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机翼的低速气动特性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ζ
2、下洗速度、下洗角、升力、诱导阻力 下洗速度、下洗角、升力、 大展弦比直机翼自由涡系在展向剖面处诱导一个向 下(正升力时)的下洗速度。根据升力线假设可以认为 是附着涡线(升力线)上的下洗速度。 取风轴系:x轴顺来流方向向后,y轴向上,z轴与 升力线重合并指向左半翼。
ζ
2、下洗速度、下洗角、升力、诱导阻力
本章目录 本节目录
7.1.1 平面形状和平面几何参数
机翼平面形状是指机翼在 xoz 平面的投影形状。 平面的投影形状 。 按平面形状的不 机翼可分为矩形机翼、 同 , 机翼可分为矩形机翼 、 椭圆形 机翼、 梯形机翼、 机翼 、 梯形机翼 、 后 ( 前 ) 掠机翼 和三角形机翼等。 和三角形机翼等。 早期低速飞机机翼大都采用矩 形机翼, 现在则采用梯形机翼。 形机翼 , 现在则采用梯形机翼 。 高 速飞机则采用后掠机翼或三角机翼。 速飞机则采用后掠机翼或三角机翼 。
7.2.4 下洗
大展弦比直机翼任一剖面绕流与无限翼展机翼绕流的 主要差别:从机翼后缘有自由涡系拖出。 主要差别:从机翼后缘有自由涡系拖出。 根据毕奥-萨瓦定律,自由涡系在翼剖面上会引起y 根据毕奥-萨瓦定律,自由涡系在翼剖面上会引起y方 向的诱导速度,方向向下,称为下洗速度。 向的诱导速度,方向向下,称为下洗速度。 下洗:下洗速度的作用会改变气流的方向, 下洗:下洗速度的作用会改变气流的方向,进而改变 机翼的气动受力,引起气动阻力(诱导阻力) 机翼的气动受力,引起气动阻力(诱导阻力)。
大展弦比直机翼涡系模型
本章目录 本节目录
7.3.1 气动模型和升力线假设
对大展弦比直机翼低速绕流,采用“П形马蹄涡系+直 П 均流”气动模型的合理性: 1. 符合沿一根涡线强度不变且不能在流体中中断的旋涡 定理。 2. П形马蹄涡垂直来流部分是附着涡系,代替机翼的升 力作用。沿展向各剖面上通过的涡线数目不同。中间 剖面通过的涡线最多,环量最大;翼端剖面无涡线通 过,环量为零,模拟了环量和升力的展向分布。 3. П形马蹄涡系平行来流且拖向下游无限远,模拟了自 由涡面。由于展向相邻两剖面间拖出的自由涡强度等 于着两个剖面上附着涡的环量差,从而建立了展向自 由涡线强度与机翼上附着涡环量之间的关系。
7.2.3 升力(环量)沿展向的分布 升力(环量)
• 在翼端处上下翼面相同,升力(环量)为零。 在翼端处上下翼面相同,升力(环量)为零。 • 对有升力的平直机翼,下翼面根剖面压强最高,向两 对有升力的平直机翼,下翼面根剖面压强最高, 侧逐渐降低;上翼面翼端处最高,向中间逐渐降低。 侧逐渐降低;上翼面翼端处最高,向中间逐渐降低。 • 结论:上下翼面的压差、升力或环量,沿展向是变化 结论:上下翼面的压差、升力或环量, 中间剖面最大,向外侧逐渐降低,翼端为零。 的,中间剖面最大,向外侧逐渐降低,翼端为零。
本章目录 本节目录
7.3 升力线理论
薄翼型理论气动模型:翼型的升力是迎角和弯度的贡献, 使用连续分布在中弧线(或近似分布在弦线)上,涡 线两端伸向无限远的面涡来模拟,翼型的升力是与附 着涡面的总强度г成正比。 从升力特性看,有限展弦比直机翼与无限展长机翼的 主要差别(三维效应)有两点:首先г是沿展向是变化 的,гz=0=гmax ,гz=l/2==гz=-l/2=0;其次是从机翼后 缘拖出的自由涡面。 因此,要建立计算大展弦比直机翼小迎角下升力特性 的位流气动模型,应对翼型的气动模型进行修改。
7.3.1 气动模型和升力线假设
升力线假设:对大展弦比直机翼,弦长比展长小得多, 因此可以近似将机翼上的附着涡系合并成一条展向变 强度的附着涡线,各剖面的升力就作用在该线上。 直均流+附着涡线+自由涡面 低速翼型的升力增量作用在焦点处,约在1/4弦点,因 此附着涡线可放在展向各剖面的1/4弦点的连线上,此 即为升力线。
本章目录 本节目录
7.1.2 机翼扭转
几何扭转:机翼任一展向位置处翼剖面弦线与翼根剖 面弦线间的夹角,称为几何扭转角φ扭(z)。上扭为正, 下扭为负。
机翼几何扭转
通常取尖( 弦处的扭转角φ 为特征扭转角。 通常取尖 ( 梢 ) 弦处的扭转角 扭1为特征扭转角 。 对简单的线性扭转机翼有: 对简单的线性扭转机翼有:
本章目录
7.3升力线理论 7.3升力线理论
7.3.1 气动模型和升力线假设 7.3.2 升力线理论
本章目录
7.3.1 气动模型和升力线假设
对大展弦比机翼, 对大展弦比机翼,自由涡面的卷起和弯曲主要发生在远 离机翼的地方。为了简化, 离机翼的地方。为了简化,假设自由涡面既不卷起也不 耗散,顺着来流方向延伸到无穷远处。因此, 耗散,顺着来流方向延伸到无穷远处。 因此,直匀流绕 大展弦比直机翼流动的气动模型可采用: 大展弦比直机翼流动的气动模型可采用: 直匀流+附着涡面+ 直匀流+附着涡面+自由涡面 附着涡面和自由涡面可用无数条П形马蹄涡来模拟。 附着涡面和自由涡面可用无数条П形马蹄涡来模拟。
本章目录
7.2.1 翼端效应及展向流动
• 气流以正α绕流机翼时,机翼产生向上升力,下翼面 气流以正α 绕流机翼时, 机翼产生向上升力, 压强必定大于上翼面压强, 压强必定大于上翼面压强,下翼面高压气流有向上翼 面流动的倾向。 面流动的倾向。 • 对 λ=∞ 的无限展长翼 , 无翼端存在 , 上下翼面的压 =∞的无限展长翼 无翼端存在, 的无限展长翼, 差不会引起展向流动, 差不会引起展向流动,展向任一剖面均保持二维翼型 特性。 特性。 • 对大展弦比直机翼 (λ≥5 、 χ1/4=0) : 因翼端的出现 , 对大展弦比直机翼( 因翼端的出现, 下表面高压气流通过翼端(该处上下表面压强相等) 下表面高压气流通过翼端(该处上下表面压强相等)与 上表面互相沟通, 上表面互相沟通,所以下表面产生从翼根剖面指向外 侧的展向流速vz,上表面则有指向内侧的vz。 侧的展向流速v 上表面则有指向内侧的v
机翼平面形状
本章目录 本节目录
7.1.1平面形状和平面几何参数( 7.1.1平面形状和平面几何参数(续) 平面形状和平面几何参数
机翼平面几何尺寸: 机翼平面几何尺寸: 机翼面积: 1. 机翼面积:平面形状的 面积
S = 2∫ b(z)dz
2. 展长l:机翼z方向的最 展长l:机翼z l:机翼 大长度,通常取为机翼 大长度, 的横向特征长度。 的横向特征长度。 弦长b(z): b(z):机翼展向翼 3. 弦长b(z):机翼展向翼 剖面的弦长。有代表性 剖面的弦长。 的弦长是根弦长b0 b0和尖 的弦长是根弦长b0和尖 弦长b1 b1。 弦长b1。
ϕ扭(z) =
( l 2)
z
ϕ扭1 =ϕ扭1 z
为改善机翼某些方面的气动性能,常采用几何扭 为改善机翼某些方面的气动性能, 转的方法,如采用负几何扭转φ deg。 转的方法,如采用负几何扭转 扭1=-2~-4deg。 气动扭转:展向剖面弦线共面,无几何扭转, 气动扭转 : 展向剖面弦线共面 , 无几何扭转 , 但因 采用不同翼型, 采用不同翼型 , 各剖面零升力线不一致而形成气动 上的扭转角。 上的扭转角。
本章目录 本节目录
7.1.1平面形状和平面几何参数( 7.1.1平面形状和平面几何参数(续) 平面形状和平面几何参数
表征平面形状的无量纲参数:
l2 l 1.展弦比 λ = = S b平均
2.根梢比
b0 η= b 1
3.后掠角:直前缘、直后缘、翼弦1/4点以及1/2点连线 与z轴的夹角,分别称为前缘后掠角、后缘后掠角、 1/4弦线后掠角和1/2弦线后掠角,用χ0、χ1、χ1/4 、 χ1/2来表示。χ值的大小表示机翼后掠的程度。
自由涡面与 x0z 平面重合, 各涡线沿 x 轴拖向 + ∞。 附 着涡线在展向位置 ζ 处的强度为 Γ(ζ ) ,在 ζ + dζ 处涡强为
Γ(ζ ) + dΓ dζ dζ
dΓ ,根据旋涡定理, dζ 微段拖出的自由涡强为 dζ dζ 。
此自由涡线在附着涡线上任一点 z 处诱导的下洗速度为:
dΓ − dζ dζ dvyi ( z) = 4 ( z −ζ ) π
第七章 机翼的低速气动特性
7.1 机翼的几何参数 7.2 机翼的自由尾涡 7.3 升力线理论 7.4 升力面理论及涡格法 7.5 低速机翼一般气动特性
7.1 机翼的几何参数
7.1.1 平面形状和平面几何参数 7.1.2 几何扭转角 7.1.3 上(下)反角
本章目录
机体坐标系
• X轴:机翼纵轴,沿机翼对称面 机翼纵轴, 内翼型弦线, 内翼型弦线,向后为正 • Y轴:机翼竖轴,在机翼对称面 机翼竖轴, 轴正交, 内,与x轴正交,向上为正 • Z轴:机翼横轴, 与x、y轴构成 机翼横轴, 右手坐标系, 右手坐标系,向左为正
本章目录 本节目录
7.3.2 升力线理论
升力线理论:基于升力线模型建立起来的机翼理论。 1、剖面流动假设 有限翼展机翼翼剖面与二维翼型绕流的差别反映在 机翼的三维效应。对大展弦直机翼小迎角绕流,各剖面 上的展向速度分量以及各流动参数沿展向的变化,比起 其他两个方向要小得多,因此可近似地把每个剖面上的 流动看做是二维的,而在展向不同剖面上的二维流动, 由于自由涡的影响彼此又是不相同的。这种从局部剖面 看是二维流动,从整个机翼全体剖面看又是三维流动, 称为剖面假设。 剖面假设实际上是准二维流假设。机翼的λ越大, 这种假设越接近实际,λ→∞假设是准确的。
整个自由涡系在z点产生的下洗速度为:
升力线上的下洗
由于 vyi 的存在 , 机翼展 向每个剖面上的实际有 效风速 ve 为 v∞ 与 vyi 的矢 量和,有效迎角α 量和,有效迎角αe比几 何 迎 角 α 减 小 了 称为下洗角。 △αi,△αi 称为下洗角 。
∆αi = tg
− 1
−vyi ( z)
7.2.2 自由涡面的形成和发展
• 由于 vz 的存在 , 机翼下表面的流线向外偏斜 ,上表面 由于v 的存在,机翼下表面的流线向外偏斜, 流线向内偏斜。上下翼面的气流在后缘汇合时, 流线向内偏斜。上下翼面的气流在后缘汇合时,由于 的突跃在后缘脱出无数条涡线,组成一个涡面, vz 的突跃在后缘脱出无数条涡线 , 组成一个涡面 , 称 为机翼的尾涡面或自由涡面。 为机翼的尾涡面或自由涡面。 • 自由涡面在距离后缘大约一倍展长的地方,由于粘性 自由涡面在距离后缘大约一倍展长的地方, 和涡的相互诱导作用, 和涡的相互诱导作用,逐渐卷起并形成一对旋转方向 相反的涡卷向后延伸,轴线大致与来流平行。 相反的涡卷向后延伸,轴线大致与来流平行。 • 代表机翼环量的涡面,因为附着在机翼上,不随气流 代表机翼环量的涡面,因为附着在机翼上, 运动,称为附着涡面。 运动,称为附着涡面。
7.1.3 上(下)反角
左右半个机翼弦平面与x0z平面的夹角称为上(下) 反角ψ。上反为正,下反为负 。 通常机翼的ψ=+7~-3deg。低速机翼采用一定的上反 角可改善横向稳定性。
上(下)反角
本章目录 本节目录
7.2 机翼的自由尾涡
7.2.1 翼端效应及展向流动 7.2.2 自由涡面的形成和发展 7.2.3 升力(环量)沿展向的分布
l 2 0
机翼平面几何参数
本章目录 本节目录
7.1.1平面形状和平面几何参数( 7.1.1平面形状和平面几何参数(续) 平面形状和平面几何参数
• 几何平均弦长: • 平均气动弦长:
b平均 = S
l
2 l2 2 bA = ∫ b ( z)dz S 0
1.几何平均弦长是面积和展长都与所讨论机翼相等的当 1.几何平均弦长是面积和展长都与所讨论机翼相等的当 量矩形翼的弦长 2.平均气动弦长是把给定机翼展向各剖面的气动力矩特 2.平均气动弦长是把给定机翼展向各剖面的气动力矩特 性加以平均而计算出来的等面积矩形相当机翼的弦长, 性加以平均而计算出来的等面积矩形相当机翼的弦长 , 该矩形翼的力矩特性与给定的力矩特性相同。 该矩形翼的力矩特性与给定的力矩特性相同 。 用于纵 向力矩系数的参考长度。 向力矩系数的参考vyi << v∞
v∞ ve = cos ∆αi ( 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