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刹海景区定位的深层思考概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什刹海:人文奥运与休闲主题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发展研究院张凌云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管理学院厉新建

在什刹海风景区,可以明显地感到有“两多”,即宗教建筑多、名人故居多。在方圆不到1.5 Km2的市井闹市中,如此高密度地、跨宗教地集聚着许多佛寺、祠堂和道观,从古老的土地、城隍,再到传统的儒、道、佛一应俱全。同样,在此近乎于弹丸之地,高密度地、跨朝代地择水而居住着一批近现代的皇亲贵胄、名人望族、国际级的科学家、文化巨匠、艺术大师。而这些人或者曾影响过中国乃至东亚和南亚的政治历史进程,或者是某个科学、某个文化领域的大师巨匠。这在中国范围内的任何一个地方,乃至世界范围内的其它地方都几乎很难找出第二个相同之地。

这是一笔非常宝贵的文化财富,也是一批不可多得的旅游吸引物。

可是,由于城市发展建设的不断扩张,什刹海风景区深厚的文化沉积正在不断地被现代化的浪潮所侵蚀,什刹海粗壮的文化脉络正在不断地被支解,从而使得什刹海风景区整体的历史文化形象越来越模糊。什刹海作为一个具有强烈特质的文化符号,正在被大多数旅游者和市民所消弥和解构,什刹海正在逐渐地成为文明的碎片,成为一个“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失忆者。

这显然是对什刹海风景区最大的不公平——文化资源的逐渐消亡与经济资源的巨大浪费。

我们认为,重新建构和解读什刹海的工作已迫在眉睫。什刹海的历史文化遗产、发生在什刹海的历史脉息以及围绕着这片历史街区所形成的亘古的人文精神,应该在社会发展中重新找回自身的位置,在时代的进步中拂去历史的尘埃,重新发出灿烂的文明之光。

什刹海风景区作为北京的历史街区已经呼之欲出。

一、契合人文奥运的整体定位:北京的“历史街区”

北京的“历史街区”(Beijing Historical District)作为一个重要的整体形象概念,不仅对于统一什刹海地区的旅游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对于凸显2008年奥运会的人文主题同样至关重要。通过回顾整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和历史知识的传承,我们认为将什刹海景

区定位为北京的“历史街区”的主要依据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依据一:什刹海乃北京城之源

什刹海位于北京古城的核心位置,且“先有什刹海,后有北京城”。元灭金后,建筑豪华的金中都(在广安门一带,利用的是莲花池水系)成为废墟。在重新选址建都的问题上,元世祖忽必烈听取了大臣刘秉忠的建议,利用积水潭和北海、中南海的水系建都。另外,当时忽必烈暂住在琼华岛(北海)的辽金“琼屿”行宫内,故决定在什刹海这个天然湖泊的东侧划出一条纵贯南北的建筑轴线并与其相切,营造元大都,其切点就是近年来经市政府修缮如初的后门桥。

从辽金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一千余年,什刹海为北京保留了一线珍贵的人文脉息。北京越是走向现代化和大都市化,什刹海的历史文化遗存就越显出其珍贵价值。

依据二:什刹海乃京杭大运河起点

元大都建造时,为确保大运河水量充足,古代水利专家郭守敬曾遍查京郊,寻找水源,终于在1293年完成白浮泉至大都的引水工程(今仍为京密引水渠的一部分主渠),从大都的西北引水注入什刹海。然后又疏通了大都至通州的漕运(通惠河)。这样,江南的运粮船就可以直接抵达城内,西海和后海北岸一带成为南北漕运大运河的北方终点码头。什刹海一时“舻舳蔽水”,蔚为壮观。这一地区位于皇城的北侧,其繁荣的市场交易,体现了古代“前朝后市”的城市规划思想。

依据三:什刹海——鼓楼大街乃北京多元历史文化的结合点

什刹海——鼓楼大街一带是北京古代与近代多元历史文化结合点。皇城与民居、湖泊与街区,在这里协调地过渡、融合。区域内既有大面积的湖泊水面,又有较多的历史遗存,还分布着众多的王府和四合院。在城市规划中形成了开阔的水域与狭窄的胡同在空间尺度上的对比和运用。钟、鼓楼曾是元、明、清三个朝代报时的中心,起着所谓“以时出治,声与政通”的作用。

历史上什刹海以南的中南海和北海水域是宫城的一部分,而什刹海却是市井百姓共享的城市湖泊。什刹海的这种地位即便在现代社会也仍然有很强烈的意义。著名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先生曾将什刹海地区与天桥地区并称最具“人民性”的景点。

依据四:什刹海承载着老北京的建筑历史和民俗活动

什刹海地区拥有大量的古代建筑,既有修建于元代的钟楼、鼓楼,又有修建于明、清两代的一些寺院,还有修建于清代,规制不同,且极有历史和文物价值的王府和贝勒府。同时,什刹海地区还拥有大量的肌理没有被毁坏,传统意义上的胡同和四合院,就是这些古迹建筑和传统的胡同和四合院承载着老北京的建筑历史。

依托着分布在什刹海地区各处的胡同和四合院,如金丝套地区的大、小金丝胡同,南、北官房胡同和后海北沿的鸦儿胡同以及白米斜街、烟袋斜街等著名的胡同,什刹海地区许多富有特色的民俗活动,如放荷灯、泛舟游湖、宴饮赏荷、冰床围酌等活动得以流传至今。同时,一些生命力较强的民俗活动——钓鱼、游泳、划船、赛艇、下棋、弹唱、消夏舞会等——仍然在什刹海地区广泛存在。北京著名的旅游产品“胡同游”,也正是依托着这里的胡同和这片得天独厚的自然人文环境而活跃在国际旅游市场上。

依据五:什刹海遗存着对于文化巨匠们怀念与留恋

在什刹海出生、居住和安息(包括建有纪念馆)的国际级文化巨匠、艺术大师数量之多,在中国范围内恐怕很难找出第二个地方。

有千年历史文化底蕴的北京有着自己的城市特征,在北京以城市建设新面貌吸引世人关注的同时,另外一些具有更深层意义的东西一直在吸引着外界的关注和向往,那就是在这里凝聚的东方人民族精神,这里弘扬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这里坚守的中华文明传统,这里曾经出现过的东方思想和文化的巨人以及他们的家园。

以北京“历史街区”的国际形象展现什刹海风景区的深层魅力就是最好的诠释方式。

什刹海地区曾经滋润过的部分历史名人有:中国近代四大家族中的革命女性——宋庆龄,一生追求革命,为人民的和平福利事业而献身的战士、伟大而慈祥的女性。四堂(另:罗雪堂、王观堂、董彦堂)之一,一代文豪郭鼎堂郭沫若是继鲁迅之后的又一个文化旗手;四大名旦(另:程硕秋、尚小云、荀慧生)之首、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其表演艺术自成一派,并国际戏剧表演界公认为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布莱希特并称的世界三大表演体系之一;民初四大公子(另:溥侗、袁寒云、张学良)之一、中国“文化首富”,一代大收藏家张伯驹将中国存世最早的书法西晋陆机《平复帖》和隋展子虔《游春图》等一批国宝级珍贵文物无偿捐献给国家,而自己与老伴晚年生活淡泊宁静,不求奢华,堪为一代爱国知识分子的楷模;诞生于斯、舍身于斯的人民艺术家、京味小说的开创者老舍;充满智能和幽默的儒雅艺术家一代相声大师侯宝林;一代大儒、学者父子梁巨川、梁漱溟(乡村运动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什刹海曾经纪录过中国最后一代大儒们的黄昏;新中国第一个外国血统的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