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业结构(高级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的产业结构
-
演讲:彭振强 PPT制作:程卫 资料搜集: 徐康 严子浩 袁健 江诗武
对策 建议
问题 不足
生产 特点
产业结 构
地区 结构
结构 发展
使用 结构
wenku.baidu.com
所有 制
生产特点

• 第一产业比重下降,而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比重上升
• 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的增长成为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主 要动力之一 • 第一、第二产业比重偏高,第三产业比重明显偏低,而 且内部结构不合理、效益偏低
使用结构
消费率下降 投资率上升
• 消费率偏低,投资率偏高。从国际比 较看,目前我国的消费率偏低,投资 率偏高
• 外贸发展不平衡,贸易顺差过大。外 贸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一是在进出 口贸易中,货物贸易比重过高,服务 贸易比重过低
地区结构
从经济总量来看,在1978年以 前,东部、中部、西部的地区 GDP在GDP中所占的比重相对 较为平稳。从1978年开始,上 述三大地带所占的比重逐渐发 生了变化,东部所占比重逐渐 上升,中部和西部所占比重不 断下降,特别是西部在1990年 以后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 2005年,三大地带在GDP中的 比重分别为59:24:17。 地区经济结构不合理,地区之 间的经济发展差距不断扩大。 从人均GDP的变化情况看,三 地区经济结构不合理突出表现 大地带在发展中体现出来的差 在产业结构趋同,重复建设严 距就更加明显了。1978年以前, 重。据测算,目前我国东、中、 各地区的人均GDP都处于一个 西部工业结构的相似率达90% 较低的水平。从1978年开始, 以上,甚至省内地市间的产业 东部的人均GDP增长明显快于 趋同化现象也很严重。改革开 中部和西部,而中部的增长又 放20多年来,由于种种原因, 快于西部。2005年,东部、中 东中西三大地带的经济发展的 部和西部三大地带的人均GDP 差距在不断扩大。如果任其发 分别为22942元、11261元、 展下去,势必造成贫富差距扩 9024元,不同地带之间的差距 大,不利于保持社会稳定,也 显而易见。 不利于国民经济的健康和稳定 发展和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问题不足
在农业方面。一是农业基础设施仍比 较落后,二是我国农业产业化和规模 化经营还处于起步阶段,三是产业选 择上趋同,大宗农产品区域布局不合 理,四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 农业投入的风险较大。
一是生产结构不够合理,表现为低水 平下的结构性、地区性生产过剩,又 表现为企业生产的高消耗、高成本。 二是产业组织结构不够合理。目前我 国各类产业的一个普遍现象是分散程 度较高,集中度较低。三是产业技术 结构不够合理。技术和质量的提高过 分依赖引进,自主开发能力弱,在激 烈的国际竞争中显得不太适应。四是 高技术产业、环保产业等新兴产业相 对落后。


结构发展
• 在1978年以前,最终消费和资本形成总额的比重一直有一定的波 动,但总体还是呈现此消彼长的态势,而货物和服务净出口所占 比重变化不大。改革开放的前26年(即1952至1977年),最终消费、 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在支出法GDP中的平均比重变 为69.2:30.5:0.3。 • 我国还处在工业化进程的中期阶段,同时又要推进城市化,自然 对投资有更多的依赖。另外,中国的经济总量很大,但人均GDP 只有1700多美元,按国际标准,属于低收入国家向中等收入国家 过渡时期,投资率上升、消费率下降,符合世界多数国家的一般 发展轨迹。
二、【积极调整投资与消费、内需与外需的关系】
三、【继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所有制结构】
四、【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概念
产业结构高度化以产业结构合 理化为基础,脱离合理化的高度化 只能是一种“虚高度化”。产业结 构合理化的过程,使结构效益不断 提高,进而推动产业结构向高度化 发展。可见,合理化和高度化是构 成产业结构优化的两个基点。
目前我国的消费率偏低,投资 率偏高,投资和消费的比例关 系不协调。二是近几年出口增 长持续快于进口,导致贸易顺 差不断扩大。
所有制
公有制 • 公有制经济在 国民经济中仍 处于主体地位, 国有经济仍具 有绝对优势和 较强的控制力。 非公有制 • 非公有制经济 快速发展,逐 渐成为促进国 民经济持续、 快速、健康发 展的重要力量 差异 • 非公有制经济 发展潜力巨大 • 所有制结构在 不同地区仍有 明显的差异
一是从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看,我国仍 以传统的商业、服务业为主,一些基 础性第三产业(如邮电、通讯)和新兴第 三产业(如金融保险、信息、咨询、科 技等)仍然发育不足。二是第三产业增 长方式粗放,效益偏低。三是市场化 程度低,技术创新能力不够GDP使用 结构:投资与消费比例失衡
对策建议
一、【大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标准
主要衡量标准是: (1)收入弹性原则(所得弹性标准),即每增加一个单位收入与增加对某 商品需求量之比。如果由于收入扩大而增加的需求能转化为收入弹性高的商 品,出口增长率则可随之提高,对整体经济增长则较为理想; (2)生产率上升率原则(生产率上升原则)。为了使收入弹性高的商品能 够出口,必须具备充分的国际竞争能力,因而最佳选择是把生产上升率高的 产业或技术发展可能性大的产业作为重点; (3)技术、安全、群体原则,即从长远观点看,经济发展的动力是技术革 新,从而对于能成为将来技术革新核心部门的产业,目前虽然处于比较劣势 地位,也不能轻易放弃;为了一国经济的稳定发展,事实上要求有某种程度 的国家安全保障或能够保障国家威望的产业;为了产业部门之间的平衡发展, 必须形成范围较广的产业群体。符合上述三条标准的产业结构状态,就可称 之为一定时期一国产业结构的最适状态,同时也就表明该国阶段上产业结构 高度化达到水准状况。
内容
从产业结构的结构比例看,高度化有三个方面的内容: (1)在整个产业结构中,由第一次产业占优势比重逐 级向第二次、第三次产业占优势比重演进,即产业重点 依次转移; (2)产业结构中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占优势比重逐级向 资金密集型、技术知识密集型占优势比重演进,即向各 种要素密集度依次转移; (3)产业结构中由制造初级产品的产业占优势比重逐 级向制造中间产品、最终产品的产业占优势比重演进, 即向产品形态依次转移。 从产业结构高度化的程度看,高度化有四个方面的内容: (1)产业高附加值化,即产品价值中所含剩余价值比 例大,具有较高的绝对剩余价值率和超额利润,是企业 技术密集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 (2)产业高技术化,即在产业中普遍应用高技术(包括 新技术与传统技术复合); (3)产业高集约化,即产业组织合理化,有较高的规 模经济效益; (4)产业高加工度化,即加工深度化,有较高的劳动 生产率。
谢谢
大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