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燃固体的燃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是固体在燃点时的燃烧热传 递到其表面的份数 是固体释放可燃气所需要的 热量;
是固体释放的可燃气在燃 点时的临界物质流量;
是单位固体表面上火源的 加热速率
是单位固体表面上火源的 加热速率热损失速率
单位固体表面上净获热率。
S = (ϕ ⋅ ΔHC − LV )⋅ Gcr + Q& E − Q& l ≥ 0
18 22 45 28 32
某些常见高聚物的氧指数
物质名称 氧指数 物质名称
聚苯并咪 唑
41
氯丁橡胶
聚酰甲胺
41
硅橡胶
聚糖醇
31
缩醛共聚 物
酚醛树脂
35
聚碳酸酯
环氧树脂
20
聚四氟乙 烯
氧指数 26
26~39 15 27 >95
固体点着温度测试仪
氧指数测定仪
1—试样; 2—夹具; 3—点火器; 4—金属丝网; 5—支架; 6—柱内玻璃珠; 7—钢底盘; 8—三通管; 9—截止阀; 10—支持器内小孔; 11—压力表; 12—精密压力调节器 13—过滤器; 14—针形阀; 15—转子流量计
T0
T∞
dt = (τA) ⋅ ρ ⋅ c ⋅ dT A⋅ h ⋅ (T∞ − 2T + T0 )
ti
=
τρc 2h

ln⎜⎜⎝⎛
T∞
T∞ − + T0
T0 − 2Ti
⎟⎟⎠⎞
(4)当物体一面受热通量为的辐射加热,另一面绝热时
假设物体吸收率为α,在时间间隔dt内,能量平衡
( ) 方程可写成 A⋅α
Q&
150 250~295

107 150~200 蚕丝
235 250~300
第一节 固体燃烧概述
二、评定固体火灾危险性的参数 (三)自燃点
常见高分子物质的自燃点
物质名称 自燃点 (oC)
棉花 255 报纸 230 白松 260
物质名称
聚乙烯 聚氯乙烯 有机玻璃
自燃点 (oC) 349 454
450~462
4
物质名称
聚甲醛
聚甲基丙烯酸 甲酯 聚乙烯
聚丙烯 聚苯乙烯
一些高聚物的Gcr和ϕ值
Gcr g/(m2·s)
ϕ
物质名称
3.9
0.4 酚醛泡沫(GM—
5
57)
3.2
0.2 7
聚乙烯—42%Cl
1.9
1.9 聚氨酯泡沫
2.2
2.2 聚异氰酸酯泡沫
3.0
3.0 聚乙烯—25%Cl
Gcr g/(m2·s ϕ
1
第一节 固体燃烧概述
一、固体燃烧的形式 (六)异相和同相燃烧 异相燃烧(非均相):可燃物与氧化剂处于 固、气两种不同状态时的燃烧现象。 同相燃烧(均相):可燃物与氧化剂都处于 气相状态时的燃烧现象。
第一节 固体燃烧概述
一、固体燃烧的形式 (一)蒸发燃烧 (二)表面燃烧 (三)分解燃烧 (四)熏烟燃烧(阴燃) (五)轰燃 (六)异相和同相燃烧
T0
T0
ti
=
τρc 2h
⎡ ⋅ ln⎢⎣αQ& r''
αQ& r''
− 2h(Ti

− T0 )⎥⎦
二、固体火焰传播理论
燃烧起始表面”
Q&
V
“燃烧起始表面”是指固体火焰传播时正在燃烧 的火焰和未燃物质之间的界面,穿过这个界面的传 热速率决定了火焰传播或火灾蔓延的速度。
在火场上,火焰传播速度和可燃物面积大小 决定了火势发展的快慢。
第一节 固体燃烧概述
二、评定固体火灾危险性的参数
(一)熔点、闪点和燃点
(二)热分解温度
可燃固体受热发生分解的初始温度。
几种可燃固体的热分解温度与燃点的关系
固体名称 热分解 燃点(oC) 固体名称 热分解 燃点(oC)
温度(oC)
温度(oC)
硝化棉
40
180
棉花
120
210
赛璐珞 90~100 150~180 木材
一、固体引燃条件和引燃时间
研究对象:受热时能释放出可燃气体的固体
引燃条件:取决于其释放出的可燃气 能否保持一定浓度
ϕ ⋅ ΔHCGcr + Q& E ≥ LV ⋅ Gcr + Q& l 热平衡方程
S = (ϕ ⋅ ΔHC − LV )⋅ Gcr + Q& E − Q& l ≥ 0
ϕ
LV Gcr
QE
Ql S
5
根据能量守恒方程,“火焰传播的基本方程”为
ρ ⋅V ⋅ Δh = Q&
V = Q& ρ ⋅ Δh
V是火焰传播速度; Q& 是穿过界面的传
热速率;ρ是固体的密度 ;△h是单位质量 的固体从初温T0上升到燃点Ti时的焓变。
第二节 固体着火燃烧理论
三、固体着火和燃烧的影响因素 (一)外界火源或外加热源
第一节 固体燃烧概述
二、评定固体火灾危险性的参数 (一)熔点、闪点和燃点 (二)热分解温度 (三)自燃点 (四)比表面积 (五)氧指数
3
第二节 固体着火燃烧理论
一、固体引燃条件和引燃时间 二、固体火焰传播理论 三、固体着火和燃烧的影响因素 (一)外界火源或外加热源 (二)固体材料的性质 (三)固体材料的形状尺寸及表面位置 (四)外加环境因素
2A ⋅ h ⋅ (T∞ − T ) ⋅ dt = (τA) ⋅ ρ ⋅ c ⋅ dT
A是薄物体受热面积;T是薄物体在时刻 t的温度;dT是薄物体经dt后的温度变化
dt = τρc ⋅ dT 2h T∞ − T
T∞
积分:t=0到ti;T=T0到Ti
ti
=
τρc 2h

ln⎜⎜⎝⎛
T∞ T∞
− T0 − Ti
⎟⎟⎠⎞
(2)如果物体单面受热,另一面绝热,引燃时间为
ti
=
τρc h

ln⎜⎜⎝⎛
T∞ T∞
− T0 − Ti
⎟⎟⎠⎞
(3)如果物体单面受热,另一面不绝热
A⋅ h ⋅ (T∞ − T ) ⋅ dt = (τA) ⋅ ρ ⋅ c ⋅ dT + A⋅ h ⋅ (T − T0 )dt
A⋅ h ⋅ (T∞ − 2T + T0 ) ⋅ dt = (τA) ⋅ ρ ⋅ c ⋅ dT
第三节 几类典型固体的燃烧
一、高聚物的燃烧 二、木材的燃烧 三、煤的燃烧 四、金属的燃烧
第三节 几类典型固体的燃烧
一、高聚物的燃烧 (一)三大常见高聚物
塑料、橡胶、纤维 (二)高聚物的燃烧过程
热软化熔融、热分解、着火燃烧 (三)高聚物燃烧的普遍特点
1、发热量较高、燃烧速度较快 2、发烟量较大、能见度降低 3、燃烧(或分解)产物的危害性大
10
19
2
kW/m 13
kW/m2
8 kW/m2
0 kW/m2
102
103
104 预热时间(s)
7
第二节 固体着火燃烧理论
一、固体引燃条件和引燃时间 二、固体火焰传播理论 三、固体着火和燃烧的影响因素 (一)外界火源或外加热源 (二)固体材料的性质 (三)固体材料的形状尺寸及表面位置 (四)外加环境因素
如果S<0,固体不能被引燃或只能发生闪 燃;
如果S>0,固体表面接受的热量除了能维 持持续燃烧,还有多余部分。这部分热量可 以使可燃气的释放速率进一步提高,为固体 持续燃烧创造更好的条件;
Swk.baidu.com0固体能否被引燃的临界条件。
对于一定厚度无限大固体,可用下式估算:
Q& l
= εσTi4
+
K
⋅ TS
− T0 αt
1.0
10 风速(m/s)
火焰传播速度(mm/s)
三、固体着火和燃烧的影响因素 (四)外加环境因素
3、氧浓度
火焰传播速度(mm/s)
100
100%O 2
10
1.0
62%O 2
46%O 2
0 10
100
1000 压力(KPa)
三、固体着火和燃烧的影响因素 (四)外加环境因素
4、环境温度
10 1.0 0.1 0.01

4.4 0.17
6.5 0.12 5.6 0.11 5.4 0.11 6.0 0.19
薄片状固体(Bi=hL/K数较小): 如窗帘、幕布之类 估算薄物的引燃时间 假设一薄物体的厚度、密度、热容和它 与周围环境间的对流换热系数分别为τ、 ρ、c、和h; 薄物体的燃点和环境温度(或物体初温) 分别为 Ti和T0。 (1)当薄物体两边同时受温度为T∞ 的热气流加热
例如:纸张、锯末、纤维织物、纤维素板、胶乳 橡胶以及某些多孔热固性塑料等
第一节 固体燃烧概述
一、固体燃烧的形式
(五)动力燃烧(爆炸)
定义:可燃固体析出的可燃挥发份遇火源所发 生的爆炸式燃烧。
分类:粉尘爆炸、炸药爆炸、轰燃等
轰燃:可燃固体由于受热分解或不完全燃烧析出可燃气体,当 其以适当比例与空气混合后再遇火源是,发生的爆炸式预混燃 烧。 例如:赛璐珞,析出CO; 聚氨酯,析出HCN等
第一节 固体燃烧概述
二、评定固体火灾危险性的参数 (四)比表面积:单位体积固体的表面积 (五)氧指数
定义:在规定条件下,刚好维持物质燃 烧时的混合气体中最低氧含量的体积百分数。
易燃 难燃 高难燃(不燃)
氧指数范围 <22 22~27
>27
物质名称 聚苯乙烯 聚乙烯醇 聚氯乙稀
聚苯氧 聚砜
表6-3 氧指数
点火源必须处于可燃挥发份的气流之内 才能使固体引燃。
加热速率越大,固体越容易被引燃。
第二节 固体着火燃烧理论
三、固体着火和燃烧的影响因素 (一)外界火源或外加热源 (二)固体材料的性质
熔点 热分解温度 气化热(LV) 燃烧热 热惯性(kρc)
第二节 固体着火燃烧理论
三、固体着火和燃烧的影响因素 (一)外界火源或外加热源 (二)固体材料的性质 (三)固体材料的形状尺寸及表面位置 比表面积大,增大与氧气接触机会,容易点燃; 薄物体表面导热能力强,比厚物体容易着火燃烧。 相同材料、相同外界条件,位置不同引起燃烧速 度的不同。
'' r
⋅ dt − h ⋅ A⋅ (T − T0 )dt = τAρcdT
Qr
dt
=
αQ& r''
τρc
− h(T

T0
)
dT
T0
对该式从T0到Ti积分得引燃时间为
ti
=
τρc h
⎡ ⋅ ln⎢⎣αQ& r''
αQ& r''
− h(Ti

− T0 )⎥⎦
(5)如果一面受辐射热,另一面不绝热,则有
( ) Qr A ⋅α Q& 'r' ⋅ dt − 2h ⋅ A ⋅ (T − T0 )dt = τAρcdT
第六章 可燃固体的燃烧
第一节 固体燃烧概述
一、固体燃烧的形式 (一)蒸发燃烧 (二)表面燃烧 (三)分解燃烧 (四)熏烟燃烧(阴燃) (五)轰燃 (六)异相和同相燃烧
第一节 固体燃烧概述
一、固体燃烧的形式 (一)蒸发燃烧 火源加热——熔融蒸发——着火燃烧(关键阶段) 例如:硫、磷、钾、钠、蜡烛、松香、沥青等 火源加热——升华——着火燃烧 例如:樟脑、萘等
三、固体着火和燃烧的影响因素 (三)固体材料的形状尺寸及表面位置
第二节 固体着火燃烧理论
三、固体着火和燃烧的影响因素 (四)外加环境因素
1、风速 2、压力 3、氧浓度 4、环境温度
6
三、固体着火和燃烧的影响因素 (四)外加环境因素
1、风速
10
火焰传播速度(mm/s)
4.0
1.0
0.4
0 0.2
1.0
第一节 固体燃烧概述
一、固体燃烧的形式 (二)表面燃烧
在可燃固体表面上,由氧和物质直接作用 而发生的燃烧现象。 例如:木炭、焦炭、铁、铜等 (三)分解燃烧 火源加热——热分解——着火燃烧(关键阶段) 例如:木材、煤、合成塑料、钙塑材料等
第一节 固体燃烧概述
一、固体燃烧的形式
(四)熏烟燃烧(阴燃)
定义:某些物质在堆积或空气不足的条件 下发生的只冒烟而无火焰的燃烧现象。
第一节 固体燃烧概述
二、评定固体火灾危险性的参数 (一)熔点、闪点和燃点 (二)热分解温度 (三)自燃点 (四)比表面积 (五)氧指数
第一节 固体燃烧概述
二、评定固体火灾危险性的参数 (一)熔点、闪点和燃点 熔点:固体燃点是指可燃固体加热到一定温 度,遇明火发生持续燃烧时的最低温度。 ¾熔点越低的可燃固体,闪点和燃点也越低, 火灾危险性越大
ε是固体的辐射率;σ是斯蒂芬—玻尔兹曼 常数;Ti、Ts、T0分别是固体的燃点、燃点时的表 面温度和环境温度;K和α分别是固体的导热系数 和热扩散系数;t是固体受火源加热的时间;
Gcr与ϕ有如下关系:
Gcr
=
h c

⎜⎜⎝⎛1
+
3000 ϕ ⋅ ΔH C
⎟⎟⎠⎞
h为火焰与固体表面之间的对流换热系 数,c为空气的热容
物质名称
聚酰胺 醋酸纤维素 硝酸纤维素
自燃点 (oC) 424 475 141
2
第一节 固体燃烧概述
二、评定固体火灾危险性的参数 (四)比表面积:单位体积固体的表面积 ¾相同的可燃固体,比表面积越大,火灾危险 性越大。 ¾ 随着粉尘的比表面积增大,其爆炸下限降 低,最小引爆能变小而最大爆炸压力增大。
燃烧(或分解)产物的危害性
高聚物在燃烧(或分解)过程中,会产生CO、氮氧化 物、HCl、HF、HCN、SO2及COCl2(光气)等有害气 体,加上缺氧窒息作用,对火场人员的生命安全构 成极大的威胁。
10 风速(m/s)
三、固体着火和燃烧的影响因素 (四)外加环境因素
2、压力
火焰传播速度(mm/s)
100 10 1.0
0 10
100
1000 压力(KPa)
三、固体着火和燃烧的影响因素 (四)外加环境因素
3、氧浓度
火焰传播速度(mm/s)
10
100%O 2 62%O2
4.0
46%O2
1.0
0.4
0 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