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科颅骨X线摄影技术操作规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放射科颅骨X线摄影技术操作规范
【适应证】
1.头颅先天性疾病。
2.颅骨炎症、肿瘤及肿瘤样病变。
3.外伤。
4.钙化性颅内占位疾病。
5.颅内压增高症。
【禁忌证】
临床疑有颅底骨折病人,不宜做颅底-顶位检查。
(一)颅骨一后前正位
【操作方法及程序】
1.病人俯卧于摄影台上,两臂置于头部两旁。
6.头部正中矢状面垂直床面,并与暗盒中线重合。
7.两侧耳垂根部与台面等距,下颌稍内收,使听眦线与台面垂直。
8.暗盒上缘超过头顶3cm,下缘包括部分下颌骨。
9.采用滤线器或滤线栅摄影。摄影距离为IOOCm。
10中心线经枕外隆凸,通过眉间垂直射入暗盒。
11由摄影技师认真填写检查申请单的相关项目和技术参数,并签名。
【注意事项】
病人俯卧有困难,也可采用仰卧位摄影。
(二)颅骨一侧位
【操作方法及程序】
1.病人俯卧于摄影台上,头侧转,被检侧紧贴床面。对侧前胸抬起,肘部弯曲,用前臂支撑身体。
12头颅矢状面与床面平行,瞳间线与床面垂直,下领略收。
13胶片上缘超出头顶,下缘包括部分下颌骨。
14采用滤线器或滤线栅摄影。摄影距离为IOOCm。
15中心线经蝶鞍,即外耳孔前、上方各2.5Cm处,与暗盒垂直射入。
16由摄影技师认真填写检查申请单的相关项目和技术参数,并签名。
【注意事项】
使用滤线器摄影。
(三)颅底——颁顶位
【适应证】
1.颅底先天性疾病。
2.颅底骨炎症、肿瘤及肿瘤样病变。
3.颅内疾病所致颅底病变。
4.内听道、鼻旁窦、戳骨等病变。
【禁忌证】
临床疑有颅底骨折病人,不宜做颅底•颁顶位检查。
【操作方法及程序】
1.病人仰卧于摄影台上,背部用棉枕或沙袋垫高,魄关节和膝关节弯曲。
5.头顶部下垂,尽量后仰,使其与床面接触。
6.头颅正中矢状面垂直床面,并与暗盒中线重合,听毗线尽量与暗盒平行。
7.胶片上缘超出前额部,下缘包括枕外隆突。
8.采用滤线器或滤线栅摄影。摄影距离为IOOCm。
9.中心线向头侧倾斜5。-10°,经两侧下颌角连线中点射入暗盒中心。
10由摄影技师认真填写检查申请单的相关项目和技术参数,并签名。
【注意事项】
1.对仰头受限达不到标准时,应调整中心线倾角和暗盒。调整原则是听眶线平行暗盒,中心线与听毗线保持95°。
11设备条件允许时,也可采取坐位摄影。
(四)颅颈交界部一一侧位
【适应证】
1.颅颈交界部先天畸形。
12颅颈交界部骨源性疾病。
【操作方法及程序】
1,病人侧立或侧坐于立式摄影架前。头颈部正中矢状面与暗盒平行,下颌前伸,使听鼻线与地面平行。
2.双手放于背后并尽力下拉,使双肩下垂。
3.胶片上缘位下枕外隆凸上6cm,下缘包括上部颈椎。
4.采用滤线器或滤线栅摄影。摄影距离为IOOCm。
5.中心线呈水平方向,经暗盒中心垂直射入。
6.由摄影技师认真填写检查申请单的相关项目和技术参数,并签名。
【注意事项】
1.本摄影位置一定要保持颈部持重下的体位。
7.为防止病人移动造成影像模糊尽量采用短时间曝光,必要时协助病人固定。
8.暗盒横放。
9.建议屏气曝光。
(五)内听道一经眶位
【适应证】
1.内听道先天性疾病。
10内听道炎症、肿瘤及肿瘤样病变。
11听神经瘤引起的内听道扩大。
【操作方法及程序】
1.病人俯卧于摄影台上,头正中矢状面垂直床面并与暗盒中线重合,听眦线垂直床面。
12暗盒横放,外毗联线置于暗盒上下中线。
13采用滤线器或滤线栅摄影,摄影距离为IOOCm。
14中心线经两外耳孔连线中点,垂直射入暗盒。
15由摄影技师认真填写检查申请单的相关项目和技术参数,并签名。
【注意事项】
1.摄影时,保持两侧外耳孔至床面等距。
2.病人俯卧有困难,也可以采取仰卧位。
(六)内听道一汤氏位(TOWneS位)
【适应证】
1.枕骨和颗骨岩部的病变。
2.听神经瘤引起的内听道扩大。
【操作方法及程序】
1.病人仰卧于摄影台上,两臂放于身旁。
2.头正中矢状面垂直床面并与暗盒中线重合。
3.下颌内收,使听眦线与床面垂直。
4.胶片上缘与头顶平齐,下缘抵下颌骨。
5.采用滤线器或滤线栅摄影。摄影距离为IOOcm.
6.中心线向足侧倾斜30°,经眉间上方约IOCm处射入,从枕外隆凸下方射出。
7.由摄影技师认真填写检查申请单的相关项目和技术参数,并签名。
【注意事项】
8重点观察枕骨及枕骨大孔,中心线需倾斜45°。
(七)视神经孔一后前斜位(RheeSK位)
【适应证】
1.视神经孔先天性发育异常。
2.肿瘤源性视神经孔扩大。
3.眶内压或颅内压增高引起的视神经孔扩大。
4.后组筛窦病变。
【操作方法及程序】
1.病人俯卧于摄影台上,肘关节屈曲,双手置于头部两侧,以固定头部。
2.头颅正中矢状面向被检侧倾斜37°,将被检侧眼眶外下1/4置于暗盒中心。
3.病人戳骨、鼻尖及下领领部三点紧贴台面,保持头部的稳定。使头颅矢状面与暗盒成53°,听鼻线垂直暗盒边缘。
4.采用滤线器或滤线栅摄影。摄影距离为IoOCm。
5.中心线经被检侧眼眶外下1/4处,垂直射入暗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