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现代建筑理念对中国传统建筑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现代建筑理念对中国传统建筑的影响摘要:中国的传统建筑极富民族特色,而其建筑文化又有着悠久的历史,独立于世界建筑之林,我们应当采取保护并继承创新的态度,但由于近年来,西方先进的建筑理论和新潮的建筑风格走进国门,我国的传统建筑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甚至是颠覆,在这样一个传统与创新的交叉点上,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来把握当今建筑的方向和走势显得尤为重要了。
关键词:传统建筑;西方建筑;民族特色
先说个题外话。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完美落幕已整整四年,但近日却在某媒体上看到了其成功的一种说法——风水。鸟巢及水立方的所在地是风水宝地,曾经埋葬过一位清代公主,更关键的是,水立方建在北京城的北面(五行中北方属水),以水为主题的场馆可以滋润北京城。并且北京的中轴线因奥运馆场的建成又向前绵延加长,有利国运。这一说法着实为北京奥运会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同时也为鸟巢和水立方这两个在中国人看来逾越了传统审美的建
筑物找个了堂而皇之的说辞,让人们的质疑声稍微缓和了一些。然而尽管如此,建筑物本身的反传统性和怪异性仍然让国民唏嘘声一片。
如果说鸟巢和水立方这样的建筑有“风水”这一“帮凶”的话,那么,犹如先天小儿麻痹症患者的央视大楼,大盖帽一般的国家大剧院以及缩尖脑袋,挖空心思,旁门左道的杭州市政府大楼,官官
相护的杭州市民中心,此类建筑则显得孤立无援了,我们不禁要问,象征着中国传统文明、符合传统审美的建筑都去哪里了?
西方现代风格的建筑是体现功能性、物质性、结构性和技术性的必然结果,功能的就是美的,人们开始讲究功能、技术和经济利益,开始强调几何构建的形式,开始反对传统诗性的情趣,建筑艺术和审美观念发生了一场彻底的变革,民族建筑文化几乎化为乌有。现代主义建筑宁要混杂不要纯粹,宁要乱七八糟也不要一目了然的统一,这样的建筑怎能不荒诞滑稽?由于西方文化思想的强势冲击,加上建筑师对本国传统文化精神缺乏认识,反映在中国当下的建筑中则大多沿袭西方建筑模式,现代的造型刺激着人们的眼球,在盲目跟风中失去了本民族的文化内涵,导致了上文提到的种种建筑的产生,中国传统哲学理念在此被完全丢弃了。
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的劳动人民用自己的血汗和智慧创造了辉煌的中国建筑文明,那翘起的飞檐,斑斓的琉璃瓦,幽深的回廊,丰富的藻井,无论是雍荣华丽的皇家园林还是自由委婉的江南小宅,无论是苍茫大气的西北风格还是色彩强烈富于特色的少数民族建筑无不代表了中国完整的建筑体系和建筑风格,然而随着全球化进程脚步的加快,这些民族建筑艺术瑰宝正在一点点的消失殆尽。究其原因,则是建筑设计师们都极其缺乏一种文化的自觉,他们总是盲目的崇拜西方,试图从那里寻求新的观念和手法,只要是外国的就是好的,这种妄自菲薄的心理犹如潘天寿所说的“洋奴隶”
和“笨子孙”。在学习和借鉴西方新的建筑理念的同时应充分考虑到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和审美需求,发掘出中国特有的价值,实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历史性努力,而不是一味的追求怪力乱神和新奇建筑样式。
在这一点上,一位美国建筑师亨利墨菲(henry killam murphy,1877—1954)成为我们近代建筑史上不该被遗忘的重要人物,他醉心于将中国丰富的建筑传统与西方先进建筑理论和技术相结合的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在华夏大地上留下了一批被称为“中国古典复兴式”风格的建筑。由他设计建造的诸如长沙雅礼大学、金陵女子大学、复旦大学、燕京大学等等一系列极富中国特色又不失西方建筑理念的建筑成为那个时代的代表。
墨菲始终认为,中国建筑应该与西方建筑一样有自己的地位,而不是一切以西方为标准。墨菲对近代中国建筑的贡献让我们对他心怀感激的同时也很具有讽刺意味,为什么作为中国人自己却不能建造设计具有本民族文化特色的建筑来呢?
中国传统的建筑的确也有很多弊端,比如纵轴对称使得占地面积增大,功能性小于观赏性,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要抛弃有着几千年历史文明的建筑伸手去拿国外的建造理念。我认为我们可以汲取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元素,例如漏窗、斗拱、台基、栏杆等,与现代的建造手法相结合,增强现代住宅的生活韵味。在当今台湾的许多建筑中仍然保留“飞檐”造型,成为其民族记忆和文化精神的重
要表征。
其次,我们可以让古典园林中的山水花木、亭台楼阁等组合在今天的家居布局和城市建设中得到体现,而不要一味的采用西方现代感十足的大理石、玻璃等硬朗的钢架结构。我发现苏州博物馆所运用的中国情节和其散发出来的底蕴,以及设计师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对西方现代文化的浓缩是很有意思的。建筑除了本身一种实用的功能外,还有艺术的美感,使得建筑获得视觉上的享受和审美的价值。而中国美术学院象山中心校区的建筑在传统建筑元素这方面也有所运用,木头、瓦片、回廊的借鉴,小麦、油菜、向日葵等农作物的种植是其他美术院校所不曾见的,这种面向大山面向自然的情节也与许江院长的教育理念相得益彰,只不过山南的建筑群虽有传统元素但外形各个标新立异反显得孤立,缺少了一丝整体性,相比之下,山北的建筑群则更胜一筹。
不管怎么说,近现代中国涌现出的一座座建筑都是中国人民在建筑创新道路上的一种探索,既然是探索就有成功和失败之分,不必讶异。随着经济全球化,文化一体化等进程的加快,我们在敞开国门迎来送往种种理念的同时,要把握好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俗话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把别国的好的理念当作一个跳板以便挖掘本国的价值,但是千万不能用他山之石代替了原先宝贵的玉,这种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结果只属于笨狗熊们而不是智慧的中国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