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全速度时间关系图像练习题复习完整版.doc

最新最全速度时间关系图像练习题复习完整版.doc
最新最全速度时间关系图像练习题复习完整版.doc

速度时间关系图像练习题

姓名:班级:1、下图为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根据图象有

如下分析,(分别用v1、a1表示物体在0~t1时间内的速度

和加速度;v2、a2表示物体在t1~t2时间内的速度和加速

度),分析正确的是()

A、v1与v2方向相反,a1与a2方向相反

B、v1与v2方向相反,a1与a2方向相同

C、v1与v2方向相同,a1与a2方向相反

D、v1与v2方向相同,a1与a2方向相同

2、如图所示为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关于

该质点在前4s内运动情况的说法,不正确

...的是()

A.质点始终向同一方向运动

B.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与初速度相反

C.前2s内做匀减速运动

D.前4s内物体的位移为零

3、如图所示为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根据图象做出的

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A、物体始终沿正方向运动

B、物体先沿负方向运动,在t =2 s后开始沿正方向运动

C、在t = 2 s前物体位于出发点负方向上,在t = 2 s后位于出

发点正方向上

D、在t = 4s时,物体距出发点最远

4、如图所示为一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一时间图象,

已知物体在前2s内向东运动,则根据图线作出以下判断中正

确的是( )

A.物体在4s内始终向东运动

B.物体在4s内的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始终向西

c.物体在4s内的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先向西,后向东

D.物体在第2s回到出发点

5、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物体在4s至

6s内做匀加速运动,其加速度a和物体前10s内的位移s分别

为()

A、a=2.5m/s2,s=40m

B、a=2.5m/s2,s=95m

C、a=5m/s2,s=95m

D、a=5m/s2,s=30m

6、物体沿直线运动的v一t图象如图所示,可看出物体 ( )

A.沿直线向一个方向运动

B.沿直线做往复运动

C.该物体任意两秒内的位移为零

D.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7.

a 、

b 两物体从同一位置沿同一直线运动,速度图象

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 、b 加速时,物体a 的加速度大于物体b 的加速度

B 、20s 时,a 、b 两物体相距最远

C 、40s 时,a 、b 两物体速度相等,相距200m

D 、60s 时,物体a 在物体b

的前方

8、如图示①②是两个物体甲乙做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

它们的加速度分别是a 1、a 2 ,则由图可知( )

A .甲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乙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B .甲和乙的速度方向相同

C .甲和乙的加速度方向相反

D .甲的加速度数值比较大

9、.一质点沿直线运动时的速度—时间图线如图所示,

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第1s 末质点的位移和速度都改变方向。

B .第2s 末质点的位移改变方向。)

C .第2s 末质点的位移为零。

D .第3s 末和第5s 末质点的位置相同

10、在图所示的v-t 图中,A 、B 两质点同时从同一点在

一条直线上开始运动,运动规律用A 、B 二图线表示,

下述叙述正确的是( )

A . t=1s 时,

B 质点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B . t=2s 时,A 、B 两质点间距离一定等于2m

C . A 、B 同时从静止出发,朝相反的方向运动

D . 在t=4s 时,A 、B 相遇

11.如图是一质点的速度时间图象,由图象可知:质点在0 ~2 s 内的加速度是_______,在2 ~ 3 s 内的加速度是_______,在4 ~ 5 s 内的加速度是 _______。

60

赠送以下资料

5以内的加减法口算练习题

姓名得分

2+2= 3+2= 0+2= 0+1= 3-1= 2+ 1= 2+3= 1+4= 1-0= 2+2= 0-0=

3+2= 3-1= 2-1= 2+2= 4-3= 3+2=

2+2= 5-4= 3-1= 0+4= 4+1= 1+0= 0+0= 5-2= 3+2= 4-3= 2+2= 1+2 = 5-2= 1+2= 2-0= 1+2= 4+1= 2+2= 2-0= 1-1= 2+2= 2-0= 1-0=

3+0= 4-2= 2-0= 3-0= 0+1= 4-1=

4+1= 3-1= 4-3= 2-0= 3-1= 1+3= 2-0= 1-0= 3+0= 1+2= 5-4= 1-1= 2+0= 3-1= 2-0= 0+1= 1+4= 2+3=

2-1= 3-1= 0+0= 2+2= 2-0= 3-1= 1+0= 1+2= 2+2= 1+3= 5-4= 0+2= 2+3= 1-0= 5-2= 3-3= 1+2= 2 -1= 3-3= 3-0= 4-4= 5-4= 2+2=

3-2= 3-0= 3+1= 2+1= 3-3= 4-4= 2-0= 4-0= 3-2=

3-0= 4-3= 5-2= 5+0=

家长签名

赠送以下资料

考试知识点技巧大全

一、考试中途应饮葡萄糖水

大脑是记忆的场所,脑中有数亿个神经细胞在不停地进行着繁重的活动,大脑细胞活动需要大量能量。科学研究证实,虽然大脑的重量只占人体重量的2%-3%,但大脑消耗的能量却占食物所产生的总能量的20%,它的能量来源靠葡萄糖氧化过程产生。

据医学文献记载,一个健康的青少年学生30分钟用脑,血糖浓度在120毫克/100毫升,大脑反应快,记忆力强;90分钟用脑,血糖浓度降至80毫克/100毫升,大脑功能尚正常;连续120分钟用脑,血糖浓度降至60毫克/100毫升,大脑反应迟钝,思维能力较差。

我们中考、高考每一科考试时间都在2小时或2小时以上且用脑强度大,这样可引起低血糖并造成大脑疲劳,从而影响大脑的正常发挥,对考试成绩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建议考生,在用脑60分钟时,

开始补饮25%浓度的葡萄糖水100毫升左右,为一个高效果的考试加油。

二、考场记忆“短路”怎么办呢?

对于考生来说,掌握有效的应试技巧比再做题突击更为有效。

1.草稿纸也要逐题顺序写草稿要整洁,草稿纸使用要便于检查。不要在一大张纸上乱写乱画,东写一些,西写一些。打草稿也要像解题一样,一题一题顺着序号往下写。最好在草稿纸题号前注上符号,以确定检查侧重点。为了便于做完试卷后的复查,草稿纸一般可以折成4-8块的小方格,标注题号以便核查,保留清晰的分析和计算过程。

2.答题要按先易后难顺序不要考虑考试难度与结果,可以先用5分钟熟悉试卷,合理安排考试进度,先易后难,先熟后生,排除干扰。考试中很可能遇到一些没有见过或复习过的难题,不要蒙了。一般中考试卷的题型难度分布基本上是从易到难排列的,或者交替排列。

3.遇到容易试题不能浮躁遇到容易题,审题要细致。圈点关键字词,边审题边画草图,明确解题思路。有些考生一旦遇到容易的题目,便觉得心应手、兴奋异常,往往情绪激动,甚至得意忘形。要避免急于求成、粗枝大叶,防止受熟题答案与解题过程的定式思维影响,避免漏题,错题,丢掉不该丢的分。

4. 答题不要犹豫不决选择题做出选择时要慎重,要关注题干中的否定用词,对比筛选四个选项的差异和联系,特别注意保留计算型选择题的解答过程。当试题出现几种疑惑不决的答案时,考生一定要有主见,有自信心,即使不能确定答案,也不能长时间犹豫,浪费时间,最终也应把认为正确程度最高的答案写到试卷上,不要在答案处留白或开天窗。

5.试卷检查要细心有序应答要准确。一般答题时,语言表达要尽量简明扼要,填涂答题纸绝不能错位。答完试题,如果时间允许,一般都要进行试卷答题的复查。复查要谨慎,可以利用逆向思维,反向推理论证,联系生活实际,评估结果的合理性,选择特殊取值,多次归纳总结。

另外,对不同题型可采用不同的检查方法。选择题可采用例证法,

举出一两例来能分别证明其他选项不对便可安心。对填空题,则一要检查审题;二要检查思路是否完整;三要检查数据代入是否正确;四要检查计算过程;五要看答案是否合题意;六要检查步骤是否齐全,符号是否规范。还要复查一些客观题的答案有无遗漏,答案错位填涂,并复核你心存疑虑的项目。若没有充分的理由,一般不要改变你依据第一感觉做出的选择。

6、万一记忆短路可慢呼吸考试中,有些考生因为怯场,导致无法集中精神,甚至大脑忽然一片空白,发生记忆堵塞。此时不要紧张,不妨尝试如下方式:

首先是稳定心态,保持镇静,并注意调节自己的呼吸率。先慢吸气,当对自己说放松时缓慢呼气,再考虑你正在努力回忆的问题,如果你仍不能回想起来,就暂时搁下这道题,开始选做其他会的试题,过段时间再回过头来做这道题。

第二,积极联想。你不妨回忆老师在讲课时的情景或自己的复习笔记,并努力回忆与发生记忆堵塞问题有关的论据和概念,把回忆起的内容迅速记下来,然后,看能否从中挑出一些有用的材料或线索。

第三,进行一分钟自我暗示。即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能激励自己,

使自己能心情平静和增强信心的话,在心中默念3至5遍。比如:我已平静下来,我能够考好、我有信心,一定能考出理想的成绩等等。

第四,分析内容,查找相关要点。借助试卷上其它试题,也许会给考生提供某些线索。因此不要轻易放弃,查看试题中的相关要点,看看是否能给考生提供线索或启发。

加速度练习题有图像

加速度 1 下列所描述的运动中,可能的有() A.速度变化很大,加速度很小B.速度变化方向为正,加速度方向为负C.速度变化越来越快,加速度越来越小D.速度越来越大,加速度越来越小2 足球以8 m/s的速度飞来,运动员把它以12 m/s的速度反向踢出,踢球时间为0.2 s,设球飞来的方向为正方向,则足球在这段时间内的加速度是() A.-20 m/s2B.20 m/s2 C.-100 m/s2D.100 m/s2 3 如图所示是某质点的v-t图象,则() A.在1 s到3 s时间内质点静止 B.B.前1 s质点做加速运动,后1 s质点做减速运动 C.前1 s质点的加速度为3 m/s2D.3 s末质点的速度为3 m/s 4.下列关于质点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的说法中不可能 ...的是() A.速度变化很大,加速度很小B.速度变化很快,加速度很小 C.速度向东,加速度向西D.速度向东,加速度向北 5.物体A的加速度为3 m/s2,物体B的加速度为-5 m/s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A的加速度比物体B的加速度大 B.物体B的速度变化比物体A的速度变化快 C.物体A的速度一定在增加 D.物体B的速度一定在减小 6 关于加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 B.速度变化所用的时间越短,加速度一定越大 C.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一定越大 D.速度为零,加速度一定为零 7.图为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则在0~t1和t1~t2时间内()

A.速度方向相同,加速度方向相同 B.速度方向相同,加速度方向相反 C.速度方向相反,加速度方向相同 D.速度方向相反,加速度方向相反 8.一个物体的加速度为零,则该物体一定是() A.静止不动B.做匀速直线运动 C.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D.做速度大小不变的运动9.如图1-5-3所示,为某质点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下列有关物体运动情况的判断,正确的是() A.0~t1时间内加速度为正,质点做加速运动B.t1~t2时间内加速度为负,质点做减速运动 C.t2~t3时间内加速度为负,质点做减速运动 D.t3~t4时间内加速度为正,质点做加速运动 10以下对于加速度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加速度很大,速度可以很小 B、 B、物体的速度为零,加速度可以不为零 C、加速度表示增加的速度 D、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则加速度越大

最新最全速度时间图像基础练习题复习完整版.doc

速度时间图像习题 1、如图所示的v 一t 图象中,表示物体作匀 减速运动的是( ) 2、西昌卫星中心发射的运载火箭由地面竖直向上升空,其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则( ) A .在t 2时刻火箭到达最大高度 B .在t 4时刻火箭落回地面 C .在t 1至t 2时间内火箭加速度最大 D .在t 2至 t 3时间内火箭静止在最大高度处 3、 两个物体a 、b 同时开始沿同一条直线运动。从开始运动起计时,它们的位移图象如右图所示。 关于这两个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开始时a 的速度较大,加速度较小 B.a 做匀减速运动,b 做匀加速运动 C.a 、b 速度方向相反,速度大小之比是2∶3 D.在t =3s 时刻a 、b 速度相等,恰好相遇 4、一质点沿直线运动时的速度—时间图线如图所示,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第1s 末质点的位移和速度都改变方向。 B .第2s 末质点的位移改变方向。 C .第4s 末质点的位移为零。 D .第2s 内和第3s 内加速度相同。 5、小球由空中某点自由下落,与地面相碰后,弹至某一高度,小球下落和弹起过程 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则 ( ) A.小球下落的最大速度为5 m/s B.小球向上弹起的最大速度为3 m/s C 两个过程小球的加速度都为10 m/s 2 D.两个过程加速度大小相同,方向相反 6、.图为P 、Q 两物体沿同一直线作直线运动的x-t 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 A.t 1前,P 在Q 的前面 B.0~t 1,Q 的路程比P 的大 C.0~t 1,P 、Q 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D.P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Q 做非匀变速直线运动 7、a 、b 两物体从同一位置沿同一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 、b 加速时,物体b 的加速度大于物体a 的加速度 B .20秒末,a 、b 两物体相距最远 C .40秒末,a 、b 两物体速度相等,相距900m D .40秒末,a 、b 两物体在同一位置 8、下列所给的位移-时间图象与速度-时间中能反映作直线运动的物体在2秒末回到初始位置的是( ) t /s 0 1 -1 ? ? A B

匀变速直线运动图像专题优秀练习题

匀变速直线运动图像 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正确。 1、如图所示是某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线,某同学根据图线得出以下分析结论: A .物体始终沿正方向运动; B .物体先向负方向运动,在t=2s 后开始向正方向运动; C .在t=2s 前物体位于出发点负方向上,在t=2s 后位于出发点正方向上; D .在t=2s 时,物体距出发点最远。 2、如图所示,为一物体运动的位移—时间(x —t )图像, 由图像可知 ( ) A .物体一直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 .物体一直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C .物体以某一速率做往复运动 D .物体有时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有时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3、图是甲、乙两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 一t 图象,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乙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 .0一ls 内甲和乙的位移相等 C .甲和乙的加速度方向相同 D .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小 4、物体A 、B 的位移—时间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A .从第3s 起,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同,且v A >v B B .两物体由同一位置开始运动,但物体A 比B 迟3s 才开始运动 C .在5s 内物体的位移相同,5s 末A 、B 相遇 D .5s 内A 、B 的平均速度相等 5、如图表示甲、乙两物体由同一地点出发,向同一方向运动的速度图线,其中t 2=2t 1,则: ( ) A .在t 1时刻,乙物在前,甲物在后 B .在t 1时刻,甲、乙两物体相遇 C .乙物的加速度大于甲物的加速度 D .在t 2时刻,甲、乙两物体相遇 6、小球由空中某点自由下落,与地面相碰后,弹至某一高度,小球自由下落和弹起过程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g=10 m/s 2,则 A .小球下落的最大速度为5 m/s B .小球向上弹起的最大速度为3 m/s C .小球能弹起0.8 m D .小球在运动的全过程中路程为0.8 m 7、四个质点作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图象分别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 A .四个质点在第1秒内的平均速度相同 B .在第2秒末,质点(3)回到出发点 C .在第2秒内,质点(1)(3)(4)做加速运动 D .在第2秒末,质点(2)(3)偏离出发点位移相同 8、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t = 0时刻同时经过公路旁的同一个路标,在描述两车运动的v -t 图中(如图),直线a 、b 分别描述了甲乙两车在0-20s 的运动情况。关于两车之间的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在0-10 s 内两车逐渐靠近,10 s 时两车距离最近 B .在0-10 s 内两车逐渐远离,10 s 时两车距离最远 C .在5-15 s 内两车的位移相等,15 s 时两车相遇 D .在0-20 s 内乙车始终在甲车前面,直至20 s 时两车相遇 9、有一质点,从t=0开始从原点以初速度为0出发,沿X 轴运动, 其v-t 图如图所示,则 ( ) A .t =0.5 s 时离原点最远 B .t =1 s 时离原点最远 C .t =1 s 时回到原点 D .t =2 s 时回到原点 10、利用速度传感器与计算机结合,可以自动作出物体运动的图像,某同学在一次实验中得到的运动小车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 A .小车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 B .小车运动的最大速度约为0.9m/s C .小车的最大位移是0.7m D .小车做曲线运动 11、小球由空中某点自由下落,与地面相碰后,弹至某一高度,小球自由下落和弹起过程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g=10 m/s 2,则 A .小球下落的最大速度为5 m/s B .小球向上弹起的最大速度为3 m/s C .小球能弹起0.8 m D .小球在运动的全过程中路程为0.8 m t /s 1 2 3 4 v /ms - 1 -20 -10 10 20 0 x /m t /s O x 0 -x 0 8 1 2 3 4 5 6 7 C 5 10 v /(m/s) b (乙) 5 10 15 20 t /s a (甲)

高中物理速度时间图像学生作业

1.5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二)课后作业 1、简述右图各图象所表示的物体的运动情况: (1)图象1表示 (2)图象2表示 (3)图象3表示 (4)图象4表示 (5)图象5表示 (6)两图象的交点表示 2、右图是A、B两物体沿直线运动的图象,则() A、在0~t1时间内A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 B、在t2~t3时间内B物体作匀减速直线运动 C、A物体在t2~t3时间内的加速度比t1~t2时间内的 加速度小 D、A物体在t2时刻离出发点最远 E、B物体在t 3时刻回到出发点 3、右图为某物体沿一直线运动的v-t图象,由图知:() A、t1时刻物体离出发点最远 B、t4时刻物体回到出发点 C、t2时刻物体回到出发点 D、物体在出发点的一侧往复运动 4、某物体运动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知() A.0~2 s内的加速度为1 m/s2 B.0~5 s内的位移为10 m C.第1 s末与第3 s末的速度方向相反 D.第1 s末与第5 s末加速度方向相同 5、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沿同方向做直线运动,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乙运动的加速度逐渐增大 B.在t0时刻,甲、乙相遇 C.在0~t0时间内,乙的位移大于甲的位移 D.甲、乙相遇时,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 6、汽车由甲地开出,沿平直公路开到乙地时,刚好停止运动。它的速度—时 间图象如图所示,在0~t0和t0~3t0两段时间内,汽车的() A.加速度大小之比为2∶1 B.位移大小之比为1∶2 C.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2∶1 D.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1∶1 7、如右图所示,横坐标为时间,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若纵轴表示位移,图象中物体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B.若纵轴表示速度,图象中物体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C.若纵轴表示位移,由图象可求物体运动的加速度 D.若纵轴表示速度,由图象可求物体运动的加速度

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重庆市三慧教育培训学校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1.沿直线从静止开始运动,每隔2s测一次速度,测量数据依次为0.5 m/s、1.0 m/s、2.0 m/s、4.0 m/s,…,那么物体的运动性质为 A.匀速直线运动 B.变速直线运动 C.匀变速直线运动 D.无法确定做何运动 2,则 s 2.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加速度为2m/ A.物体在某秒末的速度一定是该秒初的速度的2倍 B.物体在某秒末的速度一定比该秒初的速度大2 m/s C.物体在某秒初的速度一定比前秒末的速度大2 m/s D.物体在某秒末的速度一定比前秒初的速度大2 m/s 3.一辆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在第8s末开始刹车,经4s停下来,汽车刹车过程也在做匀变速运动,那么前后两段加速度的大小之比是 A.1∶4 B.1∶2 C.2∶1 D.4:1 tv是甲、乙两质点的,图象,则由图可知- 4.图1 0时刻甲的速度大A.B.甲、乙两质点都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C .在相等的时间内乙的速度变化大1图内甲的速度大D.在前5s 5.关于匀变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任何时刻的加速度相同 A.相同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相同.相同时间内平均速度的变化相同 D C.相同时间内位移的变化相同 .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质点的加速度、速度及速度变化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6.质点加速度越大,其速度变化越大 A.质点加速度越大,其速度越大 B .质点加速度越大,其速度的变化越快 C D.质点的运动速度变化越大,其加速度也一定越大.关于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7.加速度是表示速度“变化”的意思A .加速度是表示速度“增加”的意思 B.加速度是表示速度不可能为零的意思D.加速度是表示速度变化快慢的意思 C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8.

速度时间图像

速度—时间图像 一、速度—时间图像的建立: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用纵轴表示速度,横轴表示时间,图象中的任一点表示某时刻的速度,得到速度-时间图象(v-t图象),简称速度图象. 二、速度—时间图象的意义:v-t图象反映的是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它并不是物体的运动轨迹. 三、速度时间图像的应用: 1 确定任意时刻的瞬时速度的大小,可以从图像上直接读出 2 速度的方向,图像在 t 轴上方,表示物体的运动方向与选定的正方向相同;图像在 t 轴下方,表示物体的运动方向与选定的正方向相反 3 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是一条平行于t轴的直线。(若图像是倾斜的直线,表示物体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直线的斜率代表加速度,斜率的大小代表加速度的大小,斜率的正负代表加速度的方向;若图线是一般的曲线表示物体进行一般的变速运动) 4 从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可以求出位移。其实无论v-t图像是怎样的线,其图像与时间轴所夹的面积均表示这段时间内的位移 5 只有直线运动才能做出物体的速度时间图像和时间图像

图象与图象的比较: 图象图象 ①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斜率表示速度)。①表示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斜率表示加速度)。 ②表示物体静止。②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③表示物体静止。③表示物体静止。 ④表示物体向反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初位移为s0。④表示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v0。 ⑤交点的纵坐标表示三个运动质点相遇时的位移。⑤交点的纵坐标表示三个运动质点的共同速度。 ⑥ 0~t1时间内物体位移为s1。⑥ t1时刻物体速度为v1(图中阴影部分 面积表示质点在0~t1时间内的位移)。 例1 下图是甲、乙两物体运动的速度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甲处于静止状态 B.物体乙刚开始时以5 m/s的速度与甲物体同向运动 C.物体乙在最初3 s内的位移是10 m D.物体乙在最初3 s内的路程是10 m 例2 图所示为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试分析物体在各段时间内的运动情况,并计算各阶段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以及物体的总位移。 例3若一质点从t=0开始由原点出发,其v-t图象如图所示,则 该质点( )

速度时间图像习题

高一物理练习题 1.如图示①②是两个物体甲乙做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它们的加速度分别是a 1、a 2 ,则由图可知( ) A .甲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乙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B .甲和乙的速度方向相同 C .甲和乙的加速度方向相反 D .甲的加速度数值比较大 2. 两个物体a 、b 同时开始沿同一条直线运动。从开始运动起计时,它们的速度图象如下图所示。关于这两个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开始时a 的速度较大,加速度较小 B.a 做匀减速运动,b 做匀加速运动 C.a 、b 速度方向相反,速度大小之比是2∶3 D.在t=3s 时刻a 、b 速度相等,恰好相遇 3.一质点沿直线运动时的速度—时间图线如图所示,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第1s 末质点的位移和速度都改变方向。

B .第2s 末质点的位移改变方向。) C .第2s 末质点的位移为零。 D .第3s 末和第5s 末质点的位置相同 4.图为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根据图作如下分析,(分别用v 1、a 1表示物体在0~t 1时间内的速度与加速度;v 2、a 2 表示物体在t 1~t 2时间内的速度与加速度),分析正确的是( ) A .v 1与v 2方向相同,a 1与a 2方向相反 B .v 1与v 2方向相反,a 1与a 2方向相同 C .v 1与v 2方向相反,a 1与a 2方向相反 D .v 1与v 2方向相同,a 1与a 2方向相同 5.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它们的V--t 图象如图所示, 由此可知( )。 A .在t l 时刻,甲和乙的加速度一定相同; B .在t 1时刻,甲和乙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C .在t 2时刻,甲和乙的速度方向相同,加速度方向相反; D .在t 2时刻,甲和乙的速度相同,加速度也相同。 0 1 -1

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教案

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 与时间的关系教案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υ图象。 (1)知道匀速直线运动t- υ图象,概念和特点。 (2)知道匀变速直线运动的t- (3)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关系的公式v = v0 + at,并会应用它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初步了解探究学习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数形结合的能力,应用数学知识的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基本的科学素养。 (2)培养学生建立事物是相互联系的唯物主义观点。 (3)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及其教学策略: υ图象,概念和特点。 重点:(1)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t- (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关系的公式v = v0 + at,并会应用它进行计算。 教学策略:通过思考讨论和实例分析来加深理解。 2.教学难点及其教学策略:

υ图象推导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关系的公式v = v0 难点:应用t- + at。 教学策略:让学生充分思考,通过理论推导或数形结合两种途径得出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扩散散性思维。 三、设计思路 科学的探究总是从简单到复杂,研究运动是从匀速直线运动开始,由匀速υ图象入手,先分析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特点,再分析匀变速直直线运动的t- υ图象中斜率不变,得到加速度不变,得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线运动t- 并通过推理或数形结合两种途径得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关系的公式v = v0 + at。最后通过两道例题的教学巩固对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理解。 四、教学资源 1.多媒体教学设备一套:可供实物投影、放像、课件播放等。 2.实物投影片若干。 五、教学设计

2020年高考物理最新考点模拟试题:加速度图像(解析版)

2020年高考物理最新考点模拟试题: 加速度图像 (解析版) 一.选择题 1. (2019河北唐山三模)一质点在0﹣6s内竖直向上运动,其加速度a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取竖直向下为加速度的正方向,重力加速度为g=10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0﹣2s内质点发生的位移为20m B.在2﹣4s内质点做加速运动 C.质点的初速度不小于66m/s D.在2﹣4s内质点速度变化量为22m/s 【参考答案】CD 【名师解析】质点在0﹣6s内竖直向上运动,加速度一直竖直向下,初速度未知,不能求解质点在0﹣2s内发生的位移,故A错误;在2﹣4s内质点的速度与加速度反向,做加速度增大的减速运动,故B错误;质点在0﹣6s内的速度改变量为a﹣t图象的“面积”,故 ,故质点初速度不小于66m/s,故C正确;在2﹣4s内质 点速度变化量,故D正确。 2. (2019河南1月质检)某质点由静止开始做加速运动的加速度一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s 末,质点的速度大小为3 m/s B.4s 末,质点的速度大小为6 m/s C. 0?4 s 内,质点的位移大小为6 m D.0?4 s 内,质点的平均速度大小为3 m/s 【参考答案】.B 【名师解析】质点在0~2s 时间内做初速度为零加速度大小为1m/s 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然后在2s~4s 时间内做加速度大小为2m/s 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加速度一时间图象的面积等于速度变化可知,2s 末,质点的速度大小为v1=2 m/s ,4s 末,质点的速度大小为v2=6 m/s ,选项A 错误B 正确;0?4 s 内,质点的位移大小为x=10+2v ×2m+12+2 v v ×2m=10 m,选项C 错误;0?4 s 内,质点的平均速度大小为v=x/t=2.5 m/s ,选项D 错误。 3、(2019安徽安庆期中)一辆摩托车在t=0时刻由静止开始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其运动过程的a-t 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已知信息,可知( ) A.摩托车的最大动能 B.摩托车在30 s 末的速度大小 C.在0~30 s 的时间内牵引力对摩托车做的功 D.10 s 末摩托车开始反向运动 【参考答案】.B 【名师解析】 由题图可知,摩托车在0~10 s 内做匀加速运动,在10~30 s 内做减速运动,故10 s 末速度最大,动能最大,由v=at 可求出最大速度,但摩托车的质量未知,故不能求最大动能,A 错误;根据a-t 图线与t 轴所围的面积表示速度变化量,可求出30 s 内速度的变化量,由于初速度为0,则可求摩托车在30 s 末的速度大小,B 正确;摩托车的质量未知,不能求出牵引力,故不能求出牵引力对摩托车做的功,C 错误;由图线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表示速度变化量可知,0~30 s 内速度变化量为零,所以摩托车一直沿同一方向运动,D 错误。 4.(2019山东济南二模)质量1kg 的物体从足够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其加速度a 随时间t 变化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重力加速度g 取10m/s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高中物理位移时间图像和速度时间图像

高中物理位移时间图像和 速度时间图像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x-t 图像与v-t 图像知识清单 一.x —t 图像 1.物理意义:描述作直线运动物体的位移随时间变化规律。 2.图像的斜率表示速度 3.从x —t 图像中获取的信息 (1)任意时刻对应的位移大小、方向。 (2)物体发生位移所用的时间。 (3)斜率:图线的斜率表示速度。 若图线向上倾斜,则斜率为正,即:k>0,速度方向为正。 若图线向下倾斜,则斜率为负,即:k<0,速度方向为负。 若图像与t 轴平行,则斜率为零,即:k=0,物体静止。 (4)交点:表示两物体相遇,同一时刻,在同一位置。 (5)截距:图像不过原点,若从纵轴开始,表示计时时位移不为零。若从横轴开始,则表示计时开始一段时间后,物体在开始运动。 (6)若x —t 图像为直线表示物体匀速运动。若x —t 图像为曲线,表示物体在相同时间内,发生的位移不等,物体做变速运动。 —t 图像所代表的的运动情况 图一:① 图二:① 图三:① ② ② ② ③ ③ ③ 5.注意:(1)无论在他t 轴的上下,斜率为正则速度为正方向,斜率为负则速度为负方 向,同一条直线 的斜率不变。 (2)在t 轴上方表示位移为正方向,在t 轴下方表示位移为负方向 二.v-t 图像 1.物理意义:描述作直线运动物体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2.图线的斜率表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 *3.图像与坐标轴t 轴所夹图形的面积为物体的位移,图形在t 轴上方对应的位移为正, 在图形t 轴下方对应的位移为负。 4.从v-t 图像获取的信息 (1)物体在任意时刻对应的速度大小、方向。 (2)物体速度改变所用的时间。 (3)斜率: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 若图像向上倾斜,则k>0,加速的为正方向。 若图像向下倾斜,则k<0,加速度为反方向。 若图像与他t 轴平行,则k=0,加速度为零,速度不发生变化。 注意:无论图像在t 轴的上下,加速度的正负只看斜率。 (4)交点:两图像的交点表示,两物体在这一时刻速度相同(大小方向都相同)。 (5)截距:图像不过原点,若从纵轴开始,则表示计时开始时速度不为零,有初速度。若从横轴开始,表示计时一段时间后物体才开始运动。 (6)若v-t 图像为直线,表示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若v-t 图像为曲线,则表示在相同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不相同,物体的加速度不恒定,物体不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图像所代表的运动情况 图一:① 图二:① 图三:① ② ② ② ③ ③ ③ t/ s 图2 图3

加速度练习题精选

加速度练习题精选 1.质量都是m 的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则在下图所示的运动图像中表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的是( ) 2.有四个运动的物体A 、B 、C 、D ,物体A 、B 运动的s-t 图象如图3-3甲所示,物体C 、D 运动的v-t 图象如图3-3乙所示,由图象可以判断出物体A 做的是_________________运动;物体C 做的是_______________运动。在0-3 s 的时间内,物体B 运动的位移为____________m ,物体D 运动的位移为____________m 。 3.一个小孩在蹦床上作游戏,他从高处落到蹦床上后又被弹起到原高度.小孩从高处开始下落到弹回的整个过程中,他的运动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3-2所示,图中oa 段 和cd 段为直线.则根据此图象可知,小孩和蹦床相接触的时间为 ( ) A .t2~t4 B .t1~t4 C. t1_t5 D .t2~t5 图3-2 4、物体运动时,若其加速度恒定,则物体:( ) (A)一定作匀速直线运动 (B)一定做直线运动 (C)可能做曲线运动 (D)可能做圆周运动。 甲 乙 图3-3

5、物体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关系是S=4t+2t2(m), 则它运动的初速度和加速度分别是 ( ) (A) 0、4m/s2 (B) 4m/s、2m/s2 (C) 4m/s、1m/s2 (D) 4m/s、4m/s2 . 6. 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第5s内的位移是18m,则() A.物体的加速度是2m/s2 B.物体的加速度是4m/s2 C.物体在第4s内的位移是16m D.物体在第4s内的位移是14m 7.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15 m/s,方向向东,第5 s末的速度为10 m/s,方向向西,则第几秒开始物体向西运动? 8汽车以36km/h的速度行驶,刹车后得到的加速度大小为4m/s2,从刹车开始,求经5S,汽车通过的位移。 9、一辆汽车正在以15m/s的速度行驶,在前方20m的路口处, 突然亮起了红灯, 司机立即刹车, 刹车的过程中汽车的加速度的大小是6m/s2. 求刹车后3s末汽车的速度和汽车距离红绿灯有多远?

物理速度时间图像专练

V--t 图像 10、在乒乓球比赛时,运动员在发球前喜欢让球从高处自由下落到球拍上,与球拍多次碰撞后静止在球拍上,再开始发球,下图反映的是此过程中哪个物理量随时间的变化过程 ( ) A 、位移 B 、路程 C 、速度 D 、加速度 11、下列作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中,表示质点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是( ) 12、如图所示的v 一t 图象中,表示物体作匀减速运动的是 ( ) 13、如下图所示,表示作匀减速直线运动的v-t 图象的是 ? ( ) 14、下列作直线运动的速度一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中,表示质点作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 15、下图所示是物体的运动图象,纵坐标v 表示物体的速度,横坐标t 表示时间,其中哪个图象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 出现的 ( ) A B A B

16、物体在一直线上运动,如图所示的各图中表示该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的图象是 ( ) 17、某同学匀速向前走了一段路后,停了一会儿,然后沿原路匀速返回出发点,下图中能反映此同学运动情况的是( ) 18、小华从家里开始以一定的速度沿平直小路去同学家送一本书,停留一会儿后,又以相同速率沿原路返回家里,在如图所示的位移一时间图象、速度一时间图象中哪些可以表示小华的运动情况? 19、如图所示的四个图像中表示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象有 ( ) 20、在如图所示的四个运动图像中表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的是 ( ) 21、下图为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 —t 图象,根据图象有如下分析,(分别用v 1、a 1表示物体在0~t 1时间内的速度和加速度;v 2、a 2表示物体在t 1~t 2时间内的速度和加速度),分析正确的是 v(m/s) A B C D B D A B C D A B C D t t A B D t t

物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教案

2.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匀速直线运动t -υ图象。 (2)知道匀变速直线运动的t -υ图象,概念和特点。 (3)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关系的公式v = v 0 + at,并会应用它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初步了解探究学习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数形结合的能力,应用数学知识的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基本的科学素养。 (2)培养学生建立事物是相互联系的唯物主义观点。 (3)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及其教学策略: 重点:(1)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t -υ图象,概念和特点。 (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关系的公式v = v 0 + at,并会应用它进行计算。 教学策略:通过思考讨论和实例分析来加深理解。 2.教学难点及其教学策略: 难点:应用t -υ图象推导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关系的公式v = v 0 + at 。 教学策略:让学生充分思考,通过理论推导或数形结合两种途径得出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扩散散性思维。 三、设计思路 科学的探究总是从简单到复杂,研究运动是从匀速直线运动开始,由匀速直线运动的t -υ图象入手,先分析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特点,再分析匀变速直线运动t -υ图象中斜率不变,得到加速度不变,得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并通过推理或数形结合两种途径得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关系的公式v = v 0 + at 。最后通过两道例题的教学巩固对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理解 四、教学设计 1.引入新课 上节课,同学们通过实验研究了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小车运动的υ-t 图象。 设问:小车运动的υ-t 图象是怎样的图线?(让学生画一下) 学生画出小车运动的υ-t 图象,并能表达出小车运动的υ-t 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速度和时间的这种关系称为线性关系。 学生坐标轴画反的要更正,并强调调,纵坐标取速度,横坐标取时间。 υ/(m ·s ) t/s t 0 υ 0

加速度典型例题

速度和加速度同步练习 1.如图,物体从A 运动到B ,用坐标表示A 、B 位置并表示出A 、B 位置的变化量。 2.下列关于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平均速度t x v ??=,当t ?充分小时,该式可表示t 时刻的瞬时速度 B .匀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等于瞬时速度 C .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都可以精确描述变速运动 D .只有瞬时速度可以精确描述变速运动 3.下面几个速度中表示平均速度的是 ,表示瞬时速度的是 。 A .子弹出枪口的速度是800 m/s B .汽车从甲站行驶到乙站的速度是20 m/s C .火车通过广告牌的速度是72 km/h D .人散步的速度约为1 m/s 4.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速度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 B .速度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大小的物理量 C .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D .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路程和时间关系的物理量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 B .瞬时速率是指瞬时速度的大小 C .火车以速度v 经过某一段路,v 是指瞬时速度 D .子弹以速度v 从枪口射出,v 是平均速度 6.一物体沿直线运动。(1)若它在前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v 1,后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为v 2,则 全程的平均速度为多大?(2)若它在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v 1,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v 2,则全程的平均速度多大? 7.一辆汽车以速度v 行驶了 3 2的路程,接着以20 km/h 的速度跑完了余下的路程,若全程的平均速度是28 km/h ,则v 是( ) A .24 km/h B .35 km/h C .36 km/h D .48 km/h 8.短跑运动员在100 m 比赛中,以8 m/s 的速度迅速从起点冲出,到50 m 处的速度是9 m/s ,10s 末 到达终点的速度是10.2 m/s ,则运动员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 A .9 m/s B .10.2 m/s C .10 m/s D .9.1 m/s 9.一架飞机水平匀速地在某同学头顶上飞过,当他听到飞机的发动机声从头顶正上方传来的时候,发 现飞机在他前上方约与地面成60°角的方向上,据此可估算出此飞机的速度约为声速的 倍。 10.关于加速度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加速度就是加出来的速度 B .加速度反映了速度变化的大小 C .加速度反映了速度变化的快慢 D .加速度为正值,表示速度的大小一定越来越大 11.由t v a ??=可知( ) A .a 与Δv 成正比 B .物体加速度大小由Δv 决定 C .a 的方向与Δv 的方向相同 D .Δv/Δt 叫速度变化率,就是加速度 12.某物体运动的 v-t 图象如图所示,则该物体( ) A .做往复运动 B .做匀速直线运动 C .朝某一方向做直线运动 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13.如图是一质点的速度时间图象,由图象可知:质点在0 ~2 s 内的加速度x/m -3 -2 -1 B 4 3 2 A 0 第 1 题图 第12题图

江苏省 苏科版 初二物理 上学期 期末复习之速度图像题

江苏省苏科版初二物理上学期期末复习之速度图像题 1.甲、乙两辆汽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其路程S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从图像可 知,_______车的速度大;5s内乙车通过的路程是__________m。 2.在物理学中,常用图像描述物理过程,某物体在平直路面上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左 图所示,则该物体的运动状态是________________。图4中的阴影面积表示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小华同学在研究玩具小车的运动情况时,描绘出了如右图所示的速度时 间图像.通过查阅资料,得知速度时间图像与坐标轴所包围部分即右图中阴影部分 的面积也可以描述上述的物理量。根据图像可知小车在1秒内的平均速度是 __________。 3.甲、乙两车在同一平直路面上从同一位置同时同向行驶,如图反映了它们的速度随时间 变化的关系,根据图像请回答下列问题: 由图可知两车中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_______ ; 在时,甲、乙两车运动的速度各为_______和_______; 若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是_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时,甲车行驶了_______;甲车行驶的路程_______选填“”、“”或 “”乙车行驶的路程. 4.如图甲所示,在研究气泡运动规律的实验中,小明让大小不同的两个气泡A、B在同一 根足够长的玻璃管中上升,他测量并描绘出气泡A、B相遇前后的路程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由图像可知:

相遇前,气泡A的速度为__________; 时两气泡间的距离为__________cm; 两气泡相遇后的运动图线可能如图乙中__________选填“a”、“b”或“c”所 示. 5.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内该物体运动的路程为 ________;内物体做________运动,速度为________ 6.甲、乙两个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向西做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关系如图甲所示。以甲为 参照物,乙向__________做直线运动,经过6s甲乙两物体相距 __________请在图乙中画出乙物体的路程--时间--图像。 7.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同时向东行驶的图图像如图,在时,甲车与乙车 通过的路程分别是_______m和______m;在时,甲乙两车的 _________速度路程位置相同;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________运动在______s时,甲乙两车相遇. 8.甲、乙两辆小车同时从同一地点同方向出发,沿水平地面做直线运动,它们运动的 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甲车的速度______乙车速度,运动5s两车相距________m。

运动学图像专题(含答案)

图像专题: 在运动学中的图像,主要是S-T 图像和V-T 图像。 题目给我们一个图像,我们首先要看这个图像是描述什么物理量跟什么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也就是看横坐标和纵坐标分别表示什么。这一点非常重要,如果这一步错了,那接下来所有你做的判断很有可能都是错的! 我们一定要学会从图像中尽可能多的读取到多一点信息。给我们一个图像,我们除了要看横纵坐标外,还要看什么呢? 1、看变化趋势,看走势。比如S-T 图像中,S 是随时间变大了,还是变小了,还是先变大后变小,等等。 2、看起点,也就是看截距。比如S-T 图像中T=0时的位移,就代表物体的出发点离O 点多远。再比如,V-T 图像中T=0时的速度就代表物体的初速度。 3.看斜率,弄懂图像中斜率代表的物理含义。一般的,纵轴的单位除以横轴的单位得出来一个单位,这个单位是谁的单位,那么图像中曲线的切线斜率,它的物理含义就代表谁(不信,你试试)。比如,从S-T 图像中切线的斜率就代表速度,切线的倾斜程度就代表物体速度的大小,越倾斜,速度就越大。这里,还要注意速度的正负。同样,V-T 图像中切线的斜率就代表加速度,切线的倾斜程度就代表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越倾斜,加速度就越大。这里,要注意加速度的正负。 4.看面积,弄清图像中横纵轴围成的面积代表的物理含义。一般的,纵轴的单位乘以横轴的单位得出来一个单位,这个单位是谁的单位,那么面积的物理含义就代表谁(不信,你试试)。比如,V-T 图像中的面积就代表位移。在这里,试卷对我们的要求就更高了,要求我们还要定量算出位移的大小。追及、相遇问题常有以图像题出现的。 5.看交点。如果时间为t1时,两曲线有交点,那就说明,这时候两物体有相同的物理量,这个物理量就是纵轴。比如,S-T 图中如果图像有交点,那就说明那个时刻有相同的位移。 【练习题】 1 某同学从学校匀速向东去邮局,邮寄信后返回学校,在图中能够正确反映该同学运动情况s-t 图像应是图应是 ( ) 2.图为P 、Q 两物体沿同一直线作直线运动的s-t 图,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 t 1前,P 在Q 的前面 B. 0~t 1,Q 的路程比P 的大 C. 0~t 1,P 、Q 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D. P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Q 做非匀变速直线运动 3.物体A 、B 的s-t 图像如图所示,由右图可知 ( ) A.从第3s 起,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同,且vA>vB B.两物体由同一位置开始运动,但物体A 比B 迟3s 才开始运动 C.在5s 内物体的位移相同,5s 末A 、B 相遇 D.5s 内A 、B 的加速度相等 4. A 、 B 、 C 三质点同时同地沿一直线运动,其s -t 图象如图所示, 则在0~t 0这段时间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质点A 的位移最大 B .质点 C 的平均速度最小 C .三质点的位移大小相等 D .三质点平均速度不相等 S

高中物理:速度-时间图像和位移-时间图像专题训练

速度—时间图像和位移—时间图像专题训练案 8.26 1(多选)如图所示为某质点的速度-时间图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在内,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 B 在内,质点处于静止状态 ? C 在4s末,质点运动方向反向 ? D 在末,质点的加速度为 2一物体沿竖直方向运动,以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其运动的v- 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0~1s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物体2~3s向下运动 C.物体0~1s加速度方向与2~3s加速度方向相反 D.物体0~1s平均速度与2~3s平均速度相等 3(多选)质量为1500kg的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运动,其v-t图像如图所示,则正确的是 ( ) A 前10s内汽车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为2m/s2 B 10~15s内汽车处于静止状态 C 15~25s内汽车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为1.2m/s2 D.汽车全段的平均加速度为1.2m/s2 4如图为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像,关于物体的运动情 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在第1s内的加速度大小为4m/s2 B.物体加速度方向始终不变 C.物体始终向同一方向运动 D.物体的位移大小为零 5在中国,每年由于交通造成死亡的事故中50%以上都与酒后驾车有关,酒后驾车的危害触目惊心。驾驶员从视觉感知前方危险,到汽车开始制动的时间称为反应时间,酒后驾驶将明显增加反应时间。对比某驾驶员正常驾驶和酒后驾驶过程,记录感知前方危险后汽车运动v-t图线如图甲、乙所示。则 A.图乙对应于正常驾车 B.全过程酒后驾车的时间比较短 C.全过程酒后驾车的位移比较小 D.全过程酒后驾车的平均速度比较大

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的图像.

《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在上一节实验的基础上,分析v-t 图像时一条倾斜直线的意义——加速度不变,由此定义了匀变速直线运动。而后利用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 图像的是倾斜直线,进一步分析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无论时间间隔?t 大小, t v ??的值都不变,由此导出v = v 0 + at ,最后通过例题以加深理解,并用“说一说”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物体做变速运动的理解。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加速度及速度与时间的图像,对加速度与速度与时间的图像有一定的了解,知道在v-t 图里面斜率表示加速度,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更透彻的理解匀加速直线运动,并能通过v-t 图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知道匀变速直线运动v-t 图象的特点,会根据图象分析解决问题; 2.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公式,能进行有关的计算.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速度公式,经历由特殊到一般的推理过程,体会科学研究方法; 2.通过寻找规律得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并用数学公式表达物理规律并给出各符号的具体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速度公式的推导过程培养用物理语言表达物理规律的意识,激发探索与创新的欲望. 2.通过v-t 图象的理解及应用,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用不同方法表达同一规律的科学意识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学习重点:1. 推导和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 2. 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公式的运用。 学习难点: 对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公式物理意义的理解。 五、教学方法 讲授法 六、教学特色 教学中分别通过图像和理论推导两种方法得出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让学生理解的更加透彻,从而达到熟练的运用。 七、教学过程 (一)、新课的引入 直接引入:同学们,我们上节课通过实验得出了一个关于速度与时间的图像,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只不过我们学习的是一种特 殊的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 (二)、新课的讲解 1:匀速直线运动图像及其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