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积液机制
胸腔积液的产生机制及治疗
胸腔积液胸腔指的是由膈肌和胸廓围成的总腔,胸膜腔是由脏壁两层胸膜在左右两肺周围围成的一个完全封闭的潜在性腔隙,腔内含少量浆液,起到润滑作用。
正常人胸膜腔内有3~15ml液体,在呼吸运动时起润滑作用,正常人,每24小时亦有500~1000ml的液体形成与吸收。
胸膜腔内液体自毛细血管的静脉端再吸收,其余的液体由淋巴系统回收至血液,滤过与吸收处于动态平衡。
若由于全身或局部病变破坏了此种动态平衡,致使胸膜腔内液体形成过快或吸收过缓,临床产生胸腔积液(Ple ural effusion,简称胸液)。
产生机制:胸腔积液健康人的胸膜腔为负压(呼吸时平均为-5cmH2O,1cmH2O=98Pa),胸液中含蛋白质,具有胶体渗透压(8cmH2O)。
胸液的积聚与消散亦与胸膜毛细血管中渗透压、静水压有密切关系。
壁层胸膜由体循环供血,毛细血管静水压高(30cmH2O);脏层胸膜则由肺循环供血,静脉压低(11cmH2 O)。
体循环与肺循环血膜以相等速度被吸收。
胸液中的蛋白质主要经由淋巴管进入胸导管。
病因及发病机制一、胸膜毛细血管内静水压增高如充血性心力衰竭、缩窄性心包炎、血容量增加、上腔静脉或奇静脉受阻,产生胸腔漏出液。
二、胸膜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如胸膜炎症(结核病、肺炎)结缔组织病、胸膜肿瘤、肺梗死、膈下炎症,产生胸腔渗出液。
三、胸膜毛细血管内胶体渗透压降低如低蛋白血症、肝硬化、肾病综合征、急性肾小球肾炎、粘液性水肿等,产生胸腔漏出液。
四、壁层胸膜淋巴引流障碍癌症淋巴管阻塞、发育性淋巴管引流异常等,产生胸腔渗出液。
五、损伤所致胸腔内出血:主动脉瘤破裂、食管破裂、胸导管破裂等。
症状:积液量少于时症状多不明显;若超过,患者渐感胸闷。
积液量增多后,两层胸膜隔开,不再随呼吸摩擦,胸痛亦渐缓解,但呼吸困难亦渐加剧;大量积液时纵膈脏器受压,心悸及呼吸困难更加明显。
诊断影像诊断胸腔积液量~时,X线仅见肋膈角变钝;更多的积液显示有向外侧、向上的弧形上缘的积液影。
2024胸腔积液ppt医学课件
胸腔积液ppt医学课件contents •胸腔积液概述•胸腔积液检查方法•胸腔积液诊断思路•常见胸腔积液疾病及治疗原则•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目录01胸腔积液概述定义与分类定义胸腔积液是指胸膜腔内积聚了过多液体的现象,正常状态下胸膜腔内含有少量润滑液。
分类根据积液的性质可分为渗出液和漏出液;根据病因可分为感染性、非感染性和恶性胸腔积液。
发病原因及机制发病原因感染(如细菌、病毒、真菌等)、非感染因素(如自身免疫性疾病、心衰、肝硬化等)、恶性肿瘤等。
发病机制涉及胸膜毛细血管静水压增高、胸膜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胸膜毛细血管内胶体渗透压降低、壁层胸膜淋巴回流障碍等方面。
临床表现与诊断临床表现呼吸困难、胸痛、咳嗽、发热等;大量积液时可能出现心悸、呼吸急促、甚至休克等表现。
诊断方法通过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如X线、CT等)和实验室检查(如胸腔积液常规、生化、细胞学检查等)进行综合诊断。
02胸腔积液检查方法少量积液中等量积液大量积液外高内低的弧形积液影,积液量越多弧度越大。
患侧胸腔呈致密影,纵隔向健侧移位,肋间隙增宽。
0302 01肋膈角变钝,可能伴有胸膜增厚或粘连。
后胸壁内侧与胸膜平行的高密度影,呈新月形或半圆形。
少量积液胸腔后下部大片均匀的高密度影,上缘呈外高内低的弧形。
中等量积液胸腔内弥漫性高密度影,纵隔向健侧移位,肺组织受压。
大量积液中等量积液胸腔内片状或带状高信号影,边界清晰。
少量积液T1WI 呈低信号,T2WI 呈高信号。
大量积液胸腔内弥漫性高信号影,纵隔移位明显。
超声检查少量积液液性暗区位于胸腔底部,呈新月形或不规则形。
中等量积液液性暗区范围扩大,可占据胸腔的大部分空间。
大量积液液性暗区充满整个胸腔,肺组织被压缩至一侧。
03胸腔积液诊断思路病史询问与体格检查病史询问详细询问患者症状,如咳嗽、胸痛、呼吸困难等,了解病程、诱因及伴随症状。
体格检查观察患者面色、呼吸频率、胸廓形态等,检查有无压痛、叩诊浊音等异常体征。
《胸腔积液护理》PPT课件
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 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定期更换引流袋,严格遵守无菌操作 原则。
03
胸腔积液的预防与控制
预防措施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增 强身体免疫力。
避免暴露于有害环境
如工业粉尘、化学气体等,减少对呼 吸系统的刺激。
《胸腔积液护理》PPT课件
汇报人: 2024-01-09
目录
• 胸腔积液概述 • 胸腔积液的护理 • 胸腔积液的预防与控制 • 胸腔积液的康复与预后
01
胸腔积液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胸腔积液是指胸膜腔内积聚的液 体,正常胸腔积液量为5-15ml, 当液体量超过此范围时,称为胸 腔积液。
分类
根据病因,胸腔积液可分为漏出 液和渗出液;根据积液性质,可 分为血性胸腔积液、乳糜胸腔积 液等。
调整治疗方案
根据随访结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高康 复效果。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避免过度劳累。
饮食调整
指导患者合理安排饮食,增加 营养摄入,提高免疫力。
心理支持
给予患者心理支持,缓解焦虑 和恐惧情绪。
疼痛管理
指导患者正确使用止痛药和镇 痛贴,缓解疼痛不适。
预后评估
病情评估
根据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 实验室检查结果,评估病情的
严重程度和预后。
并发症预测
预测患者可能出现的心肺疾病 等并发症,提前采取预防措施 。
04
评估患者情况,制定护 理计划,观察病情变化 。
症状护理
01
02
03
04
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尤其是呼 吸频率、呼吸深度的变化。
《内科学胸腔积液》课件
通过物理手段,如热疗、电刺激等,缓解症状,促进积液的吸收。适用于少量 积液的情况。
04
胸腔积液的预防与护理
预防措施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 酒,增强身体免疫力。
积极治疗肺部疾病
如肺炎、肺结核等,预防肺部 感染引起的胸腔积液。
避免接触有害物质
如工业粉尘、化学气体等,减 少对呼吸系统的刺激。
如肺炎、肺结核等炎症,导致胸膜毛细血 管通透性增加,血浆成分渗入胸膜腔,形 成胸腔积液。
胸膜毛细血管胶体渗透压降低
淋巴管阻塞
如低蛋白血症、肝硬化等导致胸膜毛细血 管胶体渗透压降低,血浆胶体渗透压增高 ,液体漏入胸膜腔,形成胸腔积液。
如肿瘤压迫等导致淋巴管阻塞,淋巴液回 流受阻,淋巴液漏入胸膜腔,形成胸腔积 液。
手术治疗
胸膜腔穿刺术
通过穿刺胸膜腔,抽取积液,缓解症状。适用于 少量积液的情况。
胸膜固定术
通过手术固定胸膜,减少积液的生成。适用于恶 性胸腔积液的情况。
胸膜切除术
通过切除部分胸膜,消除积液的生成源。适用于 顽固性胸腔积液的情况。
其他治疗手段
胸腔闭式引流
通过放置引流管,将积液引流出胸膜腔,达到治疗目的。适用于大量积液的情 况。
03
胸腔积液的治疗
药物治疗
抗结核药物
化疗药物
用于治疗结核性胸膜炎引发的胸腔积 液,通过抑制结核杆菌的生长,达到 减少积液的目的。
针对恶性肿瘤引发的胸腔积液,可以 使用化疗药物抑制肿瘤细胞生长,从 而控制积液的增长。
抗炎药物
非特异性炎症引发的胸腔积液,可以 使用抗炎药物,如糖皮质激素,来缓 解炎症反应,减少积液的产生。
定期体检
胸腔积液
4、胸部CT:少量、包裹性积液和肿块;
5、超声波检查(B超):探查和定位;
x
胸部X线检查 少于200ml难以作出诊断; 200~500ml时仅显示肋膈角变钝; 积液增多时呈外高内低弧形阴影:
第4前肋以下为少量积液; 第4至第2前肋之间为中量积液; 第2前肋以上为大量积液。
x
渗出液与漏出液鉴别
漏出液
病 因 外 观 凝固性 比 重
病例
渗出液
结核、肿瘤、胶原病等 清晰或浑浊 常自行凝固 1.018
多为单侧
心衰、肝硬化、肾病等 清晰或透明 一般不凝固 1.016
多为双侧
Rivalta试验 蛋白含量 葡萄糖含量 细胞计数 细 菌 胸水LDH 胸水LDH/血清LDH 胸水蛋白/血清蛋白
胸腔积液
渗出液 结核性胸炎
恶性胸腔积液 类肺炎性胸腔积液 脓胸 肺栓塞
漏出液 全身因素
低蛋白血症 充血性心力衰竭 缩窄性心包炎 上腔静脉受阻
三、胸水诊断与鉴别诊断
三步骤:
确定有无胸腔积液 漏出液和渗出液鉴别
寻找胸腔积液的病因
x
1、确定有无胸腔积液
x
确定胸腔积液的诊断方法: 1、临床表现:咳嗽、胸痛、胸闷(0.5L) 2、胸腔积液体征 3、胸部X线检查
壁层胸膜的淋巴管通过微孔(2-10 m)直 接和胸膜腔相同 胸水的吸收是整体吸收,而非扩散吸收
胸水吸收时蛋白含量不增加 胸约30倍 胸腔积液:任何因素使胸膜腔内液体形成 过快或吸收过缓,即产生胸腔积液 (pierlral effi2sions,简称胸水)
胸水表观特性 外观(appearance)
1、漏出液:透明清亮、静置不凝固,比重
<1.016~1.018。
胸腔积液课件
漏出液:细胞数<100x10 6 /L
以单核细胞为主。出现中性粒细胞为主的情况,应考虑其他诊断。
PH与葡萄糖
pH :正常接近7.6 pH 降低见于结核、恶性积液、脓胸、食管破 裂、RA pH<7.0 者仅见于脓胸、食管破裂
胸水循环机制
发现脏层胸膜厚的动物其壁层胸膜间皮 细胞间存在淋巴管微孔,脏层胸膜由体 循环的支气管动脉和肺循环供血。
胸水的产生和吸收的机制:胸水从壁层 和脏层胸膜的体循环血管由于压力梯度 通过有渗漏性的胸膜进入胸膜腔,然后 通过壁层胸膜的淋巴管微孔经淋巴管回 吸收。
胸水循环机制
胸水循环机制
病因和发病机制(胸腔漏出液)
裂霉素等 最常见:结核性胸膜炎、肺癌、肺炎旁积液
三、寻找胸腔积液的原因
漏出液:根据病史确定 渗出液:①胸腔积液外观; ②积液涂片和培养; ③积液的血细胞比容和细胞分类; ④积液的细胞学分类; ⑤ADA; ⑥葡萄糖;⑦淀粉酶; ⑧胸液LDH水平;⑨CEA
三、寻找胸腔积液的原因
胸膜活检 胸腔镜或开胸活检 支气管镜
渗出液常见病因
恶性胸腔积液:肺癌、淋巴瘤、间皮瘤、胸膜转移瘤 感染:肺炎旁积液、脓胸、结核、真菌、病毒、寄生
虫、腹腔脓肿 非感染性:胃肠道疾病、胰腺炎、食管破裂、腹部手
术 胶原系统疾病 其他:肺栓塞、石棉肺、放射治疗、淋巴疾病、乳糜
胸、淋巴管肌瘤病等 药物诱发:药物诱发性狼疮、胺碘酮、博莱霉素、丝
胸水常规:细胞计数与分类
渗出液:细胞数>500×106/L
- 淋巴细胞为主:结核性、肿瘤、心衰 - 中性粒细胞为主:见于急性细菌性胸膜炎、急性肺栓塞、急性胰
少量胸腔积液能自己吸收吗
少量胸腔积液能自己吸收吗
少量胸腔积液是指胸腔腔隙中积聚了一定量的液体,一般少于500毫升。
这种情况下
通常不需要进行治疗,因为人体本身可以通过自身机制来吸收这些液体。
胸腔积液是指胸腔腔隙中存在的异常积聚的液体,可以来自于多种因素,如感染、肿瘤、心血管疾病、肝病等,常见症状包括呼吸困难、胸部不适等。
当胸腔积液的量较少时,人体往往可以通过自身机制将其吸收。
胸腔内膜下压力低于胸腔内外压差时,液体可以通过毛细血管和淋巴管的吸收功能被
吸收。
胸腔腔隙存在一种称为胸膜的包裹物,胸膜上覆盖着一层血管丰富的胸膜腔,通过
这层薄膜,液体可以慢慢被吸收到血液中,最后通过尿液排出体外。
当胸腔积液的量较大时,可能会对呼吸和心血管功能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这时需要
进行治疗,治疗的方式通常包括引流胸腔积液、消除积液的原因等。
引流胸腔积液可以通
过外科手术、胸腔穿刺、胸腔闭式引流等方式进行。
对于少量胸腔积液,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促进其自身吸收。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方法:
1. 保持良好的姿势:平卧或倾斜的体位可以促进液体在胸腔中的流动,有利于液体
被吸收。
2. 呼吸训练:进行腹式呼吸训练可以增加胸腔内外压差,促进液体被吸收。
3. 适当的运动:适当的运动可以改善身体的循环系统,增加淋巴流动,有助于胸腔
积液的吸收。
4. 饮食调理:避免摄入过多的盐分,以减少水肿,有助于胸腔积液的吸收。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方法仅适用于少量胸腔积液,并且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如果
胸腔积液的量较大或症状明显,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应治疗,以避免疾病的进一步发展。
胸腔积液ppt课件
少量积液 (300-500ml)
可无明显体征或仅因 胸痛出现患侧胸部呼 吸运动受限、胸式呼 吸减弱,触及胸膜摩 擦感
中量积液 (500-800ml)
患侧呼吸音减弱或消 失,患侧叩诊浊音, 触觉语颤减弱或消失
大量积液 (>800ml)
可伴有气管、纵隔向 健侧移位。
9
疾病治疗
胸腔积液为胸部或全身疾病的一部分,病因治疗尤为重要,漏出 液常在纠正病因后可吸收,渗出性胸膜炎的常见病因为结核病, 恶性肿瘤或肺炎
常见护理问题
气体交换受损 与大量胸腔积液压迫有关
1 2 体温过高 与细菌感染或肿瘤坏死有关
疼痛:胸痛 与胸膜摩擦或胸腔穿刺有关
33 44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疾病消耗有关
12
护理措施(一般护理)
取半卧位或患侧卧位,
体位 半卧位有利于呼吸,患
侧卧位有利于缓解疼痛
饮食
鼓励患者进食,给予高 蛋白、高热量、粗纤维 饮食
待体温恢复正常,胸水
活动与 抽吸或吸收后,鼓励病 锻炼 人逐渐下床活动,增加
肺活量
休息
大量胸腔积液致呼吸困难 或发热者,应卧位休息。 胸水消失后继续休息2-3个 月,避免过度劳累
13
护理措施(对症护理)
1呼吸困难: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 鼓励排痰。
2疼痛:避免加重胸痛的因素,疼 痛剧烈时给予药物止痛。
胸腔积液
1
1 胸腔积液的概念 2 胸腔积液的原因 3 临床表现与体征 4 疾病治疗 5 胸腔积液的护理 6 胸腔穿刺与胸腔闭室引流
CONTENTS
目
录
2
概念
任何原因使得胸腔内液体形成增多和 吸收过少时,均可导致胸腔内液体异常 增多积聚,称为胸腔积液,简称胸水。
胸 腔 积 液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
1.确定有无胸腔积液:
① 症状 + 体征 ② 胸片、胸腔 B 超、CT
2.区别漏出液和渗出液:
渗出液诊断标准: 1)外观:颜色深,呈透明或混浊的黄草或宗黄色,或血性,可自行 凝固 2)胸水比重:≥ 1.018 3)蛋白含量: > 30g/L 4)细胞数:> 500 × 109/L 5)李凡他试验:阳性 6)胸腔积液 / 血清蛋白比例:> 0.5 7)胸腔积液 / 血清 LDH 比例:> 0.6 8)胸腔积液 LDH 水平大于血清正常值的 2/3 9)胸腔积液胆固醇浓度> 1.56mmol/L 10)胸腔积液 / 血清胆红素比例> 0.6 *6~10条中符合其中任何一条既可诊断为渗出液
Have a good day
contact me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It’s my pleasure! Shujuan-jiang@ Jnjsj@ 86881026
X线表现
少量积液
中量积液
大量积液
包裹性积液
胸腔积液 B 超表现:
灵敏度高,B 超显示为透声良好的 液性暗区。可用于穿刺定位。
六、治疗
1. 结核性胸膜炎的治疗 ①一般治疗 ②抗结核治疗 ③胸穿抽液:原则是尽快抽尽液体,避免 形成包裹和粘连。 ④糖皮质激素:大量胸水或毒性症状明显 者,在抗痨基础上,强的松 20-30mg/day , 疗程 4-6 周
3. 寻找胸腔积液的病因:
① 结合病史和临床表现综合判断; ②结核性胸膜炎:
在我国,是胸腔积液最常见病因多见于青 壮年 常表现为胸痛,可伴有结核中毒症状、 PPD 皮试强阳性 胸水检查:渗出液、淋巴细胞为主、间皮 细胞5%,蛋白质多>40g/l,ADA及-干扰素增 高,沉渣找结核菌或培养可阳性,胸水培养率 低 胸膜活检阳性率: 60%-80% 抗结核治疗有效
胸腔积液的护理措施
用药指导
出院后应遵医嘱按时服药,不随意 停药或改变剂量,定期返院复查。
心理指导
出院后应保持良。
随访护理安排
定期随访
出院后应定期返院进行随访,以 便及时了解病情变化,调整治疗 方案和护理措施。
电话随访
医护人员可定期进行电话随访, 了解患者出院后的身体状况、饮 食、活动等情况,给予必要的指 导和建议。
避免诱因
告知患者日常生活中应避免诱因,如吸烟、过度劳累、上呼吸道 感染等,以预防胸腔积液的复发。
05
出院指导及随访护理
出院健康指导
饮食指导
出院后应以清淡易消化饮食为主, 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蔬菜水 果,保持大便通畅。
活动指导
出院后应根据医生建议适当休息, 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逐渐 增加活动量。
抗炎药治疗
总结词
抗炎药是治疗胸腔积液的常用药物,能减轻炎症反应和疼痛。
详细描述
抗炎药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和糖皮质激素等。使用抗炎药时需注意观察患者 的体温和疼痛变化,及时调整药物剂量和种类。同时,糖皮质激素具有免疫 抑制作用,长期使用需注意预防感染。
抗结核药物治疗
总结词
抗结核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能杀灭结核杆菌并防止复发。
THANK YOU.
在线咨询
患者出院后可通过医院网站或 APP进行在线咨询,与医生或护 理人员进行交流,获取专业的指 导和建议。
注意事项及紧急处理方法
注意事项
出院后应避免感冒、过度劳累等因素,以免加重病情;如有 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遵循医生建议进行锻炼和活动。
紧急处理方法
如出现呼吸困难、胸痛、发热等症状,应立即就医;如发生 气胸、肺栓塞等并发症,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寻求帮助。
临床胸腔积液病例、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及胸管固定护理
>200u/L,>500u/L提示癌性
总蛋白
小于0.5
大于0.5
该患者胸水常规示:外观黄色浑浊,李凡他试验痕迹 蛋白41.0g/l. 葡萄糖6.37mmol/l LDH:147, 淋巴细胞:50% 中性粒细胞:10%
渗出液与漏出液的诊断主要依靠胸水蛋白与血液中 白蛋白的比值。 胸水蛋白/白蛋白>0.6考虑为渗出液 胸水蛋白/白蛋白<0.6考虑为漏出液 该患者胸水蛋白41g/l,白蛋白29.5g/l
2 胸膜毛细血管内胶体渗透压降低--肝硬化低蛋白
血症
3 胸膜通透性增高--胸膜炎症 4 壁层胸膜淋巴回流障碍--肿瘤引起淋巴管阻塞 5 胸膜损伤--血管、食管、胸导管破裂
胸水的分类
按性质分 • 漏出液 充血性心力衰竭、肾病综合症、肝硬化、
结节病引起的胸腔积液
• 渗出液 结核性胸腔积液、肺栓塞
• 其他特殊胸腔积液 血胸、脓胸
怎样区分渗出液和漏出 液呢?
鉴别要点 漏出液
渗出液
原因
非炎症所致
炎症、肿瘤、刺激
外观
淡黄,透明
不定、血性、脓性
透明度
透明
浑浊
比重
小于1.018
大于1.018
李凡他实验 阴性
阳性
蛋白定量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小于25g/L
大于30g/L
葡萄糖定量 与血糖相近
常低于血糖
细胞分类
淋巴细胞为主
中性粒细胞为主
LDH
<200u/L
谢谢每一位老师言传身教,答惑解疑。在你 们的指导下我们学到了很多很多,不仅是认 真的工作态度,更多的是与患者的沟通技巧。 在带着我们实践的同时,每周还要从忙碌的 工作中,抽出时间给我们进行理论的指导, 文字从来没曾将我们的情意表达千万分之一。
胸腔积液演示ppt课件
其他罕见原因
肺栓塞
肺动脉或其分支被血栓堵塞,导致肺 组织缺血坏死,进而引发胸腔积液。
放射性损伤
胸部放射治疗可引起胸膜和肺组织损 伤,导致胸腔积液。
药物性胸膜炎
某些药物如甲氨蝶呤等可引起胸膜炎 和胸腔积液。
03
诊断方法与评价标准
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
少量积液时,X线检查可见肋膈 角变钝;中等量积液时,可见大 片均匀致密影;大量积液时,患 侧胸部呈致密影,纵隔向健侧移
流行病学及危害程度
流行病学
胸腔积液是一种常见的临床问题,其 发病率较高,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 但老年人更为常见。
危害程度
胸腔积液的严重程度因病因和积液量 而异。轻度积液可能无明显症状,而 大量积液则可能导致呼吸困难、胸痛 等严重症状,甚至危及生命。
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
临床表现
胸腔积液的临床表现多样,常见症状包括呼吸困难、胸痛、咳嗽、发热等。大量 积液时,患者可能出现端坐呼吸、发绀等严重症状。
位。
CT检查
可显示少量胸腔积液、肺内病变 、胸膜间皮瘤、胸内和胸膜转移 性肿瘤、纵隔和气管旁淋巴结等
病变,有助于病因诊断。
MRI检查
对血管和软组织分辨率高,可清 晰显示积液情况,但价格昂贵,
一般不作为首选检查。
实验室检查
胸水常规
可判断胸水的性质,如漏出液或 渗出液。
胸水生化
通过测定胸水中的葡萄糖、蛋白质 、乳酸脱氢酶等指标,有助于病因 的诊断和鉴别。
04
治疗策略及措施
药物治疗
01
抗生素
对于感染引起的胸腔积液,医生通常会开具抗生素进行治疗,以消除感
染源。
02
抗炎药
针对炎症引起的胸腔积液,抗炎药可以有效减轻炎症,缓解疼痛。
临床胸腔积液疾病发病机制、症状体征、护理措施及健康指导
临床胸腔积液疾病发病机制、症状体征、护理措施及健康指导胸腔积液正常情况下,位于脏层和壁层胸膜之间的胸膜腔仅有微量的液体,约13到15毫升,在呼吸运动时起到润滑作用。
胸膜腔内液体的形成与吸收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任何原因使胸液形成过多或吸收过少时,均可导致胸液异常积聚,称为胸腔积液。
症状、体征症状。
胸腔积液的临床轻重取决于积液量和原发疾病。
呼吸困难:最常见,与胸腔积液的量有关。
胸痛:多为单侧锐痛,并随呼吸或咳嗽加重,可向肩、颈或腹部放射。
随着胸水增多,胸痛可缓解。
伴随症状:病因不同,其伴随症状不同。
结核性胸膜炎见于年轻人,常有发热干咳;恶性胸膜积液多见于中年以上病人,伴有消瘦和呼吸道或原发部位肿瘤的症状;炎症积液多为渗出性,伴有咳嗽、咳痰和发热;心力衰竭所致胸膜积液为渗出液,伴有心功能不全的其他表现;肝脓肿所致的右侧胸腔积液可为反应性胸膜炎,亦可为脓胸,常伴有发热和肝区2 体征少量积液时,体征不明显或可闻及胸膜摩擦音。
中至大量积液时,患侧呼吸运动受限,肋间隙饱满;语颤减弱或消失,可伴有气管、纵膈向健侧移位;局部叩诊呈浊音;积液区呼吸音减弱或消失。
胸外疾病引起的胸腔积液可有原发病的体征。
护理措施1、给氧、大量胸水影响呼吸时按病人的缺氧情况给予低、中流量的持续吸氧,增加氧气吸入以弥补气体交换面积的不足,改善病人的缺氧状态。
2、减少氧耗。
大量胸腔积液致呼吸困难或发热者,应卧床休息,减少氧耗,以减轻呼吸困难症状。
胸水消失后还需继续修养2到3个月,避免疲劳。
3、促进呼吸功能①胸腔抽液或引流的护理②体位。
按照胸腔积液的部位采取适当体位,一般取半卧位或患侧卧位,减少胸水对健侧肺的压迫。
③保持呼吸道通畅鼓励病人积极排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呼吸锻炼。
胸膜炎病人在恢复期,每天督导病人进行缓慢的腹式呼吸。
经常进行呼吸锻炼可减少胸膜粘连的发生,提高通气量。
缓解胸痛。
胸腔积液的病人常有胸痛,并随呼吸运动而加剧,为了减轻疼痛,病人常采取浅快的呼吸方式,可导致缺氧加重和肺不张,因此,需协助病人取患侧卧位,必要时用宽胶布固定胸壁,以减少胸廓活动幅度,减轻疼痛,或遵医嘱给予止痛剂。
胸腔积液PPT课件
目录
• 胸腔积液概述 • 胸腔积液检查方法 • 胸腔积液诊断思路 • 常见疾病与胸腔积液 • 治疗原则及措施 • 总结与展望
01
胸腔积液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胸腔积液是指胸膜腔内积聚了过 多液体的现象,正常状态下胸膜 腔内含有少量润滑液。
分类
根据积液的性质和病因,可分为 渗出性、漏出性、脓性、血性和 乳糜性等类型。
治疗和预后
介绍了胸腔积液的治疗原则和方法,包括药物治 疗、胸腔穿刺抽液、胸腔闭式引流等,同时探讨 了不同病因下的预后情况。
提出未来研究方向和挑战
深入研究胸腔积液的发病机制
提高诊断和治疗的精准度
尽管我们已经知道胸腔积液的多种病因, 但其具体的发病机制仍不完全清楚,需要 进一步研究。
目前胸腔积液的诊断和治疗仍存在一定的 难度和不确定性,需要探索更加精准的诊 断方法和治疗手段。
治疗
抗结核药物治疗,如异烟肼、利 福平等,同时可辅以胸腔穿刺抽
液、胸腔闭式引流等。
脓胸
症状
高热、寒战、胸痛、咳嗽、咳脓痰等。
诊断
胸部X线或CT检查、胸腔积液检查、血常规等。
治疗
抗感染治疗,如使用抗生素,同时进行胸腔穿刺抽液、胸腔闭式引 流等。
恶性胸腔积液
症状
胸闷、气促、咳嗽、胸痛等。
诊断
胸部X线或CT检查、胸腔积液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测等。
可确定积液的位置和量。
鉴别漏出液与渗出液
比重
漏出液比重低于1.018,渗出 液比重高于1.018。
细胞计数
漏出液细胞数较少,渗出液细 胞数较多。
外观
漏出液清亮透明,渗出液浑浊。
蛋白质定性
漏出液阴性,渗出液阳性。
胸腔积液PPT全篇
同时注意观察胸膜反应
(头晕、冷汗、心悸、面色苍白、脉细)
2024/10/13
★护理措施
措施
• 胸腔闭式引流,每日更换引流瓶,记录引流情况 • 鼓励患者进食,予高蛋白、高热量、粗纤维饮食 • 避免加重胸痛的因素,疼痛剧烈时给予止痛剂 • 做好心理护理,消除紧张状态。
2024/10/13
健康指导
• 向者及家属介绍疾病特点、治疗方式, 强调配合治疗,定期复查的重要性
2024/10/13
胸水形成的压力梯度
壁层胸膜
静水压 +30cmH2O 35cmH2O 胶体渗透压 +34cmH2O 29cmH2O
35-29 = 6cmH2O
胸膜腔
胸腔内压 –5cmH2O 胶体渗透压 +5cmH2O
脏层胸膜
静水压 +24cmH2O 29cmH2O 胶体渗透压 +34cmH2O 29cmH2O
鉴别渗出液与漏出液
鉴别要点 漏出液
原因
非炎症所致
外观
淡黄,透明
凝固
不自凝
细胞计数 细胞组成
< 500×106/L 淋巴/间皮细胞
PH
7.6左右
糖含量
=血糖
蛋白含量
<30g/L
胸液蛋白/血清蛋白 <0.5
渗出液
炎症/肿瘤/理化刺激 浑浊,血性/脓性/乳糜性
能自凝
> 500×106/L 中性粒/淋巴细胞
有结核中毒症状 PPD试验强阳性
抗结核药物治疗有效
类肺炎胸腔积 液、脓胸
恶性胸腔积液
感染表现
恶性肿瘤局部或
有高热、寒战、 全身表现
胸痛等
如消瘦、胸痛
胸腔积液吸收机制
胸腔积液吸收机制
胸腔积液的吸收机制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渗透压平衡:正常情况下,胸膜腔内的液体生成与吸收保持动态平衡。
当血浆中的蛋白质通过毛细血管壁漏入胸膜腔形成积液时,积液中蛋白质含量相对于血浆较低,导致胸液胶体渗透压低于毛细血管静水压,有利于液体回吸至血液中。
2.淋巴系统清除:胸膜间皮细胞下有丰富的淋巴管网络,积液中的部分液体可以通过淋巴系统被回收到循环中。
在健康状态下,这是维持胸膜腔内液体平衡的重要途径。
3.负压吸引:呼吸运动时,胸膜腔呈负压状态,这有助于液体通过毛细血管和淋巴管回流至血液循环系统。
4.疾病因素影响:不同类型的胸腔积液(如漏出性或渗出性)其产生和吸收机制各异。
例如,漏出性积液通常是由于心力衰竭、肾病综合征等引起的血浆蛋白减少、毛细血管内静水压增高所致,若原发病得到控制,则积液可能自行吸收;而渗出性积液如因炎症、肿瘤等因素引起胸膜通透性增加所形成的积液,通常需要治疗病因后才能有效吸收。
5.药物治疗与干预:对于不能自行吸收或大量积液导致症状明显的患者,医生可能会采取抽液减压或者使用药物促进积液吸收,比如使用利尿剂降低毛细血管内静水压,或者针对具体病因进行治疗以恢复胸膜腔液体代谢平衡。
综上所述,胸腔积液的吸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多方面
的生理调节和病理变化。
少量积液有可能在身体自身调节机制作用下自然吸收,但大量积液往往需要医学干预。
胸腔积液的诊断思路
确定有无胸腔积液
• 1.体格检查 • 2. 胸片 • 3.B超
体格检查
• 少量积液:可无明显体征,或可触及胸膜磨擦感
及闻及胸膜磨擦音。
• 中~大量积液
视诊:患侧胸廓饱满,呼吸动度减弱。 触诊:患侧触觉语颤减弱,气管向健侧移位。 叩诊:患侧壁部诊浊音。气管旁淋巴结等病变,有助
于病因诊断。
听诊:呼吸音减弱或消失,语音共振减弱
20%。 – 血液检查:1.血沉增快;2.抗结核抗体阳性 – 其它: – 1.PPD试验阳性 – 2.诊断性抗痨治疗有效
恶性胸腔积液由肺癌、乳腺癌和淋巴瘤直接侵犯或转移至胸膜所臻,
也部位如可由其他胃肠道和泌尿生殖系统等肿瘤所引起
– 好发人群:老年人 – 症状:胸痛、咯血丝痰、消瘦等 – 胸水检查结果: – 1.血性胸水;2.胸水CEA>20μg/L、胸水CEA/血清
底积液。 – 低蛋白血症:多伴全身水肿。
寻找胸腔积液的病因
• 渗出液的常见病因: • 1.结核性胸膜炎 • 2. 恶性胸腔积液 • 3.类肺炎性胸腔积液
结核性胸膜炎:
– 好发人群:青壮年 – 症状:常有干咳、潮热、盗汗、消瘦等 – 胸水检查结果: 1.渗出液;2.胸水以淋巴细胞为主;3.胸水ADA>45U/L – 4.间皮细胞<5%;蛋白质多>40g/L; – 沉渣找结核分枝杆菌或培养可阳性,但阳性率仅约
胸腔积液的诊断思路
辛瑾琛
一、胸腔积液的循环机制
• 胸水由于压力梯度从壁层和脏层胸膜的体
循环血管通过有渗漏性的胸膜进入胸膜腔, 然后通过壁层胸膜的淋巴管微孔经淋巴管 回吸收。
二、胸腔积液产生的机制
胸腔积液是常见的内科问题,肺胸膜和肺外疾病均可引起, 临床上常见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其他:BAPE、肺栓塞、药 物、黄甲综合征、甲减、尿 毒症、乳糜胸、缩窄性心包 炎
膈下疾病:
影像诊断:Radiologic Examination
以第2、4前肋为界 少量:第4前肋以下 中量:第2前肋以下 大量:第2前肋以上
1. 少量积液:(0.3—0.5L)积液X线下仅见肋 隔角变钝,仰卧透视观察液体散开,肋膈角 恢复。
胸腔积液的产生原因
• 胸膜毛细血管静水压增高(不论是脏层或壁层) • 胸膜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 • 胸膜毛细血管内胶体渗透压降低 • 壁层胸膜淋巴引流障碍 • 损伤
胸液的来源
正常胸液蛋白含量1~2g/dl(胸水蛋白/血浆 蛋白比0.15~0.2)
漏出液2~3g/dl 肺泡液蛋白/血浆蛋白(0.6~0.7)
三、胸水检查掌握渗出液、 漏出液的常见病因及化验特
点
胸水检查
一. 常规检查
1.外观 4.蛋白质
2.比重 3.pH 5.细胞计数及分类
二. 生化检查
1.类脂 2.葡萄糖
3.酶
三. 免疫学检查 四. 细菌学检查
五. 病理学检查
感染性疾病 结核病 肺炎旁胸腔积液 隔下炎症
寄生虫病 真菌 病毒
肿
瘤 原发:胸膜间皮瘤
-胸水来源于体循环
正常胸液的产生量
早先由于受有创检查所致的炎症,使得胸液 的产生高估。
利用放射性标记技术和微创技术所测得的绵 羊胸液产生量为0.01ml/kg×h,据此推算 60kg的人每天流经胸膜腔的液体量为
15ml
胸液的吸收
壁层胸膜的淋巴管通过微孔(2-10 m) 直接和胸膜腔相通
*胸水的吸收是整体吸收,而非扩散吸收 – 胸水吸收时蛋白含量不增加 – 胸水蛋白含量可以显示胸液的性质 – 提示利尿消胸水不会使胸水蛋白增加
淋巴管最大的吸收量为基础值的约30倍
-Broaddus VC, et al. Removal of pleural liquid and protein by
lymphatics in awake sheep. J Appl Physiol 1988; 64:384-90
二、胸腔积液的诊断
二、胸腔积液的诊断
症状
• • • • •
呼吸困难 胸疼 胸闷 发热 咳嗽(干咳)
体征
望:呼吸动度减弱 触:触觉语颤减弱 叩:实音 听:呼吸音消失
气管、纵隔向健侧移位
影像学检查
单侧积液
双侧积液
感染性:结核、病毒、肺 漏出液:最常见
炎
渗出液:最常见为
结缔组织病:狼疮、类风 恶性胸水、结核以
湿
及结缔组织病等
肿瘤:转移瘤、淋巴瘤、 白血病
2. 中等积液:左侧第3前肋以下外高内低弧 形密度均匀增高影,与膈影相续
3. 大量积液:肺野大部呈均匀浓密度阴 影,纵隔被推向对侧。
4. 包裹性积液:局限于一处形成大小不等的圆 形、卵圆形或半圆形密度增高阴影,凸面向肺 内与肺有明显的分界,不随体位改变而变动。
CT:表现肺外周与胸壁平行的弧形,分卵圆 形或半圆形,密度均匀,呈液性密度。CT值 有助于肺不张的鉴别。
继发:肺癌 乳腺癌 淋巴瘤 卵巢 消化道
(渗出液 血胸 乳糜胸)
循环系统疾病 上腔静脉受阻 充血性心力衰竭肾病综合症 肝硬化(漏出液)
风湿病 其他
SLE 类风湿 结节病 干燥综合征
Wegener’s肉芽肿
腹膜透析 胸外伤 胸部手术 (血胸)
渗出性胸水与漏出性胸水的鉴别诊断表
壁层胸膜
静水压 +30cm H2O
35cm H2O
胶体渗透压 +34cm H2O
29cm H2O
35-29=6cm H2O
胸膜腔
胸膜腔内压 -5cm H2O
胶体渗透压 +5cm H2O
脏层胸膜
静水压 +24cm H2O
29cm H2O
胶体渗透压 +34cm H2O
29cm H2O
29-29=0cm H2O
渗出性胸水
漏出性胸水
病因
炎症、肿瘤理化刺激胸 充血性心力衰竭、肝硬变或低
膜发炎而体液渗出
蛋白血症等使静脉压增高或胶
体渗透压下降而体液渗出
病例
-Broaddus VC,Light RW. General principles and diagnostic approach. In Textbook of respiratory medicine. 2000;19952012
New concept
• 胸水由壁层胸膜产生 • 同样由壁层胸膜的 淋巴微孔经淋巴管回吸收
肺底积液
[超声波]:Supersonics
超声波探测胸腔积液较敏感,它能诊断出 100m1左右的少量胸腔积液,可提示部位、深 度(液性暗区),距体表深度范围,提示液体中 有无沉淀物、局部纤维化或机化。
诊断步骤
病史 + 体征
胸部X-线、B超
胸腔积液
胸腔穿刺术
漏出液 心、肝、肾
胸膜活检 胸腔镜
渗出液 感染、恶性肿瘤 风湿病 Meig’s综合征
Pleural Effusion 胸腔积液机制
目的
1.胸腔积液的产生机制 2.胸腔积液的诊断 3.掌握渗出液、漏出液的常见
病因及化验特点 4.不典型胸腔积液的诊断治疗 5.左右心衰产生胸腔积液机制
一、胸水循环的机制
正常胸膜腔的解剖结构
壁层胸膜:体循环 脏层胸膜:肺循环
由间皮细胞组成
胸膜解剖
壁胸膜: 胸主A 肋间A、胸廓内A 毛细血管网 上腔V 右心房
*意义(体循环)
脏胸膜:支气管A (主) 肺A (次)
胸主A 支气管A 支气管V 上腔V 肺V
肺A 肺V 左心房
*意义(肺循环和体循环)
胸水主要来源于壁胸膜
胸腔积液的生成
传统观点:胸液由间皮细胞分泌及体循环滤过, 由肺循环吸收。
现代观点: (1).胸液由脏层和壁层的体循环血管通过有渗
透性的胸膜滤过,由壁层淋巴管吸收,*正常 情况下,脏层胸膜对胸水循环作用较小。 (2).胸水的滤过 在胸腔上部大于下部,吸收主 要在横膈胸膜和胸腔下部纵隔胸膜。
结合病史、体检、影 像学和胸水的检查进 行确定
–常见症状包括呼吸困 难、胸痛(胸膜性胸 痛)、牵涉性疼痛
– 300ml以下时体检难 以发现。500ml以上 时容易出现体征
无症状
良性石棉性 胸水 类风湿性胸 膜炎 肾病 低蛋白血症 黄甲综合征 肺萎陷 尿胸 腹膜透析
有症状
细菌性胸膜炎 狼疮性胸水 心脏创伤后综合征 恶性间皮瘤 癌性胸水 肺栓塞 充血性心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