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恒牙齿的萌出及替换1

合集下载

牙齿的萌出规律

牙齿的萌出规律

牙齿的萌出规律
牙齿的萌出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生理过程,它不仅是人类生长发育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我们口腔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

牙齿的萌出规律可以说是一个奇妙而又精确的过程,下面我将为大家详细介绍。

1. 乳牙的萌出
在人类生长发育的过程中,乳牙是最早萌出的牙齿。

一般来说,乳牙的萌出时间是从6个月到3岁不等,但个体差异较大。

乳牙的萌出是从下颌开始,先是中切牙,然后是侧切牙、第一乳磨牙和第二乳磨牙,最后才是上颌的乳牙。

2. 恒牙的萌出
随着儿童的成长,乳牙逐渐松动并脱落,取而代之的是恒牙的萌出。

恒牙的萌出时间一般是从6岁到12岁不等。

与乳牙相比,恒牙的数量更多,种类更丰富。

首先是下颌的第一恒磨牙和上颌的第一恒磨牙先萌出,紧接着是其他的恒牙陆续萌出。

3. 智齿的萌出
智齿是人类最后一颗萌出的牙齿,一般在18岁到25岁之间萌出。

智齿的萌出会导致一些问题,如牙齿拥挤、疼痛等。

有些人的智齿可能无法正常萌出,需要通过拔牙来解决。

牙齿的萌出规律可以从时间、位置和顺序三个方面来总结。

首先,牙齿的萌出时间是有规律的,从乳牙到恒牙再到智齿,每个阶段都
有特定的时间范围。

其次,牙齿的萌出位置也是有规律的,一般是从下颌开始,然后是上颌。

最后,牙齿的萌出顺序也是有规律的,从中切牙到侧切牙再到磨牙。

牙齿的萌出规律是人类生长发育中的一个奇妙过程,它反映了我们身体的智慧和完美设计。

通过了解牙齿的萌出规律,我们能更好地保护口腔健康,预防牙齿问题的发生。

让我们珍惜每一颗牙齿,保持健康的笑容。

儿童换牙及换牙顺序图

儿童换牙及换牙顺序图

儿童换牙期注意事项及换牙顺序图换牙期儿童的特别护理人的一生,共有两副牙齿,即乳牙和恒牙,两者的替换一般从6岁开始。

此时,乳前牙开始脱落,同时第一恒磨牙(六龄牙)萌出。

之后,上下颌的乳牙逐渐为恒牙替换,一直延续到12岁左右,乳牙全部被恒牙代替。

这段时间称之为换牙期。

此期的保健与护理非常重要,直接关系到孩子今后的牙齿是否整齐、美观。

因此,年轻父母在此期间应该对孩子加强护理,让孩子将来拥有一口好牙。

护理要点:1.请注意乳牙是否滞留或早失。

乳牙脱落有一定的时间和顺序,应脱落而不落称乳牙滞留,其后果往往是恒牙不能在正常的位置萌出。

最常见的是下前恒牙在乳牙内侧长出,上前恒牙在乳牙的外侧长出,看起来像是双层牙,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呢?应尽快带孩子去医院拔除滞留的乳牙,腾出位置,以利恒牙萌出。

若乳牙在应脱落之前就脱落了,称为乳牙早失,这往往会造成两侧邻牙向缺牙空隙倾斜,使缺牙间隙变小,恒牙因间隙不够而错位萌出。

此时应在乳牙缺隙处载缺隙保持器(由医院口腔科定做),防止两侧牙齿倾斜,以保持恒牙应有的萌出位置,直至恒牙萌出。

2.应注意恒牙萌出是否有困难。

乳牙过早脱落,孩子习惯用牙床咀嚼、舔吮,牙床会变得肥厚而坚韧,阻碍恒牙萌出。

因此,如果孩子已到换牙的年龄而恒牙未长出,应带孩子及时到医院检查,以取得医生的帮助。

孩子缺钙也是恒牙迟迟萌出的重要原因,父母要及时给孩子补钙。

3.注意孩子口腔的清洁卫生。

在换牙期,乳牙与恒牙共存,恒牙刚刚萌出,特别是作为“咬合关键”的“六龄牙”,体积大、咬合面窝沟多,容易滞留食物残渣,加之多数儿童不爱刷牙,喜食甜食,常常发生龋坏,一旦发生,应及早治疗。

此时最重要的是教会孩子正确地刷牙。

4.注意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

在换牙期,乳牙松动即将脱落时,儿童常习惯用舌舔松动的牙,这是一种不良习惯,会影响恒牙的正常萌出,应及时给予纠正,以防错位咬合——即牙排列不整齐。

5.儿童在换牙期,牙齿在替换,颌骨在发育,随之逐渐建立咬合关系,有时会出现暂时性的错位咬合,在牙齿的发育过程中,往往能自行调整而恢复正常。

儿童牙齿萌出顺序的调查与分析

儿童牙齿萌出顺序的调查与分析

影响咀嚼功能
牙齿萌出顺序异常可能导致儿 童咀嚼功能受限,影响食物的
消化和吸收。
增加口腔疾病风险
异常萌出的牙齿可能难以清洁 ,容易积聚食物残渣和细菌, 增加龋齿、牙龈炎等口腔疾病 的风险。
影响面部发育
牙齿萌出顺序异常可能对儿童 面部骨骼和肌肉的发育造成不 良影响,导致面部不对称等问 题。
影响心理健康
长期的口腔健康问题可能对儿 童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如生活习惯、饮食结构等也可能对儿童 的牙齿萌出产生影响。长期摄入高糖食品、缺乏 口腔卫生习惯等不良因素可能导致龋齿等问题, 影响牙齿的正常萌出。
PART 03
儿童牙齿萌出顺序的调查 结果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调查对象
0-6岁儿童
调查范围
全国范围内的幼儿园和儿科诊所
调查时间
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
深入研究牙齿萌出顺序的遗传机制
鉴于遗传因素在儿童牙齿萌出顺序中的重要作用,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探讨相关基因及其互作机制,为精准医学和个性 化治疗提供理论支持。
关注环境因素对儿童牙齿萌出顺序的影响
除了遗传因素外,环境因素也可能对儿童牙齿萌出顺序产生影响。未来研究可关注营养、生活习惯、内分泌等因素与 儿童牙齿萌出顺序的关系,为制定科学合理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开发针对儿童牙齿萌出顺序异常的诊疗技术
针对儿童牙齿萌出顺序异常可能导致的口腔健康问题,未来可研发相应的诊疗技术,实现对异常情况的 早期发现和干预,保障儿童口腔健康。同时,加强相关科普宣传,提高家长和儿童对口腔健康的重视程 度。
2023-2026
END
THANKS
感谢观看
KEEP VIEW
REPORTING

牙的发育—牙的萌出和替换(口腔组织病理学课件)

牙的发育—牙的萌出和替换(口腔组织病理学课件)
离,牙龈向根方移动
➢ 牙尖进入口腔牙根的1/2—3/4形成
单选题:
牙萌出期的正确说法是
A.牙胚破龈而出的过程
C
B.牙胚经钙化、穿破牙囊、突破牙龈而暴露口腔的过程
C.始于牙根形成持续到咬合接触的全过程
D.牙的发育过程就是萌出过程
E.牙齿在小孩两岁时开始萌出
➢ 牙槽骨密度增加
➢ 牙周膜主纤维建立
➢ 根尖孔在形成
响牙的发育和萌出
➢ 保健应当从发育开始
2.萌出前期——位置
➢ 恒前牙、前磨牙牙胚在乳牙胚的舌侧发育,
恒磨牙在乳磨牙牙胚的远端发育
➢ 萌出前期末,恒前牙在乳牙舌侧近根端
1/3,前磨牙在乳牙根的下端
(二)萌出期
➢ 开始于牙根的形成,持续到牙进入
口腔达到咬合接触
缩余釉上皮(结合上皮)
➢ 保护
➢ 分解酶,溶解结缔组织
➢ 形成上皮袖(与口腔上皮细胞形成上皮团)
➢ 根尖孔在2-3年内形成
➢ 面磨损由牙轻微 向运动补偿
➢ 出龈到建 易发生咬合异常
➢ 牙萌出是连续,与周围支持组织相协调

➢ 牙萌出主要发生在夜间
乳恒牙交替
➢ 乳牙的作用
➢ 刺激牙弓、颌骨发育引导恒牙的萌出
➢ 牙根的吸收、乳牙的脱落






前牙)乳来自恒牙交





牙齿萌出的次序和时间
2022
➢ Ⅰ、Ⅱ、Ⅳ、Ⅲ、Ⅴ
➢ 6、1、2、4、3、5、7、8
2022
牙萌出的特点
➢ 牙萌出有较恒定的时间性,生理范围较宽
➢ 左右同名牙大致同时出龈
➢ 下颌牙萌出略早于上颌同名牙

牙齿的发育过程

牙齿的发育过程
28
成釉器与牙乳头的相互关系
29
切牙成釉器不同断面的形态 30
上颌乳恒牙之间的关系 31
下颌乳恒牙之间的关系 32
牙胚的分化(小结)
蕾状期(ⅧW) 帽状期(ⅨW~ⅩW) 钟状期(ⅪW~ⅫW)
立方或
成 釉
矮柱状

牙 胚 牙 外胚间叶
乳 细胞增生 头
牙 外胚间叶 囊 细胞增生
外釉上皮层 星网状层 内釉上皮层
19
A:外釉上皮层
(Outer enamel epithelium, 外エナメル上皮)
B:颈环 (Cervical loop)
C:星网状层 (Stellate reticulum, 星状網)
D:釉索 (Enamel cord, エナメル索)
E:中间层 (Stratum intermedium, 中間層)
上皮隔的形成 50
根部硬组织的形成
A:上皮隔 B:牙乳头 C:成牙本质细胞 D:牙本质 E:前期牙本质 F:成牙骨质细胞 G:牙骨质 H:固有牙槽骨 I:成纤维细胞 J:成骨细胞 K:发育中的牙周膜
51
单 根 尖 孔 的 形 成
52
双根尖孔的形成
53
多根牙的形成(模式图)图2-21
54
(三)牙髓的形成

晚 期
釉质



牙本质

切 牙
牙乳头

你干吗学我 的造型?侵 犯版权,罚
款!
35
牙本质 前期牙本质
成牙本质细胞 Odontoblast
象牙芽細胞
牙体硬组织的出现
外釉上皮 成釉细胞
Ameloblast
エナメル芽細胞
釉质

口腔组织病理学 期末复习 大题

口腔组织病理学 期末复习 大题

颌面部常见发育畸形有哪些?其形成背景如何?有面裂和唇裂。

(1)面裂:上颌突与下颌突未联合或部分联合将发生横面裂,(裂隙可自口角至耳屏前)较轻微者可为大口畸形;如联合过多则形成小口畸形。

上颌突与侧鼻突未联合将形成斜面裂,(裂隙自上唇沿着鼻翼基部至眼睑下缘)。

还有一种极少见的情况,因侧鼻突与中鼻突之间发育不全,在鼻部形成纵行的侧鼻裂。

(2)唇裂:多见与上唇,是球状突和上颌突未联合或部分联合所致;单侧者较多。

两侧球状突中央部分未联合或部分联合形成上唇正中裂;两侧下颌突中线处未联合则形成下唇裂,这两种唇裂罕见。

唇裂可能是面部发育异常性综合征的一部分,分为综合征性唇裂和非综合症性唇裂。

#2腭部常见发育畸形有哪些,其形成背景如何?有腭裂和颌裂。

(1)腭裂的形成背景:为一侧侧腭突和对侧侧腭突及鼻中隔未融合或部分融合的结果,单、双侧均可发生。

在腭突的融合缝隙中,有时有上皮残留,可发生发育性囊肿,如鼻腭囊肿、正中囊肿。

(2)颌裂的形成背景:上颌裂为前腭突与上颌突未能联合或部分联合所致,常伴有唇裂或腭裂;下颌裂为两侧下颌突未联合或部分联合的结果。

#3舌的发育异常(1)侧舌隆突未联合或联合不全,可形成分叉舌或舌裂,罕见。

(2)舌盲孔前有时可见小块菱形或椭圆形红色区,此区的舌乳头有不同程度的萎缩,称正中菱形舌。

正中菱形舌与局限性慢性真菌感染,特别是白色念珠菌感染有关。

(3)甲状舌管未退化,其残留部分可形成甲状舌管囊肿。

面、牙齿发育过程#4面部的发育过程——十个突起的联合1面部发育的早期阶段可以分为两步:一是面部各突起的生长分化;二是各突起的联合和融合。

2面部的发育始于胚胎第3周,额鼻突、下颌突形成。

(下颌突的发育特别迅速,由两侧向前,向中线生长,并在中缝处联合。

)3胚胎第四周:1)大约第24天时,上颌突、原口形成。

(原口是以额鼻突,下以下颌突、两侧以上颌突为界,围成一个凹陷,也称为口凹,就是未来的口腔。

)2)大约第28天,额鼻突的末端被两个凹陷分成三个突起,中间的成为中鼻突,两侧的称为侧鼻突。

口腔解剖生理学-问答

口腔解剖生理学-问答

【1牙的分类】1.根据牙在口腔内存在时间的久暂分类1)乳牙:6〜8个月至两岁半→萌出;6〜7岁至12〜13岁→脱落。

2)恒牙:6岁→萌出和替换,替代乳牙。

2.根据牙的形态特点和功能特性分类(3.根据牙在口腔内的位置分类:前牙、后牙)classification 切牙(incisor)尖牙(canine)前磨牙(premolor)磨牙(molor)Location口腔前部侧切牙远中尖磨牙间前磨牙远中Mount84812Function切割穿刺、撕裂协助尖、磨牙捣碎、磨细Root111~22~3【2牙的功能】咀嚼、发音和言语、保持面部的协调美观【3牙萌出规律】①在一定时间内,按照一定的顺序,左右成对萌出;②下颌牙萌出早于上颌同名牙;③女性同名牙萌出早于男性。

【4萌出顺序】乳牙:1→2→4→3→5恒牙:(注:最晚萌出的恒牙是上颌第三磨牙)上颌:6→1→2→4→3→5→7或6→1→2→4→5→3→7下颌:6→1→2→3→4→5→7或6→1→2→4→3→5→7●上颌乳中切牙:胚胎第14周开始钙化,1.5月牙冠完成,10月萌出,1.5岁牙根完成。

【5X牙X面的解剖特点+图示】【6牙体形态的生理意义】1.切端及牙合面牙冠形态切牙切嵴尖牙牙尖后牙三角嵴后牙牙合面窝后牙边缘嵴发育沟萌出早期,点-线接触磨耗后,小斜面接触生理意义切割食物穿透和撕裂食物磨细食物容纳食物局限食物于牙合面窝内,以便捣碎磨细食物溢向固有口腔或口腔前庭的通道单位面积咀嚼力大;有利于建立合适的咬合关系咀嚼效率高;有利于咬合关系稳定2.1唇颊舌面突度前牙唇舌面及后牙颊面的突度均在颈1/3,后牙舌面的突度则在中1/3。

①正常的突度,可使食物对牙龈起按摩作用,促进血液循环,有利牙龈健康。

突度过小或无突度,牙龈将受食物直接撞击而受伤;反之,若牙冠突度过大,牙龈失去食物的按摩作用,可能产生失用性萎缩。

②牙冠颈1/3的突度,还可扩展龈缘,使其紧张有力。

2.2邻面突度前牙及后牙邻面突度分别在切1/3和牙合处。

儿童出牙及换牙顺序图[1]

儿童出牙及换牙顺序图[1]

儿童出牙时间及顺序图一、换牙的时间和顺序人的一生中都要长两次牙齿,即乳牙和恒牙。

乳牙20只,通常6个月左右开始萌出,2-3岁长齐,恒牙28-32只(智齿的数目0-4),通常6岁前后开始长出,12-13岁长齐28只(智齿因人而异),那么换牙期通常是在宝宝6-12岁期间。

换牙有一定的规律,简单来讲就是“一定时间,一定顺序,左右对称,先下后上”,左右对称先下后上是对于同名牙而言的。

第一颗乳牙的生理性脱落多数发生在6岁左右,但也有早在4岁多,或者迟至7-8岁的,不必担心。

自然脱落的乳牙没有根,脱落面呈蚕食状,父母应该注意观察,不要跟乳牙牙根折断相混淆。

宝宝最先长出的恒牙到底是哪颗,有两种不同说法,一种是说,通常6岁左右长出的第一个恒磨牙是紧靠最后一个乳磨牙长出来的,叫做六龄磨牙,比下中切牙的萌出稍早或同时。

另一种说法是宝宝先换的是下排正中间的两颗门牙,牙医说每个宝宝可能会有不同。

然后呢,宝宝7-8岁时长上中切牙和下侧切牙,8-9岁长上侧切牙,9-12岁长第一,二双尖牙,10-12岁长恒尖牙。

二、换牙期间常见问题及其解决1、乳牙滞留如果宝宝的恒牙已经萌出,乳牙却不肯“让位”脱落,就叫做乳牙滞留。

乳牙滞留的原因通常有两个,一个是恒牙先天缺失(通过照X光片发现宝宝没有恒牙),导致乳牙到期不脱落。

这种滞留的乳牙如果没有松动,也没有龋坏,而且其它恒牙的咬合关系良好的话,是可以保留使用的,因为临床经验表明它到成人期仍能担负咀嚼功能。

乳牙滞留的第二个原因是恒牙萌出方向异常,或者萌出不够力,导致乳牙根没有受到恒牙萌出的压迫因而未发生吸收或者吸收不全造成滞留。

一般认为,如果宝宝缺钙,或者由于平时咀嚼的食物过于精细而没有充分发挥牙齿的生理性刺激,就容易出现这种情况。

这种情况的后果是宝宝出现“双排牙”,应尽早带宝宝去看牙医,通常是要拔掉乳牙的。

2、乳牙早失乳牙早失是指乳牙在恒牙尚未形成的时候提早脱落,会影响宝宝的咀嚼,不利于宝宝对食物的消化吸收,还会造成邻近的牙齿向缺牙空隙移位,使缺牙间隙变小,导致换牙的时候相应的恒牙因为没有足够的空间萌出而错位。

牙齿的发育- PPT

牙齿的发育- PPT

形成过程
终棒(terminal bar apparatus)
位于胞体和托姆斯突之间 特化的附着结构 含肌动蛋白的细丝穿过连接复合体进入到胞浆
之中,在成釉细胞的近中和远中形成终棒
形成过程
包括两阶段
分泌有机基质,并立即部分矿化 釉质进一步矿化,大部分有机物和水被吸收
形成过程
(一)管的形成
上皮根鞘的连续性破坏 根分叉处上皮隔的舌侧突起融合不全
诱导成牙本质细胞形成 牙本质缺损
牙髓和牙周膜直接相通
牙本质过敏
上皮根鞘不断裂 牙囊间充质细胞无法 与根部牙本质接触 不能分化出成牙骨质细胞
牙骨质缺损
五、牙周膜的发育
由牙囊发育形成 牙囊细胞分化为纤维母细胞,形成胶原纤维 胶原纤维束的排列与牙齿的萌出有关 随着牙齿行使不同的功能,纤维束变得更厚、
颈环处内釉及外釉上皮根方增生 无星网状层和中间层 在牙乳头底部水平状折转,名上皮隔(epithelial
diaphram) 环绕的开口为原始根尖孔
四、牙根的形成
赫特威氏上皮根鞘
牙乳头 成牙本质细胞 牙本质 上皮根鞘断裂 马氏上皮剩余
牙本质
牙囊细胞 成牙骨质细胞 根部牙骨质
形成过程
成牙骨质细胞
牙齿的发育
(二)
二、牙釉质的形成
(amelogenesis)
牙本质沉积仅几微米,牙釉质即开始沉积 釉质由成釉器形成
牙本质
内釉上皮
与中间层细胞有密切关系
成釉细胞 (ameloblast)
形成过程
成釉细胞的超微结构
高柱状 有极性 含合成蛋白质细胞器 近牙乳头侧有锥形突起
即托姆斯突起(Tome’s process)
更致密

第三节牙的萌出和替换

第三节牙的萌出和替换

11
牙的萌出
萌出过程
A, Erupting incisor;
B, Permanent incisor;
C, Reduced enamel epithelium
Designed and produced by Dr. Wang Li
12
牙的萌出
萌出过程
A, Erupted deciduous tooth;
改建:牙咬合建立后,牙槽骨密度增加、牙周 膜主纤维束形成
根尖孔由喇叭口状----狭窄 一生中牙颌面不断磨损-牙轻微颌向、侧向移 动补偿
Designed and produced by Dr. Wang Li
9
的萌出
萌出过程
A, Enamel organ; B, Dental lamina; C, Basal bone
牙根的形成 液体的压力 牙周围骨组织的吸收及有选择的沉积 牙周膜的细胞或纤维或两者共同将牙向颌面
牵拉:最主要的力量来源
Designed and produced by Dr. Wang Li
16
二、乳恒牙交替
6-12岁
乳牙的作用:
刺激牙弓、颌骨发育 引导恒牙的萌出
乳牙脱落:牙根的
吸收
Designed and produced by Dr. Wang Li
4
牙的萌出
2.萌出期:
缩余釉上皮的保护 上皮袖 引导索
幼儿上腭的乳牙舌侧可见恒牙萌出的引导管
Designed and produced by Dr. Wang Li
5
牙的萌出
2.萌出期:
缩余釉上皮的保护 上皮袖 引导索 主动萌出-牙颌向运动 被动萌出-牙龈的根方移动 结合上皮 牙尖进入口腔后,牙根的一半或3/4都已形 成。

口腔医学专业《牙体解剖(5)牙的萌出和乳恒牙更替》

口腔医学专业《牙体解剖(5)牙的萌出和乳恒牙更替》
〔五〕恒牙的萌出时间 顺序依次为: 上颌 6,1,2,4,3,5,7,8
下颌 6,1 ,2, 3,4,5,7,8
第五页,共八页。
牙的萌出

第六页,共八页。
谢谢观看!
第七页,共八页。
内容总结
乳恒牙更替及牙萌出。25 ~ 6、7岁 乳牙 期。6月~ 25岁 萌出。萌出时间- 出龈时间。谢谢观看
第八页,共八页。
〔三〕牙萌出的特点 1按一定的时间和顺序
2左右成对先后
3下颌牙略早于上颌牙
4女性略早于男性
第二页,共八页。
牙的萌出
乳牙的名称、萌出时间和顺序如下表:
───────────────────────
名称
萌出时间〔出生后〕 萌出顺序
───────────────────────
乳中切牙
6~8个月

───────────────────────
第一磨牙 6~7

பைடு நூலகம்


──────────────────────────
第二磨牙 12~13 7
1~13

──────────────────────────
第三磨牙 17~21 8
17~21

──────────────────────────
第四页,共八页。
〔四〕乳牙的萌出时间 顺序依次为:I,II, IV,III,V
乳侧切牙
8~10个月

───────────────────────
乳尖牙
16~20个月

───────────────────────
第一乳磨牙 12~16个月

宝贝长牙的时间和顺序

宝贝长牙的时间和顺序

宝宝什么时候开始长牙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口健康、洁白而整齐的牙齿,而牙齿的萌出是第一步,也是极为关键的一步。

因此,有关牙齿的萌出、伴随的症状、及牙齿护理方面的知识就变得尤为重要。

本刊特别邀请儿童口腔科专家,针对“小牙牙”的各种学问做系列专题报道,希望对年轻的爸妈有所帮助。

孩子出生时,口腔内没有牙齿,出生后约6个月,下颌中切牙开始萌出,直到2岁半乳牙全部萌出。

宝宝出生后1年内(1.5个月~11个月)所有乳牙釉质矿化完成,出生后2年内(6个月~24个月)所有乳牙萌出。

因此,出生后1年内,如果孩子出现全身或局部紊乱疾病,将影响乳牙釉质的发育,导致牙齿发育缺陷,易患龋齿。

牙齿萌出时间存在着很大的个体差异。

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个体差异的存在,有的孩子牙齿萌出偏早、有的孩子偏晚,但只要在个体差异的范围内,就是正常的。

一、乳牙萌出的时间和顺序1、中切牙:下颌6个月;上颌7个半月2、侧切牙:下颌7个月;上颌9个月3、第一乳磨牙:下颌12个月;上颌14个月4、犬牙:下颌16个月;上颌18个月5、第二乳磨牙:下颌20个月;上颌2岁有的孩子会有个别牙齿的萌出顺序颠倒,但最终并不影响牙齿的排列,无需处理。

二、恒牙萌出的时间和顺序宝宝牙齿萌出的特点1.牙齿萌出有一定次序,萌出先后与牙胚发育的先后基本一致。

2.牙齿的萌出有一定的时间,但其生理范围较宽,个人差异较大。

晚萌6-12个月是正常的。

3.左右同名牙大致同时出龈。

4.下颌牙萌出略早于上颌的同名牙。

长牙期间宝宝是会有一些异常表现,不同的宝宝表现也不同,总体来说主要有以下九个方面:1、疼痛:你的宝宝可能表现出疼痛和不舒服的迹象。

2、暴躁:牙齿带来的不适会让宝宝脾气暴躁和爱哭闹,在出牙前一两天尤其明显。

3、脸颊发红:你可能留意到宝宝的脸颊上出现了红色的斑点。

4、流口水:出牙时产生的过多唾液会让宝宝经常流口水。

5、啃、嚼或咬东西:把任何东西放到宝宝嘴巴附近,他可能会出现以上动作。

乳齿不换的原因分析

乳齿不换的原因分析

乳齿不换的原因分析乳齿不换,即乳牙滞留,是指恒牙萌出时,相应的乳牙未能按时脱落,从而影响恒牙的正常萌出和排列。

这种情况在儿童口腔生长发育过程中较为常见,对儿童的口腔健康和颜值造成一定影响。

本文将从乳牙滞留的原因、影响、预防和治疗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乳牙滞留的原因1. 遗传因素:遗传因素是影响乳牙滞留的一个重要原因。

如果父母或家族中有乳牙滞留的病史,那么孩子患乳牙滞留的概率也会相应增加。

2. 营养不良: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如果营养摄入不足,可能会导致牙齿发育不良,进而影响乳牙的正常脱落和恒牙的萌出。

3. 恒牙异位萌出:恒牙在萌出过程中,如果偏离了正常的生长轨迹,可能会导致乳牙未能按时脱落。

这种情况下,恒牙可能会从乳牙的舌侧或唇颊侧萌出,形成双重牙。

4. 乳牙根尖周病变:乳牙发生根尖周病变时,牙齿周围的骨质会受到破坏,影响乳牙的正常脱落。

此外,根尖周病变还可能影响恒牙胚的发育,导致恒牙萌出困难。

5. 乳牙外伤:乳牙在生长过程中,如果受到外力撞击或损伤,可能会导致牙根断裂或牙槽骨粘连,使乳牙无法正常脱落。

6. 恒牙胚缺失或发育异常:在少数情况下,恒牙胚可能缺失或发育异常,导致相应的乳牙无法按时脱落。

7. 口腔不良习惯:儿童长期保持吮指、咬唇、吐舌等不良习惯,可能会对牙齿和牙槽骨产生异常压力,影响乳牙的正常脱落。

8. 口腔卫生状况不佳:口腔卫生状况不佳,如牙菌斑、牙结石堆积,容易引发牙周病。

牙周病会使牙齿周围的骨质吸收,影响乳牙的稳定性,导致乳牙滞留。

二、乳牙滞留的影响1. 恒牙排列不齐:乳牙滞留会导致恒牙萌出空间不足,从而使恒牙排列不齐,影响口腔功能和颜值。

2. 咀嚼功能下降:乳牙滞留会影响儿童的咀嚼功能,导致食物咀嚼不充分,影响消化吸收。

3. 口腔卫生状况恶化:乳牙滞留会使牙齿间隙变小,清洁困难,容易引发龋齿、牙周病等口腔疾病。

4. 语音发音异常:乳牙滞留会影响儿童的语音发音,尤其是前牙滞留,可能导致儿童发音不清。

人一生牙齿发育口诀

人一生牙齿发育口诀

人一生牙齿发育口诀
人的一生有乳牙和恒牙两套牙齿。

一般情况下,宝宝6个月开始萌出第一颗牙齿,直到2.5岁长齐,一共20颗牙齿,称为乳牙。

6-8个月时,下齿槽长出两颗中间的门牙,跟着上齿槽长出两颗门牙;8-12个月时,上齿槽长出两颗外侧门牙,然后下齿槽长出两颗外侧门牙;12-16个月时,先后在上下齿槽出现第一乳磨牙;16-20个月时,先后在上下齿槽长出犬牙;20-30个月时,长出下齿槽的两颗第二乳磨牙和上齿槽的两颗第二乳磨牙,至此20颗乳牙长齐。

恒牙的萌出时间一般在6-7岁,第一磨牙首先萌出,也称为六龄齿。

随后,其他恒牙会按照一定的顺序逐渐萌出,直到12-13岁左右,乳牙全部被替换完毕,此时人的第二套牙齿——恒牙全部长齐。

如果恒牙再发生脱落,就不会再长出新牙了。

需要注意的是,牙齿的发育和萌出时间可能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但一般都遵循一定的规律。

牙齿发育报告

牙齿发育报告

4、过程:(1)成牙本质细胞的形成
(2)牙本质基质沉积
(3)牙本质矿化
(一)成牙本质细胞的形成
1、过程:牙本质的形成是由成牙本质细胞完成的。成釉细胞分化成熟后, 生长中心处的内釉上皮细胞释放的生长因子和信号分子诱导邻近无细胞区 牙乳头外胚间充质细胞,分化为前成牙本质细胞。进而分化为成牙本质细 胞。 2、细胞形态:牙乳头未分化的外胚间充质细胞 细胞体积小,核居中,胞 浆含少量细胞器。
(一)釉质基质的形成
牙本质形成后,内釉上皮细胞分化为有分泌功能的成釉细胞并开始分泌釉质基质。 1、无釉柱结构釉质的形成:细胞内形成的釉质基质释放到新形成的罩牙本质表 面,为釉质中最内一层无釉柱结构的釉质。 2、有釉柱结构釉质的形成:(1)成釉细胞的分化:成釉细胞离开牙本质表面, 在靠近釉牙本质界的一端,形成一短的园锥状突起,称为托姆斯突(Tomes processes,)(a图)。突起与细胞体之间有终棒和连接复合体。 (2)分泌:在Tomes突中有两个分泌釉质蛋白的部位,一是邻近突起的近中, 二是突起的表面。Tomes突分泌新的釉质基质,新分泌的釉质基质以有机成分为 主,矿物盐仅占矿化总量的30%。每根釉柱由四个成釉细胞参与形成,一个成釉 细胞形成釉柱的头部,三个相邻的细胞形成釉柱的颈部和尾部,使釉柱呈乒乓球 拍状。成釉细胞与其所形成的釉柱呈一角度,每个细胞的突起伸入到新形成釉质 中,在光镜下成釉细胞和釉质表面交界处呈锯齿状(b图),托姆斯氏突位于这些凹 陷之中。
二、釉质的形成
1、时期:始于牙冠形成早期。 2、两个阶段(1)细胞分泌有机基质并立即部分矿化。矿化程度达到30%。 当釉质完全形成时,矿物质含量达到96%。 (2)釉质进一步矿化。晶体变宽变厚,与此同时大部分有机基质和水被吸收。 3、三个时期:成釉细胞的活动分为分泌前期(成釉细胞准备分泌釉质有机基 质),分泌期(成釉细胞分泌釉质有机基质)和成熟期(为矿物形成的共同 沉积做准备)

乳牙及恒牙的萌出和更替、牙体形态的生理意义

乳牙及恒牙的萌出和更替、牙体形态的生理意义

乳牙的萌出
胚胎2月发生,5-6月钙化,新生婴儿颌 骨 内有20个牙胚 约生后半年萌出,30个月(两岁半) 完成 顺序:I II IV III V

乳牙的萌出时间
顺序依次为:I,II, IV,III,V
8 Ⅰ Ⅰ 6 9 Ⅱ Ⅱ 7 18 Ⅲ Ⅲ 16 14 Ⅳ Ⅳ 12 24 Ⅴ Ⅴ 22 (月 ) (月 )
前牙及后牙邻面突度分别在切1/3和合1/3处,邻接 点因磨耗呈小面,称为接触区。
邻间隙Leabharlann 接触区周围有呈V字形空隙,为楔状隙或外展隙。 在龈方者称为邻间隙,有龈乳头充满,可保护牙槽骨和 牙冠邻面。(图)
牙邻接生理意义

正常的牙邻接,可防止食物嵌塞 免使龈乳头受压萎缩及牙槽突降低 使牙及 合关系稳定、牙弓完整,有利于咀嚼 对TMJ、咀嚼肌和牙周组织健康均具有重要意义
六岁左右萌出 65 2 3 4 6 7 8 6-7岁至12-13岁: 替牙合期 12-13岁以后 : 恒牙合期 I II III IV V 乳、恒牙替换关系(图)
1
8萌出很晚,约 20左右,又叫 智齿,也可终 身不出。
恒牙萌出顺序
位置:6-前磨牙替乳磨牙-磨牙在乳磨牙远中 上颌:6-1-2-4-3-5-7 6-1-2-4-5-3-7 下颌:6-1-2-3-4-5-7 6-1-2-4-3-5-7 第三磨牙在20岁左右萌出-智齿
影响因素:牙胚发育情况、牙根、牙槽骨生
长、口周围肌作用、全身内分泌因素
恒牙的发生及钙化



胚胎4个月,第一恒磨牙胚即已发生,它是恒牙中 最早发生的牙胚。 胚胎5~6个月,恒切牙及尖牙的牙胚即发生。胚胎 10个月,前磨牙的牙胚发生,新生儿第一恒磨牙胚 已钙化。 3-4个月切牙胚已钙化。16-18个月第一前磨牙胚钙 化。20-24个月第二前磨牙胚钙化,5岁以前,尖牙 胚及第二磨牙胚均已钙化。第三磨牙胚发生。

牙齿的发育过程

牙齿的发育过程

10 牙齿的发育过程
第10页
外釉上皮(outer enamel epithelium): 成釉器周围一层立方状细胞
钟状期晚期,上皮形成很多褶,内含毛细血管间充质进 入,给代谢活动旺盛成釉器提供营养。
颈环(cervical loop): 与内釉上皮移行处
11 牙齿的发育过程
第11页
内釉上皮(inner enamel epithelium):
31 牙齿的发育过程
第31页
规律性和节律性:
釉质和牙本质交叉进 行,成牙本质细胞先形 成一层牙本质并向牙髓 中央后退,紧接着成釉 细胞分泌一层釉质并向 外周后退
32 牙齿的发育过程
第32页
牙本质形成(dentinogenesis):
成牙本质细胞分化及形态: 内釉上皮 诱导
33 牙齿的发育过程
(http://honeybee.helsinki.fi/toothexp)
27 牙齿的发育过程
第27页
28 牙齿的发育过程
第28页
依据小鼠下颌牙槽嵴区间充质基因表示所推断人牙 模式发生相关调控基因
Primary epithelial band
Ectomesenchyme
Incisor
Canine
8 牙齿的发育过程
第8页
球形外胚间叶细胞凝聚区称为牙乳头;
包绕成釉器和牙乳头形成结缔组织外胚间叶细胞称为 牙囊。
至此, 牙胚(tooth germ)形成, 由成釉器、牙乳头和牙囊 组成。
9 牙齿的发育过程
第9页
钟状期(bell stage)11-12周 上皮凹陷更深, 形似吊钟 外釉上皮 内釉上皮 星网状层 中间层
期、帽状期及钟状期结构;牙乳头及牙囊结构。 熟悉: 牙板发生及结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口腔解剖生理学
乳恒牙的萌出及替换
乳恒牙的萌出及替换

牙的发育过程 ----- 发育、钙化、萌出。外胚层的成釉器 和中胚层的乳突状结缔组织 出龈:牙胚破龈而出 萌出: 从牙冠出龈到达到咬合接触的全过程。 牙萌出时间:指出龈的时间
乳恒牙的萌出及替换

牙萌出有一定的生理特点 1 牙萌出有较明确的时间和顺序 2 下颌牙的萌出较上合同名牙较早 3 牙的萌出都是左右对称同时萌出 4 女性早于男性

乳牙的萌出时间
乳恒牙的萌出及替换

(二)恒牙的萌出和乳牙、恒牙的替换 胚胎4个月第一恒牙胚发生,最早的恒牙胚; ------5-6个月恒切牙、尖牙牙胚发生; ------10-------前磨牙 -----------; 新生儿 第一恒磨牙 牙胚钙化; ---------3-4月切牙 ------------; 16-18月第一前磨牙-------; 20-24------二-----------------; 5岁以前 尖牙、第二恒磨牙牙胚----。
牙髓腔的解剖
• (二)根管系统 root cancal system 髓腔除髓 室以外管道部分 包括:根管 、管间吻合 、根管侧枝、 根尖分歧、 根尖分叉、 副根管共同组成跟管 系统。
牙髓腔的解剖

根管 为位于牙根内的大部分髓腔。 髓室与根管的数量关系?前牙、后牙。根管与 牙根形态的关系,扁的通常有1-2个根管,偶 见三个;圆的根管通常有一个。磨牙的腭侧根 与远中根-进中根通常有两个。
牙髓腔的解剖

根尖孔(apical foramen)一般位于根的尖端 (约57%),但也有不少是在根尖旁侧 (43%),即根的舌、远中、近中、唇()、 侧,与牙体长轴成一定角度,根管最狭窄处不 在根尖孔,而在距根尖孔约1mm处
牙髓腔的解剖

此外,根尖孔的数目与根管数目往往不一致, 可两根管共一个根尖孔,或一根管由于根尖分 支而形成两个或多个根尖孔。
牙髓腔的解剖

(2)根管侧支 根管侧支为发自根管的细小分 支,常与根管呈接近垂直角度,贯穿牙本质和 牙骨质,通向牙周膜;
牙髓腔的解剖

(3)根尖分歧 根尖分歧为根管在根尖分散的 细小分支,主根管仍存在,较多见于前磨牙和 磨牙
牙髓腔的解剖
(4)根尖分叉 根尖分叉为根管在根尖部分分 散成2个或2个以上的细小分支,此 时根管不复存在。
牙髓腔的解剖

髓腔的变化 增龄性变化在人的一生中,髓腔的形态是不断变化的。 刚发育完成的牙,其髓腔较大,髓角较高,髓室底较 平,根尖孔也较大,甚至可成喇叭形。随年龄的增长 及牙齿的功能磨耗,髓室壁不断沉积继发性牙本质, 使髓腔逐渐缩小,髓室顶和髓角降低,髓室底向合面 方向凸出,根管变细,根尖孔变窄。有的甚至髓腔完 全钙化阻塞。
牙髓腔的解剖

一 髓腔各部的名称 (一)髓室 pulp chamber
一 髓腔各部的名称
髓室
牙髓腔的解剖

(一)髓室 pulp chamber 一 髓腔各部的名称 1 髓室顶 与合面或者切面相对应的髓室壁 2 髓室底 与髓室顶相对应的髓室壁 3 髓室高度 髓室顶与髓室底之间的距离 4 髓室壁 与牙冠轴面相对应的髓腔牙本质壁, 分别成为近中、远中、颊面、舌面壁。

牙髓腔的解剖

(5)副根管 副根管为髓室底至根分叉处的管 道,多见于磨牙。

3 根管系统内部连接处的名称 根管口 根管和副根管在髓室的移行处。 根管侧支口 连接处 根管分歧口 根管分叉口

4 根管系统在牙根表面的名称 根管口 根管在牙根表面的开口 副孔 副根管 ------------------侧孔 其余管道---------------侧副孔 副孔 、侧孔 的合称。
牙髓腔的解剖



国内学者皮昕1997-2006根据国人5000颗牙髓 腔透明标本及剖面研究把恒牙根管形态分为四 型:单管型、双管型、单双管型、三管型。 单管型 从髓室延伸至根尖孔为单一根管,有 一个根尖孔通出体外。前牙多见。 双管型 从髓室延伸至根尖为2个分开的根管, 有两个根尖孔或并为1个根尖孔通体外。第一 前磨牙多见,后牙的近中根或颊侧根。
牙髓腔的解剖
增龄性变化示意图:
增龄变化的一般特点 (一) 磨耗或磨损使牙冠形态、颜色改变。 (二) 牙骨质增生使牙根肥大。 (三) 继发性牙本质不断沉积使髓腔缩窄。 (四) 牙髓血管与神经的减少及纤维化形成, 甚至钙化变性。 (五) 牙周组织的萎缩使牙根露出。
乳恒牙的萌出及替换 恒牙的萌出顺序 首先萌出的是第一恒磨牙,前磨牙代替乳磨牙,磨牙 在乳牙的远中萌出 上颌 6-1-2-4-3-5-7 或 6-1-2-4-5-3-7 下颌 6-1-2-3-4-5-7 或 6-1-2-4-3-5-7 第三磨牙萌出较晚,一般20岁左右,又称为 “智齿”, 可不对称萌出,或不萌出 。28-32均正常。
牙髓腔的解剖

2 侧副管 根管系统中除根管外的一切管道,包 括根间吻合、根管侧枝、根尖分歧、根尖分叉、 副根管。侧副根管结构细小,分布不规律,是 牙髓病治疗的困难之一;侧副根管是牙髓牙周 联系的另一途径,常为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所重 视。
牙髓腔的解剖

(1)管间吻合 管间吻合为发自相邻根管间的 交通支,可为1至2支、或呈网状,多见于双根 管;
牙髓腔的解剖

一 髓腔各部的名称 (一)髓室 pulp chamber
有如 果 个把 壁顶 和 底 也 算 为 壁 的 话 髓 室
6
牙髓腔的解剖
• (一)髓室 pulp chamber • 一 髓腔各部的名称 5髓角 pulp horn 髓室伸向牙尖突出成角形的 部分,形状、位置与牙尖的高度相似。髓角与 合面的距离因年龄而异,乳牙与年轻恒牙的髓 角高,老人的髓角低。 6 根管口 髓室底与根管的移行处。
乳恒牙的萌出及替换


(二)恒牙的萌出和乳牙、恒牙的替换
儿童6岁 第一恒磨牙萌出 第二乳磨牙的远中 不替换任何牙
乳恒牙的萌出及替换


乳恒牙的萌出及替换 6-7岁至12-13岁乳牙全部为恒牙替换-替牙期; 12-13岁后为恒牙期; 乳恒牙的替换关系 Ⅰ Ⅱ Ⅲ Ⅳ Ⅴ

1 2
3
4
5 6 7 8
乳恒牙的萌出及替换
牙髓腔的解剖
牙髓腔的解剖

单双管型通过一个根管口离开髓室,再分为2 个根管,或通过2个根管口离开髓室,再合成 一个根管,也可再分而又合,合而又分,形成 复杂的根管形态,由1个或两个根尖孔通出牙 体外。多见于:4, 5, 6、 7近颊 6 近远中及 7 近中
牙髓腔的解剖

4.三管型:通过1~3个根管口离开髓室,形成3 个根管,由3个根尖孔通出牙体外,或其中2个 根管先合成1个根管,再由2个根尖孔通出牙体 外,或3个根管至根尖合成一孔。
乳恒牙的萌出及替换



(一)乳牙的萌出 胚胎2个月乳牙胚发生,5-6月钙化; 新生儿颌骨内已有20个乳牙胚; 出生后半岁开始萌出,两岁半左右全部出齐 萌出顺序 乳中切牙-乳侧切牙-第一乳磨牙-乳 尖牙-第二乳磨牙 萌出受多种因素影响,顺序有差异,与替牙期 有一段时间,无不良影响
乳恒牙的萌出及替换

口腔解剖生理学 牙髓腔的解剖

牙髓腔又称为髓腔,位于牙体中部, 牙髓腔周壁除根尖孔外均为坚硬的牙本 质包围,腔内充满牙髓。腔的形状基本与牙的 外形相似。
牙髓腔的解剖

一 髓腔各部的名称 (一)髓室 pulp chamber 位于牙冠及牙根颈部的部分,与牙冠外 形相似 前牙髓室与根管无明显的界限 后牙髓室为立方形,分为底、顶及四壁, 为髓腔中较为宽阔的部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