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图形的认识复习PPT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堂废已久,余与江进之谋所以复之,欲 祠韦苏州、白乐天诸公于其中,而病寻作, 余既乞归,恐进之亦兴阑矣。山川兴废,信
有时哉!
平远堂荒废已久,我和江进之商量用 什么办法修复它,想在这里建一个祠堂来祭 祀韦应物、白居易等先贤。但不久我就生病 了,我已经请求辞官归去,恐怕江进之(修 复平远堂)的兴致也大减了。(可见)山川 景物的兴盛荒废,确实是有时运啊!
板而歌,竹肉相发,清声亮彻,听者魂销。比至深
夜,月影横斜,荇藻凌乱,则箫板亦不复用。一夫
登场,四座屏息,音若细发,响彻云际,每度一字,
几尽一刻,飞鸟为之徘徊,壮士听而下泪矣。
应邀继续唱歌的只有三四个人了,他们伴着一 支箫、一支笛,一人舒缓地敲着竹板在歌唱。管了 和人的声音一起发出,清幽嘹亮,使听众陶醉不已。 到了深夜,月硬疏疏落落,月下树影斑驳,这时, 连箫和歌板也不用了。一个人登场歌唱,四座的人 都屏心静息地倾听。他的歌声细如发丝,直冲云霄。 每唱一字,差不多要一刻时间。飞鸟仿佛也为这舒 缓悠长的歌声所感动,徘徊不忍离去;壮士听到这 样的歌声,也忍不住要潸然泪下。
课堂小练习1:
• 下列句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每至是日,倾城阖户
B
布席之初,呕者百千
C
不知尚识余言否耶
D
余既乞归,恐进之亦兴阑矣
答案:D
课堂小练习2:
• 对红色字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栉比如鳞,檀板丘积 ②比至深夜,月影横斜
③虎丘去城可七八里 ④歌者闻令来,皆避匿去
A
两个“比”相同,两个“去”不同
5∠B.如AC图=:∠1∠+D∠AE=∠,2+∠B ,
∵∠1=∠2, ∴∠ =∠ .
E
A 1 32 CD
6.爸爸给女儿园园买了一个(圆柱形的)生日 蛋糕,园园想把蛋糕切成大小不一定相等的 若干块(不少于10块)分给10个小朋友,至少 需要切____刀。
7.计算
(1)27 °54′36〞= 度;
(2)24.32 °= 度 分
兴盛荒废 确实 时运
剑泉深不可测,飞岩如削。千顷云得天 池诸山作案,峦壑竞秀,最可觞客,但过午 则日光射人,不堪久坐耳。文昌阁亦佳,晚 树尤可观,面北为平远堂旧址,空旷无际,
仅虞山一点在望。
剑泉伸不可测,飞耸的岩石像刀削一样矗 立。千顷云好象是以天池等山作几案,山峦沟 壑秀丽无比,这里最适合飨宴宾客。但中午过 后,阳光强烈,无法久坐。文昌阁(景色)也 好,傍晚的树更好看。面对的北面是平远堂旧 址,空旷无际,只有远处的虞山一角遥遥在望。
不久
• 明月浮空,石光如练 :
白色的绢
• 一切瓦釜,寂然停声 :
这里比喻粗俗的歌声
• 属而和者,才三四辈
连续、跟着
人
• 比至深夜,月影横斜
等到
• 每度一字,几尽一刻
唱
用尽
布席之初,呕者百千,声若聚蚊,不可 辨识,分曹部署,竟以新艳相角,雅俗既陈, 姸媸自别。未几而摇首顿足者,得数十人而 已。已而明月浮空,石光如练,一切瓦釜,
• 千顷云得天池诸山作案 : 几案、桌案
• 峦壑竞秀,最可觞客 :
本意是一种酒器,这里是“宴请”,名作动
• 面北为平远堂旧址 它面对的北面 • 余与江进之谋所以复之 :
……的办法
• 欲祠韦苏州、白乐天诸公于其中 : 建一个祠堂祭祀 • 而病寻作:
不久 • 恐进之亦兴阑矣:
兴趣消失(衰落) • 山川兴废,信有时哉 :
寂然停声。
刚摆上酒菜时,唱歌的人成百上千,声音 像蚊虫齐鸣,分不清(唱什么)。分部安排好 之后,都竞相以最新流行的歌曲一争高低,雅 俗都有,唱得好坏也自有分别了。过了一会儿 摇头顿脚还在唱歌的人,就只剩数十人了。不 久,明月高悬空中,山石反射着月光,如同白 练,所有粗俗之乐都悄悄停了下来。
属而和者,才三四辈,一箫,一寸管,一人缓
1.已知AB=10cm,直线AB上有一点C, BC=4cm,M是线段AC的中点,求 AM的长。
2.如图,已知
B
∠COB=2∠AOC,OD平分
∠AOB,且∠COD=19°,
求∠AOB的度数。 O
D C
A
题组练习二:
1、已知线段AB、BC在同一条直线上, M、 N分别是AC、BC的中点,AB=12cm, BC=3cm。求线段MN的长。
靓装( jìng liàng )
樽罍( zūn léi )
四:疏通课文字词句(第一段) :
• 1、独以近城故 : ……的缘故(原因)
• 2、而中秋为尤胜 : 更加盛况空前
• 3、栉比如鳞 : 排列
• 4、雷辊电霍,无得而状 : 没有办法形容那热闹的场面
虎丘去城可七八里。其山无高岩邃壑; 独以近城故,箫鼓楼船,无日无之。凡月 之夜、花之晨、雪之夕,游人往来,纷错
A
M B NC
●
●
●
●
●
A
M
●
●
C NB
●
●
●
2.已知,如图,B、C两点把线段AD分 成2:4:3三部分,M是AD的中点,CD=6,
求线段MC的长
AB
MC
D
3.一个角余角比它的补角的 1 还少200,
求这个角.
3
4.如图.直线AB与CD相交 于点O,OE⊥CD,OF⊥AB, ∠DOF=650,
求∠BOE与∠AOC的度数.
三、齐读课文:注意下列红色字的注音:
倾城阖户( hē ) 下迨蔀屋( dài bù ) 雷辊电霍( gǔn ) 姸媸自别( yānchī ) 属而和者( zhǔ hè ) 荇藻凌乱( xīngzǎo ) 尚识余言( zhì )
兴阑( lān )
交衢( qú )
觞客( Shāng )
瓦釜(
fǔ
)
皂隶( zào )
9.如图,已知AB=8,AP=5,OB=6,则OP的长是 ( ) A.2 B.3 C.4 D.5
A
O
P
B
10.如图,C,D,E将线段AB分成四部分,且
AC:CD:DE:EB=2:3:4:5,M,P,Q,N 分别是
AC,CD,DE,EB的中点,且MN=21cm,求PQ的长.
MP
Q
N
AC D
E
B
典型例题:
六:归纳第三段文意 :
• 本段用精炼而简洁的笔法描写了虎丘景物: 深不可测的剑泉 摩天倚云的千顷山
• 虎丘景观 秀丽无比的千山万壑 晚景尤佳的文昌阁 荒废已久的平远堂
七:疏通课文字词句(第四段) :
• 吏吴两载,登虎丘者六: 做官(名作动) • 歌者闻令来,皆避匿去 :
县令, 躲藏
• 他日去官 : 辞去
如织。而中秋为尤胜。
译文: 虎丘离苏州城只有七八里,山上并没有 险峻的高岩或幽深的谷壑,只是因为离城近的 缘故,(达官贵人)装饰豪华、满载歌声的游 船,没有一天断过。凡有月的晚上,有花的早 晨或雪天的傍晚,游人来来往往,像穿梭织布 一样。 (这景象)又以中秋更为盛况空前。
每至是日,倾城阖户,连臂而至。衣冠士女,
七:归纳第四段文意 :
• 本段重点写作者任吴县县令时最后一次 游览虎丘的感受。 乌纱之横、皂隶之俗
游览感受 幸得解官,览虎丘之月
八、全文整体感知:
• 本文虽然是一篇游记,但不是某一次游览 的实录,也不是某一个中秋日的情景纪实,而 是六次游览虎丘后的综合描述。因此本文和一 般的游记按游踪依次先后叙述不同,而是重点 突出写虎丘中秋之夜游人如织的盛况的同时, 对虎丘景物和自己“吏吴”时最后一次游虎丘 的心情作了概况性的描写,表达出自己钟爱自 然山水、名胜古迹的一往情深和对权势的鄙薄, 同时也体现了作者追求的是人生的自然任性、 是人生的真性情。
图形的画法
线段的延长与反向延长、线段的中点、角 的平分线、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余角补
角的画法、平行线的画法、垂线的画法。
题组练习一: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线段MN就是M、N两点之间的距离;
B两点之间直线最短;
C两点之间的距离就是指连接两点的线段的长度;
D汽车从徐州开往南京所行驶的路程就是徐州到南
二、关于《虎丘记》
• 虎丘,山名,又名海涌山,在苏州西北 七里。相传春秋时吴王阖闾曾埋葬于此 地,三日后有虎踞其上,因而得名。此 地有“吴中第一名胜”之称。
• 本文记述了中秋之夜虎丘游人如织的盛 况,既有对虎丘月夜景色的生动描绘, 也有对聚饮欢歌场面的描写。作品刻画 细腻,情致盎然;语言浅显,清新流畅。
• 不知尚识余言否耶 : 记得
吏吴两载,登虎丘者六。最后与江进之、方子公 同登,迟月生公石上,歌者闻令来,皆避匿去。余 因谓进之曰:“甚矣,乌纱之横、皂隶之俗哉!他 日去官,有不听曲此石上者,如月!”今余幸得解
官,称吴客矣,虎丘之月,不知尚识余言否耶?
我在吴县做了两年县令,曾六次等上虎丘。最后 一次是和江进之、方子公同去的。我们坐在生公石上 等待月亮出来。唱歌的人听说县令来了,都躲开藏起 来了。我就对进之说:“官吏的横暴、差役的庸俗, 也太过分了啊!以后我辞官后,一定要在这生公石上 听曲,以月为证。”现在我幸好解免官职,客居吴地, 虎丘的明月啊,不知道还记得我当年的话吗?
五:归纳第二段文意 :
• 重点描写了中秋月夜虎丘游人斗歌的场面:
时间
歌者 歌唱环境 歌唱效果
布席之初 呕者百千
声若聚蚊
分曹部署 姸媸自别
未几 得数十人 摇首顿足
已而
明月浮空 清声亮彻 才三四辈 瓦釜寂然 听者魂销
月影横斜 飞鸟徘徊 比至深夜 一夫登场
四座屏息 壮士下泪
六:疏通课文字词句(第三段) :
B
两个“比”相同,两个“去”也相同
C
两个“比”不同,两个“去”相同
秒;
(3)37度27分42秒÷3= 度 分 秒;
(4)28度16分24秒×4 = 度 分 秒
8.请动手做一做: 已知线段AB,阅读下列语句,分别画出相 应的图形。
⑴延长线段AB到C,使BC=2AB; ⑵在AB所在的直线外取一点D; ⑶连接BD; ⑷画射线DA; (5)过点D画DE⊥AB,垂足为E; (6)过点D画DF∥AB
平面图形的认识(一)
1.线段的中点;2.角;3.角的平分线;4.余角
重要概念 补角;5.对顶角;6.平行线;7.垂直;8.垂线
段;9.两点间的距离;10.点到直线的距离.
表示方法
直线、射线、线段、角、线段的中点、角 平分线、平行、垂直。
基本性质
直线的性质、线段的性质、余角补角的性质、 平行线的两条性质、垂线的两条性质。
京的距离.
2.如图,以A、B、C、A NhomakorabeaD
D、O作为线段的端点,
共有线段 ( )
O
A、6条 B、8条 C、10条 D、12条
B
C
3.钟面上3点整时,时针与分针所成的角 度数为______,13点30分时,时针与分 针的夹角的度数为_______。
4.相邻的两个角又互为余角,则这两个角 的平分线夹角为 ;相邻的两个角又互 为补角,则这两个角的平分线夹角为 。
下迨蔀屋,莫不靓装丽服,重茵累席,置酒交
衢间。从千人石上至山门,栉比如鳞,檀板丘
积,樽罍云泻。远而望之,如雁落平沙、霞铺 江上,雷辊电霍,无得而状。
译文:每到这一天,苏州城家家户户倾城出动,肩挨 肩,人挤人,接踵而来。无论是官宦人家的男男女女, 还是平民百姓,没有谁不是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很多 人就在路边用垫子摆上酒菜,席地而坐。从千人石到 山门,密密麻麻紧挨着的游客多如鱼鳞。檀木所制的 歌板堆积得就像山丘,酒樽里盛的酒就如云彩一样奔 流不停。远远望去,就像无数大雁落在平坦的沙滩上, 又像漫天的云霞铺在江面上一般。即使是电闪雷鸣也 无法形容那热闹的场面 。
四:归纳第一段文意 :
虎丘位置地形: 中秋游览盛况:
去城可七八里,近城,
无高岩邃壑 游人往来,纷错如织 倾城阖户,连臂而至
重茵累席,置酒交衢 檀板丘积,樽罍云泻
四:疏通课文字词句(第二段) :
• 布席之初,呕者百千 :
歌唱
• 分曹部署,竟以新艳相角:
部分 安排
较量、竞赛
• 未几而摇首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
5.如图,AB⊥BC,BD⊥AC,垂足分别
是B、D(1)图中共有几个直角?它们
是
;(2)点C到AB所在直线的
距离是线段 的长度;点B到AC所在
直线的距离是线段 的长度;(3)线
段AB的长表示点 到线段 的距离。
AD
B
C
虎丘记
(袁宏道)
一、关于袁宏道和“公安派”:
• 袁宏道,明代文学家,湖广公安人,万历16年 中举人,万历20年中进士,万历23年任吴县县令, 颇有政绩,不到两年就辞官归隐。后又出仕官场, 官至吏部主事、稽勋郎中。著《袁中郎全集》。 袁宏道在明代文坛上占有重要地位。他与兄长 袁宗道、弟弟袁中道合称“公安三袁”,被称为 “公安派”。“公安派”在文学上反对形式主义和 拟古主义,在思想上反对封建礼教和儒家道统。他 们的作品也能打破传统诗文的陈规陋习,抒发个性, 清新流畅。但由于不适当地强调表现自我表现,忽 视社会现实,因而作品缺乏深厚的社会内容,思想 比较贫乏。