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心灵在阅读中飞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心灵在阅读中飞翔

[摘要] 针对当前学生阅读的困境和迷失,中学语文教育应加强阅读的指导,走出以做练习为主,以分析题型、题目为主的应试教育误区,提倡学生应从广泛的阅读中汲取精神食粮,滋养人文素养。并通过挖掘学生的内驱力,发现阅读之美,在阅读中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让学生的心灵在阅读中飞翔。

[关键词] 阅读;人文素养;内驱力;读书笔记

一、学生阅读之困境和迷失

阅读能力的培养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然而,在现行中学语文教学中,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育评价体系以高考为本、以分数为本,语文教学对文本阅读的作用和价值重视不足,或远离文本,架空分析;或漠视文本,以练代讲;或弃置文本而代之语文知识讲座,除了几本干巴巴的教科书外,学生很少进行课外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过程中,经常可以发现学生阅读视野狭隘,思维受限,表达辞不达意,语文素养低下,他们情感冷漠,人文精神逐渐萎缩,这主要是长期重视应试,缺乏从广泛的阅读中汲取精神食粮,缺少人文滋养所致。

二、阅读是中学生最好的精神粮食

著名儿童文学家陈伯吹先生在《青少年读书向导》的序言中说:

“人在一生中,好奇心最强烈、求知欲最旺盛的日子,莫过于青少年时期,而这时期最不能错过的,是‘不显身、不出声的好老师’——文学书籍。”中学时期是人生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是人的一生中精神饥饿感最强时期,如果没有阅读就不可能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提供充足的精神粮食,大量阅读随之而来的是长学问、变气质、提素养。诗云:“腹有诗书气自华”,又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思想积累、语言积累、感情积累都需通过大量的阅读,只有通过阅读,才能让学生不断锻炼思辨力,培养独立精神、自由精神;同时,阅读也为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中学语文教学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引导学生学会阅读,养成读书的习惯,提高读书能力,积累精神资源。教学过程中,老师的主导作用就是引导学生阅读文本,让他们从中接受熏陶、感染,发挥想象、创造。如何引导学生课外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呢?

三、激发学生内驱力,发掘阅读之美

阅读能力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能力,它是读者借助视觉器官,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去了解文字符号所表达内容的心理特征。让学生爱上阅读,喜欢阅读需要学生内在的心理动力——“内驱力”支配。“内驱力”是由瑞士著名哲学家、心理学家卡尔·古斯塔夫·荣格提出,指由于需要引起机体内产生的一种能量和冲动,它是由需要、兴趣、动机等因素组成的驱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力量,是学习的基础。那么,如何激发学生阅读的“内驱力”呢?

(一)文本美读,体验情境,因兴趣而去阅读

教学中,我常常以课本为载体,通过文本的美读,让学生身临文章的意境,从而激发他们阅读全文的兴趣。如《边城》“月光如银子,无处不可照及,山上篁竹在月光下皆成为黑色……月光极其柔和,溪面浮着一层薄薄白雾,这时节对溪若有人唱歌,隔溪应和,实在太美丽了”,朗读时通过引导学生节奏声韵要舒缓,换气要微弱,体现朦胧的月光,微微的和风,甜蜜的梦幻,多么轻柔,多么宁静,多么迷离,边城的清幽、秀丽和宁静仿佛展现在眼前,傩送最终会回来吗?徜徉在这如诗如画的湘西美景中,关注着人物最终的命运,出于阅读主体的兴趣需要,许多学生会自觉找出原著来读,这样,从课内延伸到课外,自然水到渠成。

(二)把握形象,参透人性,享受形象美而去阅读

俄国美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美是在个别的活生生的事物,而不在抽象的思想。”当我们谈起《三国演义》,脑海里马上会涌现出乱世奸雄曹操、忠肝义胆的关羽、神机妙算的诸葛亮、风流倜傥的周瑜等等英雄形象,原因之一就是作者把这些人物塑造成有血有肉、个性鲜明,使他们永远活在读者的心里。要让学生从阅读中,从感知形象入手挖掘人物身上的美的内涵,唤起学生的美感体验,从而爱上阅读。

如教授《守财奴》,我们忘不了葛朗台在“抢夺梳妆匣”中“身子一

纵,扑上梳妆匣,好似一头老虎扑上一个睡着的婴儿”,这一情节,不仅有动作、语言描写,而且配合着神态描写,人物刻画是立体的,一位76岁的老人如老虎一般一纵一扑,令人惊愕,令人深思。课后,再让学生阅读鉴赏整部名著,还有阅读诸如葛朗台一样的吝啬鬼形象的书籍《泼留希金》与《悭吝人》,学生读起来自然兴味盎然。

当然,文学作品中能吸引学生的美感是多方面的,一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曾经使多少人为之感动流泪,一部《我与地坛》使多少人在思考生命的意义,一部《简·爱》曾使多少人在品味人格独立与自尊的内涵,一部《三国演义》又有多少人为历史感慨嘘唏……教师可以以课内文本为原点,充分调动学生内驱力,或激发学生找出原著品读,或选取同一作家不同时期的作品,或选取同文章主旨相同的不同作家作品,只要精心选择阅读文本,让那些贴近学生,语言生动,形式多样,为学生喜闻乐见的书籍走进学生生活,让学生主动参与阅读过程,参与讨论、探究、合作学习,逐渐形成自身的语文能力,这样学生思维上能得到启发,思想上受到感染与熏陶,情感上引起共鸣,从而在更高层次上优化人的精神品质、思想情操,能够使人更好地待人接物,考虑问题更平和,生活得更从容。

四、在阅读中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让心灵飞翔

阅读如此重要,怎样引导学生读?这牵扯到读书的方法问题。死读书、读书死是要不得的,要边读边思考。美国诗人弗罗斯特鼓励他的学生:“要么成为作家,要么成为一个优秀的读者。”的确,好的读

者和好的作家一样稀缺。但要想不“白读书”和“会读书”,最好是做读书笔记。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自由阅读和自由写作的机会,从高一开始,我们选择了文质兼美、题材丰富,贴近中学生心理,符合他们心智成长过程对文化、思想的特殊需求的课外读物,引导学生写阅读笔记,进一步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其阅读和写作能力,从而改造他们的精神世界。在实践中,学生读着自己喜欢的篇章,写着自己想说的话,通过自由阅读,引导自由写作,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知识,提高写作兴趣和能力,让学生汲取心灵成长养分的同时塑造良好品格个性,逐渐构建自己精神的家园。

毋庸置疑,阅读笔记历史悠久,它又可叫读书笔记,在古代,一些文选中的评批,如眉批、旁批、提批、夹批、总批(尾批、文末批)都是属于阅读笔记的范畴,如毛宗岗、金圣叹、脂砚斋之评点。而笔者所论述阅读笔记是指学生在阅读作品时,随时用文字摘录或记录下自己的阅读心得。由于文本内容不尽相同,学生对同一内容的文章感受各不相同,阅读笔记的方式形式多样,可以说阅读笔记呈现异彩纷呈之景象。在实践中,我要求学生选择一个好本子,为本子起个响亮的名字,如有人起“点睛阁”“启士轩”“心荷”等等,见证自己阅读成长的过程,学生从外观上便喜欢它,从而珍惜每一次阅读行为,慎重对待每一次记录。塞涅卡说:“如果你想从阅读中获得你永远铭记在心的知识,你就应该花更多的时间去研读那些无疑是富有天才的作家们的作品,不断从他们那里取得养料。”如《青春读书课》系列丛书荟萃了许多国家名作家、大文豪的经典之作,题材多样,深为学生喜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