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女》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静女》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诗经》的基本常识,掌握重章迭句的形式特点。
2、体会赋比兴的艺术手法。
3、能够掌握四言诗的诵读节拍。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结合注释,能初步读懂诗作的能力。
2、背诵课文。培养和提高学生准确把握作品的思想感情的能力。
3、结合高考对诗歌的表现手法等的要求,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题的能力情感目标:、
1、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人们对真挚爱情的向往,陶冶高尚的情操。
2、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传承文化精神。
二.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通过吟唱诵读,理清线索,体会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2、引导学生分析、把握人物形象,领会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的妙处。教学难点:
1.诗中女主人公形象的把握。
三.教学课时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走进《诗经》,简介《诗经》
同学们,中国古诗中有无数的名句,是经过了几千年时间的洗礼而沉淀下来的,如美酒般香醇。其中有许多爱情名句值得我们咀嚼,下面老师起头,同学们来接吧。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关雎》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诗经·击鼓》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诗经·子衿》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秦风》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采薇》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诗经·木瓜》
同学们这些爱情名句出自于哪里吗?(学生回答)
(板书课题《诗经》)
请你们在回忆初中所学的基础上说说有关《诗经》的文学常识:(学生各抒已知,
教师总结归纳)
(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反映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的500年间的古代社会生活,它成书于春秋时期,共305篇。先秦时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汉代尊崇儒家被奉为经典,才称为《诗经》,并沿用至今。
(2)《诗经》按其表现内容可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风”绝大多数是十五国民间歌谣;
“雅”是宫廷乐歌。
“颂”是宗庙祭祀的颂歌。
(3)《诗经》的表现手法有“赋”、“比”、“兴”三种。“六艺”(板书)“赋”者,即直接铺叙陈述
“比”者,“以彼物喻此物”,即比喻;
“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
赋、比、兴手法的成功运用,是构成《诗经》民歌浓厚风土气息的重要原因。
(4)《诗经》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四言诗节奏为每句二拍,
(5)《诗经》大多数是抒情诗,运用了现实主义的风格,从社会生活的各个侧面反映了广泛的社会生活,构成一幅幅真实而生动的画卷。故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
《诗经》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光辉起点。由于其内容丰富、思想和艺术上的高度成就,在中国以至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在中国古代文学的长河中,现实主义的《诗经》和屈原浪漫主义的骚体作品交相辉映,并称“风骚”。《诗经》开创了中国诗歌的优秀传统,对后世文学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下面我们就一起学习《静女》。
二、检查预习,正音
1.根据课文下面的注释、注音去轻声朗读课文。
2.请一位同学读课文,其他同学纠正,归纳通假字。
爱:通“薆(aì)”,隐藏,遮掩。
见:通“现 (xiàn)”,出现。
说:通“悦(y ùe )”,喜爱。
归:通“馈(ku ì)”,赠送。
女:通“汝(r ǔ)”,你。这里指“肜管”。
匪:通“非(f ěi )”,不是。
3.全班齐读课文,注意读出四言诗节奏,基本上是每句两个节拍,个别名式灵活处理。
4.听录音朗读,全班再齐读一次,男女生各读一次。
三.解词译名,领会诗意,
1.学生根据注释,试翻译课文,标出疑问。
2.学生质疑,教师或其他学生解疑,教师板书疑难字词。
虚词:其、之、以 实词:说、见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 通“现”,出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 通“悦”,喜爱。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
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美人之贻。
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3.请三位同学各译一段,其他同学进行点评。
4.教师小结点评。
.文雅姑娘真美丽,约我相会到城楼。暗里躲着不出现,害我想走又不走。
.文雅姑娘真好看,送我一支红管萧。红色管萧有光泽 ,我对管萧很喜好。
.郊外采茅送给我,茅草美丽又稀奇。不是茅草真的美,美人送礼最珍贵。
5.在领会诗意的基础上,读出重音(每句重音为着意突出之词),读出两情相悦的意味。
四.研读分析,合作探讨.(培养迁移能力,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
1.每一节讲了什么?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第一节写恋人约会,主要运用了赋的表现手法,同时心理描写、细节描写都十分成功.
第二节写恋人赠物,运用比的表现手法.(彤管,其实也指女子,暗喻女子的美丽)
第三节写赠茅赞人,运用兴的表现手法.(借物抒怀,表达对女子的爱慕之情……)
2.画出结构图,诗表现了怎样的爱情?反映了什么思想?
期望约会 静女 恋人赠物 爱情
赞美恋人
3.分小组讨论:诗中男女主人公各是怎样的形象?(学生各抒已见,教师总结)《静女》中女主人公的形象是怎样的?
大胆而热烈
美好而甜蜜 纯朴而真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