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五首(岂曰无衣、行路难、登高、雨霖铃、赤壁怀古)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时光匆匆,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面对遥远的过去,我们总有这样一种好奇心:想知道我们的祖先他们是如何生活,如何劳作,战争来临时他们是如何面对,和平安适时又是如何把酒言欢……今天,就让我们通过学习这四首诗,穿越遥远的时空,走近他们的身边,聆听他们的心声。(板书课题)

二、了解《诗经》

请学生谈谈自己对《诗经》的了解,教师作补充总结。

(投影)并让学生勾画课本“相关链接”。

《诗经》,305首,又称“诗三百”,反映公元前11世纪西周初年至公元前6世纪春秋中期近500年间的古代社会生活。《诗经》是中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因它的内容以反映劳动人们生活的“国风”为主,所以文学史上把这类诗歌称为“风体诗”。

《诗经》分“风”“雅”“颂”三部分。其中十五国风占160篇,多是各个诸侯国家的民间歌谣。

《诗经》主要有三种表现手法:

赋:铺陈叙事。

比:借物托情。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

“风”“雅”“颂”“赋”“比”“兴”,文学史上合称《诗经》“六义”。

三、教学《无衣》

1朗读课文,请同学们集体朗读一遍课文,进一步要求读出诗歌的语气、语调。如:“岂曰/无衣?”反问语气,升调。“与子/同袍”。肯定语气,降调。“王于/兴师,脩我/戈矛,与子同仇。”表现军情紧急,快连。感叹,降调。

2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把握课文内容。

提示:

衣:上衣。袍:长袍,相当现在的斗篷或披风。裳:下衣。

3明确内容:《无衣》是秦国人民抗击西戎入侵的军中战歌,是一首爱国歌曲。表现了士兵们同甘共苦,互相关心,团结一致,同仇敌忾的战斗意志和乐观精神。

五、教师范读

六、学生自读、学生齐读、点名学生读、让学生根据注释和自己的想象

翻译

七、教师翻译。布置作业。

同学们自行组合,利用图书馆或网络,收集整理先秦反映礼乐文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