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与我的家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近现代史》与我的家族
姓名:梁明辉
学号: 201130085318
系别:汽车工程学院
班级: 11级车辆五班
指导老师:黄利新
完成时间: 2013/06/01
前言
中国近现代史从1840年开始到1949年结束。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 运动
前夕,是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
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中国近代史就是中国人民的革命史,就是中华民族抵抗侵略的抗争
史,就是中华民族打到帝国主义实现民族解放,打到封建主义实现民族富强的斗争史。整个
中国近代史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这就是关于中国近代史的定义。
作为一名二十一世纪的大学生,对于中国近代史的了解,基本上都是从教科书上得来,
从祖辈口中听得的甚少,不过本人对自己的家族还是有一点的了解的。
正文
我姓梁,广东湛江人,现住湛江徐闻的一个小村子里,人口700左右,以郑、陈姓为主,但梁姓就只有我们一家。既然要写中国近代史与我的家族,我觉得有必要提一下梁姓的由来。
【梁姓源流】:
梁氏出自嬴姓,起源于东夷少昊部,伯益之后。伯益三十五世大骆生非子。再五传秦仲,秦仲的小儿子康封于夏阳梁山(在今陕西韩城南),建立梁国,为伯爵。公元前641年,秦穆公派兵攻灭梁国,改称梁地为少梁。亡国后的梁国子孙,大都逃到晋国,以原国名为氏,就是梁氏。此即《元和姓纂》所云:“梁,嬴姓,伯益之后,秦仲有功,周平王封其少子康于夏阳,是为梁伯,后为秦所灭,子孙以国为氏。”梁王嬴康就是梁氏始祖,史称梁氏正宗。
【迁徙分布】:
梁姓支派较多,但据史料所载,其最早发源地当是今陕西一带。晋代以前,梁姓多集中
于北方居住,且以西北为主要分布点。秦汉时期,梁姓散居于山西,据载,汉景帝时,有梁
林任太原太守。汉末,山西梁姓迁往陕西耀县、富平一带。汉平帝时,梁姓集中于安定(今
甘肃东部及宁夏大部分地区)、扶风(今陕西关中西部一带)地区。其中安定梁姓最为旺盛,
成为当地一支望族。此时,天水一带也有梁姓郡望,为少数民族改姓发展而来。魏晋南北朝
时期,社会动荡,战乱频繁,为避战祸而南迁者络绎不绝,梁姓自然也不外其列。据载,西
晋“永嘉之乱”时,有梁芳率家族随晋南迁于浙江杭州与广东河浦之间。又有梁遐开基福州,
被视为闽、粤始祖。此时,梁姓遍布南方的四川、安徽、江西、湖北、浙江、广东、福建一
带。隋唐时期,梁姓在南方又有了大的发展。宋元时期,由于金兵及蒙古军队的入侵,致使
梁姓又一次大举南迁,进一步推动了梁姓在南方的繁衍发展。明清时期,梁姓已遍布全国,
且以广东、福建、浙江为主要聚居地。今日梁姓以广东为多,约占全省人口的百分之四点七,
占全国梁姓人口的百分之三十五。梁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二十位的大姓。人口众多,约
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八四。
我祖父今年七十多岁,1940年左右出生在一个叫莿仔田的小村庄村,由于当时战乱,人
们迁居都是几兄弟带着老婆孩子或者自己一个人带着老婆和孩子找个风水好一点,有田有耕
地的地方定居下来,然后给居住的地方命个名,就成了村子。所以当时的村子规模较小的居
多,分布较零散。我曾祖父、曾祖母带着我祖父迁居多处,其中有一个叫东边坑的小山村,
之后才到了现在我所居住的村。后来,我从全国第二次地名普查工作的文件中得知,莿仔田
村最早是一个梁姓祖先带着他家人到那里居住,由于当地灌木类植物较多,所以祖先就把村
子命名为莿仔田村,后来其他外姓人也到村子里定居,村子的人口逐渐增长,规模逐渐扩大。
迁居到莿仔田村的祖先原先是雷州市城区附近的一个叫邦塘村的村子的人,历经时代的变迁,
如今的莿仔田村规模非常小,而且也已经没有梁姓人口在此居住了。
鸦片战争前,中国仍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制国家。但由于清王朝这个封建地主政权腐
朽没落、妄自尊大,固步自封,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逐渐落后,所以封建制度已危在旦夕。由于林则徐的虎门销烟,1840年英国借机侵略中国,但其实质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向中国走私鸦片,以扭转中英贸易逆差。后因战事不利,道光帝于1842年派直隶总督琦善与英国议和,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中国第一次向外国割地、赔款、商定关税,严重危害中国主权,中国从此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之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向中国大量输出商品和资本,逐渐瓦解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
1851年,金田起义太平天国建立;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1858年清政府分别与英、法、美、俄签定《天津条约》;1860年,清政府分别与英、法、俄签订《北京条约》;1864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19世纪60-70年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产生。
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又称自强运动,是指1861年至1894年,清朝政府内的洋务派在全国各地掀起的“师夷之长技以自强”的改良运动。经过两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的统治阶级对如何解决一系列的内忧外患分裂称为“洋务派”与“守旧派”,洋务派主张利用取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等方式发展新型工业,增强国力,以维护清政府的封建统治。对中国迈入现代化也奠定了一定基础。
1883-1885年,中法战争;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定19世纪90年代,帝国主义国家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有人说在中国近代史上,能够称之为伟人的,只有三个人:梁启超、孙中山、蒋经国梁启超,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学者。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曾倡导文体改良的“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其著作合编为《饮冰室合集》。
戊戌变法前,与康有为一起联合各省举人发动“公车上书”运动,康有为率同梁启超等数千名举人联名上书清光绪皇帝,反对在甲午战争中败于日本的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公车上书被认为是维新派登上历史舞台的标志,也被认为是中国群众的政治运动的开端。虽然,公车上书和戊戌变法都先后失败,但是维新思想从此唤醒和激励了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救亡图存,在中国近代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并拉开维新变法的序幕。“公车上书”标志着酝酿多年的资产阶级维新变法思潮已发展为爱国救亡的政治活动,对社会产生了重大积极的影响。
戊戌变法失败后,与康有为一起流亡日本。梁启超被公认为是中国历史上一位百科全书式的人物,而且是一位能在退出政治舞台后仍能在学术研究上取得巨大成就的少有人物。辛亥革命前,他在与革命派的论战中发明了一种新文体,介乎于古文和白话文之间,使得士子们和普通百姓都乐于接受。同时,梁启超还是中国第一个在文章中用到“中华民族”一词的人,他还从日文汉字中吸收了很多新词,,科技,组织,干部”等等很多词汇,皆始于梁启超先生。
中国近代史上出现了这么一位梁姓伟人,实在是关荣!
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1912年(民国元年),中华民国成立;1915年,新文化运动开始;1919年5月4日五四爱国运动爆发;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自此,日本侵华战争全面爆发。
抗日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的痛苦难以形容,我曾祖父和曾祖母都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失去生命的。经过中国历史学家多年研究考证、计算得出,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军民伤亡共3500多万人,中国损失财产及战争消耗达5600余亿美元。由于抗日战争已经过了差不多七十多年,当初经历过的高祖辈的老人已大多不在世,所以我听过抗日战争的消息不是很多,只是听我父亲说过我曾祖父打过几十场战争,冲锋的时候子弹就跟下暴雨一样,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就叫枪林弹雨,都能活下来,这我都不知道是技术问题还是运气问题了。我也听说过海南的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