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别词义(理解词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辨别词义(理解词义)

引言:现代文教学和测试非常强调理解动态语言环境中的词语含义,它往往不是词典中所诠释的“规范”

意思,鸸在文章中的具体的义项。这种理解不能孤立地静止地,而是对语言作活的理解分析。总的原则: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测试要点:

1、名词术语(概念)下定义。(2002年)

P261/299 定义者=种差+属概念

如:粉笔:是由……制成的笔

笔:用来书写的工具

2、词语在文中的指代义:代词的指代义、非代词的指代义

3、词语在文中的多重义:一词多义、近义辨析

4、词语在文中的临时义:派生义、修辞义

5、认识词语在文中的表达作用。

一、理解词语在文中的指代义。

1、代词的指代义。

方法:⑴从上句中找,且应由近而远地去找。因为代词的出现,往往是在所指代的事物、人物之后。

⑵将找出或概括好的指代内容代入原文检验,看是否有误。

注意:⑴命题人在设置干扰项时,,或指代义错误,或指代范围宽窄不当,可从这两方面考虑考虑排

除。

⑵一些代词的用法较特殊:如:“我们”——有时排队除听话人

“咱们”——指说听双方

练习:

1、判断下列句中划横线的代词使用是否正确。

王老师说:“同学们,我们要努力学习呀。”

你要人家给你借书,人家借来了,你又不看。

2、文中划横线的“其”字指代的是[ B ]

更加重要的是,四角龙的头上有个骨架,穿越颞孔的咀嚼肌像兽孔类那样直接依附其上,而不象

盘龙类那样由肌腱相接。

A、四角龙的头角

B、头角上的骨架

C、被穿越的颞孔

D、穿越颞孔的肌肉

3、下列文中的“它们”指的是[ B ]

英国人许多先前的文章不流传,我想,这是总会有的,但竟没有想到它们的消灭,乃因为不写永久不变的人格。

A、英国的许多先前不流传的文章

B、英国的许多不流传的先前的文章

C、英国的许多先前的不流传的文章

D、英国的不流传的许多先前的文章

4、阅读下文,回答文后问题。

人类社会的每一个发展阶段各有其独特的文化,要是我们把人类文化的每一个阶段的成就综合起来,分门别类,互相比较,就可以对各个阶段的人类文化的发展的相对量及其发展进度的比率得到一个印象。这种办法可使我们对这些阶段的相对长度形成一种概念。

(1)两个“其”分别指代和

(2)“相对量”和“比率”在文中的意思是[ A]

A、指不同阶段文化发展相对成就大小;指不同阶段成就的量的比较。

B、指不同阶段文化发展相对成就大小;指这些成就的量的比较。

C、指不同阶段文化成就的相对重要性;指不同阶段在发展过程中所占时间。

D、指不同阶段文化成就在数量上比较;指不同阶段在发展过程中所占时间。

5、下文中“客观化的精神世界”指的是什么?加横线的“它”代指什么?“从自身到整个人类”在句意表达中起什么作用?

书不只是白纸黑字,而是潜在的生命。过去的时代已经沉默,而书还在说话,用一种无声的话,用一种无声的语。阅读活动的进行,实质上就是人和客观化的精神世界相互倾听,理解和交流。它使得人与生活及文化传统建立意义联系,让人意识到它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从自身到整个人类,读书拓宽了人生境界。

“客观化的精神世界”指

“它”指

“从自身到整个人类”指

2、非代词的指代义:

方法:搜索上下文,寻找明示或暗示信息。有的词语的理解从本句找不到答案,比较抽象,作者往往

提出后,对之进行阐释,这些阐释的句子,我们称这为释句,因此我们可以从下句中找答案。由近及远地去找。

例:

(1)P262/300[例2](96年《贝多芬之谜》(1)第二段中提到的“某些与他同时的伟人,所指的一类人是(不超过20个字)

[分析:对“伟人”的解释句在本段的后面一句“在只追求乐式的音乐家看来”,答案是当时的某些只追求乐式的有名音乐家]

(2) 写字在古代的正确称呼是“书“。书者如也,书的任务是如,写的字要“如”我们心中对物象的把握和理解。

“书者如也”的“如”意思和用法与下面哪个“如”相同:

A、称心如意

B、一见如故

C、今不如昔

D、如数归还

[分析:A合适 B 象C比得上D按、依照

“写的字要……理解”是释句[ B ] ]

二、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多重义:

多重义:指某一相同词语或短语在一段文中前后多次出现,但因前后小语境不同而含义不同的现

象,即“一词多义”;或乾是几个近义词或近义短语在表义上的既同又不同的现象,即“近

义词辨析”

方法:

(1)词看句,关键看搭配。因上下文总要或多少或明暗地包含这个词义。

例:P264/301[例3](97年<《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

(1)第一段中有三个用黑体字和序号标出的“内容”,它们的所指是否相同?

答:①和②;②和③;①和③

(2)可根据词语在句中的位置及所起的语法作用(语法功能)来推测。

(3)可根据词的感情色彩来分辨。

例:选出下列横线词在句中意义最接近的一项。

A、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

可是这复杂辗转的全部过程只用了七个多小时。

B、待到偏安于宗帽胡同赁屋授教,她始来听我的课。

南宋统治者偏安于江南,整天沉于酒色,不思收复失土,实在可恨。

C、我独自在礼堂外徘徊。

老汉柱着拐棍,背着草筐,整天孤独地踯躅在田野上。

D、我们既不嗵狂妄自大,也不能妄自菲薄。

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

[分析:答案是C A、a动词,介宾前,“翻来覆去”;b定语,与“复杂”并列,是形容词,“曲折”B、c中性,“安身、安顿”;d贬义,“苟安”]

练习:

1、下列句中加点的字的词义分别是:

A、古文是很讲究文字简洁、干净、利落的,这种文章很可以治治我们今天的文风

B、我们不能成为民族虚无主义者,全部否定传统的语言文字、文学。

C、文言文用的词汇和文字表现力等还在不断丰富现代汉语。

a语言运用的风格b写作运用的语言

c记录语言的符号d连缀成篇的文章

[答案是A-d B-c C-b]

2、P266/305 1、

3、

三、理解词语的临时义:有些词语本身并没有多么深刻的含义,但一进入语境,就赋予了特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