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性系统第二次大作业

线性系统第二次大作业
线性系统第二次大作业

目录

第一章矩阵论基础........................................................................................... - 1 -

1.1子空间与不变子空间 ........................................................................... - 1 -

1.2 线性定常系统解的结构....................................................................... - 1 - 第二章控制论的相关概念 ............................................................................... - 2 -

2.1稳定性理论........................................................................................... - 2 -

2.2 能控性与能观性 .................................................................................. - 2 - 第三章基于不变子空间的系统分析 ................................................................ - 3 -

3.1 不变子空间与系统的解集结构 ........................................................... - 3 -

3.2不变子空间与能控能观性.................................................................... - 4 -

3.2.1 不变子空间与能控性 ....................................................................... - 4 -

3.3不变子空间与卡尔曼分解.................................................................... - 6 - 第四章BIBO稳定性和李雅普诺夫稳定的关系 ............................................ - 10 -

4.1 BIBO稳定的充要条件....................................................................... - 10 -

4.2 李雅普诺夫稳定的充要条件............................................................. - 10 -

4.3 渐进稳定的充要条件 ........................................................................ - 11 -

4.4 内部稳定必定BIBO稳定 ................................................................. - 11 -

4.5 外部稳定不一定内部稳定................................................................. - 11 -

4.6 临界稳定不一定BIBO稳定 ............................................................. - 12 -

4.7 特定初态的内部稳定性..................................................................... - 14 -

4.8 内部稳定与BIBO稳定等价条件...................................................... - 14 -

4.9 初始状态,输入矩阵,输出矩阵对状态稳定的影响....................... - 15 - 第五章总结 .................................................................................................... - 17 - 第六章参考文献............................................................................................. - 18 -

第一章 矩阵论基础

1.1子空间与不变子空间

1.1.1子空间

设W 是数域P 上线性空间V 的非空子集,则W 是V 的线性子空间的充要条件是:

a) 若,W W ∈+∈,则αβαβ b) ,W k P k W ∈∈∈,则αα

1.2.1不变子空间

设T 是线性空间V 的一个线性变换,又W 是V 的一个子空间,若对于任意W ∈,α都有T W ∈α,即:

()T W W ?

则称W 是线性变换T 的不变子空间。

1.2 线性定常系统解的结构

考虑线性定常系统:x

Ax Bu y Cx Du =+??=+? ,系统解的结构具有以下形式:

从零时刻开始:

从非零时刻开始: ,

其中,前一部分是零输入响应,后一部分是零状态响应,反映了线性系统的叠加原理。

在之后的分析中,如果没有特别说明,均在零时刻开始讨论。

第二章 控制论的相关概念

2.1稳定性理论

2.1.1 李雅普诺夫稳定性

定义:一个平衡状态e x 称为在0t 是李雅普诺夫意义下稳定的,当且仅当对于每个ε>0,存在一个依赖于ε和0t 的正数δ,使得若0e x x -≤δ,则0[,)t t ?∈∞,有(t)e x x -≤ε 2.1.2 渐进稳定性

定义:在李雅普诺夫稳定的基础上,若在充分接近e x 处起始的每一条运动轨迹,当t →∞时是收敛于e x ,则称此平衡状态在0t 是渐近稳定的。 2.1.3 BIBO 稳定性

定义:输入—输出稳定,即对任意一个有界输入信号(),(0)u t M t ≤≤∞≥,系统的输出响应有界。BIBO 稳定是零状态响应。

2.2 能控性与能观性

2.2.1 能控性

能控性所考察的只是系统在控制作用u(t)的控制下,状态矢量x(t)的转移情况,而与输出y(t)无关,所以只需从系统的状态方程研究出发即可。 线性连续定常系统的能控性定义:

x

Ax Bu =+ 如果存在一个分段连续的输入u(t),能在有限时间区间0[,]f t t 内,是系统的某一初始状态0()x t ,转移到指定的任一终端状态()f x t ,则称此状态是能控的。若系统的所有状态都是能控的,则称此系统是状态完全能控的,或简称系统式能控的。

2.2.2能观性

能观性所表示的是输出()y t 反映状态矢量()x t 的能力,与控制作用没有直接关系,所以分析能观性问题时,只需从齐次状态方程和输出方程出发,即

00,()x

Ax x t x y Cx

===

如果对于任意给定的输入u ,在有限的观测时间0f t t >,使得根据0[,]f t t 期间的输出()y t 能唯一的确定系统在初始时刻的状态0()x t ,则称状态0()x t 是能观测的。若系统的每一个状态都是能观测的,则称系统是状态完全能观测的,或简称是能观的。

从定义可知,能观性表示的是()y t 反映状态矢量()x t 的能力。

第三章 基于不变子空间的系统分析

3.1 不变子空间与系统的解集结构

3.1.1零状态响应的解集是线性空间

考虑线性定常系统x

A x

B u

y C x

D u

=+??

=+? ,设u=0时,初始状态为(0)x ,()=(0),0At x t e x t ≥,零输入响应的解集为X ,易知()=(0)At x t e x X ∈

若A 没有重特征值,其所有的特征值12,,n λλλ 所对应的特征向量为

12,,n v v v 组成n 维线性空间X 的一组基底,且由于:

11221122111222X,()X

n n n n n n n x x k v k v k v Ax A k v k v k v λk v λk v λk v ?∈===∈ 即++,都有

++++

该线性空间及其子空间均为A 的不变子空间。任意一个初始状态(0)x 均可

由12,,n v v v 线性表出,即:

1122(0)n n x v v v ααα=++

则状态(0)x 产生的零输入响应为:

12112211221122()()

n At n n At At At n n t t t n n

x t e v v v e v e v e v e v e v e v λλλααααααααα=++=++=++ 即1212,,n t t t n e v e v e v λλλ 是X 的一组基底,也即零输入响应的解集构成的线性空间由A 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决定。可知线性空间X 与线性空间X 存在同构映射:

121212X=span{,,,}=span{,,,}n λt λt λt n n v v v X e v e v e v ?

线性定常系统零输入响应解集具有如下特点:

(1)()x t 在t 时刻的解为(0)At e x ,几何上对应于状态空间中由初始状态(0)x 经线性变换(0)At e x 导出的一个变换点。基此推知, 零输入响应()x t 随时间t 演化的过程,几何上表现为状态空间中由初始状态(0)x 点出发和由各个时刻变换点构成的一条轨迹。

(2)零输入响应即自由运动轨迹的形态,仅由系统的矩阵指数函数At e 惟一决定。不同的系统矩阵A, 导致不同形态的矩阵指数函数At e ,也导致了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不同,从而导致了零输入响应解集基本基底的不同,形态不同的零输入响应即自由运动轨迹。这就表明,矩阵指数函数At e 即系统矩阵A 包含了零输入响应即自由运动形态的全部信息。

3.1.2特征值与特征向量对零输入响应的影响 由121122()n t t t n n x t e v e v e v λλλααα=++ 可知:

(1) 特征值对系统运动行为具有主导性的作用。若特征值具有负实部,

则零输入响应必定随时间衰减到稳态过程;若特征值具有正实部,

则零输入响应必随时间扩散至无穷大而不能达到稳态。

(2) 特征向量对系统运动行为具有非主导性的作用。如果把状态响应视

为各个特征值相应运动模式的一个线性组合,每一个特征值所对应的运动模态即为一种运动模式,特征向量的影响体现在对不同运动模式的“权重”上,所以特征向量只能影响各个运动模式在组合中的比重。

由上两节分析可知,系统的零输入响应性能和特征值、特征向量具有直接的相关性。而对于特征值互不相同的系统而言,其n 个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组成了A 的n 维不变子空间,此空间与系统零输入响应构成的n 维线性空间同构。 3.1.3 零状态响应解集的构成

考虑线性定常系统x

Ax Bu y Cx Du

=+??=+? ,(0)0,()x u u t ==,如果A 有互不相同的特

征值12,,n λλλ ,则其n 个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构成n 维线性空间的一组基底12,,n v v v ,现在把B (设B 是一个n*n 矩阵)以列向量的形式展开,可知B 的每一个列向量12,,,n b b b 均可由12,,n v v v 线性表出:

1122i i i in n b αv αv αv =++

则零状态响应的解为:

()()()()()12120

()

()

()

()

()

12120

1

1

1

1

1

()()[,,,]()[,,,]()[,,,]()[,i i t t t

A t τA t τA t τA t τA t τn n n

n

n

n

n

t

λt τλt τA t τA t τA t τi i i i ni i i i i i i i i i i x t e Bu τd τe b b b u τd τe b e b e b u τd τ

e

αv e

αv e

αv u τd ταe

v αe

v ----------==========???∑∑∑∑∑? ()0

1

,,]()i n

t

λt τni i i αe v u τd τ

-=∑? 由上式可知,零状态响应的解集与A 的特征值,特征向量,输入矩阵具有直接的关系,零输入响应几何上表现为状态空间中由各个时刻t 输入作用等价状态的变换点构成的一条轨迹。

3.2不变子空间与能控能观性

3.2.1 不变子空间与能控性

能控性反应的是系统在输入u(t)的控制下,状态变量x(t)的转移情况。若以B 的列向量所张成的空间不在A 任何一个的不变子空间中,则系统完全能控;若以B 的列向量所张成的空间在A 的某个不变子空间中,则A 的这个不变子空间对应的模态是能控的。其余的模态是不能控的。

同样只考虑A 无重特征值的情形,设B 的列向量为12,,,p b b b ,12,,,k v v v 为A 的k 个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组成了A 的k 维不变子空间12[,,,]n V v v v = 。

设 n p n k k p B V T ???= 根据系统的能控性判别矩阵:

111

1

12112211

22

1[][,,,][,,,,,,,,,,,]n n n n n n n n n n

VT AVT A VT v v v λv λv λv λv λv B

AB A λv T B -----==

?

可知:

(

)

[]()112n k rank B

AB A rank v v v k -???=?=??

当k=n 时,即B 的列向量不落在A 的所有特征向量为基底的线性空间中,系统完全能控。

当k

下面从解集结构上分析能控性,为简单起见,仅考虑单输入单输出线性定常系统,B 为列向量,如果B 在A 的不变子空间中,则以A 的特征向量12,,,k v v v 以基底构成的A 的不变子空间W 可线性表出B :

1122n n B αv αv αv =++

系统的解集为:

12()()112200

()()()11220

()(0)()(0)()()(0)[]()n t

t

At A t τAt A t τn n t

λt τλt τλt τAt n n x t e x e Bu τd τe x e αv αv αv u τd τ

e x e αv e αv e αv u τd τ

-----=+=++++=++++??? 显然,如果向量(0)x W ∈,则必定存在一个()u t ,可以使得在有限时间内

()0x t →,从而该初始状态能控;如果向量(0)x W ?,则无法找到一个()u t ,能

在有限时间内使得()0x t →,从而改状态不能控。

对于最小系统而言,最小系统(A,B)是完全能控的,令B 的列向量为基底的线性空间为b V ,A 的所有特征向量张成的空间为n V ,以A 的任意n-1个特征向量张成的空间为1n V -,因为(A,B)是完全能控的,所以1,,b n n V V V -满足的条件是:

1b n b n V V V V -??且

即以B 的列向量所张成的线性空间在A 所有特征向量张成的空间中,不在A 的任何一个不变子空间中。

3.2.2 不变子空间与能观性

用同样的分析方法可得,能观性反应的是输出y(t)反应状态变量x(t)的能力。若以C 的行向量所张成的子空间不在A 任何一个的不变子空间中,则系统完全能观测,若以C 的行向量所张成的子空间在A 的某个不变子空间中,则A 的这个不变子空间对应的模态是能观测的。其余的模态是不能观测的。说明方式与能控性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对于最小系统而言,最小系统(A,C)也是完全能观测的,令C 的行向量为基

底的线性空间为c V ,A 的所有左特征向量张成的空间为n V ,以A 的任意n-1个左特征向量张成的空间为1n V -,因为(A,C)是完全能观测的,所以1,,c n n V V V -满足的条件是:

1c n c n V V V V -??且

即以C 的行向量为基底的线性空间在A 所有左特征向量张成的空间中,不在A 的任何一个不变子空间中。

3.3不变子空间与卡尔曼分解

3.3.1 能控性分解

若(A,B )不能控,则能控性矩阵1[]n B AB A B -?不是行满秩,设其秩是k ,取其中线性无关的k 个包含B 的最小不变子空间的列向量12,,,k q q q ,易验证12(,,,)k span q q q 构成了A 的k 维不变子空间。现把12(,,,)k span q q q 扩张成n 维线性空间的一组基底121(,,,,,)

k k n span q q q q q + ,令: []111,,,,k k n P Q q q q q -+==

引入非奇异线性变换: x Px =

可使得系统按能控性分解得:

x Ax Bu y Cx

?=+?

?=??

其中 c c x x x ??

=????1120c c A A A PAP A -??==???

? 0c B B PB ??==????

1c

c C CP C C -??==??

易证:11[][]n n c

c c c c rank ran B AB A B B A B A k B --??=即:非奇异线性

变换不改变系统的能控性。

3.3.2 能控子空间

经非奇异变换后,系统的状态方程写为:

1200c c c c c c c c c

c c x x A A B u x x A x y C C x ??????

??=+????????????

????????=??

????

把该系统写成两部分,即能控子系统和不能控子系统,如下:

能控子系统: 121c c c c c c c

x

A x A x

B u y

C x ?=++??=??

不能控子系统: 2c c c c c

x

A x y C x ?=??=??

现从系统的解集上说明能控子空间是完全能控的。设(0)0,()0

c c x x t ==则,系统解集为:

()120

()0

()(0)((0)+())(0)()c c c c t

A t

A t τc c c c t

A t A t τc c x t e x e A x

B u τd τ

e x e B u τd τ

--=+=+??

显然,若(A ,B )能控,则该子空间由于没有了不能控子空间的影响,可以被控制到空间任意一点。

下面从特征值上讨论模态能控性。由于:

120

c

c c c

sI A A sI A sI A sI A sI A sI A --=-=

=-*--

若λ为c A 的特征值,则其对应的模态能控;若λ为c A 的特征值,则其对应的模态不能控。 3.3.3 能观性分解

仿照能控性,若能观测性矩阵Q=[C,CA,CA 2

,…,CA

n-1

]T

的秩为m

其中m 个包含C 的最小不变子空间线性无关行,再扩张任意n-m 个行,构成非奇异变换11[,,,,,]T m m n F h h h h += ,构造非奇异线性变换:x Fx =

,能观性

分解得:

x Ax Bu y Cx ?=+?

?

=?? 其中,o

o x x x ??=????

,112100o o o o o B A A FAF B FB C CF C B A A --??????======??????

????

易证:11[][]n n o o T o o o rank C CA ra CA C C A C nk A --=??即:非奇异线

性变换不改变系统的能控性。 3.3.4 不能观子空间

经非奇异变换后,系统的状态方程写为:

2100o o o o o o o o o o o x x B A u x x B A A x y C x ????????=+??????????????

????

??=??????

把该系统写成两部分,即能观子系统和不能观子系统,如下:

能观子系统: 1o o o o o o

x A x B u

y C x ?=+??=??

不能观子系统: 2120

o o o o o x A x A x B u y ?=++??=?? 现从系统的解集上说明能观子空间是完全能观的。设

1(0)0,0,o x y ==则()0u t = 系统解集为:

()0()210()(0)()0

()(0)(()(0))(0)

o o o o o t A t A t τo

o o t

A t A t τA t

o o o o o x t e x e B u τd τx t e x e B u τA x d τe x --?=+=???=++=?

?? 可知系统零输入响应的集合为0()(0)o

A t o x t e x ??

=????

,此即不能观子空间,没有能观子空间,其在A 的不能观子空间上运行,输出10y =。

下面从特征值上讨论模态能观性。由于:

120

o

o o o

sI A A sI A sI A sI A sI A sI A --=-=

=-*--

若λ为o A 的特征值,则其对应的模态能观;若λ为o A 的特征值,则其对应的模态不能观。 3.3.5 卡尔曼分解

对一个不完全能控和不完全能观测n 维多输入多输出连续时间线性时不变系统,通过引入特定线性非奇异变换, 可使系统结构实现分解,即有:

13

2123

2443

0000000

00

0co co co

co

co co co co co co co co co co co co co

co

co co x x A A B x x A A A A B u x

x A x x A

A x x y C C x x

????????????????????????=+????????????????????????

??????????????=????????

再看分解后的传递函数:

1

11121

1121()()()0

00

()0()()c

c c

c c co co

c c c co

co co co co

co co sI A A B G s C sI A B C sI A B C C sI A B sI A C sI A B C C sI A B G s B A sI A ------????

-??=-=-=??????-??

?

?????-??=-==-=??????--??

?

?

- 说明作为输入输出描述的传递函数矩阵G(s)只能反映系统的能控能观部分。方块图如下:

(,;,)ij

i c c j o o ==∑

表示基本反馈单元,其结构组成中正向通道环节为积分器组,

反馈通道环节为ij A 。基此, 基于分解式可以导出系统分解方块图, 图中箭头表示各个变量所能传递方向。从方块图可以直观看出, 单元co ∑只有信号进入而无信号送出, 为系统能控不能观测部分;单元co ∑只有信号送出而无信号进入,为系统不能控能观部分,单元co ∑虽有信号进入和信号送出,但进入信号来自单元co ∑,送出信号只能到达单元co ∑,为系统不能控不能观测部分。只有单元co ∑同时沟通输入和输出,能够实现输入u 到输出y 的传递,为系统能控能观部分。

第四章 BIBO 稳定性和李雅普诺夫稳定的关系

对内部稳定性和外部稳定性间关系的研究, 不仅理论分析上具有重要价值,

而且工程应用上具有基本意义。下面仅以线性定常系统x

Ax Bu y Cx Du =+??=+? 为例进行分

析。

4.1 BIBO 稳定的充要条件

系统BIBO 稳定的充要条件是其传递函数的极点都位于复平面的左半部。 证明:传递函数为有理分式:

1212()()()()()()()

k n s z s z s z G s s λs λs λ---=

---

分解为多个简单真分式的和为:

1212()()n n

a a a

G s s λs λs λ=

+++--- 无重极点 或:

12121

22111222312()()()()()()

l m l m

a βa a ββγG s s λs λs λs λs λs λs λλl λm =

+++++++++------- 是重极点,是重极点,其他均是单极点

单位脉冲响应函数为:

1212()[()]()n λt λt λt n g t G s k e k e k e ==++ 无重极点g L

或:

1122222121212()[()]()

l λt λt λt λt λt λt n m l m g t G s k e k t e k t e p e p t e p t e λl λm ==++++++

是重极点,是重极点,其他均是单极点L

可知,要使()0g t →,则所有极点具有负实部,也即极点都位于复平面的

左半部。

4.2 李雅普诺夫稳定的充要条件

系统内部稳定的充要条件是当系数矩阵无重特征值时,特征值实部小于等于零,且零实部特征值只能为A 的最小多项式的单根;系数矩阵有n 重特征值时,n 重特征值实部小于零。

证明:

11111(1)!n n λt n x

Ax x Px λA A λt e λn A A λ-==??

??=??

????????

-??

??

=??

??

????

通过线性变换约旦化可得:当无重根时,状态转移矩阵为:当有重根时,状态转移矩阵为:

由自由响应()=(0),0At x t e x t ≥,可知,无重根时,若特征值实部小于零,则自由响应至零,若特征值实部为零,则该状态分量不变,符合李雅普诺夫稳定性定义;有重根时,如果特征值为零,则初始状态会随着时间t 而发散,至于不稳定,从而李雅普诺夫稳定要求特征值实部小于零。

4.3 渐进稳定的充要条件

由上一节分析可知,当特征值实部小于零,则自由响应也趋于零,从而系统在李雅普诺夫意义下渐进稳定。

4.4 内部稳定必定BIBO 稳定

证明:对系统进行分析可知,脉冲响应矩阵为:

t ()()A H t Ce B D t =+δ

因为系统是内部稳定的,根据判据,则A 所有特征值均具有负实部,所以:

lim 0t e e →∞

=At At 必有界且

脉冲响应矩阵所有元:(),1,2,,,1,2,,

ij h t i q j p == 均满足关系式: 0

()M ij h t dt ∞

≤<∞?

即冲响应函数可积分,即BIBO 稳定。

4.5 外部稳定不一定内部稳定

很显然,通过3.3.5节卡尔曼分解可知,外部描述只反映系统结构中能控能观部分。若系统为BIBO 稳定,则对于SISO 系统来说,其传递函数G(s)具有负实部,这只能保证系统能控能观部分特征值具有负实部,不能表明也不要求系统其他三个部分的特征值均具有负实部,因此,系统BIBO 稳定不能保证

系统内部稳定。

4.6 临界稳定不一定BIBO 稳定

已知系统是临界稳定的,说明系统矩阵A的特征根有负实部,或者实部为零时特征根为A 矩阵的最小多项式的单根。显然,若矩阵A 的特征根具有负实部,则BIBO 稳定;若特征值实部为零时且特征值为A 矩阵的最小多项式的单根时,则不一定稳定,分析如下:

设系统矩阵A 的特征值分别为112

,,(具有负实部)λλλ,设系统的状态空间表达式:

1

1

2111x x u ????

????=+????

?????

???

λλλ []001y x =

从传递函数和输出上看:

12

1

()()W s C sI A B s -=-=

-λ )()1

(

)(2

s U s s Y λ-=

对于有界输入,系统的输出是衰减的,即输出有界,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系统是BIBO 稳定的。

另设系统:

u x x ??

??

?

?????+?????????

?=11121

1λλλ []110y x =

从传递函数和输出上看:

1

111

1)()(λλ-+

-=

-=-s s B A sI C s W )()1

1(

)(1

1s U s s s Y λλ-+-= 设jw =1λ,则

)()2(

)(2

2s U w

s s

s Y +=

当输入22

1

()U s s w =

+,即输入信号的频率与系统的自然频率相等时,

()()121222

222221

()(

)A A B B s Y s s w s w s jw s jw s jw s jw =?=+++

+++-+- jwt jwt jwt jwt te B e B te A e A t y --+++=2121)(

其中1

2jwt

jwt Ae A te +两项会让系统的状态随时间而发散,所以系统不是BIBO 稳定的。

综合上述结果可得:

1.若共轭复根没有成对出现在传递函数中,则临界稳定下的系统也是BIBO 稳定的;

2.若共轭复根成对出现在传递函数中,这是需要对输入U(s)分情况进行讨论:

(1)当输入信号的频率与系统的自然频率不相等的时候,系统输出是有界的,BIBO 稳定;

(2)当输入信号的频率与系统的自然频率刚好相等的时候,系统输出是发散的,不是BIBO 稳定。

仿真如下:

系统的传递函数为,令3w =,即输入信号为()sin 3u t t =,相应

的传递函数为22

1

()3G s s =

+,则系统响应的仿真结果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系统响应发散,不是BIBO 稳定。

4.7 特定初态的内部稳定性

由4.2节可知,由于系统的零输入响应的解集:()=(0),0At x t e x t ≥是n 维线性空间,如果初始状态位于A 的不变子空间上,则不稳定的模态可能不会在状态响应中表现出来,那么该特定状态稳定,如果初始状态不位于A 的任何一个不变子空间上,则不稳定的模态一定会在状态响应中表现出来,从而该状态不稳定。

下面以无重根情况为例进行说明,假设0i >λ,可知该模态为不稳定模态,但如果其所对应的初态为零,也即初始状态位于A 的不变子空间上,该部分在状态响应的表现恒为零,所以即使存在不稳定模态也不会在状态响应中表现出来,重根情况也相同。而如果初态任何一个分量都不为零,即初始状态不位于A 的任何一个不变子空间上,则每个模态都会对状态响应有贡献,如果有不稳定模态存在,必定能表现出来,例如:

111,(0)020A x -????

????==????

????????

易验证,(0)x 落入了A 的不变子空间,零输入响应:

()(0)0At t x t e x e -==+

可见,不稳定模态并未表现出来。 若:

111,(0)121A x -????

????==????

????????

易验证,(0)x 不在A 的任何一个不变子空间,零输入响应:

2()(0)At t t t x t e x e e e -==++

可见零输入响应不稳定,不稳定模态得以表现出来。

4.8 内部稳定与BIBO 稳定等价条件

对连续时间线性时不变系统而言,如果系统能控能观,则系统内部稳定等价于外部稳定。

证明:由 3.3.5节卡尔曼分解可知,传递函数()G s 反映的是系统能控能观部分,如果系统本身是能控能观的,即不含有不能控不能观,能控不能观,能观不能控部分,则传递函数能反映出整个系统,因此,如果系统BIBO 稳定,则所有极点均位于复平面左半部,从而保证了系数矩阵A 的所有特征值都具有负实部,从而系统内部稳定,而内部稳定必定外部稳定,得证。

例如:

[]112,1,11131A B C -????

????=-==????

????-????

易验证,系统是观控能观且内部稳定,传递函数为:

111()123

G s s s s =

+++++ 显然,系统是BIBO 稳定的。 又如:

[]111110x x y x

?-????=+??????????

?=?

显然系统是能控不能观的,传递函数:

1

()1

G s s =

+ 极点均具有负实部,BIBO 稳定,但显然,系统矩阵A 有正实部特征值,所以不是内部稳定,也即能控能观性缺失使得内部稳定与外部稳定不等价。

4.9 初始状态,输入矩阵,输出矩阵对状态稳定的影响

前面已经讨论过,如果初始状态落入A 的某个不变子空间,则可能会有不稳定模态不能通过状态响应表现出来。下面以具体实例进一步讨论:

以无重根的线性定常三阶系统为例,其表达式如下:

[]112233123b x x b u b y c c c x λλλ??????????=+????????????????=?

则有

112233312312()0()11()220

()33112233(()()11223()(0)()(0)(0)()(0)()()((0)(0)(0))(t

At A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x t e x e Bu d e x e b e x e b u d e x e b y t Cx t c e x c e x c e x c e b c e b c e ------=+????

????=+????????

????

==+++++??τλλτλλτλλτλλλλλτλτττ

ττ

)30)()t

t b u d -?τττ

若系统有一个特征根大于0,即系统不稳定,假设10λ>,则系统3个特征根为:1230,0,0,><<λλλ此时,系统的状态稳定与输入矩阵B 和初态(0)x 有关,

BIBI 稳定与系统的输入矩阵B ,输出矩阵C ,初始状态(0)x 均有关,下面分情况讨论:

(1)

若11(0)0,0x b ==,即初始状态落在能控子空间中(00c x span x ??

∈????),由

系统解集结构可知,不稳定模态1t e λ不会表现出来,所以,系统状态

()x t 仍然收敛,即状态稳定,此时,无论矩阵C 取何值,输出()y t 也

一定收敛,即BIBO 稳定。例如: (2)

若1(0)x 和1b 其中之一不为零,即不稳定模态1e λ一定会在状态中表现出来,由于1λ>0,则系统的状态不稳定。这时,输出()y t 是否稳定跟C 有关。

当1c 等于零时,则不稳定模态1e λ无法对输出响应有所“贡献”,

从而输出收敛,BIBO 稳定。

当1c 不为零时,则不稳定模态1e λ必定可以通过1(0)x 或者1b 表现出

来,从而输出发散,BIBO 不稳定。

第五章总结

本文先研究了不变子空间与解集的关系,不变子空间与能控性和能观性的关系,不变子空间与卡尔曼分解的关系,然后利用系统的解集结构,卡尔曼分解,不变子空间等理论分析了系统内部稳定(渐进稳定),李雅普诺夫稳定,领结稳定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本文还分析了特定状态的能控性与能观性,状态的稳定性。由分析可知,输入输出描述是系统的不完全描述,仅反应了系统完全能控能观部分,所以在以后的系统分析与设计中,不能轻易对消掉相同的零极点。内部稳定的系统一定BIBO稳定,而BIBO稳定的系统仅仅在系统能控能观时才内部稳定。对于某一特定状态而言,其能控性、能观性、状态稳定性,输出稳定性本质上由系数矩阵A决定,如果其落入了A的不变子空间,则在某些情况下,输入输出矩阵的某些分量容易“屏蔽”掉不能控,不能观,不稳定的模态,使得其表现为能控,能观,稳定等性质。一般而言,系统李雅普诺夫稳定要比BIBO 稳定重要。

第六章参考文献

[1]Chi-Tsong Chen.Linear System theory and design[M].New York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

[2]郑大钟.线性系统理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10

[3] 刘豹,唐万生.现代控制理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7

[4] 胥布工.自动控制原理[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1

[5]陈后金,胡健等.信号与系统[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7

线性系统理论大作业

目录 题目一 (2) (一)状态反馈加积分器校正的输出反馈系统设计 (2) (1)建立被控对象的状态空间模型,并判断系统性质 (2) (2)状态反馈增益矩阵和积分增益常数的设计 (4) (3)全维观测器设计 (6) (4)如何在闭环调速系统中增加限流环节 (8) (二)二次型最优全状态反馈控制和按负载扰动前馈补偿的复合控制系统设计 (8) (1)线性二次型最优全状态反馈设计 (8) (2)降维观测器设计 (13) 题目二 (15) (1)判断系统是否存在最优控制律 (15) (2)非零给定点的最优控制设计和仿真分析 (16) (3)权矩阵的各权值对动态性能影响分析 (17)

题目一 (一)状态反馈加积分器校正的输出反馈系统设计 (1)建立被控对象的状态空间模型,并判断系统性质 1)画出与题目对应的模拟结构图,如图1所示: 图1原始系统结构图 取状态变量为1x =n ,2x =d I ,3x =d u ,控制输入u=c u 1222212333375375111 T L e la la la s s s C x x T GD GD C x x x x RT T RT K x x u T T ?=-???=--+???=-+?? 将已知参数代人并设输出y=n=1x ,得被控对象的状态空间表达式为 L x Ax Bu ET y Cx =++= 其中,2 37500039.768011=-3.696-17.85727.05600-588.2351 00 T e la la la s C GD C A RT T RT T ???? ? ???????=- -?????? ??????-??? ? ,

线性系统理论大作业小组报告-汽车机器人建模

审定成绩: 重庆邮电大学 硕士研究生课程设计报告 (《线性系统理论》) 设计题目:汽车机器人建模 学院名称:自动化学院 学生姓名: 专业:控制科学与工程 仪器科学与技术 班级:自动化1班、2班 指导教师:蔡林沁 填表时间:2017年12月

重庆邮电大学

摘要 汽车被广泛的应用于城市交通中,它的方便、快速、高效给人们带来了很大便利,这大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研制出一种结构简单、控制有效、行驶安全的城市用无人智能驾驶车辆,将驾驶员解放出来,是大大降低交通事故的有效方法之一,应用现代控制理论设计出很多控制算法,对汽车进行控制是非常必要的,本文以汽车机器人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建模和仿真,研究了其模型的能控能观性、稳定性,并通过极点配置和状态观测器对其进行控制,达到了一定的性能要求。这些研究为以后研究汽车的自动驾驶和路径导航,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关键字:建模、能控性、能观性、稳定性、极点配置、状态观测器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 第一节概述 (1) 第二节任务分工 (2) 第二章系统建模 (2) 2 系统建模 (2) 2.1运动学模型 (2) 2.2自然坐标系下模型 (4) 2.3具体数学模型 (6) 第三章系统分析 (7) 3.1 能控性 (7) 3.1.1 能控性判据 (7) 3.1.2 能控性的判定 (8) 3.2 能观性 (10) 3.2.1 能观性判据 (10) 3.2.2 能观测性的判定 (12) 3.3 稳定性 (13) 3.3.1 稳定性判据 (13) 3.3.2 稳定性的判定 (14) 第四章极点配置 (15) 4.1 极点配置概念 (15) 4.2 极点配置算法 (15) 4.3 极点的配置 (16) 4.4 极点配置后的阶跃响应 (17) 第五章状态观测器 (18) 5.1概念 (19) 5.2带有观测器的状态反馈 (20) 5.3代码实现 (21) 5.4 极点配置和状态观测器比较 (23)

线性系统大作业1

研 究 生 课 程 论 文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 线性系统的基本特性 研究生:

线性系统理论的研究对象为线性系统。线性系统是最为简单和最为基本的一类动态系统。线性系统理论是系统控制理论中研究最为充分、发展最为成熟和应用最为广泛的一个分支。线性系统理论中的很多概念和方法,对于研究系统控制理论的其他分支,如非线性系统理论、最优控制理论、自适应控制理论、鲁棒控制理论、随机控制理论等,同样也是不可缺少的基础。 线性系统的一个基本特征是其模型方程具有线性属性即满足叠加原理。叠加原理是指,若表系统的数学描述为L ,则对任意两个输入变量u 1和u 2以及任意两个非零有限常数c 1和c 2必成立关系式: 11221122()()()L c u c u c L u c L u +=+ 对于线性系统,通常还可进一步细分为线性时不变系统(linear time-invariant systems)和线性时变系统(linear time-varying systems)两类。 线性时不变系统也称为线性定常系统或线性常系数系统。其特点是,描述系统动态过程的线性微分方程或差分方程中,每个系数都是不随时间变化的函数。从实际的观点而言,线性时不变系统也是实际系统的一种理想化模型,实质上是对实际系统经过近似化和工程化处理后所导出的一类理想化系统。但是,由于线性时不变系统在研究上的简便性和基础性,并且为数很多的实际系统都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足够精确地用线性时不变系统来代表,因此自然地成为线性系统理论中的主要研究对象。 线性时变系统也称为线性变系数系统。其特点是,表征系统动态过程的线性微分方程或差分方程中,至少包含一个卷数为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在视实世界中,由于系统外部和内部的原因,参数的变化是不可避免的,因此严格地说几乎所有系统都属于时变系统的范畴。但是,从研究的角度,只要参数随时间

2019春北京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线性代数作业答案

春季学期线性代数作业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教材§1.1,课件第一讲)行列式(B )。 A.13 B.-11 C.17 D.-1 2.(教材§1.3,课件第二讲)下列对行列式做的变换中,(B )不会改变行列式的值。 A.将行列式的某一行乘以一个非零数 B.将行列式的某一行乘以一个非零数后加到另外一行 C.互换两行 D.互换两列 3.(教材§2.2,课件第四讲)若线性方程组无解,则a的值为( D )。 A.1 B.0 C.-1 D.-2 4.(教材§3.3,课件第六讲)下列向量组中,线性无关的是(C )。 A. B. C. D. 5.(教材§3.5,课件第八讲)下列向量组中,(D )不是的基底。 A. B. C. D.

6.(教材§4.1,课件第九讲)已知矩阵,矩阵和矩阵均为n阶矩阵,和均为实数,则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 )。 A. B. C. D. 7.(教材§4.1,课件第九讲)已知矩阵,矩阵,则 ( C )。 A. B. C. D. 8.(教材§4.1,课件第九讲)已知矩阵,为矩阵,矩阵为矩阵,为实数,则下列关于矩阵转置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D )。 A. B. C. D. 9.(教材§4.3,课件第十讲)下列矩阵中,(A )不是初等矩阵。 A. B. C. D. 10.(教材§5.1,课件第十一讲)矩阵的特征值是(B )。 A. B. C. D.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

11.(教材§1.1,课件第一讲)行列式的展开式中,的一次项的系数是 2 。 12.(教材§1.4,课件第三讲)如果齐次线性方程组有非零解,那么的值为0或1 。 13.(教材§2.3,课件第四讲)齐次线性方程组有(填“有”或“没有”)非零解。 14. (教材§3.1,课件第五讲)已知向量则 。 15. (教材§3.3,课件第六讲)向量组是线性无关(填“相关”或“无关”)的。 16. (教材§4.1,课件第九讲)已知矩阵,矩阵,那 么。 17. (教材§4.2,课件第九讲)已知矩阵,那么 。 18. (教材§5.1,课件第十一讲)以下关于相似矩阵的说法,正确的有1,2,4

计控第二次大作业-氧化炉

宁波大学答题纸 (20 12 —20 13 学年第 1 学期) 课号: 103Z01A07 课程名称:计算机控制技术改卷教师: 学号:姓名:得分: 大作业(二) 下图为氧化炉对象,工艺要求氧化炉内的反应温度恒定,一般通过氧化炉的氨气和氧气比恒定来实现,但氨管压力波动会影响氨气流量变化,空气含氧量会随环境发生变化。被控量为氧化炉温度,调节量为氨气管道阀门。 绪论 在硝酸铵生产过程中,氨氧化炉是关键设备。其工艺流程:氨气和空气混合气体进入氧化炉,在铂金触煤的作用下进行氧化反应,生成所需要的一氧化氮,这是一个多种参数相互制约的复杂过程,工艺控制指标的好坏关系到生产能否稳定运行,生产效益以及设备安全问题。 氨氧化法制硝酸是硝酸生产中比较普遍的方法,氨气和空气混合气体经静化后,进入氧化炉,在铂金网的作用下,在绝压0.45 MPa,温度850℃的条件下,将氨氧化成一氧化氮气体,影响氧化反应过程的因素有氨的体积分数,压力,氧化率,反应温度,混合气流量,铂网活性等,氧化率是氧化反应的指标,但目前没有有效的检测手段。在一定条件下,氧化率正比于反应温度,而氨气是氧化反应的主要成分,反应的温度取决于气体中氨的体积分数,而氨的体积分数又无法测量,只有氧化炉温度能间接反应出氧化率。为了获得更高的氧化率,氧化炉温度与氨的体积分数均控制在极值,而炉温超到1100℃会烧毁价值昂贵的铂金网,氨的体积分数超过14%会引起恶性爆炸事故毁坏生产设备,必需加设联锁保护系统,氧化炉温度及氨空比是最关键的控制参数,对仪表精度要求极高。因此氨氧化反应对氧化炉内的氨空流量比和炉温的要求非常严格,所以,氨空比与炉温的实时检测与稳定控制是氧化炉控制的关键。

线性代数试题及答案.

线性代数(试卷一) 一、 填空题(本题总计20分,每小题2分) 1. 排列7623451的逆序数是_______。 2. 若 122 21 12 11 =a a a a ,则=1 6 030322211211 a a a a 3。 已知n 阶矩阵A 、B 和C 满足E ABC =,其中E 为n 阶单位矩阵,则CA B =-1。 4. 若A 为n m ?矩阵,则非齐次线性方程组AX b =有唯一解的充分要条件是 _________ 5. 设A 为86?的矩阵,已知它的秩为4,则以A 为系数矩阵的齐次线性方程组的解空间维数为_ _2___________. 6. 设A为三阶可逆阵,??? ? ? ??=-1230120011 A ,则=*A 7。若A为n m ?矩阵,则齐次线性方程组0Ax =有非零解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8.已知五阶行列式1 23453 2011 11111 2 1403 54321=D ,则=++++4544434241A A A A A 9。 向量α=(2,1,0,2)T -的模(范数)______________ 。 10。若()T k 11=α与()T 121-=β正交,则=k

二、选择题(本题总计10分,每小题2分) 1。 向量组r ααα,,,21 线性相关且秩为s ,则(D) A.s r = B.s r ≤ C.r s ≤ ? D .r s < 2. 若A 为三阶方阵,且043,02,02=-=+=+E A E A E A ,则=A (A) A.8? B.8- C. 34?? D.3 4- 3.设向量组A 能由向量组B 线性表示,则( d ) A.)()(A R B R ≤ B.)()(A R B R < C.)()(A R B R = D.)()(A R B R ≥ 4. 设n 阶矩阵A 的行列式等于D ,则 () * kA 等于_____。c )(A *kA )(B *A k n )(C *-A k n 1)(D *A 5。 设n 阶矩阵A ,B 和C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 AC AB = 则 C B =)(B 0=AB ,则0=A 或0=B )(C T T T B A AB =)()(D 22))((B A B A B A -=-+ 三、计算题(本题总计60分.1-3每小题8分,4-7每小题9分) 1。 计算n 阶行列式22221 =D 22222 22322 2 12 2 2-n n 2 222 . 2.设A 为三阶矩阵,* A 为A 的伴随矩阵,且2 1= A ,求* A A 2)3(1--. 3.求矩阵的逆 111211120A ?? ?=- ? ???

西南大学线性代数作业答案

西南大学线性代数作业答案

第一次 行列式部分的填空题 1.在5阶行列式ij a 中,项a 13a 24a 32a 45a 51前的符 号应取 + 号。 2.排列45312的逆序数为 5 。 3.行列式2 5 1122 1 4---x 中元素x 的代数余子式是 8 . 4.行列式10 2 3 25403--中元素-2的代数余子式是 —11 。 5.行列式25 11 22 14--x 中,x 的代数余子式是 — 5 。 6.计算00000d c b a = 0 行列式部分计算题 1.计算三阶行列式 3 811411 02--- 解:原式=2×(—4)×3+0×(—1)×(—1)+1×1×8—1×(—1)× (—4)—0×1×3—2×(—1)×8=—4 2.决定i 和j ,使排列1 2 3 4 i 6 j 9 7 为奇排列. 解:i =8,j =5。

3.(7分)已知0010413≠x x x ,求x 的值. 解:原式=3x 2—x 2—4x=2 x 2—4x=2x(x —2)=0 解得:x 1=0;x 2=2 所以 x={x │x ≠0;x ≠2 x ∈R } 4.(8分)齐次线性方程组 ?? ? ??=++=++=++000z y x z y x z y x λλ 有非零解,求λ。 解:()211 1 1 010001 1 111111-=--= =λλλλλD 由D=0 得 λ=1 5.用克莱姆法则求下列方程组: ?? ? ??=+-=++=++10329253142z y x z y x z y x 解:因为 33113 210421711 7021 04 21 911 7018904 2 1 351 1321 5 421231 312≠-=?-?=-------=-------=)(r r r r r r D 所以方程组有唯一解,再计算: 81 1 11021 29 42311-=-=D 108 1 103229543112-==D 135 10 13291 5 31213=-=D 因此,根据克拉默法则,方程组的唯一解是:

线性系统理论作业

《线性系统理论》 设计报告 专业: 学号: 姓名: 教师:

取状态变量为X=[U d,I d,n]T, 则系统的状态空间描述为:{X=AX+Bu+ET l Y=CX 其中A= [?1 T s 0 0 1 T la R ?1 T la ?C e T la R 0 375C T GD2 0] B=[ K s T S ]E=[ ?375 GD2 ] C=[0 0 1 ] 代入数据得:A=[?588.235 0 0 26.709 ?20.833 ?3.678 0 48.821 0 ]B=[ 23529.41 ] 通过matlab检测系统的能控能观性并求出系统的特征值: 对应的matlab程序如下: %原始系统能控能观性判断与特征值求解% A=[-588.235 0 0;26.709 -20.833 -3.678;0 48.821 0]; B=[23529.41 0 0]'; C=[0 0 1]; D=0; disp(eig(A)); % 计算并输出特征值 % sys1=ss(A,B,C,D); Qc=ctrb(A,B); %生成能控性判别矩阵% Qo=obsv(A,C); %生成能观性判别矩阵% if length(A)==rank(Qc) %系统能控性判别% disp('系统完全可控!'); else disp('系统不完全可控!'); end if length(A)==rank(Qo) %系统能观性判别% disp('系统完全可观!'); else disp('系统不完全可观!'); end 运行结果如下: 1.0e+002 * -0.104165000000000 + 0.084297191975771i -0.104165000000000 - 0.084297191975771i -5.882350000000000 系统完全可控! 系统完全可观! 系统特征值实部均为负,由此可知该系统为外部稳定的能控但不能观测系统,设负载转矩为0时,输入为阶跃信号,系统的simulink仿真如下:

系统辨识大作业论文Use

中南大学 系统辨识大作业 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控制科学与工程 学生姓名:龚晓辉 学号:134611066 指导老师:韩华教授 完成时间:2014年6月

基于随机逼近算法的系统辨识设计 龚晓辉1, 2 1. 中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长沙410083 2. 轨道交通安全运行控制与通信研究所, 长沙410083 E-mail: csugxh@https://www.360docs.net/doc/c410924197.html, 摘要:本文对系统辨识的基本原理和要素进行了详细阐述,介绍和分析了系统辨识中常用的最小二乘算法,极大似然法,神经网络算法和随机逼近算法。随机逼近算法只需利用输入输出的观测来辨识系统参数,在实际中有重要运用。本文对随机逼近算法进行了详细说明。同时,针对一个三阶系统设计了KW随机逼近算法进行了参数辨识,并且和递推最小二乘法进行了对比。实验证明在实际辨识过程中两种算法各有优缺点。 关键词: 系统辨识, 随机逼近法, 递推最小二乘法 1.引言 在我们所学的线性系统理论中,都是在系统模型已知的情况来设计控制率,使系统达到稳定性,准确性和快速性的要求。然而,在实际系统中,对象的模型往往是未知的。而且,非线性是普遍存在的,线性系统只是对非线性系统的一种近似。因此,了解对象准确的模型,对设计控制器及其重要。在一些实际对象中,如导弹,化学过程,生物规律,药物反应,以及社会经济等,这些对象使用机理分析法比较困难,但是通过使用辨识技术可以建立系统精确的模型,确定最优控制率[1]。如今,系统辨识技术已经在航空航天,海洋工程,生物学等各个领域获得了广泛运用。 2.系统辨识的基本思想与常用方法 辨识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对象模型。对象的模型有多种表现形式,它包括直觉模型,图表模型,数学模型,解析模型,程序模型和语言模型。这些模型之间可以相互转换。我们在建立系统模型时,需要遵循目的性,实在性,可辨识性,悭吝性的基本原则。目的性指的是建模的目的要明确,实在性指的是模型的物理概念要明确。可辨识性指的是模型结构合理,输入信号持续激励,数据量充足。悭吝性指的是被辨识参数的个数要尽量少。 辨识对象模型要遵循上面的基本原则。它是将对象看成一个黑箱。从含有噪声的输入输出数据中,按照一个准则,运用辨识理论,从一组给定的模型中,确定一个与所测系统等价的模型,是现代控制理论的一个分支。系统辨识由数据、模型类和准则三要素组成。数据是由观测实体而得,它不是唯一的,受观测时间、观测目的、观测手段等影响。模型类就是模型结构,它也不是唯一的,受辨识目的、辨识方法等影响。而准则是辨识的优化目标,用来衡量模型接近实际系统的标准。它也不是唯一的,受辨识目的、辨识方法的影响。由于存在多种数据拟合

河北工业大学线性代数作业答案

线性代数作业提示与答案 作业(1) 一.k x x k x k x -====4321,0,, 二.??? ??? ???==--=++=24 13212 211,757975,767171k x k x k k x k k x 三.1.阶梯形(不唯一):????? ? ???? ??---140 10612 0071210 02301 ,简化阶梯形?????? ? ????? ????- 10000 02 1 100 00 01002 7 01 秩为4; 2.简化阶梯形为单位矩阵. 四.1.其系数矩阵的行列式值为 2 )1)(2(-+λλ(该方程组的系数矩阵为方阵,故可以借助于行列式来判定) 当12≠-≠λλ,时,方程组只有零解, 当2-=λ时,通解为=x ???? ? ?????111k ; 当1=λ时,通解为=x T T k k ]1,0,1[]0,1,1[21-+-; 2.?? ?? ???? ??? ???? ? -++-- - -2200123 23012 1211~2 λλλλA , 当2-≠λ时,方程组有唯一解; 当2-=λ时,方程组有无穷解,通解为=x T T k ],,[],,[022111+.

作业(2) 一.1. =x 1,2,3; 2. !)(n n 11-- 3.-120 4. ()() !) 1(2 21n n n --- 5. 41322314a a a a 6. 2,0=x 7.abc 3- 8.12 二.1.1; 2.以第二列、第三列分别减去第一列,再把第二列、第三列分别加到第一列上,得到 333 33 32222221 11111b a a c c b b a a c c b b a a c c b +++++++++=23 2 3 3221 11c b a c b a c b a 3. 0; (注:行列式计算中注意行列式的表示方法不要和矩阵表示方法混淆,而且计算过程中用的是等号) 4.12 2 2 +++γβα 作业(3) 一.1.c; 2. d ; 3.a 二.1.将第n ,,, 32列都加到第一列上,提出公因子∑=+ n i i a x 1 ,得到(∑=+ n i i a x 1 )1-n x . 2.由第二列起,各列均减第一列,按第二行展开,得)!(22--n . 3.由第1-n 行至第一行,相继将前一行元素乘以1-后加到后一行上,得到 .)1(0 1 00001011 111 22 1 2) 1(n n n n n n --=-- 4.按第一列展开,得到行列式的值为.)(n n n y x 11+-+ 三.3)(=A R (注:用矩阵的行初等变换化为梯矩阵,数非零行即可.注意矩阵的表

线性代数课后作业答案(胡觉亮版)

第一章 1.用消元法解下列线性方程组: (1)??? ??=++=++=++. 5432,9753,432321 321321x x x x x x x x x 解 由原方程组得同解方程组 12323234,23,x x x x x ++=?? +=? 得方程组的解为13232, 2 3. x x x x =-?? =-+?令3x c =,得方程组的通解为 c x c x c x =+-=-=321,32,2,其中c 为任意常数. 2.用初等行变换将下列矩阵化成行阶梯形矩阵和行最简形矩阵: (2)???? ? ??--324423211123. 解 1102 232111232551232041050124442300000000r r ? ?- ?-???? ? ? ? ? -??→--??→- ? ? ? ? ?- ????? ? ?? ? ,得 行阶梯形:????? ? ?---0000510402321(不唯一);行最简形:???? ??? ? ? ? - -00004525 10212 01 3.用初等行变换解下列线性方程组: (1)?? ? ??=+-=+-=++.3,1142,53332321321x x x x x x x x

解 2100313357214110109011320019r B ? ? ??? ? ? ?=-??→- ? ? ?- ??? ? ?? ?M M M M M M , 得方程组的解为 9 20 ,97,32321=-==x x x . (2)??? ??=+++=+++=++-. 2222,2562, 1344321 43214321x x x x x x x x x x x x 解 114311143121652032101222200001r B --???? ? ? =?? →-- ? ? ? ????? M M M M M M , 得方程组无解. 第二章 1.(2) 2 2 x y x y . 解 原式()xy y x =-. (2)01000 020 00010 n n -L L L L L L L L L . 2.解 原式1 100 020 (1) 001 n n n +=-=-L L M M M L !)1(1n n +-

操作系统第二次作业答案

操作系统第二次作业 一、选择题 1.虚拟存储器的容量是由计算机的地址结构决定的,若CPU有32位地址,则 它的虚拟地址空间为【 A 】。 A.4G B.2G C.64K D.100K 2.在请求分页存储管理方案中,若某用户空间为3个页面,页长1KB,现有页 表如下,则逻辑地址1800】。 A.1052 B.3124 C.1076 D.5896 3.【 A 】用于管理各种不同的真实文件系统,是真实文件系统与服务之间的 接口。 A.VFS B.Ext2 C. vfat D.JFS 4.用磁带作为文件存贮介质时,文件只能组织成【 A 】 A.顺序文件 B.链接文件 C.索引文件 D.目录文件 5.按数据组织分类,【 B 】是以字节为单位直接读写的设备。 A.块设备 B.字符设备C.网络设备 D.虚拟设备6.在现代操作系统中采用缓冲技术的主要目的是【 C 】。 A.改善用户编程环境 B.提高CPU的处理速度 C.提高CPU和设备之间的并行程度 D.实现与设备无关性 7.【 D 】是将大量计算机通过网络连接在一起,以获得极高的运算能力和数 据共享的系统。 A. 实时系统 B.分时系统 C. 网络系统 D.分布系 统式 8.若一个文件的访问控制权限值为0754,请问同组用户对该文件具有【 C 】 权限。 A. 可读 B.可读可写 C. 可读可执行 D.没有权限 9.操作系统的安全问题中【 D 】是绕过安全性控制、获取对程序或系统访问 权的程序方法。 A.木马B.病毒C.蠕虫D.后门

10.虚拟存储器的最大容量是由【B 】决定的。 A.页表长度B.计算机系统的地址结构和外存空间 C.内存空间D.逻辑空间 11.在请求分页存储管理方案中,若某用户空间为3个页面,页长1KB,现有页 表如下,则逻辑地址2100】。 A.1052 B.3124 C.1076 D.5296 12.下面的【 B 】不是文件的物理存储结构。 A. 索引文件 B.记录式文件 C. 顺序文件 D.链接文件 13.从用户的角度看,引入文件系统的主要目的是【C 】。 A. 实现虚拟存储 B.保存文件系统 C. 实现对文件的按名存取 D.保存用户和系统的文档 14.使用SPOOLing系统的目的是为了提高【D 】的使用效率。 A.操作系统B.内存C.CPU D.I/O设备 15.在UNIX中,通常把设备作为【 A 】文件来处理。 A.块设备或字符设备 B .普通 C.目录 D.链接 16.集群是【D 】系统的一种,是目前较热门的领域。 A. 实时 B.分时 C. 嵌入式 D.分布式 17.在终端中用ls –l查看某个文件的详细信息时显示drwxr-xr-x,从中可看出其 他用户对该目录具有【 B 】权限。 A. 可读 B.可读可执行 C. 可读可写可执行 D.可执行 18.操作系统的安全问题中【A 】是一种基于远程控制的黑客工具。 A.木马B.病毒C.后门 D.间谍软件 19.下列关于内存地址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A. 程序员使用的地址是物理地址 B.IA32平台上虚拟地址以“段:偏移量”的形式给出 C.线性地址空间是对CPU寻址能力的一种抽象 D.Linux中虚拟地址等价于线性地址 20.OS为每个文件开辟一个存储区【 C 】,里面记录这该文件的有关信息。 A. PCB B. JCB C. FCB D.DCB 21.从用户的角度看,引入文件系统的主要目的是【 C 】。 A. 实现虚拟存储 B.保存文件系统 C. 实现对文件的按名存取 D.保存用户和系统的文档 22.操作系统采用缓冲技术减少对CPU的【 A 】次数,从而提高资源的利用

信号与系统第一次作业

《信号与系统》第一次作业 姓名: 学号: 1. 判断下列系统是否为线性系统,其中()y t 、[]y k 为系统的完全响应,(0)x 为系统初始状态,()f t 、[]f k 为系统输入激励。 (1)()(0)lg ()=y t x f t 解:在判断具有初始状态的系统是否线性时,应从三个方面来判断。一是可分解性,即系统的输出响应可分解为零输入响应与零状态响应之和。二是零输入线性,系统的零输入响应必须对所有的初始状态呈现线性特性。三是零状态线性,系统的零状态响应必须对所有的输入信号呈现线性特性。只有这三个条件都符合,该系统才为线性系统。 ()(0)lg ()=y t x f t 不具有可分解性,所以系统是非线性系统。 (2)[](0)[][1]=+-y k x f k f k 解:y[k]具有可分解性,零输入响应x(0)是线性的,但零状态响应f[k]f[k-1]是非线性的,所以系统是非线性系统。 2. 判断下列系统是否为线性非时变系统,为什么?其中()f t 、[]f k 为输入信号, ()y t 、[]y k 为零状态响应。 (1)()()()=y t g t f t 解:在判断系统的时不变特性时,不涉及系统的初始状态,只考虑系统的零状态响应。 系统零状态响应,g(t)f(t)满足均匀性和叠加性,所以系统是线性系统。 因为T{f(t-t0)}=g(t).f(t-to) 而 y(t-t0)=g(t-t0).f(t-t0) ≠T{f(t-t0)},故该系统为时变系统。 因此该系统为线性时变系统 (2)220 [][],(0,1,2,)+===∑k i y k k f i k 解:220[][],(0,1,2,)+== =∑k i y k k f i k 为线性时变系统。

西南大学2020年秋季线性代数 【0044】机考大作业参考答案

一、必答题 什么是线性方程组的系数矩阵和增广矩阵? 答:系数矩阵:方程组左边各方程的系数作为矩阵就是此方程的系数矩阵。 増广矩阵:将非齐次方程右边作为列向量加在系数矩阵后就是增广矩阵其次方程有非零解的条件是系数矩阵的秩小于N 就是说未知数的个数大于方程的个数。 1、写出下列线性方程组的系数矩阵和增广矩阵。 1231231232322 21x x x x x x x x x ++=??++=??+-=? 2、求解上述线性方程组 二、从下列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1、(a)什么是逆矩阵? (b)设4阶方阵A 、B 、C 满足方程11(2)T E C B A C ---=,试求矩阵A ,其 中1232012300120001B --?? ?- ?= ? ???,1201012000120001C ?? ? ?= ? ???。 (a )设A 是一个n 阶矩阵,若存在另一个n 阶矩阵B ,使 得: AB=BA=E ,则称方阵A 可逆,并称方阵B 是A 的逆矩阵

(b ) 2、(a)什么是向量组的极大线性无关组? (b)判断 向量组()()()123=1320=70143=2101T T T ααα-、、、 ()()45=5162=2-141T T αα、是否线性无关。 (c) 求出一个向量组的一个极大线性无关组,并将其余向量用该极大线性无关组线性表示。 三、从下列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1、(a )阐述方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定义。 对于方阵a,存在一个非零向量x 和实数λ,使得ax=λx 成立,则称λ为矩阵的特征值,x 称为a 相对于λ的特征向量。 延伸: 由ax-λx=0得(a-λe)x=0.

线性系统理论

Linear Systems Theory: A Structural Decomposition Approach 线性系统理论: 结构分解法 Ben M. Chen (陈本美) 新加坡国立大学 Zongli Lin(林宗利) 美国弗吉尼亚大学 Yacov Shamash (雅科夫 司马诩)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

此书献给我们的家人 前两位作者谨以这中译版献给他们的母校 厦门大学

目录 绪论 1 导论和预览 1.1 背景 1.2 各章预览 1.3 符号和术语 2 数学基础 2.1 导论 2.2 矢量空间和子空间 2.3 矩阵代数和特性 2.3.1 行列式、逆和求导 2.3.2 秩、特征值和约当型 2.3.3 特殊矩阵 2.3.4 奇异值分解 2.4 范数 2.4.1 矢量范数 2.4.2矩阵范数 2.4.3 连续时间信号范数 2.4.4 离散时间信号范数 2.4.5 连续时间系统范数 2.4.6 离散时间系统范数 3 线性系统理论复习 3.1 导论 3.2 动态响应 3.3 系统稳定性 3.4 可控性和可观性 3.5 系统可逆性 3.6 常态秩、有限零点和无限零点3.7 几何子空间 3.8 状态反馈和输出馈入的特性3.9 练习

4 无驱动和/或无检测系统的分解 4.1 导论 4.2 自治系统 4.3 无驱动系统 4.4 无检测系统 4.5 练习 5. 正则系统的分解 5.1 导论 5.2 SISO系统 5.3 严格正则系统 5.4 非严格正则系统 5.5 结构化分解特性的证明 5.6 系统矩阵的Kronecker型和Smith型5.7 离散时间系统 5.8 练习 6 奇异系统的分解 6.1 导论 6.2 SISO奇异系统 6.3 MIMO描述系统 6.4 定理6.3.1的证明和性质 6.5 离散时间奇异系统 6.6 练习 7 双线性变换的结构化映射 7.1 导论 7.2 连续到离散时间系统的映射 7.3 离散时间到连续时间系统的映射7.4 定理7.2.1的证明 7.5 练习 8 系统因子分解 8.1 导论 8.2 严格正则系统 8.3 非严格正则系统 8.4 离散时间系统 8.5 练习 9 通过选择传感器/执行器实现的结构配置9.1 导论 9.2 同时有限和无限零点结构配置 9.2.1 SISO系统 9.2.2 MIMO系统

Matlab大作业

Matlab 大作业 (组内成员:彭超杰、南彦东、江明伟) 一、研究模型 (电车)通过控制油门(保持一定角度)来调节电动机能输出稳定的转速,从而控制车速稳定。 数学依据说明如下: 由图可知存在以下关系:a d a a u w k R i dt di L =++ (w k e d d =) L M M dt dw J -= a m i k M = L a m M i k dt dw J -=

k为反电势常数,m k为电动机电磁力矩常数,这里忽略阻尼力矩。d

二、数学模型 再看整个研究对象,示意图以课本为依据,不同点是这里将数控的进给运动,转换为汽车行驶所需要的扭矩。(这里不说明扭矩的具体产生过程,仅仅说明输出车轮旋转的角速度w ) 对照课本不同,() s θ变为()s N ,1 221z z w w =,1w 为电动机的转速,2w 为轮胎的转速,1z 为电动机的光轴齿轮的齿数,2z 为与轮胎相连光轴的 齿轮齿数。 )(*10110w x w k x ==,1 21z z k = ()c a m m d b a m x K K K k s k k JRs JLs K K K k s G i 1231+++= () c a m m d M K K K k s k k JRs JLs R Ls K s G L 1231)(++++-= 同理,忽略电枢绕组的电感L ,简化系统传递函数方框图如下

()JR K K K k JR s k k s JR K K K k s G c a m m d b a m x i 121++= ()JR K K K k JR s k k s K K K K k s k k Rs R K s G c a m m d c a m m d M L 121121++-=++-=

线性代数课后习题1-4作业答案(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一章 行列式 1. 利用对角线法则计算下列三阶行列式: (1)3 81141102---; 解 3 81141102--- =2?(-4)?3+0?(-1)?(-1)+1?1?8 -0?1?3-2?(-1)?8-1?(-4)?(-1) =-24+8+16-4=-4. (3)2 22111c b a c b a ; 解 2 22111c b a c b a =bc 2+ca 2+ab 2-ac 2-ba 2-cb 2 =(a -b )(b -c )(c -a ). 4. 计算下列各行列式: (1)7110 025******* 214; 解 71 1 02510202142140 1001423 1020211021 473 234 -----====== c c c c 34)1(1431022110 14+-?---= 143102211014--=014171720010 99323 211=-++======c c c c . (2)2 605 232112131412-;

解 2 605232112131412-26050321221304122 4--=====c c 0 4120321221304122 4--=====r r 00 000321221 30 41214=--=====r r . (3)ef cf bf de cd bd ae ac ab ---; 解 ef cf bf de cd bd ae ac ab ---e c b e c b e c b a d f ---= a b c d e f a d f b c e 41 111111 11=---=. (4)d c b a 100110011001---. 解 d c b a 1 00110011001---d c b a ab ar r 10011001101021---++===== d c a ab 101101)1)(1(1 2--+--=+0 1011123-+-++=====cd c a d a ab dc c cd ad ab +-+--=+111)1)(1(23=abcd +ab +cd +ad +1. 6. 证明: (1)1 11222 2b b a a b ab a +=(a -b )3; 证明 111 2222b b a a b ab a +001 22222221213a b a b a a b a ab a c c c c ------=====

线性系统理论MATLAB大作业.(DOC)

兰州理工大学2015级线性系统理论大作业 线性系统理论Matlab 实验报告 1、在造纸流程中,投料箱应该把纸浆流变成2cm 的射流,并均匀喷洒在网状传送带上。为此,要精确控制喷射速度和传送速度之间的比例关系。投料箱内的压力是需要控制的主要变量,它决定了纸浆的喷射速度。投料箱内的总压力是纸浆液压和另外灌注的气压之和。由压力控制的投料箱是个耦合系统,因此,我们很难用手工方法保证纸张的质量。 在特定的工作点上,将投料箱线性化,可以得到下面的状态空间模型: u x x ?? ????+??????-+-=0001.0105.0002.002.08.0. []21,x x y = 其中,系统的状态变量x1=液面高度,x2=压力,系统的控制变量u1=纸浆流量u2=气压阀门的开启量。在上述条件下,试设计合适的状态变量反馈控制器,使系统具有实特征根,且有一个根大于5 解:本题目是在已知状态空间描述的情况下要求设计一个状态反馈控制器,从而使得系统具有实数特征根,并要求要有一个根的模值要大于5,而特征根是正数时系统不稳定,这样的设计是无意义的,故而不妨采用状态反馈后的两个期望特征根为-7,-6,这样满足题目中所需的要求。要对系统进行状态反馈的设计首先要判断其是否能控,即求出该系统的能控性判别矩阵,然后判断其秩,从而得出其是否可控。 Matlab 判断该系统可控性和求取状态反馈矩阵K 的程序,如图1所示,同时求得加入状态反馈后的特征根并与原系统的特征根进行了对比。

图1系统能控性、状态反馈矩阵和特征根的分析程序上述程序的运行结果如图2所示: 图2系统能控性、反馈矩阵和特征根的运行结果

同济大学线性代数第六版答案(全)

同济大学线性代数第六版答案(全) 1 利用对角线法则计算下列三阶行列式201 (1)1 4 ***** 解1 4 183 2 ( 4) 3 0 ( 1) ( 1) 1 1 8 0 1 3 2 ( 1) 8 1 ( 4) ( 1) 2 4 8 16 4 4 abc (2)bca cababc 解bca cab acb bac cba bbb aaa ccc 3abc a3 b3 c3 111 (3)abc a2b2c2111 解abc a2b2c2 bc2 ca2 ab2 ac2 ba2 cb2 (a b)(b c)(c a) xyx y (4)yx yx x yxyxyx y 解yx yx x yxy x(x y)y yx(x y) (x y)yx y3 (x y)3 x3 3xy(x y) y3 3x2 y x3 y3 x3 2(x3 y3) 2 按自然数从小到大为标准次序求下列各排列的逆序数 (1)1 2 3 4 解逆序数为0 (2)4 1 3 2

解逆序数为4 41 43 42 32 (3)3 4 2 1 解逆序数为5 3 2 3 1 4 2 4 1, 2 1 (4)2 4 1 3 解逆序数为3 2 1 4 1 4 3 (5)1 3 (2n 1) 2 4 (2n) n(n 1) 解逆序数为 2 3 2 (1个) 5 2 5 4(2个) 7 2 7 4 7 6(3个) (2n 1)2 (2n 1)4 (2n 1)6 (2n 1)(2n 2) (n 1个) (6)1 3 (2n 1) (2n) (2n 2) 2 解逆序数为n(n 1) 3 2(1个) 5 2 5 4 (2个) (2n 1)2 (2n 1)4 (2n 1)6 (2n 1)(2n 2) (n 1个) 4 2(1个) 6 2 6 4(2个) (2n)2 (2n)4 (2n)6 (2n)(2n 2) (n 1个) 3 写出四阶行列式中含有因子a11a23的项解含因子a11a23的项的一般形式为 ( 1)ta11a23a3ra4s 其中rs是2和4构成的排列这种排列共有两个即24和42 所以含因子a11a23的项分别是 ( 1)ta11a23a32a44 ( 1)1a11a23a32a44 a11a23a32a44 ( 1)ta11a23a34a42 ( 1)2a11a23a34a42 a11a23a34a42 4 计算下列各行列式 41 (1)***-*****14 2 07 41 解***-*****c2 c***** 1 ***** 104 1 10 2 122 ( 1)4 3 *****c 4 7c***** 3 1 4 4 110c2 c***** 123 142c00 2 0 1 2c***** 2 (2)31 1***** 22 4 解31 ***** c 4 c3 223 1202r 4 r ***-*****06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