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实习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实习时间及对象

第二章实习概况

根据学校对本科生的实习要求,学校安排我们到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进行为期一周的参观学习,让我们对自己所学的专业以及我国的核能、核电发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

第三章实习单位

实习单位概况

原子能科学研究院隶属,受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和中国科学院。其前身是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她是中国核科学技术的发祥地,也是中国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从事先导性,基础性,前瞻性核科学技术研究的综合性研究基地。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下设单位

6个研究所——核物理研究所、反应堆工程研究设计所、放射化学研究所、同位素研究所、核技术应用研究所、辐射安全研究所,所下设研究室或中心;

8个工程技术和研究部——中国实验快堆工程部、中国先进研究堆工程部、串列加速器升级工程部、放射性“三废”设施治理工程部、核燃料后处理放化实验设施工程部、中国核工业科技馆工程部、反应堆工程设计部、放射性计量测试部。

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的历史贡献

我国核科学技术的发祥地

(1)建立了新中国第一个核科学技术专门研究机构

我国的核科学技术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起步的。有两个核科研机构,一个是解放前不久南京中央物理研究所刚刚设立的原子核物理实验室,仅有吴有训、赵忠尧(在)、李寿枬等5名科技人员;另一个是研究院镭学研究所基础上成立的

原子学研究所,只有钱三强、夫妇和另一名科技人员。我院的前身就是由北平所和物理所的一部分合并而成的。这就是新中国第一个核科学技术研究机构。(2)聚集了一批我国核科学技术研究的高级人才

为尽快发展我国的核科学技术,在中央的高度重视下,一方面争取国内的科学家、教授和技术人员来所,如王淦昌、(浙大)、彭桓武、(清华),其他如、李德平、等;另一方面争取国外的中国科学家归国工作,从1950年起,前后六、七年时间,先后有赵忠尧、郭挺章、、金星南、、杨澄中、、戴传曾、李整武、、王承书、、朱洪元、、汪德昭、等。

(3)确立了我国核科学技术最初的研究方向

近代所最初确立的研究方向是:理论物理、原子核物理、宇宙线和放射化学。到明确为:以原子核物理研究为中心,充分发展放射化学,为原子能应用准备条件。

(4)建立了我国核科学技术研究的基础条件

“自己动手,一切从零开始”。有的在、上海外滩等市场或旧货摊上,寻找和购买旧的电子元件器材,改装成科研设备。赵忠尧用自己的积蓄在美国购买了30余箱加速器部件和科研器材,建成了我国第一台静电加速器。杨承宗、杨澄中分别从、英国用国家批的外汇购买了一部分器材,杨承宗还带回了作为对中国人民发展核科技事业的一点心意而赠送给他的含微量镭的标准源。肖健用黄蜡提炼真空封蜡。金建中研制成功各种抽速的金属油扩散泵,我国金属油扩散泵的生产就是从这里起步的。

为我国“两弹一艇”研制做出了历史性贡献

原子弹研制

主要是配合核武器研究所的研究设计开展技术攻关,进行裂变反应数据测定、部件加工过程物理测验、放射性测量方法及标准的建立等。

同时和铀矿选冶所为工厂、矿山建设协同进行技术攻关,确定工艺流程和技

术参数、培训人员、建立核燃料分析方法等。

、氢弹研制

(1)轻核反应数据测量第一颗原子弹爆炸不久,我院即承担了轻核反应数据测量任务,主要是配合氢弹研制部门选择技术路线,由何泽慧挂帅成立了突击队,经过4个半月的苦战,提前一个月完成了第一阶段的入射粒子能量六个反应道的反应截面数据的系统测量。此后又陆续完成了由杨桢战斗队承担的氚截面测量,赵忠尧负责的锂反应截面测量、中子在铀-238上次级中子数测量等。不到半年的时间完成了两、三年才能完成的任务。

(2)轻核理论和轻核反应研究早在1960年底,原子能院就开始着手了氢弹研制的有关工作。部长当时指出:“现在九院正忙于‘原’,你们四〇一所应在‘氢字号’方面先走一步,做些准备。”以黄祖洽(后为于敏)为主的轻核理论组主要进行氢弹各种物理过程、作用原理和可能结构的研究;以为主的轻核反应组主要进行轻核反应截面数据调研及测量方法、技术准备。

、核潜艇研制

1960年4月,根据部里的安排,我所就开始考虑研制核潜艇动力堆的研制任务。成立了以为主任的研究室,完成了第一个船用动力堆的初步设计,并开始了堆芯系统主要部件的设计。。同时自行设计建成了第一个材料试验堆49-2堆,进行了核潜艇动力堆压力钢和其它堆材料的考验。还承担了其它相关的研究、设计和加工工作。

、其它工作

主要是配合钚-239生产线(包括生产堆、后处理厂)开展的相关科研攻关工作。如:生产堆元件、材料及部件的堆照考验,生次临界考验,水腐蚀试验,传热及水力阻力试验,回路设计及堆内试验(),元件检验及性能评价(),氚靶元件设计和材料试验等。再如:后处理厂萃取法工艺流程(汪德熙、朱永濬)的攻关;临界安全研究(彭桓武、)。在确保“一线”任务的同时,原子能院还开展了其它一些科研工作,取得了一批重要的研究成果,如电磁分离器的研制和第一

批稳定同位素的生产,的研制,宇宙线高山实验室的建立,研究强子结构的“层子模型”的发现,中子散射能谱测量等。接下来的“文革”期间,科技人员身处逆境,忍辱负重,继续开展了直接与国防和核工业有关的重点科研任务。如氢弹和核潜艇研制的数据测量及核数据编评,氢弹燃耗测定,核武器研制所需要的电子仪器和各种探测器的生产,核潜艇动力堆的堆物理、热工水力、堆安全、屏蔽计算与实验、元件堆内考验及辐照后检验,人造卫星所需要的晶体探测器、高纯氦-3的研制及元件、部件辐照考验、同位素热源(核电池)的生产,洲际导弹再入时等离子鞘的研究,生产堆后处理三循环改二循环热试验及分析测量方法研究,等等。

实习单位的历史与发展:

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是我国核科学技术的发祥地,她是我国的核科学技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的新中国第一个核科学技术专门研究机构,聚集了一大批我国核科学技术研究的高级人才,为我国核科学技术研究建立了基础条件,并为我国“两弹一艇”研制做出了历史性贡献,更取得了一批有意义的基础性的研究成果,如建成大气型质子静电加速器和高压型质子静电加速器、制备成克级较高纯度的氧化铀重水、高纯石墨的研制等。

面对未来,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将继续坚持“军民结合,寓军于民”,以“基础性、综合性、世界先进水平的核科技研究基地”和“创造一流业绩,造就一流人才,建设一流核科研基地”为目标,以中国先进研究堆、中国实验快堆、北京串列加速器升级工程和核燃料后处理放化实验设施为科技创新平台,以、核电基础和先进核能、核基础科技与交叉学科、核技术应用及产业化为主要方向,继续发扬“以身许国,敢为人先,严谨求实”的“四〇一”精神,不断深化科技体制的改革,为我国核工业和核科学技术的发展再立新功。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精神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精神,简称“四○一精神”,其具体表述为:“以身许国,敢为人先,严谨求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