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人格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德人格研究述评

摘 要
道德人格研究是西方道德心理学的新主题。本文深入分析了道德人格的含义、发展以及两类取向:特质取向和社会认知取向,也论述了当前道德人格研究的缺陷,以及道德人格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道德人格;特质取向;社会认知取向


























The Review of The Professional Morality

Abstract
The research of moral personality is a new theme of western moral psychology.In this article, we in-depth analysised of the meaning of moral personality, the development of moral personality, and two type of resarch orientation: trait and social cognition. We also discussed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current moral personality research and the future trends of moral personality.

Keywords:MoralPersonality;Trait Orientation;Social Cognition Orientation





























目 录
1 引言 1
2 经典道德理论研究 1
2.1 皮亚杰的儿童道德发展理论 1
2.2 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理论 1
2.3 卡洛?吉利根的关爱理论 2
3 道德人格的定义 2
3.1 行为动机说 2
3.2 道德同一说 3
3.3 道德自我说 3
4 道德人格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3
4.1 道德人格研究的历史 3
4.2 道德人格研究的现状 4
4.2.1 特质取向 4
4.2.2 社会认知取向 5
5 道德人格研究的意义和缺陷 7
5.1 意义 7
5.2 缺陷 8
6 道德人格研究的趋势 8
6.1 强调特质取向和社会认知取向的结合 8
6.2 注重道德人格的发展过程和影响因素研究 8
6.3 注重多水平与多学科的整合 8
主要参考文献 10
致 谢 11











1 引言
道德人格(moral personality)是当代道德心理学研究的新主题。70年代中期以前,道德心理学研究的主题主要是公正问题,道德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为柯尔伯格的公正发展模式所主宰。不过,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在当时也遭到了许多的批评。一些研究者指出,他忽视了道德情感在道德推理中的作用,没有阐述清楚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的关系,也未能很好地解决知行关系。针对这一问题,20世纪90年代起,Blasi[1]、Lapsley[2]和Walker[3]等研究者明确提出了道德人格的概念,认为必须将道德人格引入道德心理学领域才能更好地个体的道德心理和道德行为。
2 经典道德理论研究
2.1 皮亚杰的儿童道德发展理论
皮亚杰的儿童道德发展理论认为,道德的形成是一个发展过程。皮亚杰认为,一切道德都是一个包括许多规则的系统,而一切道德的实质就在于个人学会去遵守这些规则,道德的发展是一种对社会规则认识的发展。他对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就是要分析儿童“怎样”学会遵守这些规则[4]。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决定了他们如何构建

他们关于世界的知识,其中包括对道德的理解。皮亚杰把儿童对规则的认识与理解当作研究儿童道德观念形成问题的出发点。通过实验,他发现儿童道德发展要经历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从他律向自律逐渐发展的有阶段的顺序相继的连续过程。这一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前道德阶段(4岁以前),这一阶段地儿童对于道德规则没有义务感;他律阶段(4~8岁),这一阶段的儿童把正确的行为看作是对规则的刻板服从,并将义务等同对权威和惩罚的屈从;自律阶段(8~12岁),这一阶段的儿童开始对人们服从规则的目的与后果进行思考,并能把义务建立在互惠和互换的基础上再则,个体的思想道德的发展具有主体的特征。他认为,儿童道德发展的根源在于主体与道德环境的积极的交互作用——活动或实践。
2.2 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理论
柯尔伯格继承并发展了皮亚杰的观点,将儿童的道德发展看作是整个认知发展的一部分。但柯尔伯格认为,人的道德成熟是一个渐进的、需要花费更长时间的过程,而皮亚杰提出的“他律”和“自律”两个阶段不能很好地说明这一道德认知的发展。为此他提出,人的道德认知要经历三个水平六个阶段的发展:第一水平为前习俗水平,此时儿童的行为是随心所欲的,只遵守那些具权威性的规则,它可以包括两个阶段,即惩罚和服从阶段以及互为手段的阶段。第二水平为习俗水平,此时儿童把服从和遵守规则看作是个人愿望的终结。它也分为两个阶段,即人际关系的协调阶段和法律秩序的阶段。第三水平为后习俗水平,此时人们试图以自己的利害关系来规定道德价值和道德准则,包括社会契约阶段和普遍的伦理原则阶段[4]。柯尔伯格具体描述了人在每个层次每个阶段的道德认知特点,不仅揭示出人的道德认知发展的复杂性,同时也指出了个体的道德发展完全来自于个体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在这种相互作用过程中,个体的道德经验不断结构化,不断同化吸收和调整新的道德经验,以达到道德认知结构的新的平衡,使个体的道德结构产生新的质变,飞跃到新的发展水平。个体的道德水平就是在一次又一次从不平衡到平衡的质变过程中得到发展的。
2.3 卡洛?吉利根的关爱理论
吉利根[4]对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教育模式论提出了很多批评,她认为科尔伯格的研究对妇女持有偏见,没有把妇女作为研究的对象。为此,她仔细讨论了男女不同性别在道德认知上的不同特点,并进而指出道德有两种:一是关爱的道德,二是基于公正和权利的道德。吉莉根认为关爱的道德比科尔伯格提出的基于公正和权利的道德更为重要

,这不仅表明关爱是道德认知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道德的成熟应该包括学会如何去关怀和爱护他人。这是当前人们道德认知的一个重要缺陷。
关爱理论的出现,标志着道德心理研究从道德认知到道德情感的转向。同时,针对柯尔伯格理论的不足,许多研究者认识到,必须整合道德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的方法与理论,才能更好地理解个体的道德心理和道德行为。于是,道德人格应运而生。
3 道德人格的定义
人格,作为一个学科研究的对象性范畴,为众多学科所共同关注。它既是一个不同学科内涵各异的相当复杂的研究对象,又是一个交叉复合并直接呈现出人的特质、特性、特征的研究领域。美国学者赫根汉指出,关于人格有多少种理论就可能有多少种定义,“从那些通俗的概念即认为人格是那种使个人有效地进行社会交往的东西,一直到运用数学对人格所下的科学定义,真是包罗万象,无所不有。”[5]许多研究者对道德人格的含义进行了界定,主要理论有Hogan的行为动机说、Blasi的道德同一性说、HigginsD’Alessandro和Power的道德自我说等。
3.1 行为动机说
Hogan[6]从其社会分析理论的基本观点出发,提出了道德人格的行为动机说。他认为,我们的道德倾向受到生物机制和适应于种族进化的需求的驱动。道德通过调节行为来使我们适应于社会文化。在H ogan看来,道德人格是包含了多种行为动机的人格结构。要理解道德行为与不道德行为,必须要分析其潜在的人格结构。与科尔伯格强调理性在道德中的重要性相比,Hogan强调非理性和无意识动机的作用, 认为遵从规则是本能性的生物主体的适应性活动。
3.2 道德同一说
Blasi[7]根据其自我模型用道德同一性来理解道德人格,根据Blasi的观点,具有道德同一性的个体的自我是围绕看道德承诺组织的,当道德承诺对于我理解是主要的、重要的和本质的,且遵照这些界定的承诺付诸行为时,一个人就具有了道德同一性。行为与同一性是否一致就涉及道德人格。他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道德人格:强烈的意志,由在维持有效行为中具有工具性作用的稳定的倾向组成;良好的意愿,是指向道德的深层的、核心的情感性和动机性倾向;个人道德,人具有先天的道德责任去发展自己的才能,寻求自我本性。在Blasi看来,道德追求是个人化的喝情感性的动机力量,是道德人格的核心。道德追求引导着意志力和完整性,为之提供道德意义。
3.3 道德自我说
HigginsD’Alessandro和Power[8]把道德人格理解为负责任的道德自我,责任将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联结起来。道德自我的这种责任表现为:

关注个人行为的后果;具有积极和消极情感,这些情感能够影响个人行为或导致预期的后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见个人行为的积极和消极后果、预期后果和非预期后果;认识到个人的行为是个人的,即使这些行为可能受到超出个人控制的事件和力量的影响;相信一个人的决定和行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展现出自己对于自己和他人的意义等等。
4 道德人格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4.1 道德人格研究的历史
不少研究者在探讨道德发展或道德品格的发展时直接或间接论述了道德人格的形成与发展。其中,Blasi的研究最为突出。Blasi通过访谈研究确定了四类心理同一性,基本描述了从儿童晚期到成人期道德人格的发展,并反映了个体认为的同一性在人格中的重要程度,以及个人具有此类同一性的程度。这四类道德同一性分别是:社会角色同一性,观察到的同一性,同一性的管理和作为真实性的同一性。
Blasi[1]把道德追求看作道德人格的核心,而道德追求在本质上是道德意志( moral will)。因此,他又以道德意志的发展来分析道德人格的发展,认为道德意志的发展需经历七个阶段[9]:阶段1,儿童经常体验到相互冲突的欲求,但是他们不能将自己与这些欲求区分开来,或对这些欲求进行选择;阶段2,基于关于先前欲求 满足的记忆,儿童希望再次体验某一具体的经验,从而从事某种行为;阶段3,意志逐步扩展,它在越来越多的具体情境中占有越来越多的具体欲望;阶段4,行为和欲求的范畴成为意志的对象;阶段5,价值范畴从善和美等具体的欲求中抽象出来;阶段6,有些人希望某些具体的道德追求成为普遍的,尤其是当这些追求与被拒绝的欲求相冲突时;阶段7,对有些人来说,特定的品德或一般的道德追求成为基本的关注内容,道德意志围绕这些品德进行建构。同时,这些人对道德的全心全意的承诺产生了核心同一性和整体的意志。对他们来说,以不完全道德的方式行事是不可思议的。
Blasi尤其强调两点:一是道德人格或道德意志的发展离不开认知和动机系统的发展;二是这些阶段并不是对每个人都是必须的。
4.2 道德人格研究的现状
由于人格理论基础不同,当代道德人格研究可大体分为两类取向:特质取向和社会认知取向。
4.2.1 特质取向
道德人格研究的特质取向以特质论为理论基础,把道德人格理解为与道德有关的人格特质。Walker 等人进行的一系列研究都是以此为理论基础,并且研究结果也支持了其观点。Matsuba[10]等人提出应当借鉴McAdams的方法对道德人格进行系统评定,可从三个角度入手:倾向性特质、特征性适应和生活叙事。
特质取

向的道德人格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道德榜样的自然概念研究,即人们认为的道德榜样应该具备的人格特质,意在刻画与道德有关的内隐人格理论;二是真实道德榜样的人格特征研究,即揭示道德榜样的真正心理过程,并且对道德榜样与一般人的相关特征进行比较。
4.2.1.1 道德榜样的自然概念研究
Walker 等人对道德榜样的自然概念进行了深入研究。Walker 和 Pitts[11]曾运用自由列举、等级评定和相似性分类等方法,探讨了道德榜样、宗教榜样和精神榜样的自然概念。结果表明,道德榜样最被认可的特征是关心做正确的事、忠于配偶、具有明晰的价值和守法等,并可聚类为六个成分:有原则的-理想主义的、可靠的-忠诚的、正直、关爱-值得信任的、公正的、自信,综合为两个维度:自我(如自信)-他人(如关爱)、内部(如良心)-外部(如守法)。随后,Walker[12]根据大五人格因素对被试列举的道德榜样的描述词进行了分析,发现与宗教榜样和精神榜样相比,道德榜样的责任感和宜人性特征最突出。Walker 和 Henning[13]还研究了公正、勇敢和关爱三种道德榜样的自然概念。维度评定和人格剖面分析均显示,勇敢榜样的外倾性特征最强,关怀榜样的宜人性特征最强,公正榜样的责任感和经验开放性最突出。层次聚类分析表明,公正榜样的人格特征有五类:诚实的、公正的、有原则的、理智的、有责任心的,勇敢榜样的人格特征有五类:无畏的、自信的、英勇坚强的、献身的、自我牺牲的,关怀榜样的特征有三类:有爱心的-移情的、利他的、诚实可靠的。多维度测量发现,公正榜样的特征维度是品格和特殊性,勇敢榜样的特征维度是无私性和能动性,关怀榜样的特征维度是真诚和情绪。这些结果表明,人们对不同类型道德榜样的理解是不同的。
4.2.1.2 真实道德榜样的人格特征研究
道德榜样的自然概念研究过度依赖于特定文化群体的语言表述,且仅停留在描述水平,而不能揭示道德榜样的真实道德心理过程。因此,很多研究对真实道德榜样的人格特征进行了研究。Matsuba和 Walker[10]采用McAdams的人格系统评定方法对40名青少年关爱榜样的人格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倾向性特质方面,榜样组的宜人性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在特征性适应方面,榜样组的道德发展、信仰发展和社会性发展显著优于对照组,自我同一性暂停或混乱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更倾向于寻求与他人建立亲密的关系,并认为同伴更加值得信任;在生活叙事方面,榜样组的主体性动机主题得分、儿童期对他人苦难知觉的得分、思想观念深度得分和社会目标得分显著高

于对照组[14]。这些研究发现表明,道德榜样的人格特征的确是多层面的,系统的人格评定有助于深入认识道德榜样的人格特点。但是,这两项研究只研究了一类青少年道德榜样,不能反映各个年龄阶段的各类道德榜样的人格特点,也未能从根本上说明道德人格在道德行为中的作用。最近,Walker 和 Frimer[15]针对上述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考察。他们发现:(1)道德人格能够解释道德行为的相当部分的变异,可以弥合道德判断与道德行为之间的缺口。对勇敢榜样而言,道德人格因素的加入能够把对道德行为的预测由52%提高到86%;对于关爱榜样而言,道德人格因素的加入能够把对道德行为的预测76%提高到92%。(2)在道德榜样的共有特征方面,榜样组比对照组具有更多的主体性和共享性,生活故事的情调更加积极,其生活经历更有可能进行救赎式的建构,对他人的需要更加敏感,生命中出现了更多的帮助者,依恋更加安全。(3)在不同类型道德榜样的人格特征方面,关爱榜样比勇敢榜样在抚助性(倾向性特质)上的得分更高,表现出了更多的繁殖感(特征性适应)奋斗(即为下一代提供条件,为他人而贡献自己的力量),生活故事的情调(生活叙事)更为乐观。这一研究既初步论证了道德人格在道德功能中的作用,又发现了不同类型道德榜样共有和特有的人格特征。
4.2.2 社会认知取向
4.2.2.1 基本观点
Lapsley[16]等人对道德人格的特质取向进行了批评,并提出了道德人格的社会认知观点。他们指出,人格倾向并没有表现出特质理论所预期的跨情境一致性,也未阐明情境因素对特质倾向的影响,忽视了情境中个体行为一致的复杂性。人格的特质取向只能说明道德人格的“已有”(having)的一面,而不能说明道德人格的“正在发生”(doing)的一面。Lapsley 和 Lasky[17]认为,道德人格研究应当采取另一条道路,即强调人格的个体内部过程的社会认知路线,可以根据社会认知图式、知识结构和认知-情感机制来解释道德人格。道德人格的社会认知取向具有以下六点优势:(1)保留了认知的重要性,但是认知被看作更为广义上的心理表征、加工和机制。(2)强调自我过程、个人目标和生活任务的重要性,这些赋予个人动机性行为和目的性努力以意义。(3)重视人格的情感。人格被看作是一个有组织的、一致的、稳定的认知-情感系统。 4)强调认知-情感与变化的社会情境双向的相互作用。(5)提供了一种解决人格一致性的途径,即承认适当的情境变化性,可在个人与情境的相互作用中发现人格的倾向性特征。(6)可以把其他研究成果整合

入道德人格的研究。关于认知和情感的研究,如记忆、动机和自我调节的研究都可对道德人格的研究产生借鉴意义。
基于上述认识,Lapsley 和 Narvaez认为,道德人格最好被理解为解释社会事件时道德图式的习惯可及性(chronic accessibility)。具有道德同一性或道德品格的人,其道德图式在社会信息加工中是习惯可及(经常被使用)和容易被激活的。这种道德习惯性是个体差异的一个维度,那些习惯可及的道德知识结构是个人自我同一性的本质、核心和重要部分。正是由于道德图式是习惯可及的,道德榜样不需要科尔伯格所说的深思熟虑的决策过程,就能进行自发道德推理,进而自动实施行为。此外,Cervone[18]坚持人格的社会认知观,把人格看作个体内部的一种复杂的认知情感加工系统,提出了知识 -评价人格结构( Knowledge-and-Appraisal Personality Architecture,KAPA)理论,并认为对道德人格的分析可结合此理论来进行。但他只提供了一个框架,并没有展开论述。
4.2.2.2 具体研究
Lapsley 和 Lasky[17]采用标准再认记忆范式考察了道德人格的原型概念及其对社会信息加工的影响。研究者假设,如果道德人格是围绕原型组织的,那么这些原型的启动应当影响信息加工和记忆。实验中,首先通过典型性评价确定 20 个核心品格特质和 20 个边缘品格特质。然后进入记忆阶段,被试要学习 20 个陈述句,有 10 个句子包含 10 个核心品格词汇,10 个句子包含 10 个边缘品格词汇。在再认阶段,被试要识别 40 个陈述句,有 20 个是学习过的,20 个是之前未见的(10 个包含核心品格词汇,10 个包含边缘品格词汇)。结果发现,与之前未见的边缘特质品格相比,被试更多地错误再认了之前未见的核心品格特质。这证明了最初的假设。Navaez 等人[19]为道德人格的社会认知观点提供了实证证明。在研究一中, Navaez 等人采用了自发特质推理(spontaneous trait inference,即 STI)范式,来验证具有习惯可及的道德图式的个体是否更有可能进行自发道德特质推理。所谓自发特质推理,是指在缺少明确目的的情况下,根据行为者的行为推论其人格特质或形成印象的过程。结果表明,自发加工条件下,提供倾向线索时的道德图式的习惯可及比非习惯可及引发了更多的自发特质推理;提供语义线索时的道德图式的非习惯可及性的效果好于倾向线索。研究二则采用词汇决策任务来考察道德图式习惯可及性的差异是否影响对故事主人公的道德评价。研究发现,在主人公未助人故事中,道德图式习惯可及性的主效应显著:在对探测词的反应上,高道德图式习惯可及的被试在主人公帮助与未帮助条件下

一样快,低道德图式习惯可及的被试在主人公帮助条件下要快于主人公未帮助条件;主人公未帮助条件下,高道德图式习惯可及的被试的反应更快。这些研究结果表明,根据道德知识结构的习惯可及性来理解道德人格是很有价值的,能够揭示个体内部的道德心理过程和整体动态性。
5 道德人格研究的意义和缺陷
5.1 意义
道德人格研究已经取得许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对于道德心理学、道德哲学和道德教育实践均具有重大意义。首先,道德人格研究丰富了道德心理学的研究,揭示了道德功能的深层心理机制。作为道德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新转向,道德人格研究是对原有道德认知取向的扩展和补充,完善了对道德功能心理机制的认识:道德认知不能反映道德发展的全部,道德人格也是道德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个体的道德行为不是道德认知单方面决定的,而在于道德认知和道德人格的共同作用。其次,道德人格研究吸收了人格心理学的方法,推进了道德现象的实证研究。科尔伯格采用两难故事法对道德认知进行研究,为道德现象的实证研究做出了典范。此后,不少人循着他的研究路线进行道德心理学的实证研究。道德心理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必然离不开对相关学科研究方法的积极借鉴。道德人格研究者尝试把人格心理学的方法运用于道德心理研究,应该说颇有成效。再次,道德人格研究反映了人的真实内心世界,充实了道德哲学的心理基础。道德哲学探讨的是道德应然问题,而道德心理学研究的是道德实然问题。道德人格研究者从自然主义伦理学和心理现实主义道德哲学的前提出发进行道德人格研究,主张道德心理学必须反映人的真实内心世界,确证了人格因素在道德发展中的地位,这为道德哲学尤其是美德伦理提供了心理证据支持。最后,道德人格研究有助于更新道德教育观念,预示了德育实践的可能变革。当代的道德教育是主知主义的,其理论基础是科尔伯格等人的道德认知理论。道德人格研究发现了道德认知之外的人格因素的作用,提请人们应重新审视主知主义的道德教育,把道德认知和道德人格的培养都纳入道德教育,并在道德教育实践中充分考虑个体人格因素和情境因素。
5.2 缺陷
道德人格研究者提出了道德人格概念并进行了相关研究,但未清晰说明道德认知与道德人格的关系。道德人格是一个与道德认知并列的成分,是一个能够包含道德认知的上位结构,还是一个与道德认知相互交融的范畴? 另一方面,道德人格的表述不一。毋庸讳言,进行道德人格研究必须首先要结合人格心理学的新成果厘清其含义。
道德人格

研究的两类取向也存在诸多问题。特质研究取向为人们展示了各类道德榜样的人格特征,但是只关注了高端人群,没有说明普通人的道德人格特点;主要以西方文化背景下的成人为被试,而没有探讨儿童道德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变化;道德榜样的自然概念研究与真实榜样研究之间存在结论不一致的地方,如自然概念研究发现勇敢榜样的外倾性特征最突出,但是真实榜样研究并没有证明这一点。社会认知取向研究揭示了个体内部的动态心理过程,但是实验研究不多,有待于更多研究的验证;过于强调道德心理加工的自动性,容易把复杂的心理过程尤其是道德心理过程简单化;对于认知—情感的相互作用还停留在理论描述水平,未加实验证明。
另外,虽然有些证据表明了人格发展的连续性特征以及个人—环境相互作用对人格的影响,但是还没有出现对道德人格发展的系统研究。
6 道德人格研究的趋势
未来的道德人格研究应特别注意一下三个方面:
6.1 强调特质取向和社会认知取向的结合
这两种取向各有优劣,可以相互弥补:特质研究说明个体当前具备的道德人格特征,社会认知取向说明具体的内部加工过程,二者一起勾画道德人格的全貌。今后的研究可以考虑先采用特质方法确定基本的道德人格结构,再用社会认知方法揭示具体的道德心理过程以及在不同情境下的行为表现。
6.2 注重道德人格的发展过程和影响因素研究
虽然有研究者试图通过描述道德同一性等的发展来说明道德人格的发展,但是仍不能明确回答这些问题:道德人格的发展是连续渐进的,还是存在转折性的关键期? 如何确定道德人格的发展变化?哪些因素可能对道德人格的发展变化产生重大影响?今后的研究应当在道德发展的一般特点、影响因素和阶段特征等方面大做文章,要进行更多的纵向研究和比较研究。
6.3 注重多水平与多学科的整合
道德人格涉及到内部心理加工、外显行为、具体情境、社会文化以及生理基础等多个分析水平。因此,道德人格研究需要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教育学、伦理学、文化学等多学科研究者的共同努力。例如,Navaez借鉴了MacLean的三重脑理论(Triune Brain Theory),提出了三重道德理论(Triune Ethics Theory),并结合神经生物学、情感神经科学和认知科学的相关研究成果深入探讨了道德人格的神经生物学基础。Navaez认为,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三类情感性的道德倾向:安全道德,即通过安全措施维护个人和内部统治来自我保存;情绪卷入道德,即通过关爱和社会联系与他人发生情绪卷入;想象道德,涉及运用推理能力来适应持续的社会关系,并

超越于当前的利害相关。这三类道德均具有一定的神经生物学基础,其中安全道德与MacLean所说的第一个脑结构相对应,卷入道德与边缘系统及其相关结构(MacLean所说的第二个脑结构) 有关,想象道德MacLean所说的新皮质和丘脑结构密切相连。

























主要参考文献
[1] Blasi A . Moral under standing and the moral personality: The process of moral integration [ G ] / / In W Ku rt ines & J L Gewirt z ( Eds. ) , Moral devel opment : A n int roduct ion. Boston: Al lyn & Bacon , 1995: 229-253.
[2] Lapsley D K. M oral psych ol ogy[ M ] . Boulder, CO: Westview Press, 1996: 196-238.
[3] Walker L J. Gusin the gap: Bridging the judgment action gap in moral functioning[ G ] / / In D K Lapsley & D Narvaez( E ds. ) , Moral development , self , and identity. Mahwah ,N J: Erlbaum, 2004: 1-20.
[4] 肖巍.女性的道德发展——吉利根的女性道德发展理论评述.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6(6):8-9.
[5] 彭升,彭放珍,曾山金.道德人格内涵新析.现代大学教育,2003(2):46-49.
[6] Lapsley D K. Moral psychology[ M ] . Boulder, CO: W estview Press, 1996: 216.
[7] Blasi A . The moral personalit y: Reflect ion for social scienceand educat ion[ G ] / / In M W Berkowitz & F O ser ( Eds . ) ,M oral educati on : Theory and application. Hillsdale, N J :Lawrence Erlbaum, 1985: 433-443.
[8] Higgins D& Al es san dro A & Pow er F C. Character, responsibility and the moral self [ G] / / In D K Lapsley & F C Power( Eds. ) ,Character psychology and character education .Notre Dame, Indiana: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Press ,2005:101-120.
[9] Blasi A . Moral character: A p sychological approach [ G] / / In D K Lapsl ey & F C Pow er ( Eds. ) , Charact er psychology and character education. Notre Dame, Indiana: University of Not re Dame Press, 2005: 67-100.
[10] Matsuba, M. K., & Walker, L. J. (2004). Extraordinary moralcommitment:young adults involved in social organization.Journal of personality, 72(2), 413–436.
[11] Walker, L. J., & Pitts, R. C. (1998). Naturalistic conceptions ofmoral maturity.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34(3), 403-419.
[12] Walker, L. J. (1999). The Perceived Personality of MoralExemplars. Journal of Moral Education, 28(2), 145-162.
[13] Walker, L. J., & Henning, K. H. (2004). Differing conception ofmoral exemplarity: Just, brave, and caring.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86(4), 629-647.
[14] Matsuba, M. K., & Walker, L. J. (2005). Young adult moral exemplars: The making of self through stories. Journal of Research on Adolescence, 15(3), 275-297.
[15] Walker, L. J, & Frimer, J. A. (2007). Moral personality of brave and caring exemplar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93(5), 845-860.
[16] Lapsley, D. K. (1999). An outline of a social-cognitive theory of moral character. Journal of Research in Education, 8, 25-32.
[17] Lapsley, D. K., & Lasky, B. (2001). Proto

typic Moral Character.Identity, 1(4), 345-363.
[18] Cervone, D. (2006, October). Moral personality: We know what’s (im) moral, but what’s (not) personality? Paper presented atNotre Dame Symposium on Personality and Moral Character,the Center for Ethical Education Notre Dame University.
[19] Navaez, D., Lapsley, D. K., Hagele, S., & Lasky, B. (2006).Moral chronicity and soci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Tests of a social cognitive approach to the moral personality. 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 40(6), 966-98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