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基本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初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的基本策略
摘要:笔者认为初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的基本策略应立足四个方面:第一,立足新课标,确定历史教学的三维目标;第二,立足学科特点,整合历史课程资源;第三,立足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培养,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第四,立足学生历史思维发展,形成历史学科的思维结构体系。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基本策略
有效教学含义从“有效”和“教学”两个角度来界定,得出有效教学的理念:①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②有效教学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③有效教学更多地关注可测性或量化;④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⑤有效教学也是一套策略,包括教学准备、教学实施、教学评价三个方面[1]。
所谓“历史课堂有效教学”,主要是指通过历史教师在一段时间的课堂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
历史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
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
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实现历史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和高效呢?笔者认为,在历史课堂教学活动中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立足新课标,确定历史教学的三维目标
普通初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基础课课程[2]。
这就明确地告诉我们,历史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现代公民的人文素养。
而其宗旨在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而初中历史课程目标又分为三个部分,即: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必须强调,三维目标不是彼此独立、相互割裂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融合的,知识中有情感,能力中有方法,过程中有价值取向。
也只有通过三维目标的实施,我们的教学活动才达到《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要求。
例如,我们在设计九年级下册第19课机遇与挑战《走向全球化》这一节的三维目标时,可以这样设计:
知识与能力目标:概述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探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和对策;
过程与方法目标:开展课堂讨论或辩论: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如何解决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出现的
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形成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树立科学意识和全球意识。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将这三维目标有机的融合为一个整体。
知识与能力目标只有通过一定的过程与方法才能实现;而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只渗透于知识与能力目标和过程与方法目标当
中才能更好的达成。
我认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是根本,作为现代公民,必须有崇高的品德和庄严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过程与方法目标是培养能为国家、社会作出贡献的现代公民的手段;而作为一个合格的、高素养的现代公民,必须实现知识与能力教学目标。
二、立足学科特点,整合历史课程资源
广义的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的课程资源仅指教学内容的直接来源。
我们可以选择一个较为折中的课程资源概念,即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因素来源与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3]。
就历史课程来讲,历史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历史课程目标实现的各种资源的总和。
根据较为常用的分类方法,我们可将历史课程资源分为下列几种:1.历史教材;2.学校图书馆;3.社区历史课程资源;4.历史音像资料;5.历史遗迹和各类博物馆、纪念馆;6.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
它们是保证课程实施的重要条件,同时它们的获得途径也是多元化的。
对于初中历史教学而言,由于教学环境和条件的限制,我们应充分开发利用网络资源,同时应尽可能挖掘其他资源,为教学提供更丰富更直观的素材。
例如,在讲《走向全球化》这一节时,可以整合课程资源进行这样的设计:
课前预习时,我们可以指导学生查阅报刊,了解当前各国对经济全球化的态度,以及经济全球化对我们的影响。
新课导入时,通过互联网搜索一些跨国公司的著名商标,如耐克、阿迪达斯、可口可乐、保洁、海尔等,说明当今世界的经济全球化趋势。
在授课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历史图片和音像资料,分析经济全球化的利弊。
为了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我在新浪网上搜索这样一段材料,“反全球化人士从来不拒绝全球化带给他们的方便。
他们乘坐着跨国航空公司的航班,转战各大洲;他们用最先进的移动电话,进行联络;他们提着便携式电脑,随时在网上与五湖四海的朋友串联;当资本仍然不能无障碍在各个国家间流动的时候,反全球化却已经充分地全球化了。
”
在本节内容结束时,为了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我引了美国著名历史学家斯塔夫里亚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讲的一段话“要确切认识西方的历史或非西方的历史,没有一个包括这两者的全球性观点是不行的:只有运用全球性观点,才能了解各民族在各个时代中相互影响的程度,以及这种影响对决定人类历史所起的重大作用。
”利用这段材料,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全球意识和开放心态。
当然,对于历史课程资源的选用,必须与学生学习的内部条件相一致,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发展需要;必须与教师教育教学修养的现实水平相适应。
三、立足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培养,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
基于对传统学习方式,特别是以接受式学习为代表的传统学习方式弊端的清晰认识,新课程倡导新的学习方式,即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标志,其突破点在于相对过去的“被动、机械学习”提出高质量的“自主学习”,相对于过去的“个体学习”提出“合作学习”,相对于过去的“接受学习”提出“探究学习”。
新的学习方式最终要形成的局面是:学生在教师折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于学习”,即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方式[4]。
在讲解《挑战“两级”》这一课时,我选择了三幅画片,即图一《欧盟旗帜》、图二《欧元》、图三《20世纪50—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率简表》。
我进行了如下的教学设计:第一,让学生通过合作讨论的方式,分析三幅图片材料中隐含的历史信息。
第二,我设计了两道探究题,其中一题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日本开始摆脱“和平宪法”束缚,从“专守防卫”正式踏上了“海外派兵”之路。
种种迹象表明,日本军国主义有明显的抬头倾向。
阅读有关背景文章,思考日本军国主义势力抬头的原因。
”如果长期坚持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的自我学习的能力会不断得到提升。
需要说明的是,每一种学习方式都有其适用的范围,都有其发挥作用的条件。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有其局限性和发挥作用的前提,选用时必须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知识特点和学生实际,并注重与其他学习方式的相互结合。
四、立足学生历史思维发展,形成历史学科的思维结构体系
历史思维,是一种学习历史知识的独特思维形式,促进历史思维的形成和发展,是历史教学的任务之一。
所谓历史思维“其本质就是依据历史资料,生动、完整、具体地再现逝去的历史……它是看待社会历史的态度,是认识历史的方法” [5]。
学生历史思维的发展,关键在于教师教学活动中的启发培养。
例如,我们在讲解《开启思想解放的闸门》这一课时,会遇到评价某一思想的问题。
那么,我们就要帮助学生形成解决这一问题的思维方法。
例如,我们评价林则徐、魏源的思想时,帮助学生形成一种思维结构,即评价某一思想,一般从性质、进步性、局限性三个方面进行。
那么,当我们评价洋务派的“中体西用”的思想时再进一步强化这一思维结构。
而当我们评价资产阶级维新思想时,学生就会很自然的运用这一思维结构进行分析、思考了。
通过课堂教学,我们要帮助学生形成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问题的多种思维结构,以致最终形成历史学科的思维结构体系。
这样,学生的历史思维也就形成并得到发展了。
总之,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的评价尺度也许不仅仅局限此。
这也仅仅是本人的抛砖引玉之举。
希望以此能引起大家的共同探讨并深入研究,为今后的初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的评价提供一定参考。
参考文献:
[1] 钟启泉,崔允漷,张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22-223.
[2]《普通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出
版,2003.1.
[3]张文军,李云淑,王俊.初中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实践智慧[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2.
[4]杨九俊,吴永军.建设新课程从理解到行动学习方式的变革[m] .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2-3.
[5]白月桥.历史教学问题探讨[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