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总结-7-神经系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理学总结 -7
070、神经系统组成(主要由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
①神经元(neuron ):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胞体:位于脑、脊髓和神经节,为神经元代谢和营养中心,可接受信息、合
成递质;胞突:树突:接受信息、引起兴奋或抑制;
轴突:包以髓鞘或神经膜,共同构成神经纤维,产生AP (神经冲动),传出信息;
功能:接受刺激、传递信息、分析综合信息、发出传出指令、内分泌;
①神经纤维的轴浆运输功能
轴浆运输(axoplasmic transport ):轴突内轴浆的运输物质的过程;耗能轴浆运输具有双向性:顺向运输:自胞体向轴突末梢运输;快速:具有膜结构细胞器,如线粒体、递质囊泡、分泌颗粒等;慢速:与细胞骨架有关的微丝和微丝蛋白及一些蛋白酶;逆向运输:由胞质动力蛋白将一些物质从轴突末梢向胞体方向运输;包括一些可被神经元再利用物质,部分病毒(狂犬病毒)和毒素(破伤风痉挛毒素)等;
②神经的营养性作用和神经营养因子
神经的营养性作用(trophic action ):神经末梢经常释放一些物质(营养因子),持续调节所支配靶组织的
代谢活动,影响其结构和功能。营养作用与神经冲动无关
神经营养因子(neurotrophic factor ):又靶细胞产生的天然蛋白质,是神经细胞发育、分化、成熟、存活的调控因子,也是神经元损害或发生病变时保护其存活及再生的必需因子,包括NGF、BDNF、NT-3、IGF-1 、TGF等;
②神经胶质细胞(glial cell ):数量巨大、功能复杂;
分布: 中枢神经系统: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室管膜细胞、脉络丛细胞等;外周神经系统:卫星细胞(神经节内)、施万细胞(形成髓鞘)等;
作用:①支持、绝缘、屏障作用:大多星形胶质细胞构成支持神经元支架、少突胶质细胞形成神经纤维髓鞘、参与构成血脑屏障等;
②对神经元营养作用:运输营养物质和排泄代谢产物、产生大量神经营养因子以维持神经元结构功能;
③调节、维持细胞外适合离子浓度:维持神经元电活动正常进行;
④参与某些神经递质代谢;
⑤免疫应答作用:星形胶质细胞可作为中枢神经系统抗原提呈细胞;
⑥对神经修复、再生的影响;
071、神经元的通讯功能
㈠同一神经元内信息传导
①轴突信息传导:轴突是神经信息传出主要结构;
本质:动作电位的不断产生(以动作电位信息为主);结构基础:轴突膜上丰富电压门控Na+、K+通道;
神经纤维传导神经冲动的特征:
①生理完整性;②双向性;③绝缘性:保证神经调节的精确性;④不衰减性;⑤相对不疲劳性;
②树突信息传导:树突是神经信息传入主要结构;
本质:多数不能产生和传播动作电位,神经信息以局部电位信息为主,传播方式为衰减性电紧张扩布;结构特点:树突膜上缺乏足够电压门控Na+通道;
③胞体信息传导:主要传导局部电位性质的神经信息,存在电压门控Na+、K通道,也可产生和传播动作电位;
㈡不同神经元间信息传导(神经元的跨细胞信息传导)
①电突触传递:电突触:以电紧张扩布直接传递信息的突触;电突触的结构基础为缝隙连接(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均不增厚,膜两侧
无囊泡,突触间隙仅2nm),其阻抗低,电传递速度快,几乎没有潜伏期,可进行双向传递;哺乳动物体内分布不多,在心肌、平滑肌、肝等组织细胞间分布较广泛;
②非定向突触性化学传递(non-directed syn aptic chemical tran smissi on )
曲张体(varicosity ):非定向突触性化学传递的结构基础;曲张体内含有大量突触小泡,当神经冲动到达曲张体时,递质从曲张体释出,以扩散方式到达效应细胞,与膜上受体结合产生一系列生理效应的过程,即非定向突触性化学传递;多见于心胆碱能和肾上腺素能神经纤维与心肌细胞之间;
特点:①存在信息传递的两个细胞距离较远,突触前后成分无特化的突触前膜和后膜;
②曲张体与突触后成分无固定接触,一个曲张体释放递质可作用于较多突触后成分(无特定靶点、效应具弥散性);
③释放递质能否产生效应决定于临近细胞膜上有无相应受体;
④传递时间长、变异大;
⑤与电突触传递相比跨细胞传递模式是电信号- 化学信号-电信号,而非电信号- 电信号;
③经典突触性化学传递
突触(synapse ):神经元之间紧密接触并进行信息传递的部位;(突触小体与下一个神经元接触点)
突触小体(synaptic knob ):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形成许多分支,每个分支末端膨大形成的球形结构;
①突触的结构:
突触前膜:含突触小泡(内含神经递质囊泡);
突触间隙:含水解酶;突触后膜:含受体、离子通道;
②突触的分类:
①轴突-胞体突触;②轴突-树突突触;③轴突-轴突突触;④树突-树轴突触;
③突触传递一般过程:(以经典轴突- 胞体突触为例)
神经冲动达末梢T突触前膜去极化T Ca2+通道打开,内流,胞质内[Ca2+] 囊泡运动(达突触前膜活化区)
)7递质与后膜受体结合T后膜离子通透性变化,产生突触后电位(一定程度去极化或超极化);
T递质释放至突触间隙(扩散
突触传递产生的效应(产生何种电位)与释放递质及后膜受体有关;突触后电位分为: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①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xcitatory postsy nap tic pote ntial ,EPSP :突触前膜释放兴奋性递质,与突触后
膜特异性受体结合,突触后膜产生的局部去极化电位;
特点:局部电位(非动作电位);去极化大小与刺激强度有关(EPSP幅度大小与释放神经递质量成正比);
产生机制:前膜AP T释放兴奋性递质,与后膜受体结合T P Na+f、R K+?T Nh内流〉K+外流(配体门控通道开放)T局部去极化(快EPSP;
慢EPSP K+电导
②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nhibi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 IPSP ):突触前膜释放抑制性递质,与突触后
膜相应受体结合,突触后膜产生的超级化电位(IPSP);
产生机制:神经冲动达末梢T突触前膜去极化T Ca2+内流T释放抑制性递质,与后膜受体结合T突触后膜
P cl-f、P K+?T Cl-内流、K+外流T后膜超极化(快IPSP);
慢IPSP:K+电导f;
④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和抑制:取决于EPSP和IPSP的代数和;
EPSP的作用〉IPSP作用,突触后神经元兴奋;
EPSP总和达TP水平,轴突始段产生AP
EPSPC TP水平,易化作用f (后膜兴奋性f);
动作电位在突触后的产生:EPSP总和达阈电位水平,轴突始段扩布性AP;
⑤突触(中枢兴奋)传递特点:
①单向传递:由于突触结构与功能特点,神经冲动经过突触时只能从突触前神经元传到突触后神经元;
②突触(中枢)延搁:大多数突触传递都经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进行,耗时较多,这个时间延搁决定刺
激引起效应的潜伏期长短,传递经过突触越多,有潜伏期越长;
③时间总和:兴奋性地质传递时,若与下一个神经元连接的突触小体以适当快的速度连续兴奋时,其在突触
后膜引发的EPSP可叠加,引起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动作电位;
空间总和:当个突触小体兴奋不足以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当与下一个神经元连接的多个突触小体同时兴奋时,EPSP可叠加,弓I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
时间/ 空间总和是阈下刺激引起机体神经性反应的突触基础,抑制也有时间/ 空间总和作用;
④对环境变化敏感:突触是神经通路各部分中最易受内环境变化影响部位,离子浓度、氧含量、pH、代谢产
物改变、神经递质量、受体数量、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特性等均可影响突触传递过程;突触疲劳:高频神经冲动持续通过突触时,可使突触前末梢内神经递质释放速度超过合成速度,导致神经
递质耗竭,是信息通过突触效率下降的现象;
⑤可塑性:突触的结构和功能发生较长时程的增强或减弱的特性;
突触增强(突触易化):表现为突触形态结构的组成数量增加和突触功能效应增强;突触抑制:表现为突触形态结构组成数量减少和突触功能效应减弱;
⑥后放:在多突触构成反射回路中,当刺激停止后,传出神经元往往可继续发放冲动,使反射活动持续一段时间的现象;
⑥影响突触传递的因素:
①递质释放:主要取决于进入突触前膜末梢的Ca2+S(Ca2+内流);也与突触囊泡蛋白等相关蛋白有关;
②递质清除:递质灭活(被酶代谢);递质再摄取(已释放递质通常被突触前末梢、胶质细胞再摄取);
③影响受体:受体数量、受体与递质亲和力(受体的上调、下调效应;受体阻断剂);
④突触前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