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与中国古代的用人之道解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
一、以德统才,德才兼备
2、奖劝忠诚节义、惩罚怀私结恩
初,楚人季布为项籍将,数窘辱帝。项籍灭,帝购求
布千金;敢有舍匿,罪三族。布乃髡钳为奴,自卖于
鲁朱家。朱家心知其季布也,买置田舍;身之洛阳见
滕公,说曰:“季布何罪!臣各为其主用,职耳;项 氏臣岂可尽诛邪?今上始得天下,而以私怨求一人, 南走越耳?夫忌壮士以资敌国,此伍子胥所以鞭荆平
4、器识体现了才与德的结合
宋人刘挚说:“士当以器识为先,一命为文人, 无足观矣。”清人顾炎武对只会“雕虫篆刻”的浮浅 文人向来不屑。《与人书十八》:“《宋史》言刘忠 肃每戒子弟曰:‘士当以器识为先,一命为文人,无 足观矣。’仆自一读此言,便绝应酬文字。所以养其 器识而不堕于文人也。”《与人书二十三》:“能文 不为文人,能讲不为讲师,吾见近日之为文人、为讲 师者,其意皆欲以文名、以讲名也。”
何示不广也!且以季布之贤,汉求之急,此不北走胡,
之墓也。君何不从容为上言之!”
16
一、以德统才,德才兼备
2、奖劝忠诚节义、惩罚怀私结恩
滕公待间,言于上,如朱家指。上乃赦布,召拜郎中,
朱家遂不复见之。 帝急,顾谓丁公曰:“两贤岂相厄哉!”丁公引兵而 还。及项王灭,丁公谒见。帝以丁公徇军中,曰: 曰:“使后为人臣无效丁公也!”(《资治通鉴》卷十一)
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10
《资治通鉴》中的用人之道
一、以德统才,德才兼备
二、用人如器,各取所长
三、任人唯贤,不避亲仇
四、因应形势,打破常规 五、举之以众,取之以公
11
一、以德统才,德才兼备
1、司马光论才德关系
初,智宣子将以瑶为后。智果曰:“不如宵也。瑶
之贤于人者五,其不逮者一也。美鬓长大则贤,射
——《续资治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五十九
4
《资治通鉴》与中国古代的用人之道
司马光《进修心治国之要箚子》(治平四年,1067)
“臣蒙陛下拔於众臣之中,委以风宪。天下细小 之事,皆未足为陛下言之。敢先以人君修心治国之 要为言,此诚太平之原本也。臣闻修心之要有三: 一曰仁,二曰明,三曰武。……治国之要亦有三: 一曰官人,二曰信赏,三曰必罚。夫人之才性,各 有所长;官之职业,各有所守。
尚可喜、耿仲明、孔有德等降清明朝将领列入其中的
甲编,是一种调和满汉矛盾的做法,实际上也是在调
和易代之际坚守忠义与顺应时势二者的矛盾。
20
一、以德统才,德才兼备
3、以公心与私心区分君子小人
(唐文宗太和八年)时德裕、宗闵各有朋党,互相
挤援。上患之,每叹曰:“去河北贼易,去朝中朋党
难!”(《资治通鉴》卷245)
战群儒 鲁子敬力排众议)
31
一、以德统才,德才兼备
4、器识体现了才与德的结合
无乐取人善之虚衷,不足以经庶务;无独行其志之定
识,不足以任大谋。刚愎自用者,及其临事而待命于
人。斗筲之器,所受尽而资于瓶盎,必然之势也。
(王夫之《宋论》卷五在评论仁宗朝大臣韩琦时所说)
32
二、用人如器,各取所长
1、子思荐苟变
子思言苟变于卫侯曰:“其材可将五百乘。”公曰:
“吾知其可将。然变也尝为吏,赋于民而食人二鸡子, 故弗用也。”子思曰:“夫圣人之官人,犹匠之用木 也,取其所长,弃其所短。故杞梓连抱而有数尺之朽, 良工不弃。今君处战国之世,选爪牙之士,而以二卵 弃干城之将,此不可使闻于邻国也。”公再拜曰: “谨受教矣。”(《资治通鉴》卷一)
25
无朋,惟君子则有之,其故何哉?小人所好者禄利也,
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则反相贼害,
一、以德统才,德才兼备
3、以公心与私心区分君子小人
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以之修身, 此君子之朋也。故为人君者,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 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欧阳修《朋党论》)
故臣谓小人无朋,其暂为朋者,伪也。君子则不然,
17
布母弟丁公,亦为项羽将,逐窘帝彭城西。短兵接,
“丁公为项王臣不忠,使项王失天下者也。”遂斩之,
一、以德统才,德才兼备
2、奖劝忠诚节义、惩罚怀私结恩
臣光曰:高祖起丰、沛以来,罔罗豪桀,招 亡纳叛,亦已多矣。及即帝位,而丁公独以不 忠受戮,何哉?夫进取之与守成,其势不同。 当群雄角逐之际,民无定主;来者受之,固其 宜也。及贵为天子,四海之内,无不为臣;苟 不明礼义以示之,使为臣者,人怀贰心以徼大 利,则国家其能久安乎!
之。”三年而问之,伯鲁不能举其辞,求其简,已
失之矣。问无恤,诵其辞甚习,求其简,出诸袖中
而奏之。于是简子以无恤为贤,立以为后。(《资治通
鉴》卷一)
13
一、以德统才,德才兼备
1、司马光论才德关系
臣光曰:智伯之亡也,才胜德也。夫才与德异,而
世俗莫之能辨,通谓之贤,此其所以失人也。夫聪
察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才者,德之资也; 德者,才之帅也。……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 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 胜德谓之“小人”。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
27
一、以德统才,德才兼备
4、器识体现了才与德的结合
(裴)行俭有知人之鉴,初为吏部侍郎,前进 士王勮、咸阳尉栾城苏味道皆未知名。行俭一 见,谓之曰:“二君后当相次掌铨衡,仆有弱 息,愿以为托。”是时勮弟勃与华阴杨炯、范 阳卢照邻、义乌骆宾王皆以文章有盛名,司列 少常伯李敬玄尤重之,以为必显达。
28
22
然君子进贤退不肖,其处心也公,其指事也实;
Leabharlann Baidu
一、以德统才,德才兼备
3、以公心与私心区分君子小人 夫如是,则朋党何自而生哉!彼昏主则不然, 明不能烛,强不能断;邪正并进,毁誉交至;
取舍不在于己,威福潜移于人。于是谗慝得志, 故朝廷有朋党,则人主当自咎,而不当以咎群 臣也。
23
而朋党之议兴矣。夫木腐而蠹生,醯酸而蚋集,
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终始如一。
26
一、以德统才,德才兼备
4、器识体现了才与德的结合
所谓器识,指的是器量与见识,担当意识和包 容能力,评价一个人“器识宏伟”,就是指能 够任天下之重,深谋远虑,能够“制治于未乱, 保邦于未危”。器识宏伟者,必须具备敏锐的 眼光,深刻的思想,练达的胸襟,以及果断的 行动能力。
一、以德统才,德才兼备
3、以公心与私心区分君子小人
文宗苟患群臣之朋党,何不察其所毁誉者为实,为诬; 所进退者为贤,为不肖;其心为公,为私;其人为君 子,为小人!苟实也,贤也,公也,君子也,匪徒用
其言,又当进之;诬也,不肖也,私也,小人也,匪
释是不为,乃怨群臣之难治,是犹不种不芸而怨田之
卷245)
24
5
《资治通鉴》与中国古代的用人之道
……故人主诚能收采天下之英俊,随其所长而用之, 有功者劝之以重赏,有罪者威之以严刑,譬之乘轻 车,驾骏马,总其六辔,奋其鞭策,何往而不可至 哉?昔仁宗时,臣初为谏官,得上殿首曾敷奏此语。 先皇帝时,臣曾进《历年图》,又以此语载之后序。
6
《资治通鉴》与中国古代的用人之道
徒弃其言,又当刑之。如是,虽使之为朋党,孰敢哉!
芜也。朝中之党且不能去,况河北贼乎!(《资治通鉴》
一、以德统才,德才兼备
3、以公心与私心区分君子小人
欧阳修《朋党论》:臣闻朋党之说自古有之,惟幸人 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 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然臣谓小人 所贪者财货也。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 虽其兄弟亲戚不能相保。
30
一、以德统才,德才兼备
4、器识体现了才与德的结合
忽又一人大声曰:“公好为大言,未必真有实学,恐 适为儒者所笑耳。”孔明视其人,乃汝阳程德枢也。 孔明答曰:“儒有小人君子之别。君子之儒,忠君爱 国,守正恶邪,务使泽及当时,名留后世。若夫小人 之儒,惟务雕虫,专工翰墨,青春作赋,皓首穷经; 笔下虽有千言,胸中实无一策。且如杨雄以文章名世, 而屈身事莽,不免投阁而死,此所谓小人之儒也;虽 日赋万言,亦何取哉!”(《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 诸葛亮舌
臣光曰:“夫君子小人之不相容,犹水炭之不可同 此自然之理也。
21
器而处也。故君子得位则斥小人,小人得势则排君子,
一、以德统才,德才兼备
3、以公心与私心区分君子小人 小人誉其所好,毁其所恶,其处心也私,其指 事也诬。公且实者谓之正直,私且诬者谓之朋 党,在人主所以辨之耳。是以明主在上,度德 而叙位,量能而授官;有功者赏,有罪者刑; 奸不能惑,佞不能移。
一、以德统才,德才兼备
4、器识体现了才与德的结合
行俭曰:“士之致远者,当先器识而后才艺。 勃等虽有文华,而浮躁浅露,岂享爵禄之器邪! 杨子稍沈静,应至令长;余得令终幸矣。”既 而勃渡海堕水,炯终于盈川令,照邻恶疾不愈, 赴水死,宾王反诛,勮、味道皆典选,如行俭 言。(《资治通鉴》卷203)
29
一、以德统才,德才兼备
2
《资治通鉴》与中国古代的用人之道
司马光对王安石说:“巧 言令色鲜矣仁。彼忠信之 士,于公当路时,虽龃龉 可憎,后必徐得其力。谄 谀之人,于今诚有顺适之 快,一旦失势,必有卖公 以自售者。”意谓吕惠卿。
3
《资治通鉴》与中国古代的用人之道
熙宁元年(1068年),宋神宗问王 安石:“当今治国之道,当以何为 先?”王安石答:“以择术为始。” 熙宁二年(1069年),宋神宗问王 安石:“不知卿所施设,以何为先?” 王安石答:“变风俗,立法度,方今 所急也。凡欲美风俗,在长君子,消 小人,以礼义廉耻由君子出故也”。
18
一、以德统才,德才兼备
2、奖劝忠诚节义、惩罚怀私结恩
是故断以大义,使天下晓然皆知为臣不忠者无 所自容;而怀私结恩者,虽至于活己,犹以义 不与也。戮一人而千万人惧,其虑事岂不深且 远哉!子孙享有天禄四百余年,宜矣!
——《资治通鉴》卷十一
19
一、以德统才,德才兼备
2、奖劝忠诚节义、惩罚怀私结恩
乾隆时编《贰度忠臣传》即《贰臣传》,将洪承畴、
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
14
一、以德统才,德才兼备
小人智足以遂其奸,勇足以决其暴,是虎而翼者也,
其为害岂不多哉!夫德者人之所严,而才者人之所
爱;爱者易亲,严者易疏,是以察者多蔽于才而遗
于德。自古昔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余
而德不足,以至于颠覆者多矣,岂特智伯哉!故为 国为家者,苟能审于才德之分而知所先后,又何失 人之足患哉!——《资治通鉴》卷一
今幸遇陛下始初清明之政,虚心下问之际,臣复以 此语为先者,诚以臣生平力学所得,至精至要,尽 在於是。愿陛下勿以为迂阔,试加审察。若果无足 取,则臣无所用於圣世矣。” ——《传家集》卷四十

7
《资治通鉴》与中国古代的用人之道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某启: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 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
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至于怨
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9
《资治通鉴》与中国古代的用人之道
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 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 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 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 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 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 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主讲人介绍

刘后滨,1966年生,江西吉水 人,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代表作有《唐代中书门下体制研 究》、《大唐开国》、《盛唐政 治制度研究》(合著)等,主编 《<资治通鉴>二十讲》、《汉 唐盛世的历史解读》等教材或论 集。
1
《资治通鉴》与中国古代的用人之道
刘后滨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
2014年6月
御足力则贤,伎艺毕给则贤,巧文辩慧则贤,强毅
果敢则贤,如是而甚不仁。夫以其五贤陵人,而以
不仁行之,其谁能待之?若果立瑶也,智宗必灭。” 弗听,智果别族于太史,为辅氏。(《资治通鉴》卷一)
12
一、以德统才,德才兼备
1、司马光论才德关系
赵简子之子,长曰伯鲁,幼曰无恤。将置后,不知
所立。乃书训戒之辞于二简,以授二子曰:“谨识
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复不宜
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盖儒者所争,尤在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 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 下怨谤也。
8
《资治通鉴》与中国古代的用人之道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 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