设施规划布局分析 在城市公共设施的规划建设中,应该加快公共设施共享,扩大建设规模,积极推进交通设施、通信设备等基础项目建设,构建城乡一体化公共服务设施体系,以促进城乡协调发展。通过应用科学的空间适宜性评价方式,对城市公共设施进行规划分析,可对公共设施布局规划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在具体的布局规划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对于城市生态环境、经济发展、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另外,对于城市公共设施的空间布局规划形式,还需要进行适宜性评价分析,综合考虑城市已有工程项目对于土地资源的利用情况,对公共设施的空间布局进行引导。在具体的分区引导过程中,需要将城市建设用地分为现有的建设用地、新增建设用地以及择机建设用地这三种[1]。 2 城市公共设施规划布局理念 2.1 细分公共物品属性 政府部门是提供城市公共服务的唯一主体,在各类城市公共设施规划建设中,施工成本比较高,建设规模比较大,并且施工工期较长,很难获得收益,因此,私人或者企业往往不会投资建设公共设施。现如今,我国经济体制发生变革,公共设施也逐渐被细分为纯公共设施、混合型公共设施以及市场化公共设施,由于投资建设方式发生了变化,因此,公共设施决策、投资和管理也发生了分离。基于此,在城市公共设施空间布局规划中,应该注意以下两点:第一,在对公共设施用地进行规划布局时,应该优先对纯公共设施进行规划布局,比如对于文化馆、博物馆,可优先布局,而对于电影院以及其他娱乐设施,则可交给市场规划。第二,对于公共物品以及市场化物品,需要注意协调好二者在城市空间的布局形式,如图1所示。

武汉城市圈空间规划

武汉城市圈空间规划 一、武汉城市圈空间发展现状及态势 武汉城市圈国土面积约5.80万平方公里。据统计2007年常住人口2987.65万人,占全省的52.5%,统计口径城镇人口1399.17万人,城镇化水平46.8%,按照建设部《城市人口规模预测规程》测算,城镇化水平56.6%。各项主要经济指标一般占全省60%左右,是湖北经济和人口最为密集的地区。 综合分析表明,武汉城市圈空间发展特征鲜明,基础优势较为突出。一是武汉城市圈土地类型多样,地域分异明显,呈“一分山、两分水、三分丘陵、四分平原”的基本格局。二是水资源优势突出,土地资源相对丰富,生态、人文资源较具特色。三是交通区位优越,产业基础较好。四是城镇布局与经济格局的圈层特征显著,沿长江、汉江以及京珠、沪蓉高速等轴线拓展趋势明显,其中沿沪蓉高速公路和长江的城镇产业发展轴具有相当的发展优势与潜力。同时,武汉城市圈整体发户不足的特征也十分显著,面临的挑战也十分突出。一是总体经济发展处于雏形阶段,城镇密度偏低。二是城市体系不够完善,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差距逐渐拉大,城乡二元结构仍然明显。三是产业结构不够合理,空间布局具有明显的趋同特征,产业集群发展滞后。四是发展模式粗

放,武汉处围城镇发展动力不足。五是环境形势依然严峻,自然生态保护有待加强。 二、规划理念与发展目标 1、空间规划理念 “两型”社会建设赋予了武汉城市圈前所未有的艰苦使用命,其本质是要求武汉城市圈在全国率先走出一条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要素集聚能力强、产业布局和人口分布合理的新型城市化和工业化道路。空间是区域发展的载体,因此,武汉城市圈空间规划需要贯彻全新的理念,在空间统筹领域大胆突破和创新,构建新型的空间格局,探索形成有利于“两型社会”建设的空间机制。 本次规划突出“两型”社会发展导向,着重体现四大空间发展理念。即,强调区域一体化的空间整合理念,加强对各类空间要素的统筹,处理好发挥武汉中心城市作用和促进周边城市加快发展的关系,着力提升区域整体功能;突出绿色工业化的空间集聚理念,以发展多层次循环经济空间为切入点,引导工业相对集聚发展,促进一二三产业空间配置的优化提升,实现产业与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的空间协调;贯彻健康城镇化的空间品质理念,发挥武汉城市圈后发优势,注重城乡建设标准的科学性、空间的集约性、规划的合理性,坚持环境优先,建设高品质的城乡生产生活空间;坚持生态现代化的空间管制理念,以生态保护为基础,推行科学的分

城市公共空间调查报告——以南京市为例

城市公共空间调查报告——以南京市为例 此次调研,是以山西路市民广场、秦淮河风光带和新街口商业步行街作为代 表而展开的。以下开始逐一的分析介 绍: 一、秦淮河景观带 随着城市建设和人们生活水平 的提高,人们越来越追求高标准的居 住环境。水景已成为生存环境中必不 可少的组成部分。在城市景观水建设 中,以生态系统理论为指导思想,以接 近自然、模拟自然为建设理念,尊重并 利用原有水系,应用生态修复、生态恢 复工程手法,结合生态护岸及水体景 观绿化技术,最大限度发挥水景的生 态效益,建立一个具有较强的自我调 节功能的生态水系,从而提高了城市的环境质量,使城市的环境更适宜,人们的生活更舒适。 秦淮河是长江的一条支流,是南京市的主要河流,全长约110 km ,流域面积2 631 km2 。秦淮河干流在江宁东山镇分为两支,一支为秦淮新河,另一支从东山镇往北由七桥瓮进入南京城区。进入城区的秦淮河干流在江宁象房村附近又分为两 支,一支为内秦淮河,另一支称为外秦淮 河。外秦淮河经武定门节制闸环古城墙 外转西折北至三汊河口入长江,全长约 1516 km。本次调研范围为秦淮河的石 头城段。 在此次的调研中,不难发现,秦淮 河风光带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在不 断学习的过程中也有值得批判的地方。 首先,是整形的钢筋混凝土挡墙驳 岸的建设。对于外秦淮河驳岸的营建,考虑防洪需要,在部分防洪地区采用整形的钢筋混凝土挡墙驳岸。该驳岸坚固耐用,使用期限长久。但却不利于水际植物的种植,生态性差,且给人以紧绷的感觉。 然后是关于石头城历史风貌区(定 淮门至汉中门段) 植物群落营建。该地 段河床深且驳岸坡度极小,因此常水位 以下无法进行水生植物的栽植。但变化 水位区域和洪水位以上区域有土坡,且 变化水位区域土坡多靠近设计洪水位。 变化水位区域草坪植被以高羊茅为主, 点缀以大花萱草,并交错种植迎春、山

环境心理学201206194135梁凌潇

环境心理学在城市广场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分析——以渝西广场为例 摘要:城市广场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居民重要的重要活动场所 之一。城市广场美的深层内涵就在于场所环境和社会行为的完美互动。分析了城市广 场与其使用者“人”之间存在的双向互动关系,我们可以认为人的行为心理是广场空 间环境设计的依据和根本,随着人们对户外空间人性化设计的重视,环境心理学的理 论也逐渐开始渗透到各类城市景观场所的设计当中。 关键词:城市广场;环境心理学;人性化;私密性;边界效应 当代中国正处于“城市包围农村”的发展过程中,而城市忙碌的生活以及繁重 的工作,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喜欢在户外公共空间休闲。城市广场作为城市户外空 间和景观设计的而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的天窗,也是人们得以舒缓心灵的地方。“人”是景观设计中的第一要素和主题要素,景观就是要满足人的要求二为人设计的,不考虑人的因素的景观设计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有了人的活动,景观才会富有生气。 人对于空间景观的体验必须通过物质要素才能体现出来。这些要素有地形地貌、植物、水体、景观小品等,而对于这些要素的设计,都必须要在考虑人的需求的前提下进行,如对外开放空间、广场、公园等景观场所的设计,都要考虑到人在这些空间的行为活动,以及这个空间给人的景观感受和视觉形象。所以,景观规划设计是以人为中心、 主线,展开其他要素的设计。 一城市广场的概念 “广场”源自古希腊,最初用于议政和市场,这一阶段的广场,其特性、位置 是松散和不固定的。中世纪的城镇广场或方场是一个城市的核心,它是城市的户外生 活和聚会场所;是集市、庆典及执行死刑的场所;还是市民了解新闻,购物食物,谈 论市政或观察世态的场所。如渝西广场,上午在广场活动的主要是一般出来购物的人群,但是在下午阳光明媚的时候,就有老人带着小孩陆陆续续出来感受户外还有些出

关于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doc

关于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调研报告_调研报 告 善。 三、小组建议 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的精华和本质,是人的生命空间,是具有蓬勃个性的生长空间,它满足人与自然和社会交流的高层次需求。设计应具有以下几大特点: 1、最实有的,且满足多种功能目的。 2、最经济的,就地取材,应顺应自然地势和气候条件,用最少的劳动和能量投入构筑和管理 3、方便宜人的,人的尺度,人的比例 4、有故事的,而且故事都是与场所有关的。 城市公共空间不仅要设计环境、建筑“美”,也要使人的使用、体验“美”。

关于城市环境的调查报告_调查报告 设区市“城考”取得实质进展 【空气质量】2012年,全省空气质量二级及以上天数平均达到334天,比上年增加10天;空气综合污染指数平均为1.93,比上年下降10.23%。秦皇岛、廊坊、承德、沧州、衡水、邢台、保定、张家口等8个设区市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比上年增加3个。石家庄、唐山、邯郸空气质量未达到二级标准。 【水环境】城市水环境功能区(城区)水质达标率平均为82.58%,比2012年提高了3.7个百分点,有8个城市超过了平均水平,其中秦皇岛、沧州、石家庄、唐山、衡水、邯郸、承德7市水环境功能区(城区)水质达标率为100%。 【工业固体废物】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平均为97.03%,比2012年上升2.68个百分点,其中秦皇岛、邢台、邯郸、张家口等4市增幅较大,分别比上年提高14.26、9.55、9.3和8.39个百分点。 【医疗废物】唐山、廊坊、邯郸、张家口、承德5市建成符合《全国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规划》要求的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其中唐山、廊坊、邯郸3市经环保验收后稳定运行一年以上,张家口市2012年12月通过环保验收,承德市未通过环保验收),比上年增加两个市,其余6个设区城市尚未建成,

环境心理学

本科生课程论文 (2016至2017学年度第1学期)课程名称:环境心理学 学生姓名:岳海婷 学号:201309550060 专业、班级:2013级建筑学二班任课教师:钟文琪 提交日期: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从环境心理学分析环境对人心理情感的影响 摘要:景观环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密切,和人们的心理情感关系是越来越大了,我们也越来越喜欢观众愉快的情感体验,改善环境景观规划很大的影响人们的心理感受,可以让人们的审美升华,可以改善人们的心理和文化精神的享受。因此,景观环境的研究和应用可以很好的调动人们的心理情感状态。体现在不同的景观环境氛围不仅能满足人们的心理和生理需求的不同的需求,也可以让人觉得人性化景观空间设计新的不同的感觉,和满足人的需求的行为和所处的环境,同时,也反映了艺术魅力的景观空间环境氛围和人文的需求。 关键词:景观空间环境;心理情感;影响 1研究的目的 在现代文明的社会,那里的风景是赋予生命和灵魂的意图,并通过一系列不同的空间环境景观环境来充分展示和演绎其内涵。景观设计是一个有机整体,是由一些重要的部分,主要通过研究空间环境对人心理的影响,尤其是情感心理学的影响。景观环境空间结构和链接的设计元素,用最直观的表达,可见性、空间感是第一步,体现了景观空间环境的物理特性;第二步是进入空间的意图,这是另一个属性的空间环境,精神和属性。这两个属性“物化”和“人性化”更好的交换。景观空间环境对材料的结构和形态变化注入了新的血液,促进景观设计的质量,设计服务的核心价值,关注人们的心理反应,尤其是情感反应密切相关的质量设计效果。在设计一样设计主题的工作时,因为设计师与设计师之间的心理不同,设计出的景观空间环境所表现的情感,想法,理念也是不一样的。 2城市广场景观的研究 人们在城市广场活动呈现复杂的现象,跟具情况决定是有规律的还是随机性的,很难决定。城市广场景观空间,如果表达的不是人与人的行为之间的联系,那它还有什么存在的意义呢。因为它是一个函数的载体,信息的媒体,人们的行为,如果没有空间环境为背景,如果没有一定的条件下,产生是不可能的。 城市景观是一个“线”和“点”的两种类型的空间。“线”作为指导,提供交通便利,帮助人们确定方向,寻找一条道路,它包括一系列的交通路线和交通网络,如街道、人行道、步骤,一条小巷。“点”是指车辆路线和人保持距离的“节点”。城市广场的空间“点”类型是最重要,城市广场是一个三维空间想象力的创造。户外,人们可以呼吸新鲜的空气,接近大自然,有更多的空间和机会,可以使思想、感情和智慧在开放的气氛中,可以减轻人际沟通中的情绪,消除疲劳,城市广场提供了人类在休息和户外活动的地方。 所需的空间不同的通信距离,环境条件是不同的,比如60厘米距离属于两个人之间的秘密空间,可能是身体接触,第三方通常自动离开这个范围内,以避免拥挤和焦虑。大多数情绪理论研究者认为心理情绪反应会导致相应的行为,景观空间的设计形式,质地,颜色,符号,情感,表达了景观空间和舒适的具体内容,和使用目的与否将直接影响人们的情绪,产生相应的行为。 3居住小区景观研究 在当今日益城市化,人们渴望一个理想的生活环境,其最重要的不是选择最好的建筑材料,不是高档次的设施和最时尚的设计风格,而是设计师使用环境和心理的交互人性化的景观设计理念,在不同方向,最大化的改善环境的质量,提高居住区环境的活力。尽管人们不同的年龄、性别、和身份对环境的要求是不同的,也随着社会的发展,提出了不同的行为模式,但居住区景观设计的指导原则不会改变,那就是“居民和他们的户外活动”。 居住区环境景观元素是精神文化包括环境,历史背景,特点等景观元素之间的联系互动,

城市公共环境 调查报告

城市公共环境 ——南京公共设施调研报告 (2014年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人文艺术系实地及网络调研) 调研人员:陈宇建 时间:2014.4.21——2014.4.27 地点:南京市新街口及网络调研

调查内容: [1] 新街口公共设施考察概况 [2] 网络考察概况 [3] 存在问题 [4] 考察时对于公共设施现状的思考思绪 ﹡在这样基础设施的条件下建设这些基础公共设施的建设意图 ﹡公共设施现有模式 ﹡公共设施的发展及未来展望 ﹡社区建筑特点建筑环境及维护、修缮、附属设施、后勤保障、建筑小品 ﹡公共设施的性质 [5] 调研总结

调研目的: 在掌握充分的调查资料的基础上,思考南京城市环境公共设施是如何在新概念的作用下形成和发展的,引出对于公共设施的思考、分析,并得出结论。 考察方法: 实地:班级同学集体出行至南京市新街口地区进行实地考察,分组行动并充分讨论。并且拍摄及记录考察资料 网络:在网络上搜索相关的评论和论文图片,仔细思考总结。 主要考察结果简述: 基础设施是指为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物质工程设施,是用于保证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进行的公共服务系统。它是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一般物质条件。“基础设施”不仅包括公路、铁路、机场、通讯、水电煤气等公共设施,即俗称的基础建设,而且包括教育、科技、医疗卫生、体育、文化等社会事业即“社会性基础设施”(基础设施包括交通、邮电、供水供电、商业服务、科研与技术服务、园林绿化、环境保护、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等市政公用工程设施和公共生活服务设施等。它们是国民经济各项事业发展的基础。 城市公共设施是随着城市的发展而逐步建立起来的,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城市化趋势愈演愈烈,城市公共设施也成为了人们生活当中必不可少的事物。 城市公共设施是公共服务的一部分。公共服务设施是由公共、服务和设施三个词语或者是公共服务与设施两个词语构成的合成词,是这些词语含义的整合。公共服务,是21世纪公共行政和政府改革的核心理念,包括加强城乡公共设施建设,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为社会公众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等提供保障。公共服务以合作为基础,强调政府的服务性,强调公民的权利。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推进城市化进程必不可少的物质保证,是实现国家或区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重要条件,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基础设施是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运行的基础:若把国民经济视作人体看待,基础设施犹如人体的生理系统,交通则是人体的脉络系统,邮电是人的神经系统,给排水是消化和泌尿系统,电力是血液循环系统,要维持人体正常运转,这些系统缺一不可,任何一方面失灵,都将导致人体失衡。 (二)基础设施是社会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基础设施是生产力要素的一种体现,它反映了一个现代化社会的物质生活丰富程度。列宁曾把苏维埃政权和电气化看作是实现共产主义的两大支柱,说明作为先进生产力代表的电气化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 (三)基础设施是经济布局合理化的前提:在当前“要想富,先修路”已成为全民的共识,这也是解决贫困地区发展经济脱贫致富的重要措施。 (四)基础设施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基础设施是一个产业关联度大,劳动密集型的部门。

浅谈武汉市的城市空间结构

浅谈武汉市的城市空间结构 作者:汪小婷 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武汉 430079 摘要:武汉,中国中西部地区第一大城市,华中地区最繁华都市及中心城市,长江中下游特大城市。世界第三大河长江及其最长支流汉江横贯市区,将武汉分为武昌、汉口、汉阳三镇隔江鼎立的格局。作为中国内陆特大城市,近代武汉的空间结构还是比较有特点的。我国城市化进程正处于从“起始阶段”向“加速阶段”转化的过渡期,某些发达地区则已率先进入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武汉市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城市空间结构不断发生变化,且呈出自身的特点。 关键字: 一、武汉市历史上城市空间的演化 与中国其他城市一样,武汉市的城市空间形态也有一个演变的过程,它是在受传统制度、经济发展、社会变化、文化观念及地理环境等主要因素的影响下逐步形成的。历史上武汉是由三个完全不同的城镇链接而成的,三镇之间城市空间结构形态差异很大。武昌、汉阳相对发展较早,历史较为悠久,武昌、汉阳两镇的空间布局主要是遵循中国封建后期传统城市空间结构的基本模式,城内道路剁成直角相交的方格网状,居民住宅多位于街道两侧。早在1861年以前,武汉实际上只有武昌、汉阳两个相对独立完整的市镇,汉口此前所谓的老城区是自发形成的,主要是零散布置的一些民房。汉口的发展相对较迟,在明朝时期发展较快,主要是利用长江、汉水的水运之便,作为码头和商业市镇发展起来的。到明末清初,汉口镇成为中国四大名镇之一,随后汉口被开辟为商埠,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由于租借的开辟,租界区的建设引人了西方当时先进的规划理念和建设技术,使得汉口的城市空间结构带有西方城市的特色。在汉口迅速发展的同时,受张之洞的影响,武昌、汉阳相继建立起一批近代工业,修建陆汉铁路及其它市政设施。且在青山、滨江一带开通商口岸,使武昌城市空间沿长江向北扩展。汉口租界与武昌商埠的建设,使武汉的城市空间格局由原来的“沿河”(汉水)发展转变为“沿江”发展,由武昌、汉口和汉阳三镇构成的近代都会初步成型。三镇不断发展壮大,最终三镇相互连接,随着武汉市城市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解放前

建筑环境心理学 南京城市意象

南京城市意象——足下的记忆 足下的南京 南京二字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什么;是一个上千万市民和无数房屋的集合;或是法国梧桐下斑驳的树影;又或是夫子庙五花八门的小吃........ 城市是由人和物的各种关系共同构成的统一体,一个真实的可以被称之为城市的集合需要上述的这种可识别性(identity),这种可识别性不仅仅是一个城市的特点和标识,更是生活在城市当中的人提供归属感的源泉。各式各样的事物构成了纷繁复杂的城市集合,正如各种不同的要素促生了南京的城市意象。 我们小组沿着中山东路,这条可以称得上是南京城主要干道的道路,来寻找大家意识形态中的南京。 城市意象的形成 自然因素:无形因素气候条件 有形因素地理区位,地形地貌,山体河湖,植被树种 人文因素:物化因素:城市结构,凯文林奇城市五要素(道路,边界,节点,标志,区域) 非物化因素:心理结构,制度,历史,语言,宗教 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共同决定了南京城的可识别性。 a.气候因素 b.地理区位 c.历史及心理结构

d.道路系统 道路。这是一种渠道。观察者习惯地、偶然地或潜在地沿着它移动。它可以是大街、步行道、公路、铁路、运河。这是大多数人印象中占控制地位的因素。沿着这些渠道,他们观察了城市。其他环境构成要素沿着它布置并与它 相联系。---------------------------------------------by 凯文林奇 同样是由古城发展而成的城市,中山东路作为南京道路的代表并不像是北京的道路那样夸张的尺度,也不想苏州老城区那样狭小,因为城市空间结构成组团式跳跃分布,因而城市具有宜人的尺度和出行距离,自行车作为南京的日常交通工具,自行车道随处可见。最令人影响深刻的是南京道路旁的法国梧桐。不仅仅是因为那南京的气候地理条件适于法国梧桐的生长,更是因为民国时期南京道路两旁的行道树都是法国梧桐。这些法国梧桐使人与历史,人与城市,城市与人发生关系,提醒人们南京的历史和文化底蕴,让市民对南京这座城市产生归属感。例如南京老城最早的主干道中山路,它联系着明故宫,总统府,中山门,新街口等重要的城市标志或区域,各种要素沿着它布置或与它相联系。 e.边界 边沿。这是不作道路或不视为道路的线性要素。 是两个面的界线,连续中的线状突变。如:河岸、 路堑、开发区的边界、围墙等。这是横向的而不是 纵向的坐标。也许是一种屏障,当然多少会有些贯 通,但使一个区域与另一个区域分隔了。它或者是 一条缝,或者是一条线,两个区域以此为联系。虽 然边沿不如道路的控制性强,但对多数人来说仍不 失为一种重要的构成特征。尤其是在把一般化的区 域联系起来时,它具有水道和城墙构成城市轮廓线 所起的同样作用。 ---------------------------------------------by凯文林奇 说到边界,即会想到内外,轮廓,隔离。而说到南京的边界,即会想到南京的古城墙。南京的古城墙修筑于明朝,当时作为古代军事的防御设施,历代的都城都在城墙之内,由于年代久远和早期的规划方略,南京古城墙保存的并不完整,如今,宫城、皇城、外郭三圈城墙已毁坏殆尽,惟有高大的京城墙依然屹立。所以,通常所称的“南京城墙”、“南京明城墙”即指京城墙。当然,如今的城墙早已不是为了作抵御外敌只用,而是作为一种历史遗迹和文化符号而存在,甚至是城市象征。 f.区域 主要指的是城市中中等或较大的部分,是两度 范围的。它在观察者心理中产生进入“内部”的感 受。它拥有某些共同的特征。这些特征一般是从内 部观察的,如能在外部可看到,也可作为外部的参

重庆市地理--城市空间布局

重庆市地理--城市空间布局 (2007-08-14 14:41:54) 标签: 分类:专业资料汇总-规划建筑 学习公社 重庆市地理 城市 空间布局 我国城市空间空间结构研究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将城市作为区域中的一个点,研究城市与整个区域的空间组织关系,主要指区域城镇体系的研究,研究的内容有区域城镇体系的城市化水平、规模等级结构、职能结构以及空间结构发展变化等,即传统的“一化三结构”研究;另一部分是将城市作为一个面,研究其内部空间结构形态,主要包括城市内部土地利用、CBD、郊区化、城市边缘区、城市形态结构眼花以及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等等。 (一)重庆市的城镇体系从重庆陪都10年来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 1.陪都十年计划 重庆在1946年4月,在《陪都十年建设计划草案》,提出了疏散市区人口,降低人口密度发展卫星城镇的设想,在渝中半岛以外规划了弹子石、沙坪坝、铜元局等12个卫星市,香国寺、杨家坪、新桥等18个卫星镇和五里店、歇台子、九龙坡等12个预备卫星市镇。 2.重庆城市初步规划 解放后的第一个城市总体规划《重庆城市初步规划》。城市用地继续“大分散、小集中、梅花点状”的布局原则,强调将工业在更大范围内分散,规划了市中区、大杨区、大渡口区、沙磁区、中梁山区、江北工业区、弹子石工业区、南坪工业区、李家沱—道角工业区等9个片区,在外围规划了北碚、歇马、西彭和南桐4个卫星城。 3.98版总规 规划继续沿用“多中心组团式”的布局结构,在主城(大于过去的母城)内规划了渝中、大杨石等12个组团。提出组团与组团之间以河流、绿化和山体相分隔,既相对独立,又彼此联系,使每个组团内的工作、生活用地大体做到就地平衡。规划提出要进一步强化城市多级中心的结构体系,设立观音桥、南坪、沙坪坝和大杨石四个城市副中心,强调每个组团应完善组团中心和社区中心。规划突破了中梁山和铜锣山两山屏障,在主城外围地区规划了鱼嘴等11个组团,作为与主城密切联系的独立新城,是主城用地结构的延伸和发展。 4.2005-2020年版总规 在重庆市历次总体规划中,“多中心、组团式”是一贯坚持并得到高度评价的城市空间结构发展策略。多中心组团式的城市结构,既顺应了重庆城市发展的自然条件特征,又是一种可持续的城市发展形态。这种城市形态是城市集中与分散的有机统一,它将特大城市分解为一系列较为独立,有完善的生产和生活设施的组团,大部分人的日常活动都能在组团内完成,同时通过增设城市副中心,减小城市规模扩张后对城市中心的压力。 从上面的四个发展历程可以知道:重庆卫星城――大分散、小集中、梅花点状――多中心组团式,目前重庆的发展以多中心组团式发展为主。 (二)城镇发展战略目标 建设以重庆都市圈为核心,万州、涪陵、黔江、永川、江津、合川、南川、长寿、开县为地区中心城市的“一心多极网络式”现代化城镇体系。努力推进城市化进程。 到2020年,逐步形成由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小城镇组成的、层次分明、规模适度、功能合理的长江上游现代化城镇群。 城市化道路

城市空间布局现状与未来趋势探讨

城市空间布局现状与未来趋势探讨 《人民论坛》<2018年第2期)魏广龙任登军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得到了前所未有地发展,但也带来了诸多问题.文章在介绍国外城市发展理论和研究方向地基础上分析了国内城市空间布局发展现状,找出我国城市空间布局地问题和缺陷,并提出改善城市空间布局地方法,即:资源分配均衡化、交通设计合理化、生态环境可持续化和土地利用集约化. 【关键词】城市发展理论城市空间布局均衡可持续集约 当前,我国正处于一个经济、社会地转型期,城市化速度不断加快,城市不断蔓延扩展,城市发展日新月异,但在经济利益驱动和地区发展不均衡等多种因素作用下,城市空间布局呈现出一些不合理地状况.大城市空间布局呈现两极分化地趋势,如:中心区空间布局过于拥挤,而城市外围地空间布局过于分散;产业区域相对密集,城市绿化率不断下降;等等.这些不合理地城市空间布局最终会影响人居环境质量下降,导致一系列严重地城市问题. 国外近代以来城市发展理论概述 城市疏散理论,即田园城市—卧城—卫星城理论.①19世纪末,英国社会活动家霍华德提出“田园城市”理论.在此基础上,1922年雷蒙恩·温提出“卫星城市”地概念.20世纪40年代,

处于二战后地修复时期,大城市改建时进行了第一代新城建设;50年代进行了第二代新城建设;60年代进行了第三代新城建设.20年代地卫星城概念只能称为城市郊区,第一代新城是卧城,由于规模过小,没有起到疏散地作用.第二代新城也属于卧城,依赖于大城市地发展,没有吸引力,因此起不到疏散城市地作用.第三代为独立地卫星城,有自己地吸引力,对城市疏散和容纳外来人口起到了一定地作用. 区域规划理论,即中心地理论—增长极核理论.②50年代,许多国家都进行了区域规划活动,提出了中心地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增长极核理论,主张先促进少数经济上增长较快地城市迅速繁荣发展,进而带动附近区域地发展.此理论可促进城市快速发展,但容易引起城市地盲目蔓延. 城市美化运动,即城市环境生态学.③二战前期,在美国,先驱者们主张人与自然要正确合作,美国许多城市进行了公共绿地规划.自20年代至今,一直注重城市环境生态学对城市规划地影响,强调将自然环境和城市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设计. 城市发展由单一中心城市到多中心城市再到大都市绵延区.④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城市化仍在继续,大多数国家开始控制大城市,发展中小城市.大城市地布局由单一中心城市模式转为多中心城市模式.单一中心城市造成城市无限蔓延,多中心城市郊区化现象严重,逐渐发展为大城市绵延区,形成无边地城市,造成土地大面积浪费.

居住小区公共空间环境满意度调研汇报

居住小区公共空间环境质量满意度评价 第一章论文结构框架浅析 本文仅是对居住小区建成后公共空间环境质量满意度评价在居住区方面应用的一个基础探索和初步应用。本文的目的是希望这些研究能为此后相关领域的研究及应用提供参考与实际依据,希望对呼市居住区已建成的公共空间环境的使用满意度评价的应用研究及提高居住区设计与管理工作的质量有所帮助。 1.1研究背景 1 出发点 居住区是构成城市的一个基本单位,也是城市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建设的步伐也不断加快。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些设计优秀,施工质量过硬的工程,然而也有一些项目无论从设计的考虑上,还是在建设过程的施工中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尤其是许多居住区的设计并未真正考虑到它的使用者的真实感受。 2 诉求 改革开放多年来,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很快,城市建筑及其环境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随着城市生活的逐步小康化,关注生活环境质量逐渐成为一种生活时尚,人们对于周围生活和工作的场所要求也是越来越高。而与此相适应,从传统上单纯依靠专家知识和经验的建筑设计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建筑设计学科也逐渐成为一门交叉性的学科,走向了科学化、定量化和综合化的道路。实践证明,只有依靠科学的技术手段,不断加强设计理论和应用研究,才能确保生活环境质量不断地提升 3 期望 希望从多个角度来研究公共空间使用这一理论体系在居住区建设中的发展、成长及其应用。居住建筑是一类最常见而且量比较大的建筑类型,研究居住区的公共空间环境及使用者的满意度意义重大。在本文中,首先从使用后评估的概念、发展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入手,然后从方法论、学科的一般方法和具体应用这几个不同的层次,来探讨建成环境使用后评估的应用。希望尝试建立一套公共空间环境使用后评估的结构模型,并分析其可操作性,从而为这一学科在该类建筑中的应用做一些相应的探讨和研究 1.2论文结构 本文的写作逻辑,是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相互结合,交替进行。从理论的角度来分析居住区建成公共空间环境使用后评估产生,发展及其方法,。从实际的角度出发,通过具体的实例来说明它的实际应

环境心理学与建筑设计

环境心理学与建筑设计 摘要: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建筑,我们活在建筑之中,建筑活在我们的手中。建筑空间设计的合理性关乎建筑的生与死,当一个建筑空间不符合人的心理和行为需求时,这样的空间将不被人们所认可和使用,将难逃被毁灭或改造的命运。我们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建“坚固、实用、美观”的建筑体,让建筑尽可能满足人的心理和空间需求。本文将通过对已建成使用的两处建筑体进行分析,通过建筑空间行为调查来阐明建筑空间中蕴藏环境心理学知识,最终将研究成果运用到建筑设计中,帮助人们设计出实用建筑。建筑环境心理学作为现代建筑设计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不仅起重要的影响作用,而且还体现着建筑的永恒价值,环境心理学已经成为建筑设计中必须要考虑的一个方面,如何将环境心理学合理的运用于建筑设计中已经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环境心理学是研究环境与人的心理和行为之间关系的一个应用社会心理学领域,它着重从心理学和行为的角度,探讨人与环境的最优化,即怎样的环境是最符合人们心愿的。 关键词:环境心理学建筑设计室内设计人环境 1.环境心理学的基本任务 人类一直在探索自身与周围环境。正是在代代相传的探索和思考过程中,人类不断解释人与环境的关系,同时也不断利用和改造环境,借以维持和改善自己的生存条件。在这一过程中,人际交往、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都直接影响着人所处的环境,也影响着人类自身。研究人的行为与人所处的物质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应用这方面的知识改善物质环境,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是环境心理学的基本任务。 环境心理学是研究环境与人的心理和行为之间关系的一个应用社会心理学领域,又称人类生态学或生态心理学。这里所说的环境虽然也包括社会环境,但主要是指物理环境,包括噪音、拥挤、空气质量、温度、建筑设计、个人空间等等。 境心理学是从工程心理学或工效学发展而来的。工程心理学是研究人与工作、人与工具之间的关系,把这种关系推而广之,即成为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环境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实质环境与人类行为及经验之相互关系的学科,它涉及的学术领域很广,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建筑环境心理学的研究核心,是探讨人与环境的最适化,最适化是一种理想的形式,它强调人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目标取向与循环本质,具有很大的启发价值。它主要是研究环境和心理的相互关系,即用心理学的方法分析人类经验、活动与其社会——环境(尤其是物理环境)各方面的互相作用和相互影响,揭示各种环境条件下的心里发生发展的规律。环境心理学是对行为与构造和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的科学。 环境心理学是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产物,对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环境心理学研究的是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研究人与其周围物质的、精神的环境之间关系的科学,它作为一种新观念下的建筑理论,自世纪年代确立以来,迄今已逐渐发展完善。它是以建筑学、心理学、生态学和其他许多相关学科为研究基础的,在继承和吸收历史上合理的环境设计经验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将人们的心理需求体现在空间环境设计之中。它研究的主要过程就是通过对环境的认知分析,寻求最佳刺激,再根据心理需求,去调整改善周围的环境。 环境心理学使广场设计不断地将人们的心理需求体现在空间环境设计之中。通过对环境的调查分析,寻找最合理的设想,一切结合人的心理需求,去调整改善广场周围的环境。环境心理学在城市广场设计中的应用可以使广场设计更加的合理,使人感到舒适,达到人性化。因此,在城市广场空间环境设计中引人环境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将有助于创造真正舒适、健康、人性化的空间环境。

城市空间布局优化研究

引言 2018年四川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1.5个百分点,达52.29%,新增城市人口144.9万人,仅成都市市政基础设施2,169亿元,建成区面积837.27平方公里,在全国城市城区面积排名第8位等都显示着四川省进入了城市化的加速阶段。然而拥挤的交通、环境的污染、人口的膨胀等问题也随之而来。从国际经验和成都现实来看,作为四川省的省会城市的成都正步入“城市病”的暴发期。学术界把由于人口过度集中于大城市以及大城市的某些区位,所引发的对城市经济、环境、公共秩序及居民生活的不利影响称为“大城市病”。现有研究中对于“城市病”的原因多基于体制、公共产品供给、城市发展空间等视角,如刘成玉(2012)强调公共产品向大城市聚集的这种格局是形成和加剧我国“大城市病”问题的根源之一,并在此视角下提出了一些解决思路。朱铁臻提出未来城市发展的模式应该是生态经济城市,董国良创造的“节地畅通”城市也是解决“城市病”的方案。与此同时,也有学者提出了建立城市综合体来缓解“城市病”。通过对现有研究成果的回顾和梳理发现,学界已经关注到了城市空间布局对“城市病”的影响,但关注的还不够,大多数只是笼统的提出城市综合体发展模式范式等等。基于此,以一个特定地区为案例来研究“城市病”就很有必要。成都作为一个典型的“单中心同心圆”扩展模式的城市,去研究如何通过空间的合理布局来缓解“城市病”也是很有意义的。 一、成都市空间布局演化 从建国初期到现在,成都市城区布局从直径4km左右到400km的同心圆扩展形态。纵观成都市空间开发历程,成都市空间扩张的形态是由孤立的单中心沿“环形十放射”状的交通轴线呈圈层状蔓延再向多中心组团式结构演变,空间机制是由孤立的点极化向点轴化发展,并初步呈现出了点、线、面相互联系的三层网络结构。由于成都市的城市空间增长形态和机制的变化对其产业空间布局的影响,成都市产业空间布局模式逐步由均质模式向以市中心等经济高度集聚地区为“极点”的增长 极模式转变。同时,随着城郊交通联系的不断加强和城市副中心及郊区组团的发展在空间上进一步形成了点轴布局模式和网络布局模式。显然,从成都现在的发展来看,这种空间布局是合理的。然而,这种整体上呈现的“单中心圈层式”的空间扩展形态使之出现了居住区、商业区、文教区等清一色的分区规划。最大的弊端是忽视了城市是一个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具体而言,成都市的产业和居住之间存在着很深的鸿沟,处在外城层和辅城层的高新区和高新西区作为产业集聚地,则产业发达,居住和娱乐氛围欠缺,由此也出现很多人住在城中,工作在近郊的现象,从而导致了一直以来的上班时间交通拥堵严重的状况,无独有偶,光华大道区域的城市发展,呈现出来的都是“住宅”集中化,目前暂缺少娱乐和产业的规划,这也会成为未来区域城市发展的掣肘。与此同时,以天府广场、盐市口为中心,半径1km范围的内核区人口活动高度密集、零售商业、商务楼宇和政府行政管理机构的集中,让中心城区的压力也越来越大。随着一些矛盾的凸显, “城市病”成为成都市城市建设中不可忽视的突出问题。 二、成都市空间布局演化导致和加剧“城市病” (一)“同心圆摊大饼”的空间扩张引导人口集中于主城区。“单中心”发展模式,使得商业、办公等城市就业过于密集在旧城区,从而导致的人口过度集中。截至2018年,成都市常住人口为1,604.5万人,成都市主城区人口达1,020万人,比2000年增加672.95万人,占全市人口的比重为63.59个百分点,远郊的第三生活圈(金堂县、大邑县、蒲江县、新津县、都江堰市、彭州市、邛崃市、崇州市)常住人口为445.59万人,比2000年的447.62万人减少了2.03万人;成都市人口的居住已向中心城区聚集。全市人口密度为1,109人/平方公里,主城区人口密度在各圈层中最大,为11,388人/平方公里。其中,武侯区人口密度居全市之首,为14,451人/平方公里,大邑县人口密度最低为391人/平方公里。 (二)人口集中导致“城市病” 城市空间布局优化研究 □文/李虹 (三亚学院海南·三亚) [提要]西部大开发以来,四川城市化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其中心蔓延的“外溢”模式曾是城市空间模式的主流;但随着城市化进入加速阶段,其弊病也在实践中逐渐暴露出来,交通拥挤、环境污染、土地资源后备不足等“城市病”都是这种空间扩展模式的直接产物。为此,本文从空间布局规划制定、构建城市综合体、土地集约化发展等方面对成都市空间布局进行建议,提出缓解城市病的治理方案,以实现成都市城市化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城市病”;城市空间布局;成都 中图分类号:F29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9年3月14日 经济/产业《合作经济与科技》No.6s2019 40--

幼儿园环境空间设计与行为心理研究分析

幼儿园环境空间设计与行为心理分析

————————————————————————————————作者:————————————————————————————————日期: 2

幼儿园环境空间设计与行为心理分析 112135A 12012135016 陆高明 摘要:在当今幼儿教育中,环境正在作为一种“隐形课程”,越来越多的引起幼教届和家长们的关注和重视。幼儿园是幼儿学习、生活、游戏和生长发育需求的重要场所,因为幼儿是特殊群体,其活动的空间不能以成人的眼光来衡量。活动空间、设施、运动器材等,应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与环境之间的作用,专门为幼儿创设符合幼儿身心发展水平和需要的空间环境。 关键词:儿童空间环境 什么是幼儿园环境?什么是幼儿园空间环境?我国幼教界著名的学者朱家雄教授在《幼儿园环境与幼儿行为和发展》的研究中说:“……幼儿园环境 指的是幼儿本身以外的,影响幼儿或者受幼儿发展所影响的幼儿园中的一切外 部条什和事件。”也就是指幼儿身心发展所必须具备的一切物理环境和心理社 会环境的总和,而幼儿园的空间环境有幼儿园的门面、围墙、幼儿园户外环境、 幼儿园走廊、楼梯间,以及室内空间等部分组成。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认为教 育的基本任务是让幼儿在适宜的环境中得到自然的发展,教师的职责在于为幼 儿提供适宜的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和条件。环境不仅影响 幼儿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使幼儿能够主动参与幼儿目的环境创设,让幼儿与环 境产生互动效应,从而在环境中受到启迪和教育,可见幼儿园的环境对幼儿的 成长有着多么重要的影响。 界定游戏环境的面积和边界。特别注意会影响游乐设施放置的那些客观因素,如下水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